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佳能A系列起步的影友之路(四) [主题管理员:morecc]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0856 回帖:158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523
主题: 90
帖子: 5310
注册: 2002年4月
原文由 morecc 发表
5ijeep:shd100~~houhou~~那篇引发摄影观念的伟※※※细细看了,说的对极了~~强文~~

roc1225:喜欢621的视角~

sikin:诗恒大师的大片偶系等了很久很久了哦~~喜欢5.9.17.18

sdcanch:好多花灯哦,是中秋灯会吗?

pm2004:嗯,暗角是本身就有的,大概是塑料镜头的关系,哈哈,反正我也喜欢暗角挖~

wangxiangxi:修 ......


我在乐凯的老家生活了四年   昨天给我挨饿很久的的胶片机喂了个 lucky shd100 哈哈

味道好极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105
主题: 3
帖子: 1248
注册: 2005年8月
5ijeep:shd100~~houhou~~那篇引发摄影观念的伟※※※细细看了,说的对极了~~强文~~

roc1225:喜欢621的视角~

sikin:诗恒大师的大片偶系等了很久很久了哦~~喜欢5.9.17.18

sdcanch:好多花灯哦,是中秋灯会吗?

pm2004:嗯,暗角是本身就有的,大概是塑料镜头的关系,哈哈,反正我也喜欢暗角挖~

wangxiangxi:修好了就多多上图撒~~

BG8ASJ:果然是烟雨蒙蒙哦

秋月白:这几张片子好干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523
主题: 90
帖子: 5310
注册: 2002年4月
浮生偷得半日闲
往去那生前经历阴雨

抓住这最后的 天光云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116
主题: 3
帖子: 3125
注册: 2005年7月
来张伴郎的.主角的就不来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116
主题: 3
帖子: 3125
注册: 2005年7月
幸福的时刻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116
主题: 3
帖子: 3125
注册: 2005年7月
新郎官都是最忙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116
主题: 3
帖子: 3125
注册: 2005年7月
来几张黑白的再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207
主题: 2
帖子: 1197
注册: 2005年3月
很多人 很多事  有的来了  有的走了
天凉了  看到了秋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896
主题: 1
帖子: 320
注册: 2004年11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896
主题: 1
帖子: 320
注册: 2004年11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896
主题: 1
帖子: 320
注册: 2004年11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896
主题: 1
帖子: 320
注册: 2004年11月
好久没发,粮票发霉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17
主题: 22
帖子: 2543
注册: 2004年12月
顶一下,现在佳能少用了,用宾得比较多,上张宾得套头的PP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17
主题: 22
帖子: 2543
注册: 2004年12月
原文由 5ijeep 发表
zt
小型DC——引发摄影观念的伟※※※

在大家看见这个危言耸听的大标题时,在我的狗屁正文之前,必须先说几句前提。
这一两年,摄影坛子里最热闹的话题之一,莫过于单反和小DC之争。甚至大有对立之势。首先肯定:对于数码摄影器材的论坛而言,这种争论100%是大有益处的,因为每个人(不管你是单反派还是DC派)都是本 着“想拍出好照片”这个最基本的愿望来参加讨论的,也是基于这个朴素的愿望,希望在讨论中学习到更多更好的经验。
任何照相机和摄影器材都有优点和缺点,这是毋庸置疑的。仅限于讨论照相机性能不是不可以,也当然应该积极参与和鼓励。只是我们平时在讨论照相机优劣的时候,常常会不知不觉的陷入“以机比机”的怪圈,而无意中忽略了“人机关系”这个最重要的因素。
我写本文的动机,是试图“相对的摆脱”单纯的画质之争,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我们在现代生活中的摄影行为对照相机的要求。以及照相机对我们的现在的生活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
另外要声明的是:本文毫无否定单反和比单反体积更大的摄影设备的意思,仅仅是想探讨一下小型照相机对我们平常生活的影响。
言归正传,下面开始我的长篇大论。

一 摄影是什么

这个题目也真够大的。
摄影就是照相。
不妨先回顾一下解放后我们国家民间照相的※※
时光倒退50年,对于我们中国老百姓来说,照相是生活中最奢侈的事情,也是最隆重的事情。只有生日和结婚或过年才有可能去照上一张“一本正经”标准照、全家福。一家老小穿上最新的衣服,烫头理发刮胡子上照相馆,那种表情基本上是照相馆的师傅摆弄出来的似笑非哭不喜不怒腰板僵直的。
再往后,经济条件稍好的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以及机关单位开始拥有少量照相机,于是一个“借相机”的年代来临,在5-60至70年代初,一台国产120照相机的价格是普通老百姓家庭不敢问津的,于是逢到节假日通过关系借到照相机到公园照上几张照片是最奢侈的休闲。那时候民间可以见到的照相机多半是上海120产品和少量战争时期留下来的各国杂牌照相机,一些※※高级干部家庭甚至还拥有一定数量缴获来德国名牌的机型。
我们国家民间照相的第一次“革命”,也许要算※※至70年代初这一※※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和青年人开始不满足于照相馆式的呆板模式,开始模仿报纸上※※和电影里的剧照情节“自由创作”,那是一个“恰同学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华正茂的激情年代,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起步阶段,各种政治运动也如火如荼的展开,年轻人心目中的英雄崇拜情结在三五成群的“同学照”中充分体现,照片中的姿势表情直接模仿样板戏和战争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到了※※中后期,这种拍照模式普及成了固定风格。虽然我们现在去看会觉得非常幼稚可笑,但是其意义确实重大,因为这标志着民间照相从被动摆布解放出来,实现了“自我表现”的第一次革命。
在这个时期,尤其是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除专门的新闻机构外,已经开始有少数年轻人“把对着自己镜头转过去表现他人”,用照相机去纪录生活和时代的意识开始萌芽。我们现在看到的珍贵的知青生活照片,※※运动照片,都是这些“有心眼”的年轻人留下的,他们的镜头里反映的画面,要比当时新闻媒体那种“高大全、三突出”的照片要真实生动的多,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弥足珍贵,是※※现代摄影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最典型的摄影大事件就是“四五摄影”——1976年※※※广场悼念周总理的摄影纪实。一大批有识青年志士敏感地拿起手中的相机,出于对总理的爱戴和对邪恶的憎恨,以淳朴的正义感和时代的责任感为我们留下了这个中国※※上伟大转折的大量珍贵镜头。这个事件也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新时期纪实摄影家。
1979年4月,以参加过四五摄影的一些摄影人在其中的王志平、李晓斌的带动下,在北京的中山公园兰室,自发地组织、策划、展出了一个名为《自然·社会·人》的摄影展,并成立了以四月命名的影会。这是中国大陆自1949年以来第一个完全由民间人士和非官方的摄影组织举行的摄影展。这个展览的题材和体裁丰富多样,而且质朴活泼,是这些摄影人对社会和生活自由激情的表达。这个展览颠覆了中国大陆长久的摄影的政治宣传身份,宣示了摄影和社会生活与民众情感的真正关系,因而后来被文化理论界普遍认为是中国新时期摄影的开端之展,在中国摄影史上有着关键性的深远影响和地位。
从此我们国家的民间摄影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各种风格流派的摄影活动和组织如百花齐放,蓬勃发展。这标志着摄影这个曾经的专业行当和艺术的象牙塔彻底开放,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文化生活内容。
大众摄影的第二次革命,摄影真正走入中国老百姓平凡人家,恐怕要从80年代初算起。
80年代初,改革开放大幕拉开,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投资商就是日本的傻瓜相机和柯达富士彩卷,以及扩印服务。一夜之间,百年的黑白照片突然有了缤纷的色彩,和电视机的普及一样,这是中国老百姓文化生活的一个非同小可的重大变革。以往只有在人民画报和大众电影杂志上才能看到的彩色照片,自己也可以照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不会忘记当时那种欣喜心情。尽管在当时的物价水平,一卷彩卷和扩印费用并不是一般人家能经常消费得起的,但是那种鲜艳的效果和“放大的尺寸”(在此之前一般只有120的黑白小印相)的诱惑,使人难以抵御。傻瓜相机和彩卷扩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到我们这个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遍及城市乡村。大量民间业余的摄影爱好者和自由摄影家开始涌现,这是一个摄影解放普及的重要时期。只要基本经济条件尚可,每个人都有可能使用最“高级”的专业胶卷拍照。和专业摄影相比,只是器材的等级和材料数量的差别。对于爱好者而言,拍出画面“能看的”、“接近于专业效果”的照片有了可能。
这个第二次革命的意义在于:一是:拍彩照为普通家庭的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事件。二是:摄影真正面广量大的成为一种业余爱好。
但是,彩照的普及仅仅做到了“人人可及”。普通老百姓的经济生活水平还不能“没事就照象玩儿”最便宜彩卷连扩印的价格也要40元,而且现场还看不到结果“照的怎样”,押宝似的,一卷胶片往往要照个猴年马月凑上好几个节日才舍得照完,要不然就是几个好友同学同事AA制共享一卷。只有外出旅游才敢稍微奢侈一点以免错失到此一游的大好河山。经济落后的农村和贫困地区仍然摊不上“照相这事儿”。即使搞创作的爱好者,也得斤斤计算珍贵胶片消耗成本,不敢放开手脚拍个痛快。
这就是数码相机出现以前的※※
总结这段※※,我们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首先:摄影虽然已经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但一般人认为,摄影仍然是一项带有专业性质的工作,自己能只能用“傻瓜机”“把要拍的拍下来”就不错了。学习摄影知识不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是要花时间和金钱的事情。业余摄影爱好还是一种艺术兴趣和创作。
其次:家庭摄影仍然是一种纪念活动。可爱的孩子的成长过程虽然也在纪录范围,但是目前仅限于“有代表性的欢笑和设计出来情节姿态”。
其三:照相机是家庭财产的一个“大件”,照相机是件很宝贵而且精密娇弱的东西,舍不得多用。在节假日和旅游时候才用到的东西。或者家里发生喜庆和好事情的时候用得上的东西。摄影仍然是衣食温饱之后的消费。
其四:照相机只是用来“照相”的。摄影的范围和对象,仍然是“应该照个相的时候”才会照相。很少有人意识到照相机除了“应该照个相的时候”用到,还有很多更多别的用途。
其五: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是不会吃饱了撑的拿照相机去照与己无关的人和事。
这些认识当然都对,无可指责。
但是,数码相机的出现和普及,尤其是小型DC的普及,将会大大改变和冲击这些现有的观念。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观念的变革会有多大。
小型DC的发明,对我们摄影行为的影响有多深远呢?这就是本文想探讨的。

二 小型DC给了我们什么自由?

我这里要说的小型DC,范围包括口袋机、卡片机、部分体积小巧的大变焦便携机,从概念上说,也包括拍照手机。

我们先来看看,小型DC的最重要的优点是什么?
一是轻便小巧可以随身携带,二是易操作综合功能齐全,三是拍照几乎0成本,立即看见结果。
殊不知为了达到这个神奇的梦想,为了把照相机做成这样的魔盒,多少代人付出了艰辛的探索。走过了多少漫长的路程。特别是从使用胶片机走过来的摄影者,体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表达感慨的。

就是这几个大家众所周知的特点,给了我们充分发挥小型DC作用的无限种可能性。
我们已经习惯了随身携带手机,随身携带一个小巧的DC时刻不离身也已经完全可能。
我们试着发挥最大的想像力,来列举一下,看看DC在我们平时的生活有多少用途,看谁想出来的多——
除了“该照相的时候照个相”以外,比如:
1 随手拍下逛街时看上的一款时装或商品,回去征求老公或女友的意见。
2 及时录下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电视新闻(连声音带录象)
3 报纸上有用的信息和喜欢的文章,拍下来要比剪下来方便的多,存在电脑里建立资料库。
4 浏览网页可以及时拍下随身携带细看,
5 拍下任何来不及看完也不能带走的文字、图形、通知、公告等有用的信息。
6 打扫卫生或者搬家前拍下现场,以防东西找不到或者记不得。
7 购买有风险商品或交易时拍下或者录下成交过程,以及有关单据和证据,以便日后※※有依据。
8 到陌生城市出差或旅游拍下你下榻的饭店周围环境和主要路口以免多走冤枉路。
9 拍下你将要去的城市的交通图,利用放大功能浏览,要比带地图轻便。
10 利用录音功能录下比较重要的谈话,或者精彩的聊天,证据录音要注意隐蔽性。
11 搜集你喜欢的杂志图片建立多样的兴趣资料库。
12 利用微距功能拍下手机里珍贵的短信以防止误删除,此法可以海量保存你的短信在电脑里。
13 在朋友家做客可以拍下你喜欢的物品和饰物,图书图画资料甚至影集里你缺失的合影。
14 美术爱好者可以拍下书店或者朋友家里喜欢的画册
15 图书馆或者书店里找到有用的资料,如果页数不多,拍下来要比复印快的多。
17 在公共场合发生纠纷或者意外事件,及时拍下现场有利于责任鉴别。
18 拆解维修家电钟表逐步拍下过程,组装就不会“迷路”了。
19 装修房屋事先拍下墙壁※※和水管位置,保存在电脑里建立装修图片档案。日后就不会钉错
钉子,便于维修。
20 餐馆吃饭发现菜肴有问题及时拍下照片,因为往往他一端走就不认账了。
21 医院陪护病人,必要时注意拍下护理用药过程,以免医患发生纠纷没有证据。
22 家里平时随手记的电话号码、地址、记事、名片等凌乱纸片很难保管,及时拍下来建立一个文件夹,既方便调阅又不占地方。
23 为家里和办公室的重要物品建立照片档案,防止万一意外丢失损毁可以提供证据,便于寻找
和索赔。
24 重要文件、契约、证明、证件、病历等材料,事先翻拍建立影像证据,以便日后减少损失。
25 旅游时别忘记拍下景点的※※介绍和说明文字排、碑、铭文,不但可以节省时间,更可以仔
细阅读增加领会,日后不怕淡忘。
26 展览会、博物馆里如果允许,尽量多拍展品,大多数展览你是看一眼根本不够的。
28 在餐馆或者朋友家聚餐,拍下菜肴的外观,对你学习烹调有用。
29 看过的旧杂志,拍下你特别喜欢的图片和文章,即可当废纸卖掉,腾出你的书架空间。
30 好看可爱的玩具和饰物送人之前留个“倩影”,不至于完全“告别”。
31 拍下你养的花草和宠物的成长过程,其乐无穷。
32 自己种的瓜果蔬菜吃之前留下“芳容”,是你的成就纪录。
33 拍下你搬家前的旧居,包括内景和外景。日后是很珍贵的回忆。
34 大量往日胶片机洗印的照片,可以通过翻拍的方法轻而易举的建立数字影集。效率高效果好。
相信大家还可以想出更多的用法······
以上罗列了我们平时摄影概念以外的拍照行为,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拍照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普通行为。小型或微型数码照相机已经摆脱了传统照相机的定义,成为我们日常生活里的一个多功能信息纪录工具。就好像我们的移动电话一样离不开我们了。如果说电话是声讯通讯工具,那么DC就是图像信息纪录和交流工具。
过去有句老话,说照相机是我们眼睛的延伸。这句话今天仍然适用,而且不但是延伸,更是替代和记录。把看到的留下来,把发生的留下来——成了可以做到的现实。
起决定因素的是两个:小型DC可以随身携带而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小型DC可以0成本的大量拍摄记录图像,并且便于保存和欣赏。
从这个实用意义上看,可以说DC真的给我们的摄影行为带了前所未有的革命。
这个革命,彻底颠覆了传统摄影的概念,这还仅仅是从技术和功能上层面上的理解。更深刻的变革是我们对摄影的认识改变——当人人随时都可以拍照的时候,当人人口袋里都有一个小小的相机的时候,摄影这件事情一下子变的人人可以参与了,我们不用费心的区分生活当****能摄影和艺术或纪实摄影的数量比例。当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按动快门的时代来临之际。“我也是摄影家”这个野心和念头已经悄悄的在每个人心中偷偷萌发,面对精彩纷呈的生活,面对美丽的风景,大家开始思考“我”和所谓摄影家距离在哪里?每个人都有了基本条件和资格去记录自己或他人的生活,表现这个社会。
这里就引出了我这篇文章的核心问题:我们现在怎样用照相机去“看”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三 未来的摄影是什么

在这个局面下,我们传统认为的“摄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重大的格局变化。
先说一个亲眼看见的故事:有个学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前照集体照,在“专业”摄影师和“专业”大相机架好之前,出现了一段极其发疯的“疯照”情景,同学拿了自己各式各样的小DC各自自由组合,竭尽所能挖空心思摆出各种眼花缭乱的情节和姿态。那种欢快热烈可想而知。等到“专业”摄影师(其实也可能就是拥有单反的比较熟练的同学)架好机器大家一起集合排队正式照全体的时候,所有同学的表情温度剧降,虽不说是一本正经,但也都是力图摆出最“正规”的面貌和姿态。不言而喻,从结果看,哪些照片好看不用我多说了。这是个很耐人寻味的故事,大家可以揣摩一下他们的心理,思考我们对待“摄影这件事情”的认知。这还仅仅是限于纪念照这个很狭小的范围,就有了如此巨大的差别。
不由得想起另一个极端例子,经常看见大群有组织的摄影家围着模特拍创作,我始终纳闷:这样的搞法能出作品?到底要表现什么?只能让人联想到拍动物标本。人物摄影的内核是性格和心情,什么样的人可以在这么多大炮前保持自我的本色?恐怕全世界都没有这样心理素质的人。模特当然也是人,但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场合,模特就是相对的“假人”。我不知道摄影家们要表现什么,我只知道如果有人拿个不起眼的小相机把这些照相的和被照相的都抓拍下来,就是不错的摄影作品。
我自己的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一个体会:那就是:人们一旦成为摄影者的目标,都会对照相机很敏感,而且这种敏感是随着照相机的高级程度成正比,你对着他的照相机越高级,他的表情越谨慎拘谨,他越拿你当回事,越认为这个摄影是很正式的,同时糟糕的是:他越怕自己照出“不正规”的影像。这样一来,你更难指望拍出一个真实生动的他(或她)
如果情况相反,你拿个很小的照相机,他就会不拿你当会事,认为你不是“搞摄影的”,只是随便留个影而已,这样他就很放松自然,还原到了他生活中本来的面目。即使是在街上拍你不认识的陌生人,人家多半也不太在意你。这样的情况下,出好照片的几率要高的多。
从照相机的使用效率和时效上比,不用争辩,小DC要大大胜算于单反以上体积的大相机。没有哪个普通人会把摄影包一天到晚背在身上上班上学,但是小DC除了洗澡游泳都可以机不离身。想拍就拍,拿出来就拍。要知道我们周围的生活可不是等你背了摄影包出来的时候才五彩缤纷的。我在整理自己的摄影集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发现,可用的照片里小相机拍的占了80%以上,这当然和人文题材的内容有关系,不一而足。并没有以偏概全的意思。想说明的是,在纪实风格摄影领域,无疑小相机是强项工具。
而我们一般的普通人,恰恰是离纪实摄影最近,随时纪录你所见所闻永远是摄影作品里最有生命力的种类。也是最容易有大多数人都来参与的创作门类。
现实生活的压力是巨大的,每个人都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有个稍微喘息的间隙,掏出相机“拍点照片玩玩”也是放松休闲的很好方式。要大多数人去按照摄影家的创作规矩去拍照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而摄影器材的发展,为大多数“不懂摄影的人”设计出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照相机正是为这样的摄影行为提供了最好的支持。
从这个意义上看,拍照手机的普及,大大推动了全民参与摄影行为。像素的高低只是发展时间问题,本质的要素是大家都可以来拍照了,使摄影从专业技术难度大的技能性专业变为了和打电话一样普通生活行为。
不知不觉当中,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最真实的时刻其实是在平时,而不仅仅是节假日,也不是在生日聚会,也不是在风景区。最有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是自己和亲人友人的平时状态,用照相机随时留下自己和亲人的生活轨迹,已经是当前年轻一代的习惯行为。
同时,关注社会,关注他人,镜头转向社会,用图片去思考,去发言,也在新一代知识分子中开始实践。这些变化,是摄影观念彻底解放的前奏。意义是深远的。
关于摄影作品的创作动机和审美,从来只有相对的标准,没有绝对的标准。而且更重要的是,并不是因为你背上了高级器材你的修养和审美就同步升级。对待同样的生活场景和世界,背着摄影包的你未必能和一个打工妹的眼光相比。这也就是说,摄影器材的普及,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审美多元化的个性时代的来临。同时对所谓的专业摄影家提出了更严酷的挑战:人人都有机会拍照了,你怎么去拍出更专业的作品。摄影艺术的门类将更多,风格更加个性化,评判标准将从所谓的权威中挣脱解放。多媒体和网络给了民间摄影无限广阔的表现和传播平台。
每一双眼睛里的世界都有不同美丽,当每一双眼睛前面都有个镜头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更加美不胜收。

强文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72
主题: 4
帖子: 399
注册: 2006年1月
原文由 5ijeep 发表

邯郸 哈哈


我的QQ号:435798123
有时间交流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546
主题: 3
帖子: 320
注册: 2005年5月
原文由 morecc 发表
第一次冲卷。不成功。发片纪念。


介暗角是故意搞的吗?感觉挺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116
主题: 3
帖子: 3125
注册: 2005年7月
先上一张作业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523
主题: 90
帖子: 5310
注册: 2002年4月
zt
小型DC——引发摄影观念的伟※※※

在大家看见这个危言耸听的大标题时,在我的狗屁正文之前,必须先说几句前提。
这一两年,摄影坛子里最热闹的话题之一,莫过于单反和小DC之争。甚至大有对立之势。首先肯定:对于数码摄影器材的论坛而言,这种争论100%是大有益处的,因为每个人(不管你是单反派还是DC派)都是本着“想拍出好照片”这个最基本的愿望来参加讨论的,也是基于这个朴素的愿望,希望在讨论中学习到更多更好的经验。
任何照相机和摄影器材都有优点和缺点,这是毋庸置疑的。仅限于讨论照相机性能不是不可以,也当然应该积极参与和鼓励。只是我们平时在讨论照相机优劣的时候,常常会不知不觉的陷入“以机比机”的怪圈,而无意中忽略了“人机关系”这个最重要的因素。
我写本文的动机,是试图“相对的摆脱”单纯的画质之争,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我们在现代生活中的摄影行为对照相机的要求。以及照相机对我们的现在的生活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
另外要声明的是:本文毫无否定单反和比单反体积更大的摄影设备的意思,仅仅是想探讨一下小型照相机对我们平常生活的影响。
言归正传,下面开始我的长篇大论。

一 摄影是什么

这个题目也真够大的。
摄影就是照相。
不妨先回顾一下解放后我们国家民间照相的※※
时光倒退50年,对于我们中国老百姓来说,照相是生活中最奢侈的事情,也是最隆重的事情。只有生日和结婚或过年才有可能去照上一张“一本正经”标准照、全家福。一家老小穿上最新的衣服,烫头理发刮胡子上照相馆,那种表情基本上是照相馆的师傅摆弄出来的似笑非哭不喜不怒腰板僵直的。
再往后,经济条件稍好的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以及机关单位开始拥有少量照相机,于是一个“借相机”的年代来临,在5-60至70年代初,一台国产120照相机的价格是普通老百姓家庭不敢问津的,于是逢到节假日通过关系借到照相机到公园照上几张照片是最奢侈的休闲。那时候民间可以见到的照相机多半是上海120产品和少量战争时期留下来的各国杂牌照相机,一些※※高级干部家庭甚至还拥有一定数量缴获来德国名牌的机型。
我们国家民间照相的第一次“革命”,也许要算※※至70年代初这一※※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和青年人开始不满足于照相馆式的呆板模式,开始模仿报纸上※※和电影里的剧照情节“自由创作”,那是一个“恰同学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华正茂的激情年代,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起步阶段,各种政治运动也如火如荼的展开,年轻人心目中的英雄崇拜情结在三五成群的“同学照”中充分体现,照片中的姿势表情直接模仿样板戏和战争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到了※※中后期,这种拍照模式普及成了固定风格。虽然我们现在去看会觉得非常幼稚可笑,但是其意义确实重大,因为这标志着民间照相从被动摆布解放出来,实现了“自我表现”的第一次革命。
在这个时期,尤其是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除专门的新闻机构外,已经开始有少数年轻人“把对着自己镜头转过去表现他人”,用照相机去纪录生活和时代的意识开始萌芽。我们现在看到的珍贵的知青生活照片,※※运动照片,都是这些“有心眼”的年轻人留下的,他们的镜头里反映的画面,要比当时新闻媒体那种“高大全、三突出”的照片要真实生动的多,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弥足珍贵,是※※现代摄影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最典型的摄影大事件就是“四五摄影”——1976年※※※广场悼念周总理的摄影纪实。一大批有识青年志士敏感地拿起手中的相机,出于对总理的爱戴和对邪恶的憎恨,以淳朴的正义感和时代的责任感为我们留下了这个中国※※上伟大转折的大量珍贵镜头。这个事件也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新时期纪实摄影家。
1979年4月,以参加过四五摄影的一些摄影人在其中的王志平、李晓斌的带动下,在北京的中山公园兰室,自发地组织、策划、展出了一个名为《自然·社会·人》的摄影展,并成立了以四月命名的影会。这是中国大陆自1949年以来第一个完全由民间人士和非官方的摄影组织举行的摄影展。这个展览的题材和体裁丰富多样,而且质朴活泼,是这些摄影人对社会和生活自由激情的表达。这个展览颠覆了中国大陆长久的摄影的政治宣传身份,宣示了摄影和社会生活与民众情感的真正关系,因而后来被文化理论界普遍认为是中国新时期摄影的开端之展,在中国摄影史上有着关键性的深远影响和地位。
从此我们国家的民间摄影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各种风格流派的摄影活动和组织如百花齐放,蓬勃发展。这标志着摄影这个曾经的专业行当和艺术的象牙塔彻底开放,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文化生活内容。
大众摄影的第二次革命,摄影真正走入中国老百姓平凡人家,恐怕要从80年代初算起。
80年代初,改革开放大幕拉开,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投资商就是日本的傻瓜相机和柯达富士彩卷,以及扩印服务。一夜之间,百年的黑白照片突然有了缤纷的色彩,和电视机的普及一样,这是中国老百姓文化生活的一个非同小可的重大变革。以往只有在人民画报和大众电影杂志上才能看到的彩色照片,自己也可以照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不会忘记当时那种欣喜心情。尽管在当时的物价水平,一卷彩卷和扩印费用并不是一般人家能经常消费得起的,但是那种鲜艳的效果和“放大的尺寸”(在此之前一般只有120的黑白小印相)的诱惑,使人难以抵御。傻瓜相机和彩卷扩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到我们这个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遍及城市乡村。大量民间业余的摄影爱好者和自由摄影家开始涌现,这是一个摄影解放普及的重要时期。只要基本经济条件尚可,每个人都有可能使用最“高级”的专业胶卷拍照。和专业摄影相比,只是器材的等级和材料数量的差别。对于爱好者而言,拍出画面“能看的”、“接近于专业效果”的照片有了可能。
这个第二次革命的意义在于:一是:拍彩照为普通家庭的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事件。二是:摄影真正面广量大的成为一种业余爱好。
但是,彩照的普及仅仅做到了“人人可及”。普通老百姓的经济生活水平还不能“没事就照象玩儿”最便宜彩卷连扩印的价格也要40元,而且现场还看不到结果“照的怎样”,押宝似的,一卷胶片往往要照个猴年马月凑上好几个节日才舍得照完,要不然就是几个好友同学同事AA制共享一卷。只有外出旅游才敢稍微奢侈一点以免错失到此一游的大好河山。经济落后的农村和贫困地区仍然摊不上“照相这事儿”。即使搞创作的爱好者,也得斤斤计算珍贵胶片消耗成本,不敢放开手脚拍个痛快。
这就是数码相机出现以前的※※
总结这段※※,我们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首先:摄影虽然已经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但一般人认为,摄影仍然是一项带有专业性质的工作,自己能只能用“傻瓜机”“把要拍的拍下来”就不错了。学习摄影知识不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是要花时间和金钱的事情。业余摄影爱好还是一种艺术兴趣和创作。
其次:家庭摄影仍然是一种纪念活动。可爱的孩子的成长过程虽然也在纪录范围,但是目前仅限于“有代表性的欢笑和设计出来情节姿态”。
其三:照相机是家庭财产的一个“大件”,照相机是件很宝贵而且精密娇弱的东西,舍不得多用。在节假日和旅游时候才用到的东西。或者家里发生喜庆和好事情的时候用得上的东西。摄影仍然是衣食温饱之后的消费。
其四:照相机只是用来“照相”的。摄影的范围和对象,仍然是“应该照个相的时候”才会照相。很少有人意识到照相机除了“应该照个相的时候”用到,还有很多更多别的用途。
其五: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是不会吃饱了撑的拿照相机去照与己无关的人和事。
这些认识当然都对,无可指责。
但是,数码相机的出现和普及,尤其是小型DC的普及,将会大大改变和冲击这些现有的观念。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观念的变革会有多大。
小型DC的发明,对我们摄影行为的影响有多深远呢?这就是本文想探讨的。

二 小型DC给了我们什么自由?

我这里要说的小型DC,范围包括口袋机、卡片机、部分体积小巧的大变焦便携机,从概念上说,也包括拍照手机。

我们先来看看,小型DC的最重要的优点是什么?
一是轻便小巧可以随身携带,二是易操作综合功能齐全,三是拍照几乎0成本,立即看见结果。
殊不知为了达到这个神奇的梦想,为了把照相机做成这样的魔盒,多少代人付出了艰辛的探索。走过了多少漫长的路程。特别是从使用胶片机走过来的摄影者,体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表达感慨的。

就是这几个大家众所周知的特点,给了我们充分发挥小型DC作用的无限种可能性。
我们已经习惯了随身携带手机,随身携带一个小巧的DC时刻不离身也已经完全可能。
我们试着发挥最大的想像力,来列举一下,看看DC在我们平时的生活有多少用途,看谁想出来的多——
除了“该照相的时候照个相”以外,比如:
1 随手拍下逛街时看上的一款时装或商品,回去征求老公或女友的意见。
2 及时录下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电视新闻(连声音带录象)
3 报纸上有用的信息和喜欢的文章,拍下来要比剪下来方便的多,存在电脑里建立资料库。
4 浏览网页可以及时拍下随身携带细看,
5 拍下任何来不及看完也不能带走的文字、图形、通知、公告等有用的信息。
6 打扫卫生或者搬家前拍下现场,以防东西找不到或者记不得。
7 购买有风险商品或交易时拍下或者录下成交过程,以及有关单据和证据,以便日后※※有依据。
8 到陌生城市出差或旅游拍下你下榻的饭店周围环境和主要路口以免多走冤枉路。
9 拍下你将要去的城市的交通图,利用放大功能浏览,要比带地图轻便。
10 利用录音功能录下比较重要的谈话,或者精彩的聊天,证据录音要注意隐蔽性。
11 搜集你喜欢的杂志图片建立多样的兴趣资料库。
12 利用微距功能拍下手机里珍贵的短信以防止误删除,此法可以海量保存你的短信在电脑里。
13 在朋友家做客可以拍下你喜欢的物品和饰物,图书图画资料甚至影集里你缺失的合影。
14 美术爱好者可以拍下书店或者朋友家里喜欢的画册
15 图书馆或者书店里找到有用的资料,如果页数不多,拍下来要比复印快的多。
17 在公共场合发生纠纷或者意外事件,及时拍下现场有利于责任鉴别。
18 拆解维修家电钟表逐步拍下过程,组装就不会“迷路”了。
19 装修房屋事先拍下墙壁※※和水管位置,保存在电脑里建立装修图片档案。日后就不会钉错
钉子,便于维修。
20 餐馆吃饭发现菜肴有问题及时拍下照片,因为往往他一端走就不认账了。
21 医院陪护病人,必要时注意拍下护理用药过程,以免医患发生纠纷没有证据。
22 家里平时随手记的电话号码、地址、记事、名片等凌乱纸片很难保管,及时拍下来建立一个文件夹,既方便调阅又不占地方。
23 为家里和办公室的重要物品建立照片档案,防止万一意外丢失损毁可以提供证据,便于寻找
和索赔。
24 重要文件、契约、证明、证件、病历等材料,事先翻拍建立影像证据,以便日后减少损失。
25 旅游时别忘记拍下景点的※※介绍和说明文字排、碑、铭文,不但可以节省时间,更可以仔
细阅读增加领会,日后不怕淡忘。
26 展览会、博物馆里如果允许,尽量多拍展品,大多数展览你是看一眼根本不够的。
28 在餐馆或者朋友家聚餐,拍下菜肴的外观,对你学习烹调有用。
29 看过的旧杂志,拍下你特别喜欢的图片和文章,即可当废纸卖掉,腾出你的书架空间。
30 好看可爱的玩具和饰物送人之前留个“倩影”,不至于完全“告别”。
31 拍下你养的花草和宠物的成长过程,其乐无穷。
32 自己种的瓜果蔬菜吃之前留下“芳容”,是你的成就纪录。
33 拍下你搬家前的旧居,包括内景和外景。日后是很珍贵的回忆。
34 大量往日胶片机洗印的照片,可以通过翻拍的方法轻而易举的建立数字影集。效率高效果好。
相信大家还可以想出更多的用法······
以上罗列了我们平时摄影概念以外的拍照行为,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拍照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普通行为。小型或微型数码照相机已经摆脱了传统照相机的定义,成为我们日常生活里的一个多功能信息纪录工具。就好像我们的移动电话一样离不开我们了。如果说电话是声讯通讯工具,那么DC就是图像信息纪录和交流工具。
过去有句老话,说照相机是我们眼睛的延伸。这句话今天仍然适用,而且不但是延伸,更是替代和记录。把看到的留下来,把发生的留下来——成了可以做到的现实。
起决定因素的是两个:小型DC可以随身携带而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小型DC可以0成本的大量拍摄记录图像,并且便于保存和欣赏。
从这个实用意义上看,可以说DC真的给我们的摄影行为带了前所未有的革命。
这个革命,彻底颠覆了传统摄影的概念,这还仅仅是从技术和功能上层面上的理解。更深刻的变革是我们对摄影的认识改变——当人人随时都可以拍照的时候,当人人口袋里都有一个小小的相机的时候,摄影这件事情一下子变的人人可以参与了,我们不用费心的区分生活当****能摄影和艺术或纪实摄影的数量比例。当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按动快门的时代来临之际。“我也是摄影家”这个野心和念头已经悄悄的在每个人心中偷偷萌发,面对精彩纷呈的生活,面对美丽的风景,大家开始思考“我”和所谓摄影家距离在哪里?每个人都有了基本条件和资格去记录自己或他人的生活,表现这个社会。
这里就引出了我这篇文章的核心问题:我们现在怎样用照相机去“看”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三 未来的摄影是什么

在这个局面下,我们传统认为的“摄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重大的格局变化。
先说一个亲眼看见的故事:有个学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前照集体照,在“专业”摄影师和“专业”大相机架好之前,出现了一段极其发疯的“疯照”情景,同学拿了自己各式各样的小DC各自自由组合,竭尽所能挖空心思摆出各种眼花缭乱的情节和姿态。那种欢快热烈可想而知。等到“专业”摄影师(其实也可能就是拥有单反的比较熟练的同学)架好机器大家一起集合排队正式照全体的时候,所有同学的表情温度剧降,虽不说是一本正经,但也都是力图摆出最“正规”的面貌和姿态。不言而喻,从结果看,哪些照片好看不用我多说了。这是个很耐人寻味的故事,大家可以揣摩一下他们的心理,思考我们对待“摄影这件事情”的认知。这还仅仅是限于纪念照这个很狭小的范围,就有了如此巨大的差别。
不由得想起另一个极端例子,经常看见大群有组织的摄影家围着模特拍创作,我始终纳闷:这样的搞法能出作品?到底要表现什么?只能让人联想到拍动物标本。人物摄影的内核是性格和心情,什么样的人可以在这么多大炮前保持自我的本色?恐怕全世界都没有这样心理素质的人。模特当然也是人,但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场合,模特就是相对的“假人”。我不知道摄影家们要表现什么,我只知道如果有人拿个不起眼的小相机把这些照相的和被照相的都抓拍下来,就是不错的摄影作品。
我自己的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一个体会:那就是:人们一旦成为摄影者的目标,都会对照相机很敏感,而且这种敏感是随着照相机的高级程度成正比,你对着他的照相机越高级,他的表情越谨慎拘谨,他越拿你当回事,越认为这个摄影是很正式的,同时糟糕的是:他越怕自己照出“不正规”的影像。这样一来,你更难指望拍出一个真实生动的他(或她)
如果情况相反,你拿个很小的照相机,他就会不拿你当会事,认为你不是“搞摄影的”,只是随便留个影而已,这样他就很放松自然,还原到了他生活中本来的面目。即使是在街上拍你不认识的陌生人,人家多半也不太在意你。这样的情况下,出好照片的几率要高的多。
从照相机的使用效率和时效上比,不用争辩,小DC要大大胜算于单反以上体积的大相机。没有哪个普通人会把摄影包一天到晚背在身上上班上学,但是小DC除了洗澡游泳都可以机不离身。想拍就拍,拿出来就拍。要知道我们周围的生活可不是等你背了摄影包出来的时候才五彩缤纷的。我在整理自己的摄影集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发现,可用的照片里小相机拍的占了80%以上,这当然和人文题材的内容有关系,不一而足。并没有以偏概全的意思。想说明的是,在纪实风格摄影领域,无疑小相机是强项工具。
而我们一般的普通人,恰恰是离纪实摄影最近,随时纪录你所见所闻永远是摄影作品里最有生命力的种类。也是最容易有大多数人都来参与的创作门类。
现实生活的压力是巨大的,每个人都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有个稍微喘息的间隙,掏出相机“拍点照片玩玩”也是放松休闲的很好方式。要大多数人去按照摄影家的创作规矩去拍照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而摄影器材的发展,为大多数“不懂摄影的人”设计出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照相机正是为这样的摄影行为提供了最好的支持。
从这个意义上看,拍照手机的普及,大大推动了全民参与摄影行为。像素的高低只是发展时间问题,本质的要素是大家都可以来拍照了,使摄影从专业技术难度大的技能性专业变为了和打电话一样普通生活行为。
不知不觉当中,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最真实的时刻其实是在平时,而不仅仅是节假日,也不是在生日聚会,也不是在风景区。最有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是自己和亲人友人的平时状态,用照相机随时留下自己和亲人的生活轨迹,已经是当前年轻一代的习惯行为。
同时,关注社会,关注他人,镜头转向社会,用图片去思考,去发言,也在新一代知识分子中开始实践。这些变化,是摄影观念彻底解放的前奏。意义是深远的。
关于摄影作品的创作动机和审美,从来只有相对的标准,没有绝对的标准。而且更重要的是,并不是因为你背上了高级器材你的修养和审美就同步升级。对待同样的生活场景和世界,背着摄影包的你未必能和一个打工妹的眼光相比。这也就是说,摄影器材的普及,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审美多元化的个性时代的来临。同时对所谓的专业摄影家提出了更严酷的挑战:人人都有机会拍照了,你怎么去拍出更专业的作品。摄影艺术的门类将更多,风格更加个性化,评判标准将从所谓的权威中挣脱解放。多媒体和网络给了民间摄影无限广阔的表现和传播平台。
每一双眼睛里的世界都有不同美丽,当每一双眼睛前面都有个镜头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更加美不胜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523
主题: 90
帖子: 5310
注册: 2002年4月
原文由 秋月白 发表

邢台啊!你呢?


邯郸 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5
帖子: 20
注册: 2006年1月
刚修好的相机(a75)上一张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72
主题: 4
帖子: 399
注册: 2006年1月
原文由 5ijeep 发表

我去过三次 哈哈 秋月DX家住哪里?


邢台啊!你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577
主题: 10
帖子: 4570
注册: 2004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R5
“雅雨”PP:

图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577
主题: 10
帖子: 4570
注册: 2004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R5
朋友们国庆节过得愉快吧!这个大假我跑得不远,只外出了三天半时间。翻越了中国工农红军※※时翻过的夹金山。发两张途中路过雅安时拍的“雅雨”PP:

图1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523
主题: 90
帖子: 5310
注册: 2002年4月
原文由 秋月白 发表
天河山顶之白杨林4/4


我去过三次 哈哈 秋月DX家住哪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72
主题: 4
帖子: 399
注册: 2006年1月
天河山顶之白杨林4/4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72
主题: 4
帖子: 399
注册: 2006年1月
天河山顶之白杨林3/4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72
主题: 4
帖子: 399
注册: 2006年1月
天河山顶之白杨林2/4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272
主题: 4
帖子: 399
注册: 2006年1月
天河山顶之白杨林1/4

[秋月白 编辑于 2007-10-07 18:21]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105
主题: 3
帖子: 1248
注册: 2005年8月
pm2004:ms财神爷,好高大哦~~

夜行鱼:嗯A系列都是不错的,挺喜欢596上空清淡的云和蓝天

廿十间:这是你吗?呵呵~~

xichuanxc:是啊,好多人都不在了耶,只有我坚守此地,想起以前A75坏掉时的心疼还真是怀念,而现在A75也退居二线,还真对不起她~~烟花拍的干净,好!还有不要叫偶大姐,偶还小呢~~

------------------------
第一次冲卷。不成功。发片纪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546
主题: 3
帖子: 320
注册: 2005年5月
继续老PP——高雄市中心的公园,叫什么忘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从佳能A系列起步的影友之路(四)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