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堆栈】与【蒙版】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400248 回帖:250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在上一张基础上,对天空以下的海面进行了局部处理:增大对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现做一张,上半部20张*10秒,下半部单张30秒,ISO200/F8/M档/点测/日光,都使用了ND16(应该再使用个景深包围...)
这张是按照以前常规处理方法:RAW中微调白平衡/平均值叠加出上半部/叠加并刷出下半部,整体调些颜色对比什么的,没有再进行其他局部处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小蜗是蜗牛 发表于 2012-11-16 20:01
营养贴,非常感谢
下联:大海非海马
谢谢小蜗牛支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8
主题: 1
帖子: 17
注册: 2012年11月
营养贴,非常感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chaoswei 发表于 2012-11-15 23:18
弱问LZ 由于木有exif信息,想求证一下一直以来的疑问,如此叠加合成,每张的照片应该如何曝光?是应该正常曝光还是欠曝也可以?
想用最大值合成的话正常曝光或者向右曝光即可,合成后整体会稍微变亮;而平均值的话最好向右曝光,如果最亮点是移动的对象,那么合成后会将最亮的地方平均掉。无论哪种方式,最好不要欠曝,这跟通常的拍摄其实都一样。
个人基本上都是M档点测,发帖时有用的曝光时间都会列出来,并注明一共多少张,而单张的exif显然具有误导作用。如果针对哪张想看完整的exif,只要提出我肯定会单独copy出来,甭客气
兮南兮蓝 发表于 2012-11-16 03:06
慢门效果的不错,但是模仿GND效果,包围的几张,明显发灰了,而且水面也一样不太自然
感谢南蓝提出这个问题,发灰的现象有几个朋友也提醒过我,现在还在找原因中。可能前期和后期都存在问题,即有的原片就灰,有的原片不灰后期完就灰。南蓝兄是否有好的建议?其实我觉得慢门的片子更容易发灰才对。另外关于水面不自然,是指边界处理不自然,还是明暗过渡不自然,能否就具体哪张的哪个位置详细指点一下?我的图也可以随便写写画画
以下内容由 半岛雪人 于 2012-11-16 18:37 补充
包围曝光的问题,在问题解决前先归为个人的问题,希望不要影响大家对数码包围的看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511
主题: 11
帖子: 1152
注册: 2011年2月
慢门效果的不错,但是模仿GND效果,包围的几张,明显发灰了,而且水面也一样不太自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59
主题: 15
帖子: 134
注册: 2011年3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4 20:48
千万不要叫老师,我们一起探讨、学习
大致分几种情况:
1.哪个是运动的就对哪个曝光、连拍,不动的部分单独曝光一张再合成进去
2.如果都动,那就开启包围曝光并连拍,文件数量翻一番
3.如果都动,且不允许不连续,那就不能包围曝光了,要么舍弃一边,要么使用GND
比如要将天上星轨地下车轨都要收到画面中,但车灯明显比星星亮得多,这种场合最好用GND。
但下面这张,虽然没用GND,但车轨看起来并没有过曝太多,因为合成的时候专门选了些不过曝的、连续的车轨


很详细,谢谢雪人兄指导,下次用机会过来发作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52
主题: 0
帖子: 2
注册: 2011年11月
弱问LZ 由于木有exif信息,想求证一下一直以来的疑问,如此叠加合成,每张的照片应该如何曝光?是应该正常曝光还是欠曝也可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isgaojiao 发表于 2012-11-14 15:16
看了雪人老师的帖子及作品,学到了很多,老师强人一个!
但还有一个疑问,比如一个很常见的场景,光比过大时,天空与地面只得一方曝光正常。

使用师傅这种方法应该如何测光呢,是地面正曝,还是天空?
千万不要叫老师,我们一起探讨、学习
大致分几种情况:
1.哪个是运动的就对哪个曝光、连拍,不动的部分单独曝光一张再合成进去
2.如果都动,那就开启包围曝光并连拍,文件数量翻一番
3.如果都动,且不允许不连续,那就不能包围曝光了,要么舍弃一边,要么使用GND
比如要将天上星轨地下车轨都要收到画面中,但车灯明显比星星亮得多,这种场合最好用GND。
但下面这张,虽然没用GND,但车轨看起来并没有过曝太多,因为合成的时候专门选了些不过曝的、连续的车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59
主题: 15
帖子: 134
注册: 2011年3月
看了雪人老师的帖子及作品,学到了很多,老师强人一个!
但还有一个疑问,比如一个很常见的场景,光比过大时,天空与地面只得一方曝光正常。

使用师傅这种方法应该如何测光呢,是地面正曝,还是天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海蛎子都被抠光了...

两张包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咔嚓熊 发表于 2012-11-13 19:32
雪人兄好!
纷繁!复杂!倚门观望!呵呵~~`
斋顶一哈!
咔嚓兄过来看望甚是高兴,就是这里有点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826
主题: 40
帖子: 35472
注册: 2009年10月
优质内容勋章 内容贡献勋章
雪人兄好!

纷繁!复杂!倚门观望!呵呵~~`

斋顶一哈! 本帖最后由 咔嚓熊 于 2012-11-13 19:3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厚工坊 发表于 2012-11-12 23:04
感觉那位老鸟选了120加后背的原因。如果用大画幅接数码背,在他室内这种环境下抖动可以忽略不计。
我用4X5 拍微距,曝光N个小时,曼富图的碳架。室内环境,出来的细节也没抖动。
对中画幅大画幅不了解,原因是120比4X5的机震更大是吧?
在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如果用堆栈确实能提高细节,那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对室内静物摄影应该会有帮助,哪怕能提升一成两成都行。有空我也做做试验,但肯定不能奢望跟16-shot技术相比了

"神拍手"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在iTunes Store里面搜索powercam就能找到
主要是一些花哨的滤镜,家里孩子喜欢玩,会有一些滑稽的效果,拍完一起乐呵乐呵也算有意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2
主题: 8
帖子: 1129
注册: 2012年6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2 21:31
星轨与车轨

88张*30秒/ISO400/F3.5
其中车轨的部分实际上只用了88张中的约不到20张,
只挑出了那些连续的且亮度不太高的车轨参加合成
具体步骤是:88张用"最大值"合成图像A(星轨OK,路面已经过曝了),
对那20张用"最大值"再成为图像B(星轨不连续了,但道路上的车轨OK)
将A盖到B上,用蒙版将过曝的道路涂掉,露出B的车轨

无论两次快门的间隔时间有多小,都会导致车轨断线,
因为车速实在比星星快太多(即使是龟速的星星在100%看也会断线)
因此,拍车轨的单次快门最好是长点,比如30秒,或者干脆B门
如果实在是不能将单次快门时间延长,那么可以考虑连拍的数量多些,
这样的结果是虽然能将道路用灯光铺满,但看不到一条一条的线状光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2
主题: 8
帖子: 1129
注册: 2012年6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2 20:10
从仙娜的帖子可以看出脚架和防抖的重要性,以至于那位老鸟玩家从来没对16-shot模式成功过
回到堆栈的平均值,从原理上来说它只能增强细节而不会减弱,而实际应用中确实减弱了细节,这应该就是抖动(机器或目标)的原因。如果想要达到理论上的效果,那么起码得配置跟成功应用16-shot同样的周边。这实在太难了。。。

感觉那位老鸟选了120加后背的原因。如果用大画幅接数码背,在他室内这种环境下抖动可以忽略不计。
我用4X5 拍微距,曝光N个小时,曼富图的碳架。室内环境,出来的细节也没抖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2
主题: 8
帖子: 1129
注册: 2012年6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2 19:57
无忌果然是万能的: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96976-1-1-2.html
仙娜的技术竟然存在这么多年了
用堆栈模拟?开什么玩笑

我用了个笨方法,连拍了100张照片,用傻瓜软件插值2倍,然后导入PS 生成 选最大值。
出来的效果比原图有改善。但没有仙娜那个4 SHOT 模式那么明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2
主题: 8
帖子: 1129
注册: 2012年6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2 18:19
呵呵!俺用的都是什么"神拍手",其他APP也只用免费的
对于堆栈,大胆估计将来的相机能够集成,包括各种堆栈模式,这在技术上无任何难度,5DIII的各种多重曝光其实已经迈出了一步。试想,一边拍摄星空一边机内自动合成,随时可以结束拍摄并生成单张的星轨;或者暗光拍个多张机内合成降噪,等等。作为赠送的功能,会吸引一部分人吧
没有包围,后期对礁石进行了提亮,但只有一点点,现场光线还是不错的。
车轨几秒内恐怕都不行,正好上周我也拍了一次,30秒,还没看合成效果呢!今晚有时间生成一下

没找到神拍手的 app

期待车轨的生成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星轨与车轨

88张*30秒/ISO400/F3.5
其中车轨的部分实际上只用了88张中的约不到20张,
只挑出了那些连续的且亮度不太高的车轨参加合成
具体步骤是:88张用"最大值"合成图像A(星轨OK,路面已经过曝了),
对那20张用"最大值"再成为图像B(星轨不连续了,但道路上的车轨OK)
将A盖到B上,用蒙版将过曝的道路涂掉,露出B的车轨

无论两次快门的间隔时间有多小,都会导致车轨断线,
因为车速实在比星星快太多(即使是龟速的星星在100%看也会断线)
因此,拍车轨的单次快门最好是长点,比如30秒,或者干脆B门
如果实在是不能将单次快门时间延长,那么可以考虑连拍的数量多些,
这样的结果是虽然能将道路用灯光铺满,但看不到一条一条的线状光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从仙娜的帖子可以看出脚架和防抖的重要性,以至于那位老鸟玩家从来没对16-shot模式成功过
回到堆栈的平均值,从原理上来说它只能增强细节而不会减弱,而实际应用中确实减弱了细节,这应该就是抖动(机器或目标)的原因。如果想要达到理论上的效果,那么起码得配置跟成功应用16-shot同样的周边。这实在太难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无忌果然是万能的: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96976-1-1-2.html
仙娜的技术竟然存在这么多年了
用堆栈模拟?开什么玩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厚工坊 发表于 2012-11-12 12:15
恩,赞同
IPHONE 上 1.99买了个 CAMERA SHARP 可以无限连拍。
照片质量用您的堆栈脚本出来的效果有好大的提高
如果出个IPHONE 的APP 应该能热卖。
就像NEX 5R 那个 多帧降噪 APP 一样。
如果用最大值出来的细节比单张细节有提高,不过效果没那么明显
呵呵!俺用的都是什么"神拍手",其他APP也只用免费的
对于堆栈,大胆估计将来的相机能够集成,包括各种堆栈模式,这在技术上无任何难度,5DIII的各种多重曝光其实已经迈出了一步。试想,一边拍摄星空一边机内自动合成,随时可以结束拍摄并生成单张的星轨;或者暗光拍个多张机内合成降噪,等等。作为赠送的功能,会吸引一部分人吧
厚工坊 发表于 2012-11-12 12:20
这个 50张 和 40张里里的曝光就两个组合吗 还是分别还有包围?
昨天试了下拍车流,超高上坡路,几个组合都会产生 断层。最长2秒还是有。不知道如何解决。最后只能用慢快门15秒。
没有包围,后期对礁石进行了提亮,但只有一点点,现场光线还是不错的。
车轨几秒内恐怕都不行,正好上周我也拍了一次,30秒,还没看合成效果呢!今晚有时间生成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2
主题: 8
帖子: 1129
注册: 2012年6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1 20:44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块天然的石头从某个角度看特像孔子站在那里。他面朝的方向,正是隔海相望的鲁国
孔先生对慢门的理解相信比你我都深,就因为他曾经曰过的那句话

50张*1s+40张*2秒,拍摄间隔可能是1秒左右。中途修改了曝光,因为光线变化实在太快
(如果用ND单次曝光,拍摄前测光,然后计算曝光时间可能得多估计一些,否则会欠曝,
这个难度就很大了,得根据大量的经验预计光线变化速度,不知道是否有人这样做过)
另外合成时运用了分组手动对齐,因为脚架还是有移位的现象
当时的风力估计有7/8级(预报是陆地5到6级),而且拍个十来张就得擦镜头,机位肯定变了

当天的晚霞比较给力,有几个不相识的摄友也在拍
也见到有的朋友顶着风浪,用手按住脚架貌似在长曝,看着我真是捏了把汗,
很想冲过去跟他们说:已经湿了,我们裸拍吧!
如果摄友中有你,你会骂我精神病呢还是神经病呢

这个 50张 和 40张里里的曝光就两个组合吗 还是分别还有包围?
昨天试了下拍车流,超高上坡路,几个组合都会产生 断层。最长2秒还是有。不知道如何解决。最后只能用慢快门15秒。 本帖最后由 厚工坊 于 2012-11-12 12:2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2
主题: 8
帖子: 1129
注册: 2012年6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1 14:01
摄影就是玩光嘛

恩,赞同
IPHONE 上 1.99买了个 CAMERA SHARP 可以无限连拍。
照片质量用您的堆栈脚本出来的效果有好大的提高
如果出个IPHONE 的APP 应该能热卖。
就像NEX 5R 那个 多帧降噪 APP 一样。
如果用最大值出来的细节比单张细节有提高,不过效果没那么明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块天然的石头从某个角度看特像孔子站在那里。他面朝的方向,正是隔海相望的鲁国
孔先生对慢门的理解相信比你我都深,就因为他曾经曰过的那句话

50张*1s+40张*2秒,拍摄间隔可能是1秒左右。中途修改了曝光,因为光线变化实在太快
(如果用ND单次曝光,拍摄前测光,然后计算曝光时间可能得多估计一些,否则会欠曝,
这个难度就很大了,得根据大量的经验预计光线变化速度,不知道是否有人这样做过)
另外合成时运用了分组手动对齐,因为脚架还是有移位的现象
当时的风力估计有7/8级(预报是陆地5到6级),而且拍个十来张就得擦镜头,机位肯定变了

当天的晚霞比较给力,有几个不相识的摄友也在拍
也见到有的朋友顶着风浪,用手按住脚架貌似在长曝,看着我真是捏了把汗,
很想冲过去跟他们说:已经湿了,我们裸拍吧!
如果摄友中有你,你会骂我精神病呢还是神经病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厚工坊 发表于 2012-11-11 13:32
之前看艺术展,有个人就是喜欢给老建筑用不同颜色的强光打在建筑物上,慢快门拍的光绘图。出来的效果有点像您第4排第3张图。
我试过最成功的是9点多的黄昏时刻和小山隔了一个小池塘,用汽车高灯射过去,慢快门得到不错的倒影。因为汽车高灯偏黄。由上到中是红霞绿树黄色的小沙滩的组合。
摄影就是玩光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2
主题: 8
帖子: 1129
注册: 2012年6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1 13:19
平均值减弱细节确实是实际存在的,究其原因,应该还是抖动:相机的轻微晃动,或者目标的轻微晃动,除此之外,想不明白还会有其他的原因。从对比图可以看出,模型的平均值跟最大值比,细节几乎一样;但花朵的平均值比最大值就损失很多细节,可不可以认为花朵的稳定程度不如模型呢?

两图ISO差别很大,应该也是影响细节的一个原因

哦~~~明白了,以为室内无风环境,其实还是有肉眼看不到的轻微抖动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2
主题: 8
帖子: 1129
注册: 2012年6月
半岛雪人 发表于 2012-11-11 13:08
实现"硬"插值应该不难,就是把一个像素用4个来替代,再考虑下反锯齿什么的,大致是这样,仙娜应该也是类似的处理。当然,我对此方面不太熟,如果有人做过图像处理,相信用不上1小时就能交出程序

至于给山脉补光,好像只能等满月了
不过,用氙气手电筒,再结合堆栈,可能会有效果,值得尝试一下。可惜氙气手电只玩过一次,别人的,因此不知道对公里级的距离效果会怎样。另外,对于远距离补光,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立体感不强,因为很难实现侧面补光

之前看艺术展,有个人就是喜欢给老建筑用不同颜色的强光打在建筑物上,慢快门拍的光绘图。出来的效果有点像您第4排第3张图。
我试过最成功的是9点多的黄昏时刻和小山隔了一个小池塘,用汽车高灯射过去,慢快门得到不错的倒影。因为汽车高灯偏黄。由上到中是红霞绿树黄色的小沙滩的组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厚工坊 发表于 2012-11-11 09:27
PS是PS6普通版
对比2是 ISO H1的情况下 机身降噪关
上是原图
中是平均
下是最大值每个选项是100
感觉平均值的时候细节会比原图减弱了?
最大值细节最好,图也比原图亮了。

平均值减弱细节确实是实际存在的,究其原因,应该还是抖动:相机的轻微晃动,或者目标的轻微晃动,除此之外,想不明白还会有其他的原因。从对比图可以看出,模型的平均值跟最大值比,细节几乎一样;但花朵的平均值比最大值就损失很多细节,可不可以认为花朵的稳定程度不如模型呢?
以下内容由 半岛雪人 于 2012-11-11 13:21 补充
两图ISO差别很大,应该也是影响细节的一个原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7
主题: 7
帖子: 3485
注册: 2009年10月
厚工坊 发表于 2012-11-11 02:25
软件实现"硬"插值? 求方法。
去洛基山脉那边,大面积柔光也不够啊~~~
像您置顶里第2排第2张那样体积的礁石就可以。
或者拍N张每张强光照不同区域,用堆栈最大值花把山打亮。不知道可行不。
实现"硬"插值应该不难,就是把一个像素用4个来替代,再考虑下反锯齿什么的,大致是这样,仙娜应该也是类似的处理。当然,我对此方面不太熟,如果有人做过图像处理,相信用不上1小时就能交出程序

至于给山脉补光,好像只能等满月了
不过,用氙气手电筒,再结合堆栈,可能会有效果,值得尝试一下。可惜氙气手电只玩过一次,别人的,因此不知道对公里级的距离效果会怎样。另外,对于远距离补光,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立体感不强,因为很难实现侧面补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堆栈】与【蒙版】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