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大家知道“肥乡事件”吗?有兴趣的近来讨论一下~很神秘哦!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3187 回帖:38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4
帖子: 469
注册: 2002年7月
呵呵,小民想出名想疯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受限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2
帖子: 3473
注册: 2005年12月
这种事很难让人相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179
主题: 23
帖子: 939
注册: 2002年5月
飞行人一个叫做Superman,一个叫做Neo

门口站岗的士兵没有看到他们,因为飞行人使用了the Force,进行心灵控制,如同控制帝国士兵随便放行Obi-Wan Kenobi一行

[larryh 编辑于 2006-07-03 15:5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19
主题: 43
帖子: 1220
注册: 2004年9月
哈哈, 快笑死我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9.041
主题: 28
帖子: 4455
注册: 2003年7月
探索。发现好像有节目说过这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81
主题: 38
帖子: 1806
注册: 2005年12月
链张图片上来~

黄延秋和他的姨母。   
冀建民摄于   1996.7.1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268
主题: 17
帖子: 1970
注册: 2006年1月
匪夷所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81
主题: 38
帖子: 1806
注册: 2005年12月
又找到一篇文章:

河北“飞人”调查

时代人物周报8.15日 报道

    28年前,21岁的黄延秋三次离奇失踪至外省,其中一次据他自己所说是被两个人背着在空中飞行,这是弥天大谎还是确有其事?

本报记者 常波 发自河北

    “你是不是觉得我在讲笑话?”黄延秋突然停止讲述,小心翼翼地问。见没有回应,他稍微有些沉默:“其实你不信我也理解。谁不信我都理解。要是别人跟 我说我也不信,可我确实认为它发生了。”

    这个49岁的邯郸肥乡县农民看起来毫无特别之处:个子矮小,皮肤黝黑,衣着普通,一 口肥乡土话。

    但是,在28年前的1977年7月-9月间,21岁的黄延秋却因为三次离奇的失踪事件而陷入 舆论旋涡:他第一次是在一夜之间到达南京,然后到了上海;第二次又在一夜内到达上 海。第三次则更离奇,据黄延秋所说,他被两个人背着飞行,到达了包括兰州、哈尔滨 在内的多个城市。

    这个荒诞离奇的事件无法让人相信,但是有一些证据证明他所说的并非全部虚假:他确 实失踪了,也确实两次到了上海。

    从1977年起,关于黄延秋事件的争论不断,此后也多次有人对此事进行调查。2005年7 月,※※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进科学”栏目以《谁在背我飞行?》为题报道了该事件。

    是弥天大谎还是确有其事?28年前的那个夏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离奇失踪

    1977年7月27日,农历6月12日。这一年黄延秋21岁,刚刚领了结婚证,准备秋后结婚。 在黄延秋的记忆中,劳累了一天的他吃完晚饭就去睡觉了。

    “大概是晚上十点钟左右,我就躺下睡觉了。”与黄同住的黄的姨母,现年74岁的阎成 秀也证实在当天晚上见到他去睡觉。然而,当黄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南京,至 于怎么到的南京,他自己也不知道。

    时代人物周报:你怎么知道是南京?

    黄延秋:我看到街道旁边有字,写着南京什么饭店。

    时代人物周报:你认识字吗?

    黄延秋:认识,我算初中毕业吧。

    时代人物周报:那你把南京两个字写出来(黄随后写出了南京,上海几个字)。

    时代人物周报:你醒来后穿着衣服吗?

    黄延秋:穿了,自己的衣服,而且旁边还有一个小布包,里面包着我夏天和冬天的衣 服。

    时代人物周报:衣服都是你自己的吗?

    黄延秋:衣服都是自己的,那个包袱片不是。

    根据黄延秋的叙述,此时太阳刚出来,大概是早晨6、7点的样子。

    时代人物周报:你头一天晚上10点睡觉,第二天早上6、7点钟到了南京? 黄延秋:是。

    按黄延秋所说,从头一天晚上十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的9个小时内,他从河北邯郸北高村 到了江苏南京。按路程计算,从邯郸到南京要有至少1000公里的路程,而当时火车的最 高时速不过80公里。从黄所在的村子到邯郸火车站,还有将近45公里的路程。据黄的邻 居秦现堂说,离黄所在的北高村6华里的地方有一个公共汽车站,但是每天只是早上一 班车,“晚上肯定没车了,如果步行到邯郸,至少要10个小时。”当时邯郸没有飞机场 ,这也排除了黄坐飞机去的可能性。

    根据黄的说法,醒来后的自己开始张皇失措,就在这个时候,两个民警出现了。“他们 问我在干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来南京了。他们就说你去上海吧,上海有收容遣 送站,他们能让你回去。”

    根据其叙述,上了车的黄延秋随后到达了上海火车站,然后又在两位民警的指领下到达 离车站不远的上海遣送站。

    此时的邯郸北高村已经开始慌乱地寻找黄延秋。据当时的北高村革命委员会主任,现年 69岁的黄宗善讲,农历6月13日,黄延秋的姨母阎成秀找到他,说黄延秋失踪了。“一 开始她认为是黄延秋到外村摘菜被扣住了。”村民开始四处寻找,但没有结果。 此后有过了大概7、8天,正当村民开始失望时,一封从上海来的电报发了到北高村。根 据事后见过电报的黄宗善说,电报的内容大致为黄延秋在上海遣送所,希望村里派人去 认领。时任肥乡县公安局局长,现年60岁的史任杰也见过这个电报,所说内容与黄宗善 相同。

    据在1987年曾详细调查此事的肥乡县居民冀建民说,电报的发报日期是在7月28日,也 就是黄失踪的第二天,但是地址错写成了黄延秋附近的村庄辛寨村,碾转7、8天后才到 北高村。

    在记者调查时,没有人能记清楚电报发出的具体日期,关于那份唯一能证明黄延秋第 一次失踪是在一夜之间抵达南京后来又去上海的电报,冀建民也从未见过。

    虽然心存疑虑,村干部还是决定去领人。村里当即派三个人去上海接黄延秋,邻村村民 吕秀香的亲戚吕庆堂在上海某高炮※※当领导,村里人到上海之后便找到他。吕庆堂的 儿子吕海生证实确实见到过这三个人,“他们来了三个人,说自己村子的人在上海遣送 站。” 随后,吕海生跟他们一同去遣送站接出了黄延秋。

    第二天,黄和找他的村民坐火车返回邯郸。

再次到了上海

    黄延秋神秘达到上海的消息在村民中传开,很多人把它归为“鬼上身”之类的解释。虽 然一向不信所谓“鬼神”说法,但是黄延秋自己也找不出合理的解释。

    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村民议论还没平息的时候,第二次失踪,又发生了。

    据当时的村主任黄宗善说,当天晚上全村召开了一个村民大会。黄延秋也参加。“一般 开会都在晚上9点左右。”在记者采访的诸多村民中也都证实黄延秋当天在场。

    黄宗善说,因为※※※长安排黄下半夜去送粪,就让他提前回去了。大会结束后,大概 12点的样子,※※※长准备叫醒黄延秋去推粪,此时却发现,他不见了。但在黄的姨母 阎成秀的记忆中,是她开会回来然后发现黄延秋不见了,随后她通知了※※※长。由于 该※※※长已经去世,记者无法证实上述情况。

    “第二天他姨母告诉我说,黄延秋又没了。”黄宗善说。这是9月初的一天,黄延秋姨 母的记忆是农历7月25日,但黄宗善和其他村民已记不清具体日期。

    “结果当天上午就收到了上海※※发来的电报,说黄延秋已经到了上海了,叫家里不要 担心。”时任村主任黄宗善说,电报是直接发给他的,同时他不记得别的村民见过这个 电报。他随后告诉黄的姨母说,不用找了,黄又去上海了。

    时代人物周报:你确定是在黄延秋失踪第二天上午收到的电报吗?

    黄宗善:我确定。

    时代人物周报: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黄宗善:当时发生了这么大事情,当然记得清楚。

    时代人物周报:你今年多大了?

    黄宗善:69。

    而在黄延秋的叙述中,此时的自己还未到※※。“睡一觉醒来以后又到上海了,还是在 火车站。当时是半夜,我被冻醒的。”

    根据叙述,醒来后的黄延秋最后决定再次去上次接他的※※老乡吕海生家,这也是他在 上海唯一认识的人。但困难的是从上海老火车站到※※军营,两地相隔很远。中间要转 乘几次公共汽车,还要乘轮渡过黄浦江。

    接下来的又有两个民警或者军人(黄已记不清楚)出现了,他们同样给黄延秋买了票, 并送他一直到了军营。

    在吕海生的叙述中,哨兵给他们家打了电话,说有老乡找,之后很迅速地就有人敲门, 吕打开后见到了黄延秋。“我印象中隐约是见到还有个穿军装的人站在黄延秋后面。” 吕海生说,他并没有和此人说话。

    吕海生不记得当天的具体日期,印象中大概是中午一两点钟见到的黄延秋。黄在吃了一 斤卷子面后睡着了。“吃完以后就睡觉。好像是一夜没睡一样,叫也叫不醒,感觉很奇 怪。”

    黄延秋的再次到来让吕很疑虑,“我怀疑是他自己不想在农村待了,要来城市找活干。 ”当天晚上,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吕海生专门找了一个士兵来吓唬黄延秋,但黄坚持 说自己不清楚怎么来的。

    第二天下午,吕海生再次把黄延秋送上了回家的列车,这次吕海生直到看着列车开动才 离开。“我怕他我走了他从车上跳下来,跟着我再回来。”

    就在黄延秋还在上海时,家里又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人在黄家的墙上发现了一行字 :山东高登民、高延津,放心。很多村民称自己见到了这行字,包括回来后的黄延秋自 己,以及曾去上海接他的邻村村民吕秀香。

    时代人物周报:你确认看到过那行字吗?

    吕秀香:我确实看到过。

    时代人物周报:你认识字吧?

    吕秀香:我是完小毕业。

    时代人物周报:我写几个字你认一下(记者随后写出了高登民、高延津这几个字)。 吕秀香:高登民、高延津。

“飞行”半个中国?

    如果说前两次离奇失踪都是稀里糊涂之外,第三次,黄延秋清楚地知道了自己失踪的原 因。

    “有人在背着我飞。”他说。

    在黄延秋和其他当事人的描述中,第三次失踪是在第两次后又隔了半个多月,大约在 1977年9月20日这天傍晚,黄延秋记完工分后准备回家,“突然感到一阵头晕”后失去 了知觉。“头蒙蒙的,清醒以后就到了兰州。”

    时代人物周报:你怎么知道那是兰州?

    黄延秋:那两个背我飞的人告诉我的,他就告诉我这个地方就是兰州,我们两个人背着 你来的。

    时代人物周报:你确认没有记错?你之前见过这两个人吗?

    黄延秋:没有记错。他们还说前两次也是他们背着我去的南京和上海。

    时代人物周报:知道他们叫什么吗?

    黄延秋:高登民、高延津。

    时代人物周报:你确认你当时很清醒吗?他们背着你飞的时候?

    黄延秋:对,我能感觉到在飞。

    时代人物周报:他们的飞行速度快吗?

    黄延秋:我感觉不快,但后来一计算速度很快。

    时代人物周报:飞行的时候你能看到下面的房子、马路等设施吗?

    延秋:一开始能看到,后来看不到了。

    时代人物周报:你感觉到有风吗?

    黄延秋:感觉不到风。

    时代人物周报:飞行高度有多少?

    黄延秋:不高,反正不是很高。

    时代人物周报:我再问一次,你没有撒谎吗?

    黄延秋:没有。

    根据黄的叙述,这两个人都很年轻,眼睛比较大,皮肤很白,很少说话,能说各地的方 言,穿着当时流行的军装样式衣服,黄延秋穿着跟他们一样。“他们跟我一样,吃饭睡 觉,上厕所。”

    按照黄延秋所说,此后两人背着他去了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福州、西安 八个城市累计飞行一万多公里,而且每到一个城市几乎都只花了一两个小时,两人轮番 背着黄飞行。到达一个城市后,两人都是叫黄在旅馆睡觉,只有几个城市带他上过街。 黄记得在北京看过※※※,还看了一出京剧《逼上梁山》,在天津看了电影《苦菜花 》。“在哈尔滨的时候天气很冷,我们穿的是有羊皮的军队大衣。”

    “我也问过他们为什么带我出来,他们说就是想带我出来看看。我说跟他们学飞,就不 用他们背了,他们说你学不会。”黄延秋说。“他们每次付钱都不多不少正好,看着也 不缺钱。”

    第三次飞行的所有情节除了黄自己的叙述外,无任何人能够证明。唯一能证实的是,黄 在数天后又在半夜回到了家里。他的姨母半夜见到黄重新出现在院子中,而且“睡得很 死”。

文二

疑似神游

    所有解释都只是猜测,黄延秋在28年前发生的一切,我们已无法确知

    黄延秋的三次离奇失踪在当时引起了当地※※的注意,当时※※刚结束,※※※※的的 观念依然存在,人们怀疑这是否是有阶级敌人在搞破坏。根据在1987年调查此事的肥乡 县居民冀建民所说,当时肥乡县包括公安局再内的多个部门曾联合写了一份报告给邯郸 市委。但记者采访时任肥乡县公安局长史任杰时,他说并未记得有这个报告。 这一事件在肥乡引起了很大轰动,但在当时并没有查出其他问题,最后不了了之了。 那么,这一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无法证实的“离奇”

    首先的离奇之处就是黄延秋能够在一夜之间出行1000多公里,远远超出当时火车的正常 速度,其中关键之处是黄延秋是否真在在众人所叙述的时间内消失并在上海出现。

    事实上,在记者事后的调查中,关于黄延秋三次失踪的具体时间,包括黄在内的大多数 当事人都已回忆不起来。记者采访中唯一能确切说出时间的是黄的姨母,一个现年74岁 的老人。据说她对农历日期记忆非常深刻,“你问她今天是农历多少她都记的很清楚。 ”记者随口问了她当天的农历日期,她回答正确。

    但一个老人的记忆显然不能作为准确的证据,包括第一次失踪的时间是否是农历6月12 日晚,第二次失踪的时间是否是农历7月25日。在第一次失踪后,有人说第二天上海遣 送站就发出了电报,但现在电报原件已经丢失,当事人都不记得电报上的确切发报日 期。而在1987年调查此事的冀建民也没看到原件,第二天就发来电报一说根本无法证 明。

    如果这样的话,就无法确切证明黄是在一夜之间到达了南京随后去了上海,那么“以比 火车更快速度到达上海”当然无法证实。第二次失踪后,时任村主任,现年69岁的黄宗 善说是在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接到的上海※※方面发来的电报,但根据黄延秋和吕海生 的记忆,当时黄还没到※※见到吕,所以不可能有电报从※※发出。

    吕海生也证明说,见到黄之后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都没有给黄所在的村子拍过电报,“我 都不知道他的具体名字叫什么,也不清楚他具体是那个村子,我的父母也没有拍过这种 电报。”而且记者调查中也没有别的人证明见过这个电报,所以关于第二次黄“在一夜 间到达上海”的情况也无法证实。

    至于黄所说第三次两人背着他飞行多个城市,更无法考证。黄曾经提到在北京看了戏剧 《逼上梁山》,而剧院离※※※不远。据调查,当时在※※※附近的剧院有长安大剧院 和北京京剧团所在的吉祥剧院,长安大剧院1977年正在停业,根本没有演出。

    吉祥剧院当年有可能演出了这一剧目,记者在一篇文章中查到京剧名家袁世海说1977年 停演样板戏后,《逼上梁山》是最早排练的传统剧目之一。1977年10月12号,曹禺也曾 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谈到了看《逼上梁山》一剧。但这只是说有可能上演,至于黄是否 真的去看了,无法证实。

无法解释的“巧合”

    事实上,同样有一些“巧合”无法解释。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黄确实曾两次到达上海。

    当时从邯郸到上海路途复杂,要从黄所在的村子到邯郸火车站,然后坐到郑州倒车去上 海。根据黄的叙述,自己之前从出过远门,“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火车。”上述情况也 经过很多村民证实。一个从没出过门的农民,怎么能够如此顺利地从邯郸到达上海? 据了解,当时一张从邯郸到上海的车票大概在21块钱左右,那么如果黄延秋真的是自己 乘火车去的,他是否有足够的钱?

    黄自己和他的姨母都否认家里当时有足够的现钱,当时还是用记工分算工作量,黄的姨 母是寡妇,黄是过继给他姨母的,当时黄刚成年,孤儿寡母工分不多。“到年底也就分 20块钱。”

    北高村原村主任也证实当时黄家是他们村很贫穷的人家之一,“油盐都用鸡蛋换。”记 者采访的很多村民都认为当时的情况下一个农民家里不可能有那么多钱,而黄的姨母也 说自己没发现丢钱。

    那么有否可能不买票直接上火车?很多人证实,当时早过了大串联时期,车票查得很 紧。不过时任肥乡县公安局长史仁杰说也有这种可能,但问题是途中要到郑州倒车,黄 能一路都不买票吗?况且还有第二次去上海?

    黄第一次去上海的时候,遣送站登记他的包袱时发现里面有个小铁盒,“有钱和粮票。 ”吕海生说。

    事后有调查说里面有30块钱,但现在已无法证实。“当时有这些钱对在城市里的我来说 都不可思议,更不用说是一个农民。”吕说。但黄说那包袱和铁盒不是自己的,黄身上 也没有车票。

    有否可能是黄自己想去城市工作,而逃离村子呢?黄说自己从没有过这种想法,之后人 们也没看到他明显有想去城市生活的愿望。

    说他有想出名也有些牵强。除了遭到村民和※※的猜疑外,黄不会得到任何利益,他甚 至因为此事和未婚妻子分手。“出名?这叫什么名啊,这种名对我有什么好处。”黄 说。

无法确定的原因

    ※※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曾就此事做过调查,其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高级功 能研究室博士后李春波认为黄是有睡行症,也就是梦游:“这种是比较典型的,醒来之 后,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他中间不能回忆,回忆不起来,从临床表现来看,跟睡行症差 不太多。”

    但是《时代人物周报》采访的一位美国归来的医学博士说,梦游一般多发生在儿童时期 ,而且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象黄这种长时间的梦游可能性不大。

    2004年12月,黄延秋在北京宣武医院进行了一次脑部器官核磁共振检查,宣武医院放射 科主任医师李坤成的检查结果是“未见异常改变”。“这个意思是排除了他有器质性病 变的可能。”李坤成接受《时代人物周报》采访时说。

    记者在采访中多次询问黄的姨母和村民,没有人认为黄精神“有问题”,而且之前之后 也没有类似表现。北京一位心理咨询师谭洪岗认为,有时候一些人容易把自己听说过的 事情想象成自己曾经确实做过的事情,而黄可能是这种情况,“比如他说自己看过什么 戏剧,可能是他在失踪过程中听别人说过,就认为是自己经历的”。她同时提示说,黄 是否在失踪之前受过什么刺激,使得他潜意识里有了离家的欲望。

    根据记者调查,黄幼年丧父,母亲守寡,家里条件很艰苦,后来过继给姨母,条件才好 了一些。黄当时很高兴去过继到同样守寡的姨母家,“因为比在家里过得好。”唯一的 可能性“刺激”是先后生活在两个单亲家庭的黄即将结婚,不过他说自己还是“很高兴 要结婚”。

    北京市安定医院精神分析取向治疗师梁月竹主任认为,黄延秋可能有神游症。“如果排 除癫痫,排除了脑外伤和重大事件影响的话,那很有可能是一个癔病,这个病会有神游 症的表现。他可能产生一种意识障碍,你看着他还比较正常,但是对周围的感知已经是 模糊的了。”

    医学研究表明,神游症发作时,当事人会无目的的外出漫游,到外地旅行,有的把衣服 金钱赠送他人或进入陌生人的住宅。一般持续数小时,一天或者较长的时间。常常突然 清醒,对发作中的经历可有部分回忆。

    神游症患者外表上看似正常,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感知力,也能进行一些复杂的活动, 如买东西、付钱、买车票、简单地交谈等,有的可以坐车、乘船长途旅行。神游症多发 生在白天,绝大多数病人发作后完全遗忘。一个真实的案例是一位神游症患者发作时, 曾经从北京买车票坐火车到新乡,然后又从新乡坐公共汽车到一个县城,两天以后才醒 来,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到这里来的。

    时代人物周报:问题是从邯郸到上海整个路程很复杂的,他可以做这么复杂事情吗? 梁月竹:没问题,在朦胧状态下这个都是可以进行的。

    时代人物周报:可以进行好多天吗?7、8天都可以吗?

    梁月竹:可以。可以好几天,一般有两三天的,长的也有一周的。我们经历中还没有这 么长时间的,但是临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时代人物周报:但是别人是否会看着他有点怪把他叫醒呢?

    梁月竹:也有可能,但是一般他都和周围的环境比较陌生,人家可能对他也不太注意。

    时代人物周报:我跟他交流了很长时间,感觉他在精神上是很正常的。

    梁月竹:是,他在不发作的时候能很正常。但是他在潜意识里可能有些冲突,他自己都 不知道。

    时代人物周报:但是他之前和之后都没有过类似表现。

    梁月竹:那几天他经历了什么事情我们谁都说不清楚,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某些事情对 他的一些作用。比如说有些人在※※※广场玩就突然犯病了,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是他 碰到了一个跟自己初恋情人很相象的人。他自己也意识不到自己潜意识中遇到了什么问 题。

    如果按照梁月竹医生的说法,黄延秋的三次神秘失踪是因为有神游症。至于如何引发了 神游症,他怎么能得到钱买车票,或者没有车票怎么能顺利上车,以及他在失踪期间如 何生活,我们都已经无法查清。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所有解释只是一个猜测,黄延秋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无法知道。事 实上,经过了28年之后,很多证据都无从寻找,记者采访中,很多人的回答也各自不 同。

   (冀建民、张靖平对本文给予诸多帮助,特此感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298
主题: 31
帖子: 1719
注册: 2005年4月
这么大篇的文字啊~~有心回没心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81
主题: 38
帖子: 1806
注册: 2005年12月
以下资料摘自《肥乡事件最新调查记》作者:河北肥乡UFO研究会 冀建民

编者前言:

       《三次神秘失踪》在90年《天地探秘》刊登后,我们就曾发表过有关报导。后来, 我们亲临采访调查时,发现原稿由于多种原因地点和人物是作者有意回避了,写了笔名和伪地名,有些情节也有出入。先后有邯郸地委※※,肥乡宣传部等领导同志也出面证明了该事件的真实性,中国UFO研究会常务理事林起同志和上海UFO研究会章云华同志又在上海调查, 写出了证明材料,这确实是一次震惊中外的神秘失踪案,本着为科学为※※负责的精神,我们这次把这些材料汇编在一起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完全用真名字,真地点,做为一部※※性记录留给后世,这一谜团,相信在UFO研究界和科学界的不断追求探索中,终能揭开神秘的面纱。

    外星人是否到过地球?电影《超人》中的腾空飞行、隐身奇术、预感预知等一系列反物理现象是否有事实的依据?中国──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和领空上有无外星人的踪迹?人们在调查有关案例,以取得证据。今天我们要向大家报告一起发生在※※冀南地区涉及到横跨河北、南京、上海、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北京、天津、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河南、安徽等19省市(如果直线飞行的话) 大半个中国的真实的超人腾空飞越事件。

    当时作为一条爆炸性的新闻震扰撼了河北省肥乡县,该县北高村青年农民黄延秋(小名黄方的)在新婚前夕连续三次神秘地失踪,且不乘任何人间交通工具,由两个不明飞行人携带,以超过特别快列车20--40倍的速度, 瞬间可腾空飞越到一千多公里以外的南京、上海,以隐身形式闯进※※※上海某部,由于来历不明形式怪异,曾使※※一度进入战备状态;第三次从肥乡出发,重点着落游览了兰州、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福州、南京、西安、兰州又回到肥乡,累计飞行整一万公里。奇闻不翼而飞,人们大感新奇,新奇中伴随着几分困惑与恐慌。

   外星文明探讨的浪潮从欧洲和北美大陆出发涌向世界也流入了中国,犹如一声春雷把我们从愚味中惊醒,使我们勇敢地抬起头来,把思维从贫乏的黄土地投向兰天、 投向无垠的苍穹,激起了我们的希望之光。最近我们曾先后十多次访问了失踪者黄延秋, 并沿着当年超人飞过的足迹行程数千公里重新进行了查访,与当事人和知情者多次座谈, 结果使我们执信这的确是一个真实的事件,也许只有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才能发生这样神奇的故事。

   一.一封误发的加急电报

   事情要从1977年夏季谈起。

   从肥乡县城出发,沿着309国道往东9公里,再往北9公里有个普通的村镇──河北省肥乡县北高乡北高村。村为乡※※驻地,村头一片杏树林,还有不少的枣树、 洋槐环抱着村庄。

   村内街道宽畅,排排红房,颇具华北农村的特色。那时,麦收已过,夏秋作物正在成长,转眼间田野又是青纱帐。新建的一条地方小铁路从村头斜穿而过,交通还算方便。多少年来这里的人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近年来人们传说空中出现过不明飞行物,由于报刊上没有这方面的消息,人们也是从自然奇观的角度议论几句,没有过多的关注此事。

   那年的7月27日(农历六月十二月)村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使这个一向和睦宁静的村庄笼罩着一层惊慌气氛。村东头青年农民黄延秋领了结婚证,盖了新房,很快就要成家,却在那天夜晚睡觉时突然失踪,人们四处寻找已经十天了仍然渺无音讯。当时黄延秋才 21岁,原是曲周县老营村人,18岁初中毕业后过继到肥乡北高村的姨家改口叫母亲,为人老实憨厚。

   他的丢失使众多村民为之不安,他母亲和夫婚妻更是深为忧虑。

   这件事传到了北侧一公里的辛寨村,他们派人将一封过时的加急电报送给了北高村委会,说出事的第二天一早辛寨村接到这封加急电报,但本村查无此人, 因此一直在辛寨村滞留了十多天,疑是寻找北高村的失踪者,故将电报送来。电文如下:“辛寨黄延秋在上海蒙自路遣送站收留望认领。”

   看着这封急电,人们心里迷惑不解,上海遣送站发报的时间,竟是他失踪后仅 10多小时,且为何将电报误发到附近的辛寨?这里离上海市1140公里,乘直快列车也需22小时到达,而且还必须到45公里外的邯郸市才能搭火车。晚上不通汽车,他走时也未骑自行车。仅步行到邯鄣市也需※※小时,县、市、省城均无飞机场,坐飞机决不可能,难道是他自己瞬间飞到了上海?再说,他去上海干什么呢?

   不管怎样,应把黄延秋领回来再说,谜团来日待解,大家做出了决定。副支书黄宗善身为村干部又是黄延秋的亲属,对此事更是关注,他出于慎重,复电到上海遣送站, 说黄延秋左臂   有块痣,望查明。

   三天后来电确认是他。

   村委会帮助筹借了200元(其中在信用社贷款100元),委派黄延秋的表哥黄延明和邻近曲周县赵庄村亲戚钱永兴及钱的邻居吕秀香一块赴泸领人。黄延明当时30多岁,复员军人, 当兵时因公去过上海,是全村唯一见过大世界的人;钱永兴的邻居吕秀香,其哥哥吕庆堂在上海浦东某高炮※※工作,这样以防万一找不到遣送站,可让※※同志协助查寻。

   三人步行二个多小时来到了肥乡县城又坐了两小时汽车来到了邯郸市,又乘坐了22小时火车来到了上海市。他们首先到了※※,以家属探亲为由,找到了师部干部吕庆堂(高炮师后勤部部长)说明了来意,望协助解决。吕庆堂和※※官兵听说了这件事,也感到异常新奇。第二天早晨即和遣送站取得了联系。并派后勤部副部长芦俊喜带着黄延明、 钱永兴一块乘※※小车来到了遣送站,黄延秋果然在那里!经遣送站证实:黄延秋于7月28日(农历六月十三日)一早被站收留,是两个“交通警”将他送在那里,说他是河北省肥乡县辛寨村人,所以电报就误发到了辛寨。二人经出示介绍信,将黄延秋领出,一块回到※※。翌日由芦俊喜、 干事王惠恩送钱永兴等人陪同黄延秋乘火车回到了肥乡。

   回到家乡后,乡亲们询问着他出走的原因和经过,黄延秋惶惑地说出神秘的奇遇:

   那天晚上,天气闷热,晚10点左右,我在这间刚盖好还未安门的新房里睡下。不多时又被喧闹的声音惊醒,睁眼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夜色中,只见高楼林立,霓虹灯闪烁, 自己躺在一个繁华大城市街头!身边还有一个小包裹,包着我的衣物。平时这些衣物随丢乱放不在一处,这次不知道是怎样都集中在包裹里,同我一起飞到了异乡。环视四周, 许多招牌上都写“南京市××商店”、“南京市××旅馆”等,定了定神,不是幻觉,不是作梦。南京距家乡两千多里怎么来到这里?我怎么回家,怎么办?在惊恐之中,我留下了眼泪。在我惊愕之时,走来两个交通警模样的人,略加盘问后,给了我一张火车票,说南京至上海的火车就要开车了, 让我立刻坐车到上海,说那里有遣送站,能和家乡取得联系。他们要我先走,声称随后他们也去。

   一切由他们安排。叫我到上海下车后到车站派出所找他们。

   午夜时分我乘上了开往上海的普快列车,毕竟是第一次远离家乡,随着列车启动,心里越来越不安,将头探出窗外,还能远远望见站台上为我送行的二位“交通警”。

   经过4小时的奔驰,列车驶进了上海火车站(北站),我随着乘客走出站台, 找到车站派出所,没想到两个“交通警”已在派出所门口等着我,不知他们乘坐了什么,比火车还快。此刻天已破晓,迎来了上海的早晨。两人带着我穿街过巷乘汽车, 来到一个南北街道路西的遣送站里,给接待同志交待后离去。接待同志也没有再具体盘问我什么,便将我暂时收留。 十几天来我一直在纳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众人面面相觑都在纳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神秘地闯进军营

   人们在在猜测不安中不觉又渡过了一个多月,未有别的异常发生, 惊恐的小村庄才逐渐平静下来。

   9月8日(农历七月二十五)的晚上,村委会在黄延秋家南院召开“大搞生产”群众会, 黄宗善等几位村干部都在场。大会开到一半,队长让黄延秋等青年人早点睡,明早往地里送粪,以实际行动响应大会号召。

   晚十点多钟,劳累了一天的黄延秋在院里的床上睡着了,他心里还惦记着明早送粪的事。

   半夜醒来一看,却又躺在一千一百多公里以外的上海火车站(北站)广场! 此刻人们大都已经休息,站在广场上已是人影疏稀。惊恐诧异的黄延秋环视四周,是那样的安静,并没有可疑人士。只有夜空中楼栋的剪影添了几分神秘。站前巨大的钟表上显示出当夜为午夜一点多钟。

   惊魂未定,狂风四起,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奇沦外乡,哪是归宿 ?黄延秋不由地哭了起来,忽然想起上次协助回家的※※※老乡,虽仅一面之交,毕竟是这茫茫大城市中唯一的熟人了。

   他只知道※※距火车站约40公里,具体怎么走是不知道的。“请问,你是肥乡的黄延秋吧,是不是要到军营去?”这时有两人走向他,自称是※※的人,说受长官委托在此专门等候黄并要带他去※※。即是这样,只好跟人家走吧。过黄浦江时那人给了小黄4分钱,让他买票。又乘了几路公共汽车,来到郊外营房驻地。

   ※※门口,有战士持枪站岗,警惕注视着四周。这三人进去时,站岗的毫无反应, 好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营房内一队战士正在操练。无暇理会这三个不速之客,拐了两道弯进了师部一个办公室。

   “你怎么又来了?怎么进来的?”在场的几位军官都感到惊讶。“他俩送我来的。 ”等黄回头欲介绍时,那两人突然不见了!四处查找均无踪影。经※※同志引荐,黄延秋来到吕庆堂的住处,此时,吕庆堂外出开会还没有回来,其家属李玉英和儿子吕海山接待了他。

   “按照※※纪律,亲友来营房找人要在门口出示证件及书面登记, 然后由我们到门口接应,证明属实,才能进来。我们不到门口接你,门岗是决不会放进的呀。”根据李玉英的疑问,

   ※※负责同志去找门岗询问情况,但门岗和传达室都说没见外人进来和出去, 战士们也为此证明。

   难道他自天而降?难道他会隐身术?

   黄延秋来历不明,突然出现在军营,惊动了整个营房。次日一早,※※就向肥乡北高村发了电报,是直接发给黄宗善的,查问黄延秋是什么人,竟神不知鬼不觉的闯进了※※高炮师区域,将追究门岗的责任。村委会当即回电诚告:黄延秋不是坏人.负责接待的副部长芦俊喜等人一时也无可奈何,让战士们将他吓了一顿;再来就把你抓起来!第三天李玉英委托其子吕海山用小车把黄延秋送到上海火车站,为他买了回家的车票,给了他几块零花钱,让他于9月1 5日回了家乡。

   黄延秋再次离家,又引起人们众说纷纭,且越传越奇 ,带神话般的传奇色彩。他未婚妻,这个善良美丽的姑娘难以忍受精神上的压力,向乡司法所申诉要和他离婚。更不可思意的是,在他离家的同时,房屋的土墙上出现了一行好像是用镰刀刻薄文字: “山东高登民高延津放心”字样。至今未查到刻字的人。

   三.纵横天下──中国领空大飞越

   最神奇的失踪要数第三次。

   闹剧又隔几天,大约是在9月20日(农历八月初八)这天夜幕降临,群星又在神秘地眨眼。黄延秋去大队记工分回来,一路上东张西望,总觉的有人在监视他,跟踪他, 来到家门口刚进院子,忽感到头晕目眩,顿时失去知觉。

   等醒过来后,却躺在一家旅馆里,是间不算豪华的房间,安着三个床铺。旁边坐着两个年轻人,自称是山东籍人,告诉小黄这已是离肥乡一千公里以外的兰州,并说他在南京遇到的“交通警”和送他到※※的军人都是他俩扮的,前两次失踪是他们安排的。这次带他出来, 初定9天游览9大城市,兰州作为这次飞越着落的第一站。“明天你可以到街上转转, 浏览一下市容,晚上飞到北京。”

   那两人身高1.80米左右,以现代人年龄判断好象只有20多岁,即和黄年龄相仿。 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异样,不多说话,和小黄说话用肥乡口音,和旅馆服务员说话却改用兰州口音。

   当时黄延秋如惊弓之鸟,不敢再多问,生怕再有什么怪事临头。小时候曾听老人们说,天兵天将脚踏两只风火轮,一夜能走八百里,莫非今天真让我碰上了?按到兰州的速度推算, 他们一夜能走一万里,八百里就不值一提了。奇怪,怪哉,人也?神也?超人也?越神也?黄延秋夜不能眠,胡思乱想着......。

   天亮了。窗外,旭日东升,云霞万朵,映照着兰州──这个时新的城市,一排排杨柳树旁,一座座高楼正在拔地而起。乡下人难得到这样远的城市来一趟,本应到市区浏览一番, 由于一宿未睡好觉,此刻他却困意袭来,竟一觉睡到了傍晚。

   匆匆吃过飞行人为他准备的晚餐,又经过一天的休息, 黄延秋此时精神充沛思维清楚。当晚,飞行人带他到郊外,用目光告别了兰州,背着小黄向北京的方向腾空飞驰。并说要“加快速度,飞到北京不误看戏。”

   半个新月洒下亮光,黄延秋俯视大地,隐约中只见丘陵、山川、村庄、 城市正目不暇接地向后退去。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至少一千二百公里的路程, 一个小时即到。

   鸟瞰京城,万家灯火,星罗棋布。

   三人降落在市中心一座高楼顶上。已有另外两人在那里等候。飞人撇下小黄,同那两人一阵悄声会晤,是向他们的上司请示或汇报此次飞行情况吗?出于礼貌,黄延秋没有上前打听。

   活别了那两人,飞行人携起黄飞落在附近的长安剧院门前。此刻,人群熙熙攘攘,观众正在购票入场,大型※※剧目《逼上梁山》就要开演了,由中国京剧团演出。看戏虽凭票入场,

   但这三人没有买票,竟长驱直入,守门员毫无反应。庞大的剧场此时已经快坐满了观众,三人只好坐在最后一排。散场后三人来到北京市中心--※※※广场。

   黄延秋是第一次也是如此怪异的方式来到北京,充满了好奇和新鲜。这里曾是皇宫的大门,※※的变迁又赋于了它新的内容--作为国家的象征,黄瓦红墙是那样的富丽堂皇,白玉兰石砌成的金水桥连着前面的广场。飞行人似乎早就来过这里,对广场周围的景色作了简要介绍。看了大约10分钟左右,黄跟着飞行人离开了广场,走进不远处一家旅馆里,飞行人改用普通话并出示了“省级介绍信”登记了房间。翌日黄又睡了半天,未能去街上浏览。

   当晚三人一块来到街上一家较为豪华的饭店里,在家吃惯了苦菜窝头的小黄, 面对免费的鱼虾海味几菜一汤也就不客气了。饭后结算时,服务员报了个数, 飞行人将手中早已准备好了的钱递过去,不多不少正好,好像早就算好了。

   走出饭店,飞行人告诉小黄,现在就去天津,你不是更喜欢看电影吗?一人背起黄,一人跟着同向天津方向飞去。

   北京距天津相对来讲并不太远,从地图上直量一下就是120--150公里(铁路全长180公里) ,照例是一个小时即到。三个陌生人自天而降,落在市中心一个街道上。 往前走不多远来到一家电影院门前,一排溜巨幅电影广告牌花花绿绿很是醒目,今晚要上映故事片《苦菜花》。也是入场时分,三人又是无票入场,进去后照例是坐在后排。   散场后,三人来到不远的一个什么招待处, 飞行人这次又改用天津口音请服务员安排房间。先交钱?好的,随即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钱递上,又是不多不少刚够, 好像飞行人很善于神机妙算。

   翌日三人都起床很晚,将近中午时分,飞行人带小黄去游览市容。 天津市和平区的一条街道上,三位不速之客漫步街头,此时好像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小黄跟着多转转多看看。傍晚,飞行人说下一站要飞东北,今夜先去哈尔滨。

   还是一个小时的飞越(中途落地停了一下,二人轮换着背小黄),落在哈尔滨市区。 照例先找住处,超人又改用哈尔滨口音登记了房间。

   现在就躺倒?不再找个戏剧或电影看看?

   “你记住在北京看过《逼上梁山》就行了,看多了你记不住。”

   只好睡觉吧。

   次日早晨起来,小黄感到有些寒意,屈指一算,可不,已是9月23日(农历八月十一), 再说东北要比家乡气温低得很多。“先找件衣服穿穿”。一个与小黄在屋里等着,另一个出去说是取衣服。片刻功夫,果然带回三套一样的新服装,大小正合适。

   三人穿的一模一样来到街上,先吃早饭,一家很宽敞的快餐店,顾客不少, ※※※※正忙里忙外。“没钱了,自己动手吧。”小黄准备坐位,二人从服务间端来了早点,吃完之后, 飞行人相对一笑,示意小黄一走人。

   三人走进一家百货商场,顾客摩肩接踵,商品琳琅满目。飞人只是转悠浏览,什么也不买。小黄倒是想买点时兴的小玩意作个留念,但又没有钱,也不便向飞人张口,也许人家也真没有钱了。

   又是傍晚,三人共进晚餐后,黄又问道:“今晚要到那里去?”“长春”。

   三人飞越一小时后,降落在又一个城市,住进一家旅社,次日白天也没有去街上浏览, 说是想休息一下。

   又是夜幕降临时,黄延秋知道又要出发了,飞人照例告诉他:“是的,今晚去沈阳。 ”据黄延秋的回忆,在沈阳也是只有一天的活动,与在哈尔滨的情况基本相同。 只是三人又换上了新的服装,浏览市容,吃住如入无人之境,这也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新妙用吧。 9 月25日(农历八月十三)的黎明,二人叫醒黄延秋,说“现在要去富州”,还说借的衣服已经送还。

   月亮西沉,寒星闪烁,街道上一片寂静,大地在朦胧中尚未苏醒, 三位远征人要至少飞越一千公里,(其中还要飞越约七百公里的渤海和黄海水面),向福州挺进!( 从地图上按直线计算。其实际交通路线最少在两千三百公里以上.此刻,笔者不知用什么词汇才能表达出超人的伟大壮举,这样惊心动魂扣人心弦的事件偏偏碰上咱这个文字水平差劲者。)最少也有一千八百里或者说两千公里的空中路程,还是一个小时即到( 平均每分钟至少30公里,每秒钟至少500米。)

   拂晓,三人在福州郊外的一片长满芦苇的海滩上着陆。小黄独自往前跑去急着要看大海,二超人也跟着来到海边。但是此刻天不作美,山风骤起,海峡上空乌云密布,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灰蒙蒙的海水波涛翻滚撞击着海岸。

   二超人指给黄延秋:“对面就是台湾。”“我们下一站要飞台湾吗?”“算了,直接回南京吧。原打算在这里停一下,明早让你看看海上日出,你的语文书上不是有这一课吗?但时间不够,还是回南京看江上日出吧。”

   下午休息。夜间二超人携带黄又出发了。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还是黎明时分,三人落在南京市区。

   超人边走边议论着,看来他们很了解南京的沧桑巨变,也很清楚钟山的风风雨雨。 转过几个街道,三人来到长江大桥上。

   宏伟的天堑通途,果然名不虚传。此刻大桥上的车辆人群还不多,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偶有汽艇或船静静地驶过。江对面起伏的山峦像幅水墨画,高高低低的楼房里透出的点点灯光犹如星汉落人间。

   不一会,太阳冒出来了!大桥及周围的景色开始热闹起来了。

   黄延秋跟着超人在大桥人行道上走过,又沿着一侧的石径下去, 来到桥下观看了桥的造型结构 。超人指点着,似乎很满意这座大桥的建造,或者说在某些设计上还有值得超人学习的地方。三人在江边及附近参观漫游了大半天。傍晚,一轮明月正东升(9月27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天上人间共团圆。乘着月光,三行者又向一千公里之外的西安市进发了。

   古都西安,城南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下,飞人告诉黄:“塔高60多米呢, 是由唐僧负责建造,用来收藏经书的。”

   三行者漫步街头作为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地,许多名胜古迹与新的现代建筑相映成趣。

   (对西安的※※和现状,我这里不再作详尽介绍,只是想强调告诉读者, 超人选中此处作为遨游的一站,是有重要意义的,其中奥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解开。)

   次日,三行者又出现在兰州街上,即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黄知道这次半个个中国大旅游快要结束了,但留给他的疑问也太多了,现在或许明天定要与超人坐下来叙谈一下,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当夜,黄还在熟睡中,二超人又一路东征千余公里来到肥乡黄家院里,将黄放在屋门口树下,二超人消失了。

   黎明时分,他母亲听到屋外有物体着地的声响,提着马灯到院里一看:是小方的( 黄延秋的小名)回来了!正躺在院里枣树底下睡着,还是走时穿的一身旧衣,只是赤着脚,一双布鞋没有了。他家人把他扶进屋内,安睡下,即向村委会报告了小黄回来的消息。这次历经十天。

   第三次失踪时间之长,到的地方之广,黄对此印像很深。飞行人让他爬在背上(感到有人的体温),即飞离地面“一丈”多高(根据看到物体估计,实际多高不晓得), 过建筑物也是高出“丈许”。四肢不动,也没有迎风的风感,速度感觉像跑一样快,中途一般不停留。虽然各城市距离不等,都是一小时即到。飞行人懂很多地方语,到那里就用那里口音。住旅馆时,要那里介绍信都有。每到一地,一个看护他,一个不知何处取回一式三套衣服都寄上,走时又脱下送回不知何处。那两人除了穿物,随身连个提包甚至洗刷用具也没有。凡能留纪念的东西一律不许带,并且拒绝照相。钱也不多,每次不多不少刚够。后来食宿不再花钱,如入无人之境。我有时心里很紧张,但知道逃跑也没用。飞行人说,玩够了就让你回去。

   三次爆炸性新闻,波及冀南甚至更远的地方。县公安机关本着社会治安的角度, 曾派人予以追查,但查无结果,无从侦破,结果列为悬案至今不解。

   迷茫、困惑、沸沸扬扬舆论的高压,还有突如其来的更加神奇现像造成的恐慌, 黄的未婚妻坚持要求与黄退婚了。种种谜团待解,满天疑问落在人们心头。

   四.问号划满了天地

   来也无踪,去也无踪,问号划满了天地。超人带他去遨游,如果是当事人虚构的谎言。那么,村委会、广大群众还有※※干部战士及遣送站职工都愿意长期为他作伪证吗? 他几经折腾又为此破费200多元有什么意义呢?(当时日工值仅0.2元,200元相当他三年劳动总值), 未婚妻离去,成家成为泡影,他能坚持新天方夜谭不要家庭吗?如果是他杜撰的神话, 一个憨厚诚实的村民当时能如此异想天开吗?多年来经过多少人次的非议、“审问”,他能永远沉着2镇静守口如瓶吗?

   如果这是人为的某项科学试验,能像科幻影片的超人一样腾云驾雾,有隐身奇术 , 能以20--40倍于特快列车的超高速,将人在沉睡中瞬间运行千里而不惊醒,也不迷航,感知路在何方,早申请发明专利了。可报刊上从未披露过,是国家机密吗?还是超国界行动呢?

   是什么超级动力使其背负重载下腾空飞驰涉及19省市领空累计一万公里?是什么法术能使他们具有显形隐形的两种形态?夜晚飞行其着落点准确无误,靠什么原理导航?如何消除急驰中造成的迎面强劲的风感?又是什么神功能使人随时睡去或醒来?

   飞行人所表演的一系列反物理现象是地球人所为吗?风物长宜放眼量, 穿林海跨雪原打进威虎山的人并不真是许旅长的司马副官,同样,会说英语,汉语或西班牙语的人也不见得都是地球公民。地球人乎?外星人乎? 莫非外星人光临了中国并学会了中国的文化和各地的方言与民俗?莫非外星人在为中国的科技、文化和社会的腾飞指点迷津? 这是人类见识宇宙科技的启蒙吗?这是人类即将进入新的物理革命的号角吗?这对于当代科技,对于万有引力定律,对于人体科学,对于人的衣食住行,对于能源交通,对于国家安全,对于社会心理,对于人类文化的起源,对于宗教和艺术,对于海峡两岸的和平与发展,对于星地交往,对于UFO研究等等一系列问题难道没有启示吗?难道不值得人类深思吗?

   超人带他去遨游,从社会的角度要具体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超人为何要带肥乡的人在表演这个事件?只是因为“肥乡”与“飞翔”谐音吗?有无别的渊源呢?此事真是对中国1977--200 0年将发生的诸多不明社会现象的预警吗?飞行人为什么要在77年7月要来演出此事?是因为联大即将通过决议,中国也将进入认识外星文明的时代吗?

   为什么也是在这一年的4月外星人在白宫郊外会见了美国※※卡特, 作为开天辟地星地文明握手?为什么还是在这一年的4月,在智利发生了下士阿曼多被UFO隐身劫持案?更为“巧合”的是,就在笔者对此事调查中,不明飞行物几次跟踪,“友好示意”。这一切又都是什么关系呢?偶然乎?必然乎?我们站在广阔无垠的苍穹之下问天,我们沿着超人飞过的足迹问地,--一道铺天地的全新方程的大算式;一项具有中国科技、文化、社会变革的乃至具有人类战略意义的思维大启示。

   星辰更替,日月沧桑。数年已过,这起奇特事件在冀南一带无人能够解释,但愿不要永远是个谜。法国18世纪无神论者霍尔巴赫说过:“人们之所以迷信,乃是因为恐惧。 之所以恐惧,乃是因为无知。”

   如果我们正确领悟了超人此次壮举的意图,如果我们破译了超人表演的一系列反物理现象的理论和技巧,必然会给人类带来一场科技革命。如果我们对此不负责任地回避, 不讲科学地渲染或胡乱结论,将会贻误超科技研究。总之,人类虽以新算盘-- 计算机为标志进入所谓科技时代,但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外星文明的启蒙有利于超科技的发展,有助于我们去穷究未知世界全新方程的根。(写于1995年7月27日超人光临肥乡18周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大家知道“肥乡事件”吗?有兴趣的近来讨论一下~很神秘哦!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