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焦距和透视的粗浅计算分析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等效焦距相同、视角相同的情况下,透视效果是否相同,或者物理焦距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画幅的透视效果是否相同?

实拍易有误差,计算相对精确一些。对于透视效果,我是这样理解的,就是物体在底片上近大远小的比例,近的比远的大多少,这就是透视效果。

物体在底片上的大小就是像高,算出远近物体的像高,就可以比较透视效果了。

我们知道这两个公式:
1/物距+1/像距=1/焦距
物高/物距=像高/像距

设定物高物距和焦距,像高不难得到,以下为假设:

有两根竿子,都是1米高,一根距相机5米,一根距相机10米,现在分别用10mm镜头和100mm镜头拍摄,并且10mm镜头相机的底片对角线是100mm镜头相机底牌对角线的1/10,两个镜头得到的视角相等,即等效焦距相等。

物高=1000mm
物距1=5000mm 物距2=10000mm

焦距10mm的情况
像距1=10.020040080160320641282565130261
像高1=2.0040080160320641282565130260521
像距2=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
像高2=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
像高1/像高2=2.002004008016032064128256513026

焦距100mm的情况
像距1=102.04081632653061224489795918367
像高1=20.408163265306122448979591836735
像距2=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
像高2=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
像高1/像高2=2.0204081632653061224489795918363

在不同物理焦距下远近两根竿子的像高比例不同。

结论:透视关系和物理焦距有关,和等效焦距无关。

PS:不过困惑的是,以上计算表明长焦比广角透视比例更大?
相关标签: 视角 透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3574 回帖:3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ranma资深的计算:

你的计算就差一步,而且这步很简单,然后你就说头大不肯算了。
正确的像距2也是102.04081632653061224489795918367
所以正确的像高2应该是10.1010101010101010 * (102.04081632653061224489795918367 / 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 = 10.204081632653061224489795918367
正确的像高1/像高2 = 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发现这数很奇特了么?
正好就是你的两个物距之比10:5。
你自己算算另外一个焦距,我敢保证最后答案也是2


以上计算严谨缜密,俺承认透视和焦距无关,放弃之前说的焦距不同透视不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yt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6.358
主题: 38
帖子: 4985
注册: 2000年11月
透视和镜头上标的焦距没有一毛关系,

吵了好几年了吧,从光圈到景深到焦距,绕进去不少人,晕死!

是画幅惹的祸?也不见得,数码出来前,135,135半幅,120(6*45/6*6/6*7/6*9),大画幅......,画幅也没少多少,玩转接的也很多,但泡WJ时也没见为这个吵架的

焦距分前焦距/后焦距,物距/像距,镜头上标的焦距,是指对无限远合焦时的像距,也就是镜头第2节点到后焦平面的距离.

至于视角,严格来说和镜头焦距还不是必然的联系,有效弥散圈和机身画幅决定了视角,有些老135镜头,转接到4*5上,缩小光圈甚至都能覆盖全底片!

一直觉得什么"等效焦距",对初哥来说很简单明了,但如果不弄明白,这东西就是个误导人的词!

另外,之所以象三少这类半老鸟也绕进去,可能是有原因的,4/3画幅小,同样视角下镜头的标称焦距短,最近对焦距离可能也短些,加上LCD取景,所以获得了和135全幅不一样的透视表现的错觉

还有一点,AF后,多数镜头的对焦和MF时代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很多AF镜头,无限远合焦/最近距离合焦,视角是略有改变的,这和MF镜头是不一样的,在4/3画幅上,这种变化可能更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036
主题: 8
帖子: 2502
注册: 2006年11月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2-08 14:47发表
镜头是和人眼一样,但人眼焦距固定,镜头可以有各种焦距。
再者,肉眼观看变焦镜头不准,细小的差别肉眼感觉不到。


算了,最后再多说一句 透视和镜头焦距没有半毛关系.over.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1.251
主题: 99
帖子: 6303
注册: 2007年2月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2-08 14:46发表
你那个模拟图相同物理焦距下不同底片大小改变视角后的透视关系,没有模拟不同物理焦距下的透视。


我那张图明明是相同底片大小不同焦距的……,你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零碎 在2011-02-08 14:42发表
每次论坛谈论焦距、景深、画幅...这些话题的时候,总免不了一地鸡毛。

为什么不到书店去翻一下基础教科书呢? 透视这个概念在基础美术那边,因为它本来就不是摄影或光学上的概念。摄影类书籍里也有解释,请翻阅纽摄上册“什么是透视畸变”一节。
一地鸡毛也是乐趣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ranma 在2011-02-08 14:39发表
其实换个角度想,你认为10mm镜头跟1000mm镜头透视差应该有多大?

就是按照你有误差的计算,10mm和1000mm的镜头透视差居然不到1/100.
按照工科处理,就算实际真的透视不一样也得近似一样了。
近似一样那倒也是,1/100的差别忽略的话是一样。
PS:偶举例的是100mm,没有1000mm那么长。

97+3=? 满分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viking1109 在2011-02-08 14:38发表
镜头和人眼是一样的
你如果认为不同,那可能是视角不同带来的错觉.
你拿个变焦镜头一看就知道了
前提是光轴不能变(透视不变)
你不改变拍摄位置,5米外的电线杆和10外的电线杆比例 无论你用什么焦距镜头拍摄,都一样的.长焦放大,短焦缩小.但比例不变,前后遮挡关系不变.. (这里忽略镜头本身畸变,鱼眼变形等等.)
这就是透视 ......
镜头是和人眼一样,但人眼焦距固定,镜头可以有各种焦距。
再者,肉眼观看变焦镜头不准,细小的差别肉眼感觉不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etainxie 在2011-02-08 14:35发表
你还算什么数字啊,看我2楼贴的那个论证不就最简单了么……
你那个模拟图相同物理焦距下不同底片大小改变视角后的透视关系,没有模拟不同物理焦距下的透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914
主题: 15
帖子: 6163
注册: 2009年8月
每次论坛谈论焦距、景深、画幅...这些话题的时候,总免不了一地鸡毛。

为什么不到书店去翻一下基础教科书呢? 透视这个概念在基础美术那边,因为它本来就不是摄影或光学上的概念。摄影类书籍里也有解释,请翻阅纽摄上册“什么是透视畸变”一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315
帖子: 7309
注册: 2004年4月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2-08 14:33发表
这么说有道理,确实还应考虑这个误差,毕竟像平面只有一个。
不过这样也不能下结论透视效果和物理焦距无关吧。
头大中,进一步细算转不过弯来。。。


其实换个角度想,你认为10mm镜头跟1000mm镜头透视差应该有多大?

就是按照你有误差的计算,10mm和1000mm的镜头透视差居然不到1/100.
按照工科处理,就算实际真的透视不一样也得近似一样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036
主题: 8
帖子: 2502
注册: 2006年11月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2-08 14:29发表
透视说简单点就是近大远小
我们讨论的透视关系就是,如果以远处的一个物体为1个单位的高度,那么近处的等高物体是多少高度。
对于人眼来说,只要远近物体和人眼的距离固定,那么近处的物体画多少高也是固定的。
但是对于镜头来说,不同焦距的镜头,近处的物体相对于标的物该有多高是不一样的。
认为一样的是习惯于人眼的 ......

镜头和人眼是一样的
你如果认为不同,那可能是视角不同带来的错觉.
你拿个变焦镜头一看就知道了
前提是光轴不能变(透视不变)
你不改变拍摄位置,5米外的电线杆和10外的电线杆比例 无论你用什么焦距镜头拍摄,都一样的.长焦放大,短焦缩小.但比例不变,前后遮挡关系不变.. (这里忽略镜头本身畸变,鱼眼变形等等.)
这就是透视不变 变的是视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1.251
主题: 99
帖子: 6303
注册: 2007年2月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2-08 14:33发表
这么说有道理,确实还应考虑这个误差,毕竟像平面只有一个。
不过这样也不能下结论透视效果和物理焦距无关吧。
头大中,进一步细算转不过弯来。。。


你还算什么数字啊,看我2楼贴的那个论证不就最简单了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ranma 在2011-02-08 14:28发表
这样你一张照片就有两个像平面。但是实际上一张照片只能有一个像平面。假如前面那个棍子正好聚焦在照片上,那么相片上后面一个柱子的像的大小就不是你计算出来的大小,而是它在相片这个像平面上投影的大小,你把这个大小变化没算进去。
这么说有道理,确实还应考虑这个误差,毕竟像平面只有一个。
不过这样也不能下结论透视效果和物理焦距无关吧。
头大中,进一步细算转不过弯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viking1109 在2011-02-08 14:17发表
网上搜一下透视的基本概念吧
透视说简单点就是近大远小
我们讨论的透视关系就是,如果以远处的一个物体为1个单位的高度,那么近处的等高物体是多少高度。
对于人眼来说,只要远近物体和人眼的距离固定,那么近处的物体画多少高也是固定的。
但是对于镜头来说,不同焦距的镜头,近处的物体相对于标的物该有多高是不一样的。
认为一样的是习惯于人眼的视觉。

你觉得我哪里把透视概念搞错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315
帖子: 7309
注册: 2004年4月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2-08 14:12发表
1/物距+1/像距=1/焦距
根据这个公式,焦距不变,只要物距变了,像距必然也变,我们在说透视,两个物体有远近,即两个物距不同,所以同一张照片里两个物体像距不可能一样。

当然一张照片不可能有两个像距,但那是因为一次拍摄只能对着一个地方对焦拍,物距其实只有一个,所以像距也只有一个。如果要分别计算两个物 ......


这样你一张照片就有两个像平面。但是实际上一张照片只能有一个像平面。假如前面那个棍子正好聚焦在照片上,那么相片上后面一个柱子的像的大小就不是你计算出来的大小,而是它在相片这个像平面上投影的大小,你把这个大小变化没算进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036
主题: 8
帖子: 2502
注册: 2006年11月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2-08 14:14发表
3D软件正好证明焦距不同透视也不同,3DS MAX中设定相机视图时有镜头的选择,不同镜头的透视图不一样。

[123sss 编辑于 2011-02-08 14:15]

网上搜一下透视的基本概念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viking1109 在2011-02-08 14:07发表
透视这个概念和西方绘画有关系.那个年代还没有镜头,焦距.
你如果手头有一个3D软件,可以很好的模拟这些空间关系,视角,透视,一看就懂了
3D软件正好证明焦距不同透视也不同,3DS MAX中设定相机视图时有镜头的选择,不同镜头的透视图不一样。

[123sss 编辑于 2011-02-08 14:1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ranma 在2011-02-08 14:03发表
你忘记了你的系统里,两个物体像距不一样。而在同一张照片里的两个物体,像距是一样的。
所以说明你引用公式的方式错误。
1/物距+1/像距=1/焦距
根据这个公式,焦距不变,只要物距变了,像距必然也变,我们在说透视,两个物体有远近,即两个物距不同,所以同一张照片里两个物体像距不可能一样。

当然一张照片不可能有两个像距,但那是因为一次拍摄只能对着一个地方对焦拍,物距其实只有一个,所以像距也只有一个。如果要分别计算两个物体的像高,像距也要分开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036
主题: 8
帖子: 2502
注册: 2006年11月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2-08 14:01发表
哦,这倒是,他是说“镜头物理焦距和视角有关,感光板幅面大小和视角有关”,两个“和”意思不一样,是偶断章取义了。向viking1109致歉。

但偶不同意物理焦距和透视无关的论点。
偶主帖的计算结果就是说,10mm镜头拍远近两个等高物体的差距是2.002倍,100mm镜头拍同样两个物体是2.02倍,这足以说明透视不同了吧。


透视这个概念和西方绘画有关系.那个年代还没有镜头,焦距.
你如果手头有一个3D软件,可以很好的模拟这些空间关系,视角,透视,一看就懂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315
帖子: 7309
注册: 2004年4月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2-08 14:01发表
哦,这倒是,他是说“镜头物理焦距和视角有关,感光板幅面大小和视角有关”,两个“和”意思不一样,是偶断章取义了。向viking1109致歉。

但偶不同意物理焦距和透视无关的论点。
偶主帖的计算结果就是说,10mm镜头拍远近两个等高物体的差距是2.002倍,100mm镜头拍同样两个物体是2.02倍,这足以说明透视不同了吧。


你忘记了你的系统里,两个物体像距不一样。而在同一张照片里的两个物体,像距是一样的。
所以说明你引用公式的方式错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westever 在2011-02-08 13:51发表
你看太快了,没理解。人家说的是焦距和幅面两个因素共同决定视角(没说这俩因素本身有关系)。而这两个因素和透视效果无关。
哦,这倒是,他是说“镜头物理焦距和视角有关,感光板幅面大小和视角有关”,两个“和”意思不一样,是偶断章取义了。向viking1109致歉。

但偶不同意物理焦距和透视无关的论点。
偶主帖的计算结果就是说,10mm镜头拍远近两个等高物体的差距是2.002倍,100mm镜头拍同样两个物体是2.02倍,这足以说明透视不同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025
主题: 3
帖子: 126
注册: 2009年6月
原文由 viking1109 在2011-02-08 13:22发表
镜头物理焦距和感光板幅面大小和视角有关.与透视无关.
[viking1109 编辑于 2011-02-08 13:23]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2-08 13:45发表
视角和透视自然不中这个概念,为什么35mm镜头装在APS上物理焦距就不是35mm了?这和视角透视都无关。


你看太快了,没理解。人家说的是焦距和幅面两个因素共同决定视角(没说这俩因素本身有关系)。而这两个因素和透视效果无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viking1109 在2011-02-08 13:41发表
你先搞清楚什么叫视角 什么叫透视 这两个不是一个概念
视角和透视自然不中这个概念,为什么35mm镜头装在APS上物理焦距就不是35mm了?这和视角透视都无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036
主题: 8
帖子: 2502
注册: 2006年11月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2-08 13:28发表
镜头物理焦距和感光板幅面大小有关?
35毫米镜头装在全幅上物理焦距是35mm,装在APS上物理焦距变了?

你先搞清楚什么叫视角 什么叫透视 这两个不是一个概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viking1109 在2011-02-08 13:22发表
这个才是正确答案
镜头物理焦距和感光板幅面大小和视角有关.与透视无关.

[viking1109 编辑于 2011-02-08 13:23]
镜头物理焦距和感光板幅面大小有关?
35毫米镜头装在全幅上物理焦距是35mm,装在APS上物理焦距变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036
主题: 8
帖子: 2502
注册: 2006年11月
原文由 maxiaoguang 在2011-02-08 13:04发表
透视只跟相机到被拍摄物的距离有关,跟用什么焦距的镜头,什么画幅大小等等都无关

[maxiaoguang 编辑于 2011-02-08 13:05]

这个才是正确答案
镜头物理焦距和感光板幅面大小和视角有关.与透视无关.

[viking1109 编辑于 2011-02-08 13:2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etainxie 在2011-02-08 13:07发表

同一物理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幅面的底上成像的透视效果一样,小幅面只是大幅面的裁切

这个是最后的了,之前的同一幅面同一摄距上不同焦距的透视效果也一样,这个你理解了没?

另外我刚才粗略计算了下你的那些数据,应该是你计算错误了吧,你再重新算算?
同一幅面同一摄距上不同焦距的透视效果应该不一样
偶验算了一遍,没错么,请告知哪个数字不对,3Q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1.251
主题: 99
帖子: 6303
注册: 2007年2月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2-08 13:03发表
你的意思偶基本理解,同一物理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幅面的底上成像的透视效果一样,小幅面只是大幅面的裁切,偶也是这样认为。


同一物理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幅面的底上成像的透视效果一样,小幅面只是大幅面的裁切

这个是最后的了,之前的同一幅面同一摄距上不同焦距的透视效果也一样,这个你理解了没?

另外我刚才粗略计算了下你的那些数据,应该是你计算错误了吧,你再重新算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281
主题: 0
帖子: 227
注册: 2005年9月
透视只跟相机到被拍摄物的距离有关,跟用什么焦距的镜头,什么画幅大小等等都无关

[maxiaoguang 编辑于 2011-02-08 13:0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焦距和透视的粗浅计算分析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