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70、80、90年代开过照相馆的师傅请进来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7453 回帖:1019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237
主题: 2
帖子: 1762
注册: 2007年5月
怕认真 发表于 2012-8-24 15:51
普爷,那时老师教的叫“二五眼”。。。闪。。

三庭是说额头,眉头到鼻尖 ,人中到下巴的三等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237
主题: 2
帖子: 1762
注册: 2007年5月
老式国营照相馆拍的人像柔和光还可以,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但硬光就不咋地了,高光多过曝,而且光不干净,瑕疵多,过分强调立体感而忽视对脸型的塑造。楼下的说老照片拍的好,现在的拍不出那感觉,我的分析是,老片子多是大底片,现在最多是135全画幅,数字后背都是商业领域的,当年俺用6x4大底片拍16张1寸照时的透视感和现在5D拍的1寸照的透视感肯定不一样,因为除了视角问题镜头离成像面越远,成像因为空气杂质的干扰就反差越低层次越丰富(俺当年黑白暗房彩色暗房2年多的经验),想想现在外面满天飞的美女照艺术照,除了高端商业广告谁会为了这点透视感和视角拿6寸的数字后背拍美女呢。老片子都是黑白的,不受色彩影响,也不需要考虑色温,所以多用钨丝灯加标罩打光,恒定光源的好处就是所见即所得,看的啥样拍的就是啥样,反差和塑性很精确。现在的众多国产品牌的闪灯,受成本和加工工艺限制,造型光和闪灯出来的光在反差和塑形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差很多,拍过商业静物的都知道,所以如果不是经验很丰富的老手,很难做到脸部的复杂而精确的用光。恒定光源因为光密度低很柔和,标准罩是加强光硬度的,所以老照相馆的灯光层次丰富又不失立体感,现在的闪关灯光密度高很硬,所以加柔光布压软,但国产柔光布质量次透过的光没有方向感结果光就杂乱效果很脏,不信你可以用老式大功率钨丝灯加标罩相机上架子拍黑白试试,立体感和质感肯定能出来。进口灯布朗保富图康素等一个灯头就上万,一个柔光箱几千大洋是有道理的,不然都卖给谁去啊?台式大平光也不是那么不济,现在外面各位看到的艺术照大平光是商业操作的简化版本,大陆台式大平光的开山鼻祖维纳斯和巴黎当年进来打牌子时,一帮一起来大陆的台湾摄影师技术绝对都在国营老师傅之上,不然怎么一下就把国营干趴下了呀。像巴黎的洪正士的十字布光法,单人像脸部照明就4个灯(美人布光法的变种),还不包括塑形灯发灯和背景灯,当时俺实习的国营店脸部还才3个灯,现在的大平光都是为了大批量的客照简化打灯,后期PS补足的,当然技术差的蒙的也不是少数,如当年2,3线小城市小城镇的国营店一般。这行业是市场需求决定一切,技术让位商业操作的。现在的高端商业广告人像才是现代数码影像的技术标杆,为了补足东亚脸型的立体感缺陷,前期的美术指导,化妆,打光,PS的整体结合(摁快门是技术含量最低的,呵呵,就是抓个表情瞬间,优秀的职业模特很好控制)在透视感立体感和质感美感各方面才达到了眼下前所未有的高度。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51
主题: 1
帖子: 1444
注册: 2004年9月
润普 发表于 2012-8-24 11:46
三庭五眼主要是绘画要注意的人物面部器官的位置和比例,不可指导照相的人物面部处理,如果这人长得贼眉鼠眼也不能非要拍成“三庭五眼”吧,
拍所谓的人像艺术照,可以从角度修正各部位的比例,如大小眼可稍斜侧拍,小眼靠近镜头以修正,腮大的可俯拍,
但拍标准像就必须平正面拍摄,还不能拍成阴阳脸,目前※※的护照和身份证照片还都是在办公现场拍摄的,民警同志是完成任务,要求正面反映人物形象,就不能强求艺术性了,
黑白照片的反差在1:1.5是可以的,可是在彩色照片就显得反差大了,还不如就是个大平光来得快,


普爷,那时老师教的叫“二五眼”。。。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237
主题: 2
帖子: 1762
注册: 2007年5月
Spac 发表于 2012-8-23 22:11
淘宝用“吉娅 模特”搜索就有,全身的200多元,单头模型几十元,头发另外买也是几十元。

这个模特整个就是一个高鼻梁,凹陷的大眼睛,巴掌小脸的欧式脸型,和东亚的扁平脸型差异巨大,用来练打光根本就不太适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237
主题: 2
帖子: 1762
注册: 2007年5月
润普 发表于 2012-8-24 11:46
三庭五眼主要是绘画要注意的人物面部器官的位置和比例,不可指导照相的人物面部处理,如果这人长得贼眉鼠眼也不能非要拍成“三庭五眼”吧,
拍所谓的人像艺术照,可以从角度修正各部位的比例,如大小眼可稍斜侧拍,小眼靠近镜头以修正,腮大的可俯拍,
但拍标准像就必须平正面拍摄,还不能拍成阴阳脸,目前※※的护照和身份证照片还都是在办公现场拍摄的,民警同志是完成任务,要求正面反映人物形象,就不能强求艺术性了,
黑白照片的反差在1:1.5是可以的,可是在彩色照片就显得反差大了,还不如就是个大平光来得快,

说白了就是借脸型,大小眼,大小脸,高额头短下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3.684
主题: 11
帖子: 19400
注册: 2006年11月
水磨石1996 发表于 2012-8-24 03:42
正规学过画人像画的好像都知道三庭五眼吧,没那么神秘,现在国内人像摄影圈内有美术专业的不少


三庭五眼主要是绘画要注意的人物面部器官的位置和比例,不可指导照相的人物面部处理,如果这人长得贼眉鼠眼也不能非要拍成“三庭五眼”吧,
拍所谓的人像艺术照,可以从角度修正各部位的比例,如大小眼可稍斜侧拍,小眼靠近镜头以修正,腮大的可俯拍,
但拍标准像就必须平正面拍摄,还不能拍成阴阳脸,目前※※的护照和身份证照片还都是在办公现场拍摄的,民警同志是完成任务,要求正面反映人物形象,就不能强求艺术性了,
黑白照片的反差在1:1.5是可以的,可是在彩色照片就显得反差大了,还不如就是个大平光来得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409
主题: 11
帖子: 1696
注册: 2008年7月
肖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409
主题: 11
帖子: 1696
注册: 2008年7月
烙印 发表于 2012-8-24 08:18
老人

忘上图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409
主题: 11
帖子: 1696
注册: 2008年7月
老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409
主题: 11
帖子: 1696
注册: 2008年7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8-24 03:50
正是,但在论坛级贴图中运用极少,反被那些“大平光”照,取而代之是极不正常的!。希望美术出身的摄影师,多些来贴黑白肖像,学习交流哈,谢谢!。

午饭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27
主题: 2
帖子: 535
注册: 2007年1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8-23 18:52
你所指的人像头是指Petzval?,还是其他什么头?,从质量上讲,新闻快拍片肯定要比专业肖像片逊色的,内容除外。


我们照相业用的是柯克,海里亚。这是专业人像镜头。
我们那个时侯没用老匹,假使用顾客意见会很大,搞创作可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水磨石1996 发表于 2012-8-24 03:42
正规学过画人像画的好像都知道三庭五眼吧,没那么神秘,现在国内人像摄影圈内有美术专业的不少


正是,但在论坛级贴图中运用极少,反被那些“大平光”照,取而代之是极不正常的!。希望美术出身的摄影师,多些来贴黑白肖像,学习交流哈,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237
主题: 2
帖子: 1762
注册: 2007年5月
正规学过画人像画的好像都知道三庭五眼吧,没那么神秘,现在国内人像摄影圈内有美术专业的不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Spac 发表于 2012-8-23 22:48
第一行左边“伦勃朗”,第一行右边“蝴蝶”


两种经典光效的基本形态已经拍出来哈,不错,希进一步深化运用,要练到信手捡来,再应用到拍真人的“实战”中去,玩光效,以后请以黑白为主,排除了色彩的干扰后,光效更为突出,谢谢!。

贴几幅我收集的国外杂志扫图来说明一下,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来练习经典肖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castep 发表于 2012-8-23 22:48
这好像有一种技法
叫三庭五眼,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其实这种肖像,中国有个很厉害的,叫邓伟,世界级肖像大师,而且是学院派


还是咱们无忌大幅的朋友们素质高哈!,谢谢。

转【“失传”的人像拍摄绝技】
在长期的拍摄实践中,老一辈中国摄影师学习、借鉴中西方艺术,逐渐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人像摄影模式。

转【“失传”的人像拍摄绝技】----www_xiangji_cn

偶然间,我们从熊正寅老先生那里看到一些老的人像摄影作品,是几十年前照相馆中一些老摄影师拍摄的,形象生动、丰富、饱满,既真实,又有艺术性。无论是工人、农民;无论是女孩,还是老太太,都有一种健康的、积极的神态,很多还是非常好的人像标准照片。  

  近几十年来,中国人几乎都不重视自己的标准照,影楼和照相馆似乎已没有好的人像标准照的概念,支上几盏灯光,咔嚓一下拍清楚人脸就算好了,太多人抱怨自己的标准照拍很差劲。  

  一些人像摄影师模仿那些老照片拍摄,看似简单,却怎么也照不出人家的样子,尤其是人像标准照,更是难拍出人的立体感。据说那些照片是运用“三庭五眼”的方法拍摄的,它是几十年前中国人像摄影的重要技术方法,也是照相馆老摄影师们拍摄的绝技。这种技术指导下拍出的照片非常细腻,影调更加丰富,立体感更强,和西方影室人像用光方法对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然而,这种人像摄影的方法基本失传,没有人使用,甚至绝大多数人像摄影师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那么,“三庭五眼”究竟是什么呢?它与现代摄影师普遍采用的伦勃朗光等西方人像用光理论相比有什么鲜明特色呢?我们且听听熊正寅先生的介绍。  

  三庭五眼  

  在长期的拍摄实践中,老一辈中国摄影师认真向西方学习,并借鉴美术、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理论,把“三庭五眼”理论有机地应用在人像摄影上,逐渐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人像摄影模式。
何谓“三庭五眼”呢?传统人像摄影把人的脸部从上到下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叫“三庭”;从左到右分成五部分,叫“五眼”。即从发际线到眉线是上庭;从眉线到鼻底线是中庭;从鼻底线到颈底线是下庭。而脸的宽度大概是五个眼睛的宽度,所以就称为“三庭五眼”。它把人的面部分成15个部分,形成纵横交叉的坐标值,从而可以非常详细地分析人的特征,可以更好地用光和影塑造人物形象。人的脸部是立体的,摄影师需要凭经验把立体的人物转换成平面的艺术影像,哪个部分高,哪个部分低,反映了每个人的不同特征,摄影师就是要用光和影把这些部分表现完美。如特征较好的部分用光来突出它;特征不太好的部分用影来掩藏。

三庭五眼看人像  

  应用“三庭五眼”,可以更细致地分析出作品的好坏,通过下面这张照片,我们分析一下作品的得失:
今年七十七岁的熊正寅老先生精神矍铄,他从事摄影教育和摄影培训近四十年,是中国人像摄影界的元老级专家。他参加了中国摄影师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制订工作。培训考核的摄影师达到近万人。五十多年前,熊正寅老先生曾参加※※※※※※※※、贺龙、彭德怀等人的拍摄工作。他根据老一辈摄影师人像摄影的经验,根据自己一生摄影的技术心得,把“三庭五眼”理论有机地融入人像摄影中,从而把中国特色的人像摄影技术上升到一个理性化的高度。同时,“三庭五眼”理论承继中国传统相面学中分析人物面部特征的合理成分,结合摄影光和影的运用技巧,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像摄影理论,它是中国传统的人像拍摄技术的精髓。

人脸是个“球”  

  总体来讲人的面部像一个球体,不同部位又是由不同坡度的小球体组成,“三庭五眼”把人脸分成15部分,15部分的小球体拼凑起来就是一个整的大球体。球体的起伏,球体之间的过渡都可由摄影师所营造的光和影来控制。老摄影师都讲究要把脸拍圆了,也就是说要把球体的感觉拍出来,要把人物头像拍出立体感。  

  体现“三感”  

  表现头像要体现出“三感”,即立体感、质感和空间感。人的面部是高低起伏、凹凸不平的。拍摄时,要体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才能把人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人的皮肤是有生命力的,有弹性感,这就是质感。被摄人物在他所处的空间中是实实在在的,立体的,虽然照片是平面的,但是摄影师要表现出立体感觉,要把人物的轮廓线,要把人物和背景的空间关系都要体现出来。  

  真实的美化  

  以前,人像摄影通常都是在照相馆里拍的。一些老摄影师非常重视摄影技术,绝不能只是照谁像谁就行了,还要加上美。拍得不真,客户不干;拍得不美,客户慢慢就不上门了。拍摄难就难在“美”字上,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面部长得都那么美观匀称,肯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看摄影师的技术水平了!如何扬长避短,把人物美的方面发扬光大,把不美的局部隐藏和掩盖,这就要靠摄影师恰当地应用拍摄角度,合理地使用光和影来弥补和纠正了。  

  例如,有的人左眼大右眼小,只有从人的右侧拍摄,才能利用镜头近大远小的原理,将两个眼睛拍得“一样大”。

  观察的学问  

  照相馆的老摄影师眼光非常厉害,善于观察拍摄对象的个性和特征。顾客一进门,摄影师就留意观察,整个面部被分为“三庭五眼”,摄影师在观察时就可以从总体和局部两方面进行把握,得到准确的判断。了解15个局部中哪一块正常,哪一块不正常,了解脸色是否健康?脸型是否对称?眼睛是否一样大?就能有针对性地在拍摄时用光和影进行调节。

脸形的种类  

  如果用汉字来概括的话,人的脸形大致像8个汉字:“甲”、“目”、“国”、“田”、“凤”、“由”、“申”、“周”。例如,※※※的脸兼有“甲”字和“国”字的特点;※※※的脸就像“目”字。不同的脸形使用的光线不同,表现出的气质也不一样。
从侧面看,人脸的轮廓主要有三种形状,从上图下侧的图例中可以看出:左图是向外凸出的;中图是平的;右图是向里凹的。

根据脸形用光拍摄  

  (图片轶失)老太太基本属于“国”字脸型,摄影师有意识让主光灯高,让鼻子的暗影盖住“下庭”中的上嘴唇,使嘴唇往回收缩,更加体现老人缺牙的特征。如果将主光降低,鼻子的投影面积会小一些,但是会使上嘴唇看上去不太美。有了影之后,黑影使嘴唇缩下去,把主人公的特征表现得十分出色。但是,阴影总感到有些不舒服。摄影师就在抓拍上下工夫,用好的神态来弥补,可以看出照片里老太太的神情很好,脸上绽开了笑容,喜气洋洋的,显得很“美”,于是,捎带着把上唇阴影的不足有效地掩盖了不少。  

  照片主要采用顺光和高光做主光。由于老太太鼻子不高,因此,摄影师使用较高的灯位,可以加深阴影面影调的深度,使鼻子的高度显得高起来许多。“中庭”和“下庭”的鼻唇沟弯曲线非常自然,把两个脸颊的立体感有效地突出出来,这一特征的强化,基本上就把老人的最主要特点抓住了。

  另外,“下庭”中老年人的下巴较长,微笑的神情更表现出她的面善和慈祥,从而让人们感受到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由于传统影室灯光比较简单,不太适合抓拍动态的人物形象,表现的方法也比较少。因此,被摄的人物多是静态人物形象,绝大多数成为人物标准照。过去到照相馆拍照片是一件大事,个人重视,摄影师也非常尽心,因此,它为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形象。

  几十年来,中国的标准照传统丧失殆尽,人们似乎已经没有追求拍一张好标准照的愿望,一般情况下,坐在镜头前只要几分钟就可以拍完标准照,使用的光线也基本上千篇一律,不论男女老幼、不论性别特征,左右各放置一盏灯照亮即可。然而,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老的人像作品是多么讲究!老摄影师运用“三庭五眼”技术拍出的人像作品是多么的神采奕奕!但是,十分令人痛惜的是中国传统的影室人像拍摄技术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今天,很多中国影楼中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灯光设备,各种灯罩、柔光箱、反光伞等附件应有尽有,如布朗灯、爱玲珑灯。结合中国传统的拍摄技术,我们一定可以拍出更加优秀的人像作品。 下面,我们分析一幅出色的人像标准照片,看一看它的精彩之处;看一看它在“三庭五眼”技术指导下,是如何运用现代最先进的布朗影室灯光拍摄完成的。  

  这是一张比较成功的人像照片,人物的形象端庄严谨,气质和神情都充分展示出当代中年人的风度。人物的神态给人一种成功、自信、坚定、刚毅、稳重、智慧的感觉,体现出人物比较沉着,老练,有丰富的社会经验。

  总体来说,人物的五官比较正常,神情也比较端庄,是一个健康的形象,整个人物的姿势看起来也比较舒服。  

  按“三庭五眼”理论分析,额丘、额沟、额弓表现得都比较清楚,从而使脑袋的立体感很强。从眉线到鼻底线是“中庭”,反差比较大,亮部和暗部的光比大约是3∶1。鼻尖上的亮点很有作用,它可以把整个鼻子的立体感显露出来。从鼻底线到颈底线是“下庭”,基本上是倒三角形。亮部和暗部反差比“中庭”的小,立体感较强。闭合的嘴型强化了人物的深沉感。  

  着装:

  人物身着西服领带,显得很有时代感,精明干练。白色的衬衣也给下巴补了一些光,使下颌部分富有层次。

  发式:  

  拍摄时保持人物自然的发式,甚至连头上的白发也没有采取染发的方式消除掉,从而真实地表现出人物的面貌特征。

  神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里有没有感情的深度是体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关键。这张照片的眼神光运用得很好,但眼睛的内涵深度还有些不足。人的神情比较严肃庄重,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是可以看出内心的表现还有点不太充分,有些拘谨,好像还在想着被拍照的事情。  

  存在的问题:  

  中庭的左侧部分有些暗,还需要用光把脸颊部突出一些,才会显得立体感更强一些。黑色西服的左肩部分光照面积大了一点,和右肩一比,显得西服有点旧,当照片放大以后,这个毛病就比较明显了。  

  总结:  

  虽然这张照片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说来已是相当不错了。在现在的北京人像摄影界,这种水平的人像标准照也算是出类拔萃的。

摄影师的素质  

  要拍好人像照片,尤其是人像标准照片,光有“三庭五眼”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善于学习其他专业知识,要善于培养观察力,要努力提高观察水平,还要能学习借鉴,尤其是要学习西方人像摄影的理论和灯光运用的知识,才能在新的时代里拍出富有时代感的人像摄影作品。摄影师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学习中国传统的人像摄影技术理论,才能将中国特色的人像摄影水平发扬光大。  

  现存问题  

  现在,中国的影像灯光器材都非常先进,但是却出现器材进步而摄影技能下降的趋势,很多摄影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以及经验的积累,从而导致行业整体水平下降。以人像标准照为例,人人都需要一张出色的标准照片,这是个人的形象问题,它是一个人的图像名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连一些国家※※※也没有适当的人像标准照片,失却个人气质和风度事小,失去可亲可信的形象事大。但是,目前人像摄影界很少有人关注这个问题,也很少有人总结中国传统人像摄影经验和技术,这是一个让人十分痛惜的事情。

  现在,整个人像摄影界的人像灯光大多采用顺光,缺少起伏和层次,尤其是很多摄影师自己买台相机就开影楼,拍出照片就以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人像摄影师,致使中国整个专业拍摄水平呈下降的趋势。这一点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化妆要有度  

  化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后期制作问题,适当地掩盖缺陷,可以使摄影师更好地用光与影来表现人物。但是人像摄影,尤其是人像标准照一定施淡妆,不要过分,否则就不真实。现在影楼里多给被摄者化浓妆,将人物的特点都抹杀了。人物的形象虽然“漂亮”,但是很多人拿到照片都看不出是自己的媳妇或老公。因此,现在的影楼中的化妆问题是人像摄影中的一大技术误区。

  中西方人像摄影的差距  

  东西方人的审美观点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像摄影往往既求神又求形,如果运用不到位,人物形象就会呆板,不太鲜活,而西方人在人像拍摄时更多的是注重神态,强调抓住最佳拍摄时机。他们把脸部表情和眼神作为最重要考虑的因素,因而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即使有一些用光和造型的小缺憾,也会被出色的人物形象所掩盖了。

  “三庭五眼”的理论为摄影师提供了一个详细分析人物面部特征的方法。但是,如何捕捉到人物生动的表情,还需要摄影师眼疾手快,还需要摄影人向西方摄影师多学习学习。  

  应用于人像摄影领域的“三庭五眼”理论的重要性并不完全在于技术,它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中国的传统。我们的摄影前辈在人像摄影方面的独特理解,有效地塑造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形象,它们是所在时代的人物写照,也是个人形象的光辉记录。

  优秀人像标准照的传统正在中国消失,它损失的既是个人的形象,也是一个民族的群体形象,运用“三庭五眼”的拍摄理论可有助于摄影师大大提高人像摄影的表现技术,尤其是人物标准照的拍摄水平。然而,多少类似“三庭五眼”的拍摄绝技正面临着失传,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事实。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horsemanndog 发表于 2012-8-24 01:14
白布帘在移动.


那就是被动式,局限性大,明白了,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304
主题: 7
帖子: 2477
注册: 2006年1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8-23 18:41
“........我看到的广州当时最大的照相馆是用天窗式的,可在两木轨中滑动,”-------- 到底是天窗在移动,还是白布帘在移动?,棚内天窗下加白布帘是为了柔光,这个好理解。

自然光色温是变化的,所以更适合拍黑白,反正俺也只喜欢拍黑白。

用灯肯定是方便得多,可那岂不是要在房顶上铺满太阳能光伏电池?,估计价格不菲。

白布帘在移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546
主题: 471
帖子: 4182
注册: 2012年4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8-23 22:15
“吉娅 模特”噻,这下好了,俺这就去整个单头模型+头发,谢谢哈。

可有用伦勃朗,蝴蝶光效的吉娅片?,麻烦贴点上来。


第一行左边“伦勃朗”,第一行右边“蝴蝶”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877
主题: 79
帖子: 919
注册: 2010年3月
这好像有一种技法
叫三庭五眼,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其实这种肖像,中国有个很厉害的,叫邓伟,世界级肖像大师,而且是学院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Spac 发表于 2012-8-23 22:11
淘宝用“吉娅 模特”搜索就有,全身的200多元,单头模型几十元,头发另外买也是几十元。


“吉娅 模特”噻,这下好了,俺这就去整个单头模型+头发,谢谢哈。

可有用伦勃朗,蝴蝶光效的吉娅片?,麻烦贴点上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546
主题: 471
帖子: 4182
注册: 2012年4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8-23 22:02
此法甚好!。纽摄上讲的强化人物用光训练,其实就是布光拍石膏头像,没有人天生就是用光高手。
请问你这个模型在哪里有售,贵吗?。


淘宝用“吉娅 模特”搜索就有,全身的200多元,单头模型几十元,头发另外买也是几十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Spac 发表于 2012-8-23 21:54
肖像拍摄,布光占很大头,最近猛练布光,看到有意思的照片,就用模型模拟布光练习,很好玩:


此法甚好!。纽摄上讲的强化人物用光训练,其实就是布光拍石膏头像,没有人天生就是用光高手。
请问你这个模型在哪里有售,贵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546
主题: 471
帖子: 4182
注册: 2012年4月
肖像拍摄,布光占很大头,最近猛练布光,看到有意思的照片,就用模型模拟布光练习,很好玩:
本帖最后由 Spac 于 2012-8-23 21:5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看看吧,数码也很震撼。因为肖像是基础,无法逾越,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还要重拾严肃肖像摄影的重要原因。

Photo by Goran Jovic - From Imotski, Croatia

About me
I was born in Sindelfingen, Germany.Living in Imotski,Croatia.I have been photographing for 4 years. In the beginning it was just a hobby and as the time passes it has become something I do for living. This may sound as if I have accidentally drifted into becoming a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but it is somewhat true. I helped my friend and a mentor Vedran Vidak ( http://vedran-vidak_com/ ) to photograph a wedding and our partnership worked out very well. We both thought that my inborn talent had an opportunity to grow and the rest is history. I learn a lot about photography every day, but as much as I learn I still notice that photography is an open space which gives m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it anew. My trip to Africa was some kind of a personal photography compass which has modified a type of the photography I would like to do. Like any other photographer who enjoys art and who loves art, I try to bring something personal in every photo I take.
Photo equipment
CANON 5D MARK ll:LENSES (CANON): 100-400 mm 4.5-5.6,70-200 mm 2.8,50 mm 1.4,15 mm 2.8
-----------------------------------------------------------------------------
Rain over Me
Equipment:Canon 5d Mark ll
Location:Tanzania
The Priest
Equipment:Canon 5d Mark ll
Location:Tanzania
Forest Lady in Acacia Valley
Equipment:Canon 5d Mark ll
Location:Tanzania
guardian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润普 发表于 2012-8-23 19:59
看到过大座机上的蔡司头,天塞型直径12cm,皮鸡蛙还是有缺陷,追求特殊效果还行,
新华社80年代前用徕卡,后都换成尼康,就是尼康也不是不行,人家《阿富汗女孩》拍得多震撼,还在于拍摄者的水平,

震撼与否,与拍摄的内容有关。

抓拍也好,人文也罢,但凡拍人物题材,始终摆脱不了经典肖像的影子,都无法忽略肖像这个基础的存在哈!。

就拍人物而言,要想做到神形兼备,除了准确把握神态之外,用光塑形,借以增强人物的表现力不容忽视,这些比用什么镜头及器材更重要!。

《阿富汗女孩》应该是SteveMcCurry拍的,说实话,鬼子们在肖像这方面的功夫可比咱们强多了。

★★★★★ Photos by SteveMcCurry--- From United States ★★★★★

(以下图文来自网络)

immortalized the haunted eyes of a 12-year-old refugee in a camp on the Afghanistan-Pakistan border.

The girl’s piercing green eyes, shocked with hints of blue and fear, gave away her story. Soviet helicopters destroyed her village and family, forcing her to make a two-week trek out of the perilous mountains of Afghanistan.

“This portrait summed up for me the trauma and plight, and the whole situation of suddenly having to flee your home and end up in refugee camp, hundreds of miles away,” McCurry says of the photo that became a National Geographic icon after it was published on the cover in June 1985.

He had come across her two years earlier, while working on a story about the millions of refugees who fled Afghanistan during the Soviet invasion. That was also the only time he saw this nameless face, despite numerous efforts to relocate her after the camp she stayed in was evacuated.

Since then, this raw, untouched image has been used on rugs and tattoos, making it one of the most widely reproduced photos in the world, McCurry says.

“I don’t a think a week has gone by for 15 or however many years that I still don’t get requests from people, trying to get information on her,” he says.

《国家地理》1985年6月号曾以她的肖像为封面,17年后她手持这张照片再度拍照。

1984年,《国家地理杂志》摄影Steve McCurry前往战乱中的阿富汗采访。在位于巴基斯坦的一个阿富汗难民营中,他看到逃难者的帐篷,犹如一片汪洋大海一般。在一个作为临时小学的帐篷里,他注意一个阿富汗小姑娘,害羞地在躲闪着他的相机。这反而更激起他的拍摄兴趣。在征得她的同意后,他便拍了几张。据摄影师事后回忆,他当时并没有认为自己拍到了什么特殊的照片,只是一张普通的小姑娘像而已。

1985年,《国家地理杂志》6月期,刊登了关于阿富汗的专题报告。封面恰好选用了摄影师拍得那张“当时并没有认为自己拍到了什么特殊的照片”。照片中,那个睁大了一双像蓝宝石一样眼睛的小姑娘,立即引起全世界的注意。这张照片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百年※※的经典照片代表作之一,并用作1994年《国家地理杂志》为纪念百年而出版的《百年经典图片》画册的封面。

然而,十几年来,这张照片中的阿富汗少女叫什么名字?她多大?她的命运如何?等等问题,一直是一个迷。

2002年,为了解开这个迷,《国家地理杂志》频道邀请摄影师Steve McCurry再赴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开始进行“大海涝针”式的寻找。他们根据不同的线索,先后见了数个阿汗富妇女,但最终都被证明认错了人。而几近失败之时,突然有一男子见到了摄影师手中的照片,竟然说他认识照片中的女孩,他们曾在一个难民营生活,照片中的女孩现在己回到阿富汗山区生活。

三天后,摄影师终于见到了这位妇女,他一眼看去,就确定她是照片中的女孩。她的名字终于大白于天下,她叫Sharbat Gula,然而她的岁数却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28?29?30?23年的战争,350难民,150万人死亡,阿富汗的※※是那么沉重。战乱的岁月和艰苦的生活,在她原来清痩的脸庞留在深深的印记,她已结婚,并且有了两个孩子。她带着疑惑见到Steve McCurry和《国家地理杂志》频道的工作人员,她同样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会如此历经千辛万苦来找她,她更不知道,从17年前起,她就是一位“世界名人”了。

为了百分百地确定,摄影师立即为她再次拍照,并将照片传回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请美国FBI专家对新、老照片中人物的眼睛的虹膜进行对比分析,据称这种分析比指纹的可靠性更高。经过对比,终于从技术上确定两张照片中是同一个人。

2002年4月号的《国家地理杂志》封面再次刊登了这位“阿富汗少女”的照片,她如今成为一个已婚妇女,戴着头巾,手里拿着自己17年前的照片。《国家地理杂志》频道也播放了这次寻找的经历,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个存在了17年的迷。

绿眼睛的阿富汗少女
THAILAND
KASHMIR
LATIN_AMERICA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3.684
主题: 11
帖子: 19400
注册: 2006年11月
亚瑟李 发表于 2012-8-23 18:52
你所指的人像头是指Petzval?,还是其他什么头?,从质量上讲,新闻快拍片肯定要比专业肖像片逊色的,内容除外。


看到过大座机上的蔡司头,天塞型直径12cm,皮鸡蛙还是有缺陷,追求特殊效果还行,
新华社80年代前用徕卡,后都换成尼康,就是尼康也不是不行,人家《阿富汗女孩》拍得多震撼,还在于拍摄者的水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honglin 发表于 2012-8-23 10:04
拍摄灯光人像还是白炽灯最好《黑白而言》。那时人像镜头都是开足光圈,尽量利用镜头的最佳成像率,很少收光圈,蔡斯根本不用。用光不按人种,而是根据脸型布光,你要看质量只要看※※※※※※,和※※※※※※的人像就能看出,前面是人像摄影师而为,后面是新华社记者所为,器材绝对新华社好,但照片是不能相比的。


你所指的人像头是指Petzval?,还是其他什么头?,从质量上讲,新闻快拍片肯定要比专业肖像片逊色的,内容除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51
主题: 38
帖子: 48027
注册: 2005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horsemanndog 发表于 2012-8-23 02:47
不对,调光的布帘应在棚内,白的就可以,其实是防阳光直接射入。我看到的广州当时最大的照相馆是用天窗式的,可在两木轨中滑动,用竹竿拨动。另一面可用落地窗,或反光板。
其实洛杉矶也有不少出租的摄影棚是用自然光的。那是穷办法,我觉得不方便。光线不够强,色温变,这种办法只能拍某种人像,局限很大。现在不必用这办法,节能灯很便宜,弄几个大灯箱就行。
当然,我还是用美国的大功率灯箱。另我拍室外不是用前面大侠上图那种影棚,是用两带轮子的大灯架子,可升高至20尺。撑起16X16尺的大白布棚,可任意调高低和角度,是好莱坞拍片的棚子,方便多了,相信也贵点。拍过模特和汽车。


“........我看到的广州当时最大的照相馆是用天窗式的,可在两木轨中滑动,”-------- 到底是天窗在移动,还是白布帘在移动?,棚内天窗下加白布帘是为了柔光,这个好理解。

自然光色温是变化的,所以更适合拍黑白,反正俺也只喜欢拍黑白。

用灯肯定是方便得多,可那岂不是要在房顶上铺满太阳能光伏电池?,估计价格不菲。

本帖最后由 亚瑟李 于 2012-8-23 18:4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niz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3.442
主题: 21
帖子: 6638
注册: 2002年3月
电影雨果的冒险里面有这种屋子。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304
主题: 7
帖子: 2477
注册: 2006年1月
飞天白雪 发表于 2012-8-23 10:51
可以上数码背么?
可以啊,PHASE ONE 45,就像隔壁有人玩20X24一样,可以玩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70、80、90年代开过照相馆的师傅请进来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