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堆栈】与【蒙版】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400247 回帖:250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157
主题: 1
帖子: 155
注册: 2012年6月
这帖要支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6
主题: 3
帖子: 355
注册: 2012年1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9 22:32
单次快门30s,两个30s之间的间隔应该是很小,没算过,应该小于1秒(可能0.3秒?),因为用的是高速连拍模式
这个间隔当然是越小越好,快门的设置技巧首帖中有链接,可以看看
右上角是飞机的灯,闪烁的,因此是点线的;斜穿大拇指的是机轨,大灯是长亮的,因此连续的
说来说去可能让你更糊涂了:转弯的只开"转向灯",直行的只开大灯?反正我也不太明白这些飞机究竟是怎么回事,角度问题?有时候虚线和实线的机轨能同时捕捉到。。。
开VR的话,应该不是难事吧

刚才看了下原片,虚线的那个其实也带有一条实线的轨迹,但是没有虚线亮,后期整体压暗后就不可察觉了


看明白了,本来飞机是要飞过来的,突然发现有人在裸拍,怕飞机被打,就逃了。 本帖最后由 云行者D 于 2012-11-20 09:0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511
主题: 11
帖子: 1152
注册: 2011年2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8 22:37
约30多张叠加(平均值),单张0.05秒/F16,无ND,对前景石头单独曝光再合成进去


太赞了!
就是天与水的分界线再自然些看起来更舒服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511
主题: 11
帖子: 1152
注册: 2011年2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8 20:12
151楼的这张确实是一次合成的,虽然成功了,但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正常的做法应该将所有亮的合成一张,所有暗的合成一张,对这两张再结合蒙版合成。也就是说,包围曝光生成的照片,必须得进行人工干预(利用蒙版、笔刷、选区等工具),无法自动合成(HDR可以自动合成,不在讨论范围内)。后来我的照片也都是人工合成的。
有人称PS为"选择的艺术",说明了精确建立选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手不比物理GND简单,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数码暗房的原因之一。但一旦熟练,两者应该都很容易。
好像有点说多了


谢谢详细讲解,看来手工还是免不了,我就是头痛选区。
不多嘛,您说得越多越好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云行者D 发表于 2012-11-19 21:40
请教楼主,这张的间隔时间(一次快门开启到另一次快门开启的时间间隔)是多少?如果想拍出连续的星轨,一般间隔时间(一次快门结束到下一次快门开启)保持多少合适? 还有就是右上角的点线曲线是什么光源呀?斜传大拇指的长光是飞机么? 为什么是连续的呢 (没有间隔时间么?如果没有时间间隔,右上的点状曲线是什么呢?)

没实拍经验的表示看不懂这张照片
单次快门30s,两个30s之间的间隔应该是很小,没算过,应该小于1秒(可能0.3秒?),因为用的是高速连拍模式
这个间隔当然是越小越好,快门的设置技巧首帖中有链接,可以看看
右上角是飞机的灯,闪烁的,因此是点线的;斜穿大拇指的是机轨,大灯是长亮的,因此连续的
说来说去可能让你更糊涂了:转弯的只开"转向灯",直行的只开大灯?反正我也不太明白这些飞机究竟是怎么回事,角度问题?有时候虚线和实线的机轨能同时捕捉到。。。
云行者D 发表于 2012-11-19 22:08
手持 1/8 秒,赞
开VR的话,应该不是难事吧
以下内容由 半岛雪人 于 2012-11-19 22:37 补充
刚才看了下原片,虚线的那个其实也带有一条实线的轨迹,但是没有虚线亮,后期整体压暗后就不可察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6
主题: 3
帖子: 355
注册: 2012年1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9-7 21:18
堆栈之有所不能
示例图片:日落之前,F20、1/8秒,画质不理想(跟手持也有关系)


手持 1/8 秒,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6
主题: 3
帖子: 355
注册: 2012年1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8-29 23:04
星空下的大拇指


请教楼主,这张的间隔时间(一次快门开启到另一次快门开启的时间间隔)是多少?如果想拍出连续的星轨,一般间隔时间(一次快门结束到下一次快门开启)保持多少合适? 还有就是右上角的点线曲线是什么光源呀?斜传大拇指的长光是飞机么? 为什么是连续的呢 (没有间隔时间么?如果没有时间间隔,右上的点状曲线是什么呢?)

没实拍经验的表示看不懂这张照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约30多张叠加(平均值),单张0.05秒/F16,无ND,对前景石头单独曝光再合成进去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兮南兮蓝 发表于 2012-11-18 15:27
多谢楼主,继续学习,从149楼看到152楼,愚钝,还是没看懂,模拟GND效果,是不是直接堆栈就可以还是要结合其他手段呢?
恰好硬盘里有几张前段时间拍的包围曝光,用包围的两张(一张按天空曝光一张按地面),载入堆栈,中间值和平均值都估摸着试了试,结果相比暗的那张天空被提亮了很多,相比亮的那张地面又被压暗了许多,和正常曝光那张差不多,动态范围没有明显变化并且还灰了,而用最大值则跟亮的那张又差不多。达不到老师的效果。
151楼的这张确实是一次合成的,虽然成功了,但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正常的做法应该将所有亮的合成一张,所有暗的合成一张,对这两张再结合蒙版合成。也就是说,包围曝光生成的照片,必须得进行人工干预(利用蒙版、笔刷、选区等工具),无法自动合成(HDR可以自动合成,不在讨论范围内)。后来我的照片也都是人工合成的。
有人称PS为"选择的艺术",说明了精确建立选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手不比物理GND简单,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数码暗房的原因之一。但一旦熟练,两者应该都很容易。
好像有点说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511
主题: 11
帖子: 1152
注册: 2011年2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7 20:27
落日那个,在150和151楼有说明


多谢楼主,继续学习,从149楼看到152楼,愚钝,还是没看懂,模拟GND效果,是不是直接堆栈就可以还是要结合其他手段呢?
恰好硬盘里有几张前段时间拍的包围曝光,用包围的两张(一张按天空曝光一张按地面),载入堆栈,中间值和平均值都估摸着试了试,结果相比暗的那张天空被提亮了很多,相比亮的那张地面又被压暗了许多,和正常曝光那张差不多,动态范围没有明显变化并且还灰了,而用最大值则跟亮的那张又差不多。达不到老师的效果。 本帖最后由 兮南兮蓝 于 2012-11-18 15:3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511
主题: 11
帖子: 1152
注册: 2011年2月
这张非常通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约20几张合成,单张F16/0.8秒/ND16,无包围
这次比较乱,以至于最后都想不起步骤了,好像连中间值都用上了。。。就像有个朋友说的那样,后期得有点恶心了。。。
其实单张能更漂亮点,这次就是想看看还灰不灰,反正最终结果看起来不比单张的原片灰,也不比实际场景灰
初步感觉向右曝光但后期不压暗的话容易灰,强行提亮也容易灰,海边场景容易灰(翻翻坛子里的高原片子普遍比海边透亮,高原的湖边也没有雪山透亮),慢快门本来就容易灰,越慢越灰,平均值比最大值和中间值容易灰。。。不想再纠结这个问题了,慢慢来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厚工坊 发表于 2012-11-17 21:53
现在数码时代,Gold-N-Blue Polarizer 基本退出舞台了,我是玩胶片时代留下的。大,中画幅论坛里记得有几位用得出神入化的牛人,其中一位ID 记得是 P67II。
16MM 以上的超广角在胶片上还好。在数码上的确有发灰问题,我也不懂为什么,可能是纠正畸变的玻璃组问题?特别是当年135系统 几乎 14mm 以上没有滤镜支架适合的(对岸有牛人能用黑卡代替,听说现在无忌出了款能给超广角用的支架)无法使用 GND,现在利用堆栈应该很很出彩。不过老超广角在数码上的红移还是无法解决呀。要不就上SONY VG900E + CZ 16MM F8 + VM 12MM F5.6
有点跟不上厚工的思维了
反正我要是上超广最多就是16mm,比如16-35 F4,14-24则过于"贵重"了,虽然它更适合裸拍。(是不是史泰龙还是什么的有大灯泡的支架,不太了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2
主题: 8
帖子: 1129
注册: 2012年6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7 20:35
按照CPL的原理,应该起一点作用,但主观推测作用不会太大,我没有CPL,瞎说的
在站内检索到云漫DX提到过这个Gold-N-Blue Polarizer,很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效果,期待厚兄
你说鱼眼我想到一个问题,对同一场景,相比鱼眼,超广应该更容易发灰,而我DX的18mm,应该更灰,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现在数码时代,Gold-N-Blue Polarizer 基本退出舞台了,我是玩胶片时代留下的。大,中画幅论坛里记得有几位用得出神入化的牛人,其中一位ID 记得是 P67II。
16MM 以上的超广角在胶片上还好。在数码上的确有发灰问题,我也不懂为什么,可能是纠正畸变的玻璃组问题?特别是当年135系统 几乎 14mm 以上没有滤镜支架适合的(对岸有牛人能用黑卡代替,听说现在无忌出了款能给超广角用的支架)无法使用 GND,现在利用堆栈应该很很出彩。不过老超广角在数码上的红移还是无法解决呀。要不就上SONY VG900E + CZ 16MM F8 + VM 12MM F5.6

本帖最后由 厚工坊 于 2012-11-17 22:0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6
主题: 3
帖子: 355
注册: 2012年1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7 20:50
兄弟客气了
理解的很透彻

这个题材,最好还是用几分之一秒的快门比较好

多谢雪人兄指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6
主题: 3
帖子: 355
注册: 2012年1月
另外,不是万不得已,最好还是用脚架,并把ISO降下来
我也就手持过一次,因为实在是没办法
[/quote]

向雪人兄这种严肃的玩态表示严重的崇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云行者D 发表于 2012-11-17 20:27
雪人兄,敬佩、仰慕、崇拜你的话就不多说了,帖子收藏了有几周,昨天看完第四页,今天实在忍不住去实践了一把。

这个堆栈方法帮助我实现了之前一直想拍,但始终没有拍出的效果。对于俺们这种对拍照没有太多苛求,又比较懒 的人而言,这个方法太实用了:  不用滤镜(裸拍),不用在意时间(白日),不用三脚架(不嫌重当然好,俺们比较懒,要裸就裸到底吧)。

以下是手持 单张 1/250 (单张还是要保证好质量的,手抖,不敢更慢了) , F16(想对比效果,前后都想清楚点), ISO1600(反正 有 平均值,中间值,最大值,可劲儿造 )。

兄弟客气了
理解的很透彻
云行者D 发表于 2012-11-17 20:36
手持了 13 张, 间隔 差不多 0.5- 1 秒的样子。上半部分 用了中间值 (右上角去鸟),下部用了平均值想要水流效果。然后图章工具,色阶什么的常规方法处理了一下。效果基本出来了,下次拍个 30 张,效果应该会更好。

把一段连续的时间分割为多个离散的时间,再在同一时刻体现。。。。

这个题材,最好还是用几分之一秒的快门比较好 本帖最后由 半岛雪人 于 2012-11-17 20:53 编辑

以下内容由 半岛雪人 于 2012-11-17 20:59 补充
另外,不是万不得已,最好还是用脚架,并把ISO降下来
我也就手持过一次,因为实在是没办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6
主题: 3
帖子: 355
注册: 2012年1月
手持了 13 张, 间隔 差不多 0.5- 1 秒的样子。上半部分 用了中间值 (右上角去鸟),下部用了平均值想要水流效果。然后图章工具,色阶什么的常规方法处理了一下。效果基本出来了,下次拍个 30 张,效果应该会更好。

把一段连续的时间分割为多个离散的时间,再在同一时刻体现。。。。

本帖最后由 云行者D 于 2012-11-17 20:4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指山 发表于 2012-11-17 20:25
膜拜雪人,泡菜认真学习来了。
兄弟客气了,谢谢支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厚工坊 发表于 2012-11-17 18:29
不知道装CPL 会否有用呢? 我拍慢快门的小心得是 因为常常前面得加 3块GND。个人认为 Gold-N-Blue Polarizer 比普通 CPL 更能让照片不灰。根据现场当场订色温也有一定帮助。准备明天拿鱼眼去试试堆栈
按照CPL的原理,应该起一点作用,但主观推测作用不会太大,我没有CPL,瞎说的
在站内检索到云漫DX提到过这个Gold-N-Blue Polarizer,很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效果,期待厚兄
你说鱼眼我想到一个问题,对同一场景,相比鱼眼,超广应该更容易发灰,而我DX的18mm,应该更灰,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兮南兮蓝 发表于 2012-11-17 10:50
佩服楼主的钻研创新精神,我是来学习的,发灰是直观感觉。
也一直在找替换GND的办法,硬边GND,画面中有不规则的山头、建筑会明显变黑,而用软边又往往达不到效果,最主要的是,用超广角拍摄,画面两侧边角严重失光,非常不自然,而楼主这个办法这些问题都好像都不存在,希望能解决发灰的问题。
还有就是,照片数量可否少一些,硬盘压力啊
南兄客气了。发灰的问题我自己也是有感觉的(尽管有时候也是无感觉),解决的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但包围曝光这个技法也不是我首先使用,这是早已被证实的、可行的技术。我也是在学习中,并将它跟堆栈结合。希望大家都进行一些摸索、尝试,有成果一起分享。如果有高人指点就更好了
照片数量是怎么回事?我的500G硬盘也没觉得压力大啊
兮南兮蓝 发表于 2012-11-17 10:56
上下传统合成?
不过这张斜侧光的应该不是很有代表性
主贴上大逆光那几张比较挑战
比如落日海面那两张,很想知道楼主用堆栈处理这类包围曝光的技术细节
是的,简单的合成,顶贴用的
落日那个,在150和151楼有说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6
主题: 3
帖子: 355
注册: 2012年1月
雪人兄,敬佩、仰慕、崇拜的话就不多说了,帖子收藏了有几周,昨天看完第四页,今天实在忍不住去实践了一把。

这个堆栈方法帮助我实现了之前一直想拍,但始终没有拍出的效果。对于俺们这种对拍照没有太多苛求,又比较懒 的人而言,这个方法太实用了:  不用滤镜(裸拍),不用在意时间(白日),不用三脚架(不嫌重当然好,俺们比较懒,要裸就裸到底吧)。

以下是手持 单张 1/250 (单张还是要保证好质量的,手抖,不敢更慢了) , F16(想对比效果,前后都想清楚点), ISO1600(反正 有 平均值,中间值,最大值,可劲儿造 )。

本帖最后由 云行者D 于 2012-11-17 20:39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54
主题: 0
帖子: 59
注册: 2011年5月
膜拜雪人,泡菜认真学习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欣岳海川 发表于 2012-11-17 10:20
今天继续学习!
其实把首帖的内容看看就差不多了
另外也不用天天顶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2
主题: 8
帖子: 1129
注册: 2012年6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6 18:36
想用最大值合成的话正常曝光或者向右曝光即可,合成后整体会稍微变亮;而平均值的话最好向右曝光,如果最亮点是移动的对象,那么合成后会将最亮的地方平均掉。无论哪种方式,最好不要欠曝,这跟通常的拍摄其实都一样。
个人基本上都是M档点测,发帖时有用的曝光时间都会列出来,并注明一共多少张,而单张的exif显然具有误导作用。如果针对哪张想看完整的exif,只要提出我肯定会单独copy出来,甭客气
感谢南蓝提出这个问题,发灰的现象有几个朋友也提醒过我,现在还在找原因中。可能前期和后期都存在问题,即有的原片就灰,有的原片不灰后期完就灰。南蓝兄是否有好的建议?其实我觉得慢门的片子更容易发灰才对。另外关于水面不自然,是指边界处理不自然,还是明暗过渡不自然,能否就具体哪张的哪个位置详细指点一下?我的图也可以随便写写画画

包围曝光的问题,在问题解决前先归为个人的问题,希望不要影响大家对数码包围的看法

不知道装CPL 会否有用呢? 我拍慢快门的小心得是 因为常常前面得加 3块GND。个人认为 Gold-N-Blue Polarizer 比普通 CPL 更能让照片不灰。根据现场当场订色温也有一定帮助。准备明天拿鱼眼去试试堆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511
主题: 11
帖子: 1152
注册: 2011年2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3 22:37
海蛎子都被抠光了...

两张包围


上下传统合成?
不过这张斜侧光的应该不是很有代表性
主贴上大逆光那几张比较挑战
比如落日海面那两张,很想知道楼主用堆栈处理这类包围曝光的技术细节

本帖最后由 兮南兮蓝 于 2012-11-17 11:1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511
主题: 11
帖子: 1152
注册: 2011年2月
佩服楼主的钻研创新精神,我是来学习的,发灰是直观感觉。
也一直在找替换GND的办法,硬边GND,画面中有不规则的山头、建筑会明显变黑,而用软边又往往达不到效果,最主要的是,用超广角拍摄,画面两侧边角严重失光,非常不自然,而楼主这个办法这些问题都好像都不存在,希望能解决发灰的问题。

还有就是,照片数量可否少一些,硬盘压力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02
主题: 0
帖子: 109
注册: 2011年3月
今天继续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02
主题: 0
帖子: 109
注册: 2011年3月
谢楼主!看了200多贴,眼也看花了,收藏了在继续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两张放在一起对比,有点改善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堆栈】与【蒙版】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