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求砖帖:全幅镜头在APS-C机身上,透视关系与景深到底会不会改变?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518
主题: 14
帖子: 2709
注册: 2006年10月
  有资深说全幅头在APS-C上,50虽然“变”成了75,但它仍是50的透视、焦外和景深等……
  对这话有些疑惑,想探个究竟,翻出以前买的老摄影书啃了起来,找出几条零星的相关理论,也扫描出来供大伙“研究、探讨”一下。
《135相机摄影指南》, 1990年7月出版,柯达公司著  ISBN7-214-00507-7

  在P47的透视控制内容:
  “透视关系是由相机至被摄物之间的距离决定的。不管你使用标准、广角或远摄镜头,只要相机至被摄体的距离保持一致,对所有镜头来说,透视关系都是一样的。”
  P58有关景深的内容为:“如果调节物距使被摄物影像的大小保持一致,那么所有镜头的景深都是一样的,而与镜头焦距无关。”

  也就是说,
  无论是什么镜头,不管是24-105、28-135、还是100-300APO,在同一机位对同一人拍摄(比较条件相同),各镜头、各焦段的透视关系是相同的。28段拍的是广角人像,50段拍的是环境人像,而135段则是大头照。135拍的大头照与28的广角人像片在视觉上的感觉是不同的,但透视关系却是相同的,换成100-300APO也一样,即使在300段只能拍出人的一只眼睛,但它的透视关系仍然是相同的。
    200G与300G正好是1.5系数关系,用它们作比较更方便。
  200G的视角是12°30′,而300G是8°10′,两者约为1.5系数关系。这样可以推理出,200G+APS机身与300G+全幅在同机位拍同一景物,由于物距相同,两者视角也一样,透视关系也相同,这样就能保证影像大小一致,结果景深也相同(假设光圈等同)。
  这样一比较,200G装在APS—C上不就是全幅+300G的效果吗?虽然200G还是原来200mm镜头,并没改变焦距,但效果却是一样的。
  想听听各位高见

[破镜 编辑于 2007-12-11 10:46]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柯达 视角 景深 透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16842 回帖:19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3.321
主题: 7
帖子: 2266
注册: 2013年7月
哈哈 这个是科学的东西,不需要争论吧~要乘以1.5或者1.6来转换等效焦距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608
主题: 1
帖子: 838
注册: 2010年3月
....不要在意这些没有用的细节啦,改变或者不改变又怎么样?

就算是有改变,你确定可以对照片的好坏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么?

200mm-apsc和300mm-FF,景深(在光圈相等时)到底一不一样要代入景深公式计算,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视角和透视一样景深也一样,十有※※是不一样的 本帖最后由 xelmirage 于 2013-8-4 20:4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365
主题: 30
帖子: 1441
注册: 2010年9月
funder 发表于 2007-12-13 11:16
讨论了这么多,似乎都没人提到,景深和背景虚化程度是两码事?

景深是指清晰范围纵深的长度;背景虚化程度是指背景横向弥散的程度。

同样FF的机器,用300 /2.8和50 /2.8,构图一样拍个全身像,景深一样,但背景虚化程度差很多倍(前者弥散直径是后者6倍)。


居然在挖坟贴中找到了有启发性的的东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669
主题: 26
帖子: 7451
注册: 2008年6月
无事生费 发表于 2013-8-3 12:45
那其实是摄距造成的和楼主讨论的没半毛关系,请熟读景深三要素


呵呵!在盗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52
主题: 6
帖子: 655
注册: 2011年5月
darun 发表于 2010-5-28 10:07
反正我就认准一点
拍一MM
同样的头在C画幅和全画幅上要拍出在画面中一样大小的MM 全画幅焦外肯定比C画幅漂亮
那其实是摄距造成的和楼主讨论的没半毛关系,请熟读景深三要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187
主题: 15
帖子: 115
注册: 2007年1月
反正我就认准一点
拍一MM
同样的头在C画幅和全画幅上要拍出在画面中一样大小的MM 全画幅焦外肯定比C画幅漂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958
主题: 6
帖子: 5211
注册: 2008年10月
无非就是要构图还是要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一定的时候,
同一个头的景深不变,
但拍到的内容肯定是FX比DX的多

构图(视角)一定的时候,
同一个头用FX肯定比DX离物体更近,
景深当然就不一样了,
离得越近的景深越小

非要说不变的也没错,
只不过,
为了这个不变,
人家全幅刚好拍一个全身照的,
DX在同样距离上就只能拍个没头没脚的呗
不换镜头不换机器还想拍一样的全身?
后退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05
主题: 4
帖子: 536
注册: 2009年11月
原文由 SammerWu 在2010-04-26 14:34发表
别说太复杂,公式一大堆的。
道理很简单,同样条件下,全幅相片里抠出中间一部分就是APS。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全面。如果只是简单的抠出一块的话,构图就改变了。拍的照片不一样了,还讨论景深就没实际意义了。所以,从摄影的核心角度出发,应该保持构图不变的前提下讨论景深。这时全副的物距比APS的物距要短1/3, 从而使得景深变浅。

而如果只是说在同样的距离拍照景深相同,我觉得那就不是在摄影了,而是光学试验了。
摄影的时候你所关心的是取景器中的构图而不是距离。距离只是构图和透视的副产品,为了获得想要的构图和透视关系,你需要站在那个位置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55
主题: 3
帖子: 35
注册: 2009年10月
别说太复杂,公式一大堆的。
道理很简单,同样条件下,全幅相片里抠出中间一部分就是AP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39
主题: 7
帖子: 79
注册: 2009年9月
真的热!看了一半,越看越糊涂。个人觉得由景深是学理的人去算。而透视应该简单,只是混了‘焦距’,‘aps',’光圈‘,'景深’等好像复杂了。

1)透视只物距有关,物距指视点(不是相机)到目标距离。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的头哪些部位看到,方向如何,哪些给遮住之类.

2)焦距 -- 无关. 但同一机子,不同焦距成像大小不同而一般不会去栽,所以都会前后移动,透视就不同了。以85的焦距,35mm的人像透视效果好。

3)APS vs FF -- 无关。想象一下,FF+85在什么物距好,你就站那儿。但要APS满屏,得用85/1.5=57的焦距了

4)光圈 - 无关。但人们看相片不会只看主体,受焦外影响的

从公式 1/f=1/v+1/u看,f+u不变,在变焦(变f)时,对焦就会调整u和v以使成像清晰。

以上个人理解,和DX们继续探讨。

[wwwjm 编辑于 2010-04-24 19:1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3
帖子: 279
注册: 2009年9月
==============================为了得到与全副一样的构图,C画幅要远离了目标拍,这样,景深变深了,透视也改变了

如果与全副保持一样的距离拍,景深不变,透视不变,但画面被裁减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没什么好多讨论的

[我是地痞我怕谁 编辑于 2009-12-02 09:2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5
帖子: 463
注册: 2009年10月
关键就是同样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底片上表达的透视不同。要获得相同透视,小片幅就得用短焦距,由此造成景深变大,脱离了肉眼的习惯,使照片真实感降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4.204
主题: 38
帖子: 15310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由 agoodwuj 在2008-01-04 10:39发表
APSx损失了FF镜头的周边像场(也即损失了广角),是很吃亏的,
因为对于常用焦段来说,广角比长焦要更难做好。
而且,FF宽大明亮取景的魅力是APS(O的那个就更邪乎了)难以企及的。

FF是数码135的正确发展方向,希望万元级FF机器早日到来。
其实,这一点canon看的比谁都清楚,
所以,一不出EFS定焦(60u算是个特列, ......


DLSR的春天早在EOS 300D进入1w元的时候就到来啦
等万元以内全幅普及的时候,就是秋天啦——开花结果,达到收获季节,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263
主题: 4
帖子: 7167
注册: 2007年12月
近一个月来蜂鸟疯了一群鸟,因为得了一种病,精神病(景深),已经达到互相撕咬的程度了。

在没有数码相机和APS数码的时候有一种推拉变焦的镜头。

镜身上有三条线是做什么的,希望 用过 并 会用 这三条线的老师给解答一下。是否与景深有关。

没用过、不会用的就别掺乎了,免得绕进去。

先此谢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8.216
主题: 11
帖子: 9084
注册: 2007年11月
挖坟帖~~
不过关于弥散直径~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12
注册: 2009年11月
关于布列松选镜头的问题是个伪命题,他用徕卡50mm旁轴135胶片机,要aps数码单反干嘛?那是给业余爱好者用的,拿来赚钱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67
主题: 12
帖子: 425
注册: 2008年6月
我一直有个疑问
因为有人说“35 50 85的头,搞个50就行了,进可攻退可守”,呵呵

现在想想,还是分别买3个吧,脚动变焦也会造成透视变化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6.903
主题: 19
帖子: 3091
注册: 2007年12月
透视和镜头焦距没关系,但背景虚化可能有不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96
主题: 2
帖子: 114
注册: 2008年5月
原文由 funder 发表
讨论了这么多,似乎都没人提到,景深和背景虚化程度是两码事?

景深是指清晰范围纵深的长度;背景虚化程度是指背景横向弥散的程度。

同样FF的机器,用300 /2.8和50 /2.8,构图一样拍个全身像,景深一样,但背景虚化程度差很多倍(前者弥散直径是后者6倍)。


辛苦地看帖看到这里,终于又有收获了。景深和背景虚化不能等同,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244
主题: 20
帖子: 4585
注册: 2005年11月
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4
主题: 65
帖子: 2555
注册: 2006年3月
原文由 nvsn 发表
补充一点,之所以说在得到相同景物的境况下(红色部分),用FX与DX相机拍摄的两张照片透视关系发生变化是因为拍摄点的变化,O与O'点,事实上,如果同样在O点用FX与DX拍摄两张照片,我们可以得到一张红色范围的(FX),一张绿色的(DX),但两张照片透视关系是不变的,差别仅在于绿色是红色的裁切。请记住影响透视的关键因素——镜物 ......

如果同在O点,用FX相机+75mm镜头,和用DX相机+50mm镜头,透视感应该一样
如果像方主点一致,那么视野也应该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6
主题: 3
帖子: 190
注册: 2007年12月
补充一点,之所以说在得到相同景物的境况下(红色部分),用FX与DX相机拍摄的两张照片透视关系发生变化是因为拍摄点的变化,O与O'点,事实上,如果同样在O点用FX与DX拍摄两张照片,我们可以得到一张红色范围的(FX),一张绿色的(DX),但两张照片透视关系是不变的,差别仅在于绿色是红色的裁切。请记住影响透视的关键因素——镜物距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4
主题: 65
帖子: 2555
注册: 2006年3月
原文由 oliverjiang 发表

呵呵,这里我说的是对的,但是本帖中另一个地方我也说错了,就是我说:甲乙两人给MM拍摄胸像,50/1.4+全幅 表现正常,而同样距离下,35G+数码拍摄的 造成MM脸透视变形,颧骨向前耳朵向后,被MM狂扁……
这个是错的,同样距离下,35+APS除了拍摄出来的构图中的人比50+全幅大一点点之外,不会出现透视变形的不一样只会 ......

呵呵,我看了那个2001年的透视实拍图,把文字内容理解反了,看了图反倒奇怪,怎么拍出来的透视一样的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6
主题: 3
帖子: 190
注册: 2007年12月
图在这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6
主题: 3
帖子: 190
注册: 2007年12月
为了便于说明,我做了一张示意图:
从图中可见,当我们距景物50单位在O点拍摄时,FX幅面我们可以得到图中红色的部分,在这里我用全幅的CMOS尺寸作表示,DX呢,只有绿色了,在这里我用APSC的CCD尺寸表示。可见相比全副,视角变小了。即角AOB大于角A'0B'.如果想得到红色的部分怎么办?那么只能往后移动了,做两条绿色线的平行线,经过A,B两点,交于O`点。此时据景物76单位左右。这就是等效焦距发生变化的原因,实际是因为镜物距离发生的变化。但此时的视角是角AO'B,相比75单位的全副相机,视角依然小。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拍摄位置的变化,在得到相同景物的境况下(红色部分),用FX与DX相机拍摄的两张照片景深,透视关系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手头没有资料,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14MM焦距的镜头视角达到110多度左右,而20MM的镜头只有90几度,差了20多度!对于风光,建筑等摄影来讲,这20多度的视角带来的冲击力,画面内容的变化是巨大的。这也是全幅吸引人的最主要原因。其他诸如高ISO等,就不加赘述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6
主题: 3
帖子: 190
注册: 2007年12月
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影响它的因素有:

(1)、镜头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相比全副,dx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视角的裁减,在这里上一张pchome的d3评测图.
"在DX幅面下,画面周围区域将会做比较大的裁切。此时,取景范围周边变得黯淡,仅有中部DX幅面画面区域依旧明亮。从这张照片中也可以清晰的发现DX与FX在画幅上的巨大差异。"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0.575
主题: 67
帖子: 9471
注册: 2002年3月
原文由 firexl 发表

赞啊,要用连续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很多人用胶片的时候,想得很明白,但是一到数码就犯糊涂了;人为地给胶片-数码在画幅上划了一道界限,胶片用一套规则,数码用另一套
用大中画幅的时候,谁没事惦记着617等效焦距,4x5等效焦距啊,都是厂家推广“aps等效焦距”惹的事


呵呵,这里我说的是对的,但是本帖中另一个地方我也说错了,就是我说:甲乙两人给MM拍摄胸像,50/1.4+全幅 表现正常,而同样距离下,35G+数码拍摄的 造成MM脸透视变形,颧骨向前耳朵向后,被MM狂扁……
这个是错的,同样距离下,35+APS除了拍摄出来的构图中的人比50+全幅大一点点之外,不会出现透视变形的不一样只会有焦外的区别……这个属于我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嘿嘿,如果是35+全幅想要得到50+全幅的构图因此向前走了半步缩小了拍摄物距,造成MM脸有了透视变形,就对了,不过这也就与本帖讨论的无关了……

别的都对……
共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0.915
主题: 33
帖子: 6842
注册: 2006年11月
APSx损失了FF镜头的周边像场(也即损失了广角),是很吃亏的,
因为对于常用焦段来说,广角比长焦要更难做好。
而且,FF宽大明亮取景的魅力是APS(O的那个就更邪乎了)难以企及的。

FF是数码135的正确发展方向,希望万元级FF机器早日到来。
其实,这一点canon看的比谁都清楚,
所以,一不出EFS定焦(60u算是个特列,也基本没有市场),二不出EFS的L!
为什么?保护广大色有在FF镜头上的投资呗,他可不想再来一次FD换口的壮士断腕了。

哪天FF能做到400D的价格和性能,DSLR的春天就真正来到了,相信这不会太遥远。

[agoodwuj 编辑于 2008-01-04 10:4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4
主题: 65
帖子: 2555
注册: 2006年3月
原文由 oliverjiang 发表
以后再碰到自己搞不清楚APS与全幅焦距不变到底是什么理论的时候,就忘记它是数码,用以下例子考虑一下就清楚了:
同样位置:8X10、4X5、120的6X7、645、135,全部都用各自的200毫米镜头,在同一时间拍摄月亮,请问,在底片上(注意是底片上),那个月亮大?这5个月亮有区别么?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的答案是正确的,此时加入第六个月亮,APS拍摄的,你怎么就能搞不明白了呢 ???

赞啊,要用连续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很多人用胶片的时候,想得很明白,但是一到数码就犯糊涂了;人为地给胶片-数码在画幅上划了一道界限,胶片用一套规则,数码用另一套
用大中画幅的时候,谁没事惦记着617等效焦距,4x5等效焦距啊,都是厂家推广“aps等效焦距”惹的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求砖帖:全幅镜头在APS-C机身上,透视关系与景深到底会不会改变?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