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手痒,准备弄这个号称指标最高的dac玩玩,大家给点建议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90467 回帖:185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jdai 发表于 2013-9-18 19:18
提个外行问题。如果DAC跟CD机相连,CD机仅做转盘用,但是CD机的输出信号不是已经过数模转换变成音频信号了吗?是否必须接CD机的数字信号输出接口?我的CD机数字输出是同轴电缆或光纤,不知能否跟你这个DAC相连?


对,你的理解正确,通过同轴相连即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4
主题: 0
帖子: 4
注册: 2013年3月
试听DAC报名,我现在有驸马的2型前级和单声道后级(400型)。乐富豪EM97音箱,旁边的朋友有EGG7(伊莎贝拉)书架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大师兄1号 发表于 2013-9-21 16:20
试听DAC报名,我现在有驸马的2型前级和单声道后级(400型)。乐富豪EM97音箱,旁边的朋友有EGG7(伊莎贝拉)书架箱。


请统一到这里报名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208923-1-1-1.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这几天事情太多,太累,没时间上网吹牛
刚刚在实验室组装的几台样机
取得暂时最低失真是thd=-125.5dB
当然这个是我们自己冲击自己极限的游戏
不作为交货标准,交货标准还是约为-120db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966
主题: 10
帖子: 1188
注册: 2009年6月
fumac 发表于 2013-9-28 00:53
这几天事情太多,太累,没时间上网吹牛
刚刚在实验室组装的几台样机
取得暂时最低失真是thd=-125.5dB
当然这个是我们自己冲击自己极限的游戏
不作为交货标准,交货标准还是约为-120db


整机失真这么低确实牛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amazergling 发表于 2013-9-28 10:56
整机失真这么低确实牛逼


dac 六台非最后定型样机已经做好,提供各位试听
报名排队试听的帖子在这里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208923-1-1-1.html

这几个样机,一致性很好,测试结果都低于-120db
证明这个芯片的设计已经达到极高水平.

正式版本已经完成重新设计,
包括支持dsd输入以配合我们新的dsdpcm无损音乐播放器
样机是4并联输出,实际最后交货是可以切换成单声道8并联输出以提高到极限性能
这个时候就需要两台dac一起工作才能输出立体声
也就是说,最后的成品是比现在的还要提升一个档次

样机发出前的测试图 本帖最后由 fumac 于 2013-9-30 06:39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7
主题: 15
帖子: 488
注册: 2011年7月
fumac 发表于 2013-9-30 06:34
d
样机是4并联输出,实际最后交货是可以切换成单声道8并联输出以提高到极限性能
这个时候就需要两台dac一起工作才能输出立体声

这就是更变态的玩法?
看来是不会再开发USB输入模块了,只会有dsdpcm无损音乐播放器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zoozooo1 发表于 2013-9-30 10:06
这就是更变态的玩法?
看来是不会再开发USB输入模块了,只会有dsdpcm无损音乐播放器了。


有内置和外置usb输入模块两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58
主题: 14
帖子: 244
注册: 2013年3月
顶真正的好技术,好技术若有好声音,就是好艺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342
主题: 57
帖子: 1452
注册: 2004年5月
fumac 发表于 2013-9-30 10:25
有内置和外置usb输入模块两种.


这次发往北京的DAC有没有附USB模块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马六甲 发表于 2013-10-1 17:17
这次发往北京的DAC有没有附USB模块呢?


这次赶过节,所以usb还没就绪。
你随便插个异步的usb进去都可以达到最低失真。
我前面已经发过不同方案的usbspdif的测试图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342
主题: 57
帖子: 1452
注册: 2004年5月
fumac 发表于 2013-10-1 17:21
这次赶过节,所以usb还没就绪。
你随便插个异步的usb进去都可以达到最低失真。
我前面已经发过不同方案的usbspdif的测试图了。


不急 等转到我手上怕也得2条月 你再发来USB不迟,来回费用我承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7
主题: 15
帖子: 488
注册: 2011年7月
fumac 发表于 2013-9-30 10:25
有内置和外置usb输入模块两种.

你开发的USB能直接数字输出DSD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7
主题: 15
帖子: 488
注册: 2011年7月
fumac 发表于 2013-10-1 17:21
这次赶过节,所以usb还没就绪。
你随便插个异步的usb进去都可以达到最低失真。
我前面已经发过不同方案的usbspdif的测试图了。

那就是说只要是异步的USB音质都基本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zoozooo1 发表于 2013-10-2 18:24
你开发的USB能直接数字输出DSD吗?


可以,
后一个问题答案,测试结果而言,是 本帖最后由 fumac 于 2013-10-2 18:4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599
主题: 44
帖子: 269
注册: 2005年1月
同轴 光纤哪个效果好些?
同轴光纤输出的话,声卡作用大吗?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duckno1 发表于 2013-10-2 20:58
同轴 光纤哪个效果好些?
同轴光纤输出的话,声卡作用大吗?谢谢


同轴更理想
我前面有测试结果,最好用异步usb转spdif的声卡,asio
即使一般的usb 异步声卡,效果都可以达到极限低的失真
因为我们dac内部是异步的,完全不受外部抖动的影响,
决定因素在dac的振荡器的相位噪音也就是jitter
你可以看看我们的震荡器是一个ocxo 完全独立的振荡器
这个比tcxo和乳钟的相噪低一个数量级
所以整个dac的高低频失真都是一个水平 -120db左右.

而采用tcxo的dac 绝大部分都会高频失真比中低频失真高一个数量级
你可以看看市面上大部的dac的失真都是4k往上开始急速上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89.084
主题: 225
帖子: 8686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决定版驸马DAC-9018试听体会。(开场)

源于这个帖子:fumac小作品试听专帖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208923-1-1-1.html

驸马很忙,发货很快,快递给力,国庆前到。傍晚小二送到,立刻开箱检查,输出端子很脏,批评驸马同学。
一切就绪,立刻通电,半小时后,准备开机,家边公园,焰火满天,炮声雷动,举国欢庆,64周年,噪声喧天,试听作罢。

时过9时,夜晚安静,暖机足够,大好时机。

DAC是个裸机,没有附带电源线和信号线,从自己存货中找出电源线和信号线接上。几种常听古典音乐的CD和WAV, FLAC播放下来,发现状态明显不对。这难道是传说中标榜高指标的驸马DAC?中低音厚实得犹如十二床棉被,没有被套的那种,压得人要窒息而去(那种感觉你懂得),无法捕捉到音像的任何线条感。近两个小时的试听比较扫兴,天色已晚,有啥事明天再说吧。

关灯!睡觉!

(待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889
主题: 159
帖子: 23346
注册: 2008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135F2DC 发表于 2013-10-4 00:17
决定版驸马DAC-9018试听体会。(开场)

源于这个帖子:fumac小作品试听专帖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208923-1-1-1.html

驸马很忙,发货很快,快递给力,国庆前到。傍晚小二送到,立刻开箱检查,输出端子很脏,批评驸马同学。
一切就绪,立刻通电,半小时后,准备开机,家边公园,焰火满天,炮声雷动,举国欢庆,64周年,噪声喧天,试听作罢。

时过9时,夜晚安静,暖机足够,大好时机。

DAC是个裸机,没有附带电源线和信号线,从自己存货中找出电源线和信号线接上。几种常听古典音乐的CD和WAV, FLAC播放下来,发现状态明显不对。这难道是传说中标榜高指标的驸马DAC?中低音厚实得犹如十二床棉被,没有被套的那种,压得人要窒息而去(那种感觉你懂得),无法捕捉到音像的任何线条感。近两个小时的试听比较扫兴,天色已晚,有啥事明天再说吧。

关灯!睡觉!

(待续)


指标这么高,听感这么低?这不科学。啥配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0.111
主题: 57
帖子: 4015
注册: 2002年1月
135F2DC 发表于 2013-10-4 00:17
决定版驸马DAC-9018试听体会。(开场)

源于这个帖子:fumac小作品试听专帖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208923-1-1-1.html

驸马很忙,发货很快,快递给力,国庆前到。傍晚小二送到,立刻开箱检查,输出端子很脏,批评驸马同学。
一切就绪,立刻通电,半小时后,准备开机,家边公园,焰火满天,炮声雷动,举国欢庆,64周年,噪声喧天,试听作罢。

时过9时,夜晚安静,暖机足够,大好时机。

DAC是个裸机,没有附带电源线和信号线,从自己存货中找出电源线和信号线接上。几种常听古典音乐的CD和WAV, FLAC播放下来,发现状态明显不对。这难道是传说中标榜高指标的驸马DAC?中低音厚实得犹如十二床棉被,没有被套的那种,压得人要窒息而去(那种感觉你懂得),无法捕捉到音像的任何线条感。近两个小时的试听比较扫兴,天色已晚,有啥事明天再说吧。

关灯!睡觉!

(待续)


别人都说9018太薄,FUMAC搞的这个却厚得像12床棉胎?这不科学! 本帖最后由 okra 于 2013-10-4 13:4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89.084
主题: 225
帖子: 8686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决定版驸马DAC-9018试听体会。(中场)

次日早上坐在餐桌前喝咖啡,觉得昨日的听音结果有点不可思议。论坛里铺天盖地贴着驸马DAC的测试图,指标高,素质不容怀疑。
如果出问题的话,只能说明问题出在用户端!(这不,随后楼下okra和马甲的回帖也明确表达这层意思嘛)

为何出现昨天的状况?其实问驸马也没有用,用户体验本来就与驸马不搭界的嘛。于是我决定进一步尝试从自身环境找出原因,于是
就有了下面一段文字。在此事先声明:持※※※※※的同学完全可以忽视以下文字,因为其一,驸马DAC的指标摆在那里,没有啥可
以讨论的;其二,如果我对指标就事论事的话,现在可能已经将DAC打包还给驸马,就没有然后了;其三,下述文字乃听感的总结,
含有个人判断因素以及八卦的部分,已经远离科学。

音响器材嘛,毕竟要具备使用价值的,听感应该属于用户体验的一部分。

(听感与八卦分割线)
----------------------------------------------------------------------------------------------------------------------------------------
开场用于驸马DAC的电源线(在此简称为X线)与神经线(在此简称A品牌线),初步判断X线的因素大些,于是将X线换成Y(电源
线),适用以下试听环境。
1> 神经线A品牌线,总体来说,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分布,能量感极强。素材从提琴独奏,室内乐,合唱到大型交响乐等十余种。其
中巴赫康塔塔合唱(SONY),布列兹的马勒第三(DG)表现印象极深。乐队前后层次分明,从高频至低频厚度是逐渐增加的,丝毫感
觉不到动态压缩,乐队起落自如,弱音与强音都很明晰。在我的系统上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表现,所以,开声后持续试听8小时,
都无法停下来。但是问题很明显,高频都几乎淹没在中低频的海洋中,体验不到乐器的表情,音像仅有可怜一点线条感,播放的音
乐属于无表情的,这对古典音乐的回放很难接受,特别是小编成的器乐曲,体验音乐的乐趣将大打折扣。

从播放的角度看,该DAC表现出的素质是令人信服!喜欢厚重表现或者非自然乐器的烧友有福了。此外,A线今天的表现令我刮目
相看!过去没有体会到这一点,可能与它本身定位于参考级有关。相比昨天初战的结果,高频和线条感开始有了,还须努力呀。

(待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54
主题: 2
帖子: 814
注册: 2009年3月
135F2DC 发表于 2013-10-4 20:42
----------------------------------------------------------------------------------------------------------------------------------------
开场用于驸马DAC的电源线(在此简称为X线)与神经线(在此简称A品牌线),初步判断X线的因素大些,于是将X线换成Y(电源
线),适用以下试听环境。
...

天仙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我来简单说下听后感吧。音质还不错,高中低频均衡通透爽滑,乐感较好,不用担心数码声和毛刺感。有待改进之处,我认为输出电平偏低了些。我是跟歌匠CD机作对比的。功放前级音量电位器位置固定,音源在歌匠和DAC间切换对比,并用声压计简单测了下皇帝位最高音量,当歌匠可以达到85分贝时,DAC只能达到76分贝。若要二者分贝基本相同以便对比音质,当切换至DAC播放时,需要将前级音量调高20%。

当然,貌似歌匠CD机的输出电平原本就比其他品牌CD高。比如音乐传真和※※士以及美国的ULTECH。也许驸马DAC的输出设计是按一般行规为依据吧。上述意见仅供参考。我一向不懂技术也不研究参数指标,只凭耳朵听。就我而言,我已习惯歌匠的音量输出,动态大,生猛,细节清晰。所以我仍建议将DAC输出提高,以保证动态和解析足够强大。

上述结论在试听交响乐时尤为明显。这几天我听音乐的时间并不多,只是粗粗听了埃尔加和布鲁克纳的几段交响乐。特地选了大气魄CD碟来对比。外加舒伯特和门德尔松的室内乐八重奏,属于委婉内敛型的,听音色细节。当播放室内乐时,DAC和歌匠各方面几无差别。室内乐比交响乐动态小,所以上述结论当在情理之中。

也许我的听觉有误,毕竟时间短,对照的样本不多。

接线方面,都是用我自己的线材。驸马的样机没有带任何线材。我历来不烧线材,手头线材不是名牌,甚至不是新货,没什么别的线可以换来换去。CD机输出到DAC是同轴电缆,DAC到前级是平衡线。也许歌匠CD输出到DAC的信号本身就偏低也未可知。你们琢磨分析一下吧。

最后谢谢驸马提供的试听机器。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2013-10-5 02:3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jdai 发表于 2013-10-5 02:16
我来简单说下听后感吧。音质还不错,高中低频均衡通透爽滑,乐感较好,不用担心数码声和毛刺感。有待改进之处,我认为输出电平偏低了些。我是跟歌匠CD机作对比的。功放前级音量电位器位置固定,音源在歌匠和DAC间切换对比,并用声压计简单测了下皇帝位最高音量,当歌匠可以达到85分贝时,DAC只能达到76分贝。若要二者分贝基本相同以便对比音质,当切换至DAC播放时,需要将前级音量调高20%。

当然,貌似歌匠CD机的输出电平原本就比其他品牌CD高。比如音乐传真和※※士以及美国的ULTECH。也许驸马DAC的输出设计是按一般行规为依据吧。上述意见仅供参考。我一向不懂技术也不研究参数指标,只凭耳朵听。就我而言,我已习惯歌匠的音量输出,动态大,生猛,细节清晰。所以我仍建议将DAC输出提高,以保证动态和解析足够强大。

上述结论在试听交响乐时尤为明显。这几天我听音乐的时间并不多,只是粗粗听了埃尔加和布鲁克纳的几段交响乐。特地选了大气魄CD碟来对比。外加舒伯特和门德尔松的室内乐八重奏,属于委婉内敛型的,听音色细节。当播放室内乐时,DAC和歌匠各方面几无差别。室内乐比交响乐动态小,所以上述结论当在情理之中。

也许我的听觉有误,毕竟时间短,对照的样本不多。

接线方面,都是 ...


这次普遍反应是输出电平低
我们一直是采用标准电平输出
但是很多其他机器都采用高压输出
所以接受各位建议,做出修正
最后定型版本将会改为高低双电平输出
用软件开机的时候切换。

我们当时考虑采用低电平输出的时候
主要的想法是可以让用户充分利用前级的音量控制的行程
因为大部分音量控制最优秀的部分是在中段9时到14时位置
如果采用高电平输出,那么晚上小音量的时候就要在9时以下
意思就是说如果低电平输出,那么用户就需要推高前级的音量
老J说的相差20%的感觉是对的,这个和平时的习惯是有很大区别

所以为了尊重习惯同时兼顾我们的系统增益分配理念
我后面做出两个可选电平输出,由客户自己选择使用
我们的dac内部输出的电压很高,只是输出端衰减了,所以很容易修改

另外,各位试听的时候,可以试试平时在自己系统上刮耳的或者放不好的cd碟
应该是可以让很多系统适应更广泛的音乐.

本帖最后由 fumac 于 2013-10-5 07:5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fumac 发表于 2013-10-5 07:24
这次普遍反应是输出电平低
我们一直是采用标准电平输出
但是很多其他机器都采用高压输出
所以接受各位建议,做出修正
最后定型版本将会改为高低双电平输出
用软件开机的时候切换。

我们当时考虑采用低电平输出的时候
主要的想法是可以让用户充分利用前级的音量控制的行程
因为大部分音量控制最优秀的部分是在中段9时到14时位置
如果采用高电平输出,那么晚上小音量的时候就要在9时以下
意思就是说如果低电平输出,那么用户就需要推高前级的音量
老J说的相差20%的感觉是对的,这个和平时的习惯是有很大区别

所以为了尊重习惯同时兼顾我们的系统增益分配理念
我后面做出两个可选电平输出,由客户自己选择使用
我们的dac内部输出的电压很高,只是输出端衰减了,所以很容易修改

另外,各位试听的时候,可以试试平时在自己系统上刮耳的或者放不好的cd碟


哦。已经有所计划了,那就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89.084
主题: 225
帖子: 8686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决定版驸马DAC-9018试听体会。(中场--续)

2> 神经线改为B品牌(以下简称B线)的结果。之前1>的试听结果令人振奋,虽然高频表现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毕竟优异素质
已经体验出来,用户自身周边环境的调整还是有希望获得接近用家追求的理想目标。相比开场,A线已经将音场打开,初步摆脱
厚实无边的境地,中低频能量能够控制的迹象已经显现,虽然还是处于溢出的边缘,但要远远好于开场时的状况。B线应该选何
种声音走向的,心里已知个大概。

B线的表现明显将金字塔的厚度分布为高中低厚度较为均匀的方向,高音的厚度出来了,表情也丰富很多,音场的透明度,线条感
已经改善很多,接近个人喜好的范围。值得一提的是除低频以外,中高频的密度很高。其实回想A线的表现也属于整体密度高的,
可能由于中低频过于厚实,掩盖了高密度的事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8.183
主题: 71
帖子: 6709
注册: 2003年12月
您这是听驸马还是听线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89.084
主题: 225
帖子: 8686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决定版驸马DAC-9018试听体会。(中场--续)

3> 神经线改为C品牌(以下简称C线),再接再厉,非常期待它的结果。选择C线也是根据前面试听结果的反馈,果然声音走向
验证了预期的结果。C线整体非常纯净!透明度,凝聚力,线条感,低频弹性都非常满意,保持着三频高密度,已经超出我的预
想,对此已经无可挑剔了!呵呵。可能由于极度透明的缘故,如果说A线与B线还能感觉到音场的边界,那么C线音场大一圈,无边
界之感,声音自然扩散开来无反射,给人以无墙的错觉。布列兹的马勒第三(DG)的第一乐章各Part呼吸自如,音乐织体明晰而相互
交融非常绝妙;第五乐章的童声与女声声部的位置与空间感的再现都非常自然而有机。Asperen的尼德兰中世纪羽管键琴(SONY)中
音厚度适度,低音富于弹力,高音的乖巧,伴随极度透明的场景犹如一幅风情画。此外感触很深的是此时的音乐表现非常从容,在
A线的时候还多少伴有紧张感已经完全没有了。Kuijken的巴赫小无(DHM)淡定而悠扬,高音部分高密度而延伸性极好,仿佛空中飘
逸着道道彩虹,有种空灵的感觉,我想只有古提琴才能演绎出这种质感与气氛吧。

试听时间比较长,大约6个小时吧。与我原有系统的差异很明显,整体表现比较合我的口味,对我而言,趋于完美了,呵呵。实在
要找点问题还是有的,声音厚度相比B线有一定程度的减薄,但是程度上要比A线改B线时的变化要少得多,我的目标值是介于B线
与C线之间。另外高音还是有点硬质,特别是在某些器乐独奏的CD回放过程能感觉到,大编成的话没有问题。这些细节或许通过
用户端的调整能够有所改进,我也打算做进一步的尝试。

通常烧友,尤其是听古典的烧友,对高频的表现需求很高。个人觉得驸马DAC-9018能够提供足够的密度和延伸,但很难调出丝绒
般的滑顺感。如果哪位有所心得拿出来共享的话,本人将感激不尽!

有关硬质的问题也与驸马交流过,大意是柔软与锐利,温暖与清秀,透明与厚重,用公司的仪器是测不出来的,也无法指标化,你
不要为难我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89.084
主题: 225
帖子: 8686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罗德琴科 发表于 2013-10-5 11:08
您这是听驸马还是听线啊


实属无奈呀!刚开始的那个状态无法听下去的,呵呵。
当然,不排除这批新DAC出厂前老化时间不够。

其实,我这么做是想说明一个现象:驸马DAC对线材敏感,其程度起码要大于我现有DAC。

此外,驸马一再说明,用户听一周不够的话,就继续听两周,甚至一个月。我想那是暗示:要么把你的耳朵变成驸马DAC;
要么用户端自身做点努力。如果一开声就立马判断说找到梦中情人了,那就恭喜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789
主题: 14
帖子: 615
注册: 2004年5月
135版的发言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比某些网站的版主只说优点不说问题好多了,前些时闲的蛋疼,也去团了张HIFIdiy9018的板子,国庆前刚到货,目前还处于备料中,不知道驸马除了用仪器达到高指标外,在运用电容或者其它器件调音方面有没有举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手痒,准备弄这个号称指标最高的dac玩玩,大家给点建议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