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牧童牵牛觅织女 无边美色一镜收 (TAIR-11图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382 回帖:9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387
主题: 58
帖子: 3559
注册: 2002年11月
粮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387
主题: 58
帖子: 3559
注册: 2002年11月
拍摄一般全身人像,可以保持足够距离,适合扫街

此镜综合效果有种特殊味道,如此图揭示,深得我爱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387
主题: 58
帖子: 3559
注册: 2002年11月
在1.6系数的数码机身上,133MM焦距大体相当200多毫米视角,拍摄远方物体当然也不在话下,上张转黑白效果的试镜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387
主题: 58
帖子: 3559
注册: 2002年11月
此镜结构简单,仅4片玻璃,通透性应该很好
虽然有色彩沉闷之评论,但我的使用并无如此,反倒有种玲珑剔透之感,难怪台湾方面
有人传言为水晶制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387
主题: 58
帖子: 3559
注册: 2002年11月
实际手持拍摄,中心到底能多锐利?
还没特别试过,找张旧片局部截图,即使是喜欢锐利象质之人,也该足够满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387
主题: 58
帖子: 3559
注册: 2002年11月
刚柔相济的直观示意

焦点与焦外之对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387
主题: 58
帖子: 3559
注册: 2002年11月
此镜成象的突出特色是钢柔相济
钢者,主要是指中心分辨率,资料表明TAIR-11最大光圈下达到44线对/毫米,作为对比,※※GB对135MM镜头最高级别J0级是36线对,需要说明的是,※※的国标(以及苏联的标准)参照胶片的标准与西方世界不同, 36线对大致相当西方标准的41-45线对,由此可见其成象质量。做为人像镜头,边缘分辨率下降是自然的事情,但在非全幅机身上,此点可忽略不计。
柔者,主要是20片光圈叶片贡献的柔和焦外,一片是一片的成本和工艺,这里没半点含糊。
二者结合,可拍摄出焦点非常清晰而焦外非常柔和的画面,这是此镜最大特色和玩点所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387
主题: 58
帖子: 3559
注册: 2002年11月
偶得,拂去积尘,灿灿如新;小试颇佳,甚爱;特辟地留照,慢享……

TAIR-11 133MM F2.8 规格指标
---------------------------------------------
焦距           133mm
光圈           F2.8-22 整档调节
光圈叶片   20片
鏡頭卡口   M39单反相机用,  后顶焦距45.2MM
視角           18度
最近攝距   标称 1.5M(实际1.45M)
分辨率           中心44线对,边缘24线对
濾鏡尺寸   49mm
鏡片结构   4片3組
镜身材料   钢材镀铬
體積           70mmX110mm
重量           650g
生產廠           KMZ

-------------------------------------------

参考资料-1:台湾HOPE专文

Tair 11A 135F2.8鏡頭是一支歷使背景久遠的鏡頭,是由Tair 11演變而來,Tair是前蘇聯遠攝鏡頭設計結構的一種,是由少量鏡片達到遠攝效果的設計,Tair結構早在1940年初就開始,完成於1943年.早期設計用於ZENIT的M39相機,後期的Tair 11A在1958年獲得布魯塞爾大獎,原設計為M42口,但附有NIKON後口可更換,可用於NIKON相機.
Tair 11為白色原鋁鏡身,焦距為133mm,至Tair 11A改為黑色鏡身焦距為135mm,更不易刮花.鏡身附一個伸縮遮光罩,在包裝鏡筒內也有三個濾鏡(附濾鏡是前蘇聯相機的一種很好的傳統),鏡頭為一般單層鍍膜,但反光不大,因鏡身為全金屬構造,加上雖只用三片鏡片,但內部鏡片厚度都很厚,所以鏡頭重量不輕,為650g.

Tair 11A全部有前蘇聯的CCCP優質標緻,當然以前蘇聯的品質觀不能拿來與日,歐相機比較,所以雖有CCCP標緻,但以現代相機評斷眼光來看,品質仍有一些不讓人滿意,最少在外觀上是如此.由於設計鏡頭時是供ZENIT 相機用,所以並無光圈自動收縮機構,必須手動收縮光圈,這也是早期螺口鏡頭的共通點.

前蘇聯相機往往都是仿製品,但鏡頭的設計往往會令人大跌眼鏡,Tair的光學設計已是一絕,但Tair 11A的光圈設計更令人驚呀!多達21片的光圈葉片,無論在那個光圈位置,永遠都形成圓型,這在前蘇聯的中望遠鏡頭中是很普遍的,JUPITER 9是16片,JUPITER 37A是12片,應該都是為得到良好的離焦散景,因這些焦段大部份都做人像鏡使用.
為何Tair 11可以獲得布魯塞爾大獎,我們從它的解像度可以看到,這是一支只用到4片鏡片的鏡頭,但它在全開光圈時的解析度就有44對線,邊緣為24對線,所以對Tair 11有興趣的人都對它的構造及光學結果感興趣,也做過很多與現代鏡頭的比較,以50年前所設計的鏡頭與現代鏡頭比較有一點欠缺公允,但也表示Tair 11的設計優良,早期的人腦不比現代的電腦差多少啊 !

規格
鏡頭類型 135畫幅 36X24 mm
焦距 135mm
光圈 F2.8-22
光圈自動收縮 無
鏡頭卡口 M42,NIKON
視角 18度
最近攝距 1.2M
景深預視功能 無
解析度 中心44線,邊緣24線
濾鏡尺寸 55mm
鏡片構成 4片3組
體積 70mmX110mm
重量 650g
生產廠 KMZ

----------------

参考资料-2: 无忌BTIGER专文

TAIR-11A是TAIR-11的M42螺口改进型号,提起TAIR-11就不得不讲讲他的※※.TAIR-11是一个镜头系列镜头里面的一支,该系列的另外两只镜头是TAIR-3 F4。5/300MM和TAIR-33 F4。5/300MM,虽然焦距和光圈相同但是象场清晰范围不同,因为分别是为135相机和120相机设计的。

TAIR系列镜头的设计最早始于1941年,当时苏联的光学专家大卫。沃洛索夫着手进行“明亮”的摄远镜头的光学结构设计,目标是用于在昏暗光线下条件下拍摄远距离的物体。

在1943年大卫。沃洛索夫完成了该望远镜头系统的光学结构设计,并命名为TAIR,(取自Altair(牵牛星)去掉前面的两个字母,这是自从第二此世界大战前遗留下的一个传统,用宇宙的星宿给光学镜头命名,例如Sirius(天狼星)Saturn(土星)等)。TAIR 的前组是两枚比较薄的镜片,它的特别在于它的后镜组是一枚很厚的半月型镜片。它的厚度是经过精确计算的,目的是对将到达焦平面的散射光线进行补偿。例如可以对象场弯曲和色散进行矫正,
这是个非常的精确和具有专业水准的计算。

沃洛索夫在1955年创造出了基于先前完成的光学结构的“TAIR-3(用于ZENIT135单反相机)”。 TAIR-3仅有三枚光学元件而且有非常平坦的象场,这要归功于半月型的光学元件。且它的象质在整个象场非常的均匀。随后又制造出了基于相同光学结构的TAIR-11 (用于ZENIT 135单反相机)和TAIR-33(用于萨留特120单反相机).

TAIR-3在1958年的布鲁塞尔博览会上获得了大奖。同时获奖的苏联光学镜头还有MTO1000MM折反镜头及MIR-1 F2。8/37MM。

TAIR-11最初的型号是为ZENIT 和ZENIT S等M39罗口的单反相机设计的。有趣的是他的焦距不是135MM而是133MM,可见苏联,当时有着自成体系的工业标准。TAIR-11的镜身和镜头盖为全白色铝合金,只有后盖为黑色芬醛塑料。前镜片的镀膜为深紫蓝色,这是早期单层镀膜,不过看来比较坚实耐擦拭。M39罗口是一个很独特的镜头接口标准,法蓝焦距为45.3mm,与M42罗口非常接近,通常可以使用转接环转为M42罗口使用。该接口的ZENIT单反相机衍生于使用LEICA M39罗口的ZORKI旁轴相机,以ZORKI的机身为基础改进而成,增加了反光镜箱和棱镜,还做了其他一些改进。但仍旧保持了卸下后背装卷的方式。

大约在7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全面放弃M39罗口的ZENIT单反机的生产,转而开始制造M42罗口的单反机,TAIR-11也改进为TAIR-11A,焦距改为135mm,接口改为M42罗口。生产工艺上也相应作了一些改变。,但其光学结构保持不变.TAIR-11A大约持续生产到80年代中晚期.

目前俄罗斯早已停止了TAIR-11A的生产,国内市场上能见到的TAIR-11A基本上都是库存品或俄罗斯民间搜集的二手货。TAIR-11A通常有三种包装,硬塑料桶(芬醛塑料),牛皮镜桶,尼龙软包。相信应该是不同时期的包装,其中最好的是牛皮镜桶,选用的是上好的牛皮,通体黑色并固定有牛皮有背带,上盖压有TAIR-11A的俄文字样,做工精细显得很有档次,皮桶上盖内有一个罗纹座,用于存放随镜头配用的3片滤光镜。比较糟糕的是硬塑料桶,做工不错.可惜很不结实,一摔即裂,显然难以保护镜头,这三种包装都附有滤光镜。分别为UV、黄镜和绿镜,主要是为黑白摄影所配备的。

TAIR-11A的外观较多的保留了60-70年代镜头的特点,表面漆膜光滑、均匀黝黑,而且反光非常柔和。镜头的体积并不大,重约600克,拿在手里并不觉得沉重,重心也比较适中。从前面观察,镜头内部反光微弱,镜片镀膜为品红色,微微发出一些蓝光,根据资料和在市场上见到的镜头判断,该镜头都是单层镀膜,只是随时间推移,镀膜工艺和色彩有些变化。推拉式的遮光罩长约2.2CM,加之第一枚镜片陷入镜桶内有1CM,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遮光作用。部分镜头的遮光罩上标有前苏联的优质产品标记,为蚀刻并涂刷黄漆,非常醒目,相信是只有经过检验达到标准的镜头才可以使用这个标志。滤镜接口为55MM,镜头的前圈宽约6MM,上面用俄文标有KMZ厂标、镜头型号、焦距和镜头编号等信息,比较奇怪的是镜头编号,即见到过工厂独立序号的该镜头,也见到过传统的苏联镜头编号方式-前两位代表年,后几位为生产序号。似乎有一个规律:工厂独立序号多出现在同一镜头的工艺变化或某些改进的前几批镜头当中。由于该镜头的设计为半非自动收缩光圈方式,因此它的光圈调节机构由两部分组成,自上而下第一个为光圈调节环,第二个为光圈收缩环,显然这种方式比较麻烦,但光圈调节环手感非常不错,定位感明显,不松不紧。收缩环运动自如,可以迅速光圈迅速收缩到位。值得一提的是该镜头的光圈叶片竟然多达21片,无论那一档光孔都非常的圆。光圈叶片表面经过氧化处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反光。光圈范围从F2。8到F22共6挡。对焦环比较宽大,宽度接近3CM,表面的竖状防滑条纹类似于PENTAX和NIKON的早期镜头,便于握持。调焦环阻尼感良好,没有许多人抱怨的苏联镜头紧涩的问题,调焦行程比较长,虽然有利于精确对焦,但不利于快速抓拍。调焦环尾部有黄色的的调焦标尺,和简易的绿色景深标尺,均为蚀刻涂漆。该头最近调焦距离为1。2M,镜头的尾座是用三枚螺丝固定在镜身上的,这个设计为拓展镜头的使用范围提供了条件,俄罗斯曾经生产过一种NIKON AI口的镜头尾座,可以方便的将该头转到NIKON机身上使用,当然也同样无法实现光圈连动。

作为一枚摄影镜头,成象质量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根据苏联时期的资料记载,该镜头全开光圈状态下,分辨率为中心44lp/mm,边缘为24lp/mm. 这个数值和日本的定焦头比要低一些,在苏联的光学镜头里仅处于中上等水平。但是作为人像镜头这在50年前,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当时的胶片远远达不到现代摄影胶片工业所提供的幼细颗粒。当时的镜头的分辨率再高,恐怕也难于突破胶片的瓶颈。通常镜头的成象质量的测定比较复杂,而且获得的数据比较抽象,是定量的测定,因为不具备这些条件,仅能进行一些感性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拍摄照片来主观的评价成象质量。

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我们无法回避-苏联的135相机用镜头普遍反差偏高。但是在拥有和使用了一些苏联镜头后这种感觉并不明显。TAIR-11A的反差比较中性,加上它的分辨率不是很高,反到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通常苏联镜头中心和边缘的分辨率差别、大光圈和小光圈的分辨率差别要大于德国和日本的镜头。但是TAIR-11A在这一点上并不明显。用10X放大镜观察反转片发现F2。8的成像质量仅仅比F8时的象质略有下降,而不是向MC JUPITER-9那样F8和F2的象质几乎有天壤之别。

TAIR-11A诞生的时候正好是黑白摄影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姑且可以认为TAI-11A是为黑白摄影而设计的,从其随镜头配备的3枚滤镜也可以证实这一点。而且他的镀膜工艺又比较陈旧-单层镀膜,很自然会使人对它的色彩还原担心。从反转片上观察,色彩还原基本准确,稍稍有一点不够饱和,但这些差别实在太微弱,几乎难于区分,但是有一点比较明显就是它的色彩有些沉闷,不如日本的名牌(PENTAX FA*85)人像镜头那般通透,也不如现在由乌克兰生产的MC KALEINAR 5H 100MM/F2。8的色彩通透(题外话:乌克兰和俄罗斯是苏联遗产的两个主要继承者,但是遗产的分配并不均衡,乌克兰的光学镜头做工要比俄罗斯的产品差很多,但在镀膜工艺上乌克兰又要胜过俄罗斯)。原因可能和它陈旧的镀膜工艺有一定关系。另外决大部分的苏联镜头的色彩还原都多少有些发闷,再看看俄罗斯的油画的色彩沉郁凝重的风格,我们也有理由认为这是不同民族和人种对色彩有不同偏好的体现。总体上看TAIR-11A的色彩还原比较稳重、不浮华、不夸张、微微有些沉闷和不饱和。当拍摄建筑物,特别是垂直线条比较多建筑时,画面边缘有可见的桶型畸变,但这对于人像摄影根本不存在影响。

作为人像镜头背景的虚化是个很重要的功能,,从这点上看135MM比85MM有先天的优势,TAIR-11A在背景虚化上做的非常好,不仅有焦距和大光圈的原因,也和它的异常浑圆的光圈形状有一定关系。

参数:
焦距:135MM
最大光圈:1:2.8
视角:18度
光学结构:4片3组
法蓝焦距:45.5MM
接口:M42X1
滤镜口径:M55X0.75
最小光圈:1:22
最近对焦距离;1.2M
体积;118X68MM
重量:650克

-----------------------------------------

TAIR-11  135MM F2.8镜头实物照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Nikon Pentax Leica 胶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牧童牵牛觅织女 无边美色一镜收 (TAIR-11图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