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扫描软件是如何去掉彩色负片色罩?-揭开负片扫描难以校色之谜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8488 回帖:52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67.243
主题: 82
帖子: 15132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通过片头设定白场的方法有缺陷,会造成片子发灰,而且不一定就能得到中灰准确的图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77
主题: 5
帖子: 5276
注册: 2006年4月
老泰 发表于 2012-2-15 15:25
片头只能作为参考。拍摄时场景不同色温也不同。
我在拍摄时一般会注意场景中的黑白灰点,根据场景的黑白灰点调就可以了。


这里有个曝光时间的问题。

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即使在晚上的光线环境下,也能让片头完全曝光。所以这个“长年”在外的“片头”做白基准点是用一堆仪器那种不现实做法以外的最好的方法。

说到用黑、白、灰调整的问题。我举个例子,用标准曝光,拍一张满视野的标准柠檬黄试试。看看黑白灰调色的方法和自动色阶的方法是不是还有用。

对于我说的片头确定黑、白,不防试试如何? 本帖最后由 幕墙 于 2012-2-15 15:5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804
主题: 2
帖子: 253
注册: 2008年1月
幕墙 发表于 2012-2-15 14:47
片头上有一段是长年露在外边的,那一段别全剪掉,冲洗后用那里做为白的标准点会好很多。

的确太难了!

片头只能作为参考。拍摄时场景不同色温也不同。
我在拍摄时一般会注意场景中的黑白灰点,根据场景的黑白灰点调就可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77
主题: 5
帖子: 5276
注册: 2006年4月
恶虎 发表于 2012-2-15 01:12
确实片头只能参考。
因为纵使大太阳光下都不一定有绝对的黑或白,更何况取材有可能在阳光的树荫下,别说黑白,色温都有差异,以标准色温做考量也不靠谱,若是用色阶蒙版,最后都的靠透明度降低来对于黑白校正过度的修正。
色卡还是比较全面一点,但在多种场合下那有点不现实,得带拍上几张啊。。


片头上有一段是长年露在外边的,那一段别全剪掉,冲洗后用那里做为白的标准点会好很多。

Maxxum 发表于 2012-2-15 02:48
原理上是对的,可能更适合于专业拍片。一般网友根本就没有色温表,在5400K色温下拍色卡似乎不太现实。


的确太难了! 本帖最后由 幕墙 于 2012-2-15 14:4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67.243
主题: 82
帖子: 15132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幕墙 发表于 2012-2-13 14:18
但在标准5400K色温中放置中灰卡拍照,后期用这张照片做为所有照片较色的基础,才是最精确的做法!

原理上是对的,可能更适合于专业拍片。一般网友根本就没有色温表,在5400K色温下拍色卡似乎不太现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31.254
主题: 89
帖子: 23003
注册: 2005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老泰 发表于 2012-2-13 11:13
片头的黑白也只能参考,不能作为标准。
确实片头只能参考。
因为纵使大太阳光下都不一定有绝对的黑或白,更何况取材有可能在阳光的树荫下,别说黑白,色温都有差异,以标准色温做考量也不靠谱,若是用色阶蒙版,最后都的靠透明度降低来对于黑白校正过度的修正。
色卡还是比较全面一点,但在多种场合下那有点不现实,得带拍上几张啊。

所以老泰的建议操作较为快速,实际上同一卷,有的自动白平衡也是不灵,这时候可以试试自动色彩或对比。

其他,基于快速调整后,还得靠自己感官上的感受,依借当时环境光线的印象,由RGB色阶各通道中的高中低三阶滑动来取得,自己感觉对的色彩,或自己喜欢的色彩。
一般在色阶中可以完成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的准确。
内行的可以用饱和度或色彩平衡及其他方式,补强最后的准确度。

无论哪种方法,在实际情况中都的灵活交叉运用。没有一条路可以走到头。
另外事前在合适的默认扫描,PS中在加以调整是比较理想的,因为在PS中可以很细微准确直观的分辨颜色及对比,扫描中的预扫则观看非常粗略,假若错误判断,那将导致后期完全傻眼无法救回。

所以前期扫瞄调整比较适合曝光度已经有存在严重错误的卷,其他准确或一般的情况上述大致全够因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183
主题: 19
帖子: 1629
注册: 2006年11月
幕墙 发表于 2012-2-10 15:03
以下是我的调整结果。

1、反相,生成偏色照片。

2、分析色温。
第一张,左侧逆光,少部分天空;
第二张,右顺光,大部分天空;
第三张,右侧逆光,大部分天空;
第四张,逆光,大部分天空。
分析得出,第四张,逆光天空因为会过暴形成最后的大面积白色,所以选择这张为调色基准;同时,从阴影长度看出太阳高度较高,就人为确定,此张色温为5400K。

3、调色。
打开R、G、B色阶,分别调色,暗部滑块调到波形边缘,高光滑块调到右侧波峰最高点。
得到以下数值:R(80、180),G(140、225),B(170、245)。精度为5,左侧数值为暗部滑块位置,右侧数值为高光滑块位置。
再关闭R、G、B色阶,整体调整中间滑块,做了3次0.9来调整对比度。

得到以下照片:


分析得很有道理,受用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77
主题: 5
帖子: 5276
注册: 2006年4月
老泰 发表于 2012-2-13 11:13
片头的黑白也只能参考,不能作为标准。
最好的办法是场景中放色卡。

要求不高就自动白平衡,稍高就找场景中的黑白灰场,要求精准的只能是场景中放色卡了。


对此我有话要说,避免概念混淆影响新人。

因为调整扫描软件的设置对操作者要求非常高。马编的做法是在扫描时根本不用考虑较色的问题,只管扫描,而通过后期PS来完成统一标准的较色。

如果单张自动色阶(原理和数码相机中“傻瓜”的自动白平衡相同),同卷中的照片的颜色就会五花八门。当然对整卷统一颜色标准无要求者另说。

而得出整卷(最好是冲洗质量稳定后,相同类型胶卷)的R、G、B各通道的精准较色的标准值,来统一较色是我们尊重事实的科学做法。大家可以看下我调的4张照片中相同人的衣着、脸色是不是统一就知道了。
如果那个标准值确定了,好处是:
1、能够知道我们同类型胶卷各次冲洗的质量;
2、能够得出哪张曝光是不是准确;
3、能够得到精确的色温表现。
当然,对于冲洗、曝光中的错误,我们是可以通过PS等软件来校正弥补的。这个和“好处”中知道我们是不是有错误不矛盾。

对于放置中灰卡的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通过中灰卡较色,得到的结果是不论在什么色温条件下,都能得到标准的5400K色温的照片。这个方法和运用色温滤镜功能可以类比。
但在标准5400K色温中放置中灰卡拍照,后期用这张照片做为所有照片较色的基础,才是最精确的做法!

对于片头黑白来确定标准值的做法,我大多都是这样做的,不论是在扫描时确定软件的基准设置,还是像马编这样全部交给PS来实现的做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804
主题: 2
帖子: 253
注册: 2008年1月
幕墙 发表于 2012-2-12 23:37
不主张使用自动白平衡。
必须通过对接近标准色温照片RGB色阶的手动调整得到整卷的标准值,再用这个标准值调整同卷其它照色才是科学严谨的方法。
如果没有标准色温的照片,就用片头的黑和白做为标准来确定标准值。


片头的黑白也只能参考,不能作为标准。
最好的办法是场景中放色卡。

要求不高就自动白平衡,稍高就找场景中的黑白灰场,要求精准的只能是场景中放色卡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77
主题: 5
帖子: 5276
注册: 2006年4月
不主张使用自动白平衡。
必须通过对接近标准色温照片RGB色阶的手动调整得到整卷的标准值,再用这个标准值调整同卷其它照色才是科学严谨的方法。
如果没有标准色温的照片,就用片头的黑和白做为标准来确定标准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67.243
主题: 82
帖子: 15132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幕墙 发表于 2012-2-10 15:03
负片去色罩绝对不是一张一张随心所欲,必须用统一的数值来校正。

是这样的。色罩是胶片本身的物理特征,跟底片曝光内容毫无关系。因此,应该能够找到一个通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任何一卷胶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804
主题: 2
帖子: 253
注册: 2008年1月
简单方法,光影,反相,自动白平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5.69
主题: 25
帖子: 12085
注册: 2008年7月
恶虎 发表于 2012-2-8 13:32
这么小的样片调整起来很DANTENG啊,马鞭不厚道哦!
虽说是正常光线,实际环境只能臆测,调出来是没一个准。
|
|

恶虎 发表于 2012-2-8 10:46
兄弟说的很有道理,看似相似但而又不尽相似的标准调整过程。
不过马老师提供的是另一个可能的解决方式,这条路走不通有时就的选另一条路走。
无论是扫描仪或软件在去除色罩的同时,片子的色彩明度对比等都相应的同时在变化。
就如同,同一个卷也因为曝光想法不同或曝光错误等等,在扫描时、或后期按照统一的标准调整或去除色罩就没法完全的走得通。

恶虎 发表于 2012-2-8 10:29
黑位色偏,或中间位及亮位色偏,在RGB三个不同色阶调整画面内可以微调。
这样的画面很明显的是这个主要问题。

明白..体会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77
主题: 5
帖子: 5276
注册: 2006年4月
换显示器看了下。对比度调过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864
主题: 2
帖子: 563
注册: 2007年10月
我觉得马编的办法确实提供了一个比较快捷的校准思路,适合大批量的快速校正扫描直出后偏色的负片。当然如果需要进一步精确调色,则另当别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864
主题: 2
帖子: 563
注册: 2007年10月
感谢马编的教材,十分受用。

之前我对负片校色一般用曲线的自动模式进行较准,但是没有像马编那样设置截取暗部和高光,以至于有的照片不能校准。我的体会是,扫描时看看直方图,尽量避免溢出,若有暗部或高光溢出,则可能造成校不准。
至于是否设置截取暗部和高光的百分比数值,不论是0.2%、0.1、还是0.01,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过高的数值有可能造成暗部或高光细节丢失太多,从而显得数码味太浓,或者是像有的朋友说的那样塑料感太强。
对该选择增强每通道的对比度还是选择查找深色与浅色,是否勾选对齐中性中间调,也要看实际情况。实际上曲线和色阶工具虽然原理不同,但结果大同小异。
若一次校准不满意,可以多次重复较准。有时还需结合查找中灰点来校准,找不准中灰点也不必担心,可以用马编的方法修正。
中灰、自动色阶或自动曲线、N次自动色阶或自动曲线,这样的流程下来,我感觉基本上就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当然好的冲洗质量是前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77
主题: 5
帖子: 5276
注册: 2006年4月
风雪天山 发表于 2012-1-30 11:00
我觉得M版的这种方法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以前我也只想在扫描前调整好,认为在扫描后调整只会破坏画质。现在这个心结解除了。


以下是我的调整结果。

1、反相,生成偏色照片。

2、分析色温。
第一张,左侧逆光,少部分天空;
第二张,右顺光,大部分天空;
第三张,右侧逆光,大部分天空;
第四张,逆光,大部分天空。
分析得出,第四张,逆光天空因为会过暴形成最后的大面积白色,所以选择这张为调色基准;同时,从阴影长度看出太阳高度较高,就人为确定,此张色温为5400K。

3、调色。
打开R、G、B色阶,分别调色,暗部滑块调到波形边缘,高光滑块调到右侧波峰最高点。
得到以下数值:R(80、180),G(140、225),B(170、245)。精度为5,左侧数值为暗部滑块位置,右侧数值为高光滑块位置。
再关闭R、G、B色阶,整体调整中间滑块,做了3次0.9来调整对比度。

得到以下照片:
按R、G、B基础值和3次0.9对比调整得到的其它三张照片。

第一张
第二张
第三张
总结,我现在并不知道我调整的效果是不是很好。因为我现在用的T410i笔记本显示器色温明显偏高,颜色都会偏蓝。

但,负片去色罩绝对不是一张一张随心所欲,必须用统一的数值来校正。

本帖最后由 幕墙 于 2012-2-10 15:0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67.243
主题: 82
帖子: 15132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数码和胶片的差距确实很明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2.956
主题: 14
帖子: 4780
注册: 2006年12月
下面是小弟不同时间,用不同的机器拍摄的结果
拍摄地点、对象都相同,天气有差别
光圈都是f4到f5.6左右
其中胶卷扫描是先用vuescan锁定片基(依照马编以前的一个帖子),然后扫出来的原片按照本帖方法进行色阶调整,感觉这样扫出来比直接用正片模式透扫出来,反色再改色阶的效果要好
正好保留了d40相机拍摄的照片,不对比没有那么直观地发现,数码相机要赶上胶卷,真是还有很多路要走啊

1、今年春节,阴天,胶卷柯达ultramax 400,入门民用扫描仪佳能fs4000us,¥2000多左右
天气,阴天,相机尼康f90x,镜头auto nc 28 2
2、去年2011年,同一个地点,d40拍摄,ccd相机,镜头auto oc 35 2
3、胶卷局部
d40局部
4、今年春节,阴天,胶卷柯达ultramax 400,入门民用扫描仪佳能fs4000us,¥2000多左右
天气,阴天,相机尼康f90x,镜头auto nc 28 2
5、去年2011年,同一个地点,d40拍摄,ccd相机,镜头auto oc 35 2
6、胶卷局部
d40局部
本帖最后由 烂奔 于 2012-2-9 17:1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006
主题: 7
帖子: 166
注册: 2009年3月
看了全文 有一些想法:

我现在是使用溜碎步DX的方法 ,先对片头的无曝光的棕色色罩取样( 将色罩做高斯模糊  再做平均模糊  取出颜色值平铺一层)  

然后这个色罩层反色,  混合模式选颜色减淡,  和主图合并 再反色 就去掉了片基的棕色,片基此时为绝对黑色0.0.0

但此时 画面仍然是偏色的,这个偏色 是不是就可以认为 是画面本身由于 曝光过度 色温不准  冲洗问题  等原因造成的偏色呢?

此时对图片使用PS中的[自动色调]  Ctrl+Alt+L  ;  确实能获得还算不错的效果 但是从色戒看  画面整体都向右移 变亮了 高光细节也减少了不少

所以对自动色调有一种担心 就是 这玩意会不会抹掉原本的胶片特色,比如富士的绿 ,柯达的黄 等等;       所以一直期待一种 真正基于理论的 和拍摄画面本身无关的[标准]去色罩方法 ,以保持胶片的本色 ?

图片举例:

http://www_douban_com/photos/photo/1404855007/   (去色罩之后)

http://www_douban_com/photos/photo/1404855366/    (自动色调之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67.243
主题: 82
帖子: 15132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素问 发表于 2012-2-8 16:15
谢马编鼓励。不瞒您说,自己从胶片选择、手工冲洗到扫描应用,现在所有掌握的基础性知识都跟您的几个帖子有关,十分感谢。

我也很高兴能对网友有帮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513
主题: 1
帖子: 193
注册: 2005年10月
Maxxum 发表于 2012-2-8 15:53
好色彩,没什么可挑剔的!


谢马编鼓励。不瞒您说,自己从胶片选择、手工冲洗到扫描应用,现在所有掌握的基础性知识都跟您的几个帖子有关,十分感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67.243
主题: 82
帖子: 15132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素问 发表于 2012-2-8 13:20
按照马编传授的方法调了些负片,过程中最大感受是环境色彩还原不一定准确,但可以较以往调整习惯相对满意的基础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点儿受益颇深。上张柯达400VC样片请马编及各位同好斧正。

好色彩,没什么可挑剔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31.254
主题: 89
帖子: 23003
注册: 2005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这么小的样片调整起来很DANTENG啊,马鞭不厚道哦!
虽说是正常光线,实际环境只能臆测,调出来是没一个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135
主题: 16
帖子: 1846
注册: 2008年9月
留个爪印收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513
主题: 1
帖子: 193
注册: 2005年10月
按照马编传授的方法调了些负片,过程中最大感受是环境色彩还原不一定准确,但可以较以往调整习惯相对满意的基础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点儿受益颇深。上张柯达400VC样片请马编及各位同好斧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31.254
主题: 89
帖子: 23003
注册: 2005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幕墙 发表于 2012-1-11 18:03
负片去色罩不能用Potoshop或其它相似软件一张、一张的使用“自动色阶”功能校正。
应该在扫描时、或后期按照统一的标准去除色罩。

举个事实,在不同色温下拍的一卷照片,按标准流程冲洗,会呈现不同的色温。
但单独自动色阶会把这些胶片所“特有的要素”去除。
兄弟说的很有道理,看似相似但而又不尽相似的标准调整过程。
不过马老师提供的是另一个可能的解决方式,这条路走不通有时就的选另一条路走。

无论是扫描仪或软件在去除色罩的同时,片子的色彩明度对比等都相应的同时在变化。
就如同,同一个卷也因为曝光想法不同或曝光错误等等,在扫描时、或后期按照统一的标准调整或去除色罩就没法完全的走得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31.254
主题: 89
帖子: 23003
注册: 2005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yorkjun 发表于 2012-1-29 15:22
看了很久, 没什么能说的, 先学学吧.
上个片, V600扫描的, 全自动.加了点锐化.

我自己看着颜色挺正常, 苦恼显示器实在差异太大, 没法调.
OM2n, AgfaVista100的卷.
黑位色偏,或中间位及亮位色偏,在RGB三个不同色阶调整画面内可以微调。
这样的画面很明显的是这个主要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31.254
主题: 89
帖子: 23003
注册: 2005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月下听风 发表于 2012-1-31 09:30
试了下,只反相然后自动色阶便成了这样效果,CS5
不及格,需要在不同RGB色阶中再个别调整暗调亮调与中间调的位置。
片子的元素无法每张都一样,自动的步骤只是给到一个相对正确一点的基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31.254
主题: 89
帖子: 23003
注册: 2005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Maxxum 发表于 2012-2-8 02:42
是不是上传错了?这张图片跟前一张没有区别。
没传错,色彩跟对比都改变了,区别很大没看出来?
屏,有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扫描软件是如何去掉彩色负片色罩?-揭开负片扫描难以校色之谜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