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相机史上的一些有趣事 [主题管理员:大扯拐]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913 回帖:7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41
帖子: 1117
注册: 2005年10月
宾得确实是很值得大书特书一番的。

光圈快门机械联动,记得voigtlander的Bessamatic是一个代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909
主题: 72
帖子: 5635
注册: 2001年8月
理光的500应该很值得一提,这个是在佳能AE之前很久的事情了.

  快门与光圈的机械联动____一共有哪些品种呢,谁来说说?

  这个思路其实很好,但是产品不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909
主题: 72
帖子: 5635
注册: 2001年8月
原文由 巨蚁 发表
看来米兰达和百利都是被佳能逼死的。


  偶还收了这两个牌子里面的小品种呢,PETRI的工艺并不好.

  其实鬼子国的机器,PENTAX系列真不错,内外质量一直都过得硬.

  廉价的比如启能,就很好啊.

  单摆的镜间快门是WERRA,比较多见的是WERRA-MAT.

[远景 编辑于 2008-05-18 13:3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41
帖子: 1117
注册: 2005年10月
看来米兰达和百利都是被佳能逼死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868
主题: 9
帖子: 1330
注册: 2006年8月
光圈和快门是照相机控制曝光的两个重要部件.光圈与快门性能的不断进化,推动照相机的整体水平不断向前发展.可是对于机械手动相机来说,尽管由光圈和快门配合控制曝光已经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但曝光值的确定却是以人为方式估测出来的结果.
光在自然界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能量.但是,光的能量大小对于人的视觉来说只是一种强弱刺激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仅凭视觉对景物亮度的感受或经验积累,是不足以对光强度具体量化的.这就是说,纵然有比较精准的光圈快门但不能准确地衡量景物亮度,实际上仍然无法做到正确控制摄影曝光.因此,寻求一种能够客观衡量光强度的计量方式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事实上人们很早就发现,某些电路中的半导体手光作用后能够使电流发生变化,而最早用于摄影的硒测光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用于测光表中感受光强弱程度的器件叫做测光元件.测光元件从光电转换性质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光伏元件,这类元件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PN结的阻挡层,在光作用下可以产生电子-空穴对形成电动势,使测光电路中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以指示光强度变化.属于这类测光的元件有硒光电池,硅光电二极管,硅光电池,蓝硅光电池以及磷砷化镓光电二极管;另一种测光元件是光导元件,这种测光元件本身不能产生电动势,而是在光作用下会发生电导与电阻的变化,所以又称为光敏电阻.属于这类的测光元件有硫化镉光敏电阻,硒化镉光敏电阻和硒硫化镉光敏电阻等.这类测光元件与光伏元件不同,它必须在有外加电源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
但是,这还不能说所有对光敏感的物质都可以用于摄影测光.不同物质制成的测光元件,在测光性能方面是有很大差别的.首先,它对光的变化反应必须呈一定的线性关系.此外,它的敏感范围,频率响应,耗电及温差影响等情况都在考虑范围之内.象六十年代以前生产的硒表,由于测读范围小,低照度敏感性差,易老化等缺陷早已被淘汰了.而后来的硫化镉元件现在也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方面性能更加理想的硅测光元件.
摄影测光的应用,结束了几十年的摄影估测曝光※※.然而,借助测光表曝光究竟能使摄影曝光的精度提高多少呢?后来人们发现,测光表测取的范围与镜头摄取画面的范围实际上是存在差别的.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曝光精度,则必须改进测光方式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424
主题: 39
帖子: 10828
注册: 2007年8月
原文由 大扯拐 发表
  3、暴徒兄弟AE-1、AE-1P
  
  70年代前期,脚盆国单一型号的单反相机一般都是初期月产1000~2000千架。平常能达到5000架,畅销时有1万~2万的量。大家的日子都还过得平和滋润。
  1976年,佳能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脑单反相机AE-1,一开始,别的厂家都还没把这当回事,以为也就是一新潮高科技产品,应该不会对自 ......


来这楼里舒坦!
AE-1、AE-1P都使过,80年代在国内很时髦了,下图就是倒下的“培特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887
主题: 28
帖子: 10439
注册: 2001年12月
  4、海鸟的企业标准
  
  1992年由上海照相机总厂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海鸥DF系列照相机使用指南》,其中对海鸥DF-1、DF-2系列的快门是这样描述的:该快门在1~1/60秒慢、中速档的快门速度允许误差为标称值的±30%;1/125~1/1000秒高速档速度允许误差为标称值的±4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887
主题: 28
帖子: 10439
注册: 2001年12月
原文由 三星u608 发表

LZ辛苦了,慰问一下.
您在WORD里先码好,存档再粘贴过来,会安全些
PS:急等下文呀


谢谢,无忌很久没出问题了,那知道就在今天俺刚好想敲几个字的时候出错呢。都是偷懒惹的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887
主题: 28
帖子: 10439
注册: 2001年12月
  3、暴徒兄弟AE-1、AE-1P
  
  70年代前期,脚盆国单一型号的单反相机一般都是初期月产1000~2000千架。平常能达到5000架,畅销时有1万~2万的量。大家的日子都还过得平和滋润。
  1976年,佳能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脑单反相机AE-1,一开始,别的厂家都还没把这当回事,以为也就是一新潮高科技产品,应该不会对自己造成太大的冲击,待到AE-1正式销售,众多单反厂家都傻了眼,傻到说不出话,眼前的天空顿时黑暗了下来。当时,差不多级别的潘太克斯(Pentax/宾得)K2、奥林巴斯OM-2、美能达XE都在7万日元价格带上,性能胜过一头的AE-1竟然售价只有5万日元,足足低了30%,并且月产是4万架的水平,佳能以不可思议的价钱和产量刺激着众多人的神经。81年AE-1P最高的月产量达到过近16万台,是71年脚盆国全岛的月产量。一时间,购买AE-1,AE-1P成了一种时尚,一股热潮。由AE-1起,佳能在1976年到1984年连续8年中保持单反相机销量第一,并且带动着单反的平民化普及。腥风热雨中,密伦达(Miranda/米兰达)倒下了,老资格的培脱利(Petri)倒下了,剩下的厂家在苦苦煎熬。
  由暴徒兄弟AE-1、AE-1P引发的普及浪潮结束了单反相对高利润时代,结束了各品牌百花的齐放,扩大了佳能本牌镜头的产销量,带动了独立镜头厂家的崛起与发展,也推进了别的厂家在电子化、轻量化的更多考量,推动了对单反机器性能价格更多的思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868
主题: 9
帖子: 1330
注册: 2006年8月
有镜头时就有光圈,可有相机时却不一定就有快门.摄影术刚出现时,由于感光材料的感光速度太慢,曝光时间竟长达几十分钟.所以,当时的曝光控制并不十分严格,通常只是用镜头盖或帽子之类的东西随意遮挡一下就行了.随着感光材料的进步,感光材料的感光速度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相机需要有一个控制曝光的装置了,这个装置就是快门.
最早出现的快门十分简单,基本上是一个以弹簧控制的金属档片或打有圆孔的档片.这种简单快门通常只有一档速度,大致在1/30-1/60秒左右,当光线通过镜头时对胶片进行曝光,档片遮住镜头时曝光停止.显然这种单一速度的简易快门根本无法满足比较精确的曝光需要,于是可变速的快门应运而生了.最早出现的是一种带有固定裂口的帘幕快门,不过它并不适合在相机上使用,除了专门做曝光测定有时可能还会用到而外,即使是老相机上也很难看到.其后是镜间快门,即在镜头结构中间以三片或五片金属叶片的开闭过程来控制曝光.镜间快门的品种较多,比较常见的类型是推拉式镜间快门,速度一般在1/200-1/500秒左右.其结构特点是以一个叶片拨环带动几个叶片同时作开闭动作控制曝光.象德国的普朗多(PRONTOR)和日本的考派(COPAL)镜间快门就是这类快门的典型代表.再有一种是双打式镜间快门,是通过拨打片两次叶片圆盘推动叶片曝光的.这种快门的速度,通常可以达到1/500秒以上,比较著名的康搬(COMPUR)快门就是其典型代表.象瑞典的哈苏,国产的东风就是采用的这种快门.还有更复杂的一种,叫做单摆式镜间快门,其速度可以达到1/750-1/1000秒左右.由于技术复杂,造价太高,只能用于少数高档相机.
可变式帘幕快门,是由两块帘幕间的缝隙宽度变化控制曝光的,普遍用于35MM单反或旁轴相机.早期帘幕多以涂胶织品制作,帘幕横向运动,速度可以达到1/500-1/1000秒.其结构方式,可以分为两轴式,三轴式和四轴式.其中两轴式仅见于早期的康太斯(CONTAX)和基辅(KIEB),其帘幕为金属制作,速度可达1/1250秒,而且帘幕运行方式为纵向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金属纵走帘与现在的金属纵走帘并不是同一种结构的快门.我们现在所用的金属结构纵走帘幕,是在1960年日本考派(COPAL)公司首创的新型金属叶片焦点平面快门.这种快门是一种独立的结构,不仅将快门速度提高到1/8000秒,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单反相机快门机构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从快门控制的动力和方式来看,现代快门一改原来的机械手动方式,变为电子自动的控制方式.快门的发展和进化,无疑提高了快门工作效率和曝光控制的精度;而自动曝光的实现,则使得摄影者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摄影艺术创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957
主题: 11
帖子: 957
注册: 2007年7月
原文由 大扯拐 发表

刚才怎么哪?辛辛苦苦码字,说没了就没了,还得重来。。。。

LZ辛苦了,慰问一下.
您在WORD里先码好,存档再粘贴过来,会安全些
PS:急等下文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887
主题: 28
帖子: 10439
注册: 2001年12月

刚才怎么哪?辛辛苦苦码字,说没了就没了,还得重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868
主题: 9
帖子: 1330
注册: 2006年8月
从有镜头那天开始就有光圈.不过,原始的光圈是以金属片上一定比例大小不同的固定圆孔控制光量得的,后来才有了可变光孔的收缩光圈.收缩光圈是由六片以上的弧型金属片构成的.在弧型金属片的两侧两端各有一个厚约一毫米的圆形卡隼.一侧卡隼固定于光圈基座,另一侧卡隼则与光圈调节环相连.当光圈调节环转动时,所有光圈叶片随之移动组成大小不同的光孔,以控制不同的进光量.
收缩光圈虽然要比固定光孔更加方便和精确,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进光量应该怎样量化控制,以什么样的等级制增减光量才合适?按照平方反比定律,光孔直径每缩小1/2则进光量减少到原来的1/4.显然,以四倍的关系调整曝光量未免过于粗略,而以二倍的关系作为光圈整数级差则更为合适.但是,由于当时相机生产,不同的国家标准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尽管都是以二倍关系增减进光量,可光圈系数的排列情况却不一致,以至形成几种不同的光圈系数.当时比较常见有自然系统光圈系数;史多兹(F.STOLZE)系统;英国系统;法国系统;蔡斯鲁道夫系统等.在有些老相机上,我们还会看到英国大陆制的光圈系数:F2.2,3.2,4.5,6.3,9,12.5,18,25...的排列方式.由此不难看出,尽管几种光圈系数在增减倍数上虽然相等,但由于计算起点不同各个系数的组成当然也就各不相同.显然,这种让众多摄影者莫衷一是的光圈系数系统是行不通的.于是,在1900年国际摄影会议上决定,在全世界范围内统一采用法国光圈系数系统作为统一的光圈系数.即以相对口径F1为计算基准点,以曝光时间增长到上一级光圈值的二倍排列光圈系数.这样一来,光圈系数的排列就形成了:F1,1.4,2,2.8,4,5.6,8,11.3,16,22.5,32...的排列方式.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将数值中的小数去掉,就形成了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光圈系数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887
主题: 28
帖子: 10439
注册: 2001年12月
原文由 fruitbear 发表

  哦?

[fruitbear 编辑于 2008-05-08 03:32]

玛米亚ZM,当年,曾经梦想拥有。所以,对Z系列的变故专门看过不少资料。顺便也就知道了一些别的有趣的事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6.549
主题: 0
帖子: 2434
注册: 2002年1月
有意思的说,找根凳子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859
主题: 63
帖子: 2919
注册: 2006年5月
原文由 大扯拐 发表
1、尼康玛特(Nikomat)的由来

1917 三菱把属下的几家光学仪器厂合并在了一起,成立日本光学工业公司 Nippon Kogaku,制造军用光学仪器,顺便生产镜头,早期的佳能也用nikkor镜头。1946年开始使用Nikon品牌,Ni-Ko-n,其实就是Nippon Kogaku的缩写加当时相机品牌流行的尾字母n。1948年的Nikon I借助朝鲜战争让很多美国人 ......


过瘾啊
可见“没有不变的朋友,也没有不变的敌人”这句话是多么的正确啊
现在蔡司在生产ZF镜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169
主题: 47
帖子: 15081
注册: 2003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来看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868
主题: 9
帖子: 1330
注册: 2006年8月
在诸多艺术门类中,摄影出现得最晚,而它孕育的过程却最长,竟达到两千五百年之久.其原因在于摄影的技术构成与光学,化学以及机械,电子等多学科密切相关.在人们认识还没有达到响应程度的时候,摄影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摄影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即成像部分和影像记录部分.事实上,早在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时代的学者墨子,就曾经在他的著作<墨经>中对小孔成像及物像距间的关系有所记载.而到了十六世纪,还只能被亚里士多德时代的画家用于绘画暗箱.有人把绘画暗箱叫做"古典照相机",其实绘画暗箱仅具有照相机一半的功能,即成像功能.而另一半记录影像的功能,就成了人们苦苦追寻的目标.
其实,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很早就发现过,一些物质在阳光照射下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只不过这些会发生变化的物质,并不适合用于记录影像.而真正有价值的发现,又差一点儿被忽略掉.1727年,德国教师苏尔茨(SCHNLZE 1687-1744)在一次式验时,无意中发现硝酸银与制作粉笔的白粉混合后在阳光下会变黑.但他并没有就此进行深入研究,只是在刊物上做了一般性的报道.然而这个发现却引起了瑞典化学家席勒(SCHEELE 1742-1786)的注意,并对此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银盐具有明显的感光作用,特别是对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光最为敏感;同时他还发现,已曝过光的银盐在水中不会被溶解.此后,瑞士的塞内比尔(SENSBIER 1742-1809)又把席勒的研究成果向前推进一步,提出银盐对光谱中不同波长的色光具有不同的感受能力.这些发现不仅为感光材料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摄影成为现实提供了具体条件.
达盖尔的银版法摄影术,即银板作用于碘蒸气所生成的碘化银即是卤族元素与金属银的化合物.就这一点来说,银版法的成功当然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完成的.达盖尔不是最早的摄影实践者,但他是最早成功的摄影实践者.达盖尔的成功并不在于银版法本身的实用价值,而在于他想把摄影方法无偿提供给公众,而不是被个人或少数人所垄断.事实上在1837年5月达盖尔就已经取得了成果,为了使发明真正能造福社会,就只能由国家收购专利然后再公布于众.直到1839年,法国和英国※※先后收购了这项专利.同年8月的某一天,在法国学术院举行的科学院与美术院联席会议上专利得以公布,并且确定这一天作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然而,事实上银版法摄影术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广.一是银版价格不菲;二是观赏存放并不方便.更主要的是,一种更方便,更实用摄影方法于1841年出现了.新方法是由英国人威廉.亨利.弗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 HENRI FOX TALBOT 1800-1877)公布的,这种方法是在涂有银盐的纸上先获得负像,并且可以由负像复制若干份正像,这当然要比银版法更为优越.而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负正摄影法,基本上也正是按照这种方式发展和延续下来的.
尽管银版法摄影术推行的时间很短,而且仅局限于上流社会,但留下为数不多见的银版摄影作品却成了摄影艺术的瑰宝.而达盖尔...1839...银版法,却成了摄影人的永远记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173
主题: 79
帖子: 1183
注册: 2008年2月
俺姓苏  是哈苏的苏 姓苏的都穷 比如苏俄就穷 老家在哈尔滨  所以俺就进了穷人的苏哈---基辅88,  就来了笑话

俺基辅88的测光开关的位置,原来的开关在左侧,很不可想象,这么大的也算名厂吧,怎么就设计的这个熊样 ,我就TMD给他改到了右侧
,在调整光圈和快门配合的时用中指和母指调整,找到最佳组合,食指当然是在按电源开关的钮,这个钮是藏在饰皮下的,有小米大小,很容易自然操作,我还让它食指按住时开电源,离开就自己关上了,用什么做的我忘记了,可能是圆珠笔和别的改制的。很实用。一度我成了我们本地的88大专家。几年后的基辅88CM的电源开关才改到了我改的位置上,它的是红色的按钮,按一次可以保持10秒,我改的比厂家的更省电 。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电器耗电量大。我当时想电告基辅厂我的技术革新,又TMD一想,人家在搞国家体制问题,加上他们是官僚商家,人家有的是能源,咱操什么闲心啊。

我这辈子,就靠这个笑话活着了,俺有资本啊,也算个名厂的设计师了。

还是鲁迅说的好:我们工农子弟。穷的金钱,而不是聪明和智慧。自信!自信!阿Q!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5.695
主题: 282
帖子: 21918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大扯拐 发表
赫赫 看老大的玛米亚帖子受到的启发呀

  哦?

[fruitbear 编辑于 2008-05-08 03:3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173
主题: 79
帖子: 1183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大扯拐 发表

:(

俺可是从正规专业刊物上看来的,凭记忆敲的字。


您怎么不睡觉啊朋友。我是晚上精神,我要6点睡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887
主题: 28
帖子: 10439
注册: 2001年12月
原文由 国家利益 发表

编的不错,我以后也编一个。

严重建议这个主题的题目要叫:在真实的基础上来写意照相术的有趣故事


:(

俺可是从正规专业刊物上看来的,凭记忆敲的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887
主题: 28
帖子: 10439
注册: 2001年12月
原文由 fruitbear 发表
支持一把,比较喜欢※※


赫赫
看老大的玛米亚帖子受到的启发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5.695
主题: 282
帖子: 21918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支持一把,比较喜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173
主题: 79
帖子: 1183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大扯拐 发表
1、尼康玛特(Nikomat)的由来

1917 三菱把属下的几家光学仪器厂合并在了一起,成立日本光学工业公司 Nippon Kogaku,制造军用光学仪器,顺便生产镜头,早期的佳能也用nikkor镜头。1946年开始使用Nikon品牌,Ni-Ko-n,其实就是Nippon Kogaku的缩写加当时相机品牌流行的尾字母n。1948年的Nikon I借助朝鲜战争让很多美国人 ......


编的不错,我以后也编一个。

严重建议这个主题的题目要叫:在真实的基础上来写意照相术的有趣故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173
主题: 79
帖子: 1183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大扯拐 发表
2、引进宾得K1000
旭光学从1976年开始生产宾得(潘太克斯)Pentax K1000全机械相机,以低廉的价格,基本的功能,可靠的质量,制造了了差不多20年,畅销了20多年,创造了一个销售奇迹。看过一份统计资料,K1000的故障率在1‰以内,当时的尼康F2、佳能new F1、在10‰左右,徕卡M6、R5也不过7‰左右。K1000在日本的售价是3w多 ......


我笑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3
帖子: 535
注册: 2008年1月
“标贴是工人不小心,里面全是认真的。”
--典型的屁话。

“标贴是脸面,连脸面都弄不好的工人会把里面的几千个部件仔细对待?”
--这才有理。

本人很不幸买过那个国内引进生产的明佳,机身上的接缝宽的能让蚂蚁自由出入,绝不夸张。

[铁达尼 编辑于 2008-05-07 19:0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332
主题: 25
帖子: 5181
注册: 2005年1月
原文由 大扯拐 发表

:)
早期的海鸥组装美能达X-300有一部分是返销脚盆国的,据说,第一批在原厂技工的监督下组装,顺利返销,第二批是自己弄的,在岸边船上,美能达技师拆了几个包装后就叫返厂,不收货。海鸥很郁闷,※※,说连仪器都没动,咋就判断组装质量呢,人家说:机身屁股底下的标贴个个都是歪的。这边愤怒了,标贴是工人不小心,里 ......


好玩好玩,继续继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887
主题: 28
帖子: 10439
注册: 2001年12月
原文由 铁达尼 发表
x光厂们愣把1‰的故障率提高到了80‰

--哈哈,这是实情。可见把同样零件不同技师组装一下寿命立变是可信的。

:)
早期的海鸥组装美能达X-300有一部分是返销脚盆国的,据说,第一批在原厂技工的监督下组装,顺利返销,第二批是自己弄的,在岸边船上,美能达技师拆了几个包装后就叫返厂,不收货。海鸥很郁闷,※※,说连仪器都没动,咋就判断组装质量呢,人家说:机身屁股底下的标贴个个都是歪的。这边愤怒了,标贴是工人不小心,里面全是认真的。人家又说:标贴是脸面,他们不相信连脸面都弄不好的工人会把里面的几千个部件仔细对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3
帖子: 535
注册: 2008年1月
x光厂们愣把1‰的故障率提高到了80‰

--哈哈,这是实情。可见把同样零件不同技师组装一下寿命立变是可信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相机史上的一些有趣事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