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什么中国人过圣诞节呢?中国的节日少吗?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240 回帖:38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26.6
主题: 129
帖子: 245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由 开荒牛 发表
看看最崇洋的香港是过什么节日:

僱員可享有下列12個法定假日 ﹕

   1. 一月一日
   2. 農曆年初一
   3. 農曆年初二
   4. 農曆年初三
   5. 清明節
   6. 五月一日
   7. 端午節
   8. 中秋節翌日
   9. 重陽節
  10. 冬至或聖誕節(由僱主選擇)
  11. 七月一日
  12. 十月一日。
以下為※※在憲報公布的二○○七年公眾假期:
所有星期日    星期日
1月1日 1月1日 星期一
農曆年初一之前一日 2月17日 星期六
農曆年初二 2月19日 星期一
農曆年初三 2月20日 星期二
清明節 4月5日 星期四
耶穌受難節 4月6日 星期五
耶穌受難節翌日 4月7日 星期六
復活節星期一 4月9日 星期一
勞動節 5月1日 星期二
佛誕 5月24日 星期四
端午節 6月19日 星期二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翌日 7月2日 星期一
中秋節翌日 9月26日 星期三
國慶日 10月1日 星期一
重陽節 10月19日 星期五
聖誕節 12月25日 星期二
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 12月26日 星期三  http://www_info_gov_hk/info/holiday_c.htm

[qqegg 编辑于 2006-12-23 18:0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624
主题: 101
帖子: 11508
注册: 2004年3月
我觉得中国的节日大部分都跟家里人过的,过外国的节日是跟朋友聚的一个借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004
主题: 63
帖子: 9103
注册: 2004年7月
过肯定是要过的,不过是隆重还是简单还是当不知道地过呢?

俺宁可当忘记了,下了班去喝两杯就够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231
主题: 17
帖子: 576
注册: 2004年9月
原文由 开荒牛 发表
他们过圣诞节跟咱们过年一样,平安夜提前下班,晚上全家团圆聚会。

感恩节也一样,也是提前下班。

不过国内过年也不太兴全家在家里过,都喜欢出去外面吃饭。


除夕到外面吃饭,说明这个家庭至少已经部分西化了。不算是纯粹的传统中国家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333
主题: 15
帖子: 12620
注册: 2004年4月
原文由 开荒牛 发表

他们过圣诞节跟咱们过年一样,平安夜提前下班,晚上全家团圆聚会。

感恩节也一样,也是提前下班。

不过国内过年也不太兴全家在家里过,都喜欢出去外面吃饭。


据说到外面吃饭是跟鬼子学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8.94
主题: 59
帖子: 6471
注册: 2002年10月
多多益善,多多益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421
主题: 9
帖子: 493
注册: 2006年9月
转抄一网上强文:
----------------------------------------------
※※圣诞节?十博士,这就是你们的研究成果吗?!
作者:雅科夫/今日上网溜达,偶见一篇奇文──

《名牌大学十博士联名※※圣诞节》。先不说内容,光这题目就有点骇人听闻。本人大老粗一个,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以至于看到“博士”二字就头晕,“博士”啊,那可是用来景仰的!更何况是“十博士”,“博士×10”,这是啥概念?《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里有个着名的公式:“无聊×2=无极”,而这一次,则是“博士×10”,这简直就是无极中的无极,足以让俺头晕100次。不过,头昏目眩之余,却总是恍惚地联想起以前看《三国演义》时知道的东汉“十常侍”,也不知为什么。
当然,也有人会说,在这个把高校当工厂、学生当产品制造的年代,“博士”的光环早已消退,已然是“博士多如狗,院士满街走”。不过,这回不一样,这可是“名牌大学”的博士,对于毕业于野鸡大学的我来说,一提到“名牌大学”几个字,一股崇敬的感觉就油然而生,对其景仰之心顿时如滔滔江水……因此,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怀着无限崇拜、无限景仰、无限热爱、无限忠于的心情精心品读“十博士倡议”。

然而在读完之后,在下却感到大失所望,原来我们的“十博士”们联合发出的,既不是在科学技术上的突破性创新,也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济世良方,亦不是对实现社会公正的铁骨诤言,更不是对自由※※的勇敢呼吁,而是──对国内民间日渐流行的“过圣诞节”现象所发出的一堆唧唧歪歪。

十博士在《呼吁书》中一开头就说:“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变成‘狂风骤雨’,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莫过于‘耶诞节’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在此,我们,十位来自中国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郑重呼吁国人慎对‘耶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读了这段博士高论,在下却十分不以为。首先我觉得西洋文化在中国演变成“狂风暴雨”并非是现在才发生的事,也并非仅仅体现为“过圣诞节”。实际上,我们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中几乎方方面面都受“西洋文化”的影响,随手举几个例子:我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是西洋式的;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西洋式的,我们家庭用的电器也是西洋式的;我们所受的教育是西洋式的,我们用来工作的电脑也是西洋式的;即使是生了病,我们多半也是看西医──莫非“十博士”们认为,我们必须穿身穿长袍马褂,足登布底皂靴屁股下坐着八抬大轿,点着大红灯笼,读四书五经写八股文章,拔拉算盘珠子当上网,张口“之乎者也”、闭口“呜呼哀哉”,病了只服仁丹或者是请来巫婆神汉跳大神,才算是“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是不是我们应该学习阿富汗的※※※,一股脑儿将西方的“腐朽文化”统统禁掉,发扬我们的传统,让女人重新裹起小脚,男人重新留起辫子,以显示我们重新拾回传统的决心?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上第一条铁路的命运: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英商修建的吴淞铁路。而腐朽无能的清※※,居然认为修铁路要开山凿洞,会伤了“风水”,而且隆隆作响的火车会震伤“龙脉”,所以反对建铁路。可笑的是,第二年,也就是1877年,清※※居然花钱赎回了这条铁路并将其全部拆除──在我们的十博士眼中,清※※是不是该算作“※※西洋文化”、“挺立中国文化”的第一面旗帜?只可惜这面旗帜带给我们的,是割地赔款、是丧权辱国。十博士们痛心疾首地说:“大部分国人在不信仰‘耶教’乃至对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使用‘※※※’、‘圣经’、‘圣诞节’等只对耶※※本身而言才具有神圣意味的称谓,甚至浑然不觉地加入到‘耶诞狂欢’行列。”首先我承认,很多喜欢过圣诞节的小男生、小女生们,大概确实不知道这个“圣诞”的真实意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乐在其中啊不是?“圣诞节”对他们而言,并非什么神圣的宗教节日,而是一个尽情狂欢的由头。既然人家喜欢找乐子,就让人家去找,何必黑着个脸跳出来唧唧歪歪一番让人家扫兴呢?君子应成人之美。其次,不仅仅是“圣诞节”这一个“洋节”与※※※有关,我们所采用的“公元”纪年本身就是传说中耶稣※※的生年,公元常以A.D.(拉丁文Anno omini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B.C.(英文Before Christ的缩写,意为“※※以前”)表示。根据十博士的说,我们采取公元纪年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它跟圣诞节一样,属于“只对耶※※本身而言才具有神圣意味的称谓”。那么,应该怎样纪年呢?是根据孔子诞辰,用“孔元”,还是根据黄帝诞辰,用“黄元”?还有,即便是我们使用的“星期”概念,本身也是舶来品,直到现在,我们还常常用“礼拜六”、“礼拜天”的概念。莫非,十博士们打算废除“星期”概念,采用汉朝的“十日一沐”的制度以彰显传统?在下本人不信※※※,对“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洋节日也向来了无兴趣,极少参与。而对于商家以“圣诞”名义进行的各种促销噱头,向来也一笑置之。但是,我不喜欢过圣诞,是我自己的事,别人乐意过圣诞,那是人家的事。人家又没把圣诞强加于我,自然是井水不犯河水,何必大惊小怪?

十博士们又指出:“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亦即经过百余年来国人对自家※※文化传统系统而又激烈地批判和颠覆之后,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已经呈建制性退场和整体性崩溃,导致中国缺少主干性的价值信仰和文化形态,进而导致中国现代文化的荒漠化和混乱化,从而为“西风劲吹”和诸神乱舞”打开了方便之门。”本人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化”并非不敬,在我看来,中国在过去1500年里始终能走在世界前列,显示出“中国文化”在昔日的辉煌。然而,好汉不提当年勇,中国近500年来的不断衰落、进而沦落为半殖民地表明,“中国文化”已经失去了往昔的风采,显示出其落后、保守、愚蠢和故步自封的一面。正因为这种“中国文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积贫积弱,才导致了“百余年来国人对自家※※文化传统系统而又激烈地批判和颠覆”。十博士们所言的“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并非发生于其遭国人批判之后,而是发生于批判之前,它就如一只熟过了果实,早已腐烂沉沦,甚至臭不可闻,怎么能怪国人弃之如敝履呢?正因为一百年来胸怀救国理想的志士仁人们前赴后继地探索救国之路,才初步扭转了近代中国饱受欺凌、横遭瓜分的屈辱处境,使得民族的复兴彰显一线曙光──而这种复兴,无论是※※共和,还是马列主义,不正是借“西风劲吹”之力吗,哪里寻得到一丝一毫“

儒家文化”的神功?

自从※※战争打开这个****大国的国门之后,总是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博学之士”试图用双臂挡住现代化的潮流,试图用手指遮住太阳,阻碍我们“睁开眼睛看世界”。这种行为扭转不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向,却能迟滞实现这个目标的步伐。洋务运动时,正是一个“中学为体”的框框束缚了我们的思想,使得※※无法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走向现代化,尽管大清国力更强,国家更大,人口更多,而且也在制造利炮坚船,但照样在甲午战争中被小小的日本打得一败涂地;戊戌变法时,正是一个“祖宗法制不可变”的桎梏,使得维新派变法图强的梦想化为仅仅持续了一百零三天的泡影,中国又一次丧失了追赶世界潮流的机会。迟到者总是要受到惩罚,此后数十年的中国,就在革命、动荡、战乱和苦难中捱过。及至新中国建立,曾给人民带来一线希望,但不久又紧闭国门,再次做起“拯救世界上四分之三苦难的人民”、唯我独尊的春秋大梦。及至改革开放,人民迸发出新的热…这究竟是为什么?是因为“西化”吗?不是!请扳起指头数一数,我们所取得的进步,有几个不是“西化”的成就?而我们所经历的苦难,有几个不是“守旧”的苦果──我们可以在器物层面相对容易地实现“西化”,因为在有形的方面可以比较容易地比较出优劣;但在精神层面,我们现代化的步伐却格外沉重,阻力格外的繁多,因为在无形的方面,一些抱残守缺的卫道士们,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我们在情感上的亲疏倾向忽悠我们,达到阻碍思想解放、社会进步目的!

“西化”有多么可怕?为什么那么多位高权重的官僚和锦衣华服的饱学之士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为什么他们就那么担心我们老百姓没有鉴别的能力?既然“西化”这么可怕,那么“西化”到骨子里的西方人肯定应该首先饱受其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才是。可实际上?无论欧洲、北美还是澳洲,“全盘西化”最彻底的国家无论是在经济上、文化上、科技、政治上还是社会进步上,都当之无愧地立于世界最前列!如果说我们亚洲人不能“西化”,那么日本、韩国、台湾、香港这些“西化”得比较彻底的国家和地区为什么也活得好好的呢?奉劝那些“反对全盘西化”的饱学之士大可不必杞人忧天,是“西化”好还是“传统”好,实践才能出真知。我们的老百姓虽然没有博士头衔,但也分得很清楚:尽管我们都脱去长袍马褂换上了西式服装,但我们就是喜欢用筷子,吃中餐,为什么呢?筷子用着顺手,中餐味道好吃──该坚持的,老百姓自然会坚持,何劳卿等操心费神?试图弘扬所谓“中国文化”的儒学士们可悲之处在于:他们不是中国复兴的推动力,而是中国经济复兴的产物。殊不知,这种复兴本身就是※※借鉴西方文明、走向现代化的结果,西装革履的儒学士们在好不容易用两碗炸酱面糊弄饱肚皮之后,才有了“弘扬中国文化”的闲情逸致,终于有劲大声疾呼“中国缺乏或没有既自信又自主、既具有一贯性又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与信仰”了。这一点,和处处遭人反感的※※※原教旨主义何其近似,它无法提供走向富裕文明的方法,面对贫穷落后它一筹莫展,却满怀莫名奇妙的自我优越感,在别人进行了现代化尝试之后,试图揪住一些枝节末梢的瑕疵,以救世主的身份偷天换日、取而代之──冒他人之功,于心何忍?手握这么一个山芋,您就不觉得烫手吗?什么叫真正的自信与自主?在下看来,真正的自信和自主的精髓不在于什么“文化”和“理念”是出自于“我”的“原创”,而在于“我”接受什么样的“文化”和 “理念”。在一个日益全球化、国家与国家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代,世界潮流是人类越来越趋于“大同”,一种思,一种文化,一种制度,是属于全人类的,而不是属于某个特定群体的。谁说西方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就只能搞自然经济?谁说西方可以搞※※自由我们就只能搞独裁专制?谁说西方能搞福利国家我们就只能搞两极分化?谁说西方搞和谐社会我们就只能搞※※※※?只要实践证明某种文化和理念是好的,有益的,先进的,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原创,都应该从善如流;反之,那些不好的,有害的,落后的,愚昧的,不管是舶来品还是原生物,都应立即闻过则改。只有用最强大的武器武装起来的民族,才会有发自肺腑的自信和自主,难道还用在乎它是否出自于“我”的“原创”?那种拘泥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自产自销、自言自语、自娱自乐的小农意识,怕是早已不合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了吧?须知,隋唐鼎盛于宽容开放,明清衰败于自大自守──有了※※上这些兴衰荣辱的教训,难道我们还要重蹈近代的覆辙吗?

十博士们又不无忧虑地指出:“‘耶教’在中国泛滥并不是因为其自身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耶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泛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文化问题和宗教问题,同时也是西洋国家‘软力量’在中国的渗透与扩张……有必要从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的角度深刻反思中国的‘耶教’问题,从建设中国‘软※※’、‘软力量 ’、‘软边界’的角度重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积极引导国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警惕和防范中国的进一步‘耶教化’”。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一句古话:“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现代的※※※,早已不是那个设立宗教裁判所的※※※,即便是在欧美这些※※※盛行的国家,圣诞节也已从一个纯宗教节日发展成商品消费日,这跟国家安全扯得上边吗?前边还信誓旦旦“‘耶教’在中国泛滥并不是因为其自身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的十博士们,却在“西洋国家‘软力量’”面前显得那么不自信,甚至竟然把它提高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危言耸听。话题扯远了,还是回到圣诞节这个话题上来。我虽然不喜欢过圣诞节,对商场、写字楼到处摆放圣诞树、在玻璃上涂鸦圣诞老人形象的做法一直大不以为然,甚至偶尔还自言自语嘟囔一句“真无聊”。但恕我孤陋寡闻,这么多年我倒也没有发现过圣诞节有什么不得了的坏处。起码,喜欢过圣诞节的红男绿女还可以发出一阵欢笑,喜欢靠圣诞节促销的商家赚了个盆盈钵满,喜欢买便宜货的大嫂大妈满载而归──各取所需,各得其乐,这又有什么不好?你不喜欢过圣诞,难道会有人硬把你从被窝里拽出来去过平安夜?回家上网去,抱孩子去,睡大觉去,一觉醒来,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天也塌不下来。

针对“西洋文化”的泛滥,十博士们又针对性地提出了五条应对措施,别的不讲了,重点讲讲这第二条:“有关部门应该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法律框架允许的范围内,重新审视和合理规范……日渐流行的‘耶诞狂潮’……大中小学及幼儿园过‘圣诞节’……已经违背了宗教不得‘防碍国家教育制度’的宪法原则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教育法原则,因而亟需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严加规范。”瞧瞧,十博士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口一个“有关部门”,一副“请圣上明裁”的嘴脸, 十常侍”的影子或隐或现。我真是觉得奇怪,自以为真理在手的十博士们咋就这么不自信?对待一个区区的圣诞节,竟值得如此兴师动众,甚至吁请“有司”法办,这未免也有点杀鸡用牛刀了吧?如果你们真的充满自信,何不来个投桃报李、以牙还牙,把春节元宵中秋端午等中国节日输送到西洋去,甚至还可以制造出孔诞节、黄诞节来,让高鼻子的鬼佬们匍匐在我堂堂中华文化的神威下,岂不扬眉吐气、大快人心?面对一个小小的圣诞节就吓得屁滚尿流,大呼小叫“狼来了”,这算自信还是自卑?是强大还是虚弱?尽管我本人不过洋节日,但我最憎恶用国家机器来※※、钳制、扼杀人们的自由,这或许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前奏?虽然帝制已经被推翻快一百年了,但要驱除一些人心中帝制的阴影,一百年时间恐怕还短了一点。

十博士在倡议中说过:“盖中国的信仰危机、伦理失范、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文化匮乏迫使国人寻找身心安顿之所;盖“祛魅”的“现代性”带来的精神支离与价值虚无导致人们重新发现宗教生活的意义……”这一点,咱深表赞同,只是,博士们开出的药方并不对──难道人们的思想是可以用“有关部门”来限定界限的吗? 有关部门”这个强大无比的国家机器,可以轻而易举地消灭一切它认为有害于自己的东西,但有一样它永远无法消灭,那就是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最后,让我们看看十博士们的落款:“丙戌年己亥月辛巳日,西历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这个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日期表达方式实在是富于喜剧效果:如果十博士们不在自信的“丙戌年己亥月辛巳日”后面加上“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这个不自信的尾巴,怕是99.99%读到这篇呼吁书的国人都不知道这个“丙戌年己亥月辛巳日”究竟是何年何月何日。这正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十博士们,现在是公元2006年,21世纪,这是比尔·盖茨的年代,而不是董仲舒们的年代,你们也该醒醒了!(有删节)

(【声明】本人对儒教丝毫没有反感,对社会上一些人重新尊孔祭黄也是喜闻乐见,甚至期待着儒教复兴,期待新儒家能够创造出一些有利于国家社稷和民众的理念来。但是,本人却极不喜欢以“兴儒”为幌子,鼓吹文化思想一元化、“国情特殊论”的做法,因此对这个“十博士倡议”感到非常失望,故愤而投笔疾书,以期抛砖引玉。言重之处,还请诸位儒家学者海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371.926
主题: 532
帖子: 118207
注册: 2001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圣诞节前年最火,去年次之。估计几年后也就趋于平淡。
火起来也就是80后、90后闹的。闹烦了,自然平淡。
文化根基摆在那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794
主题: 39
帖子: 3442
注册: 2005年12月
不错,极少数人。
有点妄想狂的感觉。我刚好下去某幼儿园找一个朋友,看到楼道里各班门口布置得五彩缤纷挺漂亮的,有圣诞老人圣诞树等各种圣诞装饰, 也有庆祝新年的喜庆装饰,红鞭炮,红灯笼。都是红色主调,从色彩和形式、内容上那里有个P冲突。我看两个节连着过没什么不好。
再说圣诞节又不是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贵族节日,在国外也是老百姓一年中最大的、共同的节日,就像我们过的春节。老实说这么否定圣诞节是对国际文化的否认,同时也是对西方人民群众/※※※※的不尊重和否定。不知道他们的哲学是怎么跟导师学的,狂汗!

原文由 开荒牛 发表

准确地说是几个博士研究生,估计被女朋友骚扰过节花钱烦恼透了。


[人来风 编辑于 2006-12-22 18:0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94
主题: 26
帖子: 2764
注册: 2001年5月
原文由 brainwash 发表
土洋不论
老板们怕节日多
打工的怕节日少


是的,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3.657
主题: 67
帖子: 7333
注册: 2004年12月
原文由 pnp1 发表
少,感觉就三个,五一一个,十一一个,春节一个,而且年三十都不算法定假日。MD


中国实际上只有10天的public holiday,确实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4
帖子: 47
注册: 2006年9月
节日就像女人一样,不嫌多的

[av之王 编辑于 2006-12-22 15:4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22.151
主题: 572
帖子: 20241
注册: 2000年4月
优质内容勋章 内容贡献勋章
少,感觉就三个,五一一个,十一一个,春节一个,而且年三十都不算法定假日。MD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2.539
主题: 481
帖子: 11103
注册: 2006年3月
原文由 北京胖子 发表
怎么觉得圣诞节鬼子也都是缩在自己小家里,出去happy的是少数把。一到圣诞节商店都关门,包括平时24小时开门的。倒是国内春节动不动搞个什么72小时营业之类的,别什么都觉得鬼子的好。


他们过圣诞节跟咱们过年一样,平安夜提前下班,晚上全家团圆聚会。

感恩节也一样,也是提前下班。

不过国内过年也不太兴全家在家里过,都喜欢出去外面吃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264
主题: 69
帖子: 15860
注册: 2004年4月
圣诞节应该过
※※开斋节也应该过
佛教也应该定一个节日
土洋不论多多益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2.539
主题: 481
帖子: 11103
注册: 2006年3月
看看最崇洋的香港是过什么节日:

僱員可享有下列12個法定假日 ﹕

   1. 一月一日
   2. 農曆年初一
   3. 農曆年初二
   4. 農曆年初三
   5. 清明節
   6. 五月一日
   7. 端午節
   8. 中秋節翌日
   9. 重陽節
  10. 冬至或聖誕節(由僱主選擇)
  11. 七月一日
  12. 十月一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01
主题: 98
帖子: 8280
注册: 2004年12月
LZ罗列的节日是不少,可是很多政治性的节日。
没啥意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0.141
主题: 61
帖子: 3196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由 ehjw 发表
中国自己的节日,严格说来那已经不叫节日! 因为缺少应有的氛围!
除了清明节拜祭亲人外,其它节日的主要内容无不充斥着“吃”和“打麻将”这两样东西!
而且中国人一遇到节日就往自己的小家里拼命收缩,根本就缺少那种到户外去,一起※※、娱乐,把欢乐带给大家的文化氛围!这样一来,节日怎么会热闹?怎么能够吸引喜欢接受 ......


怎么觉得圣诞节鬼子也都是缩在自己小家里,出去happy的是少数把。一到圣诞节商店都关门,包括平时24小时开门的。倒是国内春节动不动搞个什么72小时营业之类的,别什么都觉得鬼子的好。

[北京胖子 编辑于 2006-12-22 14:4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67.648
主题: 222
帖子: 26729
注册: 2005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昨天看电视有人说,重点在“节”,不在“圣诞”。
生活压力太大找个借口放松下罢了,
99%过圣诞的人都去了玩,
谁真上教堂做祢萨?

要说啥复兴中国传统节日的人,
你叫ZF把中秋节重阳节列为法定假期,
老板又肯放你假再说。再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264
主题: 69
帖子: 15860
注册: 2004年4月
土洋不论
老板们怕节日多
打工的怕节日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36
主题: 113
帖子: 1800
注册: 2005年10月
听说台湾人中秋节放5天假.
我们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3
帖子: 30
注册: 2004年7月
看这帮SB博士的署名就知道他们病得不轻:
文章结尾的日期表达形式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丙戌年己亥月辛巳日”(2006年12月18日)。

不知道别人问他们今天几月几号,他们会不会答:辛丑月戊子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583
主题: 72
帖子: 3426
注册: 2005年7月
补充:农历腊月初二十三,俗称小年,东北人过小年包饺子吃灶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2.539
主题: 481
帖子: 11103
注册: 2006年3月
原文由 人来风 发表
http://learning_sohu_com/20061221/n247181212.shtml
原来是著名学府的博士们在鼓噪!
泛政治了,难道会颠覆国家咋的!


准确地说是几个博士研究生,估计被女朋友骚扰过节花钱烦恼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794
主题: 39
帖子: 3442
注册: 2005年12月
http://learning_sohu_com/20061221/n247181212.shtml
原来是著名学府的博士们在鼓噪!
泛政治了,难道会颠覆国家咋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1.857
主题: 45
帖子: 3526
注册: 2004年1月
这些都不是中国的:

一月一日:元旦 是西洋历法。

三月八日:妇女节 来源于美国芝加哥女工

三月十二:植树节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

五月一日:劳动节 又是来源于美国芝加哥工人※※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联合国审定为韩国文化遗产!$#@^%&$^@^%

六月一日:儿童节 源于国际※※妇女的联合会于1949年1月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会议

※※※※:中国人民※※※※纪念日 来源于日本侵略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来源于印度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794
主题: 39
帖子: 3442
注册: 2005年12月
为什么有这个问题?

1.中国不禁止※※※,信※※※的人有理由过圣诞节。
2.外国人有不信※※※的,家里照样过圣诞节,没人问你不信教为啥过圣诞节。

那外国人过圣诞节,中国人为啥不能过呢?

西历元旦中国以前过吗?

如果把圣诞节禁了,元旦假日给掐了,那大家就高兴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438
主题: 22
帖子: 1282
注册: 2002年10月
传统节日列的好
过洋节 是因为洋人发达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为什么中国人过圣诞节呢?中国的节日少吗?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