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浸润式显影(滚冲)与全浸式显影(盆冲、罐冲)的优势与不足 ---讨论专题 [主题管理员:laole0211]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2706 回帖:21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71
主题: 14
帖子: 762
注册: 2007年2月
4CCD 发表于 2014-1-16 02:01
看了格物兄关于省药的回帖,突然想到一件事:老乐的显影架和我以前用过的柯达金刚石的片架太像了!金刚石也是一种滚筒冲洗机,4X5的片架也是这种螺旋装片,冲洗时单向滚动旋转,胶片切入并兜起显影液。
老乐呀,建议您找一台18的滚滚机实验一下,估计400ml可以冲洗10张4X5,太省药了!不过JOBO用不了,太重了。
强烈建议您试一试!

有点问题,Jobo的片是平行于罐身的,而且两端用塑料挡板挡住,药液是从两侧进入,没问题;老乐的装片是螺旋的,侧面进药不方便,滚冲转速快了,药液会给胶片施加不小的压力,片基不够挺的底片可能会导致脱出。

只是理论上,具体还要实际测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577
主题: 12
帖子: 6764
注册: 2002年1月
pennyboy 发表于 2014-1-16 16:51
格物老哥,啥时帮俺冲冲正片啊,我当小白鼠,并请吃饭,哈哈哈


没法保证时间啊,每次都是趁LP出差,我可以深夜冲卷才弄的,最近我的有些片放了1年才冲呢。而且帮人冲和自己冲,心理压力不同的。
你不是有滚滚机和JOBO罐子吗?赶紧动手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25.43
主题: 3
帖子: 10106
注册: 2008年1月
格物 发表于 2014-1-16 14:45
四婶,阿帕的那个黑白冲正片帖是我学习冲洗获益最多的帖子,牛人很多,特别是老武的讲解。
老武的分析方法是我学习冲洗的原则,我觉得不管对黑白彩色还是正冲负冲都有意义,包括:

1.确定冲洗加工路线长度和环节;
2.研究冲洗加工路线的基本技术和关键技术;
3.把控制思想和方法施加到冲洗加工过程,分析对加工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环节;
4.调整完善冲洗加工线路,并对关键环节加以控制。

很多时候我们讨论冲洗方法,往往离开了话题的基础,结果大家讲的不是同一回事,或者其实大家讲的就是同一回事却以为不是。
您肚子里很多料,但没象老武那样说出来,这是不对的,哈。


格物老哥,啥时帮俺冲冲正片啊,我当小白鼠,并请吃饭,哈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577
主题: 12
帖子: 6764
注册: 2002年1月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4-1-15 21:33
插句嘴哈,黑白还有冲正片之说,如果那样的话,滚冲的优势还大些,因为正冲不考虑压缩显影的路数,甚至必须要扩张显影的路数了。沁润式,本质也就是个压缩显影的路子嘛。
老乐说的对,搅拌频率,对反差的影响还真是不小的。俺有时候迫冲一档,也不加时间,就加搅拌。不过这个手转,有点要锻炼锻炼的程序在里面哈,毕竟人搅拌的频率没那么的精密。做个电动搅拌器吧。


四婶,阿帕的那个黑白冲正片帖是我学习冲洗获益最多的帖子,牛人很多,特别是老武的讲解。
老武的分析方法是我学习冲洗的原则,我觉得不管对黑白彩色还是正冲负冲都有意义,包括:

1.确定冲洗加工路线长度和环节;
2.研究冲洗加工路线的基本技术和关键技术;
3.把控制思想和方法施加到冲洗加工过程,分析对加工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环节;
4.调整完善冲洗加工线路,并对关键环节加以控制。

很多时候我们讨论冲洗方法,往往离开了话题的基础,结果大家讲的不是同一回事,或者其实大家讲的就是同一回事却以为不是。
您肚子里很多料,但没象老武那样说出来,这是不对的,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577
主题: 12
帖子: 6764
注册: 2002年1月
4CCD 发表于 2014-1-16 02:01
看了格物兄关于省药的回帖,突然想到一件事:老乐的显影架和我以前用过的柯达金刚石的片架太像了!金刚石也是一种滚筒冲洗机,4X5的片架也是这种螺旋装片,冲洗时单向滚动旋转,胶片切入并兜起显影液。
老乐呀,建议您找一台18的滚滚机实验一下,估计400ml可以冲洗10张4X5,太省药了!不过JOBO用不了,太重了。
强烈建议您试一试!


好主意。
隔壁lwchxm兄正在研究开发冲洗机,如果两者结合就更好了。
https://forum.xite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53335&page=1&ordertype=1#pid5176448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51
主题: 3
帖子: 458
注册: 2008年7月
看了格物兄关于省药的回帖,突然想到一件事:老乐的显影架和我以前用过的柯达金刚石的片架太像了!金刚石也是一种滚筒冲洗机,4X5的片架也是这种螺旋装片,冲洗时单向滚动旋转,胶片切入并兜起显影液。
老乐呀,建议您找一台18的滚滚机实验一下,估计400ml可以冲洗10张4X5,太省药了!不过JOBO用不了,太重了。
强烈建议您试一试!
本帖最后由 4CCD 于 2014-1-16 02:0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577
主题: 12
帖子: 6764
注册: 2002年1月
laole 发表于 2014-1-15 20:15
格物、tiepo二位好
谢谢二位老师对本帖的支持。
坦诚而言,老乐没有冲过彩色,所以其中深奥,老乐不清楚。但听过影友说过,冲彩色的搅拌方式要强烈于黑白显影。所以,彩色、黑白这两种不同的显影环境下,浸润式显影(滚冲)与全浸式显影(盆冲、罐冲)的优势与不足会有截然相反的答案,对此我没有异议。讨论就是为了明白问题,这也是本帖的立意。
至于老乐的罐子,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黑白”而来,同时显影罐也就是一种页片的置放形式。至于是否运用于黑白还是彩色冲洗,那就看影友的各自需要了。
我个人并不因为有了自己的产品,而对其他产品而妄自菲薄。但是我同时也是一个黑白摄影实践者,从黑白胶片的冲洗上始终都认为遵循教课书的冲洗方式,更严谨、更科学。老乐显影罐的设计也体现了”全浸式“显影的基本主张,这种方式与滚冲方式有差异,但至于孰高孰低,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过从二位老师的的见解中,老乐确实看到了,滚冲在彩色冲洗中的优势。老乐的罐子,从设计上就不具备滚冲的条件,对此也没有与其他滚冲显影罐相互对比的基础。
另外,我真不知道4CCD是彩色套药的专家,有机会还要学习一下彩色冲洗,补补课啊。
以上 老乐


冲黑白负片,药钱几乎可以不考虑了,而且还能重复用。
我希望老乐兄的罐子越来越好,也可造福于胶片玩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577
主题: 12
帖子: 6764
注册: 2002年1月
tiepo 发表于 2014-1-15 18:58
旗帜鲜明支持@4ccd和 @格物
终于等到开聊彩色冲洗了!

@laole , 用你的金属罐全浸泡冲一罐彩色吧,简单点负片也成。不说超过滚冲的效果,能达到就可以。这叫事实胜于雄辩。


呵呵,晓巴兄满灌冲彩卷也很好的。前面我只是讲省药钱的事。
我认为只要按规范技术操作,不管手冲机冲都能冲岀高质量的片。
毕竟JOBO冲洗机不好买,二手的价格也上万,这笔帐也要算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5
主题: 13
帖子: 744
注册: 2004年3月
格物 发表于 2014-1-15 10:37
老乐兄:如果个人冲洗彩色胶卷,用药少其实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

tiepo 发表于 2014-1-15 18:58
旗帜鲜明支持@4ccd和 @格物
laole , 用你的金属罐全浸泡冲一罐彩色吧,简单点负片也成。不说超过滚冲的效果,能达到就可以。这叫事实胜于雄辩。

格物、tiepo二位好
谢谢二位老师对本帖的支持。
坦诚而言,老乐没有冲过彩色,所以其中深奥,老乐不清楚。但听过影友说过,冲彩色的搅拌方式要强烈于黑白显影。所以,彩色、黑白这两种不同的显影环境下,浸润式显影(滚冲)与全浸式显影(盆冲、罐冲)的优势与不足会有截然相反的答案,对此我没有异议。讨论就是为了明白问题,这也是本帖的立意。
至于老乐的罐子,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黑白”而来,同时显影罐也就是一种页片的置放形式。至于是否运用于黑白还是彩色冲洗,那就看影友的各自需要了。
我个人并不因为有了自己的产品,而对其他产品而妄自菲薄。但是我同时也是一个黑白摄影实践者,从黑白胶片的冲洗上始终都认为遵循教课书的冲洗方式,更严谨、更科学。老乐显影罐的设计也体现了”全浸式“显影的基本主张,这种方式与滚冲方式有差异,但至于孰高孰低,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过从二位老师的的见解中,老乐确实看到了,滚冲在彩色冲洗中的优势。老乐的罐子,从设计上就不具备滚冲的条件,对此也没有与其他滚冲显影罐相互对比的基础。
另外,我真不知道4CCD是彩色套药的专家,有机会还要学习一下彩色冲洗,补补课啊。
以上 老乐 本帖最后由 laole 于 2014-1-15 20:3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976
主题: 45
帖子: 4023
注册: 2005年5月
旗帜鲜明支持@4ccd和 @格物
终于等到开聊彩色冲洗了!

@laole , 用你的金属罐全浸泡冲一罐彩色吧,简单点负片也成。不说超过滚冲的效果,能达到就可以。这叫事实胜于雄辩。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577
主题: 12
帖子: 6764
注册: 2002年1月
laole 发表于 2014-1-14 22:15
4CCD兄好
对您的“胶片反差、颗粒等主要是显影液类型决定“,”滚筒转速别看很快,其实搅拌程度并不高,75转/分和全浸式显影的30秒搅5秒差不多... ...”的观点,不敢苟同啊!
老乐认为:
第一:胶片反差、颗粒等不仅与显影液类型有关,同时显影液的温度、搅拌的方式和速度有关。
第二:你的“滚筒的转速... ..”的观点,如何验证?我个人认为“75转/分和全浸式显影的30秒搅5秒”差的太多了,不信您自己坐在一个转椅上试试!?
谢谢您对老乐帖子的关注


老乐兄:如果个人冲洗彩色胶卷,用药少其实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举个例子:冲810反转,

1.拿到专业店冲40元/张。

2.JOBO滚冲:买4CCD的E-6套药(可配药1200毫升):90元+运费20元=110元。
用JOBO+3005罐,每次可冲5张,1200毫升套药分3份,每份400毫升,可冲810反转15张(不必担心药力不足,用过即弃的话,每卷135或每张810片保证分配到50毫升的显影药即可),平均每张的冲洗用药成本7.4元。当然,个人的劳力和时间成本不计。

3.全浸式手动罐冲:假设类似您的57罐子可以冲810,1200毫升冲5×7片最多也就冲6张,显影可以二次复用,但漂白和反转液没有专门过滤设备很难回收复用的,很尴尬。假设也是一次即弃,平均每张的冲洗用药成本18.3元(当然不用套药另配反转液漂白液等成本低一些,另计)。
为了节省成本,可以买柯达套药,但是冲洗量上不去,个人冲洗用柯达套药反而造成更大浪费,于是想到分装,但谁牵头分装?单品怎么分配才是最合理的?这一下又回到买4CCD套药的老路去了。

以一年拍100张810片算(估计很多大侠不甘心一年只拍100张吧),滚冲比店冲节省用药成本3260元,比全浸式罐冲节省1090元。

这段时间琢磨和实验下来,我觉得前面4CCD说的几点有道理。只要按照操作规程,JOBO滚冲的冲片质量是有保证的。片幅越大,越适合滚冲。

附上我最近用3005罐冲的三锅810之一:富士RVP100,V700扫描
本帖最后由 格物 于 2014-1-15 11:0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51
主题: 3
帖子: 458
注册: 2008年7月
laole 发表于 2014-1-14 22:15
4CCD兄好
对您的“胶片反差、颗粒等主要是显影液类型决定“,”滚筒转速别看很快,其实搅拌程度并不高,75转/分和全浸式显影的30秒搅5秒差不多... ...”的观点,不敢苟同啊!
老乐认为:
第一:胶片反差、颗粒等不仅与显影液类型有关,同时显影液的温度、搅拌的方式和速度有关。
第二:你的“滚筒的转速... ..”的观点,如何验证?我个人认为“75转/分和全浸式显影的30秒搅5秒”差的太多了,不信您自己坐在一个转椅上试试!?
谢谢您对老乐帖子的关注

关于75转/分和搅拌5秒停30秒的区别,回头我发曲线上来。
滚筒是躺着转,胶片大概只有30%的时间在显影液里,其他时间在显影液外,您说的坐在转椅上,估计是指全浸式旋转搅拌(就是您那个精巧的显影架),这个要到了75转/分,估计相当于滚筒的1000转/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5
主题: 13
帖子: 744
注册: 2004年3月

[quote][color=#999999]laole0211 发表于 2013-10-17 07:08
大画幅黑白胶片用滚机、少药量显影,显影液在急速湍流中是否会加快氧化?是否会提升胶片的反差?是否会影响胶片的颗粒性?
这些问题那位暗房大师能给讲述讲述,用数据阐述一下,(也可以用冲洗135胶片的经验引证论述,因为原理是一样的)。
免得大画幅新手产生疑惑,从理论上得到明确的答案!
北京老乐 2013-10-17
... ...
我不是大师,只是以我的经验,参与讨论。
... ... 胶片反差、颗粒等主要是显影液类型决定。滚筒转速别看很快,其实搅拌程度并不高,75转/分和全浸式显影的30秒搅5秒差不多... ...
[/quote]
4CCD兄好
对您的“胶片反差、颗粒等主要是显影液类型决定“,”滚筒转速别看很快,其实搅拌程度并不高,75转/分和全浸式显影的30秒搅5秒差不多... ...”的观点,不敢苟同啊!
老乐认为:
第一:胶片反差、颗粒等不仅与显影液类型有关,同时显影液的温度、搅拌的方式和速度有关。
第二:你的“滚筒的转速... ..”的观点,如何验证?我个人认为“75转/分和全浸式显影的30秒搅5秒”差的太多了,不信您自己坐在一个转椅上试试!?
谢谢您对老乐帖子的关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51
主题: 3
帖子: 458
注册: 2008年7月
laole0211 发表于 2013-10-17 07:08
大画幅黑白胶片用滚机、少药量显影,显影液在急速湍流中是否会加快氧化?是否会提升胶片的反差?是否会影响胶片的颗粒性?
这些问题那位暗房大师能给讲述讲述,用数据阐述一下,(也可以用冲洗135胶片的经验引证论述,因为原理是一样的)。
免得大画幅新手产生疑惑,从理论上得到明确的答案!
北京老乐 2013-10-17
不是大师,只是以我的经验,参与讨论。
大画幅胶片滚筒冲洗,几乎是最佳方式。
优点:
1 用药少
2 显影均匀,不用考虑显影液氧化,除非显影时间超过1小时(不可能),而且,显影液用后就扔掉了。
3 胶片反差、颗粒等主要是显影液类型决定。滚筒转速别看很快,其实搅拌程度并不高,75转/分和全浸式显影的30秒搅5秒差不多。
4 通常的黑白显影液都适用,比如D76、DDX、TMAX、D96、D23等,彩色显影优势更大。
缺点:
极少数需要静置显影的显影液,不适合滚筒冲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809
主题: 20
帖子: 3555
注册: 2009年11月
cndby 发表于 2013-1-4 14:33
安全,准确,科学,价廉的暗房必备4X5胶片冲洗吊架
引自北京一影友"背心"网上文章: 曾有影友询问法国黑白摄影大师, 使用什么方法冲洗胶片? 大师答: 吊架.因为它仍然是现在最为科学的胶片冲洗方法.其好处:
1胶片在冲洗到晾干整个过程都不需要用手去接触胶片和药水.极为有效保障胶片,目前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药水的配方对人体伤害程度众所周知足以令人却步!
2可以极为正确整齐准确控制胶片的药水冲洗状态,罐装的胶桶冲洗可以令胶片四角药水不到位和胶片不平整的特别功能.而盘显则有叠片和花伤的问题,用镊子更是更是犯了最低级的错误.
3,此挂架只要再到商场买来家用塑料胶盒或者在不锈钢加工作坊度身订做一个适合自己使用习惯的小箱子(大小城市乡镇村落都有)20元以内则马上可以操作,再假如能够找到是黑色,则可以明室操作(可配合换片小帐篷内装片).边冲片边喝咖啡了.
既可单张又可以百张同时进行
为什么我们现在冲洗正片一定要指定有吊挂式的才放心相信也可以解作一二了。
曾经向本人购买了的影友可分享一下心得
制造KODAK不锈钢-
亚当斯论摄影一书中有详尽介绍!
操作方式很简单而且是按需所取,
1.一般平时拍摄多少张黑白,就会根据此去选购
2.购买多少个吊架就可以根据此购买大小适合的塑胶盒,能 ...

  :)个人冲洗黑白片吊挂方式比较好,安全均匀,用药量大些,我基本上用深箱吊挂冲洗黑白页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2
主题: 5
帖子: 531
注册: 2007年10月
相关介绍可以看看这个链接
http://www_rogerandfrances_com/photoschool/ps%20how%20orbital.html

使用视频看这里(需要翻墙)
http://www.※※※※※※※.com/watch?v=YKpCEeJdz9Y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2
主题: 5
帖子: 531
注册: 2007年10月
最好用的明室盘显罐,一次4张45或一张810
本帖由 iPhone4 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2.332
主题: 101
帖子: 8239
注册: 2002年10月
laole0211 发表于 2013-10-17 07:08
大画幅黑白胶片用滚机、少药量显影,显影液在急速湍流中是否会加快氧化?是否会提升胶片的反差?是否会影响胶片的颗粒性?
这些问题那位暗房大师能给讲述讲述,用数据阐述一下,(也可以用冲洗135胶片的经验引证论述,因为原理是一样的)。
免得大画幅新手产生疑惑,从理论上得到明确的答案!
北京老乐 2013-10-17


老乐,首先说我可不是暗房大师,就是瞎玩。我觉得135黑白和45的冲洗有不同的侧重点。135对于颗粒的关注要多得多,而到了大画幅就几乎不考虑颗粒的问题了,因为就是凭借大底片完全可以超越用顶级镜头拍摄的135。用滚机的优势在于显影均匀并且省药,但对比浸泡显影,在清晰度方面用肉眼就可以看出区别。对于扫描后期的玩家来说,这个也不是太大问题,因为可以在PS里锐化。但是对于用原始底片接触印相来说,肉乎乎的底片可就要命了。所以我现在除了彩色的,几乎都用浸泡冲洗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8
主题: 3
帖子: 33
注册: 2012年11月
东北以北 发表于 2013-9-7 21:08
哈尔滨老齐讲,从盘冲到罐子冲再回到一张片子一个盘子,这个周期律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盘子千万不能丢掉,留条后路。

这个很对,现在又回到一张一盘了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98
主题: 6
帖子: 292
注册: 2012年6月
可得010 发表于 2013-10-15 14:04
手摇满罐还是滚子机?或者说您体会颗粒大小相对最关键的是哪些因素?

大画幅黑白胶片用滚机、少药量显影,显影液在急速湍流中是否会加快氧化?是否会提升胶片的反差?是否会影响胶片的颗粒性?
这些问题那位暗房大师能给讲述讲述,用数据阐述一下,(也可以用冲洗135胶片的经验引证论述,因为原理是一样的)。
免得大画幅新手产生疑惑,从理论上得到明确的答案!
北京老乐 2013-10-17
本帖最后由 laole0211 于 2013-10-17 07:2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21
主题: 12
帖子: 365
注册: 2011年1月
SONY218 发表于 2013-9-9 01:04
盘冲的悲剧,片子还没入盘就掉地板上了,黑灯瞎火的摸了半天没摸到,就差开灯找了。

我笑出眼泪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5
主题: 13
帖子: 744
注册: 2004年3月
东北以北 发表于 2013-9-7 21:08
哈尔滨老齐讲,从盘冲到罐子冲再回到一张片子一个盘子,这个周期律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盘子千万不能丢掉,留条后路。

盘子不能丢,全浸式显影不可偏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5
主题: 13
帖子: 744
注册: 2004年3月
SONY218 发表于 2013-9-9 01:04
盘冲的悲剧,片子还没入盘就掉地板上了,黑灯瞎火的摸了半天没摸到,就差开灯找了。

可惜了!就跟拿罐子显片子,把定影当显影倒进去一样,叫苦不迭!
呵呵! 本帖最后由 laole 于 2013-9-13 22:5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397
主题: 4
帖子: 67
注册: 2006年4月
盘冲的悲剧,片子还没入盘就掉地板上了,黑灯瞎火的摸了半天没摸到,就差开灯找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221
主题: 12
帖子: 365
注册: 2011年1月
哈尔滨老齐讲,从盘冲到罐子冲再回到一张片子一个盘子,这个周期律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盘子千万不能丢掉,留条后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5
主题: 13
帖子: 744
注册: 2004年3月
照文三 发表于 2013-7-22 18:05
滚动显影与浸泡显影出来的片子差别最大的还不是反差、颗粒方面。主要是解像力,或者是清晰度。不信自己同一场景拍两张,用不同的方法显影,排除时间上要做调整带来的差异,自己看看就知道了。我以前用滚冲出来的片子,虽然可以满足放大和扫描的要求,但是对比浸泡出来的片子,觉得"脱焦"了。不过如果你可以扫描并且后期锐化也不是问题,主要是针对接触印相用的片子,浸泡显影好的多。
再谈省药,算算胶片多少钱,拍摄的成本是多少,那点冲洗药就不算什么了。

文三兄的观点,极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98
主题: 6
帖子: 292
注册: 2012年6月
黑白无言 发表于 2013-7-18 20:26
如果我们有些人拍摄大画幅并使用滚冲,其目的仅是为了省药或为了省力;因此而忽略了滚冲过程中显影液因剧烈的翻滚而急速氧化,对胶片的颗粒和反差产生巨大影响,那么是否有些捡芝麻丢西瓜、得不偿失了哪?
滚冲,没有什么不好。但是“炫耀自己如何最少用药量”的滚冲,我认为,绝对不是一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除非你自己在刻意追求“粗颗粒”、“高反差”的特殊显影效果!

捡芝麻丢西瓜,不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浸润式显影(滚冲)与全浸式显影(盆冲、罐冲)的优势与不足 ---讨论专题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