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高清单反视频的不足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870 回帖:4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5.011
主题: 75
帖子: 834
注册: 2005年4月
原文由 西区苛刻 在2011-09-04 21:52发表

另外你个傻二,我特地去查了一下,结果发现:实际上你口里的这个 Cypress编号:VITA 25k 的所谓“全域快门”CMOS,它和 SONY的 Exmor是异曲同工的东西。

同样采用了和 SONY的Exmor类似的 CMOS片上ADC(on-chip A/D)。

这也就难怪它那么垃圾了! 这种片上 ADC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帧率不变的话,提高 ADC的  ......


别忘了全球第一片背照式CMOS源自塞普拉斯,SONY背照式CMOS只是个跟屁虫:随便网上搜一个给你
http://info_china_alibaba_com/news/detail/v0-d1006007856.html

给你这无知的SB上一课,CMOS的帧频和采样BIT是由电路决定的,CMOS在理论上可实现无限高速帧频和采样,这取决电路的设计和处理芯片的性能:

VITA 25K型传感器具有5120 x 5120为4.5微米× 4.5微米像素尺寸有效像素。该图像传感器集成了一个可编程偏移和增益为每32 LVDS输出通道放大器。客户可以实现具有更高的帧速率传感器窗口或子采样读出模式,并可以通过SPI接口方案传感器的设置。一个板上序列发生器产生的所有内部曝光和读超时时间。该传感器允许延长光学动态范围,在保持不饱和明亮的场景图像领域中的阴影区域的对比度好多个斜坡设置。

[无梦人 编辑于 2011-09-04 22:3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736
主题: 4
帖子: 56
注册: 2011年6月
樓主貌似職業招抽得
心態值得研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无梦人 在2011-09-04 14:41发表

一看就是垃圾5毛,还有脸混,你上塞普拉斯看阿莱订制的CMOS参数描述就知道了,多少BIT和帧频由处理电路决定的,不是CMOS感光器件决定的,连这么简单的原理都不懂


另外你个傻二,我特地去查了一下,结果发现:实际上你口里的这个 Cypress编号:VITA 25k 的所谓“全域快门”CMOS,它和 SONY的 Exmor是异曲同工的东西。

同样采用了和 SONY的Exmor类似的 CMOS片上ADC(on-chip A/D)。

这也就难怪它那么垃圾了! 这种片上 ADC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帧率不变的话,提高 ADC的 Bit数,带来的后果就是噪点会急剧上升!

不过好歹 SONY的 Exmor还能做到 12Bit。 而这个所谓的VITA 25k 就只能做到:10Bit。 这无疑是因为它必须要保证 53fps的高帧率输出,所以没有办法,只能靠牺牲色彩取样的精度(说白了就是牺牲画质)来换取所谓的“高帧频”!

这块 CMOS的 ADC要做成 12Bit的话,它的帧频无法超过 20fps,如果做成 14Bit的话,帧频将低于 10fps, 如果像 F65的传感器那样,做成16Bit的 ADC,那它的帧频连 5fps都达不到哈!(当然前提条件是它真能做到 16Bit;通常来说on-chip A/D的片上 ADC的传感器,如果做到 16Bit,它的噪点即便是在 ISO 100时,基本都没法看了 )

那有人问了, F65的 CMOS怎么就实现 16Bit了呢? 实际上 F65的 CMOS并不是传统的 SONY用在 DSLR上的Exmor架构的(是全新开发的非片上 ADC)。

[西区苛刻 编辑于 2011-09-04 22:01]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无梦人 在2011-09-04 14:41发表

一看就是垃圾5毛,还有脸混,你上塞普拉斯看阿莱订制的CMOS参数描述就知道了,多少BIT和帧频由处理电路决定的,不是CMOS感光器件决定的,连这么简单的原理都不懂


如果帧率和 Bit数能通过后面的处理电路任意改变,那谁还做8Bit/25p、10Bit/30p的东西啊!大家都上 16Bit/1000fps咯!!!

DSLR中最简单的例子:

Nikon D3X, 你能想象这样一部顶级 DSLR,它只能进行 12Bit/5fps输出吗?比它早得多的 Canon 1Ds MKIII早就是 14Bit/5fps输出了。Nikon D3X也能 14Bit,但必须以牺牲帧率来换取, 在 14Bit时,它只能进行 14Bit/1.8fps的输出。

为什么???

如果Bit数和帧率能通过后面的处理电路任意改变,那 Nikon为何不用EXPEED把信号处理成 14Bit/5fps呢(甚至更高呢)???

道理很简单, Nikon用的是 SONY CMOS,SONY的 CMOS是使用的 CMOS片上A/D(也就是在像素边集成 ADC,这和其它 CMOS将 ADC只是封装在整块 CMOS的处理架构中还不一样)。

由于 SONY的 on-chip 片上 Exmor的A/D结构,它的 A/D无法承载过高的 Bit数转换,否则会使 ADC本身成为强大的噪声源,所以 A/D只能到 12Bit。如果要做更高的 Bit数,就必须靠牺牲 fps(帧率)来换取。

所以没有办法, Nikon的 D3X也只能使用 12Bit/5fps输出信号,当 14Bit时,只能降到:1.8fps(而无法像Canon那样以 14Bit/5fps输出)。

如果真像你说得那样,任意通过后面的处理电路去改变 CMOS的 Bit数和帧频的话,那 D3X早就 14Bit/5fps了(别说 14Bit/5fps了, 16Bit/10fps都不在话下哈)。

[西区苛刻 编辑于 2011-09-04 21:2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无梦人 在2011-09-04 14:41发表

一看就是垃圾5毛,还有脸混,你上塞普拉斯看阿莱订制的CMOS参数描述就知道了,多少BIT和帧频由处理电路决定的,不是CMOS感光器件决定的,连这么简单的原理都不懂


[西区苛刻 编辑于 2011-09-04 21:0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无梦人 在2011-09-04 15:04发表

真可笑,无知到这种地步,自己下载 ARRI的摄影机早期的ARRIFLEX D20/D21订制的CMOS资料看看吧

[无梦人 编辑于 2011-09-04 15:06]


还有傻二啊:

ADC是 A/D转换的元件,它是 CMOS成像元件架构的一部分,和整块 CMOS是在一起的。也就是说 ADC本来就是做在 CMOS整个封装元件内部的。

它可不是像处理芯片(类似 SONY的 BIONZ,Nikon的 EXPEED)那样,脱离于 CMOS,被做在后续集成电路中的。

换句话说,ADC是制造 CMOS的这个厂家,它自己的 CMOS出厂的时候,已经集成在 CMOS封装单元内部了,所以这块 CMOS,最高能进行多少 Bit数的 A/D转换,在这块 CMOS出厂时已经决定了(可不是像你说得那样,能通过后面的处理电路去改变)。白痴,你懂嘛!

[西区苛刻 编辑于 2011-09-04 20:4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无梦人 在2011-09-04 15:04发表

真可笑,无知到这种地步,自己下载 ARRI的摄影机早期的ARRIFLEX D20/D21订制的CMOS资料看看吧

[无梦人 编辑于 2011-09-04 15:06]


无知无畏到你这程度。

傻二如果像你无知的表述那样“多少BIT和帧频由处理电路决定的”

那我来问你: 就你给的这个Cypress的编号:VITA 25k 的 CMOS来说[明明是 5K x 5K的CMOS,被你傻二硬生生给说成是 25K滴],它还没有装进任何具体产品中呢, 怎么其 Bit数和帧频都已经定好了呢(10bit/53fps)???

你不是说是处理电路决定的吗? 那人家这个 CMOS固有的A/D和帧频是怎么回事啊???

请你解释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11
主题: 75
帖子: 834
注册: 2005年4月
原文由 西区苛刻 在2011-09-04 14:09发表

在 SONY区被我老人家剿灭了,又跑这里忽悠了!

你还在忽悠那个10Bit垃圾传感器啊!还 25K呢!(你梦醒了吗?)

看一次,灭你一次!

自己去看, ARRI的摄影机采用的你所谓的“塞普拉斯”CMOS是“全域快门”还是“滚动快门”!

这是 ARRI官方网站的自己的问答描述(你别告诉我,英文的“滚动快门”你看不懂哈 ......


灭吧,无知的人只会灭掉SONY用户和市场

质疑SONY A77高清视频60P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91005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11
主题: 75
帖子: 834
注册: 2005年4月
原文由 西区苛刻 在2011-09-04 14:58发表

你需要补补课.

DSLR 和 摄像机,它们的信号是 光信号打在 CCD/CMOS上,然后被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是模拟量,它需要通过 A/D(也就是 ADC)转换成数字信号后,才能被后面的数字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换句话说, A/D还没有转换呢,你模拟的电信号怎么进行数字处理呢?

白痴, A/D是个常量, 通常来说是这块 CCD/C ......

真可笑,无知到这种地步,自己下载 ARRI的摄影机早期的ARRIFLEX D20/D21订制的CMOS资料看看吧

[无梦人 编辑于 2011-09-04 15:0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无梦人 在2011-09-04 14:41发表

一看就是垃圾5毛,还有脸混,你上塞普拉斯看阿莱订制的CMOS参数描述就知道了,多少BIT和帧频由处理电路决定的,不是CMOS感光器件决定的,连这么简单的原理都不懂


你需要补补课.

DSLR 和 摄像机,它们的信号是 光信号打在 CCD/CMOS上,然后被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是模拟量,它需要通过 A/D(也就是 ADC)转换成数字信号后,才能被后面的数字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换句话说, A/D还没有转换呢,你模拟的电信号怎么进行数字处理呢?

白痴, A/D是个常量, 通常来说是这块 CCD/CMOS的固有属性,它是不能被后续的处理电路所改变的。

所谓的处理电路处理的信号,都是 A/D转换后的信号!SB你懂吗???

[西区苛刻 编辑于 2011-09-04 14:5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无梦人 在2011-09-04 14:41发表

一看就是垃圾5毛,还有脸混,你上塞普拉斯看阿莱订制的CMOS参数描述就知道了,多少BIT和帧频由处理电路决定的,不是CMOS感光器件决定的,连这么简单的原理都不懂


白痴你懂不懂啊?

ADC是干吗的? ADC和处理芯片有什么关系?

你 CMOS/CCD本身的 ADC输出就是 10bit的,你后面处理电路再处理也不可能处理成 12bit,你懂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11
主题: 75
帖子: 834
注册: 2005年4月
原文由 西区苛刻 在2011-09-04 14:09发表

在 SONY区被我老人家剿灭了,又跑这里忽悠了!

你还在忽悠那个10Bit垃圾传感器啊!还 25K呢!(你梦醒了吗?)

看一次,灭你一次!

自己去看, ARRI的摄影机采用的你所谓的“塞普拉斯”CMOS是“全域快门”还是“滚动快门”!

这是 ARRI官方网站的自己的问答描述(你别告诉我,英文的“滚动快门”你看不懂哈 ......


一看就是垃圾5毛,还有脸混,你上塞普拉斯看阿莱订制的CMOS参数描述就知道了,多少BIT和帧频由处理电路决定的,不是CMOS感光器件决定的,连这么简单的原理都不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各位也别受这个“无梦淫”的蛊惑了。

“全域快门”技术实现起来并没有多困难,只要在像素边加一个控制每个像素同时曝光的控制开关就可以了。

但问题是,这个控制器是不能进行感光的,也就是说,加了控制器, CMOS本身的感光面积会损失,灵敏度和动态范围都会明显的下降。

所以在 DSLR 和摄像机领域,目前全域快门的 CMOS技术并没有得到推广。因为相机和摄像机都是非常在乎“感光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应用领域。要损失灵敏度(即:损失画质)来换取所谓的“全域快门”,没有厂家愿意这么做。

至于这个“无梦淫”口里说的 Cypress的所谓“全域快门”传感器是怎么回事呢:

就是上这个东西, 5120 x 5120/10Bit/53fps。

请注意,蓝色字体的部分,这个传感器同样是以牺牲画质(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来换取所谓的“全域快门”。 而且厂家还特别说明了,如果需要高灵敏度和大动态范围的高画质应用场合,还是建议使用“滚动快门”的版本。

换句话说,“全域快门”的版本只能适合应用与一些对画质要求不高场合(这个所谓的全域快门是典型的“杀敌一万,自损八千”)。

Glimpse of the future – Business Wire and EE Times report, via the excellent Image Sensors World blog that industrial image sensor manufacturer Cypress have just introduced a 35mm global shutter CMOS sensor for video.

With a global shutter, the VITA 25k delivers 53 frames per second at the full 25 megapixel resolution. No scaling. That’s video in 5120×5120 resolution without compression, scaling, aliasing or moire.

The sensor is a 35mm full frame sized CMOS, in 1:1 aspect ratio (square!)

Interestingly, Cypress say the sensor also operates in rolling shutter mode, to reduce noise and increase dynamic range. It appears global shutter has not yet been perfected in the image quality stakes, at least for a sensor with 25 megapixels at 53fps.

A global shutter however means that no rolling shutter affect is present and no mechanical shutter is required for still photography.

[西区苛刻 编辑于 2011-09-04 14:3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987
主题: 249
帖子: 5824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无梦人 在2011-09-04 12:42发表

SONY至今没有突破全域快门CMOS这技术,所以对CMOS摄像机非常谨慎,新出的PMW-700,50M4:2:2采样的广播级机子采用的还是CCD。

全域快门CMOS这技术目前只有赛普拉斯公司掌握,阿莱摄影机采用它的CMOS。


在 SONY区被我老人家剿灭了,又跑这里忽悠了!

你还在忽悠那个10Bit垃圾传感器啊!还 25K呢!(你梦醒了吗?)

看一次,灭你一次!

自己去看, ARRI的摄影机采用的你所谓的“塞普拉斯”CMOS是“全域快门”还是“滚动快门”!

这是 ARRI官方网站的自己的问答描述(你别告诉我,英文的“滚动快门”你看不懂哈):

http://www_arridigital_com/alexa/faq

Will I get rolling shutter artifacts when shooting with ALEXA?

That depends. ALEXA uses a CMOS sensor with a rolling shutter.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4.032
主题: 291
帖子: 35375
注册: 2005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如果排除景深区别,俺是觉得俺的小卡片比单反拍出来的视频效果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11
主题: 75
帖子: 834
注册: 2005年4月
原文由 妙龄老头 在2011-09-04 12:33发表
SONY这几年出的摄像机不都是CMOS的吗?


SONY至今没有突破全域快门CMOS这技术,所以对CMOS摄像机非常谨慎,新出的PMW-700,50M4:2:2采样的广播级机子采用的还是CCD。

全域快门CMOS这技术目前只有赛普拉斯公司掌握,阿莱摄影机采用它的CMO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327
主题: 7
帖子: 623
注册: 2011年6月
单反拍视频就是快速横移画面,或者拍快速移动的物体,很容易出现条纹、抖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96
主题: 1
帖子: 985
注册: 2004年1月
SONY这几年出的摄像机不都是CMOS的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11
主题: 75
帖子: 834
注册: 2005年4月
1.采样像素过低,视频锐度和色彩精度低,就算用再好牛头,水平解析度都低于800线

2.操控性不足,必竟是相机,无需多说

3.采用滚动快门工作模式的CMOS原本就不适合动态影像拍摄,变形和抖动问题无法解决

当然,如果解决以上三个问题,那也就不是单反的价格了
相关标签: 快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高清单反视频的不足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