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给春晚白岩松更正一下:距牛年还有221时50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548 回帖:3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子版版主
泡网分: 94.782
主题: 1050
帖子: 26494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文中提到的干支年份的变更,不在正月初一,而在立春建寅之日应该是个重要证据,但全篇废话太多,没有更清晰地论证这个论据。

所以,貌似证据不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732
主题: 160
帖子: 1698
注册: 2004年3月
原文由 泉影 发表
为什么要浓墨重笔讨论生肖? 因为仍有人把无知当个性。十二生肖在民俗文化中只不过是一个具体的文化元素,在人们的生活中,常常充当着代码、符号和象征的角色。生肖,对每个人来说,是用来铭记自己诞生之年,以立春定生肖的《易经》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四柱即八字,它包含了生月、生日、生辰,那是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时 ......

易经中医生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56
主题: 16
帖子: 1084
注册: 2008年2月
说得在理儿! 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81
主题: 23
帖子: 1231
注册: 2000年10月
为什么要浓墨重笔讨论生肖? 因为仍有人把无知当个性。十二生肖在民俗文化中只不过是一个具体的文化元素,在人们的生活中,常常充当着代码、符号和象征的角色。生肖,对每个人来说,是用来铭记自己诞生之年,以立春定生肖的《易经》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四柱即八字,它包含了生月、生日、生辰,那是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坐标,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几千年来煅铸在每一个中国人生命中难以磨灭的徽记---属相,还有那令人魂牵梦绕的"本命年"烙印。如果生肖可以随便改,那中医作为伪科学要废止也就不难理解了,被※※的一代,可悲呵!

十二生肖的研究在文化精英眼中构不成"文化",因为那都是"没文化"的群氓的愚昧邪说。于是,产生于农耕时代的生肖文化,常常被当成江湖术士传播阴阳方术时必不可少的反面教材。对这样一个庞大又无形的文化情结,以往从没有人从文化科学的视角予以关注或加以研究,有的只是简单的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更多的是不屑一顾。按照这种思维,现在生肖文化早已国际化,欧美很多国家每年都发行以中国生肖为主题的邮票,为了世界大同,将生肖改为按公历年计算岂不更方便?那它所传承的内涵还有意义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2.553
主题: 9
帖子: 12265
注册: 2003年4月
较这真有啥意思?民俗民俗,大家都约定俗成的东西就是标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35
主题: 42
帖子: 2247
注册: 2006年7月
真无聊。社会已经普遍认为农历正月初一是属相的开始了。
如果作为学术界对传统的回顾还可以,拿来批判一番真没必要。

噢,对了,这就是六招教你如何成为专家的第二招:要与正常人的见解有区别。
专家之所以称为专家,就是要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例如:有人说:“物价涨的太厉害了。”你要说:“不是物价涨,是中国的东西太便宜。”有人说:“股市跌得太厉害了,※※应该※※”你要说:“不行,要坚持中国股市的自由市场经济地位,避免※※对股市的干预。”有人说: “CPI增长了8.4%,活不了了。”你要说:“这样的物价水平,大多数人都能接受。”有人问:“你为什么我说东时,你总是说西?”你可以说:“这很正常,因为我要是也说东,你会要我说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5.629
主题: 83
帖子: 6674
注册: 2002年12月
历法就是一锅糨糊,谁都能搅和搅和。

正月初七前属鸡,正月初七到腊月十六属狗,腊月十七以后属猪

太tmd的油彩了

希望作者的子孙后代里有生在这一年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813
主题: 86
帖子: 5520
注册: 2002年11月
太有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81
主题: 23
帖子: 1231
注册: 2000年10月
原文    http://xuys_spaces_live_com/

    吃过团年饭正泡功夫茶,晚8点2009年春晚大杂烩准时揭锅了,又见白岩松念念有词:“还有四个小时我们将迎来牛年啦!”央视二十几年如一日的误导又开始了。春晚实在看不下去了,还不如砌些文字正下视听。

属相的界定

    多年来,属相存在元旦、立春、春节、冬至的争议。今年,你的孩子属相是什么?这不,2009年的元旦已经过了,如2009年1月1日出生的小孩,按照现代社会的观点特别是西方的观点,应该是属牛了;但大多数受春晚误导的人会说“你错了!”,应该是阴历正月初一春节,所以2009年1月1日出生的小孩应该还是属鼠的。实际上这是对应了两套不同的时间计算方法,即公历(阳历)与农历的算法不同而造成的。但是,对中国传统再进一部了解,人们还会告诉你,你们其实都是错的。对属相其实还有更精确的说法,这就是中国传统术数中强调的。这里的界定日期是以立春为界,即每年的阳历2月4日或5日的立春过后为新一年的开始,此后出生的孩子就是新一年的属相了。

    如今年虽然1月26日是春节,但在2月4日0:50分立春点,之前是属鼠的。这在中国传统的术数如八字、紫薇斗数、六爻等都是以立春做为新一年的开始。如果你的孩子想看个“命”,那属相肯定是以立春为标准无疑的。所以刚8点钟岩松同志提前了218个小时预告牛年来临。

    对新的一年的界定,实际上还有以“冬至”为准的,虽然少数人在应用,但真正用在属相上还是很少用的。如《奇门遁甲》虽然以冬至作为阳遁的开始,但也没有公开在属相上以此为标准的。倒看到少数人在八字中偶然以冬至做为属相标准。这里实际上对应的是另外一种历法了。

岁首的变迁
  
    中国历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许多学者穷经皓首也没能弄清楚。但有几点知识是清楚的:辛亥革命之前,农历大年初一叫做“元旦”,立春叫做“春节”;辛亥革命后,※※※※宣布废除农历改用新历(即公历),用※※纪年,从1912年开始,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于是,农历大年初一的名称就被剥夺了;为了照顾民众的年节需求,1914年1月,※※※※又颁布法令改称农历大年初一为“春节”,这样,立春的名称又被剥夺了。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传统“元旦”、“过年”正式从制度上改为“春节”。从那时至今90多年来,中国人都重视民族传统的新年,把春节当作真正的“年”来过。人们接受“春节”称谓,是因为它既区别了公历新年元旦,又因其在“立春”前后,“春节”表示春天的到来或开始,与岁首之意相合。

    一年的第一天(岁首)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上曾有多次变化。如果以现在的农历为标准,那么,夏代岁首为正月初一;殷商岁首为十二月初一;周代岁首为十一月初一;秦代再提前至十月初一,直至西汉。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恢复夏代的以正月初一为岁首。这一岁首制历代相沿未改,但是,这个岁首只是日常生活的岁首,不是干支纪年中的岁首。

    几乎所有的古代文明,最初都是用阴历(月亮历)来纪时的。月亮盈亏朔望的周期非常直观明显,人们很自然就会把月亮绕地球一周(29天半)的时间设定为一个时间周期,也即中国农历中的“一个月”。

    但是,月亮绕地球12周(即12个月)只有354天,与地球绕太阳一周(即一个“太阳年”)的365天合不上。也就是说,“12个月”要比“一年”少11天。阴历纪时很不精确,有时还得闰一个月才能跟上太阳年的周期。

    我们今天所说的24节气,其实是12个单数的“节气”和12个双数的“中气”的合称(如果从立春开始算起,逢单数为节气,如立春、惊蛰等,逢双数为中气,如雨水、春分等),它把一个太阳年平分为24等份,所以是纯粹的太阳历。汉武帝《太初历》最大的贡献在于:以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这两点一直为后代的各种历法系统所沿用。为了避免出现两个正月岁首,若遇到闰正月时,便改闰二月,这也是二月闰得最多的原因。所以说,无论哪个朝代的历法,都离不开24节气的调节。

“皇历”与“阴历”的错位

    在乡土社会的民众生活中,纪年并不重要。民俗学田野调查证明,偏远地区的老人,多数不能准确说明自己的具体年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的时间系统来说,纪年却是一个大问题。

    汉代以前,多沿用帝王名称加上执政年份来纪年,有时也用太岁纪年,西汉末期才开始采用干支纪年。所谓干支纪年,即用天干与地支配合纪年,如此十个天干经过六个循环,十二个地支经过五个循环,重又回到第一个天干和第一个地支,间隔正好六十年,计为一个周期。

    干支纪月是指在农历中用干支记录月序,一般只用地支纪月,把冬至所在之月称为子月(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立春所在的月份就叫寅月。自太初改历以来,均以“寅月”为年首,因此又称“建寅之月”或“建寅正月”等。寅月一般都与农历正月吻合,但也有不吻合的时候。

    纯粹的阴历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历法,一个有经验的老农,抬头看一眼月亮,就能说出今天是几月初几。他们既不需要知道干支年,也不需要知道干支月,他们只需要知道阴历的日期和阳历的节气就能应付生活中的一切事务。

    但是,国家时间必须有更精确的历法系统来统筹。干支纪年、纪月、纪日,都是为了记录和推算国家时间而设立的。干支年以干支月为基础,而干支月则以24节气为基础,因此,以阳历为基础的干支年并不与以阴历为基础的农历年相吻合。通俗地理解,阴历是单一以月亮朔望为依据的,最古老最直观的历法,主要用来应付日常的时间安排;干支纪时系统则是严格等分的精确时间分割,主要服务于国家时间,诸如祭祀、天象、灾异等,后来也为算命先生等各路术师推算吉凶所借用。

    在干支纪时系统中,岁首不在正月初一,而在立春之日。干支年历是以节气为基础的历书,一般只能由※※※※颁布,故称“皇历”。我们翻开任何一本皇历,都能看到,干支年份的变更,不在正月初一,而在立春建寅之日,大约相当于公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

十二地支与生肖

    天干地支的起源现在已经弄不清楚了。干支纪年是※※※※上上百种历法的一种,有据可查的干支纪年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即庚申年。用抽象的五行,以及天干地支等配附天地万物,如以五行分别配附五种颜色、五个方位、五个季节、五脏六腑等等,借以阐发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常见的中古思维方式。用十二地支分别配附十二方位、十二时辰、十二器官、十二动物,也就落在常理之中了。

    十二地支配附十二动物,至晚可以追溯到秦代。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竹简《日书》中有《盗者》章,以十二地支配合动物特征状写了盗贼相貌,如:“子,鼠也。盗者兑口稀须,善弄,手黑色,面有黑子焉,疵在耳,藏于垣内中粪蔡下。多名鼠鼷孔午郢。”其余搭配分别还有丑牛、寅虎、卯兔、辰囗、巳蛇、午鹿、未马、申环、酉水、戌羊、亥豕。这一搭配并没有与岁时发生关系,而且贬义色彩非常浓重,所以还不能叫做十二生肖,但至少说明十二地支与十二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初步形成。

    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的记载,以《诗经》为最早,因为小雅中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可见“午”已经与“马”相配。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日书》说明,即便到了秦代,午尚且配鹿而非马,“庚午差马”只是一种巧合。

    在东汉王充的《论衡》中,明确叙述了12地支和12属相的对应关系:“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到了南北朝时期,生肖观念已经普及开来,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开始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

    至于为什么以12种动物配12地支,则众说纷纭。12地支在地面表示12方,在天上表示12宫。周朝已称“丑为牛,戎为犬”。因为丑宫有牛宿,等等。 宋代洪巽《旸谷漫录》中说,12属相是以动物足爪的偶奇数与“六阳”“六阴”相配而成。傅云森《十二辰考》认为这种相配,与字形、字义等有关。但不论其来源如何,以动物配地支则是古代祖先的一种创造。它便于普通老百姓记忆和推算生年和年代,并丰富了※※的传统文化。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年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

    由此可见,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衍生物,那么,生肖的属分当然也应该以干支纪年为基础。而干支纪年的分割点就在立春,所以,生肖属分也当以立春为界。

中国人的生肖信仰

     生肖本是用于纪年的一套符号,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了普遍被人们认同的生肖历法。中国古代哲学观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宇宙之本”,十二生肖便被阴阳五行观念所浸染,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自生肖观念在民间出现以后,它随着算命术的盛行在民间流传不衰。人们可利用不同的五行要素来协调,使自已的生活及所从事的工作能顺心如意。民间把生肖动物列为阴阳两类,与五行相对应,从而生成一套生肖决定命运的算命术。生肖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本命年的观念。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每过12年,人们就要遇到自已的本命年,这样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为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民间认为本命年为凶年,需要趋吉避凶,消灾免祸。汉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时,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称为“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这种习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这样便可禳解灾祸、化凶为吉。

    宋徽宗属狗,尚书左承范致虚上书说:“十二宫神狗居戎位,为陛下本命。”于是禁天下杀狗,徽宗一生也不吃狗肉。南宋穆度生于酉年属鸡,一生不吃鸡。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十四年冬忽然想起朱猪同音,于是下旨禁止养猪杀猪,违者充军。 有些地方,青年男女还忌讳本命年结婚。谈到合婚,属相则起着重要作用。《大相歌》在全国流行颇广。歌词是“鼠羊一旦休,白马犯青牛,虎蛇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虽然各地传诵的词语有些差异,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就是说属鼠的同属羊的不能结婚,属马的同属牛的不能结婚,依此类推。

    ※※许多民族都很重视老人的60岁生日,称为“花甲”,花甲为一生中第6个本命年,也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须好好庆祝,以此寄托人们企求长寿、健康、吉祥的愿望。

立春的趣闻

    俗有“百年难逢岁朝春”之说。意思是讲,立春与春节在同一日的情况很少出现,一百年也遇不上几次。查近代以来历书,发现立春与春节同日,似有规律,又无规律。1905年立春与春节同日,隔19年即在1924年,立春与春节相逢一次;后来壬申(1992年)春节才与立春相逢。往后再看,立春与春节同一日要等到2038年。常言道“生年不满百”,一个人的人生中,能遇上春节与立春同一日的机会并不多。

   又有“三年二头春,三年二不春”之说。意思是讲,有时在3年中有2年,是有2个立春日的年份;有时在3年中有2年,是有2年没有立春日的年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会遇上某一个农历年期间是有2个立春日的,如丙戌年(2006年),第一个立春日是在正月初七日,第二个立春日是在十二月十七日;也会遇上某一个农历年期间是没有立春日的,如戊子年(2008年)就是没有立春日的年份。这种一年有2个立春日,或一年没有立春日,在农历年份中是属于很正常的、具有规律的情况。

   一个农历年出现仨属相:2007年因为有一个闰七月,农历有385天,除了年头上有一个立春以外,年尾腊月十七还有一个立春(2007年2月4日)。这就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个农历年出生的孩子有3种属相——正月初七前属鸡,正月初七到腊月十六属狗,腊月十七以后属猪。
相关标签: 背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给春晚白岩松更正一下:距牛年还有221时50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