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Sigma SD15 跑焦详细总结分享!(从分析,了解,动手,效果,及最后理解总结)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0914 回帖:9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263
主题: 7
帖子: 156
注册: 2011年12月
也许是疯狂的不死心促使下,才想到办法,加上亲身经验,个人感觉是偏差不了多少,当然我自己做好了,所以必定要跟大家分享出来,不敢说是造福人群,更不说理论是不是全对,最少过程上真的学习了,单反了解广了,就当自己一个学习后交成绩表吧!!!

理论有错的,还请指导,学习没尽头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63
主题: 7
帖子: 156
注册: 2011年12月
感谢几位朋友,完成了发表,真的有点累了,要好好先让恼子放松一下,恼细胞死了不心。。。哈哈
希望对您们都有帮助,说得不好别见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63
主题: 2
帖子: 272
注册: 2006年3月
膜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942
主题: 24
帖子: 300
注册: 2009年3月
请斑竹来射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9.947
主题: 30
帖子: 5226
注册: 2010年12月
虽然已经调了,还是收藏一下兄弟辛苦的劳动成果备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407
主题: 11
帖子: 376
注册: 2008年8月
大作哈。。。膜拜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349
主题: 3
帖子: 156
注册: 2009年12月
绝对的强贴,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736
主题: 19
帖子: 1540
注册: 2003年10月
哈哈沙发!
超级大作啊,必须顶一个先!
昨晚我也在调跑焦,本来以为都调好了,看了本文,又有点疑惑了。得拿更多镜头,更多焦段,不同距离测试,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63
主题: 7
帖子: 156
注册: 2011年12月
Sigma SD15 跑焦详细总结分享!(从分析,了解,动手,效果,及最后理解总结)

Sigma 总是让人又爱又恨,拥有著它的有著不同程度的困惑,虽然X3技术还不算成熟,但总能让众多马友简单的享受著丰

富色彩的照片。可是不管我们如何容忍著Sigma的各方各面的不足,质量等问题,但跑焦这方面,确实是不能忍受,也许

SD15这型号能给厂方一点宝贵经验,产品出厂时,品质检查方面能把关控制得更好!最基本对得起我们消费者吧!

说说跑焦的问题,我想说是虽然很多马友都知道SD15机身有跑焦的情况,但是在您怀疑机身跑焦时,最好先了解和测试清

楚再下判断,也许是其他的人为因素当成了机身跑焦,所以先好好测试或了解自身技术问题,思考一下才动手调教!

从我15回来以后出行了一次就不太满意,事后用了好几个在我14时不跑焦的镜头测试了一下,确实感觉到有问题,当时在

网上找了很多关于跑焦的问题、解决、反驳和调教方法的帖子,最后决定动手调教,方法都跟网上所说的都差不多,基本

就是2颗螺丝扭动调教主和副反光板的角度,但这简单的方法都没甚么基准。这样动起来后,就走上不归路,差一点就不

得回头了。

说说调整反光板的问题:事后我回想起当初是否应该用这方法调教跑焦的问题呢?关于这方面让我先说明所得的讯息、理

解、经验、分析及结果后由您们自己来判断吧!在我经过不少于2千次快门下无数次的调教!

图片:对焦原理图


相机反光板的理解

主反光板必须是45度,假如角度不对,影响到的范围感觉好像很少,但实质是很大的。除了靠著主反光板的45度向上折射

到对焦屏,再经过五棱镜,让您能从观景器内取景,还有可以让光线从镜头进入时经过主反光板穿透到副反光板再折射到

AF组件内,进行测光和测焦等作业,如果这角度不准确,可能会直接影响测光和测焦的准确性,与拍出来的结果不一至。

发现如果主反光板小于45度时,当光线经过主反光板上,从半透明玻璃穿透到副反光板后,再折射到AF组件时,测光的判

断作业可能会定出一个低数值,因而程序设出更高的数值作修正,最后直接影响曝光值,造成过曝现象。原因可能是当穿

透主反光板时,角度偏高了,表面的反光效果増加,光源进入时受到反光的原固减弱,影响了折射作用,继而影响了各方

面的程序判断数值,也可能变成光线不足增加对焦的难度。还会对景深效果可能造成二线性现象,就是虚化背影溶不起来

。但从这部份看来不太容易察觉!因都当成正常的曝光过曝或欠曝而已。正所谓一动发全身,麻烦!!这个45度的调教感

觉影响是非常大,但也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尽量调教得接近45度,后面再说!

副反光板的理解

主反光板处于45度时,副反光板应该跟主板成直角45度,作用除了接收讯息外,主要还要测量焦点的位置,当进行对焦时

,AF组件会靠著副反光板的角度进行精测焦点,再反回传送到下面的AF组件,再进行程序判断。跑焦的原因,十居其九都

跟副反光板有直接关系。从副光板的角度不正确,造成了对焦点与测焦点的错位,影响了整个对焦程序,同样道理下,当

副反光板大于45度时,造成测焦点向上移,小于45度即向下移。副反光板还主要帮助组件的测光作业。因测焦点已不是您

对焦屏上的焦点位置,理所当然接收和测量的讯息都不会是您焦点上的正确讯息。所以按道理所谓的跑焦,只需把副反光

板测焦点修改就完事,但前提是主反光板要在45度上,按我以上的说法,就算主反光板不是45度时,应该不会产生跑焦才

对,但我感觉不是这样,从物理的折射角度逻辑下,因主反光板虽然是半透镜,但表面是有反光图层,多少一定会有折射

的惯性,也许只是很轻微,只是难以察觉,但这轻微的变化,当您使用短焦或定焦镜头时,也许不容易,但当您使用长焦

段,越长的焦段问题会越明显,或是换上一个长焦镜头时,基本都用不了。

图片:跑焦的效果图


所以从上理论得出的分析,主反光板和副反光板有著不可分开的关系,不管手动或是自动对焦时,两反光板都应该要求准

确,但为何有些朋友在使用自动对焦时不行,但用手动对焦感觉会没问题,因为自动对焦时主要靠副反光板来测量焦点,

手动时副板只用作测焦提示之用不会主动调试对焦。手动最主要是靠著主反光板来投射到观影器上让你所见的一至,但条

件是主反光板必须在准确或是接近45度下和本来跑焦不严重,可以靠著手动对焦环拉回来或放回去,但是测光准确性还是

会有影响的,由其是点测光模式,个人应为只是错位不太严重,同时手动对焦一般都是用较短的焦距或定焦等,在这焦段

内只是接近可接受的程度,问题不容易察觉而且!但主反光板不在45度时,绝对会影响景深的变化和测光数据。

以上都是经过不停测试,上网爬文,理解思考分析出来,希望理解错了,帮我更正一下。

为何有以上分析,因为本人有不同的变焦镜头;18-50,18-200,15-30,70-200和一个定焦85/1.4,所有镜头在测试作调教

时,会发现的问题很多,一直得不到平衡,有时短焦不跑,长焦不行,或是定焦精准,但在使用不同的变焦镜头都出现不

一,因此绝对会造成只能使用某一支镜头,或是某此焦距能用或是不能用的情况。令您的变焦镜头突然变了定焦,只能在

某焦段上使用。。。。。过曝、欠曝、景深溶不起来等等。。。

下面我先说说用甚么方法来进行测试机身是否跑焦

图片:测试工具


准备工具:三脚架,测焦卡,和最重要的一个没跑焦的镜头及灯光条件很好的场合;
1。首先上脚架,与测焦卡成水平直线;
2。使用一个较大光圈的镜头,最好光圈f2.8或以下,主要是可制造大景深有助观看效果;
3。灯光条件不好,容易影响对焦情况,误导结果;

开始先用AF对焦,不用拍下来,仔细看清楚状况,从观景器内看锁定焦点后,中间"0"位置是否清晰,如果不清晰就有4个

可能;
1。是镜头跑焦;(与机身无关,直接试调教镜头,后面再说明如何调教!)
2。是单纯副反光板角度不准确;(与镜头和主反光板角度无关,直接调教副反光皮就太平了)
3。是主反光板角度不准确;(最麻烦就是这个。。。。。)
4。是主反光板和副反光板都不准确;(这跟第3点一样是最麻烦的)

最好原因是1或2,因为如果主反光板的角度不准确的话,调教主板后必定要调副板,因两者是连在一起的,如改变了主板

角度,副板角度就跟著改变。

然后直接拍下来看看,再来以下分析
1。基本跟观景器一致,结果是所见所拍;(如测试主板没问题,只需调教副板就好了,如何测试主板,下面说明!)
2。跟观景器不一至,但焦点准确;(这情况差不多可以肯定是主板角度不对,需调主板再调副板)
3。跟观景器不一至,焦点也不准确;(都是糟糕的,也许需要主副一起调教)

大约了解以上情况后,用AF拍下来,再用MF拍一张,注意:这时镜头的变焦环和对焦环都不要作任何转动,拍摄条件包括

:焦点、距离、灯光及曝光时间都跟AF一样,当半按快门时,留意对焦提示灯有没有犹豫或不停叫著。方法:AF拍一张,

再直接按下MF按钮跟著拍一张。之后在LCD内对比2张照片,再分析结果。

1。对焦提示灯不停闪动或感觉犹豫;(证明测焦点与对焦点应该有轻微错位,没闪动就是严重错位)
2。看跑焦情况是否跟AF时一样;(正常应该是一样的,不一样的话,都不知道跑到甚么调子上了。。。)
3。照片中的色彩是否一样;(如不一,也许主反光板有轻微的错位,或是因副板错位影响AF/MF时的测光标准)
4。所看的光亮度是否一样;(出现第3点,这也会出现)

好了我们先来作个初步判断分析;

1。如果AF和MF,都只是单纯的出现跑焦现象
分析:(a)是镜头跑焦;(b)副反光板错位;

解决方法:
如你肯定镜头不跑焦的话,直接调教副反光板就好了,还不确定再用其它镜头试试,看情况是否差不多,假如是一样差不

多情况,初步能确定是副反光板的问题,尝试调教,如单一镜头不确定的,可以先尝试调教镜头接环下的垫片,看有没有

改善,再决定是否动手调教。(调教镜头接环下面再说明方法!)

2。如果只是单纯的出现跑焦现象和加上出现对焦提示灯犹豫、照片比对后色彩及光亮度都不一至
分析:(a)暂可判断是主反光板有轻微偏差; (b)因副反光板错位所连带影响

解决方法:
何轻微的调教一下主反光板,直至2张照片看来是一样的,之后再调教副后光板来作调焦点。

3。如情况不是以上2点的现象及感觉这和与镜头无关的
分析:主和副反光板角度不准确所带来的跑焦现象

解决方法:
继续看本文,慢慢找出病因,再对症下药,别一开始就直接调教,可能会走错路的。

***这时当你确定自己机身已跑焦,不想送厂或想自己动手调教,请您先评估自己的动手能力,及一切的

心理准备!! 小心 * 细心 * 耐心 * 消耗快门次数 * 红镜坏具 * CMOS和对焦屏进灰 * 事※※洁处理 等都是须

要及会发生的事也许不能达度100%精准作业,但我觉得可以接近99%准确!(说实话,这些电子组装的东西,能有100%

准确吗?!我不相信!)


SD15 跑焦调教方法:-
这里用标头18-50作例子

图片:反光板组件


图片:螺丝平面图


先简单查看主反光板是否在45度:-

制作一张45度角的三角形



用一张名片对折一个3角形,这时3角形肯定是45度角的,令用多出来的部份再对接一下,用来定位画出一条直线再剪下来

,之后小心的放在反光组件内,轻轻的放在边旁紧贴在主反光板的镜面上,尽量跟镜面成直角90度平放,看看效果图。

图片:主反光板测试角度效果图



如果从主反光板镜面上看见一条直线,证明主反光板处于45度,或接近45度,如线是曲折的,就先调教主板螺丝,直至完

全变成直线,螺丝角度高低自己摸索。不管你是新机身想测试,或是调教一直不如理想,又或是调子都跑乱了不知道应何

从著手,都可以先用这简单方法帮助把主反光板作接近45度的调教,以后的全个调教过程里可再作轻微修正。这部份是基

础的第一步,之前一直都没办法确认这45度的原固,不知道走了多少错路,后来想出这个办法令用折射的原理来帮助定位

。才能作好这重要的第一步后,因上面已解释过如果主反光板不在45度时,完全影响之后的调教效果,让你怎样调教都很

难得出最好的平衡。所以尽量细心观看是否已成直线,完成后就可以在这基础下继续调教。

之后用MF测拍,用MF手动对著中心点,调动至最清晰,拍下看看情况;再用MF手动对著中心点转动对焦环,令其他数字上

清晰,看著景深虚化情况,我做法是令最下面的"-6"数字最清晰,同时还能看见"-5"和"-4"漫漫淡化,拍下来看看,按道

理应该已相差不远,还差一点点的话,再次微调一下主反光板,如果感觉焦向下走,将主螺丝角度扭高一点,尝试看看有

没有改善,直至从观景器所看和所拍一至,假如没太大改善,先别管它,可能是副板角度严重不对,先调教一下副反光板

再回头测试。

图片:主反光板景深变化前后对比


接下来可以用AF拍下一张来看看初步跑焦情况,看前移还是后移,因为主反光板和副反光板是连在一起的,调教后副反光

板会跟著改变了角度。

图片:调教副反光板前后对比


先将焦段设定为50mm端,用最大光圈进行测试(最大光圈下,因容易制造大景深有助观测),放置与测焦卡最近的距离,

半按快门对焦。这时可以留意观景器内"0"数字是否比较清晰,知道是前移或后移后,可调教副反光板,假如清晰点走

在"+1"以上就是焦点后移,"-1"以下就是焦点前移,如果是焦点前移向下的话,要将副螺丝扭动让副板降低一点,如是焦

点后移向上,要将副反光板调高一点,不用问应该是向左还是向右,你要看看螺丝当时的角度,自己判断那一边是高那一

边是低。还不行就再调教,细心观看观景器内,基本都能够看出来,可以不用拍下照片放大,喜欢的也可以拍下来放大来

看看(老花会很辛苦的!),经过观看、试拍及调教几次以后,"0"应该可以基本达到清析点,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

在18mm端和最大光圈下测试,因最佳光圈不在这参数上,所以别太较劲要求至最清晰,理论上在最佳光圈时,焦点才能达

到最清晰的效果,那时"0"的尺表刻度应该才能达到最清晰点的中间位置,所以为何在大光圈下会感觉很肉的原因,但问

题是你不知道镜头应该在那个焦距上配合光圈才能达到最清晰点。也许你可以尝试在高2档下看看是否会好一点,同时也

可以测试一下其他焦段,从18端到50端都使用最大光圈,直至感觉各焦段达到平衡。之后可以取出来拍拍实景看看清晰度

,再放电脑上回看放大,特别留尺表意刻度。感觉焦点很好了,再作最后微调修正,再次试用MF测拍,用MF手动对著中心

点转动对焦环,令其他数字清晰,看看景深情况,转动令最下面的"-6"数字最清晰,同时还能看见"-5"和"-4"漫漫淡化,

拍下来看是否准确,还是差一点的话,再次微调一下主反光板,直至从观景器所看和所拍一至,之后就好象最初开始一样

,用AF和MF各自拍一张,同条件设定参数下,看看两者对焦度、光亮度、景深、色彩等等是否也一至,最后这2个程序只

需要一丁点微调,反差都会很大。当你觉得已完成,再放45度三角形咭纸在主反光板上,再看看感觉是不是直线,虽然在

最后2个程序作了微调,但角度不算大,所以看起来才是直正的直线效果,但再要注意的是在最后微调主反光板时,如果

需要调教很大角度才能效正,但这是三角咭纸不能成直线的话,可能不是你的机身有问题,也许是镜头跑焦你之前不知道

,如在45度准确下,没办法在变焦段上得到平衡,最好换个镜头试试或再重点调教副反光板。

在这还有些情况难以表达出来,如果过程跟著我所说的去做,主反光板在接近45度基础下,调教副反光板理应可以达到各

焦段平衡,同时证明镜头没有跑焦,都可与机身配合。否则跑焦问题不在机身上,是镜头有问题,误导机身跑焦了。有其

他镜头的换来试试,反正调教条件是镜头不跑焦才可达到两反光板成45度,和最佳平衡效果。还有一奇怪情况,当您感觉

是非常准确了,但在您需要转动肩屏下的转环改变iso数值时,有时可能会出现乱跳现象,意思如当前时iso100,您想改

为200时,它一下子会跳到800,再转回来又跳到1600,再跳400等等,反正就是不顺序的跳动,原因我感觉是副反光板还

差一点点,再次调教后会发现这现象正常了。。。。。想也不明白为何会这样!!!全调教也许只可以帮你作最接近99%

的准确,100%的话还是要看点运气,除非还有方法更好解决45度的问题!不管怎样,感觉还是您自己把握,电子组装产

品要每件都100%准确性,我是不太相信的,但误差能在接受范围内就可以接受了,举个例子:买回来原厂设定,机子没

作个任何调教,感觉也不跑焦,但总是在正常情况下会欠曝或过曝,您一定不会考虑有其它因素影响了,只是当作一个

BUG而已,还觉得自己很幸运机身100%没跑焦,但可能在您不理解的领域下,只是接近100%而已,也许出厂时经过100%

的调控,但因外围因素包括;包装、运输、震动、磨损等等,令本来100%损失了,所谓组装,肯定没办法不移位或磨损

的,所以为何组装件都会在螺丝上打点胶水,就是希望接位不要松脱。如何看待这100%的问题,自己把握吧!看完全文

后,您应为可作就作吧,要求必须达到所谓的100%别作也罢,没人强迫您的,我只是将100%当作99%的作业来完成。如

何看待自己分析一下吧!能动手的都不是小朋友了。

简单分享我的大约过程
我刚开始是用18-50来调教,调教好后换上70-200,发现200端向下了一丁点,但我没直接调教,反而我换上了85mm定焦镜

,从1.4端到5.6作初步测试,基本很准。因85是在f4.0下是最佳光圈,达到最佳效果,那我就重点在f4.0上让刻度位于最

清晰的位置,只是调了一丁点的调教,再换上其他镜头试拍,哟!!!天下太平了感觉各镜都得到很好的平衡,试拍了实

物,满意收工!
下面图片是我调教完成当时2颗螺丝角度,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图片:完成后螺丝角度


再分享一下镜头跑焦的问题

这方法是在无忌上有朋友说过了,在我看见后回想一下,以前我曾拆修过15-30 和 28-70 时,发现接环下有3几块铜垫片

,有厚有薄,当时只想著为何要3块不能一块就算了,现在想想,这些垫片肯定是用来微调镜头用的,主要是调整与

CCD/CMOS等距离,虽然这些垫片不太厚,但单反这玩儿,调教过反光板的就知道,一丁点的高低,反差都会很大。如果你

感觉跑焦还差加减1cm范围内,你可以尝试加减垫片方法,这方法完全没有动过镜头内任何镜组,只是轻微的推前或拉近

了镜头与CCD/CMOS距离而已,主要注意的是要扭开九颗螺丝,小心螺丝打滑别太用死力压或收紧就好了,否则要用些工业

胶来解决打滑,如480胶水。如果发现焦点前移,可减些垫片,如果是向后移,就要加垫片,大约影响是如果最厚的垫片

约0.5-0.6mm左右(只是估计),可拉回焦点约5mm左右,感觉就是0.5mm对5mm的比例,这方法可不仿一试。但我发现以前

的镜头都是用铜片,都有3片的,但我在18-50标套看见的,只有2片,85mm的只有1片,还不是铜片,感觉象铝片和咭纸一

样,可能为了降低镜头成本吧,所以如果要加垫片,可以尝试自己DIY,只要是不通电,绝源的物料就可以了。

在还没有想到DIY45度角的三角形这个方法前,就好像靠著运气来判断调教,但结果有耐心都变得有点火大了,一直在不

死心的情况下,在网上爬文,找对焦系统的原理,TTL AF组件原理,测光原理,合焦原理,反光板作用等等,再闭眼恩考

路线图、角度如何改变、物理逻辑惯性、折射效果等等等等等等。。。。。。。。。。。。。。。。。。。。。。。。
最后想出了这个疯狂的想法,结果真的让我跑到回头路上了!现在想起这方法还真想笑出来,感觉很不科学哦!但确确实

实是一种很科学的解决方法。只是简单的物理惯性,虽然之前发了一次帖子,同是分享我的调教经验,因责任问题,这次

是我费了不少时间,心思,理解及分析,用了4天时间写了这篇很长的帖子,过程主要是想想甚么情况下会出现怎样的跑

焦现象,好让大家能了解多一点,本人真希望这次能一次性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拿著一台正正常常的SIGMA SD15,不再为

跑焦烦恼!好好地拍照吧!

后面再上点我各镜头的效果图分享一下,
希望有跟著调教,确实解决了的朋友回来说一声或分享一下,给后来的人多点信心!调教上有甚么可以作得更好的方法,

更要分享出来,好让大家来谢谢您!上面很多理论有可能不是100%准确,如有说错的,请前辈们多多指导更正。表达能

力不好敬请见谅!!最后感谢你看完全文。。。。也许脑子都快晕了吧。。。好好调教时闭眼思考一下,应该是怎样的调

教(可能很多错别字!!)哈哈











本帖最后由 sonpost 于 2012-2-19 15:02 编辑

以下内容由 sonpost 于 2012-2-19 16:36 补充
补充一下,如果你测试的镜头是OS防震镜,OS功能必须关闭后才上脚架,否则镜组会更大移动影响误判!
以下内容由 sonpost 于 2012-2-20 00:26 补充
重要提示:
当你作调教前,先设定一下menu菜单内的“UP设定“为快门控制,正常默认为2秒,
因如果忙了断电,很容易造成六角匙刚插入,反光板就放回来,把匙卡死了,卡死后多少要来一点点暴力,
OFF机身再开来让它归位,您会听见机械声,有点吓人。。。。。。。。。。。。
可能一不小心碰花CMOS或搞坏CMOS上叶片就麻烦了,请特别注意!!!!

以下内容由 sonpost 于 2012-2-20 23:14 补充
改良了45度角的测试方法!
原图保存打印出来,尺寸为 5.3cm x 8.8cm (名片大分尺寸);
注意:别更改大小尺寸,免图象变形,角度不对,白搞不好!!
b]
以下内容由 sonpost 于 2012-3-13 23:23 补充
重要发现:

最近发现如果用照明工具,如电筒,或手机上的照明灯等,你照一下主反光板,细心看看,除了可以看见对焦屏外,还隐约看见af组件(可理解为测光组件),调教完试照看一下,对焦屏上的5个点,和隐约的af测光点,是否能在合上点,记得照射前先关上电源,免伤害cmos!照看方法能帮你确认2者连接之间的45度角,但前提还是主板,能确认主板的45度,除了用自制的图纸外,必须要所见所拍,否则一切都是靠猜估出来。。。。。。。。。
相关标签: Sigma SD15 光圈 景深 对焦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Sigma SD15 跑焦详细总结分享!(从分析,了解,动手,效果,及最后理解总结)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