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天然琥珀珠宝或制品、天然琥珀昆虫收藏与摄影经验 交流贴 [主题管理员:德道]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04473 回帖:96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24.2.锥状的蜗牛,来自同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二十四、蜗牛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门,与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蛛形纲和多足纲动物是两个大类别。

从外观看,缅甸琥珀里出现的蜗牛与现代的形状差别不大,这可能表明,在白垩纪时期以前,蜗牛基本上进化完成了。

我本人未见美国和英国学者对缅甸琥珀中蜗牛出现的概率作出过统计。从收藏实践看,蜗牛出现的概率,在缅甸琥珀中,和革翅目差不多,或者说比革翅目稍多点。

缅甸琥珀中出现的蜗牛有两类:一类是球形的,多为白色,有大有小,小的估计是幼体;而且,有的是空壳,有的是活体进入琥珀中的。第二类是锥形的,螺状,细长。这种虫的活体夏天在当代四川等省的山上,经常见到,应该属于陆生。

收藏中,尽量收藏个头大一点的,或者活体进入琥珀里的类别,或者金珀蜗牛,这样的较为稀有。实在没有,其他的也不错,因为蜗牛并不多见,值得收藏。

图24.1.空的球状蜗牛。图片来自收藏的朋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二十三、双翅目:蝇

双翅目昆虫,一般分为长角亚目、短角亚目和环裂亚目。其中长角亚目为双翅目演化的原始类型,如蚊、蠓、蚋,成虫触角丝状;短角亚目为演化的第2阶段,包括大部分虻类;环裂亚目为为演化的第3阶段,其特点为成虫触角短只有3节,下颚须1节,羽化时环裂,主要是蝇类。

我搜一下百度,普遍的说法是:“环裂亚目的化石标本发现于第三纪”,也就是不超过6000万年。按照这种说法,缅甸琥珀里就不应该有蝇类。

实际上不是这样,缅甸琥珀里,确有蝇。特点是:

1.个头小,类似于现代的果蝇大小。
2.量小。和蚊和虻相比,数量要少很多;种类也比较单一,可能与进化时间有一定关系。
3.保存程度好。有的蝇的色彩还有保存。

收藏带有蝇的缅甸琥珀,最好是金珀。因为比较合适拍照片和进行细节观察。

图为一种蝇,来自李华德公司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22.2、疑似蜂虻,稀有科,图片来自朋友贴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二十二、双翅目:各种虻

虻属于双翅目的短角亚目。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触须稍短。

从进化史上讲,虻的进化是晚于蚊的。所以,在缅甸琥珀中,各种虻的数量虽然也比较多,但少于蚊。从古生物的研究看,虻虽然进化的晚,但是有的科属于灭绝的。即使没有灭绝的科目,其虫的大小与身型,与目前的活体昆虫也是有差别的。这显得缅甸琥珀里的虻,比较古老和原始,科研意义更高。

具体情况介绍一下:

关于舞虻总科,缅甸琥珀里常出现的科,比较常见的是长足虻和舞虻科,而且长足虻更多。长足虻的特点是虫体大、脚长,有的长足虻的触角肥大。舞虻体形与现代的差不多,但是腹形和后腿不一样。

关于盗虻,即食虫虻。因数量较少,非常值得收藏。

关于虻科中的小型虻,这种虻的体型类似今天的食蚜蝇或者牛虻,有的复眼大,有的复眼小,但是体形小得多,和小的苍蝇差不多大小,有的翅较长,超过腹部。这种虫在缅甸琥珀里非常多,在有的琥珀里甚至形成“千军万马”。还有一种水虻,量也比较大。这说明,白垩纪的缅甸陆地,温暖湿润,水面多,开花丰富。

至于虻科中靠吸血为生的牛虻,也叫马蝇,缅甸琥珀里也有出现,也是数量非常少,值得收藏。另外,关于蜂虻。也是非常稀有的。

图22.1、长足虻,请大家注意触角。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21.4,大蚊.大蚊在缅甸琥珀里数量种类比较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21.3、蕈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21.2、交尾的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21.1 菌蚊,比现在的个头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二十一、双翅目:蚊

先说说双翅目。双翅目昆虫包括各种蚊、虻、蝇等,目前世界上有十万种以上。美国学者对双翅目昆虫在缅甸琥珀里的统计概率为40%,英国为16.7%。数字差别比较大。这说明,双翅目昆虫在缅甸琥珀里有很多,也是最多的种类。下面,对蚊、虻、蝇,我分别介绍。先介绍蚊。

关于蚊,我查了一下进化史,基本情况是:在1.7亿年前的侏罗纪就已经演化出蚊子的始祖。而最早的化石证据则发现于白垩纪的岩层当中。最初演化出蚊子的区域是在现今的南美洲。蚊子的祖先大约有现存种类的三倍大,与幽蚊科有密切的关系。这段介绍,有三层意思:一是在中生代的侏罗纪才演化出蚊子,最初的蚊应该是幽蚊科;二是早先的蚊子比现在的蚊子大三倍;三是目前蚊子化石最早发现在白垩纪的岩层中。

请联想一下白垩纪的缅甸琥珀,里面那么丰富,那么多,那么生动的蚊子,是多么有意思的场景。如果再深入想一下,如果从1亿年左右的缅甸琥珀,5000万年左右的抚顺琥珀,4000万年左右的海珀,加上2500万年的多国珀等,作为主线,研究蚊子进化的※※,或者说研究蚊子变小的※※,是多少有意义的事情!建议中国的古生物学者,重视这个方向,对蚊子的进化深入研究。

回过头来,再说缅甸琥珀蚊子收藏。在双翅目中,蚊子是缅甸琥珀里最多的。但是,最多并不意味着没有收藏意义。现分别说一下:

关于大蚊总科。缅甸琥珀里的大蚊很丰富,估计比海珀和多国珀概率多,目前存在的尖头大蚊、花翅大蚊、栉大蚊等在缅甸琥珀都有发现,蚊的体型一亿年来变化不大。还有一些多毛的大蚊,我分不清科目,估计是比较古老的品种。把这些大蚊收齐了,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关于菌蚊。缅甸琥珀里的菌蚊比较多,特点是个头大,腿长,腹部小。与现代的菌蚊的差别比较大。

关于蕈蚊和摇蚊。缅甸琥珀里,蕈蚊最丰富,比摇蚊多。很多和海珀、多珀的蚊子接近,体态变化相对较小。

关于瘿蚊、蠓等科。缅甸琥珀里也有出现。我本人没有细致研究,不敢枉下结论。

关于家蚊。就是吸哺乳动物血的蚊子,黄亿人先生说在多国珀里非常稀少。缅甸琥珀里,也是极稀有。我曾发现一只带长长吸针的蚊子,但是没有上显微镜,也不能下结论。

另外,在海珀和多珀里,交尾的蚊虫比较多。但是,在缅甸琥珀里并不多。如果有,可以考虑收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20.2 褐蛉,长长的毛有意思,来自李华德公司。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20.1,小型的脉翅目昆虫。图来自李华德公司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二十、脉翅目

脉翅目的分类是一个大问题,传统意义上的脉翅目包括广翅目和蛇蛉目等等,但现代很多学者的使用新的分类,即仅指主要包括草蛉、粉蛉、水蛉、蚁蛉、褐蛉、螳蛉等昆虫。很多古生物学者仍然沿用传统的分类。因为传统的脉翅目,是指从中生代开始出现一种完全变态昆虫,其中有些昆虫目前已灭绝了,仅见于株罗纪的化石中。这里我们沿用新的分类。

脉翅目昆虫的最主要特点是脉翅。如图:


脉翅目昆虫有大有小,最小的昆虫翅展不到1CM,大的翅展可达5CM以上。由于脉翅目昆虫进化较早,可能是第一种进化的完全变态昆虫,所以缅甸琥珀里的脉翅目昆虫与现代的昆虫差别较小。另外,脉翅目昆虫基本上都是益虫,自然受人喜爱。

美国学者对脉翅目昆虫在缅甸琥珀里出现的概率统计为1.2%,英国为0.5%。从实践看,英国的统计更接近我的收藏感觉。

缅甸琥珀里出现的脉翅目昆虫,多数是翅展1CM左右的小型脉翅目昆虫,包括台湾黄忆人先生所说的水蛉,以及草蛉和粉蛉等。这样的昆虫占所出现脉翅目昆虫的70%以上。较大型的脉翅目昆虫,不管是什么科的,都是不多见的,或者说较为稀少的,非常值得收藏。

另外,黄忆人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曾提到过,蚁蛉和蝶角蛉的幼虫在多国琥珀里是非常稀有的。这两种幼虫在缅甸琥珀里,也出现过一些,但是多数保存不完整,有分解的现象。相对多国珀而言,在缅甸里的稀有度可能要有所降低。

脉翅目昆虫的特点是翅非常美,建议最好收藏金珀。从稀有度考虑,尽量收体形大一点的昆虫。
本帖最后由 德道 于 2014-5-8 08:20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19.2.交尾中的蝽,少见的场景,蝽的种类无法确定。图片来自抚顺琥珀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十九.异翅目:

蝽这类昆虫中,很多种能分泌臭液,因而又叫放屁虫、臭板虫。这种昆虫有两大特点:一是口器是刺吸式,象个针,平时弯在口的下部;二是触角是丝线状的,有4-5节,与双翅目、膜翅目的触角区别明显。蝽基本上有两大类,一类是水生的,这类昆虫体型较大;另一类是陆生的,有触角。琥珀里的蝽基本上都是陆生的。

蝽这种昆虫,目前有4万种。蝽最早形成于二叠、三叠纪,在白垩纪以前基本进化完成。所以,在缅甸琥珀里的蝽,与现代蝽的差别并不是太大。

美国学者对蝽在缅甸琥珀里出现的概率统计为1.2%,英国统率为0.5%。美国的统计数与其统计的同翅目蝉类和脉翅目差不多,但是我认为,蝽类昆虫少于蝉类昆虫,多于脉翅目昆虫。英国的统计我认为偏少,不准确。

我对蝽类昆虫研究的不够,因为对标本没有进行系统的摄影观察。但是从初步收藏实践看,缅甸琥珀里出现的蝽类昆虫,主要以猎蝽、小花蝽、缘蝽等中小体型的蝽为主,而且主要是猎蝽,可以说,50%以上都是猎蝽。特别要说的是,超过1CM的大型蝽比较少见,我收藏的最大一只蝽也只不过0.8-0.9CM。至于2-3MM的更小型蝽,我认为缅甸琥珀里应该有,但是我没有认真研究过,以后补上研究成果。

图19.1.猎蝽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18.2 蜈蚣的片断,图片来源同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十八、多足纲的蜈蚣

蜈蚣属于多足纲的唇足亚纲。特点是:头部前侧缘有1对细长的触角,每一体节只有1对步足,第1体节的步足特化成唇足类特有的颚足也称毒颚,最末体节的步足较长,伸向后方,呈尾状。

美英学者对蜈蚣在缅甸琥珀概率的统计,前文已有介绍。这里要说的是,从绝对数量来讲,缅甸琥珀中的蜈蚣比马陆概率要少。在多国珀和海珀中,和马陆相比,蜈蚣的数量非常非常少。但是,在缅甸琥珀中,蜈蚣数量也少,但没少那么多,没到特别特别少的程度。

从我收藏的实践看,缅甸琥珀里唇足亚纲的四大类都出现过,这四大类分别是石蜈蚣、地蜈蚣、蜈蚣、蚰蜓等。其中,石蜈蚣个头小,地蜈蚣细长,在缅甸琥珀里出现的比较多,甚至超过了一些马陆品种。而蜈蚣,由于体型较大,在缅甸琥珀里,多数是半个身段,或者片断。蚰蜓在缅甸琥珀里也出现一些,但是很多是完整度不够,多数缺胳膊少腿,或者有分解。应该说,完整的大型蜈蚣,是非常稀少的。

收藏蜈蚣类虫虫,重点应该考虑完整性,尽量不缺头或者尾,身体没有分解。对于大型蜈蚣方面,如果是半个身子,最好是头部保存完整。

图18.1、地蜈蚣,图片来自朋友的贴子。

本帖最后由 德道 于 2014-5-7 08:13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haihaidu 发表于 2014-5-6 16:14
人工处理还是说得客气的


老弟理解我心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974
主题: 1
帖子: 525
注册: 2006年12月
德道 发表于 2014-5-5 16:14
赞同!严格意义来说是“老蜜”,现在市场的很多所谓的老蜜腊,都是人工处理的。


人工处理还是说得客气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17.3 毛马陆,图片来自李华德公司的网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17.2、山蛩虫,这个体形大。图片来源同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十七、多足纲的马陆(非昆虫)

马陆属于属节肢动物门的多足纲的倍足亚纲。特征为体节两两愈合(双体节),除头节无足,头节後的3个体节每节有足一对外,其他体节每节有足2对,足的总数可多至200对,头节含触角。马陆有异味,有毒,平时一碰会卷曲,装死。

美国学者对缅甸琥珀多足纲的概率统计为0.5%,英国也是0.5%。多足纲含马陆和蜈蚣(下文再述)。这个统计和毛翅目接近,但是在实际收藏中,我认为出现的概率高于毛翅目。

缅甸琥珀的马陆种类非常全。倍足亚纲的基本分类,比如,普通马陆、毛马陆、山蛩虫、球马陆等都有出现。特别是黑色身体圆形的普通马陆、山蛩虫的幼体等,在缅甸琥珀中相对比较多。大型的山蛩虫和毛马陆等相对较少。很多马陆在缅甸里是卷曲的,说明在进入琥珀时,是活体,非常有趣。

由于马陆体型相对都较长,在收藏中,尽量收藏更长的马陆,越大的虫,琥珀困住越困难,所以越难得。

图17.1、马陆,图片都来自朋友贴子。
本帖最后由 德道 于 2014-5-6 10:21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16.2 绒羽,图片来自收藏朋友

本帖最后由 德道 于 2014-5-6 10:19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十六、羽毛

一提白垩纪,大家就想到了恐龙。有的恐龙,身上的确有羽毛。其羽毛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不得而知。

但是一提羽毛,大家首先想到的却是鸟。缅甸琥珀里的羽毛是鸟的,还是恐龙的?这就要看看鸟是啥时进化来的。

我对热带的缅甸不了解。只能说说东北辽宁的朝阳市。上个世纪,在朝阳市发现了一块化石,取名“中华龙鸟”,在世界古生物界产生了重大反响。中华龙鸟生活环境为温带气候,距今1。4亿年以上,仍属于龙,而非鸟。但是这种龙鸟是恐龙向真正的鸟类进化中的龙。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有一些进化为鸟了。随后,在考古中,又发现了“孔子鸟”。这种鸟是年龄为1-1.1亿 年 ,属于现代意义上的鸟类。大家可去网上搜一下孔子鸟的复原图。很漂亮!

回过头来看看0。89-1亿的缅甸琥珀里的羽毛,是龙的毛,还是鸟的毛?估计是鸟的毛的可能性比较大。

缅甸琥珀里的羽毛,有正羽,也有绒羽。正羽很多只是片断,绒羽多数是完整的。

缅甸羽毛的量不少,但是因为会让人产生无限联想,大家都喜欢收藏。所以,市场价格也挺高。

图16.1、正羽,来自李华德的图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haihaidu 发表于 2014-5-5 16:05
这才是真正的蜜蜡啊


赞同!严格意义来说是“老蜜”,现在市场的很多所谓的老蜜腊,都是人工处理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974
主题: 1
帖子: 525
注册: 2006年12月
2046小马 发表于 2013-9-10 04:26
清老蜜蜡帽正1  也是淘得数年前


这才是真正的蜜蜡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下面说说蝎子

由于蝎子在抚顺、海珀和多珀里都是非常稀少的,大家对琥珀蝎子的关注度都比较高,另外,由于蝎子有坚硬的壳,在琥珀里保存的完整度好,所以,缅甸琥珀里的蝎子也受到了商家的追捧。市场价值一直居高不下,而且,个头越大的,价格越高。当然,这无可厚非。

我看过缅甸琥珀蝎子的两个大型标本图片,每块金色琥珀都有100克左右重,琥珀内有两只大的蝎子。适合手中把玩,的确让人喜受,自然价格也是天价。

但是,从收藏标本角度讲,缅甸蝎子的市场价格和收藏意义并不成正比。在收藏中,蝎子的体型或者琥珀重量小一点没有关系,重点是能够拍清照片,价格自然不会太高。如果是综红珀,照片拍起来费劲,则重点考虑其是否有商业价格。小点的,对于一般收藏者来说,弄一块也是能够接受的。

如图,图片来自收藏的朋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十五、蝎目和拟蝎目。

蝎目和拟蝎目属于蛛形纲,而非昆虫纲,所以不是昆虫,但同属节肢动物门。

先说进化史:蝎是最古老的陆生节肢动物。蝎的化石可追溯到志留纪。但志留纪和泥盆纪的蝎是水生的,有鳃,跗节无爪,陆生蝎出现于石炭纪。拟蝎如何进化的,我不知道。

美国学者对蝎目和拟蝎目在缅甸琥珀里出现的概率统计为0.4%,但是英国学者的统计为3%。这个数高于革翅目、鳞翅目、晴蜓目、螳螂目等等。美国和英国学者统计的数,是两个目两种虫加一起。

从我的收藏实践看,可以有两个确定的结论:一是拟蝎的概率高于蝎目;二是蝎目高于或者说不低于革翅目、鳞翅目、晴蜓目、螳螂目等等。这样,可以下一个初步的结论,即美国的统计低了,英国的统计高了。

缅甸琥珀里的拟蝎保存度是比较完整的,有的还保存有原色,具体收藏意义(如下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14.3 长体型的蝉,少见,名称待定。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411
主题: 5
帖子: 2072
注册: 2006年5月
图14.2 叶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天然琥珀珠宝或制品、天然琥珀昆虫收藏与摄影经验 交流贴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