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摇滚、爵士唱片贴图吹牛,欢迎乱入 [主题管理员:南瓜马车]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00139 回帖:233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1.027
主题: 23
帖子: 671
注册: 2014年8月
袋鼠通讯20180327:给悲伤的人听悲伤的歌

https://mp.weixin.qq.com/s/Me150NvSDpE5mIU-InnePw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27
主题: 23
帖子: 671
注册: 2014年8月
刚看到手握大把经典爵士乐版权的Concord唱片要用豪华版形式复刻Sonny Rollins的名盘《Way Out West》,还有点小激动:Contemporary公司的录音太久没有发行靠谱的高质量复刻版本了!

谁成想后面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Analog Planet的主编Michael Fremer算是当下美国发烧界的刘汉盛了吧?不过他比刘汉盛要更敢说话。他在网站撰文披露,Concord唱片打算在自家新成立的复刻子厂牌Craft下复刻《Way Out West》,这事看起来是挺棒,包装也很豪华,然而事情办得不地道,因为2015年Analogue Productions就已经把《Way Out West》的AAA全模拟复刻黑胶样片做出来了!当时Analog Planet通过※※※※※※※发布了在Bernie Grundman工作室采访的视频,在场的人还有John Koenig——Contemporary公司创始人Lester Koenig的儿子。

本来Analogue Productions已经和Concord签好25张Contemporary公司经典录音的复刻授权协议,Concord方面由于人员变动,竟然收回了授权……包括已经做好的《Way Out West》的全模拟高质量复刻,就这样胎死腹中。

Concord雄心勃勃的给这套再版定价70美金,除了正片,带一张非大碟版本录音的合集。这也就罢了,难以理解的是,居然采用了另外制作的数码母带,虽然负责的是我敬重的Joe Tarantino,但是这击穿情怀底线的举动,令人无比失望。

Michael Fremer在该套装3月正式发售后写了一篇正式评测,跟AP之前发行的版本进行对比,礼貌而毫不留情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是,在音质评分上,满分10分,他给出了9分。在商言商。

结局?

Craft版的《Way Out West》在美亚已经降到45美金,天知道Concord的老板会不会醒悟。

降到30美金我再考虑吧。

但是那25张Analogue Productions版的Contemporary,我看已成往事,不必再存念想了。安心抚摸我的十八番和日版环球SACD。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27
主题: 23
帖子: 671
注册: 2014年8月
看到Felt专辑复刻黑胶的消息,我立刻下了订单。定价换算成美元要30多一张,真不把粉丝当外人。唱片到手的时候,暗自庆幸,幸好只订了一张啊,这包装明摆着就是为信仰充值了……

这可能是我见过最薄的gatefold LP……

其实这次复刻的设计全部是由Felt主脑劳伦斯操办,他的设计工作室有个很屌的名字:“上海包装公司(Shanghai Packaging Company)”。具体到Crumbling the Antiseptic Beauty这张,并非复刻最初的黑胶包装,而是放大了劳伦斯为2003年再版CD所做的设计。但是他似乎完全没考虑放大到12寸幅面后,这么薄的纸张多么尴尬,尤其是考虑到媲美发烧复刻的售价。

音质?who cares……

PS:同期推出的限量版CD+7寸单曲盒装,比黑胶还要贵上10美金,但是劳伦斯的设计完全无法让人提起购买欲望,不禁令人怀疑他是否有做设计的天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27
主题: 23
帖子: 671
注册: 2014年8月
Jane Birkin的喘息……不能在办公室播放的流行歌曲……
本帖由 samsung+SM-G9350 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27
主题: 23
帖子: 671
注册: 2014年8月
Felt也加入这一波的“信仰充值”……
劳伦斯的“上海包装公司”亲自负责再版的设计,然而有走歪路的嫌疑,价格直接定到30美金档次
只订了第一张的黑胶,采用了劳伦斯给2003年再版CD做的包装设计,直接放大没有充分考虑黑胶幅面纸张的厚度,极容易折损
有意思的是,买CD套装的才是真爱,比黑胶贵一半呢!
本帖由 samsung+SM-G9350 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27
主题: 23
帖子: 671
注册: 2014年8月
Madredeus的黑胶终于复刻,距离首张专辑发行已过30年……时间转瞬即逝啊
本帖由 samsung+SM-G9350 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687
主题: 154
帖子: 4934
注册: 2006年5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687
主题: 154
帖子: 4934
注册: 2006年5月
棒到飞起来!非要等到大师不在了,才急急忙忙再版,唉……不过比起欧美,日本唱片公司算是够敬重音乐家了,毕竟再版了啊,而且都是千元版,人人都听得起。Larry Coryell和John Mclaughlin真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典型,造化弄人 ????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687
主题: 154
帖子: 4934
注册: 2006年5月
更新下……

很喜欢如今ECM的面貌,Jakob Bro的两张专辑听了很久的“免费”HD数码档,决意买入黑胶。要论新版黑胶的质量,ECM算是良心厂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687
主题: 154
帖子: 4934
注册: 2006年5月
kemmi 发表于 2017-12-15 23:08
看看南瓜兄在干嘛!

看了一部电影,从电影中知道,爵士还真有讲究,现场演奏时爵士手还可以即兴发挥,而且往往是和爵士爱好者的情绪相合拍。

看起来,这听CD和听现场也不一样啊。

前提是必须是爵士爱好者,否则不懂行啊。


K兄好!
很久没登这个号了,这半年生活戏剧化堪比※※,只是悲剧

加我微信吧,私信你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371.936
主题: 532
帖子: 118222
注册: 2001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南瓜马车 发表于 2017-10-9 09:30
袋鼠通讯20170914:那些难听的音乐

说音乐难听,在我而言,首先是一种自我伤害。
听过几千张唱片,心里自然就会产生过滤机制,那些真正“难听”的音乐,已经得不到被批评的机会了。
能够得到聆听机会,还能引发思考的,都包含着真爱。

查看全文

看看南瓜兄在干嘛!

看了一部电影,从电影中知道,爵士还真有讲究,现场演奏时爵士手还可以即兴发挥,而且往往是和爵士爱好者的情绪相合拍。

看起来,这听CD和听现场也不一样啊。

前提是必须是爵士爱好者,否则不懂行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687
主题: 154
帖子: 4934
注册: 2006年5月
袋鼠通讯20170914:那些难听的音乐

说音乐难听,在我而言,首先是一种自我伤害。
听过几千张唱片,心里自然就会产生过滤机制,那些真正“难听”的音乐,已经得不到被批评的机会了。
能够得到聆听机会,还能引发思考的,都包含着真爱。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南瓜马车 于 2017-10-9 09:3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27
主题: 23
帖子: 671
注册: 2014年8月
另一边,日本环球还在继续找一切有边没边的理由,发起一轮轮的再版。例如爵士百年系列……莫名其妙的爵士乐就这样被定义了发展※※

和廉价版市场后来者华纳相比,日本环球的SHMCD最低定价是1500日元,内页日语解说文字多写几页而已

没办法,等过几个月打折再买呗,呵呵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27
主题: 23
帖子: 671
注册: 2014年8月
在日本廉价再版风潮里,华纳应该是三大唱片公司里动作最迟缓的。但是它家并购了不少厂牌,令人动心的独家品种比比皆是。
而且日本华纳将SHMCD下放到了1200日元价位,亦是卖点。

等不及打折,第一时间从HMV网站定了Bill Evans的几张。因为是廉价版,内页只有两页,一切从简,但是包装设计并不马虎,依然是日版一贯的质感。音源都是来自新的24bit数码母带,没有和之前手里的亚特兰大美版比较,音乐本身太过强烈,足以令我泪目。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7-08-24 19:19:25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773
主题: 25
帖子: 939
注册: 2002年8月
东京的黑胶唱片店不少呀,成色很好不过价格不便宜哈哈~这张在东京买的~

南瓜马车 发表于 2017-8-15 22:12
国内日版中古爵士黑胶淘起来还是费劲,发现不少朋友都选择去日本自由行顺带淘碟

我现在偶尔从日本HMV买些新出的千元版廉价CD,比较省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687
主题: 154
帖子: 4934
注册: 2006年5月
踩花客 发表于 2017-8-6 15:16
新入一张,百听不厌。


国内日版中古爵士黑胶淘起来还是费劲,发现不少朋友都选择去日本自由行顺带淘碟

我现在偶尔从日本HMV买些新出的千元版廉价CD,比较省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773
主题: 25
帖子: 939
注册: 2002年8月
新入一张,百听不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07
主题: 3
帖子: 299
注册: 2012年1月
Richie Beirach - Ballads
南瓜兄介绍的这位很赞啊,的确很像bill的风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459
主题: 19
帖子: 2808
注册: 2006年12月
爵士
本帖由 iPhone8,2 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27
主题: 23
帖子: 671
注册: 2014年8月
据说个人公众号要停用了,赶紧试试写几篇玩玩

袋鼠通讯20170628: 丧B音乐指南之Nikki Sudden

有人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一个新兴的卢瑟群体:丧B。发现我挺符合,甚至我写的这些东西,完全就是一个《丧B音乐指南》。

怎么办才好呢?停止音乐,停止咖啡,停止海淘,停止追剧,停止思考,停止幻想,停止疯狂……从现在开始老老实实做一个屌丝,很遗憾,这些举措改变不了任何事,反而愈加明显:此人毫无疑问是个丧B。

不如,还是咖啡泡起,音乐响起,这一刻的满足并非是想象,它马上就变成了※※,是快乐悲伤还是无聊决定权在我。

Nikki Sudden,自从他出现,Alex Chilton就不再是我心里的丧B之王。

查看全文

其他文章:

袋鼠通讯20170601:Midnight Blue In MONO

袋鼠通讯20170527: Gene Harris Trio - Our Love is Here to Stay

袋鼠通讯20170513: Richie Beirach - Ballads

扫2B码关注



本帖最后由 袋鼠通讯 于 2017-6-29 13:5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588
主题: 60
帖子: 973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袋鼠通讯 发表于 2017-06-17 02:00
是左是右还得有机会扯淡啊

马甲终于解封了,才封半个月接着又是一个月
主号才封一周接着一个月

我是被谁盯上了吧?连抗...

原来是进小黑屋啦。
所以那贴我也认为,斑竹亲自上阵有板规照着没啥,不要心态不稳。但最可鄙的是有些套着马甲或者寄生在规则后面的,这就丑咯。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27
主题: 23
帖子: 671
注册: 2014年8月
strawberry 发表于 2017-06-01 19:51
转左咯嘛。
昨天跟我一个老朋友喝酒。他是真整的高知。南法教会学校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是博士,研究高真空体系的博士,具体就不展开咯。
老头和我...


是左是右还得有机会扯淡啊

马甲终于解封了,才封半个月接着又是一个月
主号才封一周接着一个月

我是被谁盯上了吧?连※※恋童话题都能被封一个月,不知道发完这个贴,那个生孩子没屁眼的家伙会不会又封我

比起隔壁声讨某版主,这种躲在管理员身份后面的才是真小人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588
主题: 60
帖子: 973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南瓜马车 发表于 2017-06-01 12:53
kenny burrell - midnight blue

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对所谓经典唱片不屑一顾,觉得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年纪...

转左咯嘛。
昨天跟我一个老朋友喝酒。他是真整的高知。南法教会学校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是博士,研究高真空体系的博士,具体就不展开咯。
老头和我讨论马卡龙。你知道他什么观点?
他认为马卡龙肯定比奥朗德成功。因为,马卡龙比奥朗德智力高。
注意,这里不是聪明,也不是智商。而是智力。
这就是典型的左派思维。

人类是需要把一部分自我管理职能通过契约抵押给精英们做长远规划和管理的。

而人类社会发展的财富和直接动力就是精英。

看你一直比较求新。 我们听不到一块。 不过有句讲句,真整的艺术,不论新旧都以水平衡量。
本帖由 HUAWEI+GRA-L09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717
主题: 9
帖子: 2032
注册: 2010年7月
想入爵士门而不得法。

流派太多。

只能挑一些自己喜欢的做成目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687
主题: 154
帖子: 4934
注册: 2006年5月
Gene Harris Trio - Our Love is Here to Stay

唱片市场的衰落,逼迫唱片公司千方百计推出新的卖点,例如日本市场上纷纷推出的“千元版”CD。对于传统爵士乐的爱好者,也许现在是个好时期,因为目前的爵士乐“日本千元版”,不仅有为数不少的绝版再版,甚至还有些是世界初CD化,最近,连CD的材质都开始上升到SHM-CD规格,相对于售价,可谓诚意满满。

这张Gene Harris三重奏的专辑来自于日本华纳的“Jazz Masters Collections 1200”系列,采用SHM-CD。这张录音原由Jubilee唱片发行,版权辗转反复,随着华纳收购Parlophone而得以进入再版目录。
吸引我注意的除了典型的白人审美的封面,当然是Gene Harris这个名字。
大部分人熟悉的Gene Harris是和Blue Note联系在一起的,他是soul jazz风格里鲜有的钢琴手,1958年录制了在Blue Note下的首张专辑钢琴三重奏《The 3 Sounds》。
那么Jubilee这张1955年的专辑是不是他的首次正式录音呢?没想到这居然成了一个难以考证的谜。
日本华纳的再版说明上特意强调这是位同名的白人钢琴手,Jubilee的唱片文案上也将演奏者描述为具有朱莉娅学院研修经历、古典音乐背景,并且和波士顿爱乐有过同台演出。总之,与日后大名鼎鼎的soul jazz钢琴家大相径庭。
而音乐本身似乎也符合唱片公司的宣传,1955年的这张《Our Love is Here to Stay》听起来就像是受到Bop爵士乐手感召的、受过良好古典音乐教育的乐手所为,而且从里到外都在迎合白人的审美,最让人在意的是,这张唱片近乎完美的实现了这一目标。
1955年的单声道录音,若是在午后洒满阳光的咖啡店,一定会让人有个好梦。
而1958年的《The 3 Sounds》以及以后所有的gene harris,无处不在的福音和布鲁斯,极具跳跃性的演奏,只会把你从梦里叫醒,咖啡换成啤酒。

同一个人能分裂如斯吗?

有乐迷终于按捺不住,打电话向gene harris的妻子Janie求证,得到的答复是那就是她丈夫伟大的gene harris的首张录音,当时gene刚刚从军队退役,并且Janie讲诉了一个故事,在某次日本巡演的过程中,酒吧老板播放了这张《Our Love is Here to Stay》,gene harris有些不好意思的把头埋到手里,Janie问他怎么了,他回答我们正在听我组建the three sounds之前的首张录音!
这算是目前为止最靠谱的解释了,毕竟唱片公司为了迎合市场,包装出特定的录音屡见不鲜,而且所谓白人钢琴手gene harris的资料基本为零,日本华纳这次再版的介绍没准和“挪威的森林”的翻译一样是个“美好”的错误。
但是该乐迷也在网络论坛帖子里表示了自己的疑惑,认为以自己从小练琴的经历,完全无法想象这会是同一个人的演奏,甚至他认为1959年Jubilee发行的另一张《Genie In My Soul》都很可能另有其人——第三个gene harris……

到底哪个才是真相呢?没人真的介意,这些未明之事只是给gene harris增加了些八卦,给这张唱片增加了些故事,给听唱片的乐迷增加了些乐趣。

本帖最后由 南瓜马车 于 2017-5-27 16:19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62
主题: 39
帖子: 2383
注册: 2011年9月
会后还有签售 ,当然不能错过。这场演出也是莫里森与墨尔本交响乐团合作,特别是在青少年中推广爵士乐的系列演出中的最后一场,现场也来了不少孩子,许多都在学小号.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0.3.1 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62
主题: 39
帖子: 2383
注册: 2011年9月
现场的效果相当爆棚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0.3.1 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62
主题: 39
帖子: 2383
注册: 2011年9月
今天欣赏了澳籍著名小号手James Morrison与墨尔本交响乐团的合作爵士演奏。近距离的感受了一把爵士乐的魅力.开演前莫里森的两把小号就架在舞台上,有趣是是有一把是绿色的,后来听他介绍,这把竟然是全塑料的小号,ptrumpet。但音色毫不逊色。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0.3.1 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07
主题: 3
帖子: 299
注册: 2012年1月
schiff 发表于 2017-5-15 09:58
............


请问这些封面都是你自己扫描的吗,有没有高分辨率的图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摇滚、爵士唱片贴图吹牛,欢迎乱入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