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神在细节间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51176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华尔街进入“后天”时代
-
    我们正在经历※※
  一段没有人愿意经历的※※,一个只有在书本中的"1929年"才有过的※※;但如果人们忘记了※※※※就会重演,让一场同样大的危机复活。
  而此时,一个凯恩斯的幽灵也正在全球复活。
  10月1日到10月9日,在连续7个交易日中,美国道琼斯指数从10850点飞流直下到8579点,2271点近21%的跌幅,演绎了真正的"动物精神"。
  华尔街※※了,伦敦金融城※※了,俄罗斯※※了,日本※※了,已经是跌幅的中国A股也再度※※,一周大跌12.78%,上证指数惊险守住2000点。
  10日,欧洲三大股市一开市都是冲着10%的幅度暴跌下去的,金融时报指数跌10%,巴黎CAC40指数跌9.68%,德国DAX指数跌9.35%。
  最可怕的不是史无前例的大跌,而是在史无前例的全球联合※※措施出台后,市场还是大跌。
  9月29日,美国众议院否决7000亿美元※※方案,市场暴跌;随后,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更大规模的※※方案,市场还是跌;9月底,美国※※提出联合※※,欧洲人不买账,市场暴跌;10月8日,全球七大央行同时降息※※,9日市场还是跌,跌了之后10日再暴跌。
  由于股市※※,美国※※布什可能在10月10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10日22点)发表全国讲话以安抚民心,希望民众保持信心。据透露,布什将在讲话中让民众放心--财长保尔森和其他※※官员正在"尽一切努力稳定金融体系"。另外,布什还将于11日上午在白宫会晤七大工业国的财长,商讨当前经济危机的对策。
  北京时间10日晚9点30分,道指开盘6分钟内即破8000点,跌幅深达7%,随后又展开强烈反弹,到10点07分翻红。
  ※※是信心缺失的表现,而最大的信心缺失,莫过于对市场制度本身的不信任。如果市场不能依靠,我们的明天,我们的后天在哪里?
  70多年前,凯恩斯就重新定义了资本主义,认为由于"动物精神"的存在,市场本身并不能避免萧条,而※※能够在危机时发挥作用。全球央行本周的联手※※,正是体现了这一点的必要性。
  ※※的信用,将是最后的信用,人们最后的信心所在。19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实践,树立的正是※※的信用。市场与※※的关系,从"大萧条"起被重新定义,混合经济被各国实践,争论焦点只是市场多一些,还是※※多一些?
  19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凯恩斯被怀疑、被抛弃,更加关注市场的古典自由主义以新自由主义的面貌复活。此后,以"撒切尔主义"为代表,欧洲国家开始将大批国有企业私有化。
  美国也不甘落后,在"喧嚣的90年代",只要市场不要※※监管的潮流登峰造极,终于导致了网络泡沫、公司重组泡沫、金融泡沫的破灭。
  当※※已经准备重演"1929"时,按照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的说法:"美国人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制造了一个更大的问题。"通过美联储不计后果的疯狂降息,"最后的审判"被推迟了,但该来的还是会来的,而且会更疯狂。
  这一次破灭的是金融体系,是市场体系中最为市场化、最令新自由主义者骄傲和在全球推销的华尔街主义。华尔街死掉了,谁来平复"动物精神"?还是要靠※※的信用,一股国有化潮流又调头重来。
  本周,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已经准备接管那些奄奄一息的银行巨头,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终于也低下了头,表示还会有银行死掉,而※※除了出资救命外,不排除直接将银行机构国有化。据《※※※※》称,美国财政部正在考虑持有美国多家银行的所有权股份,以恢复市场对金融体系的信心,报道引用有关官员的话称,若财政部在解冻信贷市场方面进展甚微,可能采取上述举措。
  也是在本周,中国的招商银行在纽约开分行了,招行行长马蔚华说,"华尔街裁人,我们招人"。金融风暴眼之中,外汇储备丰裕的中国和中国的金融机构,反而成了全球市场的的救星。有意思的是,中国的金融体系避免了这场危机的直接打击,正是因为没有按照新自由主义的概念过度开放资本市场。
  新自由主义死了,凯恩斯主义复活了。
  ※※总是在走回头路,因为以前的路走得太极端;但是,最终平衡的力量会占到上风,因为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只有市场和※※两种力量的平衡,才能让社会得以生存和繁荣。
-
  金融海啸触发环球股市暴泻,各个市场一度出现恐慌性抛售。在一片投资信心崩溃的市场上,"股神"巴菲特却再度出手在市场"抄底"。近一个月以来,他打开捂了良久的钱包,抛出过百亿美元,抄底华尔街,抄底全球优质资产:
  9月18日,他花了47亿美元,买下美国最大电力行销巨头星座能源集团公司若干股权。9月21日,他动用10亿美元,购买日本汽车及飞机工具机厂商Tungaloy公司71.5%股权。9月27日,曾有传闻巴菲特将对高盛投资50亿美元。9月29日,他以18亿港元购入一成在港上市的中国内地最大充电电池制造商比亚迪的股份,短短三个交易日,比亚迪股价飙升89%。10月2日,他宣布购入"百年老店"美国通用电气公司30亿美元优先股。10月4日,他持有大量股份的富国银行,宣布将以总价15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联银行(但可能因花旗银行有变)。
-

[大嘴的河马 编辑于 2008-10-12 06:5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安迪-沃霍尔的时间胶囊
-
    安迪·沃霍尔的桌子边常年放着一个盒子,放置所有他经手之物。盒子满了以后,沃霍尔就把它封上,标注日期,然后放到库里。他58岁死去时,已经藏了600多个盒子。

  1974年春的安迪·沃霍尔是一个超级明星。名人们纷至沓来,列队等待这位匹兹堡出生的画家为其作画。每一幅40英寸见方的丝网版画风格的肖像,沃霍尔叫价2.5万美元。他像魔鬼一般工作,仅在1974年,他就赚得不下百万美元的委托金。

  那一年,沃霍尔决定为他日渐扩张的工作室寻找新址。他从位于曼哈顿西部的联合广场,搬到百老汇860号一个更为开阔的地方。

  乔迁之际,沃霍尔将所有他认为值得收藏的东西,包括信件、书、剪报、展览目录、交易文件和礼品,全部扔进棕色盒子里,带到新工作室。

  他没有落下任何一件记录着他生活轨迹的物品。从此以后,他开始将他所占有的一切储藏在盒子里,直到1987年,他因常规脑囊手术的并发症突然死去。

  没有什么盒子能够定格生命,但安迪·沃霍尔的盒子却在他死后飙升为“艺术”。8月4日开始,《安迪·沃霍尔:庆祝生命……以及死亡》大型展览将在爱丁堡艺术节上展出,其中除了大量沃霍尔创作的丝网印刷肖像、头骨、玩具和电影,沃霍尔生前保存的612个盒子中的2个,已然成为瞩目的焦点之一。

  “你所需要的只是为某个月准备一个盒子,把所有东西放进去,然后,在月末锁上它。”1975年出版的图书《安迪·沃霍尔的哲学》中,他告诫读者,“如今,我正在把所有东西放进一个棕色的小盒子,边上用各种颜色做记号,标明是一年中的哪个月。”

  他并没有开玩笑。他的桌子边常年放着一个盒子,放置所有他经手之物。盒子满了以后,沃霍尔就把它封上,标注日期,然后放到库里。他58岁死去时,已经藏了600多个盒子。

  用这些盒子,沃霍尔打包了自己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沃霍尔是一个有购物狂倾向的收藏癖患者,自打1949年揣着200美元闯荡纽约以来,从未扔掉过一件物品。慢慢地,他视此为观念艺术作品,认为这件无计划的“个人肖像”作品抓住了他那个年纪上的灵魂。后来,他为它们取了名字,叫“时间胶囊”(Time Capsules)。

  612个“胶囊”,完整地保存在匹兹堡的安迪·沃霍尔博物馆中。对于博物馆负责管理这大量纸片、纪念品和零碎东西的马特·弗比坎来说,一切太过凌乱。至今,他们只整理了大约120个“胶囊”的目录。“胶囊”如今已成研究沃霍尔生活和作品的无价之宝,可是其中大量未被开启。

  弗比坎眼中的沃霍尔显然是一个癖好不良的囤积者。沃霍尔的每一个“时间胶囊”收藏了大约200件东西,就如同从未编辑的原始材料,摊开在展览地点——苏格兰皇家艺术院的地下室,从高处望去,观众如同俯观沃霍尔想象力的来源,那些赤裸裸的生活片断。

  《纽约客》、《时代》杂志的宣传,堆放在一本叫做《Hi-Fi和立体声回顾》(Hi-Fi and Stereo Review)的出版物边。此外还有纽约文学杂志Kulchur、口袋本旅行指南、一部叫Goldilocks的百老汇音乐剧等。在他充满奇思妙想的收藏品中,一个干尸般的人脚、一块比萨饼和一些生日饼干尤其让人好奇。

  “这只脚包裹在一张薄纸中,装在一个白色的礼物盒子里。我们给考古学家看了,他认为这是来自埃及的2000年前的木乃伊的脚。”弗比坎提到沃霍尔有严重的对于“脚”的迷信,因而这很有可能是一件礼物。

  泛黄的明信片和褶皱的照片,名人们写来的“谢谢你”的纸条,混在一起,正好勾勒出沃霍尔为名人创作的轨迹。

  有几年,沃霍尔一直在思考让这些“时间胶囊”在画廊展出,然后出售它们。他还想过,要创作数百幅小型绘画作品,每个“胶囊”中放一幅,“这样,就没有人会为他们用5000美元买了一捆旧杂志而感到失望。”

  安迪·沃霍尔一生的创作都在打破某种界限,而在《每日电讯报》评论员阿拉斯泰尔·苏克看来,“时间胶囊”与沃霍尔一些更出名的作品一脉相承,“同样具有当下的直接性”。

  在沃霍尔创作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名人肖像中,擦着闪亮口红的丽莎·明尼利、面色如盔甲的格雷斯·琼斯,都给人瞬间的强烈感受。“那将是红的、白的、蓝的,简,那就是我想表达的你:你是美利坚的精华。”在为简·芳达作画时,沃霍尔很直接地对她说。

  为了创作三分钟长的电影肖像默片,几乎每个到沃霍尔位于曼哈顿的工作室的人,都被要求面对相机炫目的光,老老实实地坐上三分钟。

  “对沃霍尔来说,艺术是抓住生命的方式。他希望尽可能少地被编辑、被干涉。”此次展览助理基思·哈特利把沃霍尔视作激进的现实主义者,他的激进表现在他将自己的生命变成了一件艺术作品。早期,这种创作属于他称为“太太”的录音机,“太太”录下了他所有的对话;晚期,“时间胶囊”微缩了他的历程。

  年复一年,安迪·沃霍尔将他的岁月装进一个个盒子……他曾说过这句著名的话:“如果你想了解沃霍尔,只要看一下我的绘画、电影以及我本人的表面就够了,这就是我,表面背后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而如今,“时间胶囊”很可能提供了另一种途径。
-

[大嘴的河马 编辑于 2008-10-12 15:5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沃霍尔说,“人生下来就像被绑架,然后被卖去当奴隶。”但他却绝不甘心当奴隶,沃霍尔又说,他喜欢一切与解放有关的东西。我想,适应技术时代的工具和商业时代的生产方式,以身体的放纵和群体的狂欢来回归本心,这可能就是沃霍尔“解放”自我的基本套路。
-
摄影始终在沃霍尔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他的日记中曾经极端地写道:“我告诉他们我不相信艺术,我只相信摄影。”在他还是孩子时,就已经收集各种印刷品和出版物中的电影明星照片。到了50年代,身为纽约的商业艺术家,沃霍尔敏锐地发现摄影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开始收藏美国一代摄影巨匠曼·雷的照片,并且对一些时装和肖像摄影照片也发成了兴趣,收藏品中包括爱德华·斯泰肯、塞西尔·比顿以及欧文·佩恩等名家的作品。

1976年,沃霍尔正式“嫁给”了照相机。小型35mm照相机出现,可以让沃霍尔随身携带,四处拍摄。不管使用什么相机,从1976年开始,他每星期都要拍摄好几卷胶片——11年间留下了数以千计的照片。他通过接触印相制作小样后,平均选出五幅照片让人放大。这些画面连同胶片边缘的部分一起印制——这是沃霍尔喜欢的样式。

在这些照片中,我们找到了大量的标志性的画面,都和沃霍尔早期的波普艺术有着关联。照片里有沃霍尔的朋友,包括电影明星、摇滚乐手、电影制片人、文学家、运动员、政治家、时尚和社会人士,也包括穷人和流浪者、建筑、广告牌、城镇和乡村的风景、纪念碑以及从汽车向外拍摄的风景以及飞机等。后来镜头更为随意而深入,包括旅馆房间的细节甚至浴室,莫名其妙的消费产品,商店橱窗中的蒙娜丽莎,店铺和超市的空间,餐具或是电冰箱。凭借完美的商业艺术家的天赋,一切似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独特的语言说不出是讽刺或是赞美。画面没有激情,一切都是冷漠的。然而从独特的框架中溶解了张力和美丽,完全可以和他那些著名的丝网印刷作品媲美。

沃霍尔曾说,他想成为一架机器,每一样东西对于他来说是同样的重要。他没有记忆,丑陋就是美丽,是美丽的丑陋,世俗是英雄和罪恶的诗篇,诞生和死亡同样是一种灾难。这样一种哲学观念使其关注于画面而不在乎是摄影或是绘画。他自己解释说:“只要看看我的绘画、电影以及我,那就是我。背后没有什么东西。”然而他的作品具有复杂和矛盾的空间——沃霍尔既是一个天赋极高的人,又同时是一个“圣洁的傻瓜”。———有评论这样说。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看电影,[保持通话].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765
主题: 28
帖子: 313
注册: 2004年1月
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765
主题: 28
帖子: 313
注册: 2004年1月
由香港著名动作导演陈木胜执导,古天乐、大S、刘烨主演的※※动作片《保持通话》改编自2004年好莱坞新线公司亿万卖座巨献《驳命来电》(也叫《一线声机》),影片开创了国内翻拍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先河,也是中国首部获得好莱坞授权改编的影片。
-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金融趣味短信
-
※※定格:本周道指跌18%,为112年※※最差,糟于1929年任何一周。
WSJ经典新闻:我们已看到了史无前例的干预,但市场却对此无动于衷;史无前例的干预是因为问题史无前例的严重,无动于衷是因为这史无前例的问题有多严重还不清楚。
联合减息不是万灵丹,更似大补丸。
逡巡于摩根斯坦利周围的鲨鱼对它的包围圈越来越小。
始于加州的最新趋势正在向全美蔓延,就是衰退。
巴黎银行:我们正处于一条极度黑暗的隧道中,每天都能看到墙壁上又出现一道裂痕。
冰岛渔民早转行做了银行分析师,现在又要靠捕鱼为生?
分享:衰退是好事。靠GDP来衡量文明进步和生活质量,本来就是错的。
人类将告别物欲膨胀,不再被裹挟着,用没有的钱去消费不需要的东西。
稀饭咸菜,青山绿水,哼着小曲晒太阳,活得简单又快乐。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kaka的迷失语录
-
“透过取景窗观看这个世界,按下快门,仿佛已经成了生活或存在的一种方式。
其实人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生活。通过观看而体验生存,说到底是一种奇怪而畸形的方式。
不过,人,其实就是所谓怪癖的代名词吧,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癖好,枯燥生活中其实是这些怪癖使生命发出光亮,它是贫瘠的岁月矿床中的黄金矿脉,使矿床中以亿吨计的石头变得有价值,变得值得挖掘。使生活值得生活。
拍照,怪癖,虽然并不能像饮食起居一样维持延续生命,却成了比那些行为远为重要和有意味的、我个人的真实生存方式之一。
这就是我为什么毫无目的地拍照、为什么拍下这些毫无意义的照片的原因。”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零碎记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kiss the rainhttp://v_youku_com/v_show/id_XMzA3MTg2MzI=.html
-
※※车站http://v_youku_com/v_show/id_XMjcxMjA0OTY=.html
-

[大嘴的河马 编辑于 2008-10-16 06:5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9.439
主题: 21
帖子: 14530
注册: 2008年1月
留个记号,,,
坐下慢慢看了,内容狠多,文化狠深
学习、学习、再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富士S5 Pro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
“时间只是供我垂钓的溪流,我饮着溪水,望见了它的沙床,竟觉得它是那么浅啊。浅浅的一层溪水流逝了,但永恒却留在了原处。”(梭罗《瓦尔登湖》)
-
蝴蝶效应:

世界著名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的气象学理论,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而蝴蝶效应正是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同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发现的混沌理论学说的最直接体现。
-
心理电影:《蝴蝶效应》
http://v_youku_com/v_playlist/f251482o1p0.html

"我们每个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幻想自己能够改变过去好使目前的状态更好些,或者希望过另一种生活、成为另一个人",麦卡·格鲁勃说,"这部电影反映的就是这种想法,以及假如我们真这样做的结果"。
-

[大嘴的河马 编辑于 2008-10-20 05:1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21
注册: 2004年6月
地主的图文都值得商朝好好琢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双底
-

[大嘴的河马 编辑于 2008-10-23 21:3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6.196
主题: 58
帖子: 13158
注册: 2006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祝河马兄一切顺利!

蝶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644
主题: 1
帖子: 2759
注册: 2005年1月
留个脚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本周一在全球股市一片阴霾的笼罩下,沪深大盘跳空低开加速下行,1800点前政策底一跃而下,上证指数再度创出6124调整以来的新低,市场完全没有信心可言。在跌穿了所谓的最后一道政策屏障后,大盘无险可守,只能顺流直下等待探明市场底部。
  盘面观察,两市个股全盘皆绿,跌停数百;除政策扶持的基建、铁路股盘中偶有逆势上涨外,其余多数的板块个股目前都处于破位调整中。板块分析,地产、煤炭、IT等近期活跃品种几乎全线跌停,板块平均跌幅都超过7%,其他如金属、金融、农业等主流板块跌幅也都在5%之上。总体来看,不分行业,是满盘皆输的"黑色星期一",个股在经历整整一年70%以上的跌幅后,今日仍然出现这样的破位暴挫,击碎了市场残余的一点持股希望,无论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已经不计成本跟风割肉,惨不忍睹。
  我们认为,今天政策底的又一次告破再次应验了市场是不可支配的,一旦形成一种羊群效应趋势,就很难短时间靠人力扭转,正如当前的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在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不可避免也会受到冲击,这对于早已十分脆弱的股市而言,无疑成为加剧和扩散※※影响的根源。
  1802点终究是破了,政策※※再一次走上了越救越跌的恶性循环;政策底的跌破直接导致最后信心防线的崩塌,其反作用力会让市场由于绝望而出现更加剧烈而集中的抛盘,把市场抛向更加漆黑的深渊。对于后市,猜测点位没有任何根据和实战意义,还是严控风险,耐心等待转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265
主题: 50
帖子: 1467
注册: 2007年5月
损失太过严重,已经无可救药了,置办相机的银子全砸下去了。已经没有可能回转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6.196
主题: 58
帖子: 13158
注册: 2006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赛优胜标识
市场充满着机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玄奘精神
http://v_youku_com/v_playlist/f447257o1p1.html
-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其中,取经十七年,译经十九年。他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不为任何诱惑所动。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辛德勒的人像1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辛德勒的人像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辛德勒的人像3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高潮艺术》
http://www_tudou_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354711&iid=4761257
-
到底席德哪里打动了露西?解开艺术家心灵密码的东西,往往是对他们作品的理解与阐释,因为这是他们的心血、他们的追求、他们存在于世的意义与价值。作品,就是他们的心灵所在。那些真正将文字、绘画、音乐、摄影当作追求的人,都有着纯粹的精神世界。任何掺杂了名利诉求的企图,都是对他们世界的污染。露西是这样的人。而席德对待摄影也是认真的、严肃的、勤奋的,所以才有对露西作品精准的评论。
-
露西是一个人物摄影师,她拍摄的作品不少都是自己的亲人、爱人、朋友,这也是她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的条件之一。里尔克说过“真实的生活就是艺术。”那么,我可以进一步阐释为:好的艺术家必然生活在真实中,也创作在真实中,生活与创作会相互交融。露西所爱的人,成了她镜头中的主角。只有他们,才能让她创作出最具有魅力、最打动人心的作品。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18年时光,每天一张照片

18年,每天一张照片,不多也不少。没有博客的年代,杰米·利文斯顿用宝丽来相机书写影像日志。他用镜头记录下朋友、家人、天空、街角的书店和陌生人。罹患癌症后,他又记录下每个和癌魔抗争的日日夜夜直至去世,一共6697张照片,可以铺满一个体育馆。在他去世11年后,好友将他的所有照片传到网上,更多的人才得以看到、分享他的记忆,并被他的经历所感动。

神秘网站牵出悲伤往事

克里斯·希金斯是美国知名杂志mental floss的专栏作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发掘网络中的新鲜科技和奇闻轶事。今年5月的一天,他照旧履行着日常的搜索工作,随手点击了一个网络链接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简陋的网站界面和几张宝丽来照片。网站左侧的导航条按年、月排列,时间的跨度从1979年3月直到1997年10月。很快,希金斯发现,所有链接指向的都是一些宝丽来照片,而且照片下方的日期都是连续的。不难看出,拍摄者是个宝丽来的狂热爱好者,他几乎是在以每天一张的速度更新照片,这种近乎强迫症似的拍摄习惯从1979年至1997年的18年中,几乎从未间断。照片没有固定的主题,无非就是些朋友之间的聚会、野餐、家庭派对以及街景和静物。一个人18年坚持做同一件事,希金斯感到这是个值得挖掘的故事。

他开始一张张的浏览照片,发现照片的氛围从1997年5月陡然发生了变化。欢乐的场景越来越少,照片的背景频繁定格在医院,镜头前经常出现一个面带病容的中年男人,这张脸他在之前的照片中也偶尔见到过。这个男人大概患上了癌症,他的头发在脱落,身体日渐消瘦,每一天看起来都比前一天更衰弱。

接着,希金斯看到了婚礼的场面,新郎正是这个男人,他和新婚妻子正笑着接受朋友们的祝福,却难以掩饰两人眼中的疲惫和悲伤。

照片在10月25日戛然而止。此时,这个男人已经病弱不堪,他正在病床上和死神做着最后的抗争。希金斯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他可以肯定,这个男人就是这些照片的拍摄者,而他此时已经不在人世。

希金斯找遍了网站的各个角落,沮丧地发现,照片都没有文字说明,也没有联系方式。随后,他查看了网站的源代码,用了两天时间在网上进行搜索,终于找到一个名叫“Only the blog knows brooklyn”的博客,从这里他得知照片中的这个男人名叫杰米·利文斯顿,是纽约一名电影摄像师,他在自己41岁生日那天,也就是最后那张照片拍摄的当天,死于恶性黑色素瘤。博客的作者休·克劳福德是他生前的好友,他和另外几个朋友建立了这个网站,并花了几年时间,陆陆续续将利文斯顿拍摄的6697张照片扫描并传到网上,以此纪念逝去的朋友。

希金斯随后在自己的博客里讲述了这个执著的摄影师的经历,被尘封了11年之久的故事被无数博客转载,5月29日,这篇文章在Digg_com上获得了8801条推荐,排名第二。利文斯顿的故事也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关注,更多关于他的信息被挖掘出来。

18年每天一张照片

利文斯顿1956年出生在新泽西,他在当地的巴德学院愉快的度过了大学时期,在这期间,他得到了平生第一部宝丽来相机SX-70。就像一个得到了新玩具的孩子,利文斯顿不停地为身边每个人、每件他认为有趣的事物拍照,直到一天他翻看这些照片时,发现它们就如同影像日记,记录了自己每一天的生活,于是,便萌生了一个被他称为“当日照片”的计划,每天拍张照片留作纪念。至于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他自己也不清楚。

事实证明,利文斯顿并非心血来潮,这个计划很快就让他上了瘾,无论走到哪儿,他都会随身带着相机。很多照片的主题都是朋友。利文斯顿喜欢摄影,还会摆弄点乐器,这些都成为了他有效的社交手段,结交到不少朋友。在他的镜头前,拍摄对象总保持着最自然的状态。有时,他也会拍一个陌生人浅浅的微笑、一扇窗或者一间破旧的公寓。

在朋友们看来,利文斯顿总喜欢拍摄别人根本不会去注意的东西。他的一个朋友回忆说:“看杰米挑选拍摄对象是件很有意思的事。记得我丈夫30岁生日派对那天,屋子里挤满了人,杰米却只拍了一包薯片。”

在卡尔福德看来,利文斯顿永远不会对他的拍照计划感到厌倦,“他用坏过好几台SX-70。”他说,即使由于种种原因没拍成照片,利文斯顿也会在便条纸上写下照片缺席的原因,并拍照留存。1982年利文斯顿曾在欧洲逗留过14天,这期间他没有拍过一张照片,并不是他偷懒,而是因为四处都买不到胶片。

由于对影像敏感,利文斯顿后来搬到纽约发展事业,从事的依旧是写镜头之后的工作。他为MTV电视台拍过音乐录影带,也为耐克拍过广告,最终成为一名电影摄像师。

1997年以前,利文斯顿本人很少出现在镜头前,进入5月后,他完全成了照片的主角。因为此时,他已被确诊为患上恶性黑色素瘤。他将自己每一天的身体变化拍摄下来,女友琳达一直陪在他身边。10月5日,两人订婚了。两天后的照片显示他们举行了婚礼。25日,利文斯顿离开了人世,那天正好是他41岁生日。

高点击率曾致网站瘫痪

2007年10月,利文斯顿去世十周年,克劳福德和利文斯顿前女友贝茜·里德在利文斯顿“当日照片”计划的发源地——巴德学院组织了一次名为“杰米·利文斯顿的当日照片:1979至1997”图片展。6697张照片按拍摄时间排列,占满了将近90平方米的展墙。参观者大多是巴德学院的学生和利文斯顿的生前好友。里德1985年结识利文斯顿,他说:“无论我是否在照片中,当我看到它们时,就感到时光倒流,回忆起那天发生的每一件事。”展览成功举办后,克劳福德几人又在一次生日聚会上达成一致:将这些照片上传到网上,让更多的人分享利文斯顿的故事。他们花了几年时间,将这些照片陆陆续续传到网上。起初,他们并不奢望多少人能看到它。但是,克劳福德渐渐发现,网站的点击量越来越高,直到有一天,网站以每秒150次的点击率陷入瘫痪。利文斯顿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有网友留言说:“这不是一件需要多么难以企及的技术才能做到的事。这件事看起来平凡而简单,却因为达到某种非凡的长度而震撼人心。”

很多人最初带着游戏心态进入网站,最终却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人18年的生命日志。这个人留下的这些记忆那么真实而具体,那种生命曾经存在过的质感似乎触手可及。他曾经那么精力充沛,热爱生活,美好生活还没来得及开始就过早消逝了。

利文斯顿的好友丽莎·麦肯伯格将利文斯顿的照片称为“生命的作品”,“‘当日照片’是一部关于光、色彩、笑声、痛苦、旅行、午后、咖啡、闲逛和爱的作品,它呈现了生活的全部面貌”。
-

[大嘴的河马 编辑于 2008-11-02 14:09]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597
主题: 9
帖子: 148
注册: 2004年11月
河马兄,最近还好吗?
一直很喜欢你的帖子,3天之内必来一次
很喜欢你在哈尔滨街头的一些片子,常能勾起我的很多回忆
给您顶一张黑白片
禄来2.8Fxentor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6.111
主题: 799
帖子: 14603
注册: 2003年12月
科幻电影
-
《千钧一发》
http://v_youku_com/v_show/id_XMzIzMzYzMDg=.html

关于基因的科幻题材影片,却有极其强烈的真实感,直指人类的精神世界。

“No matter what kind of flaw you have, you still have yourself and the hope.”

Vincent在火箭上的独白:
   "...Of course, they say every atom in our bodies was once part of a star. Maybe I'm not leaving. Maybe I'm going home."
  “……当然,人们说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曾是群星的一部分。也许我并不是在离开,而是在回家吧。”
-
《机器人管家》
http://v_youku_com/v_playlist/f806130o1p0.html

“时间对于你和我而言,意义是不一样的。”

眼前毫无生气的朽木,在安德鲁手中仿佛转眼间就可以变成栩栩如生的根雕。这便是追寻生命意义的起源。一个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利用死去的物体创造出永恒的艺术生命。

勇敢的面对死亡,想做人,就不该惧怕死亡,因为那是人生的一部分。看见墙壁的蜘蛛都不忍心伤害的安德鲁,拥有生命对他来说是何其的宝贵。但一次次的尝试之后他终于明白人类面对于生活的意义往往随时间而定,然而,对于他,拥有无穷无尽的时间,因而就不会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所以,他选择面对死亡。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神在细节间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