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Zeiss Ikon ZM —— 一篇迟来的试机报告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8637 回帖:119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546
主题: 21
帖子: 742
注册: 2006年11月
福伦达更值得把玩的是镜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546
主题: 21
帖子: 742
注册: 2006年11月
出片没的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546
主题: 21
帖子: 742
注册: 2006年11月
做工垃圾。
取景器那的皮垫在抽屉里放了1年就自然脱落了。
机身用料也比较轻,没有压手的感觉。
总之低价出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1.784
主题: 12
帖子: 2304
注册: 2002年11月
Luft 发表于 2012-7-23 14:50
F3的横走钛帘比莱卡的布帘成本还要高得多吧?
做出来恐怕又没人买得起了
另,F3的快门震动小吗?(锁上反光板)

钛帘很多年都没人做了,成本应该不低的。
只试用过F3,没试过反光板预升,但是估计快门震动不会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41
主题: 88
帖子: 11662
注册: 2001年2月
不好意思,打个小广告
购机的时候附带了一个原厂手柄
我个人用不惯这个东西,正在蜂鸟二手转让
有感兴趣的朋友请去蜂鸟交易搜我的ID
不好意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41
主题: 88
帖子: 11662
注册: 2001年2月
我是初学我怕谁 发表于 2012-7-23 16:25
ZI+ZM25的帮顶

觉得ikon就是比福伦达加强了做工,塑料机身变成金属机身,取景器加强,两个机器快门相同,后背的一些细节都很像。但是还是没有做到真正的高档相机的水平

而且黄斑不重合之类的问题还是有

多来上片吧!看看优秀的ZM25的实拍表现,其他镜头也欢迎

佳熊500D 发表于 2012-7-23 21:44
啧啧啧,这基线真长啊,作为一个用R-D1的表示非常羡慕……

Zeiss Ikon的物理基线好像是同类相机中最长的
基线长在对远一点的主体对焦的时候应该能体现出来
试机的时候用的28毫米,对准十米外和百米外黄斑有巨大的差别
如果在单反上用28毫米,十米外和无限远几乎看不出差别了
R-D1基线虽然短,比单反用广角还是要精确很多吧

tomcattiger 发表于 2012-7-24 05:42
嗯谢谢兄弟啦. 我还不太会调照片大小 长宽多少合适呢?
这是在德国的Rothenburg/罗滕堡市中心广场照的.

镜头用的是 福伦达的35 1.7

一般用800-1200像素的长边比较适合欣赏一些
欧洲的街景比较上镜,以后多多上片,让我们养养眼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19
主题: 4
帖子: 379
注册: 2011年11月
嗯谢谢兄弟啦. 我还不太会调照片大小 长宽多少合适呢?
这是在德国的Rothenburg/罗滕堡市中心广场照的.

镜头用的是 福伦达的35 1.7
Luft 发表于 2012-7-23 14:45
非常棒的片子!
味道很好,像电影场景,是什么地方?哪支镜头?
不过片子太大了,不方便欣赏,帮你缩小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627
主题: 92
帖子: 815
注册: 2009年12月
啧啧啧,这基线真长啊,作为一个用R-D1的表示非常羡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37
主题: 47
帖子: 1961
注册: 2007年4月
ZI+ZM25的帮顶

觉得ikon就是比福伦达加强了做工,塑料机身变成金属机身,取景器加强,两个机器快门相同,后背的一些细节都很像。但是还是没有做到真正的高档相机的水平

而且黄斑不重合之类的问题还是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41
主题: 88
帖子: 11662
注册: 2001年2月
Maxxum 发表于 2012-7-17 00:54
R3A是电子快门,如果换成机械快门的R3M估计就会跟IIIC一样耐用。

同意
不过,我还是觉得,电子快门带来的光圈优先的便利和准确曝光的优势,比低温性能差的劣势更重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41
主题: 88
帖子: 11662
注册: 2001年2月
rock12 发表于 2012-7-16 22:20
LUFT兄又开新贴了。M口的机器,俺倒是贪便宜,图新鲜,找了下面这个手动的家伙

这个不错,挺漂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41
主题: 88
帖子: 11662
注册: 2001年2月
色友老于 发表于 2012-7-15 23:02
Luft资深又要拍大片去了,偶们坐等观赏!

从呼伦贝尔回来了
可能没什么大片,不过景色确实很美
胶片还没有冲洗出来,而且用的是康泰时单反,片子将来上在这儿也不太合适
来张手机随拍的片子,跟大家分享一下景色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41
主题: 88
帖子: 11662
注册: 2001年2月
睿 发表于 2012-7-15 22:50
我一直觉得,ZEISS IKON如果采用NIKON F3那样的电子钛帘快门,将会对M7造成颠覆性的冲击。可惜,用的是FM10的钢片快门。

F3的横走钛帘比莱卡的布帘成本还要高得多吧?
做出来恐怕又没人买得起了
另,F3的快门震动小吗?(锁上反光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1.941
主题: 88
帖子: 11662
注册: 2001年2月
tomcattiger 发表于 2012-7-15 18:51
相应楼主号召

非常棒的片子!
味道很好,像电影场景,是什么地方?哪支镜头?
不过片子太大了,不方便欣赏,帮你缩小一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7.352
主题: 94
帖子: 10357
注册: 2002年10月
rock12 发表于 2012-7-17 10:13
呵呵,不瞒老兄,当初真就是冲着那枚40/2.8 HFT去的,相机相当于半搭着买来的,就这也已经足够我用的了。


40这个头我只有一面之缘,差点买下的一只有严重的前端松动问题,只好放弃。不过这个头很少听说有松动问题。遮光罩其实就是福伦达的Lh -2,倒是格外漂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794
主题: 5
帖子: 2259
注册: 2007年7月
roundg 发表于 2012-7-17 08:32
相当于全金属的R2版本,冲着几个镜头去,其实很不错。

呵呵,不瞒老兄,当初真就是冲着那枚40/2.8 HFT去的,相机相当于半搭着买来的,就这也已经足够我用的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7.352
主题: 94
帖子: 10357
注册: 2002年10月
rock12 发表于 2012-7-16 22:20
LUFT兄又开新贴了。M口的机器,俺倒是贪便宜,图新鲜,找了下面这个手动的家伙


相当于全金属的R2版本,冲着几个镜头去,其实很不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67.243
主题: 82
帖子: 15132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dying 发表于 2012-7-16 17:34
零下15度,我的后期版R3A就按不下快门了,因为电池电量不是很充足,再碰上低温下电池电量降低。回温后快门又恢复正常。而同时用的40年代徕卡IIIC照样快门呱呱叫,不受低温影响

R3A是电子快门,如果换成机械快门的R3M估计就会跟IIIC一样耐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794
主题: 5
帖子: 2259
注册: 2007年7月
LUFT兄又开新贴了。M口的机器,俺倒是贪便宜,图新鲜,找了下面这个手动的家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3.731
主题: 20
帖子: 8213
注册: 2004年2月
blackcoco 发表于 2012-7-16 20:02
银色不知道,我07年初买的黑色。机身不掉漆,过片扳手上掉漆。对我没影响

黑色的掉漆还好看,但银色的掉漆就难看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069
主题: 17
帖子: 381
注册: 2006年11月
酒杯 发表于 2012-7-16 18:00
银色的掉漆是否也厉害?

银色不知道,我07年初买的黑色。机身不掉漆,过片扳手上掉漆。对我没影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3.731
主题: 20
帖子: 8213
注册: 2004年2月
blackcoco 发表于 2012-7-15 21:42
用了ZI五年多,可以说最大的不满意就是这个饰皮老化。

银色的掉漆是否也厉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27
主题: 48
帖子: 6821
注册: 2005年12月
roundg 发表于 2012-7-16 08:57
另外关于测光模式,

Exposure meter: TTL centre-weighted metering at working aperture

and
"Due to the position of the metering cell the area of peak sensitivity is slightly off-axis and shifted to the lower left. This is intended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bright sky both i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ight hand up) frames."


福伦达也是类似的测光模式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27
主题: 48
帖子: 6821
注册: 2005年12月
Maxxum 发表于 2012-7-15 01:50
在我看来,相机是工具,不是摆设。掉漆、起皮都是正常的。ZM的用料不如Leica的结实,但我相信在同一个恶劣环境下,两者的可靠性(拍摄性能)都差不多。

ZM仍然在产,可以买新的,可能也就比二手货多一点点。


ZM应该就是一加强版福伦达吧,电路部分不会有太多增强
可靠性跟M机械机肯定没的比(M7不知)
零下15度,我的后期版R3A就按不下快门了,因为电池电量不是很充足,再碰上低温下电池电量降低。回温后快门又恢复正常。而同时用的40年代徕卡IIIC照样快门呱呱叫,不受低温影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7.352
主题: 94
帖子: 10357
注册: 2002年10月
睿 发表于 2012-7-16 09:49
确实是一厢情愿,关键是对ZI的期待太高,结果工艺用料比G系都差一截,心里落差太大了。确善能的技术储备和实力,还是单薄了。


是的,特别如果你follow当年ZM发布前长期的等待,期望,技术细节披露的过程就更有趣了。ZM当年发布倒是充满了商业运作的味道。很多人到现在都不理解那3000初版怎么就算限量版了呢?
哈哈哈,不过到现在,倒是银色确实停产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043
主题: 4
帖子: 2775
注册: 2006年4月
roundg 发表于 2012-7-16 08:45
......
取景器是这个机器做大的亮点和成功。非常宽大明亮,超过leica任何机器。但是黄斑稍微偏离一点角度就变弱消失的问题还是继承了福伦达。

当时这个机器出来应该针对leica m7的用户,另外辅助zm镜头的全面展开和销售。大概40% leica M7的价格并不能保证这款机身的商业成功,1是日渐萎缩的胶片和旁轴用户;2,旁轴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操作习惯,所以在这个价格区间受到大量二手m6的冲击。目前银色机身和SW都已经停产,只有黑色大概还小批量按订单需求生产。


同意。黄斑问题是俺最终放弃不玩ZI的关键问题之一,一个是黄斑偏淡,另一个就是“死角”太大,眼睛稍微偏多一点就看不到黄斑了。这对于玩惯了M机身的人来说,有点无法接受。不太懂黄斑技术,但感觉做得反差大一些应该不难吧。

另一个问题就是机身单薄问题。既然都打上Zeiss Ikon的Logo了,机身铁皮做厚一点,让人觉得机身比较厚实是应该的吧。本来假想敌就是M机身,如果在机身厚重感上不能做到与M机身并驾齐驱,减分很多的啦!在摄影这个领域,机身重量和专业程度“微妙地”正相关!

俺以为,上述两个问题对ZI机身的销售影响很大。俺个人有时候想,ZI是第二个想“正式”叫板M机身的产品,并定位于超越前一位“烈士”RF,但实际上,别说没有叫板成功,甚至连超越RF的目的也未能达到。挺可惜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1.784
主题: 12
帖子: 2304
注册: 2002年11月
roundg 发表于 2012-7-16 08:45
有点一厢情愿的想法啊,zeiss早已经不是当年在各个系统呼风唤雨,随便拿一个内部项目就惊世骇俗的zeiss了。zeiss已经很多年没有设计任何一款机身或者系统了。

ZM是在福伦达的R系列机身基础上重新工业造型设计的一款机器,cosina在技术上的薄弱和zeiss自身,让他们并没有太多技术的选择,所以快门还是那个快门,机身主体还是那个机身主体(导致了机顶繁琐的过片,快门,速度盘3个分离的配置)。

取景器是这个机器做大的亮点和成功。非常宽大明亮,超过leica任何机器。但是黄斑稍微偏离一点角度就变弱消失的问题还是继承了福伦达。

当时这个机器出来应该针对leica m7的用户,另外辅助zm镜头的全面展开和销售。大概40% leica M7的价格并不能保证这款机身的商业成功,1是日渐萎缩的胶片和旁轴用户;2,旁轴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操作习惯,所以在这个价格区间受到大量二手m6的冲击。目前银色机身和SW都已经停产,只有黑色大概还小批量按订单需求生产。

确实是一厢情愿,关键是对ZI的期待太高,结果工艺用料比G系都差一截,心里落差太大了。确善能的技术储备和实力,还是单薄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7.352
主题: 94
帖子: 10357
注册: 2002年10月
另外关于测光模式,

Exposure meter: TTL centre-weighted metering at working aperture

and
"Due to the position of the metering cell the area of peak sensitivity is slightly off-axis and shifted to the lower left. This is intended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bright sky both i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ight hand up) frame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7.352
主题: 94
帖子: 10357
注册: 2002年10月
睿 发表于 2012-7-15 22:50
我一直觉得,ZEISS IKON如果采用NIKON F3那样的电子钛帘快门,将会对M7造成颠覆性的冲击。可惜,用的是FM10的钢片快门。


有点一厢情愿的想法啊,zeiss早已经不是当年在各个系统呼风唤雨,随便拿一个内部项目就惊世骇俗的zeiss了。zeiss已经很多年没有设计任何一款机身或者系统了。

ZM是在福伦达的R系列机身基础上重新工业造型设计的一款机器,cosina在技术上的薄弱和zeiss自身,让他们并没有太多技术的选择,所以快门还是那个快门,机身主体还是那个机身主体(导致了机顶繁琐的过片,快门,速度盘3个分离的配置)。

取景器是这个机器做大的亮点和成功。非常宽大明亮,超过leica任何机器。但是黄斑稍微偏离一点角度就变弱消失的问题还是继承了福伦达。

当时这个机器出来应该针对leica m7的用户,另外辅助zm镜头的全面展开和销售。大概40% leica M7的价格并不能保证这款机身的商业成功,1是日渐萎缩的胶片和旁轴用户;2,旁轴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操作习惯,所以在这个价格区间受到大量二手m6的冲击。目前银色机身和SW都已经停产,只有黑色大概还小批量按订单需求生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022
主题: 2
帖子: 1982
注册: 2007年12月
Luft 发表于 2012-7-15 18:20
未来一周上网不便,可能不能来给各位端茶送水
各位自助吧,无拘无束哈

也别光谈相机了,多上上Zeiss Ikon出的片子吧
镜头品牌不限,也欢迎交流镜头心得,很感兴趣,呵呵


Luft资深又要拍大片去了,偶们坐等观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Zeiss Ikon ZM —— 一篇迟来的试机报告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