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周广吉的Canon感动常在--双灯拍自家孕妇(更新拍摄花絮) [主题管理员:周广吉]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27657 回帖:68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03
主题: 1
帖子: 29
注册: 2008年3月
留个名,有时间再来好好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62
主题: 19
帖子: 1469
注册: 2005年10月
月赛优胜标识
摄交名流 发表于 2012-5-3 11:11
支持LZ入K-5!真正从摄影出发而不是从器材出发的选择!

LZ是个善于思考的人,赞一个!虽然有些想法有点幼稚了,但总体上是对头滴……

1、建议表思考摄影的本质了,改成思考摄影的本体。只有把摄影的本体弄明白了,才会走向正途……

2、学会欣赏和评判照片,其实才是拍好照片的前提。如果连什么是好照片都分辨不出来,那你心中的构想和目标就会出现偏差,技术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技术是实现美学追求的手段,如果美学追求本身就是错的,技术只会让你越来越错……

3、摄影与绘画确实有相似的地方,但摄影的精彩,恰在于超越了绘画的那一部分……如果一味地模仿绘画,也就是走古典主义画意派的路子,那肯定是错的,这种东西发展到今天的影友那里,基本上就是糖水片……

4、前几年有不少人忽悠纪实摄影,认为只有纪实摄影才是有社会意义滴……这实际上是把摄影从画意的死胡同里引到了另一个死胡同里……纪实摄影其实只是摄影里面的一个分支,属于媒体摄影,随着纸媒介的边缘化,媒体摄影正面临着全新的变化……把一种快过时的而且只属于分支的摄影样式,来替代摄影的全部,简直是把摄影往沟里带……顺便说一下,千万不要把“写实风格”的摄影全当成纪实摄影,比如布勒松,他那些最 ...

赞同,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006
主题: 140
帖子: 7780
注册: 2007年9月
请问佳能论坛的版主在哪里?上无忌吗?好久没来了吗?这帖子不够精华帖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62
主题: 19
帖子: 1469
注册: 2005年10月
月赛优胜标识
直方图 发表于 2012-2-24 22:35
lightroom 确实是款不错补品软件,lz的照片拍的很漂亮。看了几个你用lightroom修过的。提些自己的看法吧。clarity用的有点过。或许是为了追求一种效果。但clarity补得多了。画面明显生硬。不柔和。扎一看个人感觉很跳。很立体。但细细品味轮廓会很硬。前景和背景都往出跳。更像风格较重的游戏画面。起初自己也挺喜欢调整clarity,但慢慢体会下来。 clarity这东西微调下即可。多了会使画面明显偏向数码化而非胶片那种柔和厚重的立体。 仅仅个人见解。并无好坏对错^_^。多探讨共同进步。

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421
主题: 0
帖子: 64
注册: 2006年11月
真心希望无忌上多些象这样的帖子,让那些自称“本大师”的人收收声。LZ的多数观点我都认同,能够不断探索摄影的本质,并将其融入摄影实践的,在国内无论是职业摄影师还是爱好者中都是不多的,希望国内浮躁的氛围没有影响到你,请多上些回国后的PP。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47
主题: 14
帖子: 1483
注册: 2008年3月
好贴留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86
主题: 61
帖子: 2592
注册: 2006年10月
inkjetcity 发表于 2013-2-4 17:23
那下次继续恭喜阿,话说你总共发过几个帖子啊?

发过挺多的,不过关于摄影的不多。大部分是吹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72
主题: 11
帖子: 714
注册: 2013年2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86
主题: 61
帖子: 2592
注册: 2006年10月
inkjetcity 发表于 2013-2-4 13:32
代表全体群友恭喜你的帖子上首页阿!

够俗才大雅吧!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57
主题: 4
帖子: 53
注册: 2012年10月
好文要留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944
主题: 2
帖子: 52
注册: 2007年1月
学习了,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86
主题: 61
帖子: 2592
注册: 2006年10月
旧徕卡 发表于 2013-2-4 03:02
形式的美感是脱离于内容而存在的。

——楼主能再详细谈谈这个观点吗?

我倒是有一种看法,我觉得通过图片本身的线条和图形等的画面构成,可以产生一种美感,而这种美感和构成画面的元素及其背后的东西可以不必一定要联系在一起。即使是几个草棍,一堆木条,只要能拍出具有美学意义的画面就可以,不必一定要追究这个场景要表达什么思想和文化的东西,不知这和楼主的观点有没有相似之处呢?

很同意这个观点。画面中的元素之间如果本身具有其内在的联系,而这些元素又共同是为主题的表达服务的,那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一些无内在联系的元素组织在一起,一样也能形成优美的画面。这样的画面也许没有太多实际的,或者社会的价值,但是这种画面的美感本身就是这张照片最大的意义。

kwap 发表于 2012-12-24 09:23
我理解你的意思了,这也正好是每个人的特色呵呵,恰好对于我个人来说偏偏喜欢追求内容上和重大的※※事件扯上点关系,哪怕只是很微弱的关系,并且也很累很难有什么成绩,也无妨。当然对于大部分摄影的人来说,更多是没有或不感兴趣这种追求,也就是你所描述的这种方式。我个人不反感形式,但不会追求没有内容的形式,反倒是有点刻意地追求包含内容的形式,甚至在不能两全其美的情况下,会舍弃部分形式迁就内容,只有在当时当地没办法加入更多内容时,才会为了形式而形式。感觉这样的交流气氛挺好

所以我不太同意楼下@kwap资深对任何照片都要追求社会价值,都要让照片有所谓的内容,这样很容易刻意拔高画面的本质。比如荷花就是荷花,但如果非说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就是刻意的拔高。如果一张拍荷花的照片没有好的构图,没有好的光影,给观众的直接感受就是--这是一张烂片。观众才不管什么出淤泥而不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074
主题: 175
帖子: 8203
注册: 2006年1月
形式的美感是脱离于内容而存在的。

——楼主能再详细谈谈这个观点吗?

我倒是有一种看法,我觉得通过图片本身的线条和图形等的画面构成,可以产生一种美感,而这种美感和构成画面的元素及其背后的东西可以不必一定要联系在一起。即使是几个草棍,一堆木条,只要能拍出具有美学意义的画面就可以,不必一定要追究这个场景要表达什么思想和文化的东西,不知这和楼主的观点有没有相似之处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86
主题: 61
帖子: 2592
注册: 2006年10月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9.816
主题: 45
帖子: 5082
注册: 2003年8月
周广吉 发表于 2012-12-23 21:20
每个摄影师的追求是不同的,拍摄的习惯和方式也是不同的。定式并不仅仅存在于拍摄的题材当中,更多的在于思考的方式。

“这些对我来说才是内容”中的“我”是个非常重要的限定。你感情兴趣的内容可能别人毫无兴趣,比如照片中接吻的情侣,我作为观众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是名人,而且现在在街上接吻的情侣随处可见,所以这样的内容对于某些像我这样的观众来说平淡无奇,毫无意义(参见首帖“摄影的意义在于什么)。二战结束时那张时代广场的水兵和护士接吻的照片之所以可以被广泛流传是由于其特定的※※背景。而作为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我们的照片很难在内容上和重大的※※事件扯上关系,拍的无非都是一些周围身边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可能对于照片的作者来说有点价值,但是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他们可能都懒得花0.1秒的时间把视线停留在你的照片上。

形式的美感是其本质的属性,形式是你表达内容的方式,是吸引观众的方式,尤其当你照片的内容不是那么重要时。同样是情侣接吻,我可以用日落剪影的方式拍的非常的美,也可以在中午顶光的时候拍的曝光都有些问题,同样的照片,你愿意多看一眼哪一张?

很多艺术的内容并不容易被马上理解,但是却因为形式的美感而被广为传播 ...

我理解你的意思了,这也正好是每个人的特色呵呵,恰好对于我个人来说偏偏喜欢追求内容上和重大的※※事件扯上点关系,哪怕只是很微弱的关系,并且也很累很难有什么成绩,也无妨。当然对于大部分摄影的人来说,更多是没有或不感兴趣这种追求,也就是你所描述的这种方式。我个人不反感形式,但不会追求没有内容的形式,反倒是有点刻意地追求包含内容的形式,甚至在不能两全其美的情况下,会舍弃部分形式迁就内容,只有在当时当地没办法加入更多内容时,才会为了形式而形式。感觉这样的交流气氛挺好 本帖最后由 kwap 于 2012-12-24 09:3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86
主题: 61
帖子: 2592
注册: 2006年10月
kwap 发表于 2012-12-20 17:12
定式是肯定有的,但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相反定式也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存在,否则你拍的东西跟别人的没区别,也许确实因为定式而放弃了其它可能拍出好片的方式,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像Philippe Halsman一直坚持拍别人跳起的瞬间,也许别人不跳的瞬间能得到“更好的照片”,但这就是他的特色。最可怕的反而应该是不能坚持的定式,今天觉得这个方式好,明天觉得那个方式好,实际上不仅当前使用的方式不好(或不适合自己),更在变化的过程中不断放弃了本来可以拍出好照片的方式。

日落剪影包含的“人像、动物、建筑”这些对我来说依然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剪影中的情侣在接吻,而不是呆站;剪影中的动物在咆哮,而不是睡觉,这些对我来说才是内容。

每个摄影师的追求是不同的,拍摄的习惯和方式也是不同的。定式并不仅仅存在于拍摄的题材当中,更多的在于思考的方式。

“这些对我来说才是内容”中的“我”是个非常重要的限定。你感情兴趣的内容可能别人毫无兴趣,比如照片中接吻的情侣,我作为观众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是名人,而且现在在街上接吻的情侣随处可见,所以这样的内容对于某些像我这样的观众来说平淡无奇,毫无意义(参见首帖“摄影的意义在于什么)。二战结束时那张时代广场的水兵和护士接吻的照片之所以可以被广泛流传是由于其特定的※※背景。而作为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我们的照片很难在内容上和重大的※※事件扯上关系,拍的无非都是一些周围身边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可能对于照片的作者来说有点价值,但是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他们可能都懒得花0.1秒的时间把视线停留在你的照片上。

形式的美感是其本质的属性,形式是你表达内容的方式,是吸引观众的方式,尤其当你照片的内容不是那么重要时。同样是情侣接吻,我可以用日落剪影的方式拍的非常的美,也可以在中午顶光的时候拍的曝光都有些问题,同样的照片,你愿意多看一眼哪一张?

很多艺术的内容并不容易被马上理解,但是却因为形式的美感而被广为传播。电影《黑客帝国》里的内容相当艰涩难懂,即使到现在其中很多的细节都还有争论,但是这部电影拍的够炫,够酷,所以非常卖座,即使你不能完全理解里面的内容。“好看”就是它的形式;Michael Jackson的歌刚刚流入大陆那会,全中国有几个人是懂英文的?有几个人听的懂里面的歌词?但是很多人依然如痴如狂。为什么?因为好听。“好听”就是它的形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
主题: 21
帖子: 7920
注册: 2005年12月
沈浪 发表于 2012-12-21 14:02
我的理解大师一般是开宗立派的。郎的后期自成一体,将东方写意山水融入西方摄影技术中,开一代之先河。其实在西方摄影追求光影,色彩,透视之后,慢慢也开始重视传统中国画的技法和流派。仅就透视理论而言,西方多强调“焦点透视”,而中国画则讲究“散点透视”。唐代王维所撰《山水论》中,就已经提出处理山水画中透视关系的要诀是:“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黛色),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只是有的东西传着传着,就开始慢慢被后人淡忘了,或者习惯了一种方式的后人喜欢追新而忘记了传统。

对郎是大师没有异议。
“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黛色),远水无波,高与云齐。”
太精炼了,就一段话把大小透视,线条透视,空气色彩透视都涵盖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278
主题: 1
帖子: 1882
注册: 2004年6月
长恨歌 发表于 2012-12-20 14:27
在其画意摄影领域,大师当得,但要说无法超越,我持保留意见


我的理解大师一般是开宗立派的。郎的后期自成一体,将东方写意山水融入西方摄影技术中,开一代之先河。其实在西方摄影追求光影,色彩,透视之后,慢慢也开始重视传统中国画的技法和流派。仅就透视理论而言,西方多强调“焦点透视”,而中国画则讲究“散点透视”。唐代王维所撰《山水论》中,就已经提出处理山水画中透视关系的要诀是:“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黛色),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只是有的东西传着传着,就开始慢慢被后人淡忘了,或者习惯了一种方式的后人喜欢追新而忘记了传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9.816
主题: 45
帖子: 5082
注册: 2003年8月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如果“为了拍动物睡觉”,睡觉当然就是内容了,那已经不是纯粹为了剪影而拍剪影,所以在这个例子中“形式已经包含了内容”,脱离了内容,只谈形式的美是空洞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
主题: 21
帖子: 7920
注册: 2005年12月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这个我看法跟你不同,人文纪实是摄影一个非常大的类别和主要功能之一,如果站的角度高些,人文活动涉及战争、自然灾害、肖像、人体、城市等等与人类生存活动相关的事物或是事件,如果真的有人可以站到这种高度去做人文摄影作品,他在我眼里无异就是超人、社会学、哲学大师,政治经济学、外加摄影大师级别的人物。就相机的时间记录属性也就决定相机不是只用来发现美,制造美的。发现美和制造美才是相机另外一个功能,这部份只能算是人类对美向往一种情感表现。世界上大部分使用相机都是为了记录留念,这种记录行为也是一种人文纪实的下意识行为,但只有堆积而没有进行整理编辑组织归纳,提炼主题。
再就是没有哪一张或是一组成功的片子是没有思想和情感的,就算是只有光影色彩强调视觉效果的片子其主题就是表现和赞美美,这美可以是光影美,线条美,质感美,色彩美等等能引发人们美好心情的视觉效果。
成功的摄影作品可以没有兴趣点,但不会没有主题思想,否则无法触动你去按下快门,成功的摄影作品更不可能没有摄影师的思想和情感。差别只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和水平差异决定作品的成败。
我也从不贬低哪一个摄影类别,对于能玩好一种题材的摄影,我都很敬佩。所以我一般都不会主动去对别人的玩法做评论,对自己不懂的也不随便下结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68
主题: 19
帖子: 1055
注册: 2011年6月
好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
主题: 21
帖子: 7920
注册: 2005年12月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inkjetcity兄,可能没注意看这句,都是统一的一体两面,形式和内容都是为思想和情感服务的
就街头抓拍我个人感受吧。我想我肯定再不会主动做单纯为了把美女拍漂亮做布光、拍摄和后期处理这类事情了。
我个人的体会是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用光和构图训练,用光和构图会融入你的血液中,在抓拍中根本不会去考虑这些问题,就如开车熟练了,根本不考虑换档时机和油离配合一下,新司机才会看转速表换档,才会想着换档时候想着油离配合。在现场观察的时候已经不自觉的观察光线,下意识的移动位置,一旦抬起相机按快门,构图也是下意识将主体放在合适的位置,不会说这时候还考虑怎么安排画面元素。
当然现场光线和环境限制,在构图和用光上很多时候都会有缺憾,只能说尽量在有限的条件做好用光和视角的平衡,当要做取舍的时候,我想光影应该是最先被舍去的。有时这种缺憾反而更有现场真实感,而且太完美光影构图,强烈的形式感会对人文纪实作品会产生不真实感。有时候反而会故意去移动、倾斜相机破坏画面的安排以突出画面某种感觉。
再说摄影作品并非只拍摄美好的人事物,人生喜怒哀乐,环境的整洁有序或是混乱无序,都通过镜头去表现的,暴力也是美学、凌乱也是一种别样美,恐怖也是一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9.816
主题: 45
帖子: 5082
注册: 2003年8月
周广吉 发表于 2012-12-20 15:26
你做出了一个选择,就代表放弃其他所有的选择。你做出的这个选择可能可以拍出一张好的照片,但是不代表被你放弃的其他所有选择不能拍出一张好的照片。但其实人们很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当你用这种方式拍出来好片,就总会再重复同样的方式,直到越来越习惯这种方式。当你总是用这种方式的时候,就代表着定式,因为一瞬间,确实没有太多的时间思考,你下意识的就放弃了其他的方式。

关于形式脱离内容到底美不美的问题,日落剪影这种形式可以拍动物,可以拍人像,可以拍纪实,还可以拍建筑。同样的形式,换成不同的场景和内容都可以。日落剪影这种方式不会因为拍人物是美的,变成拍动物就不美了。

定式是肯定有的,但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相反定式也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存在,否则你拍的东西跟别人的没区别,也许确实因为定式而放弃了其它可能拍出好片的方式,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像Philippe Halsman一直坚持拍别人跳起的瞬间,也许别人不跳的瞬间能得到“更好的照片”,但这就是他的特色。最可怕的反而应该是不能坚持的定式,今天觉得这个方式好,明天觉得那个方式好,实际上不仅当前使用的方式不好(或不适合自己),更在变化的过程中不断放弃了本来可以拍出好照片的方式。

日落剪影包含的“人像、动物、建筑”这些对我来说依然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剪影中的情侣在接吻,而不是呆站;剪影中的动物在咆哮,而不是睡觉,这些对我来说才是内容。 本帖最后由 kwap 于 2012-12-20 17:3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86
主题: 61
帖子: 2592
注册: 2006年10月
kwap 发表于 2012-12-20 10:06
“预期”是思考的表现,却又很容易让自己产生思维的定式。一心想着这么拍,很容易就会忽略其他的拍摄手法和机会,因为时间,拍摄的时机,存储空间这些资源都不是无限的。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思考的是方向,是题材,无方向则盲目,但方向并不是定势,更多的时候瞬间的一瞥就要作出反映,只要方向是对的,不能有太多时间的思考,也没必要思考,只需要照着之前定下的方向就行了,正如独孤九剑,无招,但有式,式正是向着自己经过思考的方向而努力。与你那朋友的区别在于:他是基本不思考,也没有所谓的瞬间反应,只是随心所欲地拍。尽管这两者在外表看来没什么区别,但内里的区别,所需的积累,不是短时间能做得到的。

最后,脱离了内容的形式的美,一点也不美。也许在绘画的领域这可以是美,但在摄影的层面,我表示否定。

你做出了一个选择,就代表放弃其他所有的选择。你做出的这个选择可能可以拍出一张好的照片,但是不代表被你放弃的其他所有选择不能拍出一张好的照片。但其实人们很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当你用这种方式拍出来好片,就总会再重复同样的方式,直到越来越习惯这种方式。当你总是用这种方式的时候,就代表着定式,因为一瞬间,确实没有太多的时间思考,你下意识的就放弃了其他的方式。

关于形式脱离内容到底美不美的问题,日落剪影这种形式可以拍动物,可以拍人像,可以拍纪实,还可以拍建筑。同样的形式,换成不同的场景和内容都可以。日落剪影这种方式不会因为拍人物是美的,变成拍动物就不美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周广吉的Canon感动常在--双灯拍自家孕妇(更新拍摄花絮)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