主题:求助:如何拆卸nikkor ais 55/2.8微距头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17.997
主题: 6
帖子: 62
注册: 2006年1月
我的NIKKOR AIS 552.8的微距头里面出现了一些水雾,担心起霉,想拆开来搽一下,可是没拆过,不知道如何拆开前镜片。看水雾所在的应该是第二片镜片。请教各位,如何拆开镜头的前部。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1157 回帖:4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30.066
主题: 20
帖子: 567
注册: 2002年5月
哈哈,lz居然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了!
但要注意,没有那个压圈灰尘容易进去的,最好是用什么东西把螺丝口盖起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649
主题: 0
帖子: 82
注册: 2006年1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997
主题: 6
帖子: 62
注册: 2006年1月
我靠!nikon这款镜头设计的太不怎么样了!
前镜片(光圈叶片以前的镜片)的拆卸的确如我猜测的一样,要先去掉那个里面的象小遮光罩一样的压圈!可是这个压圈是用塑料做的,下口是罗纹,斜面上有胶!应该是先涂胶,再拧上去的,可以想象要取下有多难!看了Trinitron 兄的日语“絞り羽根を清掃したときに、フローティング機構のヘリコイドを完全にばらすには前側からも攻めないといけない気がした(実は勘違い、必要ないです、たぶん)ので内側の摺鉢状のパーツを外す。これは樹脂製でねじ込んであるのだがなかなか取れないのでつい溶剤をたらしたところ溶けてしまい大失敗。気をつけましょう。

内側に見えている3本のネジを取ると外側の摺鉢状パーツも取れる↓。
我才从那几个汉字中发现了上述奥妙!然后用汽油从缝隙渗了些进去,等待胶的融化!由于此卡圈没有可以容纳工具的小槽,我只有用改刀撬!本想轻轻撬松后再想法旋下来,结果一撬就把卡圈撬破了!痛苦啊!干脆就破坏到底!几下把卡圈撬出,就看到小日本的照片上的三颗螺丝了,接下来就很简单了。现在镜片干净了。我还把光圈上的少许油也察了,还给调焦系统加了很少的汽油,里面润滑油得到稀释,调焦手感也好多了!
本次修理唯一的遗憾就以镜头的卡圈怀了,不过自己用也没什么的。
拆卸后口后,可以按 kz70 兄所说的:
最简单的拆解步骤如下:

1,取下后卡口的3个螺丝
2,从后向前看,取下内圈5个螺丝中均布的3个螺丝。
3,OK,擦吧。
只是我补充一下:步骤2过后,可以把整组镜头和镜桶完全分开,然后如果再拧下三颗螺丝,可以把镜组一分为二光圈在后组,这是可以察光圈叶片什么的。
好好看看小鬼子的照片吧,其实就是那几个步骤。有时日本字可以猜一下,比较准!比如我上面引用的“樹脂製”应该是说压圈是树脂做的,“内側の摺鉢状”应该指我说的象遮光罩的压圈,“取れないのでつい溶剤”大意可能就是用什么溶剂来融解粘住压圈的胶吧!
以上是一点心得,希望同好们有用!由于数码被LP拿出去了,就没有拍照,请谅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6.316
主题: 42
帖子: 4424
注册: 2001年12月
我的这个头光圈出油了,看到这些图心里有底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997
主题: 6
帖子: 62
注册: 2006年1月
小日本的那几张拆卸图倒是把我给搞糊涂了!
按图看来,镜头前端的深凹进去的压圈是拆了的!可是我怎么看都拆不掉啊?如果前压圈可以轻松拆下的话,那就很方便了啊!
记得以前一款佳能的fd50/1.4也是,后口无螺丝、前压圈也没有可以拆卸的槽,一时我还不知道怎么拆,结果后来发现用螺丝刀轻轻一撬,那个印了50/1.4、lens made in japan的前压圈就打开了,下面就盖着三颗螺丝!难道这个微距头也可以撬出前压圈?
我所说的小日本的图就是“特丽珑”兄提供的55/2.8的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997
主题: 6
帖子: 62
注册: 2006年1月
感谢各位!
看来同好不少啊!
以后我再拆什么镜头,都用数码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最近天天在团年,看来只有年后才有时间来拆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2
帖子: 25
注册: 2004年3月
還有,無忌的繫統有點亂,順序有點錯,將就看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2
帖子: 25
注册: 2004年3月
接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2
帖子: 25
注册: 2004年3月
還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2
帖子: 25
注册: 2004年3月
髮的辛苦,繼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2
帖子: 25
注册: 2004年3月
再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2
帖子: 25
注册: 2004年3月
繼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2
帖子: 25
注册: 2004年3月
繼續,也有勞識日語的將前麵繙譯一下,該文引自:
http://mm_ils_uec_ac_jp/camera/2005/micro.html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2
帖子: 25
注册: 2004年3月
繼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2
帖子: 25
注册: 2004年3月
轉貼一下:
マイクロニッコール55/2.8の修理 2005.1
購入時点での症状:絞り羽根に油がまわっているのとヘリコイドの動きがかなり固い。

買ってすぐ絞り羽根のほうは清掃したのだが、やはりピントリングの固さも気になって再度分解する。


絞り羽根を清掃したときに、フローティング機構のヘリコイドを完全にばらすには前側からも攻めないといけない気がした(実は勘違い、必要ないです、たぶん)ので内側の摺鉢状のパーツを外す。これは樹脂製でねじ込んであるのだがなかなか取れないのでつい溶剤をたらしたところ溶けてしまい大失敗。気をつけましょう。

内側に見えている3本のネジを取ると外側の摺鉢状パーツも取れる↓。



今度はマウント側から攻める。3本のネジを外してマウントを取り去る。


矢印で示すネジを取ると絞りリングが外れる。


3本のネジを取ると中身がごっそり抜ける。


矢印のネジを取ると絞りの前後のレンズが分離する。この段階で絞り羽根のユニットが外せるので必要があれば清掃を。


フローティング機構が組み込まれている前群のユニット。中のレンズを外す必要があるかと思って外したが↓必要なかった。ううむ。


矢印で示したヘリコイドのガイド部品を外す。


ヘリコイドが外れるので古いグリスを拭き取って適当な油を塗って元通り組み立てればおしまい。

(FinePix 50i)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2
帖子: 25
注册: 2004年3月
原文由 张榜公布 发表
有的尼康头卡口螺丝内有胶水,先滴几滴纯酒精,一两分钟后再拧。拧时注意方式,逆时针同要往下用力,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螺丝刀最重要!

[张榜公布 编辑于 2006-01-24 11:22]

谢谢张榜公布兄!!!我试试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6.598
主题: 69
帖子: 5611
注册: 2004年8月
有的尼康头卡口螺丝内有胶水,先滴几滴纯酒精,一两分钟后再拧。拧时注意方式,逆时针同要往下用力,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螺丝刀最重要!

[张榜公布 编辑于 2006-01-24 11:2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2
帖子: 25
注册: 2004年3月
原文由 jietta 发表
感谢KZ70兄!
我准备全程用数码记录!让朋友们看一下这个镜头究竟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期待中,老兄辛苦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2
帖子: 25
注册: 2004年3月
呵呵,我是同样的镜头,但是后卡口的3个螺丝不好卸,一拧就花,请指教,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997
主题: 6
帖子: 62
注册: 2006年1月
感谢KZ70兄!
我准备全程用数码记录!让朋友们看一下这个镜头究竟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6
帖子: 154
注册: 2004年10月
原文由 jietta 发表
......,可以看到6颗螺丝,......还有一处就是给前镜桶导向的黄铜圈上有一颗螺丝.....


那6个螺丝,3个圆周均布的是校准距离刻度的,另3个不要动。黄铜导块上的螺丝是调节阻尼的。这6个螺丝都不必拆。

最简单的拆解步骤如下:

1,取下后卡口的3个螺丝
2,从后向前看,取下内圈5个螺丝中均布的3个螺丝。
3,OK,擦吧。

BTW,建议LZ请那些认为镜头动不得的朋友,看看它的结构:里面根本就没有供装配时调节光学精度的结构,又谈何破坏/影响精度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066
主题: 20
帖子: 567
注册: 2002年5月
在手动时代,拆镜头最麻烦的不是光学方面的问题,而是多头螺纹!本人深有体会!太痛苦了,没有做记号就拆是十分麻烦的。
至于是否影响镜头精度问题,我觉得很多朋友都错误的认为:镜头十分的精密,不能拆,拆了就报废,宁愿镜头发霉都不拆。其实镜头作为产品,它是机械化生产的,加工精度很大程度上已经保证了在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不会超过成品的误差。也就是说,镜头的精度是靠加工手段保证的,而不是装配!不是说装配不重要,而是说装配没有重要到有些朋友认为的那样。
前些日子有朋友来家玩,看到我在弄一些古董镜头(擦霉、给调焦机构打油、清洗光圈叶片等),吃惊地说,这样拆了再装回去不能保证每张镜片同轴什么什么的。其实每张镜片都有它固定的位置,即使要错位也只是在那个圆圈里啊!会对成像有很大的影响吗?
支持LZ自己动手,只是我也没有拆过55、2.8!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6.598
主题: 69
帖子: 5611
注册: 2004年8月
原文由 kz70 发表
不少人对镜头的装配有神秘感,小毛病也不敢动手,他们似乎认为每个镜头都是经过精密装配的。其实看看镜头的实际装配过程,肯定会改变看法。

我们先来理论分析一下:一个部件的精度(这不是一个严密的术语,姑且用之),可以简略的理解为尺寸精度和装配精度。对镜头而言,前者主要包括镜片和镜体的加工精度,后者主要是镜组的轴向和径向的定位精度。

显然,自己拆镜不会影响镜片和镜体的自身精度。那么,重新装配会不会影响各个镜组的定位精度呢?答曰,尽管有可能,但是,不会(把镜片装反除外)!

作过工业设计的都会知道,简化生产工艺是一个设计师在原理设计之后,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镜头,如果一个设计师把调整镜组的轴向和径向定位精度的活儿留给最后的装配师傅,他第二天就会被炒掉,因为真是那样的话,一个师傅一天也许只能装几个镜头了。

事实上,镜体上主要定位面是在数控加工中心一次完成的。各个定位面的相对定位精度经过了严格的QA,才会送到装配环节。装配时,就简单了,只要把镜组弹簧之类的装进去就OK了。整镜的检测一般都是抽查----验证一下而已。

再说说操作。只要觉得自己动手能力还行的朋友,大可以马上动手(会弄丢滚珠,弄折弹簧,划伤镜片,拧秃螺丝的朋友还请三思)。当然,能收集到越多镜头结构的资料越好了。

具体到NIKON的镜头,可以说它们是最容易拆解的。这也正是NIKON老到的地方之一------你拆的容易,他装配的时候也简单,可以节省工时,也就是节约成本------至于55/2.8M,只要揭开对焦环的橡胶环,就会明白如何拆解了:这也是挑二手NIKON镜头的秘技,WKS的二手商也不见得知道。

最后给LZ两条建议,1)好工具是必须的,2)拆是一回事,擦是另一回事,对生手也许更难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997
主题: 6
帖子: 62
注册: 2006年1月
回kz70兄,还没动手呢!
感觉是那6颗螺丝,不太好拧,最近事情多。应该是那6颗螺丝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6
帖子: 154
注册: 2004年10月
一切Ok了么?

[kz70 编辑于 2006-01-23 17:0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997
主题: 6
帖子: 62
注册: 2006年1月
看来对镜头的拆卸,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463
主题: 47
帖子: 928
注册: 2002年2月
是我就自己拆了,有什么啊,人家工厂的工人也不就是这么装的吗?流水作业,还不一定有我认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997
主题: 6
帖子: 62
注册: 2006年1月
感谢KZ70!
我其实已经打开调焦环了,调焦环一分为二后,可以看到6颗螺丝,感觉是固定调焦环下半截的。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没有继续拆,以往我拆过很多AIS头,如:28/2.8、28/3.5、50/1.4、85/2等等,都是很简单的两截组合,这个55、2.8让我感觉很奇怪,按理没有必要设计的这么复杂的,完全可以用简单结构啊!没有把握,我就没有继续了!我觉得光圈前面的镜片的拆卸不应该如此麻烦的,NIKON镜头不会设计如此麻烦的。可是却没有找到其它可拆卸的部位!还有一处就是给前镜桶导向的黄铜圈上有一颗螺丝,感觉也不太象。
KZ70兄如果知道,就请明示,我感谢不尽!
可以QQ158897999联系!再次感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6
帖子: 154
注册: 2004年10月
不少人对镜头的装配有神秘感,小毛病也不敢动手,他们似乎认为每个镜头都是经过精密装配的。其实看看镜头的实际装配过程,肯定会改变看法。

我们先来理论分析一下:一个部件的精度(这不是一个严密的术语,姑且用之),可以简略的理解为尺寸精度和装配精度。对镜头而言,前者主要包括镜片和镜体的加工精度,后者主要是镜组的轴向和径向的定位精度。

显然,自己拆镜不会影响镜片和镜体的自身精度。那么,重新装配会不会影响各个镜组的定位精度呢?答曰,尽管有可能,但是,不会(把镜片装反除外)!

作过工业设计的都会知道,简化生产工艺是一个设计师在原理设计之后,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镜头,如果一个设计师把调整镜组的轴向和径向定位精度的活儿留给最后的装配师傅,他第二天就会被炒掉,因为真是那样的话,一个师傅一天也许只能装几个镜头了。

事实上,镜体上主要定位面是在数控加工中心一次完成的。各个定位面的相对定位精度经过了严格的QA,才会送到装配环节。装配时,就简单了,只要把镜组弹簧之类的装进去就OK了。整镜的检测一般都是抽查----验证一下而已。

再说说操作。只要觉得自己动手能力还行的朋友,大可以马上动手(会弄丢滚珠,弄折弹簧,划伤镜片,拧秃螺丝的朋友还请三思)。当然,能收集到越多镜头结构的资料越好了。

具体到NIKON的镜头,可以说它们是最容易拆解的。这也正是NIKON老到的地方之一------你拆的容易,他装配的时候也简单,可以节省工时,也就是节约成本------至于55/2.8M,只要揭开对焦环的橡胶环,就会明白如何拆解了:这也是挑二手NIKON镜头的秘技,WKS的二手商也不见得知道。

最后给LZ两条建议,1)好工具是必须的,2)拆是一回事,擦是另一回事,对生手也许更难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求助:如何拆卸nikkor ais 55/2.8微距头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