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强贴:落日余晖——追忆红色帝国的暴力美学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29.566
主题: 44
帖子: 393
注册: 2002年9月
http://cache_tianya_cn/publicforum/content/no04/1/672834.shtml
花了十几个小时来看完了这个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2977 回帖:4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1.163
主题: 9
帖子: 362
注册: 2005年3月
我也一口气看完了,实在是震撼……

对小日本批得也太狠了点(tianya上第15页 ),要知道这个论坛上很多NCSPO的FANS的。

激起我对重工的无限景仰,趁年轻考哈工大深造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681
主题: 53
帖子: 1698
注册: 2007年3月
原文由 liaoch3 发表

确实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和民族。而且曾给予过我们无私的援助,我们真不应该忘记,下面是一个曾经在哈工大工作过的苏联专家的故事。

轧钢专业创立初期的苏联专家斯米尔诺夫

  今年春节期间与曾经在轧钢教研室工作过的戴玉升学长通电话,他告诉我:我们敬爱的老师———苏联专家斯米尔诺夫教授,在他的亲人们相继 ......


顶这个,看的我想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3.719
主题: 26
帖子: 14760
注册: 2000年10月
原文由 IBMas400 发表

靠的是压老百姓的生活,搞到当年生活物资奇缺。
今天看到当年戈尔巴乔夫在BBC采访的时候说的一个笑话:
“在莫斯科买面包要排队,每天队排出去1、2公里长。排了半天,队好像一直不动。终于有人受不了了,大喊:‘我不排了,我要去克里姆林宫,杀了戈尔巴乔夫!’,然后离开。过了一会儿,这个人回来,边上的人就问他:‘ ......


这类唱衰苏联的笑话,在80年代听了,很欢欣鼓舞。
后来从苏联回来的人多了,才发现,当年他们的农民的生活相当的好,城里很多人在郊区还都有块自留地可以出产丰富的天然食品,基本保障比如住房、水电、医疗、教育、就业,更是属于发达国家水准。
老百姓抱怨生活不够好,标准是富国的,所谓奇缺,标杆也是欧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22
帖子: 227
注册: 2007年11月
原文由 陈皮 发表
看完后才体会到什么是伟大的国家…………

确实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和民族。而且曾给予过我们无私的援助,我们真不应该忘记,下面是一个曾经在哈工大工作过的苏联专家的故事。

轧钢专业创立初期的苏联专家斯米尔诺夫

  今年春节期间与曾经在轧钢教研室工作过的戴玉升学长通电话,他告诉我:我们敬爱的老师———苏联专家斯米尔诺夫教授,在他的亲人们相继离开人世后,自己一人独居,不幸在无人知晓中阖然长逝。得知这一噩耗后,很多当年受教于他的学生和了解他的同志也无不感叹,我特地写下这篇短文以寄托我们的思念。
  1955年是举国上下火红地投身到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年。为了让中国人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制造出像轧钢设备这样的成套装备,武装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用最短的时间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国家决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轧钢工艺及设备专业。就在当年的秋季学期开学时,苏联莫斯科鲍曼工业大学斯米尔诺夫教授受苏联※※的委派,风尘仆仆地带着夫人和小儿子来到了哈尔滨。
  斯米尔诺夫教授负担着十分繁重的教学任务:他要为不同背景的12名研究生和刚从金相专业转过来的20名本科四年级学生讲授两学期轧钢专业的主要专业课《轧钢设备》,共计240学时,另外还有40学时的《轧钢机润滑设备》课程。当时我们所用的两本教材是轧钢设备设计领域的“祖师爷”———采利柯夫院士于 1946年撰写的,时间已过了十年,不免显得有些陈旧。因此,他尽可能地将最新的材料用生动的语言和简洁的图样教给学生。他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利用一切时间撰写书稿,在58年他回国后以与采利柯夫合著的名义出版了《轧钢设备》一书。此教科书在后来的十几年间成为全国轧钢专业的首选教材。
  与哈工大其他苏联专家相比,斯米尔诺夫还面临着一个大难题,即如何建立实验室。现成的轧钢设备是不能用来装备实验室的,只得由他指导赖明道等几位来自生产第一线的研究生来做技术设计。他的指导思想是要使用有限的资金千方百计地为我们设计出一套比他们学校更先进、更实用的实验室设备。因此他反复拟定每台设备的基本参数、无数次勾勒结构示意简图,然后让研究生去作技术设计。这种做法有时候简直到了令人不堪承受的地步,可是在他看来,只要能设计出一套技术先进、造价低廉的实验室轧机他就心满意足了。根据一机部的安排,从沈阳重机厂抽调了一批工程师在他指导下完成了施工图纸的设计后,包括一套四辊可逆式轧机、三架二辊轧机和一台十辊矫直机在内的实验室设备,于1958年由大连工矿车辆厂(大连重机厂的前身)制造后交付给我们。这套实验轧机远比当时他们学校的要先进得多。直到今天,这套堪称新中国第一的实验轧机已为我校轧钢、自动化和液压等三个专业的师生做出了无可取代的贡献,而且还在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斯米尔诺夫教授对待工作极其认真负责,对待生活严肃、节俭,对他的同事、学生极端热忱。当年哈工大几十位苏联专家的住地离学校并不远,步行只需十几分钟。但是,学校规定专家上下班必须车接车送。斯米尔诺夫对此规定意见颇大,他认为此举实在是一种浪费。另外他认为走路上下班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有益于身体健康。学校的有关单位认为他的意见虽然值得考虑,但是他的安全还是必须要保证,因此一直没有同意。在多次反映得不到结果后,他直接向在轧钢教研室蹲点的李昌校长提出了这个意见,并得到了李校长的同意。但李昌校长同时指示教研室的同志,必须陪他一起走。多数时间是我陪他走的,于是我在与他边走边聊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又得到了他的言传身教。
  当年哈工大的几十位苏联专家都受到中国※※的高规格接待,享受着极高的待遇,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很多苏联专家经常邀请中国同事和学生到他们家里做客或者参加各种文娱活动。然而斯米尔诺夫却从来没有宴请过他的中国同事和学生,也没参加过我们的活动。记得有一次在离专家宿舍不远处举行的晚会上,有人提议请他来一起跳跳舞,大家一致同意。于是我和另一位本科学生一起到他家去请他,岂知他还是不为所动。在我的记忆里,他在哈尔滨时唯一一次个人休闲活动是在57年盛夏。那时因为我们专业的学生延期毕业,他的家人也已经先期回国,因而他同意去松花江畔钓鱼。斯米尔诺夫堪称是位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除了抽点烟外似乎根本没有什么其它的嗜好。在我的记忆里,无论冬夏,他总是身着一套整洁的灰色西装,只在登上回莫斯科的列车时才换了套咖啡色的。
  虽然只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短短两年,但他对中国情有独钟,时刻关注着我们的成长和进步。除了※※期间,他与我每年都有书信往来。改革开放后,戴玉升多次到过他家拜访,每次都得到他和夫人的热情招待。他特别关注教研室和※※们的近况,2000年他把57年哈工大送给他的纪念相册和一个印度花瓶托戴玉升转赠给我们。收到这份珍贵的礼物后,我们立即编辑了一个相册回赠给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十分困难,退休老人的困难尤其突出。经戴玉升提议,我们这些※※们为他凑了些美元接济他。虽然他很坚强,最终还是接纳了。1993年,连家创校长访俄时也正值此阶段,但代表团在莫斯科期间,斯米尔诺夫教授还是天天满怀热情地陪着他们,起到了一个尽心尽职的向导作用。他不但促成了鲍曼工业大学校长与连家创校长的会谈和两校间校际友好合作协议的签署,还不辞辛劳地为代表团联系诸如斯坦金大学等需要拜访的单位。出于一贯节俭的性格,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还是坚持尽量不打车而选择步行或坐地铁。每到午餐的时候,他都要悄悄地离开代表团。后来连校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发现,他的手提包里竟藏着一块用作午餐的干面包。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为人※※者,感慨至深,却难以言表。
  回国前连校长几次代表学校诚恳地邀请他访问燕大,他表示尽管他很想再到中国去看看,但是自己已经退休多年,没有甚么学术成果可供交流,婉言谢绝了对他的邀请。如今斯米尔诺夫一家四口都已先后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却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斯米尔诺夫教授夫妇和儿子1956年摄于哈工大土木搂前。前排左二为斯米尔诺夫教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2.856
主题: 420
帖子: 5764
注册: 2001年1月
优质内容勋章
看完后才体会到什么是伟大的国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318
主题: 51
帖子: 1379
注册: 2004年8月
原文由 closecombat 发表
最惊心动魄的是这个附加内容:


※※不属于软弱的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205
主题: 7
帖子: 643
注册: 2003年1月
写的很好。资粮详尽。

不过作者提到:

  我不敢轻易说美国人等于搞假,尽管有无数人论证过这一点,包括一些所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但是,我一直没想通两点:美国人用3年时间完成苏联过去10年的漫长积累,例如载人航天试验、太空生活等等重要的试验,直接登月,匪夷所思;2、就是关于土星5运载火箭之谜,没有人见过他,也没有任何零件和实物留下,此后土星-5再也没有使用过(作为一个成熟的大推力火箭突然被放弃,美国人的“无需使用说”在※※背景下很难让人相信),NASA的档案库里什么档案都有,就是没有土星5的设计图纸、实验记录——NASA的解释是丢失了,匪夷所思。


好像不是作者的风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2.694
主题: 22
帖子: 2150
注册: 2003年8月
最惊心动魄的是这个附加内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155
主题: 125
帖子: 3604
注册: 2001年2月
这哥们的文笔真好:

当面对这些身形巨大、嗓门震天、饭量惊人、外形凶悍、所过之处无不留下陷坑般碾痕、抛洒着浓浓黑烟、翻山过河如履平地、血统纯正的重型军用越野运输霸王时,你很难不血脉喷张——其实,真正的纯种越野车是他们,而不是SUV、吉普车、或者一些巨大的矿山机械。只不过人民车库的一般装不下,而且价格昂贵,使用成本浩大,你很难拥有。我甚至有一个计划,在条件成熟时,驾车从新疆的霍尔果斯进入前苏联中亚地区,从这里开始尝试横穿前苏联东西跨度14000公里的国土——这倒不是对苏联有什么痴迷,就像这个帖子本身并不表示我是他的FANS,我根本就不是,仅仅是因为他确实蕴含着一些让你冲动的东西——个性鲜明的重型汽车、抢来的广袤的国土、强大的重工、抢掠成性的沙文主义、睚眦必报的行动方式、富有创造力的技术设计、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是涨停就是跌停的极端民族性格、以及文化、美女和风光….等等。这些暴力和美丽融合后所产生的化合物,通过你的眼睛服用,让你的神经亢奋。当然,如果是驾驶下图中那辆最讨我欢心的明斯克535则是上上签:他有一张美女般迷人的笑脸、身材适中、轮廓凶悍、嗓门粗大、力气惊人、能静能动、心地善良,很适合我的胃口,而且作为苏联大量使用的军用重卡,意味着途中的维修将和奥拓一样便利。这辆535是如此强壮和善良,以至于在图中那种可能自顾不暇的处境中,还能腾出手来拉小兄弟157一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9
帖子: 332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piwushi 发表
http://cache_otianya_cn/publicforum/content/no04/1/672834.shtml
只看作者的方法,在tianya前面加个o,秘籍!


果然管用,牛!多谢这位tx。这样看天涯的帖子爽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155
主题: 125
帖子: 3604
注册: 2001年2月
楼下的秘籍太棒了,谢谢!

另外:
呼叫姐姐抱抱,呼叫姐姐抱抱,有人要抢你饭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927
主题: 1
帖子: 201
注册: 2004年12月
http://cache_otianya_cn/publicforum/content/no04/1/672834.shtml
只看作者的方法,在tianya前面加个o,秘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385
主题: 4
帖子: 585
注册: 2005年12月
太牛B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155
主题: 125
帖子: 3604
注册: 2001年2月
那个作者真牛,很好的资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4
帖子: 79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春叫猫来猫叫春 发表

比中国印度老百姓过的好多了
跟同时期的韩国台湾应该也差不多


可惜比米国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104
主题: 116
帖子: 82
注册: 2005年8月
原文由 IBMas400 发表

靠的是压老百姓的生活,搞到当年生活物资奇缺。
今天看到当年戈尔巴乔夫在BBC采访的时候说的一个笑话:
“在莫斯科买面包要排队,每天队排出去1、2公里长。排了半天,队好像一直不动。终于有人受不了了,大喊:‘我不排了,我要去克里姆林宫,杀了戈尔巴乔夫!’,然后离开。过了一会儿,这个人回来,边上的人就问他:‘ ......


比中国印度老百姓过的好多了
跟同时期的韩国台湾应该也差不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321
主题: 16
帖子: 1795
注册: 2004年8月
原文由 计划变化 发表
一直按照核大战可以不落下风,常规战争可以对抗全世界的标准在建设,居然能维持这么多年,真不可思议

靠的是压老百姓的生活,搞到当年生活物资奇缺。
今天看到当年戈尔巴乔夫在BBC采访的时候说的一个笑话:
“在莫斯科买面包要排队,每天队排出去1、2公里长。排了半天,队好像一直不动。终于有人受不了了,大喊:‘我不排了,我要去克里姆林宫,杀了戈尔巴乔夫!’,然后离开。过了一会儿,这个人回来,边上的人就问他:‘杀成了吗?’回答:‘没,克里姆林宫外面队排得更长 ’”

这个笑话很早就听过,可是从戈尔巴乔夫自己嘴里说出来,还是很有趣味的。

[IBMas400 编辑于 2008-06-05 17:4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5.382
主题: 170
帖子: 3909
注册: 2005年2月
不错,谢谢楼主推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497
主题: 49
帖子: 3121
注册: 2005年11月
一直按照核大战可以不落下风,常规战争可以对抗全世界的标准在建设,居然能维持这么多年,真不可思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36
主题: 113
帖子: 2767
注册: 2005年10月
刚看氢弹的那部分,知道地球可以毁灭N次是怎么回事了.

不知道设计者会不会忏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36
主题: 113
帖子: 2767
注册: 2005年10月
原文由 rhapsody 发表
虽然
俺看到这种写钢铁怪兽的帖子也很带劲
但是
理智告诉我在战场上获得战争主动权的不是这些东西
至少
现在及以后都不会是了


那是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472
主题: 210
帖子: 4637
注册: 2005年8月
最牛的还是那N1火箭,造7枚全部变成巨型烟火。不知道这一玩烧掉多少卢布,※※子花钱真TMD大手大脚,难怪会垮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321
主题: 16
帖子: 1795
注册: 2004年8月
原文由 斌子 发表
开眼了!!!
最帅的是那个“可以站起来走路的※※※工程※※变形金刚”

这回地震救灾咋没瞧见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829
主题: 50
帖子: 575
注册: 2001年12月
很好,经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9.156
主题: 46
帖子: 3159
注册: 2002年9月
开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221
主题: 44
帖子: 4191
注册: 2001年3月
开眼了!!!
最帅的是那个“可以站起来走路的※※※工程※※变形金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221
主题: 44
帖子: 4191
注册: 2001年3月
很强 很暴力!!!

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2
主题: 23
帖子: 1428
注册: 2000年11月
虽然
俺看到这种写钢铁怪兽的帖子也很带劲
但是
理智告诉我在战场上获得战争主动权的不是这些东西
至少
现在及以后都不会是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129
主题: 4
帖子: 127
注册: 2002年2月
太监贴,不提也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转强贴:落日余晖——追忆红色帝国的暴力美学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