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ZT——[西事纪闻]飞腾的火焰 萨珊波斯四百年(超长慎入)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9197 回帖:31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 继续更新 ====================
  
  奈伯特王国的范围大致是约旦王国、埃及西奈半岛、叙利亚东南部,是一个※※※人的国家,主要城市佩特拉的遗址,完整保留至今,现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奈伯特地处亚非交界,为印度洋、地中海商路的必经之地,依靠东西方商贸大发横财、非常富庶。奈伯特的灭亡,导致这条商路迅速衰落。

==================== 继续更新 ====================
  
  图拉真征服安息的两河流域,建立了美索不达米亚省。加上20年前的97年,【(东汉)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罗马与中国共同打通了3条商路,其中海路一条:
  
  印度—>印度洋—>两河河口的查拉克斯—>泰西封—>地中海
  
  陆路,即传统的丝绸之路,按目的地又分为两条
  
  东汉—>西域/中亚—>剌夷(德黑兰)—>埃克巴坦那(哈马丹)—>泰西封—>地中海
  
  东汉—>西域/中亚—>剌夷(德黑兰)—>埃克巴坦那(哈马丹)—>泰西封—>大马士革—>耶路撒冷—>亚历山大

这3条路,有两条途经位于两河流域、叙利亚、非洲之间,有充足、甘洌水源的达莫。于是达莫取代了奈伯特王国的商路地位,迅速繁荣起来。即使在图拉真死后,哈德良皇帝(Hadrian)放弃美索不达米亚省,已经打通的商路依然保留下来,达莫的繁荣有增无减。

于是肤色各异、语言不通的东西、海陆商人云集于达莫,印度的香料、宝石,中国的丝绸、刺绣,非洲的象牙、奴隶、硬木,波斯的地毯,罗马的玻璃,在这里交易、集散,脚夫、苦力等体力劳动者襁至辐凑,妓女娈童、艺人方士等高级技工纷至沓来,茶楼酒肆、旅馆饭店、剧场戏院、医院诊所、澡堂发廊、青楼妓院无所不有,平民小区、高档公寓、豪华别墅,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房地产如驴打滚一天一个价。虽然这片荒凉沙漠不能种庄稼、养牲畜,可谁让这里有钱可赚呢,叙利亚的农场、腓尼基的渔民,每天用驼队运来大量醉人葡萄酒、芬芳橄榄油、雪白面粉、新鲜鱼蛋、生猛海鲜。沙漠中居无定所的贝督因人也不甘人后,赶来骆驼、马匹卖做驮畜座驾,肥壮的牛羊提供肉食乳酪。罗马、安息、亚美尼亚、贝督因的武士们,则跑来开办镖局和保安公司,从事镖师、护院、保安等刀头舔血生涯。善于搞投机的金融家,则开办典当行、放※※※、发行各种证券。他们派出的雇员,挨家敲门逐幢扫楼,婆口苦心、不胜其烦的推销基金、股票和贷款。

 短短数年时间,这座曾经的沙漠中帐篷村,骤然变成古代版拉斯维加斯和迪拜,变化之快仿佛有鬼神相助。由于罗马人把达莫称为【帕尔米拉】(Palmyra),即枣椰之城(City of Palms),帕尔米拉逐渐取代闪族语言中的【达莫】,成为【沙漠新娘】的正式名字。

==================== 继续更新 ====================
  
   129年,罗马太平天子哈德良(Hadrian)视察帕尔米拉,饶是皇帝陛下见多识广,依然对帕尔米拉的繁荣和独特沙漠风光赞叹不已。他宣布帕尔米拉是【自由市】(free city),由市民自治,允许帕尔米拉自行设置并征收税赋。
  
   之后的100年,帕尔米拉的繁荣有增无减,她是罗马与安息之间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军事要塞,更是抵御贝督因游牧部落城市链的一环,她时刻警戒着沙漠,保护安条克、大马士革、埃美萨等农商城市的安全。
  
   212年,具有叙利亚血统的卡拉卡拉(Caracalla)皇帝,对帕尔米拉的好感更胜一筹,他慷慨的送给帕尔米拉两件厚礼:
  
  1 给予帕尔米拉罗马殖民地(colony)地位,这样帕尔米拉市民获得了罗马公民权。
  2 赋予帕尔米拉对帝国的免税权和更大的自治权。
  
  这两样礼物,让帕尔米拉由罗马帝国框架下自治城市,变成了名义上臣属于帝国,实则已经独立的城邦。就这样,凭借本就巨大的财富加上免税特权,帕尔米拉市※※有足够的财力搞城市建设、建立雇佣军,作为罗马帝国对安息、贝督因防御的前方要塞,和进攻时的前线基地。

==================== 继续更新 ====================
  
  这两样礼物,让帕尔米拉由罗马帝国框架下自治城市,变成了名义上臣属于帝国,实则已经独立的城邦。就这样,凭借本就巨大的财富加上免税特权,帕尔米拉市※※有足够的财力搞城市建设、建立雇佣军,作为罗马帝国对安息、贝督因防御的前方要塞,和进攻时的前线基地。
  
  有了※※的好政策,帕尔米拉当局不负厚望的挥金如土,大搞土木建设。在外修建高大雄壮的城墙、坚不可摧的塔楼、深不见底的壕沟,城头上密布强弓令人生畏;塔楼上架设弩炮(Ballista)无坚不摧;壮丽的城门上有可以向下灌注沥青热油的管道,专门杀伤敌人的攻城锤。【沙漠新娘】顶盔贯甲,俨然固若金汤,凛然不容侵犯。在城内,地下建有密如蛛网的下水管道,地上则铺设宽阔的列柱式林荫大道(avenue),路边和隔离带遍栽枣椰(palm)、橄榄、无花果等果树;建筑群之间,见缝插针的修建花园、布设喷泉,种植香桃木(myrtle,还记得哈特拉公主娜迪拉的故事吗)、银莲花(anemone)等耐旱花卉,俨然是人间胜景,美不胜收。

帕尔米拉的财富与地位,从根本上讲是来自丰富的水源,所以精心构建的罗马式供水系统令人叹为观止,引水管道由中空石柱组成,每节一头粗一头细,连接后严丝合缝,引来沙漠地下清泉。帕尔米拉的“阿芙卡”泉(Afqa, Afka),更是绿洲的生命之泉,其含硫的矿泉水对皮肤病、肝病、关节炎等有治疗作用,并能助消化和血液循环,使皮肤柔软细腻、青春常驻。

帕尔米拉的居民,以※※※人、叙利亚人、腓尼基人等闪族人为主,崇拜的主神,是闪族最常见的神—巴力(Baal, Ba’al, Bel)。巴力在闪语字面上即有【领主】(lord);【所有者】(owner)的意味,曾经是太阳神、战神。演变到后来,巴力就跟上帝一样,所代表的就是【神】。巴力并非是一个特有的神名,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它代表的就是不同的地方神。如巴比伦主神马尔都克(Bel-Marduk)。在《圣经旧约》中,巴力与金牛犊是上帝他老人家最强大的两个敌人。因此巴力这个神明在《圣经》中毫无恭维地被提及了超过一百次,其中有许多人名、地名是巴力或包含有巴力字样的;如《圣经 旧约 历代志上 8:34》中的米力巴力(Meribbaal),到了《圣经 旧约 撒母耳记下 4:4》中,他的名字就变成了米非波设(Mephibosheth)。

 帕尔米拉最早也最重要的宗教建筑是自然是巴力神庙,始建于17或19年,完成于32年。殿堂长210米,建于公元1世纪,中间是罗马风格的大殿和祭坛,庭院有3座石门,殿堂周围是4条长廊,有390根石廊柱。殿堂内有三大神石雕像,拱顶刻有星辰。

城中的文化设施也颇为可观,至今仍有使用价值的古迹,莫过于希腊—罗马式半圆剧场,观众席有13层,舞台进深10米。这里经常进行各种歌舞、戏剧演出,许多著名剧团、乐队、歌星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完美的石质半圆形声场,让演出者不需过多电子设备,就能获得良好音响效果。
  
  帕尔米拉西面的埃美萨(Emesa,叙利亚霍姆斯),是与我们的【沙漠新娘】关系最密切的城市。她地处奥伦特河畔,不仅是富庶的农业区,帕尔米拉所需农产品的主要来源地,从两河流域经帕尔米拉去地中海沿岸的商路,也经过该城及其外港,运往罗马帝国各地,因此埃美萨与帕尔米拉是姊妹城市。

埃美萨在《圣经 旧约 历代志1 18:3》中,被称作【琐赐】(Zobah)。公元前1274(1273/1275)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与赫梯(Hittie)皇帝穆瓦塔里二世(Muwatalli II)在埃美萨附近进行了著名的卡迭石(Kadesh)战役,此战是人类※※上第一次有明确又详细记载的战役。

埃美萨由世袭的太阳神埃拉伽巴尔(Elagabal, El-Gabal)祭司,Sampsigeramus家族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城中的埃拉伽巴尔神庙的崇拜物,是一块来自天外的黑色陨石(太阳神—黑陨石,会不会产生些并不多余的联想?),埃拉伽巴尔的后缀【bal】很可能是巴力的变形。卡拉卡拉皇帝的母系便出自这个家族,他对帕尔米拉的厚爱,肯定有爱屋及乌的因素。 218年,这一家族又出了一位皇帝瓦鲁斯-阿维图斯-巴西安努斯(Varius Avitus Bassianus)。如果你在罗马帝国皇帝名单里找不到此君,那一点不奇怪,他的绰号埃拉伽巴卢斯(Elagabalus 218-222)更为著名。这位年仅14岁的少年,是埃拉伽巴尔祭司兼狂热信徒。当上皇帝之后,不顾罗马人的传统宗教感情,强行推广埃拉伽巴尔崇拜。仅仅 4年之后,有弑君传统的禁卫军不仅将这位少年天子杀死,还拖着剥光的龙体在罗马城游街示众,最后将支离破碎的尸体扔进台伯河喂王八(不知意大利有没有王八)。

埃拉伽巴卢斯之后的罗马皇帝,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就是前文提过的亚历山大-塞维鲁。与前任卡拉卡拉、埃拉伽巴卢斯相似,亚历山大也有叙利亚血统,对埃美萨、帕尔米拉同样青眼有加。231年他率领大军抵达安条克,准备发动对萨珊的【三叉戟之役】。这期间,※※忙里偷闲,巡视了东方各城。在帕尔米拉,皇帝陛下遇到了一个聪明俊秀、讨人喜欢的※※※贵族男孩,男孩的名字是【卢西乌斯-赛普提米乌斯-奥登纳图斯】(Lucius Septimius Odaenathus)。

==================== 本章结束,谢谢观赏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 继续更新 ====================
  
  第2季 沙漠新娘 第2章 长袖善舞
  
  所罗门大王约卒于公元前931年,他去世之后盛极一时的以色列王国迅速分裂和衰落。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记载,美丽的【沙漠新娘】达莫暂时隐没在※※的尘埃之中。直到600多年后塞琉古帝国(Seleucid Empire 312 BC–63 BC)时期,达莫才再次绽放的她动人光彩。

塞琉古帝国是一个希腊化国家,沿袭了希腊人鼓励城市自治的传统,身处沙漠远离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达莫是个独立城邦,一副【帝力与我有何哉】的逍遥状态。公元前2世纪,安息帝国崛起并征服了两河流域,这个时期的达莫,地处安息帝国的两河流域和塞琉古帝国的叙利亚之间,利用两※※国之间的贸易逐渐繁荣起来。前64年,罗马前三巨头之一,被独裁者苏拉(Sura)誉为【伟大】的庞培(Pompey the Great),灭亡了塞琉古,征服了叙利亚、犹地亚。伟大的庞培对达莫同样没什么兴趣,征服了富庶的叙利亚沿海地区就心满意足了。他在东方留下了完整的统治框架,被后世的罗马帝国沿用数百年之久:
  
  1 在犹地亚(Judea以色列王国故地)建立藩属国,包括当时的哈斯摩尼王朝(Hasmonean Dynasty)和日后的希律王朝(Herodian Dynasty)。
  
  2 保留埃美萨(Emesa)的Sampsigeramus王朝、埃德萨为首府的奥斯伦尼(Osroene)王国,条件自然是他们必须服从罗马。
  
  3 安条克为首的沿海城市,则在罗马帝国的※※下,实行城市自治。

==================== 继续更新 ====================
  
  前44年凯撒(Caesar)被卡西乌斯(Cassius)和布鲁图斯(Brutus)为首的政@敌刺杀,两位主谋随即逃@亡@东@方,与凯撒的旧部们为敌,罗马@共@和@国的※※再次爆发。这时东@方的安息帝国同样不甘寂寞,为卡西乌斯和布鲁图斯出@兵@出@钱,帮他们打@内@战。凯撒旧部的核@心@人@物马克-安东尼,也针锋相对的出兵东征,要给安息帝国点颜色 see see。

俗话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一直在罗马、安息两国之间游走、周旋的达莫的倒霉日子来了。前41年,罗马东征军进入叙利亚沙漠,直扑达莫。这时的达莫,严格的说还不能算是一个城市,不要说城墙塔楼,连木栅(沙漠里也没有木头)、壕沟都没有。达莫唯一的财富,是她的泉水和枣椰林,能让过往商旅驼队汲水、宿营、乘凉而已,常驻人口是原来在沙漠中游牧的※※※贝督因人,他们利用对泉水的控制权,为了向过往客商收霸王水费才改为定居的。这些【市民】远远望见罗马大军扬起的漫天沙尘,赶紧收拾东西、卷起帐篷、跨上骆驼一路向东逃到幼发拉底河东岸。远道而来的罗马人,发现达莫【城】,比贝督因人的脸还干净,逃走的【市民】甚至不需要焚烧房屋,因为压根就没有【房屋】这种腐化堕落的奢侈品。在这么干净整洁的【城市】,罗马人自然无法持久,很快就悻悻而去了。罗马人走了,【市民】们自然又回来了,继续过没人管的快乐日子。
  
  相比于塞琉古帝国,罗马帝国强大太多了,达莫的自由日子注定不能维持太久。罗马帝国的第2位皇帝(算凯撒的话是第3位),奥古斯都(Augustus)的继承者提比略(Tiberius,AD14-37),出兵占领了达莫,将其并入叙利亚省,从此达莫受罗马帝国直接管辖。

公元100年的中东、近东地图。左起地中海沿岸是罗马帝国。【5】是高加索伊比利亚;【6】是埃德萨为首府的奥斯伦尼(Osroene)王国;【7】是信仰犹太教的阿狄亚贝尼王国;【8】是两河河口查拉塞尼王国,首府是查拉克斯(Charax),位于两河河口,班超派来的甘英可能到过这里。图中左下角的就是奈伯特王国,控制着印度洋—地中海的商路。安息和贵霜之间的小国苏伦(Suren),是安息头号家族苏伦家族建立的,该家族头号名人是在卡莱歼灭克拉苏的苏伦那(Surena)。里海东面是花拉子模(Khwarazm)、木鹿(Merv),中亚、阿富汗和北印度是贵霜帝国(Kushan Empire)。
  ==========
  
   2世纪初,罗马帝国最伟大的图拉真(Trajan)皇帝,做了两件对达莫的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106年他吞并了以佩特拉(Petra,约旦佩特拉城遗址)为中心的奈伯特王国(Nabatean Kingdom)。116年,图拉真又不顾年老体衰,挥师东进入侵安息帝国,顺利占领泰西封、苏萨,直达两河河口的查拉塞尼(Characene)首府,亚历山大※※兴建的港口城市—查拉克斯(Charax),这是罗马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抵达波斯湾。脚踩亚历山大建设的城市,远眺千帆云集的印度洋,图拉真不禁【独怆然而涕下】,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不能重建亚历山大的丰功伟业。(老图您这么有能还感慨,让我辈咋活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所罗门的名声如此煊赫,以至于吸引来了一位高贵的外国粉丝。非洲东北部埃塞俄比亚的示巴王国(Sheba),有一位美丽的女王(Queen of Sheba),在埃塞俄比亚文献中她叫玛姬妲(Makeda)。她听说北方有这么一位神一般的存在,既好奇又仰慕,不仅自备干粮去见偶像,还用骆驼驮着【一百二十他连得金子和宝石,与极多的香料】。见面之前女王准备了无数稀奇古怪的问题,妄图难倒所罗门王,没想到有上帝眷顾的大王对答如流,【将她所问的都答上了,没有一句不明白,不能答的】。女王又见大王有享用不尽的珍馐美味、众多衣着华贵的殷勤臣仆、辉煌壮丽的犹太第一圣殿,【诧异得神不守舍】(there was no more spirit in her,我看翻译成灵魂出窍更合适)。看看人家的智慧与气派,再看看自己,不禁自惭形秽,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乡下的土财主。

如果你认为所罗门只是个聪明、阔绰、爱排场的富二代,那就太小觑人家了,所罗门是个泡妞高手,深谙【潘驴邓小闲】之道。对他这样的君主来说,最难的是【小】,偏偏所王精于此道。东罗马帝国的编年史作家约翰-马拉拉斯(John Malalas 491 – 578)记载道,所罗门在其父大卫(David)斩杀巨人歌利亚(Goliath)的地方,用他的神奇魔戒驱使精灵们(jinn),一夜之间在沙漠中修建了一座美丽而宏伟的宫殿,作为献给示巴女王的礼物。宫殿里有甘美清冽的泉水、提供阴凉和美味果实的枣椰林,既有金碧辉煌的大殿华堂,又有典雅浪漫的小屋精舍,加上沙漠中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俨然是山寨版伊甸园。这座【一夜宫】所在的城市,就是本文的主角达莫(Tadmor),在阿拉米语中,达莫的意思是【奇迹】。
  
  既然所王如此雍容智慧又善解人意,示巴女王自然水到渠成的以身相许,成了达莫城的第一位女主人,或者第一位【沙漠新娘】。春风一度之后,玛姬妲竟然暗结珠胎。精明的女王深知,所罗门这样的男人绝不会只属于她一个女人,便将带来的【香料,宝石,和许多金子】留给了情郎,带着所罗门的回礼,【女王和她臣仆转回本国去了】。

对所罗门来说,这桩风流韵事只是过眼云烟,大概不久后就会遗忘得干干净净;但是对示巴王国来说,可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女王这次以色列之行,带回两样无价之宝。一样是她回国后生下的儿子,取名为孟尼力克(Menelik I),孟尼力克的王朝被称为埃塞俄比亚所罗门王朝(Solomonic dynasty of Ethiopia),或孟尼力克王朝。上世纪畅销书《荆棘鸟》中,麦姬从拉尔夫身上偷来一个儿子的故事,大概灵感就来源于此。
  
  史学界有一种说法,示巴女王回国时,顺手牵羊卷走了犹太圣殿中的约柜,约柜就是她带回的第二件无价之宝。著名畅销书《失落的约柜》则言之凿凿的说,约柜现存于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神秘湖中小岛上。

中古之后的所罗门王朝信仰※※※东方传统教会(Oriental Orthodox,不是东正教/ Eastern Orthodox),但王朝一直强调他们是犹太人所罗门的后裔,所以埃塞俄比亚的※※※有很浓厚的犹太教色彩,非常推崇犹太教的标志物【大卫盾】,这在※※※世界中独一无二。由于血统高贵,所罗门王朝的君主们一直自称皇帝,其国家自然是埃塞俄比亚帝国。12世纪,欧洲传说中的【东方约翰王】,有人认为其实是埃塞俄比亚帝国,一个盛产战象的国家。所罗门王朝的最著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是海尔-塞拉西(Haile Selassie),杰出的反※※※战争英雄、非盟的缔造者。他的完整头衔是【埃塞俄比亚皇帝,王中王,上帝所选,犹大支派(大卫和所罗门所在的以色列 12个支派之一)的无敌之狮,信仰的捍卫者】(The Emperor of Ethiopia, King of Kings (Neguest Negest ze Ethiopia,) Elected by God, Conquering Lion of the Tribe of Judah, Defender of the Faith),其中的【王中王】头衔,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波斯的皇帝们。
  
  辉煌的祖先加上传奇的军政生涯,再经过时间的发酵,使得民间传说海尔-塞拉西正如他的头衔中【无敌之狮】那样,仿佛是希腊神话中的【尼密阿巨狮】(Nemean Lion)转世,有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油盐不进,比脚后跟有罩门的阿喀琉斯还猛。所以1975年他被推翻后,弑君者没有用枪支刀剑等武器行凶,而是采用了大力神赫勒克勒斯 (Hercules,即武仙座,C-130大力神运输机)杀死【尼密阿巨狮】的办法,用枕头将末代狮皇海尔-塞拉西闷死。

上世纪70年代,法国轻音乐大师保罗-莫利亚(Paul_Mauriat),为本文的主角写下一首名曲《示巴女王》(La Reine de Saba)。曲子优美悦耳,轻松惬意而不失哀婉幽怨,笔者强烈推荐。保罗-莫利亚很喜欢以美女命名曲子,另一首名曲《爱琴海的珍珠》,其实叫【佩涅罗珀】(Penelope),佩涅罗珀是荷马史诗中著名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的妻子,以忠贞著称,西班牙女星(Penelope Cruz)也叫这名字。
  
  下载地址,这是我自己从 CD 上压出来的 mp3:
   http://upabxw_bay_livefilestore_com/y1phICTLBDlKSbElw88BAo_kl4Lgo-B9NeZdJ0ZdxCJ2yLbgkJyohG5kMDVwZ17SWYiv3KHv7bEk-jPDkzGAqXjX2-_iPvtXFe-/Paul_Mauriat_--_La_Reine_de_Saba.mp3?download&psid=1
  
  或者去百度 mp3 的搜索网页,请点击第2个,即 2.9M 的,百度能试听。
  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paul+mauriat+saba&lm=-1

==================== 本章结束,谢谢观赏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 继续更新 ====================
  
  第二季 沙漠新娘—帕尔米拉的红颜与枯骨
  
  第1章 神话时代
  
  如果给大家一个机会去中东古国叙利亚旅游,恐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被穆圣誉为【人间天堂】的大马士革,及其美轮美奂的倭马亚大※※寺;塞琉古帝国的故都安条克同样引人遐想;喜欢《天堂王国》的朋友,或许更想参观十字军留下的城堡或者赞吉的老巢之一阿勒颇。然而叙利亚官方力推的旅游热点,却是一片沙漠中的废墟,被誉为“沙漠新娘”的台德木尔古城。
  
  虽然【官方】二字听起来就有低能、官腔等讨人憎恶的味道,但能得到官府力推的地方,总也差不到哪里去。让我们离开繁华喧闹的大马士革,驱车向东北方向前进,出了城区和周边富庶的农业区,便是一望无际的不毛之地,除了贝督因牧民的单峰骆驼队偶尔出现,满眼都是单调的暗褐色荒漠,看久了令人昏昏欲睡。经过大约3小时的车程,也就是车行200多公里后,沙漠中会有星星点点的微光闪烁,靠近些进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古城遗址,虽然这些石廊断柱也同样呈现暗褐色,但石头中的云母、长石,却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点点光芒,来自世界各地、肤色不同、口音各异、骑着骆驼、开着豪车的游客们来往穿梭,这一切都告诉你,传说中的“ 沙漠新娘”就在这里。

==================== 继续更新 ====================
  
  台德木尔是一座地道的古城,她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马里(Mari)城亚述泥板书上。她更令人瞩目的闪亮登场,是在《圣经 旧约列王记上 9:18》上,《圣经》说她是以色列所罗门大王(King Solomon)所建,中文译名叫做【达莫】(Tadmor)。
  
   所罗门大王无疑是以色列最伟大的帝王,年纪轻轻就以明断【二妇争子】案而闻名,臣民、四夷无不敬畏,认为他【有神的智慧】(the wisdom of God was in him,见《圣经 旧约 列王记上 3:28》)。这位【有神的智慧】的大王不仅仅会断案,还非常热衷楼堂馆所建设,不惜血本修建了犹太第一圣殿。这一形象工程,让他的辉煌与荣誉达到了顶点,更得到了上帝他老人家的垂青,作为奖赏上帝赐予他广大神通。他不仅能降妖除魔,将一个法力高强的魔鬼装进瓶子沉入湖底;也曾经一个人扛起无数财宝,日行万里将这些宝贝疙瘩藏到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1942年,日本鬼子和美国大兵为了争夺这些诱人财宝,在瓜达尔卡纳尔岛血战一场,可惜财宝不能当饭吃,饿死了无数鬼子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 广而告之 ====================
  
  《沙漠新娘-帕尔米拉的红颜与枯骨》即将推出
  
  目前我这《飞腾的火焰》,在百度的【萨珊】、【萨珊波斯】关键字查找出的帖子列表中,仅次于与百度知道,排名第二;在股沟的查询结果列表中,也是第一页,这让我倍受鼓舞。
  
  对本文来说,帕尔米拉的兴衰对于萨珊帝国的早期※※,影响非常深远,是绕不开的话题。数天前的10月17日,是上海世博会的叙利亚国家馆日,帕尔米拉是叙利亚的主打主题。由此可见,即使在※※悠久的叙利亚,帕尔米拉都能力压大马士革、安条克、阿勒颇,成为最动人的风景。其间有既有英雄辈出,又有红颜薄命等古老话题,足够吸引眼球。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没发现关于帕尔米拉的优秀网文。所以我野心勃勃的决心写一篇出色的文章,好好说说帕尔米拉,填补这块空白。我要让中文搜索引擎查找【帕尔米拉】、【芝诺比亚】的时候,我这篇文章,即使不是第一条,也是第一页。
  
  为此,我单独开出一卷,暂定名为《沙漠新娘--帕尔米拉的红颜与枯骨》,先挂靠在《飞腾的火焰 -- 萨珊波斯四百年》下面。将来是独立成篇,还是继续挂靠,现在还没想好,先动笔再说吧。
  
  本文的名字《沙漠新娘--帕尔米拉的红颜与枯骨》,不见得好,更不是最终名字,欢迎大家提意见。

谢谢大家对《飞腾的火焰》的支持,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沙漠新娘》

==================== 《飞腾的火焰》暂停更新 ====================

 ==================== 广而告之 ====================
  
  注:经八重云提醒,做如下章节调整
  将萨珊※※、太宗两章合并为第一季《浩浩汤汤》
  帕尔米拉的兴衰,作为第二季《沙漠新娘》,将来可能单独成篇。
  第三章《动荡瓶颈期》改为第三季《多事之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5.562
主题: 19
帖子: 7123
注册: 2003年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记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原文由 经典德国队 在2011-02-17 17:33发表
看完了。等更新。我看的速度还算快。1个多小时。

lz的意思是zt 神舟遗少的文章,再辅以自己搜索的英文资料,加以翻译补充?

感觉文章很到位啊。尤其是文言文和英文连起来看。

期待更新.........


这是转帖天涯上的一个人的帖子,我放到无忌是因为方便以后查找方便,玩不转天涯,嘿嘿,比较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596
主题: 35
帖子: 1604
注册: 2004年4月
民族大迁徙史话
这个帖子我也看得,当年追的很辛苦,现在还存在机器里。静待lz大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935
主题: 8
帖子: 747
注册: 2006年3月
看完了。等更新。我看的速度还算快。1个多小时。

lz的意思是zt 神舟遗少的文章,再辅以自己搜索的英文资料,加以翻译补充?

感觉文章很到位啊。尤其是文言文和英文连起来看。

期待更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暂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暂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第三章 动荡瓶颈期 3.2 太平天子
  
   霍尔米兹德一世(Hormizd I, Hormozd, Hormazd) 是沙普尔一世的长子,全名为霍尔米兹德-阿尔达希尔(Hormizd Ardashir)。霍尔米兹德(Hormizd),也拼做霍尔木兹(Hormuz),是【Ohrmuzd】的转写。【Ohrmuzd】则是祆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的另一种拼法,【Ohr】分别是【阿胡拉/Ahura】的三个音节的首字母,【 muzd】则是【马兹达/Mazda】的异读。所以【霍尔米兹德】就是【阿胡拉-马兹达】,至今波斯湾入口处的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岛,仍然沿用古名【Hormuz】,闪烁着波斯文明的古老光辉。
  
   霍尔米兹德的生年,史无所载,根据他是沙普尔长子来推断,笔者认为他生于230年左右,即位时约40岁。252年,沙普尔吞并了亚美尼亚,旋即册封他为亚美尼亚国王。亚美尼亚是沙普尔一生中,吞并的最重要土地,完成了历代安息皇帝都没完成的伟业。作为东西两※※国的擦鞋垫,亚美尼亚人热衷独立,从不甘心被异族统治,为此不惜做墙头草,沙普尔让霍尔米兹德做这里的国王,既是对其能力的肯定,也是表达了对他的殷切期望。就结果来看,在整个沙普尔朝,亚美尼亚都十分太平,没什么异动。
  
   252年后,他率领亚美尼亚军队,参加了其父的数次罗马远征。在256年沙普尔第一次席卷叙利亚的战事中,有学者认为他并没有跟随沙普尔攻城略地,而是独当一面,从亚美尼亚出发,一直向东攻占安纳托利亚第一大城凯撒利亚(Caesarer),即从土耳其东部直接向西攻入土耳其中部。如果这种说法正确的话,256年的他已经是帝国的方面大将,不再是父亲卵翼下的雏鹰乳虎了。由于他英勇善战,得到了【al-jari】的绰号,意为【强悍者】(the bold)。
  
   从252年当上亚美尼亚国王,到272年即位的20年间,霍尔米兹德的表现十分全面,既能上马征战,也能下马治国,加上他是长子,沙普尔在去世前,便册立他做副王兼继承人。沙普尔死后,由他即位是众望所归、毫无争议的。
  
   他即位后,也有自己的火坛、皇冠,发行了自己的钱币。

银币正面文字为:【信仰的捍卫者,马兹达的信徒,阿胡拉马兹达(就是霍尔米兹德),伊朗与非伊朗的王中王,来自上天的雅利安人的后裔】(Defender of the faith, Mazdayasna, AUHRMaZD, King of Kings of Iran and non-Iran, of celetial Aryan origins)。王冠上缀满巨大宝石,Oyrmbos (皇冠上面的球状物)为丝绸制成,胡子和头发用丝带扎起,脖子上有宝石项链,身披斗篷。
  
   背面是他的的专有圣火坛【霍尔米兹德之火】。坛的右侧是头戴皇冠的霍尔米兹德,左侧是头戴太阳神密特拉冠的教士。俩人相对站立,一只手横在腹部向对方敬礼,另一只手持权杖。
  
  由他的银币可以看出,霍尔米兹德一世是萨珊※※上,第一位从即位起就自称【伊朗与非伊朗的王中王】的皇帝,其祖父阿尔达希尔终生只使用【伊朗的王中王】称号,沙普尔也只是晚年才采用。可以说,霍尔米兹德继承了一份丰厚的家业,只要不是隋炀帝那样的昏暴之君,帝国就会按惯性继续繁荣昌盛下去。事实上,霍尔米兹德是萧规曹随的模范,沿袭了沙普尔的各项既定方针,几乎没有任何更改。加上他在位时间短暂,以致当时和后世很多史家都忽略了他。例如罗马史家说他在位期间【没做什么可以记载的事】(he …… without doing anything that has ever been recorded)。但笔者细细深究起来,认为霍尔米兹德做了不少事情,有些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霍尔米兹德对对摩尼的态度很令人玩味。摩尼比沙普尔小6岁,担任后者的谋主长达30年,君臣关系十分融洽,既是君臣,又像兄弟,更像精神伙伴(soul-mate)。霍尔米兹德即位后,摩尼升格为皇帝的叔叔、前辈和重臣,理应享有更高的荣誉和地位。出人意料的是,霍尔米兹德在保留了摩尼的地位和荣誉的同时,又将其礼送到巴比伦居住,实际是把摩尼逐出泰西封的权力中心。另一方面,经过※※、太宗两朝的发展,祆教博士集团的势力迅猛增长,从单纯的术士、星象家、魔法师、教士身份,逐渐形成了拥有巨大财富、知识、人望、群众基础的利益集团和国中之国。在博士们看来摩尼思想是异端,政治上是权臣,还有大批信徒,是祆教的头号对手,是必欲除掉而后快的死敌。霍尔米兹德将摩尼礼送出京,既是对他的保护,也预示着摩尼失势,算是皇帝对博士集团的让步。

霍尔米兹德本人的宗教信仰也很可疑,他当了20年的亚美尼亚国王,而亚美尼亚是一个※※※气氛非常浓厚的国家地区,短短30年后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以※※※为国教的国家。按※※※会的说法,十二使徒之一的圣巴多罗买(Bartholomew) ,通常译作【巴托罗缪】,离开圣地去亚美尼亚传教,被当时的安息王朝统治者剥皮而死,后成为亚美尼亚的主保圣人(Patron saint)。在圣彼得、圣安德烈之外的十个使徒中,巴多罗买的名气可能是最大的,其主要原因来自1572年8月24日,即【圣巴多罗买日】,巴黎天主※※对新※※胡格诺派的大屠杀,史称【巴托罗缪之夜】,间接导致波旁王朝的建立。

按萨珊帝国的传统,一位皇帝的宗教信仰,或者对哪位神祗有偏爱,可以从他的皇冠上看出来。我们回头看看《2.1 通往皇冠的※※》中的皇冠列表,会发现霍尔米兹德的皇冠是形制最简单的皇冠之一。其父沙普尔一世的皇冠,有巨大的垭齿,这象征着战争之神巴赫兰(Vahram, Bahram);霍尔米兹德之后的巴赫兰一世的皇冠,有放射状装饰物,象征着太阳神密特拉的炽烈光芒;巴赫兰二世皇冠上有鹰翼,也是战神巴赫兰的标志;唯有霍尔米兹德皇冠上的简约纹饰寓意不明。笔者认为霍尔米兹德很可能信仰※※※,他对摩尼缺乏个人感情,对摩尼教教义也谈不上好感,对祆教博士们则虚以委蛇、闪烁其词。在祆教博士博士们看来,霍尔米兹德本人的信仰可疑,不彻底清算异※※摩尼,反而将其养了起来,如此种种都说明,霍尔米兹德不配担任祆教大祭司和保护人的角色。

在内政方面,霍尔米兹德沿袭了其父热衷城市建设的传统,在胡泽斯坦(Khuzestan)新建或扩建了以自己命名的城市—霍尔米兹德-阿尔达希尔(Hormizd-Ardashir)。霍尔米兹德-阿尔达希尔位于两河下游最大支流—卡伦河(River Karun)畔,苏萨和贡德沙普尔的下游。胡泽斯坦位于两河下游右岸,南到波斯湾,东、北到扎格罗斯山脉,西到两河,以卡伦河流域为中心,由于富于水源、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兼有河运、海运便利,历来是两伊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沙普尔在这里修建了贡德沙普尔城,作为帝国陪都。近代发现石油之后,胡泽斯坦更成为伊朗最富庶的地区。※※※征服之后,霍尔米兹德-阿尔达希尔被改名为阿瓦士(Ahvaz),现为伊朗胡泽斯坦省首府,也是伊朗最大的河运中心。

应该说霍尔米兹德在内政上还是有建树的,在外交政策上,他也沿袭了沙普尔晚年止戈息武的政策,终其一生他都没对外发动战争,同时也没有外敌入侵,所以霍尔米兹德是萨珊帝国※※上罕见的太平天子。但日后的※※发展证明,他的对外政策是巨大的不可饶恕的错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第三章 动荡瓶颈期 3.1 盛世危局
  
   熟悉中国※※的读者,可能都知道一个词汇【瓶颈期】,即开国第一代或第二代皇帝去世后,王朝的政局会发生大幅动荡。例如秦隋二世而亡,西汉有吕氏之乱,西晋有八王之乱,东晋王马共天下,宋有烛影斧声,明有靖难之役。最乱的是唐,从626年玄武门之变到713年先天政变,闹腾了将近一百年。仅有的特例是东汉,尽管如此,【明帝察察】还是搞了楚王英谋反案。萨珊帝国与中华帝国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历经※※、太宗的盛世之后,萨珊也迎来了自己的瓶颈期。
  
   【武文盛世】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这两位皇帝都比较长寿,享年都在50岁以上。长寿的帝王固然可以让政局稳定,容易造就盛世,但其副作用也很明显。要么导致下任君主的即位年龄太大而早死,要么太子没熬到即位年龄就挂了,被迫由弱势的隔代人即位。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导致政局不稳、人心不安。这种事在明朝尤其明显,※※朱元璋活了70多岁,熬死了太子朱标,只能由暗弱的太孙建文帝即位;成祖永乐帝朱棣活了60多,其子仁宗洪熙帝在位10个月;世宗嘉靖帝活了60岁,其子穆宗隆庆帝在位“长达”6年;神宗万历帝活了将近60岁,其子光宗泰昌帝在位1个月,创造了明朝皇帝最短在位记录。

更极端例子有两个,一是战国时期的秦昭王,此君是战国时代最优秀的君主,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他在位56年,活了74岁,却他也把太子安国君熬成了老头。安国君即位为秦孝文王时年过50,在位三天就挂了。然后是秦庄襄王子楚,他在位仅有3年又挂了,接班的是年仅13岁的秦始皇。
  
  另一例子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他在位72年,享年77岁,熬死了所有的儿子和孙子。最后接班的路易十五,是他的曾孙,即位时年仅5岁。按照这个趋势,英女王伊莉莎白死后,苦等王冠60余年、垂垂老矣的查尔斯也活不了多久,甚至可能死在老娘前边。

从272年沙普尔一世去世,到309年胎儿王沙普尔二世即位的38年间,萨珊帝国同时遇到了这两个问题:瓶颈期、君主在位时间短。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1 政局动荡,君主在位时间短,更换频率高,38年有6位君主在位;
  2 外敌连续入侵,丧师失地后妃被俘,君、民、国、家都受尽耻辱。
  
  盛极一时的萨珊帝国,大厦将倾、狂澜既倒,随时有亡国的可能,之所以萨珊能熬过这段艰难岁月,一方面是※※、太宗打下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只能说是马兹达大神开眼,保佑他的子民渡过难关。
  
  
   为这一瓶颈期拉开序幕的,就是帝国的第三位皇帝,霍尔米兹德一世(Hormizd I)。
  
  欲知详情,请看下节《太平天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 -- 2.10 经天纬地曰文
  
   大概在260年之后,沙普尔使用【伊朗与非伊朗的王中王】的称号,即【king of kings of Iran and non-Iran】,以此来夸示自己的权势和荣耀。
  
   沙普尔的历次对罗马、贵霜远征,都要带回占领区的人口和财富,其中包括大量的农民、工匠、僧侣、学者。不仅增加了帝国的人口,还大大促进了帝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这些强制移民,一般被安置在泰西封-塞琉西亚地区、法尔斯和胡泽斯坦,由他们建设新城,作为他们的新家园,同时授予他们一定的自治权,允许他们按自己的风俗和信仰,不受限制和迫害的建设教堂、寺院,选举或任命僧侣和主教。希腊语、叙利亚语都可以自由使用,包括天文、占星、地理、哲学、数学、医药等学科的书籍,被翻译成巴列维文广泛传播。相比于三世纪危机时代,经济萧条、政局动荡的罗马帝国,经济繁荣、政局稳定、学术宽松的萨珊帝国,简直是人间天堂。

沙普尔朝最引人注目的经济成就,是空前绝后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其实沙普尔的做法,是对其父阿尔达希尔的沿袭与发扬光大。阿尔达希尔建设的最著名的城市,莫过于【阿尔达希尔-花拉】,这是他举兵推翻安息帝国之前建设的新都,由最初的军事要塞发展成一个地区性经济、文化中心。沙普尔即位后,对建设城市更加热衷。究其原因,笔者归纳为3条
  
   1 萨珊帝国与安息帝国一样,经济结构都是以农牧业为主,贸易、工业、手工业属于副业。随着帝国的发展,东方的征服,萨珊控制了丝绸之路,贸易、工业、手工业的迅猛发展,需要更多的城市。
  
   2 萨珊继承的是结构松散的安息帝国,而安息帝国继承的是强调城市自治的希腊化塞琉古帝国,本来就不多的城市,都或多或少的拥有自治权,其中甚至包括安息都城之一的苏萨、泰西封对岸的塞琉西亚。萨珊建国之后,其※※集权程度大为增加。朝廷不好一下子全盘收回各城市的自治权,却又觉得自治城市不能如臂使指,所以另建新城就成了解决问题的理想方案。所有这些新城,都被称为皇家城市【royal city】,由朝廷直接管理,其市民基本上是各国战俘和强制移民,虽然朝廷也给予新城一些自治权,但朝廷的控制力度远远大于已有城市。
  
   3 首都泰西封位于平坦而无险可守的两河平原上,所以有必要在险要之地建立新城,作为泰西封的备份。

沙普尔建设的新城,多自己的名字命名,其中包括:
  
  马西切战役的发生地马西切,被改名为【卑路斯-沙普尔】(Peroz-Shapur),意为【胜利的沙普尔】(Victorious (is) Shapur)。沙普尔对该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之成为幼发拉底河畔的坚固要塞,以保护泰西封西面的安全。
  
  尼沙普尔(Nishapur == Nev Shapur),意为【卓越的沙普尔】(Excellent (is) Shapur),扼守伊朗高原东北大门,是呼罗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后世相继成为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塞尔柱帝国的首都,上节提到了这个城市。
  
  【威赫-安条克-沙普尔】(Veh Antiok Shapur),意为【沙普尔所建更好的安条克】(Better than Antioch (has) Shapur (built this)),是沙普尔256年第一次攻占安条克之后,掳掠来的罗马移民建成的,后又大幅扩建,成为【贡德沙普尔】的前身。

【贡德沙普尔】(Gundeshapur),意为【沙普尔的军队】(Gund-i Shapur == ‘Army of Shapur’),在胡泽斯坦,第一帝国故都苏萨附近。是埃德萨战役之后俘获的7万罗马军人建设的。罗马军队的工程、基建能力很强,他们被俘之后,首先被押解到胡泽斯坦的卡伦河流域,修建水库、大坝、桥梁,最著名的莫过于【凯撒大坝】(Band-e Kaisar, ‘the mole of the Caesar’)。

贡德沙普尔建城之后,由于周围有罗马人建设的完善水利设施,迅速繁荣起来,逐渐取代了苏萨的胡泽斯坦首府、陪都的地位,成为帝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热衷学术的沙普尔从罗马帝国、呼罗珊、印度等地召集学者到此,开展研究和实践,贡德沙普尔迅速发展成中东最大的大学城。这里的医药学尤其繁盛,建成了【贡德沙普尔医学院】,为后世※※※帝国医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到库萨和一世(531-579)时期,由于东罗马帝国相继关闭几所重要大学和学院,这些学者中很多来到贡德沙普尔,让该城成了世界头号学术中心。

【比沙普尔】(Bishapur),意为【沙普尔之善】(the good (deed) of Shapur),建于法尔斯的一处山间盆地中。大约始建于262年,由罗马战俘和移民修建。由于四周多山,沙普尔在城市周围雕刻了很多摩崖石刻,以纪念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包括一座6米(20英尺)高的塑像。
  
   城市由米利都的希波达木斯(hippodamus of Miletus)设计,城市呈正方形,由两条十字交叉的大道分为四个面积相等的城区,城中有宏伟的宫殿和为水神安娜希德(功能强大,冰火双修的女……神,写多了我都要成她的信徒了)修建的神庙。

城中的居民以罗马战俘和移民为主,由于地处高原,所以气候凉爽,距离伊什塔克尔城也不远,成了帝国的夏都。 沙普尔的晚年生活,虽然缺乏史料的明确记载,笔者认为一定是安静、祥和又丰富多彩的。东边的贵霜帝国已经瓦解,不再成为威胁。西面的帕尔米拉,偶尔犯边入寇,但规模都不大。267年,奥登纳图斯遇刺身亡,其遗孀芝诺比亚以太后身份接管了帕尔米拉大权。芝诺比亚致力于向罗马帝国的安纳托利亚和埃及扩张,对萨珊兴致缺缺。
  
   晚年的沙普尔醉心与宗教、学术、诗歌与城市建设,对于战争既没有兴趣也没精力,正好坐山观虎斗看着芝诺比亚横扫近东。沙普尔有四个儿子:
  
  长子霍尔米兹德(Hormizd Ardashir)从252年起,担任亚美尼亚国王,即亚美尼亚沙【Armenshah】,将这个山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战场上也多有建树。沙普尔常叹曰:“朕有子如霍郎,死复何恨!”
  
  次子也叫沙普尔,受封为查拉塞尼王。查拉塞尼即两河入海口地区,包括现在的科威特。但沙普尔早亡,留下一群儿女。
  
  三子巴赫兰(Bahram),受封为吉兰王,吉兰就是里海和厄尔布尔士山脉之间的里海低地,盛产德拉米重步兵的地方,对这一地区前面有专章做过分析。
  
  四子泥涅师(Narseh),受封为【塞人王】(Sakashah),治理东方之地。这一藩国前面有记述。
  
  沙普尔的几个儿子都颇有才干,而且都已经成年,不愁江山社稷无人继承。
  
  272年夏季,即西晋武帝司马炎泰始8年,沙普尔在夏都比沙普尔去世,终年62岁。

从阿尔达希尔建国至今,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萨珊帝国从法尔斯的一个小诸侯,成长为中东霸主,仅次于罗马帝国的世界第二强国(强于曹魏)。版图东越葱岭,西极叙利亚沙漠,北抵咸海,南至印度洋,已经超过了安息帝国的鼎盛时期。对外,阿尔达希尔的三叉戟之役击破亚历山大-塞维鲁、沙普尔的三大战役,相继战胜4位御驾亲征的罗马皇帝、一位太后,瓦解贵霜帝国,吞并亚美尼亚,实属武功赫赫。对内,经济昌盛、政治稳定、学术繁荣、人文荟萃、思想交融,确为文治昭昭。
  
  按苏老泉的谥法,【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沙普尔一世完全担得起【太宗文皇帝】的庙号和谥号,加上【※※武皇帝】阿尔达希尔一世,我把这半个世纪,称为【武文盛世】。相比于【三世纪危机】的罗马帝国,三国时代的中国,这半个世纪是萨珊帝国在唱主角的【镀金时代】。
  
  在这我仿《明史 成祖本纪》写一篇赞。
  
  赞曰:文皇少长习兵,以攻拔哈特拉城名震天下,※※遂以天下属焉。
  即位以后,选贤任能,上下相知,无有壅蔽。
  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
  六师屡出,罗皇束手,贵霜宾服,亚美归降。
  火祆犹太,※※摩尼,千宗百教,相处无碍。
  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数十国。
  幅陨之广,远迈安息。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正如大多盛世之后是乱世一样,太宗文皇帝沙普尔一世去世后,50年的【武文盛世】也宣告结束,萨珊帝国迎来了下一个动荡的50年。
  
  《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结束,下章预告《第三章 板荡瓶颈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 -- 诸神之战 完(2.9.5)
  
  摩尼和摩尼教
  
   沙普尔时代最活跃的宗教人士有两位,一位是祆教大穆贝德卡提尔,另一位就是摩尼教的创立者摩尼(Mani 216 – 274/276)。
  
   摩尼的出身十分显赫,他的母亲满艳(Maryam)是安息皇室远支。摩尼于216年4月14日,诞生于泰西封--塞琉西亚附近的玛第奴(Mardinu)。其父跋帝(Patik)原住埃克巴坦那(Ecbatana,伊朗哈马丹),是※※※塞琉西亚叙利亚教会的厄勒克塞(Elcesaites)派信徒,这个教派以禁欲和实行烦琐的浸礼仪式为特点。摩尼从四岁起就被他父亲带到这个教派中生活、修行。

由于受祆教和※※※叙利亚教会的排挤,摩尼离开繁华的两河流域去【印度】碰运气,这个【印度】可能是阿富汗,不大可能是南亚的印度。阿富汗、呼罗珊是希腊化佛教盛行的地区,摩尼的思想很可能在这里受到佛教和希腊大夏哲学的影响。摩尼在东方传教的做法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图兰(Turan,大致相当于俾路支斯坦)国王皈依摩尼教。摩尼教在东方的影响迅速扩大,赢得了沙普尔的弟弟呼罗珊总督卑路斯(Peroz)的好感。242年,摩尼被卑路斯推荐给沙普尔,作为见面礼,摩尼献上了自己的著述《二宗经》,又名《沙卜拉干》(Shapuragan),意为《献给荣耀所归的沙普尔》(Book composed in honor of Shapur),并迅速成为沙普尔眼前的红人。摩尼的传教经历,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农村包围城市】。
  
  摩尼比210年左右出生的沙普尔小6岁,虽然他的思想经历复杂、接触过众多教派,涉足过两河、阿富汗和呼罗珊,但以他的阅历和见识,未必比沙普尔强多少。仅靠云山雾罩的宗教思想,恐怕很难获得注重实务的沙普尔的足够重视。据记载,摩尼参加了沙普尔的大部分军事活动,包括对罗马的三次大战。笔者认为,至少在沙普尔朝早期,沙普尔眼中的摩尼,其地位大致相当于石勒的佛图澄、忽必烈的刘秉忠、朱棣的姚广孝。他要为沙普尔的军机政务出谋划策,甚至要做一些具体事务,而不是整天在忙碌的沙普尔面前喋喋不休的传教。事实证明,摩尼确实颇有干才,在萨珊宫廷中的地位稳步提高,成了沙普尔身边须臾不可少的谋主级人物。
  
   摩尼真正施展他的宗教、思想抱负,笔者认为是260年之后,原因有三。一是沙普尔的对外战争基本结束,沙普尔有精力研究宗教了。二是沙普尔年过半百,与多数老人一样,越来越重视精神世界。三是萨珊帝国已经非常幅员辽阔了,如何进行思想控制或者宗教建设,成了急迫而现实的问题。

摩尼教的教义,可以认为是祆教、※※※、佛教的综合。摩尼教导说:世界并不是由一个独一无二的神来统治,而是善、恶两种势力之间不断斗争的场所。这种说法显然与祆教相似。摩尼又指出:精神是善的,肉体或物质是恶的;人是由精神、肉体组成,所以人本身就是善、恶的组合体。他的这种思想,使得他自认是耶稣的使徒(the Apostle of Jesus Christ)。在具体的修行上,他主张斋戒,禁止食用肉蛋等动物性食品。生育目的之外的性生活也是邪恶的,必须禁止。
  
   摩尼教与祆教的最大不同,大概是来自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这为日后的马兹达克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这种平等思想,也注定了摩尼和摩尼教的悲剧命运。
  
   在沙普尔看来,帝国境内的宗教太多,需要一种各教信徒都能接受的新宗教,来统一思想。摩尼的新宗教恰好符合沙普尔的需要。笔者甚至认为,摩尼教的一些教义,是摩尼与沙普尔一同制定的。因此在萨珊朝廷的支持下,摩尼教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尤其是摩尼的根据地,东方的阿富汗和呼罗珊,摩尼教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各教已经根深蒂固的伊朗和伊拉克。

沙普尔死后不久,摩尼和摩尼教受到迫害。然而入主中亚的游牧民族,出于反萨珊的需要,多大力扶植摩尼教,使其东传到蒙古高原和中国。唐朝中国北方的回纥/回鹘人,广泛信仰摩尼教。在中国,摩尼教则以明教闻名。在西方,摩尼教也一度很繁盛,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us)早年就是摩尼※※。但是摩尼教在西方受迫害也很早,296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在亚历山大发布敕令,迫害摩尼教,焚毁摩尼教典籍,屠杀摩尼教信徒。※※※的崛起,加速了摩尼教的衰落,600年左右,摩尼教在西方消亡。
  
   本节完,下节预告--《经天纬地曰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 -- 诸神之战 下(2.9.4)
  
  祆教
  
   萨珊皇族是世袭祆教祭司的后人,所以祆教天然是萨珊帝国的国教,并不需要颁布什么具体法令来宣布。
  
  祆教的教义,最大的特点是【二元论】,最高神有两位:善神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恶神安格拉-曼纽(Angra Mainyu)。人世间各种矛盾冲突,都可以归结为善恶两大势力的矛盾与冲突。

祆教的最高经典是《阿维斯陀》(Avesta),由于战乱,《阿维斯陀》多次散失,又多次被重新收集整理。萨珊帝国建立后《阿维斯陀》的整理工作,成为帝国的重点文化工程。帝国的另一项宗教工作,是建立教会组织。这些工作中,不得不提一个人:卡提尔(Kartir)。
  
  卡提尔是萨珊早期最重要的祆教僧侣,即大穆贝德(Mobadan-Mobad),是帝国的真正国师,操控朝政数十年。在沙普尔朝,卡提尔在政治上的作为有限,他的主要工作是汇总编撰《阿维斯陀》,建立教会组织,完善宗教理论。这些工作持续时间很长,要到沙普尔二世时代,才算基本告一段落。卡提尔的工作只是个开端,为后世完成这些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祆教的教会组织,大致有三级
  
  1、祆教僧侣基层,也是人数最多的一层,被称为穆护或博士(mogh, mogus, magi, magus)。
  
  2、穆贝德(mobed),主持一个教区的教务。
    与穆贝德品位相当的是叶尔勃(ehrpat、herbad),意思是“火的奉祀者”,有专门知识,熟悉仪轨,主持祆祠事务。
  
  3、穆贝德之上为【穆贝德之穆贝德】(Mobadan-Mobad)或【大穆贝德】,相当祆教教王。他决定神学和教义问题,组织异端审判会议,参加王家御前会议,在重大国事问题上备顾问,为皇帝的精神导师,或国师。《魏书 西域传》说波斯【大官有摸胡坛,掌国内狱讼】,这个【摸胡坛】很可能就是大穆贝德。
  叶尔勃之叶尔勃(ehrpatan ehrpat)或大叶尔勃,地位仅次于大穆贝德。他以法官身份裁判案件。
  此外还有些高级神职人员,如瓦尔达伯(Vardabadh,“仪轨师”)和达斯特瓦尔(dastvar,“戒律师”),前者负责礼仪咨询,后者大概精通神学和法律,专门解决疑难问题。

祆教的庙宇,被称为祆祠。一般是※※部分为祀火的圆顶方室,四周围以拱顶走廊。另外有些附属的建筑物和花园。最重要的祆祠有四处:
  
   (一)伊什塔克尔城的安娜希德神庙。萨珊帝国的每一新王即位,都要在此点燃象征权力的圣火,并保持长明不熄,以此纪年。这在【2.1 通往皇冠的※※】中有详述,不赘述。
  
   (二)三大祠。除御火外,又有全国性圣火三处,分别对应三个种姓。此三股圣火为自古所传。
  
  1、阿杜尔•法恩贝格(Adhur Farnbag)是僧侣的圣火。在法尔斯卡里扬(Kariyan)城,地处波斯湾的西拉夫(Siraf)东去达拉歌德(Darabgird)的大路中途。今日尚存废墟。第10世纪仍有人从卡里扬火祠取火携往他出祆祠。以三大祆祠之火点燃他处较小祆祠的圣火,是一种相沿已久的习俗。
  
  2、阿杜尔•居什乃斯波(Adhur Gushnasp)是武士的圣火,也是帝王之火。在阿卓佩蒂尼/阿塞拜疆的师兹(Shiz),今太赫特•伊•苏莱曼(Takht-i-Suleiman)附近的祆祠废墟。麦思欧迪在《指要与校订》(Tabih)中描写第10世纪其废墟的情况说:“时至今日还可看到建筑物的残余部分和彩色绚烂的图画,上面画着日月星辰、陆地海洋、......那里有波斯诸王祀火之室,历来受尊敬。它的名称是阿杜尔•赫瓦什(Adhur Khwash)”。阿杜尔是波斯语“火”的意思,赫瓦什意为“善”。每一萨珊皇帝即位后都要虔诚步行来此,祈福许愿,布施财物。在7世纪初的萨珊—东罗战争中,这处祆祠被希拉克略的东罗军队占领,遭到洗劫与破坏。

3、阿杜尔•布尔岑•米希尔(Adhur Burzen-mihr),也称密特拉之火(Mithra fire),是农夫的圣火。在帝国东北部,位于尼沙普尔(Nishapur)西北Mihr村附近。
  
    以上三处祆祠最受尊敬,所受捐献布施最多,因此最富足。
  
  (三)各省各地祆祠,尤其是相传为神话时代英雄或琐罗亚斯德本人所创建的祆祠尤受重视。这类祆祠有徒思(Tus)的祆祠、尼沙普尔的祆祠、法尔斯省阿拉章(Arradjan)、锡斯坦省卡尔可依(Karkoy)等地的祆祠。

说到祆教的三大圣火,不得不提萨珊的种姓制度。波斯人的种姓制度,其起源众说纷纭,这里不做讨论。大约在5世纪之前,萨珊的种姓分为3个等级
  
  1 武士,包括皇族为首的7大家族,各级贵族武士
  2 教士,即前文所说的穆护、博士、穆贝德等等
  3 平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等自由民。
  
  其中前两个种姓是免税的,享有许多政治、经济特权。五世纪之后,随着博士集团和皇权的发展,种姓制度有进一步发展,那是后话了。萨珊的种姓制度是以由祆教教义为理论基础的,一种人与人不平等的制度,所以一旦出现人人平等的宗教或思想,祆教就会从根本上受到质疑,这就为祆教的失势提前挖好了墓穴。
  
  萨珊帝国亡国之后,一些坚持祆教信仰的波斯人逃亡到印度,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族群【帕西人】(Parsi),其实就是波斯人(Persian)的转写。帕西人与欧美的犹太人相似,非常善于经商,其中不少人靠对中国的※※贸易发家,发展至今帕西人已经成为印度最富有的族群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 -- 诸神之战 中(2.9.3)
  
  ※※※
  
   《圣经 新约 马太福音》有这样的叙述:
  
  2:1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
  2:2 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那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
  2:3 希律王听见了,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
  2:4 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当生在何处。
  2:5 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
  2:6 犹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
  2:7 当下希律暗暗的召了博士来,细问那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8 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
  2:9 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
  2:10 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的欢喜。
  2:11 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
  2:12 博士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
  
   在常见的KJV(King James Version)《圣经》中,这些【从东方来】的【博士】写作【wise men】。但在更早的希腊文和拉丁文译本中,【博士】写作【Magi】或【Magoi】,即波斯文的【Magus】,是占星术士(法师)的意思,他们是波斯祆教的高级神职人员的头衔名称。在后来的英文中,【Magi】演变为【Magic】、【Magician】,一般专指魔法师或魔术师。由此可以看出早期※※※受到犹太教、密特拉崇拜的排挤,而不惜拉来异教的祆教势力,以壮声势。

《圣经》并未明说这些【博士】的人数和名字,但是从3世纪开始,※※※会逐渐把他们定义为【王】,因为他们出场的时候,有王公的派头。再根据礼物的数目,把他们的人数定为三人——通常称他们为【东方三圣王】(three kings from the east)。
  
   到了六世纪,三圣王开始有了名字。※※※有句常用的“咒语”:“Christus mansionem benedicat(※※赐福此屋)”,根据这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演绎出三个名字:【Caspar】,来源于波斯语“财务主管“;【Melchior】来源于希伯来语“光之王“;【Balthasar】是巴比伦语“巴力(Baal)大神保佑你“的意思。

巴力(Baal, Bel)在当时在很多闪族部落里都是主神,包括腓尼基、迦太基、※※※等民族。迦太基名将汉尼拔(Hannibal)的名字,原意是【巴力大神所爱的】。前面提到的帕尔米拉王国,其尊崇的主神也是巴力。《圣经》中多次提到巴力是犹太教的强大对手,例如《圣经 旧约 何西阿书 13:1》说【以法莲 … 在事奉巴力的事上犯罪就死了】。在巴比伦神话中,最重要的女神,战神、丰饶神、美与爱的女神伊什塔尔(Ishtar)的丈夫就是巴力,伊什塔尔年复一年将老公巴力被杀死又复活,导致人间出现了四季更替和万物枯荣。

14世纪,欧洲人认为世界分成亚非欧三洲,于是,出于“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思路,三圣王的籍贯被安排成一洲一个。而且,他们的形象也固定为老中青三结合。Caspar 是个年轻黑人,Melchior是个白胡子老头,Balthasar 是中年壮汉。他们的礼物也有象征意义:黄金进贡给王,耶稣是万王之王;乳香是教士(frankincense)的用品,而耶稣是天下教士的首领;没药(myrrh)是灵丹妙药,耶稣的使命就是拯救世界。

公元1144 年,叙利亚主教 Hugo 给教皇欧根三世带来了重镇埃德萨沦陷于※※※的坏消息,希望教皇能够再次组织一次十字军东征。同时他报告教皇:在波斯和亚美尼亚的东方,存在着一个强大的※※※国家,国王名叫约翰,是东方三圣王的后代,约翰王刚刚大破※※※
  
   现在※※学界猜测,这种说法的来源,可能是1141年西辽(喀垃契丹Kara Khitan)的耶律大石大破大塞尔柱桑加尔苏丹(Ahmed Sanjar)于卡特万(Qatwan)草原,虽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耶律大石信奉天主,或者曾自称约翰。另一种可能是蒙古草原上最强大的两个部落,乃蛮、克烈,稍弱的汪古都信奉※※※的分支景教,所以约翰王可能是指乃蛮、克烈或汪古。
  
   就这样,三位祆教博士演变为※※※的东方君主。有关【东方三圣王】的文物,也相继出现。例如马可波罗声称,他在德黑兰附近的Saveh,看到了三圣王的坟墓。德国科隆大教堂有一件无价之宝【三圣王的祭坛】,它盛放着三圣王的遗骨。由圣海伦娜(Saint Helena)在巴勒斯坦发现,最初存放在君士坦丁堡,后由十字军带到欧洲。

从【三博士】到【约翰王】的演变过程,能看出早期※※※和祆教、波斯的关系还算不错。至少在313年【米兰敕令】之前,还属于民间宗教的※※※,多次受到罗马帝国朝廷迫害,还算不上祆教的对手。萨珊境内的※※徒数量不多,谈不上对萨珊帝国的威胁。甚至有不少罗马帝国的※※徒为了逃避迫害,逃到萨珊境内。尤为重要的是,沙普尔的三次大战役和强行※※罗马的东方居民,使萨珊境内的※※徒大为增加,其中不乏能工巧匠和学术大家。所以在【米兰敕令】之前,萨珊朝廷对※※徒相当宽容。
  
  在泰西封的底格里斯河对岸,是泰西封的双子城—塞琉西亚(Seleucia),塞琉古帝国的故都,非常繁华与富庶,从塞琉古帝国到萨珊时期,该城都有很大的自治权。※※创教之初,从犹太地向外传播的过程中,第一个宗教中心,是叙利亚的安条克。圣保罗在安条克进行了第一次※※※布道,从此耶稣的信徒得名为【※※徒】。※※※在安条克,形成了一个以叙利亚语为官方语言的叙利亚教会,并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向安息帝国和萨珊帝国传教,并将其东方的教务中心放在了有很大自治权的塞琉西亚。这个萨珊帝国境内的,以塞琉西亚为首府的叙利亚语东方教会,据说是十二使徒之一的圣多马创立的。
  
  【圣多马】也称【使徒多马】(Thomas the Apostle),按现在常见的译法,叫【圣托马斯】。【Thomas】本意为双胞胎(twin),所以有学者认为他是耶稣的双胞胎兄弟。圣多马原为砌墙的石匠(一说木匠),他最著名的事迹,是他的多疑或好奇。

《圣经 新约 约翰福音》记载,圣多马拒绝相信耶稣复活。
  
  20:25 那些门徒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
  20:26 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20:27 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摸原文作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
  20:28 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
  
  所以圣多马也被称作【多疑的多马】(Doubting Thomas)。

耶稣死后,他的门徒们奔向四面八方传播福音。圣多马选择向东,经安息帝国的塞琉西亚去印度,并最终死在印度。以圣多马为祖师、以叙利亚语为官方语言的塞琉西亚东方教会(Syriac Orthodox Church),隐隐与圣彼得的拉丁语为官方语言的罗马教会、圣安德烈的希腊语为官方语言的君士坦丁堡教会,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萨珊帝国治下的※※※会,除了塞琉西亚的叙利亚教会之外,随着※※※的分裂,又增加了新鲜血液,这就是5世纪末出现的※※※异端聂斯托利派(Nestorian)。聂斯托利派在东罗马帝国的教派斗争中失势,被指控为异端,所以被迫迁往萨珊境内。出于与东罗马帝国对抗的考虑,萨珊朝廷对聂斯托利派大加扶植。于是该派在东方茁壮成长,在中国被称为【大秦景教】,元朝时称【也里可温教】。前述的乃蛮、克烈两部,信仰的都是景教。
  
   313年【米兰敕令】之后,萨珊对国内※※徒的态度,经常有反复,时而迫害,时而扶植,具体要看当朝的皇帝是何种态度,还要具体看朝廷对各个教派的不同态度。一般来说,强势的英主往往迫害※※※,弱势的君主相对宽容。迫害的手段多种多样,屠杀是最等而下的手段,最常见的手段有两种,一是驱逐出境,赶到罗马/东罗马帝国。二是强行迁徙到帝国东部,让他们与摩尼※※、佛※※混居,无论谁同化谁,都是为帝国除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 继续更新 ====================
  
  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 -- 诸神之战 上(2.9.1)
  
   萨珊帝国版图内的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呼罗珊等地,是东西方交通要冲,各种文明交汇之地,各色宗教和神祗在这片热土上争芳斗艳,其中最有影响的有祆教、摩尼教、犹太教、密特拉、※※※,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对这五大宗教或崇拜,及其对萨珊的影响和萨珊帝国的宗教政策,本节将做一个概要介绍。
  
  犹太人和犹太教
  
   按《圣经》的记述,犹太人起源于两河流域,后逐步迁徙到迦南地。虽然新巴比伦王国制造了【巴比伦之囚】,却也在伊朗、伊拉克形成了一些犹太人社区,犹太美女以斯帖还成了第一波斯帝国的皇后。萨珊帝国建立前后,犹太社区最集中的有两个地区,即伊拉克北部以阿贝拉为首府的阿狄亚贝尼,和※※名城巴比伦。

==================== 继续更新 ====================
  
   巴比伦犹太社区,起源于前586年的【巴比伦之囚】。第一波斯帝国帝国居鲁士※※解放巴比伦之囚后,仍有大批犹太精英留在巴比伦。巴比伦的犹太社区有一定的自※※,因此巴比伦逐渐发展为耶路撒冷之外,犹太人的最重要的文化和精神中心,集中了许多有影响的犹太贤哲和宗教研究人员。在犹太平民、商人的资助下,形成了一个享有很高威望和领导地位的学者阶层。他们以维护犹太教传统及犹太精神价值为己任,潜心研究神学、著书立说。从公元2世纪起,犹太学者们汇总、整理了犹太教口传律法条例、传统习俗、祭祀礼仪等典籍,编撰成仅次于《圣经》的希伯来文典籍《塔木德》(Talmud)。在希伯来语中,“塔木德”(Talmud)的意思是【指导、学习】(instruction, learning)。二战后以色列建国,《塔木德》成为各种法律的立法依据。

沙普尔时代,最著名的犹太学者,莫过于【尼哈迪亚的撒母耳】(Samuel of Nehardea)。他在165年前后生于巴比伦附近的尼哈迪亚(Nehardea),很小就以博闻强记的天才儿童而著称,成年之后成为蜚声西亚的著名塔木德学者。在沙普尔朝,撒母耳成为沙普尔的座上嘉宾。他希望沙普尔能成为新时代的居鲁士,为犹太人征服以色列故地,进而重建犹太国家和犹太圣殿。虽然这种想法从未真正实现,却也反映了萨珊境内犹太人的真实想法,以及波斯人与犹太人的友好关系。这也为7世纪初,耶路撒冷的犹太人箪食壶浆迎接萨珊大军,打下了伏笔。
  
   犹太人在萨珊的待遇远比他们的欧洲同胞好,萨珊宫廷也从不拒绝犹太美女,例如沙普尔二世(Shapur II)的母亲就是犹太人。总的来说,萨珊帝国的犹太人很少受迫害,萨珊※※对犹太人的迫害偶尔发生,但持续时间短、烈度低。

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 -- 诸神之战 上(2.9.2)
  
  密特拉崇拜
  
  密特拉神(Mithra)起源于古雅利安神话,印度和波斯的神话中都有他的身影,在波斯分支的神话中,他的最初身份是契约神。祆教创立后,他也被收编成为祆教众神中的一员。公元前2世纪左右,密特拉演化为太阳神、武士神,对他的崇拜在近东、中东广为流行,以至于本都、安息的许多君主都叫米特拉达梯(Mitridate),意为【密特拉之子】。到公元3世纪时,罗马东部各省的军民,尤其是军人,已经普遍信仰密特拉神。但是罗马和萨珊的密特拉崇拜逐渐分化,就像一棵大树上长出的两大分支,渐行渐远。
  
   罗马帝国的密特拉崇拜被称为【密特拉的神秘】(Mithraic Mysteries),成了祆教之外的独立宗教。它在2-3世纪十分繁盛,经由巴尔干、法国一直扩展到不列颠。按【密特拉的神秘】的教义的说法,密特拉的父亲是祆教最高神马兹达(Mazda),母亲是处女神安娜希德(Anahid),生日是12月25日,曾经死而复生。宗教仪式中有洗礼(baptism)仪式,有吃面包喝葡萄酒的仪式等等。这些是不是很眼熟呢?至于说谁参考谁,这就见仁见智了。

【密特拉的神秘】最大的独特之处,就是它的神秘性。它的神庙要么在山洞里要么在地下,新人入教需要已入教的教友介绍,仪式上要杀牛,拒绝女※※等等。在公元100-400年间的罗马帝国,【密特拉的神秘】是※※※最大的对手,在当时※※徒的语境中的异※※(pagan),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一般都是指密特拉的信徒。
  
  公元400年后,【密特拉的神秘】在已经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排挤下,逐渐衰落直到消失。

祆教框架下的密特拉,含义相对抽象,在不同的皇帝统治时期,其受崇敬程度不尽相同。崇拜密特拉的萨珊皇帝,往往在皇冠、石刻、钱币、火坛上加入抽象化的密特拉形象。密特拉是太阳的化身,太阳高挂当空、无从躲避又是生命所必须,无论是【冬日之阳,赖其煦暖】还是【夏日之阳,畏其炎烈】,都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现实中的神权、皇权,所以在波斯和波斯化国家逐渐形成了太阳与狮子的结合,即狮日标志。太阳象征宗教,狮子象征皇权,皇权捍卫宗教,宗教护佑皇权。

这种趋势在※※※征服后更加明显,由于※※※教反对偶像崇拜,密特拉的形象被剥离由太阳代替,成为单纯的狮日标志。在西起伊拉克,东到帕米尔高原的众多波斯化国家中,都被广泛使用。例如恺加(Qajar)王朝、巴列维(Pahlavi)王朝的国徽、国旗都是狮日标志。即使伊朗巴列维王朝灭亡后,国际红十字会,仍然保留了伊朗的【红狮日】标志。狮日标志的出现与发展,清晰的说明了密特拉崇拜的演化过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 继续更新 ====================
  
  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 -- 日出之地 (2.8)
  
   在萨珊帝国的东北部,有一片广阔而富饶的土地,在萨珊时代被称为【呼罗珊】(Khorasan, Khurasan)。【呼罗珊】这种译法大致出现于中国唐代,近代多翻译成【霍拉桑】、【霍拉散】,专指伊朗东北部的霍拉桑省。在波斯语中,【khor】是太阳,【asa】是个后缀,整个词的意思是【日出之地】(land where the sun rises)。
  
  呼罗珊的地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呼罗珊,北到阿姆河,南到兴都库什山脉。广义的呼罗珊,也称大呼罗珊【Greater Khorasan】,北到锡尔河,南到印度河谷,囊括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涵盖了半个中亚和南亚西北部。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呼罗珊,都在萨珊的东方,是地道的【日出之地】。
  
  波斯人第一次与呼罗珊打交道,是第一帝国的※※居鲁士远征中亚的马萨格泰人(Massagetae),据说居鲁士被其女王托米丽司(Tomyris)击杀。头颅被托米丽司砍下并浸泡在人血中,托米丽斯看着居鲁士的头颅意气风发的说:【孤家今为陛下止嗜血之渴!】(bloodthirsty as you are, I will give you your fill of blood)。尽管如此,到了大流士一世时代,呼罗珊还是被纳入第一帝国版图。

第二次打交道,影响更为深远。在公元前3世纪,乘着塞琉古帝国衰落,呼罗珊西部的帕提亚人(Parthians)崛起并建立安息帝国。安息帝国的第一个首都是尼萨(Nisa),在今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西南部,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呼罗珊东部有一重镇【木鹿】(Merv, Marv),最早出现于中国的《后汉书 西域传》,【其东界木鹿城,号为小安息,去洛阳二万里】,仅从【小安息】的称呼,就能看出木鹿对安息帝国的重要性了。呼罗珊是中亚游牧民族与伊朗、伊拉克农耕民族的交汇之地,历来为兵家必争。同时作为安息帝国的龙兴之地,呼罗珊的亲安息势力树大根深、盘根错节。

阿尔达希尔建国前后,与安息皇室有密切关系的七大家族相继来降,他们与萨珊皇族构成了帝国贵族金字塔的塔尖。七大家族中,与呼罗珊有关的就有四个,占了一多半,他们是:
  
  • 达西(Dahae)家族, 根据地在 Astabene,今伊朗东北部的【古昌】(Kuchan),濒临伊朗、土库曼边界。
  • 卡伦(Karen)家族, 根据地在 Hyrcania,今伊朗东北部重镇戈尔甘 (Gorgan),里海东南角。
  • 帕尼(Parni)家族, 很可能就是安息皇族,甚至是安息皇族近支,相当于周初微子。根据地在帕提亚故地尼萨城。
  • 所西(Sohae)家族, 根据地在木鹿(Merv, Marv)
  
   这些家族的主动、被迫归顺,使※※顺利收复呼罗珊。
  
  呼罗珊的北面是花拉子模(Kwarezm, Kwarizm),东面是贵霜帝国(Kushan Empire)。这两个国家或地区,是新兴的萨珊帝国的主要打击目标。

贵霜就是中※※书中的【大月氏】,《史记 大宛列传》说大月氏【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故时强,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这段记载说明贵霜本是一个游牧民族,在公元前2-3世纪,他们从中国的甘肃地区迁徙到阿姆河(妫水)流域,征服了希腊化国家【大夏】。
  
  贵霜在中亚完成了由游牧民族向定居的农耕国家的转变,并逐步向南扩张,经阿富汗的喀布尔河流域(Kabul River),越过开伯尔山口(Kyber Pass)进入印度次大陆。公元一世纪时,贵霜皇帝迦腻色伽一世(Kanishka I)定都于巴基斯坦北方重镇白沙瓦(Peshawar),“白沙瓦”在古梵文中意为“百花之城”,在中文史料中被称为 【富楼沙】。

公元一、二世纪是贵霜的鼎盛时期,版图几乎囊括了整个大呼罗珊和北印度,领土从北方的咸海延展到恒河流域。君主多崇信佛教,为佛法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迦腻色伽】(Kanishka)的后缀【色伽】(shka),很可能就是【释迦】(Shaka)。看过《圣斗士星矢》的读者,一定对【处女座沙加】印象深刻,这个【最接近神的人】,其名字【沙加】(Shaka)就是【释迦】。大约在公元2世纪,帝国首都进一步南迁到了秣菟罗(Machura,印度北方邦Machura)。秣菟罗与白沙瓦—喀布尔所在的犍陀罗(Gandhara)地区,成为佛教造像艺术的两大中心。

约在213年,贵霜帝国最后一位强有力的君主波调(Vasudeva I)即位,从大月氏迁离河西走廊算起,贵霜立国已将近400年,对一个※※国来说,已经进入暮年,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各地已有很强的分离趋势。应该说波调还是很有作为的,加强了对中亚尤其是花拉子模的控制,不幸的是他赶上了萨珊帝国的崛起。亚美尼亚国王库斯洛夫派遣使者到贵霜,建议建立罗马、亚美尼亚、贵霜反萨珊同盟。尽管这一宏伟计划未能付诸实施,却导致贵霜、萨珊两国关系急剧恶化。波调的卒年不详,大约在230年前后,他死后贵霜帝国迅速分裂为两部分。贵霜西部和北部由波调二世 (Vasudeva II) 统治,东部和南部由迦腻色伽三世(Kanishka III)统治。

据《塔巴里史》(The History of Al-Tabari)的记载,在233年,即【三叉戟之役】的第二年,阿尔达希尔率军出征波调二世的西北贵霜。他从故都伊什塔克尔城出发,北上去卡伦家族的老巢戈尔甘,在这折向东去阿巴沙尔(Abarshahr,尼沙普尔所在省份)、所西(Sohae)家族的老巢木鹿。继续向东越过萨、贵边境,占领大夏故都巴里黑,即中※※书中的蓝氏城。巴里黑是呼罗珊东南部最重要的城市,相传琐罗亚斯德就是在这里开创祆教的,并在此去世,所以巴里黑是祆教圣城。不仅如此,该城还是从印度河流域的白沙瓦—开伯尔山口—喀布尔河—喀布尔—阿姆河通道的北方出口,这条通道是中亚和印度之间最重要的通道,从雅利安人到莫卧儿帝国※※巴卑尔,无数中亚游牧民族都是从这条路线入侵印度的。

如今巴里黑已经衰落,同一地缘单元的中心城市变成了阿富汗的马扎里哈里夫(Mazare Shariff),关注阿富汗局势的读者一定对马扎里哈里夫耳熟能详。美军为首的驻阿联军的最重要后勤通道,仍是这条路线,沿线各地不断传出美军车队遇袭的消息。阿尔达希尔攻占巴里黑,等于切断了贵霜帝国的南北联系,兴都库什山脉以北的中亚地区,不复为贵霜所有。略做休整的阿尔达希尔发兵北上,攻入花拉子模。
  
  花拉子模在阿姆河与锡尔河下游,中※※书上也记做【火寻】,中心城市是希瓦(Khiva)和玉龙杰赤(Urgench)。花拉子模是距离贵霜首都最远的地区,一直有很强的独立趋势。强大的萨珊军队粉碎了花拉子模的抵抗之后,对这一地区进行了血腥屠杀,无数人头作为战利品被送往伊什塔克尔城的安娜希德神庙。阿尔达希尔血洗花拉子模之后,途经木鹿返回法尔斯。这一战对贵霜的打击非常沉重,完整的贵霜帝国的版图是由中亚和印度两部分组成,战后贵霜变成了一个局限于印度次大陆的国家,彻底被赶出了丝绸之路沿线,窘迫的波调二世和迦腻色伽三世都被迫向萨珊帝国称臣纳贡。
  
  为了进一步巩固在呼罗珊的战果,加强对东方的控制,阿尔达希尔在呼罗珊、木鹿各册封了一位藩王,以监控此地。这位呼罗珊王的首府,我认为是在尼萨。呼罗珊的征服,使萨珊完全控制了丝绸之路,滚滚财源使得帝国国库日益充裕。

沙普尔即位后,延续了其父的东方政策,按《阿贝拉编年史》的记载,240-242年间他在东方对花拉子模用兵,但战果不明。由于罗马皇帝戈狄安三世的入侵,他回师西向。
  
  244年马西切战役到252年沙普尔吞并亚美尼亚的8年间,260年西方远征后到沙普尔去世的12年间,沙普尔很可能都进行了东方远征。由于严重缺乏史料,远征的具体时间和过程都仅限于推测。但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不得不提:
  
  1 260年,萨珊军队越过波斯湾征服了阿曼。阿曼在波斯湾入口霍尔木兹海峡南岸,这不仅标志着萨珊将波斯湾沿岸全部征服,还获得了一个※※基地。阿曼的※※※人历来善于航海,热衷从事海上贸易。萨珊征服这里,很可能以此为基地,建立了一支※※,可以从海上征服印度。
  
  2 260年的西方征服后,沙普尔在呼罗珊西部,建造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尼沙普尔(Nishapur)。该城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介于伊朗高原和中亚图兰平原之间,是历代波斯王朝的东北大门。公元9世纪之后,相继成为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塞尔柱帝国的首都。13世纪初遭蒙古远征军血洗才衰落,取代它的地缘地位的是马什哈德。尼沙普尔的建成,为萨珊帝国对东方的统治,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支撑点。

据学者推测,260年之后,沙普尔从尼沙普尔出发,经赫拉特(或北线巴里黑)—喀布尔—开伯尔山口,在白沙瓦附近,与南贵霜帝国发生了激烈战斗,并迫使贵霜帝国彻底臣服。根据萨珊石刻,到沙普尔晚年时,他已经征服或臣服了下列东方土地:
  
  图兰(Turan),大致相当于俾路支斯坦,与中亚的图兰不是一个概念。
  马克兰(Makran),意为【食鱼者之地】,伊朗、巴基斯坦交界处的沿海地区,这里的居民以捕鱼为生,故此得名。
  Paradan,巴基斯坦中部奎达附近。
  信德(Sind),巴基斯坦西南部,印度河口一带。
  白沙瓦(Peshawar)
  喀什噶尔(Kash),中国喀什
  粟特(Sogdiana),也叫【河中】,中亚两河之间
  赭时(Chach),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Tashkent)
  
  对沙普尔来说,东方各地距离帝国统治中心两河流域过于遥远,难以直接控制。所以他建立了两个或两组政权:
  
  1 以锡斯坦(Segistan, Sistan,塞种人【Saka】所居之地)为中心,包括帝国东南的信德、俾路支斯坦直到※※※海沿岸等地(Sind, Segistan, Turistan as far as the sea shore),组合成一个藩国,沙普尔的幼子泥涅师(Narseh)被封为该地藩王,称【塞人王】(Sakashah == Saka Shah == 塞种人 国王)。

2 将远支王室成员分封到犍陀罗、旁遮普等贵霜故地,建立了一组政权,称为贵霜沙(Kushanshahs, Kushanshas,注意是复数),也叫【印度-萨珊、贵霜-萨珊】(Indo-Sassanids, Kushano-Sassanids)。相比阿尔达希尔、沙普尔分封的其他诸王,贵霜沙的独立性更强,可以自行铸造钱币。除了稳定帝国东疆,贵霜沙对萨珊最大的贡献,是持续稳定的提供战象。

贵霜沙的建立,标志着早期萨珊的军事征服达到了顶点。那么沙普尔如何治理他的※※国呢,请看下节--《诸神之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 -- 沙漠风暴 (2.7)
  
  帕尔米拉(Palmyra)是叙利亚东南部的一个绿洲城市,原名【达莫】(Tadmor),按《圣经 旧约 列王记上 9:18》的记载,为以色列所罗门大王所建。与240年被萨珊攻占并毁掉的哈特拉一样,是东西方商路上的重镇,也是个半独立王国。哈特拉被毁之后,帕尔米拉的战略、经济地位更加显赫,作为两河、叙利亚、埃及之间的中转站,靠罗马、萨珊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合法、非法贸易大发横财,再靠着钱袋子招降纳叛,收拢罗马的溃兵、※※※贝督因部落雇佣兵、安息帝国和亚美尼亚的逃亡贵族和武士、萨珊罗马的失意官兵等等,帕尔米拉建立起一支强大军队。继亚美尼亚之后,帕尔米拉俨然成了两大国之间的新兴强国。所以闻听国王新婚之喜,各路高朋盛友都来送礼道贺。

婚礼的男主角,帕尔米拉国王奥登纳图斯(Odaenathus)是个※※※人,他的全名是【奥登纳图斯 本 希律 本 巴巴拉图斯 本 纳斯尔】(Odaenathus bin Herod bin Vaballathus bin Nasor),这是个典型的※※※名字。【奥登纳图斯】(Odaenathus)是他的本名,【本】(bin)是个连词,相当于【xx的儿子】(son of ),【希律】(Herod)是他的父亲名字,【巴巴拉图斯】(Vaballathus)是其祖父名字,【纳斯尔】(Nasor)是其曾祖名字。【奥登纳图斯】是个很罗马化的名字,说明他已经融入罗马上层;其父【希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统治以色列130年的希律王朝;【巴巴拉图斯】,意为【雅典娜的礼物】(Gift of the Athena),十分希腊化;【纳斯尔】则是至今仍然很常见的※※※名字。由他的名字就能推断出奥登纳图斯的家族与罗马帝国、希律王朝、希腊人、※※※人的密切关系。事实上,其父【希律】就已经当上了罗马元老和罗马认可的地方长官(senator and chief of Tadmor)。奥登纳图斯也不遑多让,他生于220年前后,早早就当上了罗马元老。奥登纳图斯的发妻早亡,留下一个名叫【希律】(Herod, Hairan)的儿子。
  
  婚礼的女主角芝诺比亚(Zenobia)也并非凡人,有说她是迦太基女王腓尼基人黛朵(Dido)的后代,也有说他是托勒密王朝埃及艳后的后人。无论哪种说法更接近真相,芝诺比亚血统高贵是无疑的。她生于240年,嫁入帕尔米拉时,年方18岁,正值青春妙龄,娇媚如花。这次强强联合的联姻,无疑大大加强了帕尔米拉的权势和地位。
  
  这场盛大婚礼举行之际,瓦勒良皇帝正在东方,帝国西部则由其子伽利埃努斯治理,所以瓦勒良很可能也派人送去了贺礼。出于地缘上的考虑,必须在罗马、萨珊之间挑边的奥登纳图斯和芝诺比亚,做出了与哈特拉相同的选择:义无反顾的加入罗马阵营。

经过瓦勒良的不懈努力,残破的东部省份又焕发了勃勃生机,壮心不已的瓦勒良则调兵遣将决心对萨珊发动报复性远征。260年初,瓦勒良已经从帝国各地抽调了7万大军,其中除了前述的几个熟面孔外,又有了新鲜血液,即第三“奥古斯塔”军团(Legio III August),其团徽为飞马(Pegasus,即星矢所在的天马座)。相比罗马方面的简略记述,萨珊方面对这支远征军的描述更加详细:
  
  这7万大军来自罗马全国各地,其所属地域或省份包括:
  
  日耳曼尼亚(Germania):大致是现代德国
  雷提亚(Raetia):瑞士
  诺里科姆(Noricum):奥地利
  达西亚(Dacia):罗马尼亚
  潘诺尼亚(Pannonia):奥地利东部
  莫西亚(Moesia):保加利亚
  伊斯特利亚(Istria):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
  西班牙(Hispania)
  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摩洛哥
  色雷斯(Thraria):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比提尼亚(Bithynia):土耳其东北部
  亚细亚(Asia) :土耳其亚洲部分西部
  潘非利亚(Pamphylia):土耳其亚洲部分的东南部
  伊索利亚(Isauria):土耳其亚洲部分中南部
  利考尼亚(Lycaonia):土耳其中部
  加拉提亚(Galatia):土耳其中部,首都安卡拉所在地
  吕底亚(Lycia):土耳其东部
  西里西亚(Cilicia):土耳其东南部
  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土耳其东部
  弗里吉亚(Phrygia):土耳其亚洲部分的西部
  叙利亚(Syria)
  腓尼基(Phoenicia):黎巴嫩
  犹地亚(Judaea):以色列
  ※※※(Arabia)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伊拉克

然而率先打破僵局的,却是精力旺盛的沙普尔。260年春季,他亲率大军,对罗马东部重镇卡莱和埃德萨发动围攻,随军前往的还有他的精神导师兼谋主摩尼。得到沙普尔入寇的消息,瓦勒良龙颜大悦,因为他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卡莱和埃德萨的工事又十分坚固,待沙普尔在坚城之下师老兵疲,自己的生力军一到,破敌必矣。
  
  果然一切都在瓦勒良的意料之中,沙普尔顿兵坚城之下。4月,信心十足的瓦勒良与一大群显贵、元老率师出征,渡过幼发拉底河,直扑埃德萨城下的沙普尔。不幸的是出发不久,大※※的摩尔人(Moors,即来自毛里塔尼亚的努米底亚人,不是后世常说的※※※人),闹起了瘟疫,不仅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瘟疫的威胁还导致士气低落、人人自危。当罗军行至埃德萨附近时,瓦勒良收到了这样的战报:
  
  一支萨珊骑兵绕到他背后,占领了幼发拉底河上的渡口,截获并焚毁了所有渡船。简单地说,就是罗军的粮道和退路被截断了。

原本只有皇帝和※※才能看到的绝密战报迅速不胫而走,全军上下立刻军心浮动。罗马军队是非常依赖后勤的,每天的人吃马喂都是巨大开销。现在正值春季,幼发拉底河水面上涨,没有船只的话,人马物资根本不可能徒涉,再加上瘟疫蔓延,用四个字来形容罗马远征军,那就是:【濒临绝境】。
  
  经过一番犹豫与权衡,进退失据的瓦勒良派遣使者携带厚礼去向沙普尔求和(Valerian … amassed an immense amount of gold and sent ambassadors to Shapur)。得到瓦勒良求和的邀约,沙普尔的反应迅速而果断:
  
  1 拒不接见使者,但把他扣留在大营,以防罗军得到风声。
  2 立即将※※撒开,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将罗军团团围住。

就这样,断粮染病又被围困的罗马官兵们完全失去斗志,成了【勇于私斗,怯于公战】的暴徒,他们不仅迅速吃掉一切可以吃掉的东西,还不断发动哗变向皇帝闹饷。陷入绝境的瓦勒良只得再次派遣使者,卑辞厚币去向沙普尔求和。已经胜券在握的沙普尔,傲慢的拒绝接见瓦勒良的使者,他只是转告使者:必须由瓦勒良本人来谈,其他人一律不见(demand that the emperor come and speak with him in person concerning the affairs)。得到使者的回报,走投无路的瓦勒良只得亲自前往敌营谈判。虽然看起来瓦勒良颇有一种【我不入地狱,谁不入地狱】的英雄气概,但是当时就有唱反调的,有罗马史家认为当时军营里面的骚乱已经很严重了,人心尽失的瓦勒良和显贵们随时有生命危险(in fear of the soldiers’ insurrection, fled to Shapur so that he might not be killed by his own people),相比之下萨珊军营更安全些还有足够的食物,否则无法解释为何一大群将领、元老也跟着皇帝去谈判。

瓦勒良与沙普尔的会面,是两国君主的第一次直接见面,按罗马人的描述,【沙普尔身材极为魁梧壮硕,实属前所未见】(This Shapur was said to be of enormous physical bulk, the like as had yet never before been seen.) 。至于深入虎穴的瓦勒良和显贵们,不出意料的被沙普尔全部收容。本就绝望的罗军将士们,眼见群龙无首,在萨珊人【罗军弟兄们赶快缴枪投降吧,有白面馍馍吃,来晚了就被你们的皇帝和元老吃光了】的强烈感召下,全部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他们与先期被俘的皇帝、显贵们,全部被押送到胡泽斯坦和法尔斯,进行劳动改造。

埃德萨战役,是沙普尔军事生涯的顶峰,他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全歼了罗马7万精锐,前面的罗马军人详细属地列表,很可能是他们被俘之后萨珊刀笔吏对其登记造册的产物。沙普尔对罗马的三次大战,马西切、巴巴利索、埃德萨,不仅共歼灭超过15万罗马精锐,将近罗马全国军队的一半;还击杀一位皇帝戈狄安三世,俘获一位罗马皇帝瓦勒良,击退一位罗马皇帝※※※人菲利普。这样的战绩,足以使他跻身古代最优秀的统帅行列,笔者有理由提醒读者:沙普尔是一位被遗忘的伟大统帅。

罗马方面则创造了皇帝被外敌俘获的耻辱先例,按罗马人记载,被俘后的瓦勒良皇帝,成了沙普尔的御用上马石,沙普尔上马时,他都得跪府于地,让沙普尔踩着他的后背上马(bending on the ground to raise the king as he (Shapur) was about to mount his horse, not by his hand but by his back)。屈辱中死去的瓦勒良还被剥皮实草,皮囊用朱砂染成红色,摆在祆教神庙中展览(he was flayed, and his skin, stripped from the flesh, was dyed with vermilion, and placed in the temple of gods of barbarians)。每当有罗马使者来访,萨珊礼宾司的官员,总会把客人带进神庙,参观这个极具※※价值的纪念品。但从萨珊留下的石刻,以及沙普尔的性格来分析,这不是事实,作为一位高贵的战俘,瓦勒良还是获得了应有的尊重。瓦勒良曾经大力迫害※※徒,他的虚构悲惨命运,很可能是掌握笔杆子的※※徒们的幸灾乐祸。

后面的事情,几乎就是4年前的翻版。萨珊军队兵分数路,沿着同样的进军路线,再次攻占安条克、凯撒利亚、阿达纳(Adana,西里西亚首府)、塞琉西亚(Seleucia)、伊康(Iconium,后世罗姆苏丹国首都)等名城大邑,屠杀和洗劫也再次上演,能带走的人口和物资一律带走,带不走的就地处死和焚毁。据记载,强行迁往萨珊帝国的罗马人,顺着幼发拉底河前进,一路上只有很少的食物供应,更没水喝。只有每天一次被赶到幼发拉底河边,像牲口群一样饮水。来自卡帕多西亚、西里西亚的强制移民更为悲惨,在翻山越岭时,大批老弱病残被抛尸山谷,以至于沟壑峰峦皆被填平,成为可供沙普尔骤马驰骋的平地。(Even the valleys and hollows of the mountains thickets he(Shapur) filled with corpses and levelled the spaces between the hills and flattened their projecting summits; then he rode across them, traversing the mountain ridges as though they were level ground)
  
  各路满载而归的萨珊军队中,一支护送着沙普尔的娇妃美妾和御用珍玩的※※,在渡过幼发拉底河时,遭到了帕尔米拉国王奥登纳图斯的奇袭,王中王的财货美人都被劫走。攀上人生最高峰的沙普尔,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敢攻击他。出人意料的是,沙普尔并未对奥登纳图斯实施报复,而是加快了撤军步伐。
  
  乘着胜利的余威和荣耀,一直积蓄力量的帕尔米拉国王和王后,终于等到了厚积薄发的机会,他们率领大军迅速收复罗马的失地,填补了东方的权力真空,甚至还半强制的接管了还在罗马手中的埃德萨和卡莱。对于帕尔米拉的举动,在西方忙于抗击日耳曼人的罗马皇帝伽利埃努斯,报以默许的态度。

就这样,罗马、萨珊之间,出现了一个名义上附庸于罗马帝国,实际上已经独立的强大国家—帕尔米拉王国。罗、萨、帕三方的关系十分微妙,帕尔米拉攻击了沙普尔,但沙普尔终其一生都毫无报复举动。帕尔米拉占据的地盘,本属罗马帝国,对这种窃据宗主国领土的行为,罗马朝廷也毫无异义,伽利埃努斯从未要求帕尔米拉归还罗马领土。再考虑到沙普尔两次成功入侵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攻陷安条克和凯撒利亚等名城,却只满足于劫掠而不是纳入版图。笔者认为,萨珊帝国并没有足够的野心和能力消化这些领土,其情形相当于攻占开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或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沙普尔倾向于将占领区尽可能削弱之后,建立一个亲萨珊政权。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代理人,相对独立的帕尔米拉王国,不失为一个次一等的选择,该国相当于叙利亚地区的亚美尼亚。罗马与安息-萨珊之间有亚美尼亚这样的缓冲国,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直接、高烈度冲突并不多。亚美尼亚亡国之后,萨珊和罗马之间冲突的烈度和频率都大幅上升。虽然沙普尔连续赢得三大战役消灭15万罗马大军,但相比从前,萨珊的国防形势反而更加险恶。就这样,利用萨珊顾虑、罗马虚弱的千载良机,帕尔米拉的骤然崛起就顺理成章了。
  
  尽管如此,帕尔米拉与亚美尼亚仍有本质不同,帕尔米拉的地盘本属罗马帝国,名义上也臣属于罗马,帕尔米拉的所作所为,本质上是对罗马帝国的【窃据】与【篡夺】,一旦罗马帝国缓过劲来,帕尔米拉的悲剧命运就无法避免了。
  
  对沙普尔来说,幼发拉底河畔的失利,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小瑕疵,不值得大惊小怪。帕尔米拉的崛起其实是件好事,萨珊帝国的西部边境反而从此安定了20年,一直在东西两线之间奔波的沙普尔,可以全力向东方经略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节--《日出之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 -- 流血漂橹 (2.6)
  
   从244年马西切战役,到252年沙普尔吞并亚美尼亚的8年内,罗马帝国正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248年4月21日罗马皇帝※※※人菲利普迎来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日子 -- 罗马建城1000年的盛典。好日子总是那么短暂,次年他就被元老出身的德基乌斯(Decius)推翻,全家被杀。德基乌斯沿袭了前任的惯例,册封长子赫伦纽斯(Herennius)为副帝(凯撒)。251年,也就是亚美尼亚国王库斯洛夫遇刺的同一年,德基乌斯父子在与哥特人的战斗中双双阵亡,德基乌斯成为第一个死在日耳曼人手中的罗马皇帝。德基乌斯死后,罗马官兵拥立大将伽卢斯(Trebonianus Gallus)为帝。按惯例,伽卢斯也册立儿子沃卢西安卢斯(Volusianus)为副帝。

伽卢斯的统治注定是一场灾难,他即位的251年,一场规模空前的瘟疫在全国流行,帝国人口下降了足有40%,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民生委顿、军队士气低落。为了换取北方边境的安全,伽卢斯在财政窘迫的情况下,把原本应该给萨珊的岁币,转移支付给哥特人。大约与此同时,一位叫玛利亚德斯(Mariades)的安条克贵族,在东方发动叛乱,蹂躏了叙利亚和卡帕多西亚,失败后率领余党逃亡到萨珊。所有的这一切,不仅让罗马帝国无力支援亚美尼亚,也给罗马—萨珊的新一轮战争提供了足够的借口。253年8月,伽卢斯在一番一地鸡毛的※※中被杀,最终登上帝位的是58岁的瓦勒良(Publius Licinius Valerianus,简称Valerian),根据传统,他也封儿子伽利埃努斯(Gallienus)为副帝。

============ 继续更新 ============
  
  【三世纪危机】时代的罗马皇帝,大多出身低微,还有不少是蛮族出身,如色雷斯人马克西明、※※※人菲利普。与他们相比,瓦勒良绝对鹤立鸡群,他是根正苗红的老派罗马贵族,仕途生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历仕监察官、执政官、元老,军事生涯也颇有建树,参加过多场战争。瓦勒良为人庄重严谨而不苟言笑,他的志向远大,力图恢复罗马帝国的光荣传统,重塑昔日辉煌。
  
  他上任伊始,便下令组建了一支6万人的军队,远征萨珊波斯。其战斗序列缺乏记载,不过我们可以做一点考证。从人数能推断出这支※※包涵5-6个军团,肯定出阵的军团有3个:
  
  第一【帕提亚】军团,参加了马西切战役。战后的数年中,他们模仿萨珊军队组建了自己的重骑兵※※

第四【斯基泰】军团(IV Scythica "Scythian-conquering 4th"),同样参加了马西切战役,战后其主基地设在幼发拉底河的重要渡口—丘格马,一支分队驻扎在丢拉。
  
  第八【奥古斯塔】军团(Legio VIII Augusta),团徽公牛。由凯撒征募于公元前59年或更早,该军团参加了凯撒的高卢攻略和于庞培的“大※※”。凯撒的第八军团在公元前46年解散,但在公元前44年屋大维又重建了一个全新的第八军团。公元前43年,第八军团随屋大维在高卢的穆基那城大破马可.安东尼,因而后来它又被称为第八“穆基那”军团。此时该军团驻扎在叙利亚。
  
  可能性较大的出阵※※,有第三【帕提亚】军团。三个【帕提亚】军团是专门为对付安息帝国组建的,都参与了戈狄安的远征,第二帕提亚军团由皇帝直辖,皇帝没来它不大可能来。这次第一【帕提亚】军团来了,第三【帕提亚】大概也会来。剩下的两个军团就不好说了,应该都来自【哭泣的女神】一节中的军团名单。

253年底,罗马的6万东方远征军集结完毕,离开安条克向东进发,行至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巴利索(Barbalissos),着手架设浮桥准备渡河。巴巴利索是幼发拉底河右岸一个小要塞,向南流的幼发拉底河,在这里拐了一个直角大弯折向东方。从以往的经验看,罗军从这里过河,其意图一定是走传统的南路入侵线路,顺幼发拉底河向东南侵入泰西封。

显然罗军的情报工作非常差,对萨珊人的动向一无所知;相反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沙普尔的掌控之中,正当罗军忙于渡河之际,沙普尔的一支包涵萨珊骑兵、沙普尔长子亚美尼亚国王霍尔米兹德(Hormizd Ardashir)率领的亚美尼亚重骑兵、※※※骆驼雇佣兵的强大军队,鬼魅一般无声无息的出现在河对岸,其中很可能有战象。虽然战斗细节史无所载,但稍作分析仍不难推测出当时的情况:
  
   1 萨珊主力发动了【半渡击】。
   2 一支萨珊奇兵事先渡过幼发拉底河,对罗马军发动了前后夹击。
   3 这里的河道成直角,罗军两面背水作战,陷入双重死地。

无论过程如何,结果是确信无疑的:6万罗马大军全军覆没,其场面可用【伏尸数万,流血漂橹】来形容。在萨珊—罗马的数百年战争史上,像这样一边倒的战役凤毛麟角。另一方面,在两国征战史上,人数超过5万却没有皇帝亲自率领的罗马远征,也是头一回,却创造了全军覆没的恶劣先例。巴巴利索战役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叙利亚—安纳托利亚一线的罗军主力丧失殆尽,通往地中海的大门向沙普尔洞开。让笔者困惑的是,沙普尔在此后的两年内并未西进,而是【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可能是叙利亚正在闹瘟疫,沙普尔不愿进入疫区,也许更严重些,萨珊军队也染上了瘟疫,丧失了进攻能力。另一种可能是,沙普尔对攻占叙利亚的坚城没有信心。萨珊军队有个特点,就是出境作战不带步兵,使用【全骑兵】战术,这么做适合野战、劫掠,却难以攻城

256年,沙普尔亲率萨珊大军卷土重来,这一次沙普尔带来了足够的步兵和攻城器械,真真正正是攻城略地来了。首当其冲的是幼发拉底河中游重镇丢拉(Dura Europos),该城是个坚固要塞,深深楔入两河流域腹地,成为多次罗马入侵的前沿基地。驻守在丢拉的,是第四【斯基泰】军团的两个大队和巴巴利索战役后逃到这里的罗马残兵败将,约2千人。这一战,是萨珊※※上第一次真正成功的攻克坚城战,萨珊军队从敌人罗马人、前辈亚述人学来的攻城战术都用到了这里,包括攻城锤,攻城塔,步行弓箭手则在城下为【蚁附】的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然而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穴地】战术,萨珊军队挖掘地道,穴地而进,丢拉面积不大,罗马人很快就发现了敌人的意图,也挖掘自己的坑道,双方步兵在坑道中相遇并展开殊死搏斗,正如赵奢所说:【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罗马步兵的肉搏能力更胜一筹,迫使萨珊步兵抛弃了同袍的尸体,纷纷奔窜而逃。据Simon James教授的实地考证,萨珊军在肉搏失利的情况下,在坑道中点燃硫磺和沥青,用燃烧产生的有毒烟雾攻击罗马人。这一研究成果被BBC报道为《古波斯人对罗马人的毒气战》(Ancient Persians gassed Romans)。事实上当时罗马和萨珊的科技都很发达,古典时期最著名的化学武器,就是是数百年后东罗使用的【napalm】,即【希腊火】。
  
   最终,人多势众又志在必得的萨珊军队攻占了丢拉,旋即彻底摧毁了这个要塞。毒气的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是,萨珊战士不敢下坑道为战友收尸,丢拉废墟中存留了很多罗马、萨珊战士的完整遗体和铠甲兵器,使丢拉成为后世的考古圣地,或曰【地下庞贝】。
  
   没了后顾之忧的萨珊军队,以罗马叛徒玛利亚德斯为向导,一路高歌猛进直扑亚洲之都安条克。

安条克,罗马帝国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罗马和亚历山大,拥有50万人口,塞琉古帝国的故都。承平已久的市民们仍在安享太平盛世,战争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这一日,安条克的露天大舞台上,一位喜剧演员和他的助手妻子正在进行例行的每日演出,广大热情观众对演员的精彩演出,不时抱以掌声和哄笑。突然,演员的妻子大声尖叫起来:【我在做梦还是波斯人来了?】(Am I dreaming or are the Persians here ?),观众们还以为这是一个逗笑包袱,报以哄堂大笑。笑声未落,萨珊人的矢石已经滂沱而下,广大不明真相的观众们纷纷离席而逃,造成了严重的踩踏事件。安条克随即被士气高昂的萨珊军队攻破,之后是劫掠、屠城和焚毁,幸存的市民包括※※※的安条克大主教Demetrianus,被强行※※到帝国南部的胡泽斯坦,在这里沙普尔建造新城【威赫-安条克-沙普尔】(Veh Antiok Shapur)以安置他们,该城意为【沙普尔所建更好的安条克】(Better than Antioch ‘has’ Shapur ‘built this’)。按罗马人说法,血洗之后的安条克,已经【无法再成为一座城市了】。
  
  安条克的陷落,使得周边城市成为惊弓之鸟,萨珊军队则兵分数路分别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的攻占许多名城大邑,其中包括安纳托利亚第一大城,以凯撒※※命名的【凯撒利亚】(Caesarer,又名“开赛利”)。

得到叙利亚、卡帕多西亚沦陷的消息,正在巴勒斯坦准备进剿※※※人的瓦勒良皇帝,匆忙调兵遣将从海路赶奔安条克。显然沙普尔对于将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纳入版图兴趣不大,听说瓦勒良来了,立刻下令各部人马带着丰厚战利品返回泰西封。于是罗马军队跟在萨珊军队屁股后面,顺利收复各处失地。抵达安条克的瓦勒良,面对残破的亚洲之都欲哭无泪,另一边沙普尔则在泰西封召开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庆祝西方远征大获全胜。两个超级大国的边境线,再次安静下来,事实上瓦勒良、沙普尔都没闲着,双方都在厉兵秣马准备下一场大战。
  
  两年后,边境线上死气沉沉的气氛,被一场铺张排场的婚礼冲破了,本就很繁华的帕尔米拉城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歌舞连台,罗马、萨珊两国的贵宾使节,边境线上做各种合法、非法生意的豪商巨贾、驼匪路霸都携带丰厚贺礼前来道贺。快乐的新郎是帕尔米拉国王奥登纳图斯(Odaenathus),新娘则是他的第二任王后,年方二九的花样丽人—芝诺比亚(Zenobia)。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节--《沙漠风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 继续更新 ============
    
  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 -- 饮马凡湖 (2.5)
  
  
   早在242年,即沙普尔正式加冕称帝的那年,他的弟弟呼罗珊总督卑路斯(Peroz),向他推荐了一位叫摩尼的年轻人。作为见面礼,这个年轻人献上了自己的著述《二宗经》,又名《沙卜拉干》(Shapuragan == Shapur-agan),意为《献给荣耀所归的沙普尔》(Book composed in honor of Shapur)。当时沙普尔正忙于应付罗马皇帝戈狄安的入侵,没有足够的精力研读这部鸿篇巨著,但他对虽然年轻却聪明睿智、见识深远的摩尼很有好感,让他随侍左右乃至参知枢密。到两年后马西切战役尘埃落定之际,摩尼已经成为沙普尔的精神导师。
  
   尽管他对摩尼非常尊敬和信任,但作为一位皇帝,他最关心的并非云山雾罩的精神世界,而是内政、外交和军务等现实问题。精力旺盛的沙普尔,并未停下征服征服的脚步。244年之后的数年,他仍然不断对中亚用兵,打击已经日薄西山的贵霜帝国。内政方面,他也颇有建树,值得大书特书。宗教、征服中亚、内政等事情,都将在后面的章节专门记述,此处按下不表。
  
   经过开国以来的20年战争,沙普尔敏锐的意识到,相比罗马帝国,萨珊的军事制度,存在着许多亟待变革的地方。首先,帝国没有常备军,每到战时都要靠贵族们出兵和强征农民从军,这不仅让朝廷受制于贵族,还严重影响经济和生产。为此,沙普尔仿效第一波斯帝国的【不死军】(The Immortal),组建了自己的【不死军】。第一帝国的【不死军】,由一万名精锐步兵组成,由朝廷发放军饷,每当有成员伤亡,立刻就有新人补充进来,所以总能维持万人规模,故曰【不死】。与旧【不死军】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新【不死军】完全由骑兵组成,其成员多为小贵族和较为富裕的平民,按中国的说法,就是【良家子】,他们平时充当宫廷宿卫,战时随皇帝或大将出征。

============ 继续更新 ============
  
   【不死军】和其他※※的建制分为三级,按东方常见的10进制编成:
  
   1 基层建制为连或百人队(Vasht),约100人。
   2 基本编制为旗或千人队(Derafsh),约1000人
   3 最大编制为师或万人队(Gund),除了10个千人队,还包括攻城、辎重、侦查、通讯等兵种和夫役,约12000人。
  
   各个精锐或有功勋的千人队,都有自己的队徽,队徽也叫【Derafsh】,绣在千人队的战旗、军装等处,最著名的队徽或战旗,是上一节提到的皇帝战旗【Derafsh Kavian】。

除了原有的精锐骑兵,来自印度的战象,是个强大的突击型兵种。※※时代大败而归的亚历山大-塞维鲁皇帝,在罗马元老院发表了一番自吹自擂的演说,声称萨珊军队有【700头驮着塔楼的战象,塔楼中满载弓箭手和无数箭支;我们俘获了30头,杀死了200头】(there were seven hundred elephants provided with turrets and archers and great loads of arrows. Of these we captured thirty, we have left two hundred slain upon the field)。即使亚历山大的说法有水分,也可以确信,战象已经成为萨珊军队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高加索山北面的阿兰轻骑兵,※※※的骆驼骑兵,作为辅助军也相继加入萨珊阵营。

 ============ 继续更新 ============
  
  所有的这些军制变革和准备,至少短期目标十分明确—征服亚美尼亚。虽然根据《马西切条约》,罗马不再干预亚美尼亚内政,等于放任萨珊吞并该国,但能否咬动这颗硬核桃,还得看沙普尔有没有足够硬的牙口。
  
  位于萨珊西北方的亚美尼亚安息王朝(Arsacid Dynasty of Armenia),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早在萨珊立国之初,其国王库斯洛夫一世(Khosrov I, 也叫Chosroes,与后世的两位‘库思老’同名),就企图勾结东方的贵霜帝国、西方的罗马入侵萨珊。两国严格意义上的冲突,是232年亚历山大-塞维鲁皇帝的三叉戟之役,北路的罗马军队,途径亚美尼亚时,获得了他们的后勤补给,库斯洛夫还提供了一支精锐的重骑兵给罗马人,有效加强了严重缺乏重骑兵的罗马人。不过,北路罗马军并未与萨珊军真正交手。之后的萨珊要么忙于内政,要么忙于经略罗马或防御罗马入侵,转眼萨珊开国20多年,两国居然一直没有正面交手的机会。
  
  长寿的库斯洛夫身历萨珊两代皇帝,亲眼看到萨珊从一个【绝其哺乳,立可饿杀】的婴儿成长为巨人歌利亚,眼下※※※人菲利普又弃他而去,只能自求多福了。与安息帝国一样,亚美尼亚实行封建制度,地方诸侯中,大的叫亲王(Nakharar),小的叫领主(Azat),彼此还互相攻杀。亚美尼亚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城市人口很少,却以外来的叙利亚人、犹太人为主。这种产业结构与安息和萨珊很相似,盛产优异的骏马,所以亚美尼亚拥有当时世界上,唯一能与波斯重骑兵相提并列的亚美尼亚重骑兵,其轻骑兵也久负盛名,对于一贯骑兵量少质劣的罗马帝国,亚美尼亚是最可靠的骏马和优秀骑兵来源地。

============ 继续更新 ============
  
  亚美尼亚北方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小国,一个是伊比利亚(Iberia),另一个是阿尔巴尼亚( Albania),它们与西南欧和巴尔干的两个民族名字完全相同,其实没有任何关系,纯属重名。伊比利亚是格鲁吉亚的前身,首都在米斯克海塔(Miskheta)。阿尔巴尼亚也叫【Arran】,首都在加巴拉(Qabala, Gabala),有人认为他们是高加索山以北的阿兰人【Alan】的分支。两国与亚美尼亚和已经亡国的安息很相似,都是农牧结合的国家,民风剽悍,内部分为许多部族,互相攻战不休,王室都来自安息王室。这两个小国是亚美尼亚的天然屏障,一个扼守高加索门(Caucasian Gates,格鲁吉亚的Darial Gorge),一个扼守打耳班关(Darband,俄国杰尔宾特),阻止高加索山以北的游牧民族南下,所以远比他们强大的罗马帝国和亚美尼亚一直没兴趣和欲望吞并他们。251年,即曹魏废帝曹芳的嘉平3年,库斯洛夫遇刺身亡,亚美尼亚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大小封建主纷纷跳出来反对朝廷。种种迹象表明,这场谋杀和动乱是沙普尔策划的。新任国王梯里达底(Tiridates II)无法控制局面,只得在次年逃亡到罗马寻求帮助。
  
  【国不可一日无君】,广大亚美尼亚贵族组团到泰西封※※,强烈要求并入萨珊帝国。眼见形势不是小好是大好,沙普尔先任命一位安息王族Artavazdes为傀儡国王,不久又改封长子霍尔米兹德(Hormizd Ardashir)为亚美尼亚国王。就这样,沙普尔不费一兵一卒,就吞并了这个中东大国。

原以为沙普尔会大费一番周章才能吞并亚美尼亚的罗马决策层,眼见对手这么轻易就独占了公共擦鞋垫,会作何反应呢?请看下节--《流血漂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第一章 汤汤乎太宗 -- 三皇会战 (2.4)
  
   罗马大军离开丢拉不久,忠心耿耿、文武双全的【相父】提米斯特乌斯,在※※病逝。在缺少忠君观念的罗马帝国,一向是【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像提米斯特乌斯这样的忠臣兼良将,至少在【三世纪危机】时代,是绝无仅有的。
   在大致同时的中国,也有三位辅佐幼主的权臣,大家可以自行比较,提米斯特乌斯与谁相似。
   诸葛亮,42岁辅佐 17 岁的刘禅,持续11年,死于234年,终年53岁,死于任上。
   司马懿,60岁辅佐 08 岁的曹芳,持续12年,死于251年,终年72岁,死于任上。
   诸葛恪,49岁辅佐 10 岁的孙亮,持续 01年,死于253年,终年50岁,被政敌杀害。
   提米斯特乌斯,40岁辅佐 16 岁的戈狄安,持续2年,死于243年,终年42岁,死于任上。

提米斯特乌斯的死,并未让18岁的戈狄安停下前进脚步。接任禁卫军长官的,是一位来自叙利亚的强壮※※※人,名叫菲利普(Philip the Arab)。
  
  据说菲利普是个※※徒,如果罗马史家的记述正确的话,那么菲利普肯定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阴谋家和野心家。为了取代提米斯特乌斯的位置,他利用其患腹泻的机会,买通了军医,在药中投毒,害死了人人敬爱的【相父】。为了进一步牟取帝位,他故意凿沉了了几艘补给船,导致罗马大军闹起了粮荒,进而军心动摇,制造将士们对戈狄安的不满。接着菲利普又广施恩惠,拉拢腐蚀各级将士,散布戈狄安年少无能的言论。
  
  就这样,这支外表光鲜其实已经上下离心的罗马军队,在次年2月,抵达泰西封西面约100公里的马西切 (Massice, Misiche),即现代伊拉克的费卢杰(Falluja),关注伊拉克局势的读者,一定熟悉这个地方。沿幼发拉底河而下的罗马军队,要攻击底格里斯河畔的泰西封,马西切是最合适的拐点。在这里,瑞塞纳战役后准备了将近一年的沙普尔,率领他的大军,已经恭候多时了。这个战场是沙普尔选的,地形为背靠幼发拉底河的平原,正适合骑兵冲击,萨珊人主场作战,自然不必再担心罗马人在沙土中动手脚。由于这里是人口密集的农业区,又是农闲季节,所以当地几乎所有能拿起武器的男人,都自愿或被迫来参战。因此内线作战的沙普尔集结起一支规模空前的大军,其人数应该超过10万。

2月10日早晨,为了躲避中东的酷热,双方在太阳升起之前,出营展开战斗队形。罗马军队的阵型是面东背西,即面向泰西封,背靠幼发拉底河,罗马重步兵在中路,左右两翼是辅助军步兵,最外侧是辅助军骑兵,用于掩护两翼,防止被迂回。皇帝及其指挥部,在※※偏右的位置。

萨珊军队的战斗队形,也是其传统队形,分为前中后三条横线。第一线左中右都是重骑兵(萨珊人称之为Savaran)。通常※※和右翼主攻,既可以射箭实施远程打击,也可以持矛突击。左翼主守,主要任务是顶住敌军的右翼攻击,为己方的※※、右翼突破争取时间。第二线都是步兵,萨珊的步兵都有弓箭,所以也都是弓箭手。由于吉兰刚刚征服,所以此战的萨珊战斗序列中还没有德拉米重步兵,最好的步兵是米底重步兵。第三线为皇帝或指挥官的卫队和军旗,这些人是萨珊军队的精华,同时他们也是战役预备队。

待双方的阵型展开时,一轮红日已经徐徐升起。这时罗马人才发现不妙,他们面向东,恰好顶着阳光睁不开眼睛。但这时再改变队形已经来不及了,萨珊军队已经发动了进攻。萨珊的左右两翼重骑兵直扑罗马的左右翼顶点的骑兵,并很快将一向量少质差的罗马骑兵消灭殆尽,然后分别右转和左转,面向罗马中路步兵射箭。中路的萨珊骑兵则不急于突击,而是缓步上前,在罗马标枪的射程外,用精准的直射来一个个点杀敌人。二线的步行弓箭手,也上前高抛射箭,让箭越过前面己方重骑兵的头顶,向罗军倾泻箭雨,实施地毯式无差别攻击

一时间,罗马步兵同时面临萨珊人,从左前右三面来的箭雨。即使罗马重步兵的甲坚盾厚,也扛不住如此密集而连续的箭雨。看起来,只有果断突击尽快投入到肉搏战才行。问题是罗马军背后是幼发拉底河,如果前进则失去河流的保护,可能被两侧的敌骑兵包抄到屁股,那样四面受敌,更加危险。所以皇帝的大臣、元老、幕僚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段时间却害苦了前面的士兵,箭雨中不断有罗马步兵倒下去,可坚韧的他们默默的承受敌人的强大火力,等待皇帝的命令。眼见伤亡越来越大,皇帝终于做出了出击的决定:全军向前,尽快粘住敌人,用肉搏来粉碎萨珊人。
  
   看到罗马人离开战位出击,沙普尔也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两翼的骑兵向罗马人背后包抄并射箭,中路骑兵则收起弓箭,持矛冲锋。二线的步兵继续放箭,等中路骑兵与敌人粘住,也收起弓箭,前进投入肉搏,支援中路骑兵。
  
   顶着阳光前进的罗马人,见中路的萨珊重骑兵冲上来,立即收紧阵型,先投出手中的标枪,然后抽出利剑支起盾牌,静候萨珊骑兵的冲击。在萨珊重骑兵的猛烈突击下,前面的罗马步兵伤亡惨重,随着萨珊骑兵在罗马方阵中逐渐失去速度,转入肉搏轨道的罗马重步兵如鱼得水,跟进的萨珊步兵装备低劣,他们的短矛小盾,根本不是对方利剑大盾的对手。随着太阳逐渐向南转,罗军的逆光劣势也不存在了,萨珊军虽却人多势众,肉搏能力却十分不济,于是在血腥的肉搏中,优势逐渐向罗马方面倾斜。战至午后,眼见罗军越战越勇,而己方的战线动摇,沙普尔亲自持剑冲锋。见皇帝身先士卒,萨珊军心大振。恰恰此时,在本阵中不断策马疾驰鼓舞士气的戈狄安,从马背上意外跌落,摔断了大腿(He fell from his horse in battle, broke his thigh)。此消彼长之下,战局的天平又倒向萨珊方面,四面受敌的罗军有全军覆没的可能。好在罗军的韧性让他们坚持到夕阳西下,自认为胜券在握的沙普尔,命令伤亡惨重而且筋疲力尽的萨珊军,脱离与敌人的接触收兵回营,待来日再一举全歼敌人。

第二天,即2月11日的黎明到来时,起了个大早的沙普尔,正准备率军【灭此朝食】,一位罗马使节被卫兵带到他面前。礼貌而不失高傲的使节告诉他,就在今天凌晨,摔断大腿的戈狄安皇帝,伤重而亡,持续了仅仅6年的戈狄安王朝就此结束。※※将士选举禁卫军长官菲利普为皇帝,新皇帝宅心仁厚,不愿看到罗、波两国生灵涂炭,提出双方休战,并签订和平合约。正信心十足要一口吃掉敌人的沙普尔,立刻意识到,阴谋迭出的罗马宫廷一定又出了变故,很可能是菲利普弑君,现在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好机会。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1 双方休战,罗马撤军,撤军过程中萨珊军不得追击、骚扰,两国维持现有边界不变。
   2 罗马皇帝※※※人菲利普,支付50万第纳尔(denarii)给萨珊作为赔偿。
   3 罗马每年都向萨珊缴纳岁币(became tributary to us),萨珊则保证不攻击罗马。
   4 罗马帝国不再干预亚美尼亚内政。这实际就是放弃支持亚美尼亚,为萨珊吞并亚美尼亚扫平了道路。
  
  按罗马史家的评价,这个和议是【most dishonorable peace】。这样,一场由沙普尔、戈狄安、菲利普参与,被我称为【三皇会战】的空前会战,尘埃落定。为了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沙普尔马西切改名为Peroz-Shapur,意为【胜利的沙普尔】(victorious is Shapur)。
  
  这里有必要说说50万第纳尔(denarii)是多少钱,这对于我们了解罗马和萨珊的经济状况很有帮助。有些文章说,赔款金额是50万【金第纳尔】,其实不对,第纳尔是银币,不是金币。在塞维鲁王朝(193~~235),币制是这样的
  
  1奥雷乌斯(aureus) == 25 第纳尔(denarii) == 100赛斯特尔提(sestertii)
  奥雷乌斯(aureus) 是金币,含纯金 7.3 克,50万第纳尔 == 2万aureus == 146000 克== 146 公斤 == 5150 盎司黄金。
  
  按每克308元的价格计算(2010-9-30金价),这笔钱相当于4496.8万元人民币,取整一下就是 4500 万元人民币。塞维鲁王朝的一个罗马军团士兵,年薪400第纳尔,合35974.4元,月薪是1200元人民币,虽然看着不多,但在罗马帝国,已经是人人羡慕的高薪阶层了。
  
  至于新科罗马皇帝--※※※人菲利普,也许是这次战役的最大获利者。战后他留下弟弟普利斯库(Priscus)坐镇东方,他回到罗马后,不仅正式登基为帝即【奥古斯都】 (Augustus),还册封6岁的同名儿子为副帝即【凯撒】(Caesar)。这一做法,开创了塞维鲁王朝以来的新传统,就是父子共治天下,这一做法影响了后世罗马数百年之久。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节《饮马凡湖》
  
  ============喝水休息了,更新结束============
  

============喝水休息了,更新结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按萨珊人的记载,戈狄安的辅助※※,有哥特人和日耳曼人(Goths and Germans),由此可见,萨珊人认为哥特人与日耳曼人是两个并列的民族,而不像罗马人那样,认为哥特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无论哪种说法更正确,这场战争是第一场有明确记载的,萨珊波斯人与日耳曼人之间的战争。罗马军团以重步兵为核心,与各色蛮族相比,罗马步兵并不更高大强壮、武艺高超。他们的最大特点是坚韧、组织纪律性强,其战术,归结为一个字,就是【磨】,跟你堂堂正正的对攻,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无疑笑到最后的多是罗马人。别看现代意大利军队战绩很难看,意大利足球队却很有罗马军团的风采,任何球队都很难在90分钟※※胜他们,即使获胜,比分也很小。日耳曼人的加入,大大丰富了罗马军队的打法,日耳曼人牛高马大、力大无穷,善使长斧大剑,具有强大的冲击力,缺点是组织纪律性差,韧性不够,只能打顺风仗,他们恰好能弥补罗马军团的短板。

243年春,戈狄安与【相父】提米斯特乌斯(Timesitheus),率领一群元老、显贵和罗马大军,离开安条克向东,沿克拉苏的故道,在当年克拉苏渡河的同一渡口--丘格马(Zeugma),渡过幼发拉底河,顺利夺回卡莱,随后向北溯巴里克河而上,抵达埃德萨。略作休整之后,戈狄安与大军继续向东,在哈布尔河西岸、瑞塞纳(Resaina)附近的平坦沙漠上,与沙普尔亲率的萨珊大军相遇。
  
  萨珊军队的战斗序列史料阙如,从后世记载较为详细的战役中,我可以推测,萨珊军以重甲骑兵为主,人数为 5 千~ 1 万,轻装弓骑兵为辅,但数量为重骑兵的10倍,在5万以上,加上步兵,全军有5万~10万人。
  
  双方摆开阵型不久,罗马军队便佯装后退,沙普尔以为有机可乘,立即命令骑兵出击尾追罗马人。不料罗马人事先在沙漠中埋藏了铁蒺藜和鹿角、挖掘了浅坑,萨珊战马踩在上面,要么马蹄被刺烂,要么马腿被浅坑折断,无论轻重骑兵,不是人仰马翻,就是赶紧急刹车,一慢二看三通过。一直等待战机的【相父】提米斯特乌斯,立即命令罗马军队反扑。骑兵的优势在于冲击和机动性,一旦失去速度和冲击力,其战斗力还不如步兵。下面的战斗,被纳入罗马重步兵最喜欢的肉搏轨道。萨珊重骑兵的长矛,在近身肉搏中挥舞不开。对未落马的萨珊骑兵,罗马人则自下而上主攻战马。落马的萨珊骑兵,纷纷被罗马步兵的短剑刺死或割断喉咙,于是战局迅速向罗马方面倾斜。眼见战况不妙,沙普尔果断的下令撤退,并一路坚壁清野退回泰西封附近。

这场瑞塞纳(Resaina)战役,是沙普尔的漫长军事生涯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真正的失败。这让他意识到罗马军团的荣誉,并非浪得虚名。看样子,戈狄安其志不在小,必灭亡萨珊波斯而后快。沙普尔要考虑的是,如何扬长避短,击破罗马大军。
  
  罗马方面伤亡也不小,因为有证据表明,战后的戈狄安下令在埃及征召新兵,以弥补 第二“图拉真的勇毅”军团 的损失。尽管如此,获胜之后的戈狄安心情大好,下令铸造纪念性铜币(黄铜币,Copper)。币面左侧是军容鼎盛的罗马大军,步兵骑兵、百人队旗帜应有尽有(得仔细看),右侧是象征两河的两位女神,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显然,在戈狄安看来,踏平泰西封、灭亡萨珊波斯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战后的戈狄安继续东进,顺利夺取尼西比斯和辛加拉。辛加拉是个沙漠中的绿洲城市,从这可以向东去底格里斯河,也可以向西退回幼发拉底河。戈狄安和提米斯特乌斯的选择是向西去丢拉,这样可以缩短粮道,充分利用幼发拉底河的水运保证后勤补给。

243年下半年,戈狄安和他的大军,离开坚固的要塞丢拉(Dura Europus),沿着幼发拉底河左岸,向西南行军,兵锋直指泰西封。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节《三皇会战》
  ============为国庆※※,本节结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第一章 汤汤乎太宗 -- 哭泣的女神 (2.3)
  
   罗马帝国的军事核心,是天下闻名的罗马军团。在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Septimius Severus,193~211)时期,帝国拥有30个军团,此后略有浮动,在戴克里先改革之前,帝国的军团数量变化不大。例如238年戈狄安三世即位时,下令解散击杀其外公--戈狄安一世的 第三“奥古斯塔”军团(Legio III August),不过由于边患严重,253年瓦勒良皇帝又重建了它。

每个满编的军团约有6000人,加上配属的辅助兵,约有一万多人,也就是说帝国拥有约30多万精锐的罗马军团。戈狄安三世这次出征,一般认为有6万人左右,折合6个军团,其战斗序列史料阙如。但是只要认真研究一下,仍然不难找到答案。除了皇帝的禁卫军,能确定随戈狄安出征的有4个: 第一“帕提亚”军团(Legio I Parthica),团徽是人马(Centaur,马身人面的生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喀戎,他教过多位英雄射箭、格斗)。所有的三个“帕提亚”军团均由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建立,被用于公元193--211年罗马对帕提亚的战争。战后该军团常驻伊拉克。
  
   第二“帕提亚”军团(Legio II Parthica),团徽为人马(Centaur)。帕提亚战争之后,塞维鲁将其部署在意大利中部,因此它以第一个常驻意大利本土的行省军团而闻名,相当于直属皇帝的战略预备队,其编制比其他军团大将近一倍,约相当于两个普通军团。238年,罗马元老院选举出两位新皇帝:马克西穆斯和巴尔比努斯。愤怒的马克西明皇帝率领第二“帕提亚”军团进军罗马平叛,由于军团的家属被罗马元老院控制,所以该军团的官兵们叛变杀死马克西明。
  
   第三“帕提亚” 军团(Legio III Parthica) ,团徽是公牛。帕提亚战争之后常驻于叙利亚。
  
   第二“图拉真的勇毅”军团(Legio II Traiana 意为【图拉真的勇毅 Trajans valliant 2nd】),团徽是大力神Hercules。由图拉真在公元105年组建,用做※※※行省的守备※※。由于与日耳曼人作战表现优异,被卡拉卡拉皇帝赐名Germanica。后来长期在埃及亚历山大驻防。

由于第二“帕提亚”军团的规模,约相当于两个军团,上述4个军团加上禁卫军就已经相当于5个军团了,只需再有一个,就凑够6个军团了,可能的候选军团有8个:
  
  第三“昔兰尼加”(III Cyrenaica),团徽未知。军团顾名思义是在昔兰尼加(利比亚东部)省募集的。该军团参加了公元115-117年图拉真的东征。常驻叙利亚。
  
  第三“蔷嶶”(III Gallica),团徽为两头公牛。军团由凯撒在公元前48年组建,并参加了罗马“大※※”。该军团常驻腓尼基(黎巴嫩)。
  第四“斯基泰”(IV Scythica "Scythian-conquering 4th"),团徽为山羊(Capricorn,即【摩羯座】、【山羊座】)。由马克.安东尼在公元前30年前建立,参加了在公元前27--29年对抗黑海南岸斯基泰人的战争。常驻于土耳其。

第六“铁壁”(VI Ferrata Fidelis 意为【Ironclad 6th】),团徽为母狼。公元前52年由凯撒在山南高卢建立,并曾跟随凯撒出征埃及。常住地为以色列。
  
  第十“夫累腾西斯”(X Fretensis,意为【墨西拿海峡】),团徽为野猪。军团由屋大维在公元前40或41年建立,它的称号是为了纪念屋大维和塞克妥斯.庞培在夫累克敦.西库鲁姆(Frectum Siculum 今天的墨西拿海峡)进行的一场海战。该军团参了公元66--73年的犹太战争。战后常驻耶路撒冷。犹太人不吃猪肉,讨厌野猪,罗马留下这个以野猪为团徽的军团驻扎圣城,很可能是故意恶心犹太人。
  
  第十二“雷电”( XII Fulminata 意为【Thunderbolt】),团徽是天父宙斯手中的闪电杖(Thunderbolt)。军团于公元前58年由凯撒在高卢征集。在不久后的犹太大起义中(公元66-73年犹太战争),十二军团不仅被赶出耶路撒冷,连宝贵的鹰帜也一度落入了起义犹太人的手中。常驻土耳其。
  
  第十五阿波罗(XV Apollinaris意为【为阿波罗献身devoted to Apollo】),团徽为太阳神阿波罗(Apollo)。前身是凯撒在高卢征集的十五军团,该军团初随韦伯芗,后在狄度的指挥下参加了公元66--73年的犹太战争。在图拉真对达西亚的两次战争中,十五军团都派遣了部分兵力参战。常驻地为土耳其的卡帕多细亚。
  
  第十六“坚定”( XVI Flavia Firma意为【韦帕芗的坚定 Vespasians steadfast 16th】),团徽为狮子。由韦帕芗在公元70年建立。常驻土耳其。
  
  上述8个军团,即使没参与这次远征,也可能参与了之前之后的罗马—萨珊战争,有些将成为我们的老朋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从吉兰凯旋而归的沙普尔,回到泰西封举行盛大的加冕礼的同时。一支强大的罗马军队,在亚洲之都安条克集结的战报,传递到了沙普尔手中,严重破坏了加冕礼所应有的欢乐祥和气氛。
  
   此时的罗马皇帝,是年仅17岁的戈狄安三世(Gordian III, 225.1.20 –244.2.11)。他是戈狄安一世的外孙,他的母亲安东尼亚(Antonia Gordiana),是戈狄安一世的女儿,戈狄安二世的妹妹。238年,作为戈狄安一世仅存的骨肉,他被罗马元老院和军队,推上了皇帝宝座,时年13岁,虽然看着很小,但相比次年即位的曹魏废帝曹芳,戈狄安却年长不少,后者即位年龄只有8岁。
  
   这种主少国疑的局面,注定不能长久,要么国家陷入困境或混乱,要么由一位实力人物主持大局。幸运的是,戈狄安的罗马帝国遇到了后一种境况。241年,戈狄安三世任命一位身体强壮的将军,提米斯特乌斯(Furius Sabinus Aquila Timesitheus)为执政官(praetorian prefect),他祖籍安纳托利亚,曾参与反对马克西明皇帝的活动。此时他大约40岁,年富力强、精明能干,于是很快就成了帝国的中流砥柱。同年他的女儿Furia Sabinia Tranquillina嫁给戈狄安,再加上戈狄安的父亲已经去世,此时的提米斯特乌斯身兼首相、国丈、太师三种地位和身份,成了罗马帝国真正的统治者,俨然是皇帝的【相父】,年轻的戈狄安对他言听计从。提米斯特乌斯要做的,对内是整顿马克西明以来的乱局,对外则厉兵秣马,整饬防务。在他看来,北方防线面对的哥特人(Goths)、卡尔皮人(Carpi)、萨尔马特人(Sarmatian),都是些只知掠夺、胸无大志的野蛮人,癣疥之患耳,东方的波斯人才是帝国的心腹之患。而波斯骑兵对他家乡安纳托利亚的骚扰和劫掠,更加剧了他对波斯人的厌恶与痛恨。

241年,波斯皇帝阿尔达希尔的死讯传到罗马,提米斯特乌斯认为这是摧毁这个新兴帝国的天赐良机。在他的鼓动和策划下,戈狄安皇帝决定御驾亲征。以一系列小规模前哨战为热身,戈狄安与他的【相父】,率领一支包含哥特雇佣军在内的强大军队,于242年下半年途径色雷斯,抵达安条克。
  
   此前,在戈狄安离开罗马时,他下令打开了已经关闭数年的,象征着战争的雅努斯(Janus)神庙的两座大门,这预示着他决心效法马其顿亚历山大、图拉真和塞维鲁,用一场伟大的战争,将利剑狠狠的插入波斯人的胸膛。
  

===== 雅努斯(Janus)是罗马人的门神,也是罗马人的保护神。具有前后两副面孔,一副看着过去,一副看着未来,西方语言中的一月(January),就来自他的名字=====

=====雅努斯神庙,有前后两座门,战争爆发时开启两门,战争结束时关闭。后世欧洲各国的凯旋门,形式都源自雅努斯神庙=====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节 --《剑下的女神》
  
  ============================ 更新结束了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 继续更新 ============================
  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
  
  戈狄安的利剑(2.2)
  
   沙普尔第一次在史料中出现,并非出自任何一本史书,而是在萨珊故都【阿尔达希尔-花拉】(伊朗菲鲁扎巴德)附近的摩崖石刻上。身为太子的沙普尔,人马皆穿着重甲(甲骑具装),用长矛将安息的大宰相(Grand Vizier)--打耳班丹(Darbandan)刺于马下。
  
  

=====当时的波斯人特别喜欢一对一的单挑,※※也曾单挑杀死安息末代皇帝阿塔巴努斯。=====

这场单挑很有英雄史诗气概,可细细推敲起来,有一些疑问。※※击杀阿塔巴努斯是224年,攻占泰西封并加冕称帝,是226年,我估算沙普尔生于210年,当时沙普尔只有14~16岁,即使他有过人的习武天分,这年龄也长不出如此茂盛的长髯。如果他出生早于210年,则去世年龄超过60岁,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很难这么长寿。所以,我认为这场单挑确实存在,但石刻是他即位后才有的,他的形象被充分美化了。从这幅石刻,我们可以看出沙普尔的性格与行为特点:高超的武艺,过人的勇气,尤其喜欢自我炫耀。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了解他的军事生涯,会有很大帮助。

沙普尔在父亲去世、自己加冕之间的将近两年时间里,并没在泰西封闲着,坐等加冕那一天的到来。根据《阿贝拉编年史》(Chronicle of Arbela)记载,他正在致力于征服花拉子模(Kwarezm)和吉兰(Gilan)。花拉子模的征服,在后面会有专章叙述,这里只说吉兰。

伊朗高原是由北面的厄尔布尔士山脉(Elburz Mts.)、西南的扎格罗斯山脉围成的。高原上气候凉爽而干燥,与中国甘肃相似。但是在北方的厄尔布尔士山脉与里海之间,却有一片狭长的平原,被称为【里海低地】,或【吉兰】(Gilan),其西部被称为【德拉米】(Daylami)。在吉兰这里,来自里海和东欧平原的湿暖空气,被高耸的厄尔布尔士山脉阻隔,无法进入伊朗高原腹地,导致这里的气候潮湿、温暖、多雨,与中国的江南水乡相似。使得此地的经济、文化面貌与伊朗高原差别很大。作为天险,险峻的厄尔布尔士山脉,使吉兰相对与世隔绝,无论是山区的猎人、牧民,还是低地的农民,都剽悍好斗,天不怕地不怕,不愿受外人统治。无论是第一波斯帝国、亚历山大、萨珊波斯还是后来的※※※人、蒙古人,征服这里都很困难,也都比较晚。在13世纪,厄尔布尔士山西段,出现了一座著名的城堡—阿拉穆特,扼守着外界通往吉兰的咽喉要道。它是【山中老人】或【暗杀派】的巢穴,其绰号更著名--【鹰巢】,阿拉穆特是蒙古旭烈兀西征过程中费力最多才攻陷的城堡。
  
  ※※时代,吉兰还没有被纳入帝国版图。沙普尔征服这里,不仅仅是占了一块地皮这么简单。中东、近东、中亚和东欧从来不缺优秀骑兵,但步兵一直较差。由吉兰的剽悍山民和农民组成的德拉米重步兵(Daylami Heavy Infantry),是中东、近东最好的步兵。他们不仅争强好斗,还特别吃苦耐劳,能长时间作战,在日后的萨珊军队中,德拉米重步兵是帝国唯一可以与罗马重装步兵掰手腕的步兵,野战、攻城、守城都离不开他们。700年后的布维希王朝(Buyid Dynasty 945-1055),就是从吉兰起家,以德拉米重步兵为核心军事力量建立的王朝。
  
  德拉米重步兵身穿锁甲,装备一面椭圆形盾牌,两三只短矛,既可以作为标枪投掷,也可以肉搏。近战武器为宽刃剑或者斧子、钉锤之类的破甲武器。他们的战术与罗马重步兵相似,且千年不变:先是肩并肩组成盾牌墙,向敌人缓缓逼近,到了投掷射程则投掷短矛。然后冲刺跑,挥舞刀剑或战斧或短矛进行肉搏。
  
  吉兰的征服,为萨珊帝国的军事机器,增加了一台强劲的引擎,从此萨珊军队可以与罗马军团正面较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 号外,暨 买一赠一 ============================
  完整版※※遗诏,及其翻译
  
  谨记勿忘,汝即君位,当护国卫教。
  Never forget, that, as a king, you are at once the protector of religion and of your country.
  
  神坛御座,诚乎一体,必相扶相成。
  Consider the altar and the throne as inseparable; they must always sustain each other.
  
  弃教之君,桀纣之属,无神之民,禽兽之类。
  A sovereign without religion is a tyrant; and a people who have none may be deemed the most monstrous of all societies.
  
  教或可以无国,国断不可无教,政道之本,唯圣法耳。
  Religion may exist without a state; but a state cannot exist without religion; and it is by holy laws that a political association can alone be bound.
  
  汝当为民垂范,唯虔唯德,勿骄勿纵。
  You should be to your people an example of piety and of virtue, but without pride or ostentation....
  
  一君之顺悖,系万民之福祸;独夫之所为,当国运之所寄。
  Remember, my son, that it is the prosperity or adversity of the ruler which forms the happiness or misery of his subjects, and that the fate of the nation depends on the conduct of the individual who fills the throne.
  
  夫盛衰沧桑者,世间恒常也;故当勇毅以临天威,谦慧以承天眷。
  The world is exposed to constant vicissitudes; learn, therefore, to meet the frowns of fortune with courage and fortitude, and to receive her smiles with moderation and wisdom.
  
  恩泽万民,此天降我儿之大任也;惟愿后世之民犹能忆而颂之!
  To sum up all,may your administration be such as to bring, at a future day, the blessings of those whom God has confided to our parental care upon both your memory and mine!"
  
  =============================
  英文版来源:
  《The Seven Great Monarchies of the Ancient Eastern World: Parthia and Sassania》
  中文版由网友【石工】主笔翻译,我略加润色。
  =============================
  
  ============================ 号外结束,欢迎观赏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原文地址,不好更新http://www_tianya_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2624.shtml
见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848
主题: 13
帖子: 3974
注册: 2008年7月
============================ 继续更新 ============================
  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
  
  通往皇冠的※※(2.1)
  
   按我们中国人的习惯,第二代或第三代皇帝,一般被尊为【太宗文皇帝】。历朝的太宗,往往是所在王朝最优秀的君主,如唐太宗、金太宗、明太宗、清太宗,宋太宗差点,却也比他的子孙们强得多。原因不难理解,他们的童年或少年时光,陪伴着的父亲、兄长创业,亲眼见证了腥风血雨、权谋策划、【创业艰难百战多】,甚至还可能过过几年穷日子。等到了上学年龄,其父兄已经具备了一定权力、经济基础,能给太宗们选聘最优秀的文化教师、武术教练。这样太宗们既有父兄的文韬武略,又接受了更好更系统的教育,还吃过苦,那么成为优秀君主自然顺理成章。我们家乡有句话:【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败家】,就是这道理。
  
   萨珊波斯的第二代皇帝,是※※的长子—沙普尔一世,从他的作为来看,担当得起【太宗文皇帝】的称号。他的母亲是Mirdut,据说是一位安息公主,有着惊人的美貌。他的名字沙普尔,意为【国王之子】(Shah-pur)。沙普尔的生年不详,按※※生于190年前后来推测,他大约生于210年,即位时约30岁,正值春秋鼎盛、雄心勃勃的年纪。
  
  与中国不同的是,萨珊波斯皇帝的继承过程,十分繁复而冗长。如果说※※时代,一切都在草创,典章制度还很简陋的话,太宗的即位过程,就很规范了,堪称后世皇帝们即位过程的典范。

============================ 继续更新 ============================
   第一步,是在前任皇帝即※※在世时,受封为副王。当时的萨珊波斯,官僚体系还很简陋,没什么冗员,所以副王有很大实权,甚至可以用他的头像铸造辅币,如青铜币、黄铜币。沙普尔受封副王,是在240年,拿下哈特拉之后。
  
   第二步,是前任皇帝去世后,即241年9月,沙普尔完全接管权力。但这时还不能称帝。
  
   第三步,是去帝国的龙兴之地,伊什塔克尔城的安娜希德神庙,点燃自己的专属圣火坛,并接受女祭司授予的荣耀之环。
  
  在帝国早期,伊什塔克尔城的安娜希德神庙有很高地位,此地的圣火被称为【安娜希德-阿尔达希尔】(Anahit-Ardashir),或【安娜希德夫人】(Anahit the Lady)。皇帝的专属圣火坛中的火种,都取自【安娜希德-阿尔达希尔】火坛。但随着帝国发展,安娜希德神庙的地位被逐渐削弱。
  
  每位萨珊皇帝的御用圣火坛,形制都不同,还有自己的名字。皇帝出征、出巡时,由侍从携带一个缩小版的复制品,作为皇权的标志。这个圣火坛,还出现在皇帝所铸造的银币的背面。沙普尔的火坛,叫做【沙普尔之火】(Fire of Shapur)或【火之王】(king of fires)。后来沙普尔为了炫耀自己的赫赫武功,又为自己增加了一个圣火坛,名为【胜利的火之王】(the victorious king of fires)。

============================ 继续更新 ============================
  
  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在泰西封加冕。萨珊的每位皇帝,都有专属皇冠,有的皇帝拥有一个以上的皇冠,但每位皇帝的每顶皇冠,形制都绝不雷同。总的来说,越到帝国晚期,皇冠越豪华、繁复。而且晚期的皇冠,出现了明显的星月标志,相信※※※※※※们对此产生了深刻印象。

============================ 继续更新 ============================
  
  选好并制造了皇冠,还不能立即加冕,需要由祭司、星象家们来选择良辰吉日,其间可能长达数月乃至两年。到了加冕仪式这一天,皇帝会大封功臣,并举行盛大的演出和宴会,造成一幅和谐、繁荣、花团锦簇的景象,搞成一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加冕之后,皇帝才能真正称帝,即【沙汗沙】(王中王,King of Kings),可以正式铸造银币、金币了。头戴专属皇冠的头像,会出现在金银币的正面,脸一律向右,这是与安息货币的最大不同。
  至此,登基过程才算圆满结束,这样的皇帝,其身份和合法性才是完整的。如果皇帝短命,没熬到加冕那天就驾崩了,那么他就不能算真正的合法皇帝。皇位觊觎者会声称:这位短命皇帝,为神所唾弃,所以没加冕就挂了;言下之意是:该当皇帝的是我。这样的例子,后文中即将出现。

============================ 继续更新 ============================
  
  银币正面文字为:马兹达信仰的捍卫者,沙普尔,伊朗的王中王,来自上天的雅利安人的后裔(Defender of the faith, Mazdayasna, Shapur, King of Kings of Airan, of celetial Aryan origins)。Oyrmbos (皇冠上面的球状物)为丝绸制成,皇冠带有护耳,胡子和头发用丝带扎起,脖子上有宝石项链,身披斗篷。
  
   背面是沙普尔的专有圣火坛【沙普尔之火】。坛的右侧是头戴皇冠的沙普尔,左侧是头戴太阳神密特拉冠的教士。俩人都脸朝向外,一手持矛,一手叉腰(传说中的叉腰肌?)
  
  由于萨珊皇帝的即位过程过于繁复,相关史料又少,所以各个萨珊皇帝的在位始终年份,基本上都是一团乱麻,不同的记载中偏差很大,差一两年乃至三四年是很普遍的。
  
   沙普尔完成这些繁文缛节,已经是243年4月9日了,即曹魏废帝曹芳的正始4年,从※※去世至今,已经过了将近2年,这时间比红军二万五还长。正当这位年富力强、踌躇满志的皇帝,准备大展拳脚时,敌人却已经主动打上门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节--《戈狄安的利剑》
  
  ============================ 本章结束,欢迎观赏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ZT——[西事纪闻]飞腾的火焰 萨珊波斯四百年(超长慎入)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