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北大登山队遭遇雪崩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1423 回帖:18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76
主题: 107
帖子: 5657
注册: 2000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他们的这次活动是宝洁赞助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6.971
主题: 116
帖子: 4498
注册: 2001年7月
如果他们是充分准备,现在网上只会是一片赞颂,就不会有这么激动的讨论了
我觉得校方的态度也有问题:在问题没调查清楚之前,应该暂停山鹰的活动,现在
好像并未采取,想想以前※※对网吧等采取的措施,让人感觉他们总是反着做事。

再说点题外话:
我们的高校现在是怎么了?看看这两个代表,北大和清华,国家投入是增加了,可
最近他们引人关注的全是负面报道,正面报道也就是“×个代表”之类的。
当然不独北大和清华,我们的高等教育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EZ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1
帖子: 269
注册: 2002年7月
跟大自然比,人永远是渺小的,别老想着征服什么的。
我觉得这次北大出征,不可能没做好准备,毕竟他们不是第一次登山了。至于不携带海事电话、不办理保险、不拉赞助,可能是他们对自己、对西夏邦马有信心吧。但遇到恶劣天气后,他们是如何应对的呢?冒险冲顶,还是理智下撤?
当然探讨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愿他们安息吧,在那片净土,跟自己最喜欢的雪山在一起,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EZ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1
帖子: 269
注册: 2002年7月
“作为登山者我们不是喜欢冒险,而是探险。冒险是靠狂热分子的激情,探险则需要科学精神和方法的指导。我们不能为一次的遇难而否定登山运动的积极因素。。。。。。登山的高度固然很重要,但其攀登,与山亲近的过程更重要。山教给我的东西要比书本教给我的多多了。” by 张志坚,1991年登西夏邦马,遇雪崩,幸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76
主题: 107
帖子: 5657
注册: 2000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天啊,看看下面的文章,真不知道这帮人是怎么想的。

发信人: addressxp (ajdkfj), 信区: THUExpress
标  题: 山难失踪学生家长:不知孩子让写的是“生死状”ZZ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Aug 16 09:19:59 2002)
  
  
这个孩子也真是的,居然爬山的花费是让家里借钱支付的,唉,
现在的孩子真是的。
  
        山难失踪学生家长:不知孩子让写的是“生死状”
  
2002年8月16日04:10   江淮晨报
  
  
  
  北大山鹰社失踪的5个学生里,张兴柏是最晚入社的,也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昨天,他的父母和亲戚已从偏僻的家乡赶到北大。
  
  在北大勺园,记者敲开他们房门,香烟的味道弥漫。一屋子的人,张兴柏的父
母、叔、姨、舅、姨夫、表姐。
  
  记者的到来,显然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愕然地看着。但当记者提到张兴柏,
他们的情绪立刻激动起来。
  
  “俺们不知道他这次出去会有危险。一个大活人……他1.8米的个儿……他
什么项目都很好……他才21……”兴柏的父亲——张清春的头越来越低,身体也
埋进了沙发里。
  
  记者小心地提起了“生死状”的问题,按校方的说法,登山队员出发前,家长
跟校方签了“生死协议”。
  
  “生死协议?什么生死协议?”张清春从臂弯里抬起头,看着记者,然后他想
起自己确实写过一个东西:“他从学校打电话来,说要去※※,让我写个东西。我
就按他说的写了,写的大意是,我自愿同意儿子去※※登山。”张清春说,他当时
是撕了张纸写了这句话,签上名字日期后寄给了孩子。
  
  “当时哪知道是什么生死协议。俺们是文盲,要早说是生死协议,肯定会跟他
叔他姨商量的。大事呀!”张清春说,当时孩子没说要登高山,“俺们也不知道会
有危险。孩子让写字就写了。俺以为,既然是学校组织的肯定没事。俺们还怕不同
意他去,给他带来影响。”在张清春的观念里,不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就是不积极
,就要在档案里“留下污点”。
  
  为了让孩子去※※,张清春又借了2600元。他们说,供张兴柏到现在,张
家已经借了近10万元钱。
  

  “他从小就什么都好,一直是第一名。祖祖辈辈,俺们村就他一个考上北大了
。俺们都觉得脸上有光。”张兴柏的母亲一直将身体靠在床头,她脸上的伤悲,让
人过目不忘。
  
  张妈妈一再向记者提起儿子的优秀,儿子给她带来的荣耀。
  
  然后,她就提到了※※的冰天雪地。
  
  那里很冷吧?她说,然后猛地用手捂住了脸,颤抖的哭声从她的指缝里传出来
。·本报特约记者宋喜燕陈艳·(晨报北京今晨专电)
  
  (搜狐新闻声明:本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
不意味本消息代表本网站立场或赞同其中的描述、观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76
主题: 107
帖子: 5657
注册: 2000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7号出的事,12号才到※※求援,现在哪里是去营救啊,要知道在雪山上这么高的海拔,人要是能挺2天才怪,现在大家做的不过是做做样子,显示一下,顺便把发现的遗体弄下来,仅此而已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hf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8.7
主题: 57
帖子: 3015
注册: 2000年9月
他们决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逞一时之勇而不计后果地冒险。
...
季节不合,没有向导,没有电话,没有保险,没有援助。。。这样去登山不是鲁莽是什么?

[bhf 编辑于 2002-08-16 02:28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8
注册: 2002年7月
我为他们的无畏所感动。每个人对待理想的态度各不相同,或许他们这次真的为了理想而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我以为这样就更彰显了人类为了追求理想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大的精神。回想过去,哥白尼可以为真理而被教会的大火吞噬,夏明翰可以为革命而不畏砍刀等等,这些人为了理想虽然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可他们的人生又是何其的光辉!
请别误解,我并不是说支持现在有的大学生做事好冲动,不计后果。但是据我了解,这五个学生上山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他们决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逞一时之勇而不计后果地冒险。
请和我一起为他们祈祷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492
主题: 145
帖子: 4613
注册: 2001年6月
看今天新闻里头去营救的队伍,还搞这么多※※※※,慢吞吞的,唉,这哪里是去救人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6.971
主题: 116
帖子: 4498
注册: 2001年7月
他们中应该有人看过垂直极限
怎麽还犯这种错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4.843
主题: 55
帖子: 9929
注册: 2000年8月
我觉得以后登山探险也应该象开车一样有执照,登山者必须有应有的能力,他的装备和后勤保障也要达到一定要求,否则不能进行登山探险。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37
注册: 2002年8月
我觉得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不能考虑太多,否则会一事无成。每天都有人在从事自己喜爱的冒险,也有无数的人成功了,那或许是为人类作出了贡献,或许促进了科学的进步,或许只是让他本人战胜了自我,摆脱了某种精神上的束缚,也许只是证明了他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和能力……血的代价会让我们关注,会让人觉得触目惊心,可无数成功者的喜悦和贡献也恰恰是从这种危险之中得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627
主题: 107
帖子: 2094
注册: 2001年1月
1、为什么人类要试图挑战、征服大自然?
估计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哲学问题......很难说对错。中庸一点就是说“改造自然,使得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获得平衡吧”,这就要求我们去探索自然了,当然,“探索”的手段有很多种,有的是比较极端,但也并非错误。老土说就是“客观因素太多了”。
2、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无足轻重。
3、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概念?
不同的人生阶段就应该有不同的人生价值,实现不同阶段的目标(也许对时代伟人不适用),譬如说当20来岁身强力壮的时候不去登山,难道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时候才去登山?这样问题就回到第一个问题上了。至于什么大学生、重点大学生不应登山这类的话,让老外听见了是要笑话的,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人们的意识还是——“惟有读书高”,大学生也不就是一个书生而已,一个普通人,国家(人民)投入的钱也是有限的数以万计而已罢了。
登山本来就是体能、技巧、智能、心理的结合(什么运动都是如此),大学生不是更应该出运动员吗?
出人命了,始终是要追究责任的,尤其是国内近年不断发生类似的事故,很多是人为的,或者是可以避免的,这就要追究了。对于遇难的人,还是让他们安息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43
主题: 10
帖子: 327
注册: 2001年7月
珍惜生命,确保安全。 08月06日 18:37
回想98,99,2000年,户外活动刚刚兴起,三夫俱乐部也刚刚开始,大家都很投入,很为自己的行为骄傲,我曾经组织带队过很多次活动,有些活动危险度很高,如今想来感觉自己几乎是在犯罪,把很多人带到无法控制的危险境地的确是犯罪。

有一次冬季在小五台南台(2000年12月),下山时为了避开大风,我选择了一条陌生的路,结果让大家历进艰险和磨难,有人从10几米高的冰壁失足滑下去,有人在陡峭的崖谷滑落,靠着几根枯草保持平衡,止住滑落。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就寄托在几根枯草上。前面开路的段新走失,我和李岚在极度疲惫的情况下,整夜在寒风大雪中寻找段新。告诉大家最后的结果是皆大欢喜,平安而归,但这只是幸运,多年来三夫一致比较幸运,经历了很多艰险,但没有出现重大的事故。但总有一天,幸运会远离我们,生命会在我们眼前消失。前不久我们不是刚刚因为意外事故而失去一位好大姐吗?她的音容笑貌仍然清晰,但她确实永远离开我们了。

俱乐部如果缺乏周密组织,缺乏安全考虑,俱乐部就是在草菅人命;如果领队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没有丰富的户外经验,没有高度的安全意识,热血冲动,一意孤行,领队就是在藐视生命。当因为我们的初级过错导致生命消失时,还能说户外是美好的,健康的,快乐的?

这么说可能严重,但给组织者敲敲警钟,给领队敲敲警钟,给参加活动的人敲敲安全警钟,也是我这个老队员该做的事情。最后附上当时冬季小五台活动的游记,供大家借鉴。正文之前,我选出登山队员李岚的几句话,这是在那个惊心的雪夜为走失的战友发出的痛切呼唤:

“我那一路从6500米的山顶走下来的兄弟啊,难道此刻你就躺在某个冰冷的角落,阳光不再抚慰你的笑脸,宽容的上帝也不再怜惜你年轻的生命,任你的亲人和朋友流泪呼唤,而你却从此默然无声…………”

也借用这篇文章纪念失去的三夫老论坛,和联系见少的老朋友:天涯,蚂蚁蚂蚁,gamma,红飘带,化身博士,红狼,狮子头,老妖,小四,西瓜,江鱼儿,飞沙,卫星,小鹿……你们是老笨一生的财富。

附游记:
冬行小五台

队长 2000-12-04

12月2-3号,三夫俱乐部组织了小五台活动,活动由我(张恒,三夫俱乐部员工)带队。原定计划是2天时间穿越南台-中台-西台,后因大风低温,登顶南台后临时改变计划返回。返回途中由于我的组织失误,使同行的朋友们经历了诸多艰险。这里以游记加功略的形式,记录下活动的全过程,以供户外同仁借鉴。

先说前期准备。

三夫俱乐部基本上每周都组织各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强度各有不同。12月2-3号的小五台三台连穿,确定为高强度中度危险。11月初通过三夫网站(www_sanfo_com_cn)发布活动消息,11月26号发布详细活动计划和装备要求,具体如下:

“准备报名参加本周小五台活动的朋友请注意:
1、本次活动由张恒带队,北大山鹰社登山队员做技术指导。主要练习科目:冰雪环境的行军扎营;制动技术;结组技术。
2、专业装备主要由俱乐部准备,个人重点准备:野营装备和鞋装,环境条件是:大雪,-20度低温,大风。
3、定于周四晚上在三夫俱乐部进行室内科目练习:绳结和冰雪环境的行军扎营知识。不参加周末活动的可以参加周四晚上的室内活动。
4、报名:本次活动环境艰苦,对体力、心理素质、户外经验和装备要求较高,对参加人员有一定的限制,报名人数限制15人。不能达到基本装备要求的请不要报名参加。
5、活动计划:周四晚7-9点,在三夫俱乐部集合,由北大登山队员李岚(玉珠峰、雪宝顶、桑丹康桑登顶队员,现在山美天地www_chinaclimbing_com工作)和段新(桑丹康桑攀登队长,玉珠峰、克兹色勒登顶队员)进行技术指导:绳结、装备介绍、冰雪行军知识。队员熟悉情况,协调装备。
周五晚8点三夫俱乐部集合,乘卧铺包车到小五台西台西金河口,早餐后转车到南台,周六周日以南台-中台-西台-西金河口线路行军,计划周六晚扎营中台顶。周日晚乘车返京。
6、小五台个人必备装备:防水登山鞋,厚棉袜(羊毛袜)3双。防水裤,冲锋衣,抓绒衣,保暖透气内衣,羽绒服(冲锋衣抓绒衣行军时穿,羽绒衣扎营时穿)。护耳帽,防寒手套,防水手套。
45升以上登山包,-15度羽绒睡袋(最低为三夫camper's款四孔棉睡袋+抓绒睡袋),帐篷(根据大小,2-4人一套,以原装EUROHIKE225款帐篷为最低标准,配4根雪椎或类似长地钉)。加厚防潮垫(最好配地席)。头灯,气炉(3人1套),防风挡,餐具,电池,GAS气(每人2瓶)。
墨镜,多功能刀具,长冰镐一把。
应备装备(如果有,带上,如果没有,提前协调):汽灯(用于照明和帐篷加热);保温水壶,雪套。安全带1,主锁1,扁带或绳套2,快挂小锁3,8字环1,上升器1。
其它物资:食品(4-5餐),高热量零食,奶粉或咖啡。维生素片,常备药品。防晒霜。水只需少量(主要融雪水,自带600ml水 2-3瓶)。
俱乐部准备:主绳1套,锹具。(安全带锁具上升下降器最好每人1套,如果条件不具备,可提前协调成5套,以进行结组行军练习,俱乐部有3套安全带,部分锁具)。
费用:组织费用和保险:30元/人。其它费用AA分担。其中北大邀请的技术指导个人费用(车费门票等)由其他人分担。
报名:请于周四晚9点前报名,并报身份证号。”

从活动计划可以看出,三夫俱乐部在活动前做了比较细致的准备,实际证明这些装备都是很必要的。活动计划中有一点失误,就是“计划周六晚扎营中台顶”。从我们经历的大风看,台顶扎营几乎是不可能的。

周四晚的讲座参与者50多人,李岚和段新演示了常用的绳结打发打法,攀登装备,结组与制动方法,并谈了个人的登山感受:“团队精神,同伴的默契与信任,装备技术在登山登山中都是最重要的。有带队资质的人和参与者的比例应该是2:1,至少是1:1。登山就是借助团队的力量,达到你个人不能达到的高度。”

报名控制的不错,刚好15人,加上李岚、段新,一共17人。卫星(户外爱好者,网名)在临行前退出,背包(网名,丰富的户外活动经验,今年5.1到玉珠峰,未登顶。常在绿野7799_avhot_com组织或参加活动)临行前加入。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除了前面提到的李岚,段新,背包,其他人是(多为网名):红飘带(丰富的户外活动经验,今年8月登顶雪宝顶5580米),暴走,三合板、白桦林,李一丹(女,多次参加三夫活动,今年6月曾参加三夫组织的小五台3天5台连穿活动)、陈立(女,体能良好),化身博士,壁虎,肉松,揣子,王小丕,刘平,吴军利。王小丕是刘平的朋友,专门从郑州赶来参加活动,2人的户外经验较少,装备不是很齐备,但热情很高。其他人基本都有比较多的户外活动经验。值得提出的是三夫的老队员天涯和蚂蚁,蚂蚁积极贡献自己的装备,从背包帐篷到
头灯雪杖等,体现了户外人良好的风格。

周五又跟小五台西金河口管理处确认了天气(电话0313-7240024,联系阎主任,或赵师傅,姚师傅),说是天气不错,但预报周六、日可能刮风降温。周五晚10点,17人上车出发。跟我们同行的另一辆车是由吾睡带队的长城小站http://thegreatwall_com_cn的12位朋友,他们计划走中台和西台,后临时改为走西金河口登东台,因天气恶劣,没有登顶。(车辆从西直门租,北京到蔚县yuxian的卧铺车,车辆状况一般,19-21铺,以前往返程是1100或1200,这次涨到1300,含高速费,希望善杀价的朋友以后能把价格砍下去)。车上选陈立为财务大臣,每人先交费100元,交陈立总管。

因为夜间行车,白天一到就爬山,所以我提醒大家上车就睡觉。一夜无话,周六(12月2日)凌晨4点到小五台西台山脚下西金河口管理处(有招待所,10元/床,厨师老张师傅人很好,※※、粥,羊肉都有,可以电话0313-7240024提前安排,去西台,南台,中台和西金河峡谷,最好在此处歇脚,每人收10元进山费,熟了可以少点,生手去提提三夫的名字,兴许管用)。老张师傅正为我们准备※※和小米粥(好人啊),5点用餐,为了便于行军和组织,用餐过程中进行了分队,红飘带和背包分别任队长,李岚、段新各在一队任技术指导。餐后转卡车(100元)到南台脚下隧洞口,天气很冷,当时零下15度,好在没风,大家分坐在车厢和驾驶室里,车程约20多公里,一路颠簸,群山沉寂,寒星漫天,很有一种执行特种任务的感觉。

7点40分,卡车到隧洞口,稍事休整后开始攀登南台。从隧洞口上南台一起步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陡坡,曾令很多老手发出“廉颇老矣”的感叹,实际上因为刚下车身体状态还没调整好,有了以前的经验,我提醒带队的段新压住速度,匀速前进。上到坡顶,迎接我们的是扑面而来的大风,轻易就把人横吹出去几步,而且吹在脸上身上非常冷。冬季户外活动防风保暖很重要,尤其是1500米以上海拔的山,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做好技术、装备准备,任何掉以轻心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大家用冰镐雪杖帮助维持平衡,抗着大风前进。半个多小时后,通过大风区,到背风的山间小道,开始了很舒适的山间行军。太阳暖暖地照着,零下1、2度的气温,山顶上狂风怒号,我们走的背面几乎没有风,有些路段有雪,最厚处有1尺多。段新在前面很好地控制着速度,红飘带在最后收尾,整个队伍在200米以内,队形很好。每走半个多小时短休一会,李岚段新时不时地穿插一些登山行军知识,比如走步时腿要登直,让骨骼支撑身体重量,使肌肉得以休息。一时间好象歌舞升平,除了有点累,小五台不过如此而矣。实际上这也是2天活动中唯一轻松的一段时光。2个多小时后,南台矗立眼前,馒头状的草甸大山包,一个小房子孤零零地立在山顶。西金河口的的海拔约1200米,隧洞口1900米,南台2800米,从隧洞口登顶南台要前进约15公里,海拔抬升900米。

接下来的登顶行※※,风又开始肆虐。由于体力原因,队伍逐渐拉开,肉松一马当先,最早到顶,队尾落下有1公里多。当时的时间是中午1点半。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纷纷登顶,有的没登顶,但也到达了离顶台很近的山脊。台顶风很大,温度在零下10度左右。我和红飘带从南台顶下的山脊向中台方向前进,因为海拔高,风大,行进很困难,而且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避风的地方。前进不到2公里,我开始意识到处境的不妙,这样的大风低温,加上人员疲惫,去中台是不可能的。而且去中台的途中有一段2公里长的坡地横切,刚好在迎风面上,坡度在40度以上,太危险了。跟飘带简单商量后,我们决定放弃原定穿越计划,往回撤。我迅速返回到台顶小庙,通知大家回撤,回撤的线路是上登过程中右侧石头山脊的背后,这样做主要为避开大风,但最后也导致队伍偏离原道。大家
都接到通知开始下撤,我和红飘带返回取包,在追赶大队的过程中,我们俩经历了有生以来最强劲的风。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里的狂风吹10几秒钟,转小4、5秒钟,然后又是一阵,就这样不停地一强一弱,我体重65公斤,背包约25公斤,合计90公斤,强风来时,根本站不住,一下就吹出3、4米,迅速跪地,用冰镐死死撑住,勉强可以打个平手。暴风实在是登山人的大敌,只需要1、2秒的时间,就可以把你吹落到悬崖深处。

赶上大队后,大家集体沿背风的一侧山腰回撤。等转过山脊时,发现我们已经偏离正路有相当一段距离了。时间是下午4点,还有1个小时天黑,大风仍不停地吹。寻找安全的扎营地成了当务之急。当时有2个选择,一是返回正路,这样做至少保证我们不会迷失,但也有问题,正路我走过几次,基本没有可扎营的地方,另外要迎风走过一段路才能返回去,有危险。另一个选择是返回到石头山脊背后,那里有平地,可以扎营,缺点是海拔太高(应该是2400米左右),一旦风向改变,后果难以预料。现在分析,当时在山脊的大石头后面扎营应该是最合理的决定,因为我们的帐篷都还不错,固定好后7、8级风没问题,所以即使风向逆转也不致于太糟糕。

事后分析只能是事后,当时对大风的恐惧使我做出了一个错误决定:改道下山,到山脚下一块平地扎营。当时天还亮,可以看到山前溪流出山口一片很平坦的冲积平地,那里当然是扎营的最好选择。但是临时改变路线走一条陌生的路意味着很多未知因素的出现:路线长度,难度,危险度,行程时间等。尤其在山上,一条不起眼的峡谷可能都有无法逾越的绝壁。正是这个决定,带来了以后30个小时里面的风云事变,所幸最后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否则张恒真是难以承担。

新选定的线路我预计1个小时可以完成。实际上如果是一个全由户外好手组成的不到5人的队伍,1个小时是可以的。但对一个人员素质不很整齐的17人的队伍来说,时间至少要拉长1倍。我指定段新前面探路,我在后面收尾。队伍出发了,首先是一段陡峭的草坡,坡度40度以上,滑坠危险无时不在。王小丕、暴走、博士等人的平衡感稍弱,走这样陡的坡地很有难度。有时候大家就坐在地上,一步一移地往下挪动,有时候一下滑下去几米,赶紧紧张地制动。整体队形完全失控,前队后队呼应不上,情景很糟糕。经过顽强奋斗,对付了各种地形,摔了很多交后,大队进入一条支沟,沿支沟往主沟方向下行。天色暗下来,大家都打开头灯,磕磕绊绊,沿沟而下,李岚、背包、揣子等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队伍中尽可能地前后照料。最后,一条长20几米,高15米的冰瀑挡住了去路
。走在前队的壁虎不小心滑了下去,除了嘴角轻微刮伤,其它安然无恙,肉松也滑落了一段,竟然也没受伤,真是奇迹。我和李岚打好绳子,吴军利中段接应,大家一个一个抓着主绳滑下去,虽然有些磕碰,倒都没有受伤。

下到冰瀑底下,我们立即开了个小会,为保证安全,大队停止前进,就地扎营,刚好脚下有一块不大的平地,有很多雪,可以扎4-5顶帐篷。这时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摆在眼前:前面开路的段新和大家失去联系,已经半个多小时没有音信。大声呼喊后,听不到任何回音。当时决定大家扎营,由红飘带和背包负责,第2天安全出山。我和李岚去寻找段新。对各种情况都做了分析并定好对策后,我和李岚带上睡袋,头灯,攀登用具,主绳和少量食品出发寻找段新。

寻找过程十分艰苦,从晚上8点多开始,到凌晨4点,我和李岚不停地上山下山,攀石过溪,在灌木林中钻来钻去。我们仔细寻找雪地上的新鲜脚印,从支沟找到主沟,实际上大家的营地离主沟不过200多米。黑夜、路途艰难加上不熟悉情况,使得任何几十米的距离都变的神秘莫测。从主沟往下几百米,段新的脚印突然没有了,我们在周围反复寻找,没有任何踪迹。我们借助白天的记忆分析了地形,认为段新要么沿沟下去到了平地扎营,要么就近在某处扎营。我和李岚登上山顶,走到一处绝壁前,从这可以看到山口的那块平地,平地前好象有一间白房子,我断定是个庙,而段新可能在里面扎营。我们大声喊叫,吹哨子,用头灯照那所白房子,然后关掉头灯,里面竟然有微弱的灯光,我和李岚都看到了。这个信息真让人兴奋,一定是段新!舒口气,想象着见到段新的快乐场
面,我从包中掏出小瓶二锅头,喝了一口。在此后的几个小时里,我总是时不时地掏出酒来喝一口,然后再吃几口雪,或喝点溪水。也正是这个白房子,几十次在我和李岚的眼前出现,最后却证明只是一场虚幻。

从山顶下到沟底,我们沿沟而下,兴奋的心情使我们加快了脚步。李岚在溪流边扶断了一棵枯树,落入水中,湿了一只脚,我让她换换袜子,但她一点都没有在意,李岚是个坚强而善良的姑娘,有着丰富的高山经验,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丢下同伴的。我记述下这些文字,也是想告诉别人,在这样一个黑漆漆的夜晚,寒风呼啸,山高水深,有一个姑娘为寻找同伴而在危险的山林中顽强地走了8个小时,直到最后再也走不动一步。

快到山口了,我们又看到那个白房子,很近,好象只有2、3百米,我们用头灯照,又看到房中亮起微弱的灯光。我跟李岚说:找到段新后,我们一起扎营,现在回去比较危险,明早早起去会合大队。李岚说好。我们都相信段新就在前面,用手电回应我们。终于出山了,奇怪的是房子并不存在,有大块的平地,有很多牛羊粪,说明离村子不远,我们就在山前走啊转啊,无数次确认看到房子小庙,走过去要么是石头,要么什么都没有。最后,李岚已经走不动了。我们在一块大石头下打开睡袋,李岚很快睡去。我想吃点东西,只有饼干,吃一口满嘴干末,没有水,只好就一口白酒,火辣辣的难受。当时是12月3日凌晨4点。

早晨8点起来,我们又走到高处,确认周围的确没有任何建筑物。在远处2公里外,有个小村子。我和李岚原路返回营地,希望段新已经回来了,结果很失望。营地中大家已经收拾好,准备下撤,这时我从主沟向上游的方向看到段新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继续寻找。李岚太累了,虽然她坚持要再去,但体力已经不允许。大家虽然难过,但都保持着很好的理性,详细地安排了后续的事情,又在营地留下红飘带的红色飘带和纸条,我和红飘带整理好装备,向上游去寻找。大队在背包等的带领下出山。

雪地上的脚印很清晰,可以判断段新昨晚沿主沟往下走了一段,发现后队没跟上,就返回来寻找,结果错过了大队扎营的支沟,沿着主沟一直上去了。走了一段距离,脚印又消失了。我和飘带分析后开始上山,上山的路对我很艰难,几乎每走几步都要歇一下。本来想寻着昨天的路再走一遍,后来飘带分析,以段新的体力技术,白天走这些路都没有危险,最担心的昨晚上夜间登山发生滑坠摔伤。于是我们在附近的山脊沟谷寻找,没有任何结果。回去经过留纸条的地方,没有被动过。已经将近下午5点,我和飘带决定出山。到山前的村子是5点半,村民说过去了十多个背大包的人,但没有段新的消息。往前又走5里地是岭南村,租蹦蹦车时,一个司机告诉我们他在路上看到一个跟我们差不多的小伙子,穿着红色上衣,背个大包,手中拿个小撅头(冰镐),这正是段新的装束!
真是喜从天降。岭南离西金河口有35公里土路,不太好走,但蹦蹦车可以开。140元租辆蹦子,4元钱在老乡家吃了方便面,洗个热水脚,飘带的小腿昨晚在下一个小冰壁时磕破,血把衬裤染湿一大片,但他一直也没吭声。

7点45分,蹦蹦上路了,一路开往西金河口。天上半樽明月寒星万点,身边小五台群山连绵,小蹦蹦虽然颠簸,但车厢铺上了厚厚的一层麦秸杆,松松软软的,给席梦司都不换。途中经过赵家窑乡时,段新的消息进一步得到确认。原来段新跟队伍走散后,当晚在山沟扎营,第2天沿原路返回隧洞口,徒步走到赵家窑,身上没钱,好心的老乡给他煮了一斤面吃,后来走不动了,准备在村里休息,刚好大队坐蹦蹦车经过,发现了他。见面的场面一定很激动。真遗憾,从昨晚8点到现在,我一直在盼望这个场面,结果还是没赶上。

回到西金河口,坐上卧铺车,很快就沉沉睡去,周一早晨8点半才到三夫,飘带,段新,三合板,王小丕、刘平、暴走、李丹、博士和我,极其幸福地吃了一个早餐,吃掉了早点铺里所有的豆浆,豆粥,混沌,※※等。11点回到家中,程二出差,临走前在冰箱里放满了蔬菜水果和食物,她为我做过很多事情,我很少说什么,但我希望她知道我对她做的一切都心存感激。

同样的感激送给所有同行的朋友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771
主题: 7
帖子: 230
注册: 2001年12月
我的天啊!※※认为那是神山,是不可以亵渎的!但是偏偏。。。。。。还是保留一些净土吧,人类不要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4.224
主题: 53
帖子: 1711
注册: 2002年3月
在表示哀悼的同时很赞赏这种精神和毅力。致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29.379
主题: 73
帖子: 2800
注册: 2002年7月
不要以人定胜天,大自然才是最神圣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113
主题: 25
帖子: 299
注册: 2001年8月
哪怕带上一部业余电台。。。哪怕是30兆的手持机也好呀,信息不通。。要命的很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8.358
主题: 119
帖子: 3501
注册: 2001年3月
ZT

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谈北大登山队员失踪内外因

2002-08-15 07:51:00     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四日电题: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汪铁铭谈北大登山队员失踪事件内外因

  中新社记者沈晨

  北京大学登山队五名队员在攀登※※希夏邦马西峰时失踪的消息一直牵动着人们的心,就在救援人员日夜兼程赶往出事地的同时,人们也开始讨论起事故的原因以及它的意义,为此本社记者采访了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汪铁铭。

  对于北大登山队的失踪事件,汪铁铭认为,尽管从事登山运动避免不了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但如具备一定的登山经验,出发前详细准备,则可以将这些意外减少到最低限度。北大登山队此次失事,与队员们经验欠缺有很大关系。尽管北大登山队具备了登高山的基本能力,人员组成也符合中国登山管理中心在这方面的相关规定,近些年也登过不少七千米左右的高山,但对希夏邦马峰的基本情况并不是很清楚,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弱一些。

  据悉,北大登山队在进山时,※※登山协会人员曾建议他们携带卫星电话并接受高山向导,但被同学们拒绝了,这本身就说明同学们经验方面的不足。汪铁铭指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业余登山队,甚至是专业登山队,在登高山时这两件设备一般都不能缺少,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将来出现的不便。由于卫星电话是件奢侈品,即使在国家登山队中也属稀罕品,学生们拒绝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租用的费用太高。现在看来,正是由于通讯设备缺乏才导致救援工作不能及时展开。

  汪铁铭同时指出,北大登山队这次选择登山的季节也有不合理之处。他说,北大登山队选择的登山时间是在暑假期间,而希夏邦马峰的气候特征是每年六月初至九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会造成雨雪频繁、云雾弥漫的恶劣天气,这就直接导致雾气浓重,登山时的能见度比较差,更为要命的是由于气温相对高,山上的积雪非常容易融化松动形成雪崩。应该说春秋两季才比较适合登山,为此登山中心曾不同意北大登山队的决定,但由于学校方面、学生家长同意,同时※※登山协会也同意登山,登山中心才最终妥协。

  就学生社团的登山活动来说,汪铁铭表示最好以科考为主,不要过分追求高山登顶。他说,近几年不少高校都成立登山社团,应该说是个好现象,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们的业余活动范围,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登山活动来增强学生们的毅力和意志,而且一般学校的登山活动都附带有科考活动。但如果主要目的是追求成功登顶,容易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事故,他表示近几年来大约有二十多名非专业登山人员丧生,其中大部分就是学生,毕竟登山活动尤其是登高山是一项危险性相对大的活动,它需要的是常年累月积累经验,对于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很困难,毕竟不是专业登山运动员。

  对于此次事件后登山中心是否会对国内登山活动尤其是学生行为有所限制时,汪铁铭表示,限制是不可能的,也不切合实际,现在当务之急是进行引导。目前教育部准备在学校推出“野外生存训练”计划,因此他提倡学校登山社团最好多开展一些六千米以下的以科考为中心的低山攀登活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同时也进行了科考工作。

  汪铁铭还透露,为了使国内登山运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登山管理中心准备出台新的国内登山管理规定,不过并不对登山资格的认定进行重新界定。这项新规定将对从事户外登山、探险人员的领队和向导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当然我们还会根据新规定出台一系列的配套规定,力争将这项活动的危险性降到最低”,汪铁铭最后说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hf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8.7
主题: 57
帖子: 3015
注册: 2000年9月
季节不合,没有向导,没有电话,没有保险,没有援助。。。这样去登山不是鲁莽是什么?
18岁就成年了么?我看现在的大学生,毕业的那天还不一定能叫成年呢。看一看每年新生入学时食堂里的6拖1现象就知道18岁能不能叫成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3
帖子: 656
注册: 2002年7月
其实登山属于极限运动,少有疏忽就足以致命。看来这次失事是有大意的因素在内的。这种过分自信的行为不值得提倡,也不易给于过高评价,应该总结经验让后人警惕。
很多人都认为学生不应该参与这种运动,认为会给家人带来悲痛。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谁不是阿妈生的?难道只有在读书时去世家里人才会难过吗?哪岂不是只有无迁无挂的人才能去做?
无论结论如何,让死者安息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5.553
主题: 173
帖子: 8442
注册: 2001年9月
优质内容勋章
登雪山冒险其实就是拿生命赌感觉, 俺很同意楼下一位DX说的, 大自然是要尊重的, 不是
要征服的, 况且就算运气好, 平安到顶, 也不过说明运气好, 准备得好, 无它... 高峰仍然
屹立, 况且还在不断长高... 要真想'征服'全世界的高峰,俺倒有个主意 - 好好学习锻炼身体, 当个中国宇航员

要是为了拉赞助, 做广告, 或者赌一口气就更不足惜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235
主题: 28
帖子: 1332
注册: 2001年12月
兔子跑吧:¥%¥#……—……%¥!!*^o^*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643
主题: 651
帖子: 1119
注册: 2001年7月
无论如何,还是可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76
主题: 107
帖子: 5657
注册: 2000年11月
优质内容勋章
山鹰曾拒绝外援 探险不是冒险登山新规定紧急出台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2年08月14日17:27 北京晚报
 【仍 人员仍在途中
  今天上午,※※登山协会的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已于昨天中午从
※※动身前往希夏邦马西峰的7名救援小组成员目前还在路上,预计如果天气没有变化,
他们应该在今天下午到达海拔5440米的大本营。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8月份是希夏邦马
西峰的雨季,虽然有公路可以直接通往大本营,但由于道路十分泥泞,因而从很大程度
上拖延了救援
小组到达的时间。
  8月7日,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5名队员在攀登位于※※境内的希夏邦马西峰顶峰的
过程中,遭遇雪崩,两人遇难,三人失踪。这5名队员是林礼清、杨磊、卢臻、雷宇、张
兴柏,已遇难的两人身份尚未能确认。
  据悉,参加此次攀登的共有15名队员,其中12名男队员、3名女队员,登山队是7月
13日从北京出发的。
  在藏语中,“希夏邦马”意为“气候严酷”,的确,希夏邦马峰每年大部分时间风
雪肆虐,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温度极低,最低可达-60°C,平均气温在-40°C至-5
0°C之间。一年中只有9月初至10月末这段短暂的秋季,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
的最佳季节。而目前正处在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整座山经常处于云雾
弥漫、冰雪肆虐的恶劣气候中。
  谢绝携带卫星电话
  这次前往救援的7名※※登山协会成员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登山经验,他们中的大部分
人曾经跟随※※或国外的一些登山队攀登过希夏邦马西峰,对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都
非常熟悉。而且,为了联络方便,救援人员随队携带了海事卫星电话。当记者询问,为
何遇难的5名北大登山队队员并未随身携带这种卫星电话时,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北大
登山队队员在前期进行准备时的一些情况。
  从去年开始,北大登山队就开始与※※登山协会联系有关登山的事情。今年7月17日
,登山队的15名成员到达※※后,还专门到登山协会听取建议。当时,登山协会的工作
人员就向北大登山队的队员推荐使用海事卫星电话,同时也可以从登山协会挑选几名经
验丰富的队员作为高山向导。但是北大的同学最终还是决定依靠自己进行冲顶,谢绝了
卫星电话和高山向导。
  8月7日失去联系
  ※※登山协会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忆了北大登山队员当时报告的事件经过。7月24日
,北大登山队在海拔5440米的位置建立了大本营,与传统意义上大本营的海拔相比,这
一位置显得有些偏高。受采访时也曾提到,由于这个季节※※地区气温偏高,雨水多,
这就导致了雾气和云层很厚,登山的能见度比较差。而且由于气温高,山上的积雪非常
容易融化松动,从而造成雪崩。应该说,9月份后才是比较适宜登山的季节。虽然登山协
会曾向北大山鹰社提出过登山时间方面的建议,但由于种种原因,队员们还是没有改变
原来的计划。
  另外,从登山队员拍回的照片看,雪崩的面积比较大,而且雪崩位置的下缘已经形
成了一个60度角的陡坡,所以救援人员是否会沿着登山队员的路线进行搜救还要看当时
的天气和地理情况。营救工作迅速展开
  得到消息后,各方开始迅速处理这起山难,中国登山协会和※※登山队将全力以赴
,配合北大登山队进行救援搜索。据了解,中国登山协会于昨天下午5时接到事故报告,
今天已派出原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和教练员罗森赶赴※※※※登山队今天也已经派
5名有经验的运动员离开※※,赴希夏邦马峰西峰救援搜索,预计今天进入山区,但由于
当地风雪很大,营救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管理新规定要出台
  记者今天从中国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了解到,一项旨在将登山运动管理科学化、规
  8月2日,天气状况良好,登山队将登山路线修到了海拔6600米,建立了一号营地和
二号营地,并且将物资运送完毕。之后虽然天气有些变化,但对于登山队的A、B、C三个
小组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
  8月7日,上午11时左右,B组通过步话机与A组联系,得知A组(也就是遇难的5名成员
)正在6700米以上修路,并已经到达两块大石头的位置。此后联络出现中断,一直到傍晚
仍未联系上。
  8月8日,B组的四名成员向上攀登寻找,直到晚上8点仍未在A组的营地发现A组队员
归来。这天夜里,B组彻夜没有关闭头灯,期望着能给A组的队员引路,但A组一夜没有消
息。8月9日,由于与下面营地联络不畅,B组派两个人下山报信,另外两个人上山搜寻。
在通往顶峰的路上,大约海拔6700米以上的位置,发现两名队员的遗体,在两块巨石下
面,发现有大规模雪崩的痕迹。没有发现其他的生还者。当时登山队员拍摄了雪崩地的
照片,但由于事件发生得太突然,队员们并未在雪崩附近留下记号,也没有能辨认出遇
难的两名队员。
  8月12日,负责报信的登山队员终于到达※※登山协会。目前,大本营有7名队员在
留守,大家情绪比较稳定。
  队员没有改变计划
  登山队员遇难的消息一经传出,就有专家指出,希夏邦马西峰的气候特征是每年6月
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会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的无常恶劣
天气,因而并不是登山的最佳季节。※※登山协会的工作人员在接范化的新规定即将出
台,这项新规定将对从事户外登山、探险人员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明确规定,户外登
山、探险活动只有在高山向导的带领下才能进行。“当然我们还会根据新规定出台一系
列的配套规定,力争通过我们的工作将这项活动的危险性降到最低。”李致新主任介绍
说。近年来,随着户外登山、探险活动在※※的兴起,不少人热衷于户外登山和探险活
动,然而由于技术条件和户外经验的不足,全国各地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户外登山、探
险事故,李致新主任认为,对于户外登山、探险活动应该持谨慎态度,现在中国登山运
动管理中心提倡有益于大众的健身运动,反对那种盲目的冒险活动。
  对于这次北大山鹰社发生的事故,李致新主任非常惋惜,他说北大山鹰社是全国登
山界中素质较高的一※※伍,他们攀登希夏邦马西峰的活动是经过当地有关部门批准的
,没有想到的是出现了这样的意外。
  探险并不等于冒险
  5名北大学生在攀登希夏邦马西峰时遇险的消息占据了今天各媒体的头条位置,尽管
记者已经从北大校方和※※登山队获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失踪学生的生还可能极
小,而且在搜救过程中已经发现了两具遗体,然而人们仍然心怀期待,不愿将遇险的5名
风华正茂的学子写成“遇难者”。
  据中国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李致新主任介绍,北大山鹰社是一支素质很高的队伍,他
们曾经取得过良好的高山探险成绩。此次他们攀登的希夏邦马西峰海拔只有7292米,“
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危险”,对于具有丰富高山探险经验的北大山鹰社成员来说,应
该没有什么问题,正是怀着这样的心理,他们在登顶前没有接受任何“外援”。然而,
他们同样应该知道,此时正是希夏邦马峰降水量较大的季节,并不适宜登山。而前方的
信息反映,出事的前一天是大雾天气,这证明此地有降雪,对高山探险人员来说最可怕
的雪崩恰恰容易发生在大量的降雪之后,他们就在这种相互间缺乏通讯工具、缺乏高山
向导的情况下,盲目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出发了。
  当记者点击该新闻专题时,看到了互联网上长达74页、铺天盖地的议论,“他们彰
显了生命的意义”、“这才是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大写的人”……在这些充满了豪迈
激情的文字背后,没有人想到这5位失踪学子的年迈双亲、没有人提起正承受着重重压力
的老师们,更没有冷静后的思考:盲目的探险就等于冒险,不要再让所谓的探险以年轻
的生命为代价。高山探险中充满了各种不可知的危险,对自然的征服和对自身的挑战吸
引着人类进步的脚步,然而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以自身力量所及为基础,脱离了这个基
础和前提的牺牲则是无谓的。-本报记者左颖蔡文清王海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2.517
主题: 36
帖子: 5199
注册: 2000年6月
俺做事总会想“万一、、、、”,不是怕,是考虑多些而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6.947
主题: 185
帖子: 7656
注册: 2001年2月
今天晚报说,北大学子拒绝了携海事卫星电话,拒绝了当地高山向导,拒绝了※※登山队的建议(9月之后再来),最后,勇气和科学的比较就是产生意外.
登山这种挑战自我的极限的运动,还是需要仔细准备和财力支持的,我们视这些孩子为勇士,但是他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每一次挑战是为了证明自我,更好的前进.
建议所有登山,户外冒险运动的组织者,需要更多的悉心准备.
希望永远不要出现这样的悲剧(或者说是壮烈的一幕).
至于孩子们是不是为父母考虑,我觉得应该考虑(只不过没有一个队员事前知道这个悲剧),不能说明他们就不考虑责任,没有必然联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613
主题: 107
帖子: 1261
注册: 2002年1月
一个低等的鞭毛虫,如果你在水滴边上点一点盐水。
鞭毛虫都会四散奔逃。

避祸求生,是所有生物的共性。
何况人呢?

我不同意 所谓理想或者精神的说法。
这个社会不是用精神或者理想实现的,
是干出来,说最普通的老话:“枪杆里出政权”。
不是游戏出国家。

登山本身就是一个专业娱乐,一个生活调剂。
我看和街头的山地车爱好没有本质差别。

登上了一座山,也不能说征服了山。
登山者看到自己的能力,但并不能说全中国人民也有这个能力。
因为至少行头等很多是国外的,最少材料是国外。

登山不过是自己玩,有人喝彩。
玩的比较专业,比较肯下本钱,
因为一摔下去就是一个北大骄子的损失!

挺可悲:
也许因为是摔的是北大的,才会如此著名。
如果摔的是“北京工业大学”的(我就是那里出来的)
估计就草草报道,甚至没有报道。

如果那时候摔下去的是我,
估计我穿的还不如北大的学生呢,
(可能是因为我的学校没有北大有名,而得到的赞助少,
甚至没有,还要因为这个爱好被家长骂)

死的很难看,很平等。
但如身后有知,境遇不同。

伤者节哀,慧者心净。
我不过有些感慨,随便说说。

[血色黄昏 编辑于 2002-08-14 15:53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5.672
主题: 38
帖子: 4106
注册: 2000年11月
我认为:

一个人喜欢登山是可以理解的,同样,一个人怀疑另一个人登山的理由,也是可以理解的,别吵起来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983
主题: 43
帖子: 2186
注册: 2001年6月
阿囡阿囡:

医生 好—————帅——————啊——————!!!!!(我脸红了)

^_^ 医生是我朋友,是很帅的!阿囡阿囡,什么时候来上海逛逛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北大登山队遭遇雪崩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