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影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珍品——南京博物院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305663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斗彩勾莲纹双耳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斗彩,是一种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结合而成的品种。青花在釉下勾勒纹样的全部或大部分轮廓线,釉上填五彩,高、低温二次烧成,青花在彩绘中有决定其他色彩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明至请初文献上一般多将斗彩称作"五色"、"五彩"及"青花间装五色",因此在陶瓷史上对于斗彩的定义曾进行过一段很长时期的探讨。
有关斗彩的记载最早见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失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 名曰斗彩。填彩者,青料双勾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可见"斗彩"就是在烧成的青花瓷器上加红、黄、绿、紫等各种彩料,经炉火烘烧而成的,这是以它的制法而言。也有从"斗彩"字义来解释的。用釉下青花勾绘花纹轮廓,釉上用彩填绘,使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在一起,互相争奇斗艳。"斗",意即凑在一起,故称之为"斗彩"。根据成化彩瓷的加彩方法,又具体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加彩"等品种,说法不一。现在,把凡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并采用勾勒填充、点缀、渲染、覆盖、拼凑等装饰手法的彩 瓷,统称为"斗彩"。
根据斗彩的定义,就目前资料来看,斗彩瓷器在宣德时已初露端倪。可以说明代斗彩瓷器工艺是在宣德青花五彩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釉下用青花勾勒 纹样轮廓线的工艺,在釉上黑彩勾线诞 生前无疑是衬托几种色彩的最佳色。1984年在※※日喀则萨迦寺发现的一对宣德款青花五彩鸳鸯莲池龙纹碗,以及1988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出土的一件宣德款青花五彩鸳鸯卧莲纹盘,可谓明成化斗彩工艺之先声。在这两件盘、碗中,雄鸳鸯双翅及扇形飞羽,运用了填彩的手法,即先用青花勾勒轮廓线,然后填 入红彩烧成。这种局部填彩装饰工艺,把 斗彩的发明从成化时期提前到宣德时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斗彩工艺品。斗彩瓷器发展到成化时期更趋成熟,在胎釉、装饰、工艺技巧、造型品种等方面都超过宣德窑。成化斗彩瓷器,胎质细腻洁自、釉面滋润柔和、制作精细,但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典雅的色彩和特殊的彩绘技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斗彩龙纹穿花纹梅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青花缠枝花卉纹赏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听到故宫馆藏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坏的消息,格外痛心!这可是宋代哥窑的典型器物啊,为何这么粗心?如何向世人交待?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01/030822909867.shtml

故宫负责人称输入数值失误致仪器压碎文物

  针对网上风传的“故宫员工摔碎宋代瓷器”一事,故宫博物院在经过前天一番“太极拳”般的回应后于昨天改口,证实一件贵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宋代哥窑瓷器珍品7月4日在进行分析测试时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损坏。

  故宫博物院表示,事发后已暂停全部测试工作,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并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进行了初步讨论。相关情况说明文字显示,故宫博物院尚未将此事按要求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焦点1】国宝如何损坏?

  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压碎瓷盘

  前天下午,网友“龙灿”在新浪微博发帖,称故宫器物部在将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瓷器出库时,工作人员不慎失手将其摔碎。当晚,本报记者向故宫博物院求证此事,得到的答复是“已经看到这条微博,是否属实正在抓紧进行了解,一旦情况查明会尽快向社会公布”。(详见本报昨日报道)

  昨天中午,故宫博物院向本报记者发来《关于宋代哥窑瓷器在测试过程中损坏的情况说明》。该情况说明称,7月4日上午约10时,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对古器物部提取的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一级乙)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文物损坏。

  事发后,经过实验室科研人员查阅相关资料,对发生事故的设备进行检测,反复模拟实验过程,多次集体讨论,并请院外相关专家参与论证,分析事故原因,于7月21日形成了事故原因调查报告初稿。报告初步判定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科研人员在仪器操作时存在失误,导致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而损坏。

  【焦点2】事故如何处理?

  已初步讨论如何处理责任人

  情况说明称,事故发生后,科研人员立即停止仪器运行,保护现场,并向部门领导进行了汇报。故宫博物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主管院领导立即赶到现场处理,决定暂停实验室的全部测试工作,对该设备进行检测。随后成立了由相关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事故调查组。

  7月5日下午,调查组召开会议,听取了相关人员的情况汇报,对导致事故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进度。

  在调查组成员分别对7月21日形成的事故原因调查报告进行审阅的基础上,7月26日,调查组专门就该报告进行了集体讨论,对其中的事故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要求对报告进一步补充,以期尽快上报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同时,对事故相关责任人的处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焦点3】为何进行测试?

  五大名窑研究存在诸多难点

  千年珍藏毁于一旦,网友纷纷对故宫博物院的“无损分析测试”提出质疑。情况说明对此亦作出回应,称鉴于宋代五大名窑的学术研究中长期存在诸多的难点问题,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将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逐步开展检测、研究,以期推动其中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

  从去年开始,作为宋代官窑瓷器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故宫博物院已利用这台无损检测仪器顺利完成了对50余件陶瓷文物的分析测试工作。

  【焦点4】情况是否上报?

  事故情况尚未上报主管部门

  《中※※※※※文物保※※》第四十八条规定:馆藏一级文物损毁的,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其他馆藏文物损毁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

  《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则规定,国有文物事业单位应当在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或者应当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如发生一级文物丢失或者损坏等情形,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和上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向国家文物局报告。

  记者昨天从文化部和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他们均未收到有关报告。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则表示,有关问题周一才能解答。

  为何事故发生将近一个月后对相关消息仍秘而不宣?故宫博物院在情况说明中有如下表述:事故调查组要求全面、细致地开展调查工作,彻底查清事故原因,同时着手准备相关材料,待事故原因全部调查清楚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为宋代哥窑烧制,为宫廷御用瓷器。原为清宫旧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一级文物,编号“6817故145365”。2011年7月4日损坏。
这个盘子高4.1厘米,口径20.2厘米,足径7.5厘米。盘呈六瓣葵花式,浅腹,坦底。腹壁向里凸出6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圈足露胎处呈黑褐色。此盘造型优雅、大方,线条富于变化,为哥窑的代表作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青花花卉开光桃纹双贯耳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双贯耳瓶为瓷器瓶式之一。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颈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帖竖直的管状贯耳。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
瓷器中的开光与宗教中的开光意思不同,于瓷器上构成圆形、长方形、菱形、扇面形等外框,并在其内绘画,称之为开光。一般为白地开光,也有色地开光。在成型器物表面,贴上圆形或方形的湿纸,施色釉后把纸揭去,在没有釉的空白处,以色料绘花纹,干燥后即行吹釉或以其它方法施釉,高温烧成。有一种洒蓝地开光五彩器的制作,先贴上长方形湿纸,然后用青料吹青,揭去贴纸,罩上透明釉,经高温烧成即为洒蓝地。再在白色开光内用五彩绘画,低温烤烧即成。
“开光”在景德镇的老艺人中又称“开堂子”,这是陶瓷美术、常用的装饰方法之一。具有突出主体对比强烈,以静衬动等特点。为了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方形、圆形等)的空间,然后在该空间里饰以山水、花纹、人物等,称为开光。陶瓷上经常利用纹片釉及花釉等特殊效果来进行“开光”的装饰,原是从古代某种建筑物上窗户的形式演变而来。
瓷器上的“开光”工艺多出现在古粉彩瓷上,现今仿古的“开光”瓷器甚多。开光之法,犹如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从不同的窗口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有俊秀的闺阁仕女,有无忧无虑的牧童放牧,还有明丽的青山绿水……万千精华,美不胜收。无疑,透过一件瓷器“开光”承载了更多的内容,艺术表现自然也越发的丰富多彩,备受人们的喜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青花缠枝花卉纹铺首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08
主题: 3
帖子: 107
注册: 2011年8月
喜欢宋代的哥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原文由 数星星的人 在2011-08-04 15:02发表
喜欢宋代的哥窑~


感谢新朋友的光临。我也很喜欢宋代哥窑瓷器,帖子内有不少哥窑精品瓷器图片,不妨细细观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霁蓝釉龙纹叶形双耳扁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瓷器釉色名。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霁蓝釉瓷器传世不多,尤其是成化时期,至今未见一件传世完整器,但景德镇御厂遗址出土过书有成化款的蓝釉碎片,说明其生产从未间断。弘治、正德蓝釉瓷器带官款的极少,鉴定时主要是把握两朝瓷器的胎釉及造型特征。
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一是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种有新发展。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陈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品。釉色除霁蓝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嘉靖霁蓝釉色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接近底足的聚釉处则发黑色。回青釉则呈淡蓝色,没有刺眼的浮光,有些器物的口沿及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为六字楷书款,造型有罐、洗、碗、盘、杯、渣斗、香铲等。有些尚浅刻龙凤、云龙及缠枝花纹。这些器物主要藏于台北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均是宫中旧藏。
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民窑也有霁蓝釉瓷多是庙堂所用祭器,以炉、瓶最多,均无官款,但有年纪年款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青花牡丹花卉盘。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原文由 xmchn7908 在2011-08-05 20:41发表
台北故宫,你让我们情何以堪?   2011-08-05 02:46:0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在哥窑一级品碎成了6瓣之后,在故宫那语焉不详的解释中,我始终找不着北。直到看见这两个同为故宫院长的人跳如眼帘之后,我终于找到了南,但还是找不到北。

        我很不情愿地将这两个人的简历贴出来,因为 ......


看得出,您对故宫博物院的哥窑瓷器(现在有人说是更珍贵的官窑瓷器)破碎一事痛心疾首,这一点我们是相通的。事情的发生作为一院之长当然要负主要责任,但故宫屡屡出现问题,恐怕就不是郑欣淼一个人所能承担得了的。体制、制度、人员素质等等哪个方面都可以找出十条八条问题。这些问题有关方面恐怕不是没有认识到,而是想不想去解决,有没有能力去解决。中国现在出现的种种问题,哪个不是如此呢?
谢谢您的光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青花葵式松竹梅纹盖盒。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釉里红五爪海水云龙纹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釉里红和青花被收藏界称为"姐妹瓷",这不仅因为他们几乎同时出现于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元代,而且涵过考古工作者的挖掘和研究,证明釉里红也是景德镇的匠师们不断创新才烧制成功的。但是在国内,传世的釉里红器物比青花少得多。据陶瓷鉴定专家叶佩兰女士统计,根据目前已发表的著录显示,元代遗存下来的釉里红瓷器大致有三十多件,所以尤为显得珍贵。

  釉里红和青花的工艺过程几乎一样,不同的只是青花用钻料着彩,而釉里红则用铜红料着彩,然后施透明釉,用高温一次烧成釉下彩。但釉里红烧制条件苛刻,对窑室气氛要求比青花严格,故成功率低。加上烧制时工艺技术掌握难度大,从元末和洪武烧制的釉里红器皿来看,红色多数不够纯正,呈色偏向灰褐,色鲜的极少。而直到永乐、宣德时才烧出呈色红艳如宝石的釉里红,但产品甚少。到了成化时由于工艺简便的釉上彩代替了釉里红,造成釉里红一度中断。

  釉里红的恢复生产是在清初,和元、明釉里红不同的是清初釉里红中含有不同程度的紫色。同时,清代釉里红制作方法的改进使其有浓淡不同的色阶。由于清早期重视发展釉里红,因而取得了较高的水平,传世品也比元、明时期多。但不管是元、明,还是清初、釉里红瓷器都是采用三种不同的装饰方法:一是釉里红线绘,即在瓷胎上用线条描绘多种不同的图案花纹。但由于高温铜红烧成条件比较严格,往往会产生飞红晕散现象。就是康、雍、乾烧制釉里红比较成熟时,这种现象依然存在。但线绘方法始终是釉里红装饰的主要方法。

  二是釉里红拔白,其方法是在胎上留出所需图案花纹部位,或在该部位上刻划出图案花纹,用铜红料涂抹其它空余之地,烧成后图案花纹即在周围红色之中以胎釉之本色显现出来。这种装饰方法多出现在元代中、晚期。

  三是釉里红涂绘、以铜红料成片、成块地涂绘成一定的图案花纹。这种装饰方法从元至清一直沿用。

  釉里红的产生不可避免地留下※※的烙印,在元代这个蒙古人统洽下的开放社会,广大工匠发明和创造出釉里红,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生活享受和情趣爱好。到了明代尤为突出,据资料显示朱元璋本人迷信阴阳五行,认为朱姓属火,因此特别钟爱红色。《明史·礼》中记载,朱元漳在洪武三年,以红色为贵,颁布天下。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釉里红的烧制与帝王的爱好有关。再则,作为颁布天下的诏书,其后来的帝王都奉承祖命,一代代将红色为贵的遗训延续下去直到清王朝。统治者对颜色的理解及情趣嗜好,必然带动了社会风气的流行,直到今天釉里红仍是收藏者热衷追寻的藏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青花龙凤花卉纹盘。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龙珠阁海水龙纹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天蓝均釉八仙兽足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钧釉系钧瓷器之色釉。“钧瓷”是宋代“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瓷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禹县,古属钧州。宋代钧瓷的器形主要有洗、盘、炉、钵、尊等。其中选入宫廷用器的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代表器型大小,器身铭文有“奉华”及“省符”两种。钧瓷制作一般先将瓷胎进行素烧,上釉后再经过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其釉色主要有天蓝、月白、海棠红、玫瑰紫等,它主要利用釉料中铁、铜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不同的呈色特点,烧制出蓝中带红、紫斑或天青、月白的多种釉色,一般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状不透明质感。宋代钧瓷的一个特征是瓷器釉面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宋以后仿制的钧瓷器则往往无此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在禹县恢复了钧瓷的原料配方和烧造技术,发展了很多色釉新品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玫瑰红均窑变三足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窑变釉即器物在窑内烧成时,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呈现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其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俗语有“窑变无双”,谓其变化莫测,独一无二。

  窑变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即偶有出现。最初,窑中出现窑变曾被视为不祥,尤其是官窑中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久之,反而发现其形态极美,或如灿烂云霞,或如春花秋云,或如大海怒涛,或如万马奔腾,因而被视为艺术瓷釉为人们所欣赏。如宋代河南禹县钧窑生产的铜红窑变,可谓变化莫测,鬼斧神工。清以前景德镇窑偶尔烧制的窑变釉瓷多被捣毁,至清时则作为著名色釉而专门生产,据《南窑笔记》载,清代生产的窑变釉,虽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非有意预定为某种色泽,但已经能人为配置釉料,较好的控制火候,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规律。著名的如康熙朝创烧的豇豆红、苹果绿等品种。

窑变釉也是一种艺术釉,变化最多,色彩最丰富,形态也最复杂。它的最初出现完全是偶然的,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某些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颜色和形态:有的象夕阳晚霞,有的象秋云春花,有的象大海怒涛,有的象万马奔腾……人们对此现象无法解释,就称之为"窑变"。
早在宋代,就巳出现了窑变釉。《博物要览》说:官、哥"二窑烧出器皿,有时窑变,……于本色釉外变色,或黄、或紫红,肖形可爱。"后来的"钧红"更是一种闻名中外的窑变釉。到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景德镇的工匠巳经基本掌握了窑变釉的规律,可以烧造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产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红绿彩带环象耳尊对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红绿彩瓷是在高温白釉或白地黑花瓷烧成后,在白釉上用红、绿、黄等彩勾画出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因此也常称为“宋加彩”或“金加彩”。红绿彩瓷器物上常以白釉为主要底色,以洁白的釉色和大面积的红彩相配合。红绿彩瓷的色彩主色是红、绿、黄三色,但每种彩又有深浅不同的色阶。红彩是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彩,用青矾加热、煅烧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将彩施于器表之前就已呈现红色,在施彩时就已知道其烧成后的呈色。红彩一般为正红色或称枣红色。绿彩则有翠绿、墨绿、褐绿和浅翠绿等不同呈色,这是在配制彩时控制呈色物质而有意造成的。黄色则有浅黄、明黄和金黄等色。红绿彩瓷常与釉下棕褐彩和黑彩相配合,是宋元时期瓷器装饰艺术中的特点。

红绿彩瓷属于釉上彩。方法是在已烧好的白釉成品瓷器上,用笔蘸红、绿彩料,进行描绘。纹饰一般有花卉、鱼藻、鸟雀、诗文等。然后,置于炉中,用800℃左右的低温进行烘烤,使彩料与瓷釉慢慢烧结,在白釉上显现鲜艳的红绿彩。这种新品种首先在磁州窑出现,然后是磁州窑系的河南禹县扒村窑、新安县城关窑、山西长治东村窑、临汾窑、山东淄博窑等普遍效法试烧。所烧成器,既有共性,又各自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红绿彩瓷在磁州窑首创不是偶然的,有一个发展的必然性。在技术上,绿彩继承了东汉以来的低温釉烧制方法,吸取了唐代长沙窑白釉绿斑纹的装饰技巧,磁州窑在北宋时期已烧出了低温孔雀绿釉瓷器。宋金时期,低温绿釉开始用于装饰白釉瓷,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红彩虽然是定窑在北宋时创烧,但其技术首先为磁州窑借鉴,获得白釉矾红鲜丽的效果。然而,将红彩与绿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白釉瓷器进行装饰,低温二次烧成,则成了磁州窑的创新。

  红绿彩瓷的装饰风格,吸取了民间年画的养分,以大红大绿民间喜庆活动的色彩为其基本色,画法则直接来自磁州窑自己所创造的白釉黑彩、褐彩和铁锈花工艺,故深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缺点是瓷胎粗而不白,修饰不精,彩色易于脱落。也正因为如此,与皇室、官宦和文人当时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他们所追求的是润如美玉的汝窑、官窑器,金丝铁线、开片天成的哥釉器,印花、划花装饰,花样精致的定窑白瓷,美如云霞的均釉窑变器以及适于斗茶之用的兔毫盏之类的黑釉茶具。这大约也就是在宋墓的发掘中,尚未见到红绿彩瓷的缘故。然而倒是金人更喜欢这种被红红绿绿色彩描绘的瓷器,故在金人的墓葬中偶尔可见红绿彩瓷陪葬品。

  由于宋、金之战连年不断,磁州地区正处于拉锯战的前沿。女真族的奴隶主贵族又嗜大肆抢掠※※为奴,所以磁州窑工匠纷纷南逃,窑场不能正常生产,甚至断烧。因此,这种本来就难烧的红绿彩瓷器就更加稀少。元代统一中国后,蒙古族人似乎对磁州窑的红绿彩瓷也颇为喜爱。但依然是战争频发的原因,幸存下来的窑工为生计,断断续续恢复生产。烧制的红绿彩瓷除碗、盘外,又出现了瓶、罐、高足杯等器型和瓷塑陈设品。较之宋金时期写意与图案相结合的绘画手法更熟练,胎釉、纹饰、色彩也更可观,但产品绝少,多流失于国外,国内流传下来者弥足珍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5.667
主题: 74
帖子: 61921
注册: 2009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EX-7
DSC-RX10M2
青花双凤缠枝花卉纹双螭耳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2.747
主题: 63
帖子: 57980
注册: 2008年12月
月赛优胜标识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D700
NEX-7
★ NIKON D200
清代乾隆霁蓝釉梅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2.747
主题: 63
帖子: 57980
注册: 2008年12月
月赛优胜标识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D700
NEX-7
★ NIKON D200
清代康熙霁蓝釉盘。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影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珍品——南京博物院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