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Still Image 】 静像: 淡淡的来 [主题管理员:StillImage]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08317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202
主题: 63
帖子: 29183
注册: 201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X2D 100C
★ NIKON Z f
lucky_lz 发表于 2012-4-10 17:49
还是Still兄比较专业,一下就找到原因了。

是的,这个软件升级太快了,经常会有BUG,年前我就被狠狠的折腾过一次,还好电脑上有旧版的备份。


现在体验到 aRGB, sRGB 完全不同了。  把View NX   从U2711  拉到 U2007, 红色马上溢出了, 绿色变得美妙无比。

U2711 用aRGB  看起来同以前区别不大, 所以明天先用回sRGB, 在校白色, 中午吃饭时再跑dispcalGUI.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736
主题: 37
帖子: 24638
注册: 2011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八两饺子四头蒜 发表于 2012-4-10 16:31
前两周北京好不容易下了一场雪,俺从没照过雪,心想这是个学习机会,就去附近照了几张。当时还默诵着“白加黑减”,印象里看过别人有些照片加到1EV以上,结果发现自己有时加0.7EV就曝成一片惨白,可有时又凑合,后来就没了主意,纯蒙着来了。

当然最搞不清的就是平时各种场景中怎样使用曝光补偿和不同的测光方法去准确曝光,这个真是要慢慢去学了。
这里有这方面的详细指南...
http://www_soomal_com/doc/10100001321.ht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202
主题: 63
帖子: 29183
注册: 201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X2D 100C
★ NIKON Z f
StillImage 发表于 2012-4-10 17:42
原因找到了, 因为显卡内gamma table被修改了。 看来这软件能力比Spyder 的软件厉害些。

俺现在保留了它做的白色, 先用原厂软件再做两条icc, 等明天有时间了在跑dispcalGUI.


因为U2007FP   不支持广色域, 所以红色全部溢出了, 明天要先将U2711 调回sRGB 才能继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3.945
主题: 27
帖子: 3112
注册: 2001年7月
StillImage 发表于 2012-4-10 17:34
回下两位, dispcalGUI 会reset 显卡内的Gamma Table,  所以没校的屏也不准了。

第一次校出问题是俺用了 MAC Mode,  结果显卡内的Gamma Table 曲线全乱套了。  现在先用Spyder 的软件恢复下, dispcalGUI等明天中午吃饭时再让它跑一次, 太花时间了。

现在知道它肯定有Bug, 因为校完白色后会找不到Spyder. 需要重起系统才可以继续校, 最头疼的是等了1小时后它却没反应了  

spyder  3 不需要另外的驱动, 装完argyll 就看到了。


还是Still兄比较专业,一下就找到原因了。

是的,这个软件升级太快了,经常会有BUG,年前我就被狠狠的折腾过一次,还好电脑上有旧版的备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202
主题: 63
帖子: 29183
注册: 201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X2D 100C
★ NIKON Z f
现在U2711 已恢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202
主题: 63
帖子: 29183
注册: 201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X2D 100C
★ NIKON Z f
lucky_lz 发表于 2012-4-10 17:30
偏好设置里面,改回原来你蜘蛛的色彩配置,不就OK了么?
看来我要挨骂了 把Still老哥的系统搞惨了~


原因找到了, 因为显卡内gamma table被修改了。 看来这软件能力比Spyder 的软件厉害些。

俺现在保留了它做的白色, 先用原厂软件再做两条icc, 等明天有时间了在跑dispcalGUI.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202
主题: 63
帖子: 29183
注册: 201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X2D 100C
★ NIKON Z f
回下两位, dispcalGUI 会reset 显卡内的Gamma Table,  所以没校的屏也不准了。

第一次校出问题是俺用了 MAC Mode,  结果显卡内的Gamma Table 曲线全乱套了。  现在先用Spyder 的软件恢复下, dispcalGUI等明天中午吃饭时再让它跑一次, 太花时间了。

现在知道它肯定有Bug, 因为校完白色后会找不到Spyder. 需要重起系统才可以继续校, 最头疼的是等了1小时后它却没反应了

spyder  3 不需要另外的驱动, 装完argyll 就看到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79
主题: 4
帖子: 799
注册: 2010年2月
StillImage 发表于 2012-4-10 17:17
数码年代了,把直方图调出来就行了,别管啥准确曝光了。 矩阵测光机身自己已经做了补尝, 别管那么多啦, 只不不过曝就行了。


明白了,多谢静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3.945
主题: 27
帖子: 3112
注册: 2001年7月
StillImage 发表于 2012-4-10 17:17
数码年代了,把直方图调出来就行了,别管啥准确曝光了。 矩阵测光机身自己已经做了补尝, 别管那么多啦, 只不不过曝就行了。

今天把屏全部调乱了,到现在都恢复不了, 看啥都红色溢出。


偏好设置里面,改回原来你蜘蛛的色彩配置,不就OK了么?
看来我要挨骂了 把Still老哥的系统搞惨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3.945
主题: 27
帖子: 3112
注册: 2001年7月
StillImage 发表于 2012-4-10 15:55
最新消息: D800E 香港的第一批货因运输问题,要延期了, 本周应该没新机到。  

用双屏时, dispcalGUI  确实是两个屏一起调的。 现在软件在校U2711, U2007FP的黑色变得很浅。


单显卡只能应用一组LUT,所以主显准了,副显当然不准了。理论分析,应该要分2次来校准,主显要校准LUT,副显只能做profile。

目前手头上也有双屏双卡,但还没有大块时间,暂时还不能认真测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79
主题: 4
帖子: 799
注册: 2010年2月
雨中赏花 发表于 2012-4-10 17:14
拍雪景,倒是矩阵测光更好。只要不是天色太暗,确实应该减曝,因为雪起到了反光板的效果,而减曝可以使雪景不过曝,主体也不会欠曝很多。


谢谢雨资,记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3.945
主题: 27
帖子: 3112
注册: 2001年7月
StillImage 发表于 2012-4-10 14:31
回报下试的结果, 花了3个小时, 终于有了点结果。

结果是: 校后效果很差, 红色溢出,还偏绿。 亮度120L 比俺原来Spyder 3 原厂软件的130L还亮(俺的环境比较亮, Spyder测完环境光后建议俺用 160L) 。

刚开始调RGB校白色就出了问题, 出来的白色很黄, B通道的亮度比其他2通道低10%, 软件才显示白色正常了。


这个软件的默认参数设置非常重要,也非常麻烦,但使用效果感觉比绿蜘蛛的原厂软件好太多了。
所以如果每隔一段时间,需要重新校准的时候,我都要重新啃笔记(相信Still兄的英文比我好很多)。每次又被那个一知半解的色彩管理搞得焦头烂额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花了很大的功夫,截图、翻译、做笔记的原因。

几个要点,Still兄回头留意一下:
1. 必须先手工指定Spyder3的驱动,一般拷贝到dispcalGUI的目录下,重新指定;
2. 环境光我一般不管不测——绿蜘蛛没法测,如果要测的话,测完后手工调整,不要让软件帮你自动调整;
3. 亮度调整:用软件测出你目前显示器的亮度,然后用显示器的亮度按钮手工调整;
4. 红色溢出、白点不正常,可能跟你原来用的色彩配置文件有关系;我校准后不会有色彩溢出,但是暗部会有少量压缩——估计是绿蜘蛛的水平问题;
5. 几个重要的默认参数:whitepoint=native、whitelevel=native、blacklevel=native、tonecurve=gamma2.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00.995
主题: 68
帖子: 40066
注册: 2007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StillImage 发表于 2012-4-10 17:17
数码年代了,把直方图调出来就行了,别管啥准确曝光了。 矩阵测光机身自己已经做了补尝, 别管那么多啦, 只不不过曝就行了。

今天把屏全部调乱了,到现在都恢复不了, 看啥都红色溢出。


把显示器配置文件全部删掉,重装出厂文件,然后再校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202
主题: 63
帖子: 29183
注册: 201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X2D 100C
★ NIKON Z f
八两饺子四头蒜 发表于 2012-4-10 16:31
前两周北京好不容易下了一场雪,俺从没照过雪,心想这是个学习机会,就去附近照了几张。当时还默诵着“白加黑减”,印象里看过别人有些照片加到1EV以上,结果发现自己有时加0.7EV就曝成一片惨白,可有时又凑合,后来就没了主意,纯蒙着来了。

当然最搞不清的就是平时各种场景中怎样使用曝光补偿和不同的测光方法去准确曝光,这个真是要慢慢去学了。


数码年代了,把直方图调出来就行了,别管啥准确曝光了。 矩阵测光机身自己已经做了补尝, 别管那么多啦, 只不不过曝就行了。

今天把屏全部调乱了,到现在都恢复不了, 看啥都红色溢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00.995
主题: 68
帖子: 40066
注册: 2007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八两饺子四头蒜 发表于 2012-4-10 16:31
前两周北京好不容易下了一场雪,俺从没照过雪,心想这是个学习机会,就去附近照了几张。当时还默诵着“白加黑减”,印象里看过别人有些照片加到1EV以上,结果发现自己有时加0.7EV就曝成一片惨白,可有时又凑合,后来就没了主意,纯蒙着来了。

当然最搞不清的就是平时各种场景中怎样使用曝光补偿和不同的测光方法去准确曝光,这个真是要慢慢去学了。


拍雪景,倒是矩阵测光更好。只要不是天色太暗,确实应该减曝,因为雪起到了反光板的效果,而减曝可以使雪景不过曝,主体也不会欠曝很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00.995
主题: 68
帖子: 40066
注册: 2007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Greyhead 发表于 2012-4-9 20:36
你的理解严重错误。“传统说法”产生在没有“矩阵测光”的年代。这一点楼主已经说过了。

“白加黑减”只适用于平均测光!


点测,白加黑减也是必须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79
主题: 4
帖子: 799
注册: 2010年2月
StillImage 发表于 2012-4-9 19:18
按俺胶片时代的记忆,"白加黑减"是相机没有点测光时代的,用最简单的测光表测场景反射光的数值,再对景中人物做补偿的方法。

矩阵测光技术已经做了这个补偿, 俺还记得当年美能达7000 出来时还跟了场景数据库卡。


前两周北京好不容易下了一场雪,俺从没照过雪,心想这是个学习机会,就去附近照了几张。当时还默诵着“白加黑减”,印象里看过别人有些照片加到1EV以上,结果发现自己有时加0.7EV就曝成一片惨白,可有时又凑合,后来就没了主意,纯蒙着来了

当然最搞不清的就是平时各种场景中怎样使用曝光补偿和不同的测光方法去准确曝光,这个真是要慢慢去学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202
主题: 63
帖子: 29183
注册: 201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X2D 100C
★ NIKON Z f
最新消息: D800E 香港的第一批货因运输问题,要延期了, 本周应该没新机到。  

用双屏时, dispcalGUI  确实是两个屏一起调的。 现在软件在校U2711, U2007FP的黑色变得很浅。 本帖最后由 StillImage 于 2012-4-10 15:5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202
主题: 63
帖子: 29183
注册: 201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X2D 100C
★ NIKON Z f
StillImage 发表于 2012-4-10 14:31
回报下试的结果, 花了3个小时, 终于有了点结果。

结果是: 校后效果很差, 红色溢出,还偏绿。 亮度120L 比俺原来Spyder 3 原厂软件的130L还亮(俺的环境比较亮, Spyder测完环境光后建议俺用 160L) 。

刚开始调RGB校白色就出了问题, 出来的白色很黄, B通道的亮度比其他2通道低10%, 软件才显示白色正常了。


不知道这个软件改动了系统里哪个地方的设置, 现在发现U2007FP红色也溢出了。  再用Spyder 软件也校不回来了, 重起了系统都这样。。。

现在索性再用dispcalGUI 玩多一次, 把U2711设成PC Mode 再校一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202
主题: 63
帖子: 29183
注册: 201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X2D 100C
★ NIKON Z f
lucky_lz 发表于 2012-4-9 15:48
ravenix的介绍帖:《推荐一个校色软件 dispcalGUI》

我自己的使用体会,我一直在关注它的更新,不知道算不算王婆卖瓜:使用体会(一) | 使用体会(二)

这个东西,用熟悉了以后,操作倒简单,基本参数都不用动的,不过校准是“相当相当相当相当”的耗时!!!!

一个“相当”约大于等于1小时

回报下试的结果, 花了3个小时, 终于有了点结果。

结果是: 校后效果很差, 红色溢出,还偏绿。 亮度120L 比俺原来Spyder 3 原厂软件的130L还亮(俺的环境比较亮, Spyder测完环境光后建议俺用 160L) 。

刚开始调RGB校白色就出了问题, 出来的白色很黄, B通道的亮度比其他2通道低10%, 软件才显示白色正常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说了半天不上图有点不习惯

D90套的小帅哥
本帖最后由 半岛雪人 于 2012-4-9 21:4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StillImage 发表于 2012-4-9 21:22
屋脊的几个D800人像的帖子, 似乎是缩图后没加锐产生的错觉。 俺看到几个D800的机主都在解释,片子放大了看就很锐。 但看贴上来的人像就觉得跑焦了。

俺自己几个镜头的实拍结果来看, 解析力越高的镜头,越容易发生缩图后片子变肉的问题, 反而AF 20-35/2.8 这个反差比较大, F4 时其实解析力还没达到够好的头,缩图后效果很好,完全不需要在缩图后加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开高感降噪,俺查过RAW里的彩色噪点处理,ISO 400 时彩色噪点处理就加到2% 了。 结果噪点没了,微反差细节也没了。这个问题俺在以前处理NEX 3 的片子时就注意到了,所以在看D800的片子时很留意。

其实吧!以前看5d2的片子也觉得肉
不提其他因素,像素密度和缩图方法应该是原因之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Greyhead 发表于 2012-4-9 21:20
你的疑问显然有事实依据。

越是百分百看图,就越与像素密度有关——像素密度越大,越容易感觉到“模糊”——观片者心理上(潜在)就要求弥散圈越小。

明白了,刚才100%的说法错了
像素密度小的时候,如果一个像素正好记录了一个清晰的点
换成两个像素记录,100%看的话,就会显得那个点不清晰了,实际上这时候一个像素是记录了原来的半个点
结合静兄的说法,
用解析力高的镜头,D800放大看很好,缩图的话得考虑压缩算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202
主题: 63
帖子: 29183
注册: 201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X2D 100C
★ NIKON Z f
其实View NX 转RAW 出JPG 时就注意了这个细节,俺发现用它转JPG时选缩图尺寸直接缩图,出来的片子锐度恰到好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5.202
主题: 63
帖子: 29183
注册: 2010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X2D 100C
★ NIKON Z f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4-9 20:57
是的,这跟光圈和焦距有关,因此我才对我的感觉产生了疑问
难道是看一些不严谨的D800的片子看的


屋脊的几个D800人像的帖子, 似乎是缩图后没加锐产生的错觉。 俺看到几个D800的机主都在解释,片子放大了看就很锐。 但看贴上来的人像就觉得跑焦了。

俺自己几个镜头的实拍结果来看, 解析力越高的镜头,越容易发生缩图后片子变肉的问题, 反而AF 20-35/2.8 这个反差比较大, F4 时其实解析力还没达到够好的头,缩图后效果很好,完全不需要在缩图后加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开高感降噪,俺查过RAW里的彩色噪点处理,ISO 400 时彩色噪点处理就加到2% 了。 结果噪点没了,微反差细节也没了。这个问题俺在以前处理NEX 3 的片子时就注意到了,所以在看D800的片子时很留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029
主题: 5
帖子: 6385
注册: 2009年5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4-9 21:16
意思是景深跟像素密度有关?我的疑问是有道理的?
100%的时候跟像素密度就无关了吧?
靠!一堆问号,我有点晕了


你的疑问显然有事实依据。

越是百分百看图,就越与像素密度有关——像素密度越大,越容易感觉到“模糊”——观片者心理上(潜在)就要求弥散圈越小。

换个角度说吧。

以300DPI打印。一幅3000X2000的数码影像打印10X6.67英寸的照片,另一幅6000X4000的数码影像打印20X13.33英寸的照片。如果拍摄时设定的弥散圈大小一样,哪个更容易暴露“模糊”?如果同样“模糊”,观察者会说前者的分辨力不够,而说后者拍糊了。

本帖最后由 Greyhead 于 2012-4-9 21:2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Greyhead 发表于 2012-4-9 21:09
同一枚镜头,相同的光圈和焦距,景深不是固定值——你对弥散圈大小的要求越高,景深就越小。

弥散圈的大小是人为确定的,对细节要求越高,所能接受的弥散圈就越小。

像素密度大了,就相当于要求弥散圈小了。


意思是景深跟像素密度有关?我的疑问是有道理的?
100%的时候跟像素密度就无关了吧?
靠!一堆问号,我有点晕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StillImage 发表于 2012-4-9 21:03
在现在的显示屏上,俺们还没有办法不放大局部而看到100%的细节。 只要裁减的幅度不是非常大,俺还没有发现有问题。典型的片子就是135 DC 拍的,对焦不太准时,放大到100% 就知道焦点偏了一点,但出片到屋脊就完全看不出, 在俺27寸屏上也完全看不出。

其实在这里我并没有产生我说的疑问
但看其他人的片子总感觉不清晰(不是说谁好谁坏的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029
主题: 5
帖子: 6385
注册: 2009年5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4-9 21:04
真没明白,能否详说


同一枚镜头,相同的光圈和焦距,景深不是固定值——你对弥散圈大小的要求越高,景深就越小。

弥散圈的大小是人为确定的,对细节要求越高,所能接受的弥散圈就越小。

像素密度大了,就相当于要求弥散圈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029
主题: 5
帖子: 6385
注册: 2009年5月
小三上图 发表于 2012-4-9 20:58
呵呵, 谢谢您的好意....


主要是觉得你最近发言巨多,其中有很多不太靠谱。

点测光真的很需要经验。就我自己而言,绝少用点测光,原因就是吃不准测光点的“灰度”。

那只鸡的“灰度”是18%吗?在一大片白雪上的一只鸡,“灰度”是多大?即便很有经验,也常会判断不准。这种场景,用评价测光,加上包围,如有5张包围更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 Still Image 】 静像: 淡淡的来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