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巫师作品——Photoshop的一些心得:第四章:努力的猜测 [主题管理员:风雷化雨]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51070 回帖:17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787
主题: 13
帖子: 5703
注册: 2008年5月
try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76
主题: 30
帖子: 1508
注册: 2003年7月
学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982
主题: 0
帖子: 72
注册: 2008年11月
谢楼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665
主题: 5
帖子: 419
注册: 2002年4月
无聊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153
主题: 22
帖子: 1803
注册: 2007年12月
跟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第4章完。 coming soon 第五章——锐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NeatImage采用的是YCrCb色彩空间,你只需要把Y理解为亮度,Cr理解为红色信息,Cb理解为蓝色信息即可。

“高级”模式里的上半部分的“噪声门限”(Noise Levels)是告诉NeatImage究竟把什么级别的细节当作噪声。0%意味着完全按照Profile里描述的噪声特性处理。如果把高频噪声设置成50%,中频设置成-80%,低频设置成0%,同时把Y(亮度)设置成20%,Cr,Cb(颜色)都设置成60%,这意味着:

1. 对高频噪声,实际采用的亮度门限是:50%+20%+100% = 1.7,是Profile中默认门限的1.7倍;实际采用的颜色门限是:50%+60%+100%=2.1,是Profile中默认门限的2.1倍。会有更多的高频细节被当成噪声滤除。

2. 对于中频噪声,采用的亮度门限是:-80%+20%+100%=0.4倍;采用的颜色门限是:-80%+60%+100% =0.8倍,这意味着会保留更多的中频信息。

3. 而对于低频噪声,亮度门限是:20%+100%=1.2倍;颜色门限是60%+100%=1.6倍。
当Profile是准确的时候,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需要调整噪声门限。即使调整,也应该尽量使得Y小于50%且Cr、Cb小于100%。否则可能会损失真实的细节,造成误伤。

“高级”模式里的下半部分“噪声去除数量”(Noise Reduction Amounts)非常好理解,就是要决定去除百分之多少的噪声。这里其实完全就是依靠主观判断来决定究竟你接收到什么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噪声去除数量”设置的过大,可能会造成不真实感或者塑料感。

所以运用NeatImage的最关键的地方,是获得正确且有针对性的Profile文件,然后根据主观判断,调整“噪声门限”和“噪声去除数量”,在去除噪声和真实细节之间保持平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我最喜欢的是NeatImage提供的“高级”模式。它把噪声分为3类:高频噪声(很细小的噪点)、中频噪声(略大的噪点)、低频噪声(更大的色块),并分别指定他们门限以及去除数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ACR和Photoshop中都有“减少杂色”的功能,但是我一般很少使用它们。去噪环节是我唯一使用第三方插件的地方,ABSoft公司出品的NeatImage是我使用过最好的降噪软件。

准确的识别噪声,并且有针对性的去除它们是评判一款去噪软件的重要标准之一。任何去噪软件都不可避免的损失着画面原有的细节,其原因就软件无法区分什么是噪声什么是画面原有的细节,这点非常像对病人进行化疗,强烈的药物总是把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起杀死!NeatImage采用Profile来识别噪声,Profile描述了图片中噪声的特点。在ABSoft的网站上,可以下载到几乎所有主流相机在不同ISO下的“Profile”文件。然而为了图片进行最有针对性的处理,通常我的做法如下:如果画面中充满细节,我会采用和我相机匹配的Profile文件;如果画面存在一定面积的无细节区域,例如蓝天、水面、焦外的色块,说明如果这里出现任何“细节”,就一定是噪声,我会让NeatImage根据当前画面自动生Profile。根据我的经验,第二种方法很有效果。

我之所以喜欢Neatimage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可以对颜色和亮度分别处理。在Photoshop中,这个概念应该贯穿始终。

Neatimage的“标准”模式很好理解,只有“亮度”和“颜色”两个主要选项,分别代表要去除多少亮度和颜色的噪声。通常人眼对颜色细节的敏感程度要远远低于亮度细节,所以我总是去除100%的颜色噪声;在调节亮度滑块时,我会盯着画面,直到满意为止,当画面有很多微小细节时这点尤其重要,要在噪点和细节损失之间取得平衡。通常我不会让NeatImage为我做任何锐化的工作,其根本的原因是它无法让我指定锐化最关键的参数——“粒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图 80说明了噪声对通道混合的影响。图A是原图,可以看见蓝色天空中有细微的噪点;B是其中的红色通道,可以在蓝天区域看见明显噪点;当把B和A明度混合后得到图C,噪点得到了强化,这几乎可以造成后续PS处理无法进行。而图D则是先进行噪点处理,再进行明度混合,噪声得到很好的抑制,同时山体的细节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4.3 化疗——与噪声搏斗

无论在霍尔的早晨还是奶奶的微笑中,我们都会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噪点!长时间曝光、高ISO、提亮过暗的图片都会引入噪点。通常来说,噪点在比较暗的通道中会最为明显,比如蓝天中的红色通道、人脸中的蓝色通道、红色衣服的绿色通道等等。

噪点必须在处理早期得到抑制,对于噪声严重的图片尤为如此,否则可能会被PS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加强,直到毁掉整幅图片。在我的工作流中,有3个环节是对噪点最为敏感的,他们是:锐化、通道混合和对比度调节。我一般会在两个环节做去噪处理:1. 图像打开后立刻处理,防止噪声被强化。2. 在锐化前处理,因为锐化是对噪声最为敏感的一个步骤。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图 79    奶奶的微笑, 最终结果(怀旧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不知为啥,写到这里的时候,脑子里突然想到那位用“鸭屎绿一样的油润”评价徕卡相机的网友,于是我又做了一个怀旧版本。很简单,把a通道的中点略微左移,获得绿色色偏;把b通道的中点略微右移,获得黄色怀旧的气氛。我个人更加喜欢这个版本。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从PS的角度来说,图 78和图 79一样好。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奶奶的微笑,最终结果1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然后就需要进入Lab空间进行颜色创作了。我希望整个画面略微偏暖,这样能够突出温馨的感觉,所以把a、b通道的中点略微右移。这实际上改变了画面中所有中性灰的颜色,a通道右移使得画面偏红,b通道右移使得画面偏黄。为了增加饱和度,我还同时增加了a、b通道的整体斜率。但是我觉得奶奶的面部太红了,所以在a通道的左半边,限制了红色饱和度的程度。最终锐化过的效果如下所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图 77    奶奶的微笑, 调整对比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建立一个曲线调整层,使用“明度”混合方式,找到主体高光和主体阴影,让它们分别在RGB通道的曲线处在最陡的位置。就这幅图而言,主体是奶奶和孙子的脸,我选择的主体高光位于孙子的鼻尖处,而主体阴影位于奶奶的眼角。通过调节曲线的位置,还可以略微提亮画面。我对曲线的调整如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混合后,脸部亮度略微下降,但是细节明显增多。但是这样的混合经常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注意看到奶奶背后原本红色的毯子吗?混合后变得漆黑了。这是由于红绿互为补色,红色毯子在绿色通道中亮度非常低,当通过绿色明度混合后,造成画面中的红色部分亮度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出现死黑。

改正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告诉Photoshop:你仅仅需要把绿色通道中某一个亮度范围进行亮度混合,如果绿色通道过暗,则不进行混合,而用原始图片替代。双击绿色混合通道,在“图层样式”对话框中,选择绿色混合颜色带,将本层图片左边的小三角向右拉,这表明对于本层绿色混合通道中最暗的部分不需要进行混合。按住Alt,可以将小三角分离,进行细微的调节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4.2.2 沧桑的脸

我需要一张沧桑的脸!还记得“自己的血液”吗?RGB通道一般是最好的天然工具。通常来说,对于黄种人和白种人的面部,红色通道最亮,但是包含的细节最少,这对美女来说,这可是难得的去皱美白通道;绿色通道包含了最多的亮度信息,所有细节都在里面,对于男性、老人可以起到强化细节的作用;而蓝色通道最暗(蓝-黄是补色),一般对于人像很少应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上图是颜色修正过后的图片。画面的颜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奶奶的头发已经非常接近中性灰了。也许你要问,不是说使用RAW拍摄的时候不需要理睬相机白平衡的设置吗?的确,前提是你需要利用后处理来完成这一步,无论通过颜色的四角还是ACR里的白平衡。然而,ACR的白平衡和相机内置的白平衡究竟哪个更好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我的Intel Core 2 Dual i7处理器加上16GB的内存,允许电脑进行更加复杂的白平衡算法;而相机机身算法,由于考虑到功耗,处理器性能,存储容量,处理时间等各方面的限制,只不过是螺丝壳里做道场而已。虽然这只是个猜测,但是凭着我15年嵌入式软件编程的经验,相信差不到哪去。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还记得我说过遇到明显白平衡错误的图片,应该在ACR中进行调整吗?这可以极大的减轻在Photoshop里面调整色偏的工作量。我使用ACR的“颜色取样器”标注了6个不同亮度的点,可以看到在所有亮度下,红色通道过大而蓝色通道过小。当把白平衡的设置改成“白炽灯”后,这种现象已经明显减轻,蓝色通道和绿色通道的数字已经几乎相等,红色通道也大大降低。在这样的基础上,只要在Photoshop中略微再拉一拉颜色的四角,就可以把色偏纠正过来。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4.2.1 ACR的白平衡

如果按照ACR的默认方式打开,得到的就是图 69。当我尝试使用寻找颜色四角的方法纠正色偏时,却发现异常困难。

尽管画面颜色出现明显错误(画面偏暖),但是却无法找到明显违背常识的颜色(类似“霍尔早晨”阳光中蓝色的山体)。我无法找到绿色的皮肤、蓝色的头发,然后再去修正它们。由于红色色偏的如此厉害,使得画面中任何一个点,看起来都是红色的,一个巨大的色偏把其他颜色的错误全部淹没了。对,我可以降低红色通道,提高蓝色通道,但是在什么亮度改变多少呢?我不知道。

画面中也不存在严格的中性灰:孩子的衣服貌似是粉红的,老奶奶的胶鞋底应该是中性灰,但是却粘着泥土;背后的沙发貌似是黑色但是也有可能是棕色。我觉的唯一最接近中性灰的,应该是奶奶的头发,我测量了比较亮的头发和比较暗的头发,得到(R120,G82,B62);(R62,G42,B27)。没错,画面严重偏红!但是头发亮度只能覆盖从中间调到暗调,无法找到一个明亮的中性灰作为基准,而人眼却是对明亮的色偏最为敏感。

让我真正放弃使用颜色四角方法纠正色偏的原因,是噪点。当我对头发不同亮度的中性灰进行调节,试图让R、G、B相互接近的时候,充斥画面的颜色噪点让我几乎无法得到一致性的测量结果。在颜色噪点的影响下,色偏只能近似纠正,过于追求精确只会得到扭曲的曲线和颜色怪异的图片。还记得我们把吸管工具设置成了3x3平均了吗?我尝试性的设置成11x11平均甚至51x51平均,试图减轻噪声的影响,但是由于采样面积的扩大,导致无法对亮度进行精确的区分,纤细而明亮的发丝与周围暗调的头发一起被平均,可以覆盖到的亮度更少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所以,结合巫师三定律,我对第四个问题的回答是:

修正错误:去除噪点,调整白平衡。

增加细节:增加画面亮度,提高画面的对比度,同时最好突出人脸的皱纹细节。

美化颜色:使得色调略微偏暖,烘托温馨的气氛。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正文继续...

4.2 奶奶的微笑


秋天亚丁的下午,男人们都去劳动了,奶奶带着孙子,在田间漫步。递上几只铅笔,攀谈起来,其实我根本听不懂她说什么,却明白了她非常坚持的邀请我去她家二楼做客。呵呵,永远也忘不了她家酥油茶和奶渣的味道。

藏族的房间几乎没有窗子,只有一盏昏黄的灯泡,我用F1.4的光圈,在ISO-3200的条件下,也只不过获得了1/80的快门速度。对于50mm的定焦镜头来说,这个速度不能算慢了。但是藏族房屋的隔层地板,就是用一条条木头简单搭起来的。在我拍照的时候,另外一个小孙女正迫不及待的跑入画面,我再怎么屏气也架不住地板的晃动。所以这张照片如果放到100%,不仅可以看见漫天星斗一样壮观的噪点,还可以明显看到失焦。昏黄的灯泡还带来一个后果,就是照片的颜色令人发指的偏红(天晓得相机的自动白平衡究竟在干嘛)。这些错误都需要修正。

奶奶笑的很快乐,她脸上有着刀锋一般的皱纹,我希望能够强调这些皱纹。除了采用在3.3.2节介绍的调整对比度的方法,我还将使用通道混合做到这一点。画面总体来说曝光不错,但是稍微偏暗了一些,这正好可以作为增加曲线斜率的很好的理由。

我还想让画面的色调略微偏暖,烘托这种温馨的气氛,这个属于更好的范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原文由 ljrljr1990 在2011-11-27 11:50发表
再贴一张按楼主方法来的,不知道有长进木……


非常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078
主题: 24
帖子: 628
注册: 2010年1月
再贴一张按楼主方法来的,不知道有长进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078
主题: 24
帖子: 628
注册: 2010年1月
谢楼主和资深啦,我才开始学ps,还有很多不懂~谢谢指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267
主题: 3
帖子: 2658
注册: 2002年8月
原文由 ljrljr1990 在2011-11-26 23:09发表
跟作业一张,自己没有明白叠加一个红色通道是怎么做的,我是新建一个原图的图层,然后在通道混合器立面把G和B里面的红色调到100,其他为0,不知道楼主怎么做的,求教……

代回答一下。你的做法也是行的。楼主的做法你可以这样:复制红通道,粘帖到图层形成一个新层,这层是个黑白图,即红通道。把这层的模式改为“明度”。如果觉得效果还不够,可改为“柔光”,“叠加”之类的。道理就是此时图像的明暗是由这个红通道拷出的黑白层决定。
楼主已答了,他的方法不错的,不知你会不会做“应用图像”或“计算”。应用图像就是机器帮你做我说的那些复制粘贴改模式的事。

[bluestone42 编辑于 2011-11-27 10:4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原文由 张真人 在2011-11-26 23:58发表
愚见:34楼P后,虽然一定程度纠正了色偏,但缺少了温暖动人的力量,削弱了主题。
既然是奶奶的微笑,暖调应该更合适。
试着P一下。


同意,我在正文里也讲了这个问题,不过,我喜欢黄绿色调,有点点怀旧的感觉...在正文里面,实际上我做了两张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84
主题: 60
帖子: 1076
注册: 2004年3月
原文由 ljrljr1990 在2011-11-26 23:09发表
跟作业一张,自己没有明白叠加一个红色通道是怎么做的,我是新建一个原图的图层,然后在通道混合器立面把G和B里面的红色调到100,其他为0,不知道楼主怎么做的,求教……


新建通道,选择 应用图像,源就是你的画面,图层看你是希望把那一层混进去,没有意外情况,就是合并图层,通道选红色。

混合模式其实无所谓,因为你是新建一层,里面啥都没有,选正常就行了。但是如果你那层原来有东西,就要看你混合的目的是什么,在我们这里,选择正常

不透明选100,其他两个都不用打勾

然后,把新建图层和你原图的混合方式,设为 明度。

你用的方法,应该也是可行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巫师作品——Photoshop的一些心得:第四章:努力的猜测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