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画意摄影 [主题管理员:梧桐山人]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33656 回帖:137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478
主题: 9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6月
原文由 暖暖色 发表
这是我创作的^_^
这张是倒影后期处理了。

看不清画面内容。
片子上重要的细节不能模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505
主题: 21
帖子: 4389
注册: 2006年12月
不错的帖子,学习了。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251
主题: 2
帖子: 5432
注册: 2006年5月
这是我创作的^_^
这张是倒影后期处理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251
主题: 2
帖子: 5432
注册: 2006年5月
macsun兄,以前我很贪玩片子很差,而且不知天高地厚。为此我付出了代价。
macsun兄,你把这张片子翻出来大概也看见我以前的片子了吧。
我以前的片子我都不敢去看,大部分被恶搞。
因为我的一张精品但是拍的很差被人链接到文字论坛,我遭到了指责批评谩骂。因为同情支持我的人多,第二次又被另一人在文字论坛开了一帖,而且言语侮辱人。第二次比第一次更厉害。在生活中从来没遇见过,我懵了,一打开无忌看见谩骂就掉泪。
我很感激支持我,为我仗义执言的兄长朋友。
就是因为这样我发奋努力,我真正的爱上了摄影。
macsun兄,看了我的经历你就不会再生气了。因为这是网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251
主题: 2
帖子: 5432
注册: 2006年5月
macsun兄好^_^
谢谢你!
这张素描好棒啊,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艺术魅力,我擅自收藏了^_^
macsun兄,很不好意思那张《送给小牛洋洋的礼物》是我在画展里克隆的。别生气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251
主题: 2
帖子: 5432
注册: 2006年5月
说实在我还没资格来发表评论,但是在论坛我看见过一句话:“摄影是很快的绘画,绘画是很慢的摄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8.048
主题: 18
帖子: 6919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macsun 发表

原文由 lord 发表
摄影和油画不是一个概念,以前不是以后也不是。这么搞只能说明你既不懂油画也不懂摄影。不过要是想追求商业上的成功还是有一定的投机可能。劝你不要抱太大幻想,因为你这东西技术含量太低别人很容易摹仿。
这是我的个人见解,没有恶意。

尽管一千万吨与lord二位小伙子的语言非 ......


有些东西讲道理没有用,愿意学习的人能够不断进步,而不愿意学习又喜欢以一己之见来否定别人,是所谓的夜郎自大,现在网络上这样的朋友很多。我以前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以为自己懂了,实际还浅薄的很。楼主不仅绘画于摄影都懂得相对的多,而且谦虚、和蔼,面对刻薄者不理会也罢,好比咖啡馆里偶尔撞入一莽汉,可气也可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78
主题: 9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6月
《素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78
主题: 9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6月
原文由 暖暖色 发表
macsun兄,暖暖有点冒昧了,可是很想.....。
macsun兄,发在论坛的那张“素描”是张自拍。我用蒙板稍稍处理了一下背景。
macsun兄,我很想处理成象你那样的效果。我还有许多自拍。
请教macsun兄了,谢谢啊!

暖暖的“素描”我看了,不会很像“素描”,但效果仍很好,我也发一张给你参考一下。顺便说一下,你的小品极有品味(特别是那几张花的),另外你的那张《送给小牛洋洋的礼物》简直就像米勒的油画,我给转贴到这儿,不知你同意否?

送给小牛洋洋的礼物 作者:暖暖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78
主题: 9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6月
原文由 一千万吨 发表
还是先理清楚绘画和摄影的区别好些,
有些东西不过是套用了绘画的表现技法谈不上有画意,
画匠和画家是有区别的~

原文由 lord 发表
摄影和油画不是一个概念,以前不是以后也不是。这么搞只能说明你既不懂油画也不懂摄影。不过要是想追求商业上的成功还是有一定的投机可能。劝你不要抱太大幻想,因为你这东西技术含量太低别人很容易摹仿。
这是我的个人见解,没有恶意。

尽管一千万吨与lord二位小伙子的语言非常刻薄(从无忌论坛上我了解一千万吨小伙子大概接触摄影不到半年,lord稍好一点,而且加了一句“没有恶意”),我还是尽量保持克制,不知这二位知不知道“无知者无畏”的古训?!

为了讨论,我将之前发的几个回帖整理了一下,放在此处,希望上述二位能够看到:

潘朵拉绘画魔盒
作者MACSUN

1988年,当时的一本摄影杂志刊登了一篇英国人的文章,文章中提到了刚出现的一些“高效能仪器”:数字转换绘画盒(Quantel Paintbox)、闪烁扫描器(Scitex)、美术设计仪(Aesthedes),影像处理仪(Imagers),“听起来就像科幻电影中用希腊文缀拼成的希奇古怪的名词一般”。文章的作者认为。由于这种“高效能仪器”的出现,“摄影师和修版师的失业救济队伍将要扩大,新技术足以使‘摄影家’这个词成为※※。”(《国际摄影》1988年第6期)

这使我想起了英国艺术史学家房龙描述160年前摄影诞生时的景象:“由于法国人发现了摄影术。画家遇到了劲敌,吓的他们魂飞魄散……” (房龙《人类的艺术》)

一、“本来意义上的摄影”
似乎房龙描述160年前美术撞击摄影带来的震撼,如今在摄影撞击数码技术时重现了!《中国摄影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电脑制作的影像作品是摄影吗?》的文章,文章的观点是:“电脑制作的影像作品,根本不能叫摄影和摄影作品。”另一篇题为《不可与传统摄影画等号》的文章认为电脑制作的“摄影作品”(将摄影作品带引号已十分明了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与传统摄影作品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

这些文章的共同点是,“本来意义上的摄影”概念应该是反映客观真实,“摄影的语言,也就是瞬间纪实的语言。”

由于数字技术突然冲击摄影,迫使摄影人匆忙挺身出来给摄影下定义,筑围墙,其忠诚之心,着实让人感动。只是摄影相较绘画仅160年※※,看看绘画的千年变迁,现在给摄影下定义是否早了点?正因为如此,我翻遍手头所有摄影书籍,给摄影下定义者寥寥无几,只有两本书讲到,一本是最新版的《辞海》。

《辞海》的摄影条目:摄影是用照相机或电影摄影机摄取景物像的过程。
显然《辞海》将摄影这个词作为动词解释。不是摄影界争论的那个“摄影”。另一本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摄影教程》,教程的观点是:
摄影基本上是应用科学,想象力与设计,专业技巧和组织能力构成的混合体。
瞧,即使是我们认为“保守的英国人”也将“本来意义上的摄影”说得宽泛而富有延伸性。

也许了解一下艺术近代史,对“本来意义上的摄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十九世纪中叶。欧洲画坛出现了“印象派”。

在“印象派”之前,欧洲传统的学院主义艺术对绘画色彩也有一套“传统标准”,即以古代绘画的色调为最高追求,“一幅好的画应该像一把小提琴”,有人对年青的康斯太勃(Constable,1776—1837,英国画家)这样说。

古典绘画由于年久退色,通幅画面呈现棕褐色调,就像小提琴的颜色。

十九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科学在物质分析领域大踏步前进。由于科学对于光与色的解释,使得一部分画家尝试一些新的观察与绘画方法,用色点与色束来表现光的颤动和物象间的相互辉映,按照莫奈(Monet,1840—1926法国画家)的话说:“画家必须掌握阳光的真正性质”。这就产生了“印象派”。“印象派”用强烈颤动的色彩,取代了传统学院派的“小提琴”色调。1874年,当“印象派”作品作为官方沙龙落选展品展出时,“印象派”这个词只是一个用于冷嘲热讽的“绰号”!

艺术受技术的影响,有些是由于观念的冲击,但更多的是处于无奈。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人达盖尔,他是一个对化学感兴趣的画家。他希望能找到机械小窍门来降低油画肖像画的成本。这个法国人搞出了一套装置,可以利用机械和化学的办法,代替铅笔和油画颜料,为人们“摄制”肖像。

在当时摄影被称之为“光画”。敏感的感光板一下子抓住了对象的面孔,形象永久不变,人们意识到即使最勤劳的画家也无法指望在素描或油画中包含如此多的细节,甚至有人认为照相机生来就比绘画优越。“那些处于幼稚期的肖像画家要么等着俄死,要么改行学摄影。与此同样的情况是:油画发明后,人们很快发现,用油画画人像,比用石头雕刻一个人像便宜得多,雕刻家失业了,可是找画家画像的人多了起来。”(房龙《人类的艺术》)

摄影既然是画家发明的,那么用来表现绘画效果似乎就自然而然了。早期的摄影家在都是画家,都有着极强的绘画意识及绘画基本功。他们像创作一幅绘画作品那样创作一幅摄影作品。拍摄之前先画素描稿与构图;像学院派画家那样将模特儿装扮起来以体现浪漫诗句或道德方面的主题;在摄影室搭盖精制的场景;广泛使用照片合成和修片技术以取得给画一般的艺术效果。

当然绘画并没有因为摄影技术的发明而消亡,但是画家认为有必要改变一下态度。既然绘画在“拟真”方面敌不过摄影,何不发挥其长,将“绘画性”发挥极致呢?这样,绘画就出现了“野兽派”、“抽象派”以及后来种种画派。

如果追根寻源,找出本来“意义上的摄影与绘画”是什么样?那么传统的绘画是“拟真”,而传统的摄影是“拟画”。

现在的情形似乎不是这样,绘画更写意,摄影更写真。

※※总是不断重复与变幻,教会人们不要一成不变的看事物。但是有一条也许是一成不变的:艺术上什么都是可能的,只要技术上允许。

按流行的话说,让※※告诉未来,未来会怎样呢?

三、数字技术——跨越美术与摄影的桥梁
自从摄影出现以后,绘画与摄影就一直利用对方,德加(Degas,1834—1917印象派画家)运用摄影的构图的“不完整性”来创造一种新视觉,而德马赛(Demachy1859—1937法国摄影家)却以模仿德加的芭蕾舞女题材而著名,几乎可与原画乱真。毕加索(Picasso,1881—1973西班牙画家)用照片拼贴,并在上面作画,形成所谓混合媒介作品。

除了极少数大师可以驾驭“混合媒介”之外,一般人很不容易在媒介的融合性方面得到平衡与控制,而跨越媒介的冲动是许多人都有的,只是技术上不容易做到。

※※进入了20世纪末,新技术将数码带给了摄影与绘画,像本文开始时提到的在当时价值25万英磅的设备。到了世纪末的时候,已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庭,而这些机器的性能比当时好上千倍,在这样的设备上处理图像,岂止摄影与绘画的融合?凡是视觉的东西,几乎无所不能。

新技术的出现比观念的改变要快得多,当人们还在讨论某样东西是摄影或绘画或别的什么东西;是接受或者拒绝的时候,技术远远走在了人们的前面,它可不管带给了人们是正义还是邪恶!

或许,以不变应万变,来点阿Q精神是我们许多人用来安抚灵魂的良方。

当我们谈及一种艺术样式的特性的时候,事实上是建立在该艺术的技术局限上的。当谈及绘画特点的时候,便说到“绘画性”,即色彩、笔触、线条等非客观性因素。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绘画不能像摄影那样纤毫必现地反映真实世界,至少那么做非常难。然而,当上个世纪70年代发明了一种空气压力喷笔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个称作“照相写实主义”的画派,用空气压力笔画出了一些巨大的、毫无笔触的、纤毫必现的、比照片更真实更细致画面来!在这样画面上,绘画性被隐藏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皮肤的毛孔与玻璃重叠反射的影像等另人惊愕的细节!然而人们还是称之为绘画,并没有说,那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绘画”!

现在轮到摄影了,我们一直认为“本来意义上的摄影”是应该客观反映现实的真实影像。法律上,新闻中,书本里运用摄影是因为照相机不会说慌。但这“不会说慌”是建立在摄影的技术局限上的。其实很多人想“说慌”来着——比如前苏联和前些年中国的许多政治宣传照片——只是技术上太拙劣,太容易被人识破,因此感到摄影的本性就是它的纪实性。但是一旦技术有所突破,它的本性就会改变,无论你用什么道德标准去规范它都无济于事(至少在中国是这样),就像你规范人的道德不准说慌一样,如今有谁会相信人不会说慌呢——用数字技术在照片上移花接木,有时就像人翻转舌头那样容易!我们都见到了有人用PS去创造“真实”,如果那仅仅是艺术中的“真实”倒也算了。但是“创造”出像“藏羚羊”与“周老虎”那样的惊世之作,并得到了包括CCTV在内的海内外各大媒体的举世关注,我们是不是应该对摄影的“纯洁性”重新思考一下呢?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
新闻摄影,文献摄影与实证摄影是必须呈现忠实记录,因为这些摄影作品的核心价值就用事实说话。

艺术家也可以用记录体式的风格拍摄艺术作品,但作品核心价值却不是事实真相,而是艺术家的艺术观念。

数字技术带给摄影的并非全是灾难,至少摄影在“想象力与设计”方面有了更多的表现空间。也许更“艺术”了。有时,也使“艺术”变得更容易,更大众化。

——你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将艺术照片修整得很完美,而这在过去,照片要达到这样的水准,摄影师要修炼好多年,同时还得运气好!

——你也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将照片,绘画,3D设计,DV素材等等统统搅和在一起。别担心被人说“四不象”,那可是一件挺好玩的事!要不然当年毕加索同志怎么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呢?

——你还可以将照片轻易转换成数字绘画,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光画”。由于软件的“亲和力”,要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十分容易,业余人士很高兴——艺术已不再是象牙塔上之物。

或许不久以后,会出现这样一种照相机,拍摄时可以调整效果(油画的、水彩的、素描等效果),还可以决定添加什么或去除什么,然后一按快门,出来就是一幅画了!你说照相机不说谎吗,它就撒个迷天大谎给你瞧瞧!以现有软件技术水平,这样的照相机完全可能造得出来(松下与奥林帕斯似乎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这样还是不是摄影呢?

四、摄影还是美术?

几年前有人认为用传统设备制作照片与用数字设备制作照片,是完全不同的创作条件,因此不能把数码影像看作是摄影,只能将数码影像看作是美术的一部分。而且“将两者相提并论,缺乏评判的公正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很少人这么看了,但人们对艺术摄影中PS的运用仍心有余悸。

将摄影与美术或是别的什么艺术弄得泾渭分明真的很重要吗?

都说游戏要讲规则,那么规则由谁来定呢?都用传统器材,有的器材几百元,有的几万元,它们之间都一样吗?无论哪个评委或杂志编辑,他们在评选照片的时候,难道不看成像质量、影调表现、色彩还原等摄影基本要素吗?这些都与器材与材料的运用无关吗?还有经济条件,职位条件的差别。同样是表现“主旋律”的事物,有职位条件与无职位条件的摄影师,他们的机会一样吗?回答这个问题,只要看一下历届全国影展就有答案了。再看看最讲规则的体育比赛,篮球赛上,身材高的有优势还是身材矮有优势?为什么不扯平呢,一样的身高不更好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世界没有什么公不公平的事?规则都是人定的,当某样事物强盛了,它就会成为规则(似乎有点丛林法则的味道。在艺术问题上我或许是个达尔文主义者,但在社会公平、道德、正义的问题上,我不是!)。从这一点上讲,我们有理由对数字影像技术抱有信心!

当今世界上的许多艺术家早已不在乎自己作品表达媒介的“纯性”。传统的用媒体特质区别艺术分类在今天早已不那么泾渭分明(我在阿姆斯特丹曾经看过这样的作品:现拍的DV与真人同台演出,那场景真是出人意料的新奇,可你分不清是DV还是戏剧),视觉艺术的“大概念”正在逐渐平息往日是否是绘画或摄影的争论。随着“复合媒体”的日渐增多,一种做法是将绘画、摄影、平面设计、电脑作品等归为“视觉艺术”类。比如台湾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采取了这样的作法。

另一种做法也许更简单:就像《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摄影教程》中用发展的眼光把摄影看成是一种宽泛而富有延伸性的艺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112
主题: 26
帖子: 288
注册: 2008年3月
还是先理清楚绘画和摄影的区别好些,
有些东西不过是套用了绘画的表现技法谈不上有画意,
画匠和画家是有区别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388
主题: 29
帖子: 2430
注册: 2002年12月
感觉非常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02
主题: 10
帖子: 723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macsun 发表
不知这种作品算不算“画意摄影”?


美。。。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02
主题: 10
帖子: 723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macsun 发表
这是《陶器时代》的另一版本

之前的《陶器时代》:
[macsun 编辑于 2009-01-11 10:29]


更喜欢这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02
主题: 10
帖子: 723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eyoung 发表
我也上张 《印象白桦》


收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251
主题: 2
帖子: 5432
注册: 2006年5月
macsun兄,暖暖有点冒昧了,可是很想.....。
macsun兄,发在论坛的那张“素描”是张自拍。我用蒙板稍稍处理了一下背景。
macsun兄,我很想处理成象你那样的效果。我还有许多自拍。
请教macsun兄了,谢谢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78
主题: 9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6月
原文由 暖暖色 发表

macsun兄好!叫我暖暖吧。大家都这样叫我的。
我真的很喜欢你的作品,让我感动......就象现在我一边听音乐看这些作品.
特喜欢《风》和《陶器时代》
macsun兄,这些是后期处理的吗?

是后期处理的,我认为前期拍摄与后期处理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251
主题: 2
帖子: 5432
注册: 2006年5月
原文由 macsun 发表

欢迎暖暖色兄,网上没有“老师”,只有同好,你不要客气,我们多多交流!


macsun兄好!叫我暖暖吧。大家都这样叫我的。
我真的很喜欢你的作品,让我感动......就象现在我一边听音乐看这些作品.
特喜欢《风》和《陶器时代》
macsun兄,这些是后期处理的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78
主题: 9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6月
这是《陶器时代》的另一版本

之前的《陶器时代》:
[macsun 编辑于 2009-01-11 10:29]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78
主题: 9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6月
原文由 暖暖色 发表
老师好!
很喜欢老师的作品。

欢迎暖暖色兄,网上没有“老师”,只有同好,你不要客气,我们多多交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251
主题: 2
帖子: 5432
注册: 2006年5月
老师好!
很喜欢老师的作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78
主题: 9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6月
《风》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78
主题: 9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6月
我在图片论坛发了那幅《菊》之后,有位叫lord的网友发表如下评论,本人感觉较有代表性,特引用于此:
lord :
摄影和油画不是一个概念,以前不是以后也不是。这么搞只能说明你既不懂油画也不懂摄影。不过要是想追求商业上的成功还是有一定的投机可能。劝你不要抱太大幻想,因为你这东西技术含量太低别人很容易摹仿。
这是我的个人见解,没有恶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61
主题: 0
帖子: 121
注册: 2007年6月
好贴,值得收藏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78
主题: 9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6月
今天在别人的电脑上看了自己发在网上的这些图片,让我看了直冒冷汗——许多片子反差太大,色彩太浓而且偏色,这是我的片子吗?

这使我想到suixz兄提到的“你鲜艳来我更艳”色彩大竞赛——是否我们都上了显示器的当?当前各显示器厂家出厂普通家用显示器的默认设置都是极其糟糕的色彩(对于图像校色而言)。厂家考虑的是他的显示器在商场里是否夺人耳目,因此默认设置一般是反差与饱和度调至最高,以便在明亮的商场里屏幕演示不至于太灰暗。如果这样的设置用于图像校色,你图片的色彩会好才怪!

我想我今天大概就是看到了这样的屏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78
主题: 9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6月
《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481
主题: 4
帖子: 53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由 macsun 发表
MEMORY(四幅)

这是一组利用PS进行蒙太奇拼贴的实验作品,素材取自于上世纪10-20年代的老建筑,以表达某种怀旧的情绪。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78
主题: 9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6月
《雨中惠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197
主题: 27
帖子: 3115
注册: 2007年10月
各位新年快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78
主题: 9
帖子: 1268
注册: 2008年6月
《废墟系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画意摄影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