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请教关于旁轴机身的选择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9.508
主题: 20
帖子: 529
注册: 2009年1月
柯尼卡巧思,禄来35RF套机,巧思RF,福伦达R?A,都看到了全新的,请教各位了~!!!
相关标签: 禄来 35RF 柯尼卡 福伦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2629 回帖:3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18.968
主题: 17
帖子: 4510
注册: 2009年7月
原文由 raptorz 发表

如果只是考虑室内暗光。G2+G35或G45也不比巧思差。巧思胜在安静,但是个头实在太大了。


巧思在暗处的合焦能力略胜于G系列,另外就是像你所说的,安静,对于人文来说,尤其是室内来说,这点很重要。
此外巧思使用镜间快门,震动比G系列还要小一些,虽然G2的快门已经比较轻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47
主题: 18
帖子: 2987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biogon28 发表

专家说不上,就是这三款机身都在手头用过而已,最终留下了G系列。因为我眼神差,手动对焦不习惯,所以巧思RF没留下来;因为巧思基本上白天只能收缩到f8甚至f11用,又懒得买灰度镜,所以巧思也没留下来。

总体来说,我很怀念巧思。室内暗光的环境,正是巧思大显身手的地方。做主力不合适,当二奶绰绰有余。对他最大的 ......

如果只是考虑室内暗光。G2+G35或G45也不比巧思差。巧思胜在安静,但是个头实在太大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8.968
主题: 17
帖子: 4510
注册: 2009年7月
原文由 freedom123 发表

这位同学真是旁轴专家啊,佩服。


专家说不上,就是这三款机身都在手头用过而已,最终留下了G系列。因为我眼神差,手动对焦不习惯,所以巧思RF没留下来;因为巧思基本上白天只能收缩到f8甚至f11用,又懒得买灰度镜,所以巧思也没留下来。

总体来说,我很怀念巧思。室内暗光的环境,正是巧思大显身手的地方。做主力不合适,当二奶绰绰有余。对他最大的不满是体积,没法放进裤兜里。如果巧思能把镜头缩水到F2.8,体积减小到比T2略大一些的水准,我还是会考虑留下它的。

G2很实用。很多用徕卡的人不太看得上它,实际大可不必。G2实际上就是旁轴世界里的EOS:高效、实用、好用。如果contax能活到现在,推出一款对焦和过片声音更小,取景器更好一些的“G3”,那么G系得到的评价会更高。

至于巧思RF,好机器,日本人90年代以后难得能推出一款万元以内做工如此扎实的机身。只要能习惯黄斑对焦,用他会比徕卡还顺手。快门时滞长(好像是90多ms吧)实际用起来问题不是很大,毕竟入门单反的快门还70多ms呢。

至于徕卡M,如果特有钱,就上,如果资金实在是不充裕,别太勉强。照相机就跟女人一样,没得到之前胡思乱想,结婚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就是那么回事。

最重要的原则:永远是你玩儿相机,而不要让相机玩儿你。

选自己用着最顺手的,那就是最好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342
主题: 238
帖子: 7622
注册: 2009年5月
原文由 biogon28 发表
如果是纯粹的用家,要出片,要不错过任何场景,讲究实用性,G2。
如果拍片比较耐心,讲究选择性,追求一些可玩性,需要极为安静的操作(过片和对焦等),那就徕卡M或者巧思RF。
如果已经有了一台相机,需要一台辅助相机,那就巧思。
G系列的优点:
1.自动对焦、自动曝光
2.在相对合理的口径下提供了光学素质很出色的镜 ......


这位同学真是旁轴专家啊,佩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8.968
主题: 17
帖子: 4510
注册: 2009年7月
如果是纯粹的用家,要出片,要不错过任何场景,讲究实用性,G2。
如果拍片比较耐心,讲究选择性,追求一些可玩性,需要极为安静的操作(过片和对焦等),那就徕卡M或者巧思RF。
如果已经有了一台相机,需要一台辅助相机,那就巧思。
G系列的优点:
1.自动对焦、自动曝光
2.在相对合理的口径下提供了光学素质很出色的镜头
3.机身做工很不错。手感扎实。
4.镜头便宜,机身也不贵。
G系列的缺点:
1.自动对焦和过片的声音大
2.电子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如果坏了维修难。
3.取景器太小,亮度也不如徕卡。
4.镜头的口径比徕卡还是要大一些,毕竟是自动对焦。

巧思RF的优点:
1.机身做工很出色
2.自动曝光。
3.整体比较安静,过片没太大声音,手动对焦就更没声音了。
4.可以使用市面上大量的莱卡M卡口镜头,选择面大。
缺点:
1.快门时滞长
2.同样是电子化的机身,存在维修问题
3.手动对焦毕竟没有自动对焦方便(超焦距除外)
4.取景器0.6的倍率对于90mm甚至135mm镜头的使用者来说有难度。

巧思的优点:
1.基本没声
2.配套镜头出色
3.操作性很出色,尤其是那个P档
4.价格合理
缺点:
1.做工不如巧思RF
2.镜间快门只有1/250秒,使用400度胶片限制很大
3.不能换头
4.体积过大,接近于G2的体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7
帖子: 80
注册: 2009年8月
原文由 freedom123 发表

是的,他可能没搞清楚巧思有两款,一个是92年发布的35 2固定镜头的,另一个就是99年的rf,可换M镜头,这个rf比前面那个贵多了,前面那个确实3k多可拿下,后面那个炒得也很厉害,加点钱确实可上M6了。


呃,貌似是错了耶,以前在ebay上看见过一个巧思,结束时400多刀,但不记得有没有RF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342
主题: 238
帖子: 7622
注册: 2009年5月
原文由 murphyai 发表

巧思RF卖3000??兄弟你看错了吧,这价格是Hexar AF的,RF新旧还说得过去的没有5000拿不下来。
反观M6到有很多5位数字以下的,凑合能用的不到九千就搞定了。


是的,他可能没搞清楚巧思有两款,一个是92年发布的35 2固定镜头的,另一个就是99年的rf,可换M镜头,这个rf比前面那个贵多了,前面那个确实3k多可拿下,后面那个炒得也很厉害,加点钱确实可上M6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369
主题: 42
帖子: 1403
注册: 2004年6月
原文由 zerozen 发表
二手成色还可以的:

巧思RF机身3000就可以
G2贵一点大概3500到4000
M6还是在5位数呢

可惜我想买的klasse竟然还在5000+


巧思RF卖3000??兄弟你看错了吧,这价格是Hexar AF的,RF新旧还说得过去的没有5000拿不下来。
反观M6到有很多5位数字以下的,凑合能用的不到九千就搞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7
帖子: 80
注册: 2009年8月
二手成色还可以的:

巧思RF机身3000就可以
G2贵一点大概3500到4000
M6还是在5位数呢

可惜我想买的klasse竟然还在50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47
主题: 18
帖子: 2987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yunwuchen 发表
前些时间网上淘二手机

见过四千多的巧思RF机身,不止一台嚯嚯

想要,自己去找

我错了,还真是不了解行情啊,果然降价了。大概半年前还都是7K左右的价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5.695
主题: 69
帖子: 18097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weikle 发表

巧思rf,成色好点的,我最近问过几个,都是7k左右,M6在1w左右。


全新机身当年八千来块

二手卖七千简直骗钱

见过二手套机要价七八千的,还有更低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5.695
主题: 69
帖子: 18097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前些时间网上淘二手机

见过四千多的巧思RF机身,不止一台嚯嚯

想要,自己去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47
主题: 18
帖子: 2987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yunwuchen 发表
啥时候M6跌价到4千多了?!

就M6那配置和质量,就不该比巧思RF价格贵

4K多的巧思RF?给我来两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7.369
主题: 159
帖子: 9521
注册: 2000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左手M6右手HEXAR RF,最好用也是用的最多的显然是HEXAR RF,做工用料丝毫不逊色LEICA,壳子还是钛的,手里有本RF的研发设计书籍,和M-hexanon一样,算是鬼子和LEICA较劲的巅峰之作了。曾经还收过一套禄来35RF套机,头留下,机身便宜扔了,因为没得比

[GRAYKNIGHT 编辑于 2009-10-20 12:3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61
主题: 93
帖子: 5540
注册: 2009年5月
原文由 yunwuchen 发表

啥时候M6跌价到4千多了?!

就M6那配置和质量,就不该比巧思RF价格贵


巧思rf,成色好点的,我最近问过几个,都是7k左右,M6在1w左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5.695
主题: 69
帖子: 18097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weikle 发表

这巧思rf价格也炒起来啦,跟M6差不了几多啦,哈哈


啥时候M6跌价到4千多了?!

就M6那配置和质量,就不该比巧思RF价格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323
主题: 2
帖子: 4575
注册: 2008年5月
原文由 cmcj 发表
值得为之”奋斗”的MINOLTA TC-1
这是架在国内常常被忽略掉的高级袖珍相机,究其原因还是其高昂的售价,让很多人却步.那么这架相机为什么如此之高价呢?一句话就是”高品质”.
现在的TC-1都是MINOLTA在海外制造的(上海),日本市场上的标准零售价格是10.2万日元,考虑到消费税和商家的点数返还,最后实际价格接近10万日元,按照汇 ......

TC-1是好东西不假,但是容易坏,还不好修。除非自己想得开,买来当耗材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144
主题: 0
帖子: 455
注册: 2005年12月
原文由 cmcj 发表
值得为之”奋斗”的MINOLTA TC-1
这是架在国内常常被忽略掉的高级袖珍相机,究其原因还是其高昂的售价,让很多人却步.那么这架相机为什么如此之高价呢?一句话就是”高品质”.
现在的TC-1都是MINOLTA在海外制造的(上海),日本市场上的标准零售价格是10.2万日元,考虑到消费税和商家的点数返还,最后实际价格接近10万日元,按照汇 ......


这篇文章真是吹的天上人间,哈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61
主题: 93
帖子: 5540
注册: 2009年5月
原文由 cmcj 发表
柯尼卡巧思相机-KONICA HEXAR RF

KOINCA新推出的HEXAR RF相机,属于35mm可更换镜头之电子式连动测距相机,除了拍摄品质可媲美LEICA M6之外,HEXAR RF机身也适用LEICA M系列镜头;正因为如此,使得HEXAR RF在日本上市之际,即引起广大的回响,不但网路上讨论热烈,许多本地的消费者也来电询问台湾KONICA总代理永准公司, ......


这巧思rf价格也炒起来啦,跟M6差不了几多啦,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256.542
主题: 30
帖子: 31087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 GFX100 II
值得为之”奋斗”的MINOLTA TC-1
这是架在国内常常被忽略掉的高级袖珍相机,究其原因还是其高昂的售价,让很多人却步.那么这架相机为什么如此之高价呢?一句话就是”高品质”.
现在的TC-1都是MINOLTA在海外制造的(上海),日本市场上的标准零售价格是10.2万日元,考虑到消费税和商家的点数返还,最后实际价格接近10万日元,按照汇率就是6600RMB左右.2手市场上成色很好的TC-1大约也要5000RMB上下.
TC-1原配的附件不多,一根手带和一只精美的真皮(羊皮)的软套,皮套上那个椭圆型的金属铭牌也是钛金属的.此外TC-1还可选两种真牛皮的深枣色的速写皮套,也非常漂亮典雅.
TC-1的镜头单纯从规格上看很平常,只有F3.5的最大口径,不过这只前片直径比豌豆大不了多少的镜头对细节的刻画能力的确很让人惊叹,我和一些朋友比较过它和CZ B28/2.8拍的底片,前者对于细节刻画的锐利程度连CZ B28/2.8都比不上,很有来卡90/2 AA的那种对细节如同刀锋针尖般描写的感觉,这一点丝毫无愧于MINOLTA G头和M-RIKKOR 28/2.8后继者的称号.
虽然这只镜头囿于体积所限有着比较明显的暗角,但这不并不难看,甚至是种很漂亮的特色,这并非瞎说或是开玩笑,在日本不少徕卡爱好者就欣赏这一点,甚至有这只镜头是28毫米的超级安固龙的说法.我从朋友拍的幻灯来看也的确如此,同超级安固龙一样,它的暗角过度的自然而不凸务,加之MINOLTA的头对蓝色和紫色的表现很好看,晴天有蓝天场景往往给人深邃悠远的感觉,不过对暗角特别受不了的朋友,还是慎重考虑为好.
由于MINOLTA要”世界最小的35毫米袖珍相机”作为设计目标,自然设计上就要简化一些,TC-1的镜头光圈是这种相机中唯一手动控制的(老式的不算),也只有区区的4档,F3.5,F5.6和F8(此处谢tesar兄的提醒,现更正,原误为F11),F16,而整个镜头内部只有快门是电磁驱动的.TC-1不同于其他袖珍相机另一个特点就”耐用性”设计,除了抗造的钛金属外壳外,为了防止内部的”变质腐败”,机械部分TC-1基本上都采用了牢靠的金属零件,内部主体框架也是金属的,最为巧妙的是由于镜头内部控制的简化,TC-1避免采用一般袖珍相机中那个容易老化遮断的小辫子来控制快门和光圈(光圈快门的控制电缆),所以用户不用担心镜头的来回伸缩次数太频繁而造成故障.
TC-1的抗眩光能力很不错,由于这种相机的内腔都很狭小,所以要比SLR和可换镜头的旁轴更容易产生内壁的光线乱反射,MINOLTA在TC-1上对此下足了工夫,它的内壁由四片可随镜头伸缩而动的轻薄铝合金遮光片构成,并且每一片遮光片的表面都是黑色植绒的,抗乱反射效果极佳.
从96年TC-1诞生以来,TC-1一直占据着最小35毫米袖珍相机的宝座,在这么小的空间里MINOLTA依然采用相比体积”巨大”的CR123电池,而不是CR2这类体积小巧的锂电池的确让人吃惊.TC-1中还让人赞赏的就是它的取景器,这也是TC-1”高级”的一个地方,对比T3,GR1等相机,TC-1让戴眼睛的人看起来很舒适明亮,而且感觉”宽大”,并且TC-1取景器畸变纠正非常的优秀,几乎很难察觉,观察取景器周边也丝毫没有”发虚变形”等破绽存在.不过TC-1不像T3,GR1等相机,它的对焦点不能以亮框线的形式表示出来,只能和G1,G2等相机一样通过取景器底部的”游标尺”提示用户现在对焦距离.TC-1也是靠半按快门来锁定对焦点的,不过这个”半按”尺度太不明显了,要好好练习一下才能掌握.
由于TC-1太小了,所以它不能搞多少独立的操作按钮,所以当需要设定闪光等模式的时候,它的操作性稍稍不如GR1和T3便捷快速.TC-1和GR1一样都有独立的ON/OFF开关,但似乎前者比后者不容易误触发.我还比较欣赏TC-1一点的就是后方拇指处的独立点测光按钮,这可以把曝光和构图很好的”分离开来”,有利于创作,这也是T3,GR1V都不及的地方,是非常实用的设计.后方左手处还有个独立的按钮就是机顶液晶照明用的,机顶液晶的面积比较大,信息也齐全,据MINOLTA的人介绍那个液晶的表面覆盖了一层抗创击的透明塑料物质,可以抵御一般的积压和磕碰.
TC-1是一架真正称得上结合精密电子,精密光学和精密机械的袖珍相机.特别是精密机械这一条,在现在已经被很多厂家放弃的一干二净了.每次抓起TC-1我都感到这是真正谈得上精巧的杰作,其精工细作用料考究,袖珍相机的世界里只有当年的ROLLEI 35可比.
不过TC-1也有些弱点需要注意,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最近对焦距离较远,只有0.45米,不如T3,也不如GR1V,另外一个就是这种相机的”通病”--闪光灯指数小.
至于对付暗角有一些方法可以参考.
1. 注意构图,让周边部分自然阴没在暗处.
2. 某些场景下,※※部分主题稍暗,而背景较亮时,TC-1暗角(边)反而可以相当于中心补光的效果,使得背景的高光细节保留.

总的看来TC-1的暗角并不比同级别的相机夸张,属于这种相机镜头的正常标准,如果这只是架1000块钱的相机大家可能就毫不在意了.

[cmcj 编辑于 2009-10-20 10:5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256.542
主题: 30
帖子: 31087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 GFX100 II
快门延迟
hexar 的自动对焦系统就像其他自动对焦系统一样快速, 但是跟其他的p&s(傻瓜)相机有个很大的不同点, hexar 在对焦的时候会移动镜头.(也就是说当你半按快门钮的时候); 当你按下快门时, 镜头已经在该在的位置上, 而且光圈也已经设好了, 所以你不会感觉到有任何延迟. 许多p&s相机在你按下快门之前不会移动镜头,这样在你按下快门和实际拍照时间上会有一点差距. 对我来说, 这种延迟对拍人物或动物来说就算很长了 -- 表情在半秒内的变化非常之大. 虽然我没有实际去测量, 但是 hexar 的快门延迟现象是跟我用过的其他相机差不多, 包括leica m6 在内. 换句话说, 如果你预先对焦的话, 快门延迟就不会是个问题.但是如果你不事先对好焦就直接按快门, 快门延迟程度就像会像一般相
机一样了.

机身设计
机身的设计实在是很棒, 橡胶部分看起来很漂亮, 摸起来也很好. 当我把hexar 拿给一些资深摄影师看的时候, 通常我都会得到一样的反应. 首先,他们会说 hexar 拿在手上感觉很好, 然後当他们看过观景窗後会说观景窗有多好, 拍过几张相片後他们会说这台相机真安静, 快门感觉起来很顺.最後他们会问拍出来的效果有多好.
这让我想谈谈 hexar 的快门钮. hexar 的快门钮设计的非常好, 可能比起leica m6 的快门钮还好. hexar 的快门钮非常就手, 我可以毫无困难的半按快门对焦/测光, 然後再按下快门. 最棒的是他让我感觉好像我可以随意按下快门而一点都不会晃动到相机. 但是当你穿着厚厚的手套时,这些快门钮和控制钮就很麻烦了. 包围着快门钮的光圈旋钮很大, 容易判读, 也很容易用食指拨动 (但有时候你会不小心拨到). 每半格会有刻痕让你眼睛不用离开观景窗也可以很容易的操作.
hexar 很安静, 令人无法相信的安静. 大家常常这样形容 hexar 的安静 --这只是使用 hexar 的"一般"模式. 当你在"静音"模式的时候几乎听不到半点声音, 连摄影师都很难察觉. 我和我太太都常常拍照, 但当人家用 hexar 拍我们时, 我们通常都无法察觉. 在手动对焦模式 hexar 表现的更安静.
在静音模式时, 卷片和回片也非常小声, 有个不错的功能是, 当 hexar 在回片的时候, 关闭电源回片就会立刻停止, 你再打开时, 回片就会继续. 如果你这时切换到" 静音"模式, 回片会安静地继续下去. 非常好! 注意: 说明书上说, 相机在低速回转较厚的底片时可能会有问题. 举例来说, 我的 hexar有时候在用 36 张装的 p3200 (tmz)底片的时候就会有问题. 这时候回片会停止, 但是液晶显示则继续闪烁倒数到 0, 液晶显示回持续闪烁不管你是不是已经关机, 提醒你还有些事情没做完, 不要打开机背. 这时你重开机, 切换到一般模式把底片卷完就可以了.
在回片的时候液晶显示会倒数, 到0的时候 hexar 会停一秒并且液晶显示会闪
烁几次, 这时候你打开机背会发现底片已经卷回, 并且会留下片头. 如果你没打开机背, 等一下hexar就会把片头自动卷回去. 这不需要去记住一些设定的.

自动dx, 手动iso设定, 和曝光补偿
不像 t4/35ti/t2, hexar 可以让你自己更改dx软片的速度,和设定软片的iso值. 这种方式可以让你在用p3200(tmz), dx 为3200, 时将iso值设为较接近真实的1250. 我发现能调整软片的速度去作为拍摄黑白软片或正片时的补偿比我用曝光补偿方式还方便. hexar也有曝光补偿(以1/3格的间隔, 可调整至+-2 格), 但是我只用这个功能来对付复杂的光线, 不用来修正整卷软片的速度. 因为hexar的曝光补偿设定在关机後就没有了.
hexar 有一点不错的是会记住上次手动设定的软片速度, 当你置入一卷非dx的软片时, 他自动的会使用上次的速度. 这对常常使用非dx软片盒的人非常有帮助. 当你置入一卷dx软片盒, hexar 会读入dx值,并将软片设定为该值. 如果你总是用这种软片,但是又要更改软片速度的话, 那你每次换新软片的时候, 就得手动设定一次. 有点麻烦,但是这样会防止你不小心弄错了软片的速度.

测光
popular photography 报导说经过测试发现hexar 会曝光不足 2/3格(stop). 我的 hexar 和我的另外一个测光表差距都在 1/3 stop之内. 我不清楚每一型和每一型之间有多大差异, 但是我这支hexar 的测光确实精确. 在任何情况下, 手动iso设定都可以像大部分的slr相机一样让你来调整曝光,
hexar 在 p 和 a 模式下都是使用※※重点测光, m 模式下则是点测光. 我觉得这样很好,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这样觉得. 如果有一个调整平均/重点测光的钮会让人更好控制, 但是也会让你的速度慢下来, 或是增加你错误的机率. 两种方式我都可以接受.
在真实的拍摄状况下, hexar 的测光总是显得一致而且正确.hexar没有 multi-pattern 测光, 所以你最好要知道哪些复杂的情形会让 hexar 无法正确测光, 然後作些补偿. 我个人是比较偏好这种方式. 到不是我不相信 multi-pattern 测光的准确性,而是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去预知什麽时候 multi-pattern 会测的不准, 或是在multi-pattern 下如何做补偿. ※※重点测光很简单, 我可以知道什麽情形下他很准, 然後不准的时候怎麽去补偿. 而且因为我了解它, 我发现我很容易去修改※※重点测光的值来得到一些特别的效果
有一系列的相片是用各种不同的光圈/快门速度在相同的曝光值下拍的, 它们显示出光圈和快门的设定都是正确无误的 -- 我一张一张比对的时候, 看不出每一张有什麽不同.

缺点
hexar 不是傻瓜相机
在 p 模式下 hexar 就像一支傻瓜相机, 但不完全是. 你可以决定要不要装上闪光灯, 和要不要用它. 曝光是受你设定的光圈和最小快门速度的影响. 还有自动对焦系统是为了精确的控制设计的,而不是简单易用为导向.(p&s 相机就比较简单易用, 但也较不能控制.p&s定了一些目标区然後对最接近目标区的物体对焦, 结果常常是对的, 但不是每次都是对的)
你得记得把镜头的盖子拿掉, 也不能搞丢. 你有可能盖子没拿下来还拍了一整卷软片还不知情 -- 因为相机还是照样工作.
这个相机十分坚固, 但他并没有像贝壳或舱盖那样的保护. 我不确定它比关好的t4/35ti/t2 耐操多少, 但我不会让他摔到的. 另一方面,没关上的 t4/35ti/t2 就比 hexar 的镜头容易损坏.

最快快门速度: 1/250
最快快门速度是1/250秒, 事实上, 35ti 和 t2 很明显的只有在特定的情形下才会用到比 1/250 还快的快门. 我怀疑这三家制造厂商一定无法制造体积小, 安静, 功率低又可以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快速开合的叶片快门(leaf shutters).-- 即使是大部分专业相机的叶片快门速度也只能快到 1/500 秒. 也许35ti 和t2只有在光圈小到一个程度的情形下才能使用最高快门速度? 这样也许就不用把快门全部打开? 有谁能告诉我? [ed: 要做一个 f/2 的叶片快门铁定比去做一个 f/3.5 的快门难多了, 因为快门要盖住/打开的区域都比较大)无论如何, hexar 的最高快门速度 1/250 的确是个问题, 到不是因为不够快到拍摄移动中的景物, 而是因为当你在户外使用高速软片的时候限制了你光圈的选择. m6 和 g1, 都是使用 focal plane 快门, 所以没有这种困扰. 我本来是想带个 3 或 4 的nd滤镜,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 但是我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 hexar 回片的时候会留片头,然後它又可以用手动曝光, 连盖子没拿下来都可以照,这样很容易就可以卷到我还没拍的位置.所以我都带着不同速度的软片, 配合不同的环境下就换上不同的软片. 其实被强迫依据需要更换软片也是件好事. 我还发现一个小技巧,把软片放进去的时候不开相机, 这样在我还没拍任何一张相片之前,都可以把新的软片再拿出来, 因为 除非你把相机开关打开, hexar不会把软片卷到第一张, 还有, hexar 中途退片要用笔或是一些小器具去压那个小小的按钮, 几次经验以後, 我去买了一支太空笔放在相机包里面, 这样就可以让我在软片盒上记载我上次拍到第几张了.

不能接快门线
hexar 无法接快门线, 对啦, 自拍器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有些事情非得要快门线不可的, 看看konica 的人把hexar 设计的这麽好, 我实在不了解他们怎麽会把这个给忘了呢?

没相机袋
所附的闪光灯有个袋子, 但是相机本身没有. 另外花 $50美金可以买到一个皮套, 这个皮套很软, 皮很高级, 手工也很好, 但是两边各开了一个口给背带用. 如果你不用相机背带的话, 那两个大口会让灰尘跑进去, 也没办法保护机身的背带环.

要依赖电池
就像一般的现代相机, hexar 要装电池才能工作, 所以记得要带个备用电池. 还好hexar 一个电池可以拍超过200卷24张的软片, 而且闪光灯也不吃机身的电.

按钮太小
设定手动对焦的钮, 手动iso模式的钮, 曝光补偿模式的钮,和自拍按钮都太小而且很难按. 不过这些太小的按钮不是相机开关, 也不是 p, a, m 模式切换钮, 也不是 up/down 调整光圈/快门/曝光补偿按钮, 这些按钮都设计的很好也很容
易用, 有问题的只是一些你比较少用到的小按钮.

没有连续拍摄/对焦模式
contax g1 在你半按快门钮完成对焦和曝光设定後按下快门即可拍下一张相片, 如果你一值按着快门钮不放的话, g1 则会连续拍摄. hexar就不一样了, 你不放掉快门, 软片就不会前进一格, 所以每拍一张对焦点和曝光设定就会跑掉,然後你得再来一次, 不过, 如果你用手动对焦和曝光模式的话, 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虽然如此, g1 的设计方法还是比hexar方便多了.

观景窗 (下方)
我真的觉得hexar的观景窗和会移动的框线很棒, 但有时候实在很难看到框线. 这不算是个大问题, 不过 konica 应该可以做的更好. 光圈值和快门速度都没有显示在观景窗里面, 曝光补偿和闪光灯资讯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算是一项特点还是缺点. 这样观景窗看起来会单纯一点, 不过你得抬头到液晶显示幕上才看得到一些资讯. 每次在拍一个景的第一张相片的时候, 都设定了老半天, 要把相机拿上拿下的才能确定现在到底设到哪里了. 我实在不喜欢这种感觉. 不过, 用同样的设定拍其他相片的时候, 我就会发现简单清楚的观景窗让我能够专心在构图和拍摄时机上面. 这点到底是好是坏实在很难说.

说明书(操作手册)
它的说明书写的实在很简单, 写的好像很清楚, 看得实在很模糊, 让人有种无法依循的感觉. 还好 hexar 没几种工作模式,如果你了解这相机背後的哲学, 你会发现他的操作程序其实也还满符合逻辑的. 有些相机当你越了解摄影, 你就会越了解这相机为什麽会这样设计, hexar 就是其中的一种.
hexar 还附了一张塑胶的综合快速叁考表. 比起他的说明书,这张叁考卡实在是好太多了, 差不多所有的设定都解释的很清楚. 我并没有把这张卡随时带在身边, 因为 hexar 简单到让你在买回去的那天晚上就完全学会了.

尺寸和重量
hexar 实在比 t4/35ti/t2 这些相机大的很多. 其实他不大, 但也不小就是了. 虽然hexar 可以放在大衣口袋里面, 不过还不能算是口袋型相机. hexar 大概跟 contax g1 加上一支 45mm 的镜头差不多大. g1加上镜头应该稍稍大一点点,也重一点点. leica m6 则又比 g1 大一点点, 不过重多了.
对我来说, 我会拿hexar 跟 leica m6 和 contax g1 比, 而不是 t4/35ti/t2.
事实上, 我甚至说过 hexar 和 m6, g1 算是同一级的产品, 跟他们一起评比测试也毫不逊色. 而且hexar只要美金五百元. 在某些方面hexar 比 m6和 g1 还要就手好用. 外观也很漂亮. 关键是, 如果你没办法只用一支35mm 的镜头拍摄的话, 那hexar 绝对不适合你. (不过你想想看, hexar大约相当於 m6 和 g1 一支35mm镜头的价钱, 买 hexar 还多赚一支机身耶!)
(译者按:没听过m6和g1的人可别以为hexar的镜头可以拨下来给他们用,no way..)

hexar的竞争者
为什麽我当初买了 hexar 而不是 t4/35ti/t2, contax g1 或 leica m6呢?理由是: 虽然我已经有一堆相机了, 我还是想找一支小相机可以随便带着走的, 碰到拍摄好时机的时候, 还要能够好到让我拍出优秀的作品.
我从来没用过 yashica t4/t4 super, 听说这支相机还不错, 我只知道他只能在程序模式下工作, 这种相机大概只能让我拍拍一般相片吧.
决定买hexar还是 35ti/t2 就比较难了, 我选hexar 有下面几个理由;(依照对我的重要顺序排列)
1. 比较精确的框线和比较好的观景窗. 35ti 只有一个单一的近摄框线,而且观景窗也太复杂.
2. 可以手动曝光; 不过35ti 也可以做些调整.
3.手动调整软片速度 -- 我不喜欢用曝光补偿来条找软片速度, 举例来说,一旦你用nikon的 +-2 格曝光补偿来把 p3200 降到 iso1000,你所剩下的补偿空间实在不大.而且你也没办法切换到手动曝光来弭补这个问题.
4.f/2.0 对 f/2.8 -- 光圈大一格在有限的光源里拍照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5.hexar 可以装任何闪光灯, 35ti 则只能用他内置的闪光灯, 这种内置的闪光灯对我来说大概只能用来补光用吧.

不过 35ti 也有一些优点:
1. 可以放进口袋里!
2. 内建闪光灯 (没错, 有时候这的确算是一项优点)
4.观景窗里可以看到快门速度.
5.可以放进口袋里!
(译者按:作者是指35ti只有三个优点, 而闪光灯和显示快门速度对他来说重要性只能排在第三和第四)
我差点买了35ti, 有极大的原因是因为他真的可以放进口袋里. 最後我还是认为买了35ti我一定会常常後悔. 除了他美丽的外衣之外, 35ti还是一个 p&s 傻瓜相机. 我并不是对傻瓜相机感冒, 随手拍拍真的很不错. 可惜他们也只能让你随手拍拍, 做不了什麽大事. 不过如果我现在想去买一个傻瓜相机的话, 我一定会去买nikon (35ti), 有手调iso, 手调曝光, 比较精确的框线. 而且我今天晚上就会去买一支.(可惜我不是要买傻瓜...)
在g1和hexar之间要做决定也满难的. g1 跟 hexar 差不多轻便, g1 的自动/手动模式几乎无懈可击, 镜头又好, 又可以更换镜头. 我最後选hexar 是因为它比较小, 比较轻, 操作起来比较快,而且我也不喜欢g1小小暗暗的观景窗. (一支 g1 加上镜头的价钱可以让我买四支hexar!!)
leica m6 是一只很棒的相机, 又有很棒的镜头. 不过如果要随时带着到处跑,对我来说m6 太大太重了, m6 也没有自动对焦和自动曝光. 虽然我大部分都是手调曝光/对焦, 不过可以自动有时候也是顶方便的, 特别是自动对焦. 如果我 hexar 和 m6 两个都有的话, 我两个都会去用. 不过我还是会把hexar放在我每天背的包包里面, 带着他到办公室去, 在附近到处拍.

买一支hexar
hexar 现在市面上一共有三种款式: original (原型),rhodium, 和 classic. 我买的是 original 的. 花个30 块美金就可以把 original 型的升级到 rhodium所有的功能 -- 红外线自动对焦, 手动闪光灯指数(gn)输入(给不是hexar专用闪光灯用的), 单键曝光校正(我不确定这个功能是干什麽用的), 和重复曝光. classic 型则有 rhodium 的所有功能, 再加上autobracketing. 我到宁愿买的是 classic, 不过为了autobracketing 多花这些钱好像不太值得. 反正我只要一准备好可以和我的hexar分开几个礼拜, 我就会把他送去升级到 rhodium.
为什麽很难找到有卖 hexar 的店? 我问了几家专业摄影器材店, 每家都是告诉我说:因为hexar的市场太小了, 花钱进了货放在架上可能连本钱都赚不回来,客户如果要买高级的傻瓜相机, 他们会买 35ti 或是t2, 如果要买专业的rangefinder, 他们会买 leica m6或是 contax g1, 而且大部分其他的客户都是要买更小更傻瓜的傻瓜相机. 有些本来有卖hexar的在35ti和g1上市後都不卖了.
很多人从来就没在店里看过 hexar, 很可惜, 我想如果每家店都有卖hexar 而且店员也适时推荐hexar的话,hexar的市场一定比现在大的多了. 这些konica公司的家伙真的放了很多心思在hexar上面(我怀疑hexar 是那些在konica决定停止生产非傻瓜相机之後还留在公司里面的那些人的杰作) 可惜公司方面并没有在市场上争得更多的占有率. 我实在很喜欢用hexar, 每次当我把hexar塞进我的大衣口袋或是背包的时候, 我真希望它能够再小一点, 可是当我手握着它的时候, 我却觉得很满意. 我想再买一支hexar给我太太. 她比我还喜欢这支hexar.

原 作 者: 不详
文章来源: 转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256.542
主题: 30
帖子: 31087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 GFX100 II
关于柯尼卡巧思相机--konica hexar

我前几日刚刚到手一银巧思,把玩之中越发喜欢巧思的结实和顺畅的手感.手边正好有篇关于巧思的较为详尽的实用报告,现介绍给各位.konica hexar reviewed by richard caruana for photo_net
hexar 对"真实"摄影来说是一支绝佳的相机, 也是我所用过的相机中操控最快速的, 所以它的工作量可以比一般p&s(傻瓜)相机多两倍. 但它不是p&s(傻瓜)相机, 如果你想要一支完全自动又可以放在你的口袋中的相机的话, 那你可能去买yashica t4, nikon 35ti, 或是 contax t2 会好一点. hexar之所以优异, 是因为它的 f2.0 镜头, 优秀的观景窗, 顺畅的快门, 几近无声的动作, 和专门为了帮助认真摄影的人所设计的操作模式.
hexar 从设计理念到实现都非常完美,对我来说, 它就好像一支具有自动功能的 leica m6, 如果跟contax g1 来比的话, 我还是喜欢 hexar, 因为 hexar 用起来不但较快, 较安静, 连观景窗都比 contax g1 好. 五百美元(译者按:台湾售价约 16,000左右)的售价比起其他昂贵的机种则更较人印象深刻. 当然, leica m6和 contax g1都具有一个很大的优点 -- 可交换的镜头, 所以如果你觉得 35mm 的定焦镜限制太多的话, 千万别买hexar,或是把它当作是你的第二台相机. 然而, 一个 m6 和 g1镜头的价钱,就足够买这支优秀的"第二台"相机了. 它用起来的感觉很好, 每次用它你都会比预期的多拍很多.
在介绍它的规格之前, 先介绍它的三个基本操作模式: p (程序),
a (光圈先决), 和 m (手动).
曝光模式:
hexar 的 p 模式就像大部分相机的程序模式, 曝光是依照你所设定的光圈, 和最小快门速度来调整. 这种调整模式使得 p模式比其他相机的程序模式更有用.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如果光线足够让你在你所设定的光圈和最小快门速度下工作的话, 它会用你所设的光圈并提高你的快门速度. 如果超过了你所设定的最小快门速度, 它会调整光圈来配合. 如果光线不够来使用你所设定的光圈和最小快门速度, 它会将光圈开大以保持你所设定的最小快门速度, (译者按: p 模式基本上依照你所设的光圈来调整快门, 但是如果快门已经调整到你所设的最小快门速度仍然不够的话, 它会保持你的最小快门, 改成开大光圈),我希望所有相机的p模式都像这个样子. hexar 的 p 模式让你自己调整曝光, 但是也兼顾了简单和安全的境界. 它比nikon 的曝光调整还好, 因为 hexar 可以在我还没作测光之前就调整好我的设定了.
hexar 在 p 模式下, 机身上方的液晶显示会很聪明的显示:如果 hexar 正在使用你所设定的光圈, 它会显示目前的快门速度; 如果超过你所设定的最小快门速度, hexar 会显示光圈的资料. 这样可以只用一个小小的液晶显示幕让摄影者看到他所要的资讯.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hexar 不会使用比你设定的最小快门速度还要小的快门, 即使这样会造成曝光不正确, 它还是照样工作. 虽然设定最小快门可以避免因为震动造成的模糊,但是也可能会造成曝光不足的现象. hexar 在曝光不足的情况下, 曝光不足灯会在观景窗和液晶显示幕里闪烁, 你最小只能把最小快门设到 1/8 秒, 但是如果你不是手持拍摄的话, 也不用使用到 p 模式吧, 所以这个不是个大问题. 其他的曝光模式让你能依需要完全的控制 hexar 的曝光.

在 a 模式(光圈先决)下, 你调整光圈, 然後相机会自动调整到适当的快门. 虽然当你低於最小快门速度或是超过 hexar 最快快门速度的时候, hexar 会提醒你, 但是你仍然可以拍摄. 在a 模式下, hexar 会假设你知道你自己在作些什麽(不像p模式下它会管东管西的). hexar 如果需要的话最慢可以使用30秒的
快门速度. 评论: 使用其他相机的时候, 我通常用光圈先决或是手动模式, 极少使用到 p 模式. 但是因为 hexar 的 p 模式设计的如此完美, 让我在用 hexar 时, 用 p 模式的时候远多过 a模式. 在 p 模式和 a 模式下, 当你半按快门钮时, 可以锁定曝光值(光圈和快门速度)

在 m 模式下, 你可以自己调整光圈和快门, 观景窗内红色的加减号提醒你曝光过度或是不足, 当加减号同时亮起的时候, 你的曝光已经在 1/3 格 (1/3 stop) 之内了. 在 p 模式和 a 模式下, hexar使用※※重点测光, 在 m 模式下, hexar 则使用点测光. 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样的设计, 但是当你用手动测光的时候, 千万要记住这点.

快门速度是用 up/down 两个按钮来设定的, 基本上我不太喜欢按钮的设计方式, 但是 hexar 的 up/down 两个按钮位置放的很好, 使用起来很方便. 快门速度则是以 1/3 格 (1/3 stop) 的间隔从 30 秒到 1/250 秒. 提醒一点, 大部分的 p&s (傻瓜)相机, 包括 t4/35ti/t2都没有手动曝光调整模式. 我总觉得手动曝光模式在面对复杂光源的时候最好用. 而且通常这种光线下除了手动模式外,你也没有别的办法.相较於 hexar 的竞争者, 这可算是hexar的一大优点.

使用者自订最小快门速度
hexar 让使用者设定最小快门速度, 以提供在 p 模式下手持摄影之用.hexar 预设最小快门速度是 1/30 秒, 你可以改成 1/8 到 1/60 之间的任何值. hexar 在 p 模式下, 不会让快门速度低於你所设定的值, 在a 模式下最低可以低到 30 秒. 但是观景窗里的减号会闪烁, 提醒你现在的快门速度已经低於你所设的最小速度了.

闪光模式
所附的闪光灯很小, 很轻, 但相当够力. gn 值是 43 (iso 100), 相当於光圈最大(f2.0)时候有效至 21 (使用 iso 400 软片时可达 43 ),装上闪光灯时你得自己决定要不要打开闪光灯(电源), hexar 不会帮你决定.

在 p 模式时, hexar 使用自动闪光调整, 就像所有的 p&s (傻瓜)相机一样, 闪光灯用全功率工作, 相机则依据对焦距离来调整光圈. 快门速度也会自动调整来平衡背景在闪灯下的曝光程度, 但是绝不可能低於使用者所设定的最小快门速度来消除鬼影. hexar 作的不错, 它提供了你需要的最大景深, 但也允许相机使用最大光圈来达到最远的闪光距离. 就像 nikon的 3-d 闪光系统, hexar 可以让不在中心点的物体得到正确的曝光值, 不像一般slr单眼相机的 ttl 闪光灯测光模式. 不过, 因为每次闪光灯都会用光所有的能源, 所以你用过闪光灯以後要等大约 5-10 秒才能再充好电,
(用闪光灯拍照时每次闪灯要间隔约 5-10 秒.) 而且也相当耗电.

在 a 模式下, 你可以使用闪光灯的全功率, 然後你自己计算和设定适当的光圈. 不然, 你也可以把闪光灯设到它的"自动光圈模式"(single auto-aperturemode), 这时是使用闪光灯里的感应器, 当曝光足够时, 会自动熄灭闪灯.auto-aperture 是 f/4.0 for iso100, f/8.0 for iso 400... 以此类推.
(这时你仍然可以设定你所想要的光圈值, 闪光灯和hexar机身之间有某种程度的整合). 在 a 模式下, 快门速度会依据光圈值自动设定以平衡背景的曝光, 有可能因此会设的慢到你无法手持摄影的地步. 就因为这样, 我通常在使用闪光灯的 auto-aperture 时, 都是使用 m 模式. konica 预见了这点, 也加了一点小东西让闪光灯在 a 模式下更有用: 他们采用後廉同步. 如果曝光时间长到够把背景摄入的时候, 会动的景物通常会变的模糊,後廉同步就是在快门快要关闭时才进行闪光, 这样会让这些模糊的影像被盖在闪光灯照到的清晰景象後面.

hexar 没有红眼减低模式, 因为闪光灯和镜头相距已经够远了, 所以这个功能也不是那麽必要. 而且, 不像 t4/35ti/t2 一样, hexar 可以接任何标准的闪光灯, 因为没有 pc 接点, 所以你必须用可以插在热靴(hot shoe)上的闪光灯, 或是用热靴对pc( hot shoe-to-pc) 的转换器. 跟 leica m6和 contax g1 不同, hexar 的叶片快门可以与闪灯同步最快可达 1/250 秒,这使得在阳光下的补光容易多了.

对焦
hexar 使用主动式多光束自动对焦, 最近对焦距离为 2 (0.6m).不同於其他的多光束对焦系统, hexar 的多光束并不是用来对广角目标进行对焦用, 而是为了提供非常精确的单点对焦. 像其他相机一样, 当你半按快门钮时, 对焦就会自动锁定. 距离会在观景窗里以比例表尺显示(稍後会详细讨论), 当镜头在旋转对焦时候,也可以在镜头上看到相对应的值, 或是你用手动对焦时, 距离会以数字显示在机身上方的液晶显示幕上. 在大部分的情形下, 观景窗里的比例表尺就可以符合需要了, 我几乎不用去看镜头上和液晶显示幕上的资料.
在解析度的测试里, hexar 的自动对焦表现的非常精确. 我好像看过hexar 在对焦时有一点点的差距, 但是我不太确定这点. 如果 hexar会有一点焦距不准的现象, 那应该不会超过在 f/2.0 3 及 10 的1/2 景深. (我用 hexar 去测三个不同距离的物品, 把自动对焦对正中间那个的时候, 中间的物体总是最清晰, 然後比较近的那个会显得比最远的那个清楚, 物品之间的距离都小於 f/2.0 时的一半景深,所以我这里说的都是很小的差异, 还有, 我也不确定我所设定的测量方式是否精确到让我对这样的结果有信心), 在真实的摄影里, 我没有发现过对焦不准的问题. 事实上, 我怀疑 hexar 的对焦系统可能会比我用 slr 相机时手动对焦还要精确.
hexar 的主动对焦系统彷佛在大约 20-30 时会 conk out, 实际情形要视摄影主体和周围的光线而定. 当对一个较远移动的物体对焦时,hexar 的对焦距离从资料上的 7 公尺一下子变成 20 公尺. 在 f/2.0的情形下,这两个距离的景深几乎不重叠, 而且在 20 公尺时的景深也几乎不能达到无限远. (也就是说, 在 f/2.0 光圈下, hyperfocal 距离大约是 20-25公尺.) 这表示说当你在使用 f/2.0 光圈对 10-12 公尺至无限远的物体进行拍摄时会发生问题.
事实上, 景深计算的问题并没有那麽糟. 因为 f/2.0 的镜头限制了底片上的清晰度的问题远大於对焦不准的问题 -- 对焦正确以获致在底片上最佳解像度的问题 相对於镜头本身限制了底片解像力的问题并不那麽重要. 但是 hexar 在光圈全开时对 10-12 公尺到无限远的东西好像接近它的极限. 在这种情形下, 我通常都把光圈开到 f/2.8, 以避免类似的问题. 将光圈由 f/2.0 缩小所改善的效果是为了增强镜头的表现, 而不是景深的加长. (你可能会想说 t4/35ti/t2 因为有较小的最大光圈(f/2.8), 所以比较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但因为他们比较小, 使用小的电池,就会有较短的基准线,和比较弱的测距光束. 所以也不表示 t4/35ti/t2 在 f/3.5/2.8/2.8 (光圈全开)的情形下对远距离的对焦上会比 hexar在 f/2.0 时好. 而且, hexar 当在 f/2.8 时对焦效果会比预期的还要好.)
你可以对远距物体以手动设定对焦微调. 在表尺上手动对焦的设定为 5m,7m, 10m, 20m, 40m, 和 999m (无限远). 在上述距离时 f/2.0 的景深会有点重复的现象. 当用 f/2.0 光圈值拍摄 7 公尺以上的物体时, 用手调对焦效果会比较好. 我必须承认, 我没有自己试过这些东西, 一方面是因为我很少用 f/2.0 的光圈值来拍摄这麽远的东西, 另一方面这样对实际表现上的差异实在不大. hexar 可以用一个钮来切换至无限远的焦距,所以我通常用这招来对付远距的物体.
关於手动对焦呢? 在自动对焦的时候, 半按快门钮, 相机就会自动对焦.当你在`半按快门, 自动对焦完成後按下手动对焦钮时, hexar 会留在自动对焦所得的值, 并切换到手动对焦. 这个值会以数字方式显示(单位为公尺)在液晶显示幕和镜头环上面,然後你可以用 up/down 钮来微调焦距.要切换回自动对焦时, 只要按下 mf 钮一秒钟, 液晶显示幕会显示 "af"而且镜头会自动转回自动对焦位置. 如果你没有先用自动对焦就按下 mf钮, 相机会自动调到无限远的焦距.
手动对焦时, hexar 并不像 leica m6 一样的快速, 方便, 或令人满意,可能也不如 contax g1. 首先, 用 up/down 钮来调整焦距对我来说实在麻烦, 第二点, 也没有一个确认灯让你知道你手动的设定和自动对焦系统所测的值相同. 但是我不认为 hexar 的手动对焦算是它的一项缺点,因为我极少会用到. hexar 的多光束对焦系统相当准确, 不论室内室外,或是对其他不同的物体 (主动对焦并不是根据物体的对比). hexar 更像试透过玻璃, 包括熏膜玻璃, 来对焦的. 除了准确的对焦, 你会发现99.9% 的时间里你对於无限远的物体或是特定距离的物体的对焦都是快速而且方便的.

观景窗
hexar 的观景窗实在优秀. 不但大, 明亮, 不会变形, 而且我甚至不用拿下我的眼镜就可以使用. 基本上, 除了 leica m6 外, hexar 应该算是最好的了, 比起 t4/35ti/t2 甚至是 contax g1 都要好的多. (我发现 contax g1 的观景窗不但小, 而且不够亮). 镜头即使加上遮光罩也不会遮住观景窗的影像.
hexar 的框线会移动来补偿平行视差和影像尺寸. 框线是由马达驱动而不是液晶显示投射的. 起初我认为这种老的设计方法一定很菜, 但是现在我可不这样认为. 你信不信, 马达驱动框线最棒的地方就在於你可以看到他们在动! 液晶框线一下子就到达定位, 然而, 看着框线的移动可以对对焦和构图更确定. 你可以根据框线的移动远近一下子就可以说出焦距在多远的地方. 在少数的情形下焦距不是你所想要的, 但你可以马上就知道有问题了. 你不用去看表尺或是去看对焦灯有没有闪烁. 光看框线的移动你就会知道了, 这是一种直觉.
最上面的框线沿着距离表尺滑动, 然後你根据框线在表尺上的位置就可以知道焦距的值了. 你不太会需要需要去看那个表尺, 你拍过几卷底片後, 你一看框线移动多少,你就会知道焦距值了, 这不会太困难的. 我真的很喜欢这点. 如果液晶显示的框线也可以慢慢移动到定点, 而不是一下子跳到定位, 那麽液晶显示的框线也可以达到这样的直觉.
另外一点, 框线在完成一次曝光後, 会回到无限远的位置. 这好像没什麽用,但是因为 hexar 实在太安静了, 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你拍完了没有,会移动到无限远这点刚好让你确定你刚刚的确按了快门. (在手动对焦模式框线会停留在你所设定的位置)
我的 hexar 的框线非常精确. t4/35ti/t2 的框线就不够精确. 我大部分是拍摄中幅相片, 所以当我用35mm的相机时, 我总会要求它达到最高境界. 我拍正片时也会要求精确的框线.
观景窗用了几个突出的显示装置来告诉使用者许多讯息. 在 p 模式和a 模式下, 加减号指示灯用来告诉你曝光不足或是过度或是快门速度已经低於你的设定值了. 焦距锁定则是使用了另一个 led 来显示,从框线在距离表尺的位置上可以读出大约的焦距值. 这些 led 通常都可以看得见, 但是相对於整个观景窗来说, 倒是没那麽明显了.

镜头
好了, 曝光模式设计的很好, 对焦系统也非常精确, 观景窗也很好, 但是如果镜头不好的话, 这些都是没用的. 你知嘛? 这镜头也很棒. 非常棒!我把它和几个主要的 35mm 镜头来比, 用拍出来的相片比较. hexar 的镜头表现的跟我所用过的35mm镜头一样好, 甚至更好! 在 f/2.0 时表现很好, f/2.8 的时候更好. f/4.0 以上就更加杰出了. 不只是解像锐利, 对比, 色彩真实性, 和光线的平均都非常优异. 我非常喜欢这支镜头所拍出来的相片, 平顺的快门钮和没有震动的快门廉, 在你手持摄影的时候帮你将这支镜头发挥到极致.
不像 t4/35ti/t2, 这支镜头可以安装滤镜 (46mm), 在镜头对焦的时候,滤镜不会随着旋转, 这点在使用偏光镜(cpl)时更加方便. 请注意, 在这支双眼相机上使用偏光镜时会比较困难, 因为你不是从偏光镜中看出去所以你很难知道效果会是如何. 镜头对焦的时候是移动内部的一个固定的管.所以对焦的装置不会被误用. 在镜身上面有一个传统式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像一般slr用的镜头一样的资料. 不过镜身上面没法作任何控制,所有的控制都是从机身上方的控制钮来进行的.
镜头上还有一个简单的景深表, 给 f/8.0 和 f/16.0 叁考用的. 我倒希望能有个更详尽的叁考表可以使用. 另外还有红外线对焦点, 不过这对於hexar rhodium 和 classic 两型都是多馀的, 它们可以在使用红外线底片时自动对焦. 会伸缩的遮光罩操作起来非常顺, 对於减少耀光(flare)有很好的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256.542
主题: 30
帖子: 31087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 GFX100 II
柯尼卡巧思相机-KONICA HEXAR RF

KOINCA新推出的HEXAR RF相机,属于35mm可更换镜头之电子式连动测距相机,除了拍摄品质可媲美LEICA M6之外,HEXAR RF机身也适用LEICA M系列镜头;正因为如此,使得HEXAR RF在日本上市之际,即引起广大的回响,不但网路上讨论热烈,许多本地的消费者也来电询问台湾KONICA总代理永准公司,何时才引进此款相机?在这么多摄影朋友的殷殷期盼下,千呼万唤始出来的HEXAR RF,终于在台上市了!到底HEXAR RF的魅力在哪里呢?
HEXAR RF的前身为口碑甚佳的HEXAR,由于客户强烈的希望HEXAR具有可更换的镜头,故此款旗舰产品是因应客户的要求而发展出来的。HEXAR RF除了有一组高品质的M-HEXANON镜头外,其机顶、机底与机身两侧部分,皆使用钛金属包覆,主体结构则采用铜铝压铸合金为骨架,故可耐震与耐腐蚀。另HEXAR RF机身设计上最明显的优势便是极佳的握持感,加上所有开关转盘相当明确,所以即使冬季戴着手套也可以正常使用,不会感受到任何的不便。
HEXAR RF采用影像重合的对焦方式、电子垂直焦平面快门、与TTL※※重点式测光。在曝光系统方面,使用者可选择光圈先决、手动模式,也可利用曝光锁定(AEL),借由调整光圈来将影像作不同的呈现。HEXAR RF最高快门速度为1/4000秒,连续拍功能下,每秒可拍摄2.5张的相片,若搭配无与论比的M-HEXANON系列之镜头,其拍摄品质绝对媲美单眼相机。
HEXAR RF快门动作清爽而不刺耳,行程也十分适中,因为使用手动对焦设计,所以不需等待相机完成自动对焦的动作才能按下快门,故很适合快速连续抢拍。而HEXAR RF所采用的焦平面纵走式帘幕快门,使用一只近乎无声的高效能DC马达驱动快门动作,能够有效的降低噪音,加上马达过片声音颇为宁静,整体拍摄声响之噪音值低于59dB,所以即使是在室内场合,它的操作声响也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目。
KONCA针对HEXAR RF机身,以展出3个可更换的M-HEXANON镜头。28mm/f2.8广角镜头的构造有7群8枚,每个镜片为低散射、高折射的玻璃制作可成,用来捕捉最完美的影像。50mm/f2标准镜头是这个系列当中,光圈最大的一款。90mm/f2.8望远镜头虽为长焦距的镜头,但非常的轻巧,和一般的广角与标准镜头一样适合携带。
HEXAR RF专用的HX-18W电子闪光灯,GN值为18(ISO 100),闪光同步1/125秒。闪光灯的照明范围广,即使是广角镜头28mm也能使用,不需外加其他配备。HEXAR RF的标准配备中包含了HX-18W电子闪光灯,与50mm/f2 M-HEXANON标准镜头,这些配备皆可单独购买。
相信任何人使用了HEXAR RF后,绝对会对它爱不释手,对热爱摄影的朋友们而言,HEXAR RF将是各位捕捉最佳画面的好帮手。由于相机组装精密、品质严格,故日本原厂产量有限,HEXAR RF现正全面预售中。您还有犹豫吗?火速抢购一台开拍吧!

◆.35mm可更换镜头式连动测距相机
◆.适用KONICA M-HEXANON与LEICA M系列镜头
◆.光圈先决、手动曝光、曝光锁定(AEL)
◆.电子垂直焦平面快门
◆.快门速度-自动16~1/4000秒、手动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1/4000秒
◆.曝光补偿-2EV~+2EV,以1/3级调校
◆.闪灯同步1/125秒
◆.自动卷片、每秒过片2.5张,可中途回卷
◆.HEXAR RF系列产品包括:机身、28mm、50mm镜头、90mm镜头、HX-18W闪光灯。

HEXAR RF规格
类型:35mm可更换镜头、电子式连动测距相机
自动曝光系统:光圈先决式或手动曝光、曝光锁定(AEL)
画面规格:24×36mm(使用135底片)
镜头(可更换):M-HEXANON镜头(28mm/f2.8,50mm/f2,90mm/f2.8)
Lens Mount:Konica KM bayonet mount
观景窗:实像取景、影像重合对焦
观景窗倍率:0.6倍
视野:85%(3公尺)
视野框:35/135mm,50/75mm,28/90mm两两一组,一次会有两个框线同时出现在观景窗内,依使用镜头不同 ,会自动切换改变,也能用手切换,方便使用者取景构图;自动视差校正
观景窗显示:LED显示;快门速度、曝光补偿标示
快门:电子垂直焦平面快门
快门速度:自动:16-1/4000秒
手动:B快门,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 1/2000、1/4000
闪灯同步:1/125秒
测光系统:TTL※※重点式测光
软片感光度:DX自动设定:ISO25-5000,手动设定:ISO6-6400
曝光补偿:±2EV,以1/3EV级距调校
卷片:自动上片、卷片、过片、过片速度可达每秒2.5张,可中途过片。
电源供应:CR2锂电池2枚
其他:自拍计时器、直接X接点、快门线插座
尺寸:139.5(长)×80(宽)×35(厚)mm(5.5×3.2×1.4寸)
重量:560公克

M-HEXANON镜头规格
焦距: 28mm/F2.8 50mm/F2 90mm/F2.8
镜片构成: 7群8枚 5群6枚 4群5枚
视角: 75.7度 44.8度 26.5度
对焦距离: 0.7公尺-无限远 0.7公尺-无限远 1公尺-无限远
光圈范围: f2.8-22(可半格调整) f2-16(可设定半格) f2.8-22(可设定半格)
光圈叶片数: 10枚 10枚 10枚
滤镜尺寸: 46mm 40.5mm 46mm
尺寸: 55.4mm×40.4mm 54mm×43.5mm 55mm×69mm
重量: 230公克 255公克 330公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5.695
主题: 69
帖子: 18097
注册: 2005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其实巧思的工艺质量比现在的Zeiss Ikon ZM好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508
主题: 20
帖子: 529
注册: 2009年1月
看来都对蔡司依康印象不错,巧思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014
主题: 6
帖子: 302
注册: 2009年2月
35RF、Bessa R和Zeiss ikon其实都是Cosina生产,毕竟在产在销,踏实点儿。
禄来值钱的是德国造儿的镜头,店家告诉我可以买镜头送机身。那机身据说就是Bessa R2,不值得买。
ikon不错,虽然也有人讲仍是Bessa R换汤不换药,但摸摸真机感觉差别还是挺大的。功能很实用,取景器明亮宽敞名不虚传。
http://www_kenrockwell_com/zeiss/ikon.htm
特价的那批是套机拆开卖,只有黑色的。你可以像我一样买银色的,这样遗憾小一点

[yakfolk 编辑于 2009-10-18 23:56]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014
主题: 6
帖子: 302
注册: 2009年2月
Zeiss ikon,贼亮,方便,挺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7.653
主题: 3
帖子: 4402
注册: 2005年1月
原文由 深海蔚蓝 发表
也考虑过CONTAX,不过CONTAX的价钱被炒得太离谱。。。
蔡司依康降价的时候没买,遗憾中。。。
禄来35RF的套机非常想要那个镜头。但机身据说有点问题。
愁人。。。


我有这枚镜头,想要就联系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508
主题: 20
帖子: 529
注册: 2009年1月
也考虑过CONTAX,不过CONTAX的价钱被炒得太离谱。。。
蔡司依康降价的时候没买,遗憾中。。。
禄来35RF的套机非常想要那个镜头。但机身据说有点问题。
愁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请教关于旁轴机身的选择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