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医学习交流园地-中医爱好者 、健康养生等话题(选主题管理员,请大家自荐)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3512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老实的大哥2 发表于 2017-4-28 09:49
有道理。俺也喝了几年中药降压代茶饮,但不起作用。
现在靠墙估摸着还是生活习惯不改的原因,(喝酒、吸烟、打电脑,
)。
俺到现在还没碰见过谁的高血压治好了的。
难道让高血压群体再过个旧社会生活不成?

我记得倪海厦和徐文兵都讲,吸烟问题不是很大(当然不好,不过不很严重),相比之下,喝酒麻烦更大一些。
我个人的看法,打电脑也不会影响健康,但是如果玩得兴起,超过夜里23点还在玩不睡觉,那就会影响健康。
如果改生活习惯,我觉得,先改作息,按照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里面那样的说法来做,春季夜里9-11点睡觉,早上天亮就起床。另外中午11-13点之间睡个午觉,就能好很多。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吃素,清淡饮食的生活习惯其实非常健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7
主题: 0
帖子: 17
注册: 2008年6月
老实的大哥2 发表于 2017-5-3 20:49
少酒、禁烟、粗茶淡饭、心情开阔、稍做锻炼,中医养生的法宝。
拼命的锻炼身体不一定好,静养也是科学的。
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
平常说谁谁长的老相,他说:年轻的时候出力气多了。
根据俺活五十多年的经验,农村人的寿命普遍没有城市人的长。俺说的是广泛。
“粗茶淡饭”这句要纠正,要吃得营养丰富。中医黑攻击中医无用,其中举的一个例子就说中国古代平均寿命短,其实古人短命是营养水平跟不上,劳动强度又高,过早耗完元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sdwzq 发表于 2017-5-3 21:20
“粗茶淡饭”这句要纠正,要吃得营养丰富。中医黑攻击中医无用,其中举的一个例子就说中国古代平均寿命短,其实古人短命是营养水平跟不上,劳动强度又高,过早耗完元阳。

正常的古人并不一定寿命短。劳动强度也不见得高。农村生活其实节奏比城市慢。统计寿命短,往往是把战乱饥荒和早夭算进去。
古人耕地够的话,粮食是应该够吃的,营养不缺,但是朝廷如果征税很重,那就受不了。因为土地不是工厂,它不会因为你投入了很多劳力,就会有相应的产出。

粗茶淡饭是对的。大鱼大肉的,反而消耗更多元气去消化它。这个徐文兵在讲黄帝内经时讲过多次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我还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各位老师:
最近在学经络穴位,发现经脉有个特点:
大多数经脉它不像血液系统,是封闭循环的,不会漏掉,也不会从外部输入。经脉它是开放的。比如起于手足,到身体里,或者从身体里起,到手指尖出去。
而我们知道经脉运行的是“气”,那么,难道这个“气”,从手指,脚趾那里无中生有,到身体里又消失不见?或者从身体里产生,到手指,脚趾那里就出去了白白浪费掉?
所有我有个猜测,是不是这个人体里的“气”,它是和天地之气相通的,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
因为相通,所以气候,节气的大环境变化,它能影响人体的小环境。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比如《四气调神大论》里说的很多。
所以,夏天/中午的时候,阳气很足,就需要人们“无厌于日”,热得流汗,打开腠理,“使气得泄”,让天地输入到人体里的气能跑掉。
而相反,到冬天/晚上的时候,阳气不足,就需要“藏”,封闭腠理,“无泄皮肤”?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7
主题: 0
帖子: 17
注册: 2008年6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5-5 22:40
正常的古人并不一定寿命短。劳动强度也不见得高。农村生活其实节奏比城市慢。统计寿命短,往往是把战乱饥荒和早夭算进去。
古人耕地够的话,粮食是应该够吃的,营养不缺,但是朝廷如果征税很重,那就受不了。因为土地不是工厂,它不会因为你投入了很多劳力,就会有相应的产出。

粗茶淡饭是对的。大鱼大肉的,反而消耗更多元气去消化它。这个徐文兵在讲黄帝内经时讲过多次了。
我的说法是要吃得营养丰富,不是大鱼大肉,不提倡粗茶淡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sdwzq 发表于 2017-5-6 21:22
我的说法是要吃得营养丰富,不是大鱼大肉,不提倡粗茶淡饭。

转两段:
---------------------------------------------------------
  徐文兵:就是一碗小米饭,干饭或者白米饭,有这个,如果这个粮食,就是五谷好,主食好,都可以不用菜,直接拌点酱油汤,拌点豆豉,都能下饭,而且那个人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现在是什么?大鱼大肉,然后浑醒,然后,不吃主食,够了。颠倒了!如果你有一幅好的肠胃,或者是有一幅好的脾胃,你能从一些很薄的滋味里面,或者别人看起来都没什么滋味的东西,你品出滋味来。这时候你吃饭,就是别人看你很将就,其实你消化吸收……
  梁冬:很讲究。
  徐文兵:非常好的。那帮病人是什么?必须得弄点辣的。没辣的怎么样?不下饭。是吧,没胃口。这些人都跟,我刚才说吃了春药去干活一样。所以,真正的味道,真正养人的味道——甘淡。你们,在外,老在外面吃饭的人啊,呵呵,你把那个饭,你打包回家,第二天早晨起来你尝一下,你都咽不下去。味道太重了!太hou了!太咸了!可是你头天晚上吃,为什么不觉得?那会儿你在一种油和腻的状态下,你必须靠这些东西来刺激你的肠胃,你能吃下去!可当你睡了一觉,平和之后你才知道,我怎么吃味道这么重的东西?所以老是在家吃饭的人,我个人认为健康长寿。老吃这些甘淡、平淡的人,省自己的元气!人吃饭就是拿自己的元气去化谷气嘛!你吃那么多没用的东西,然后吃了以后又排出去的东西,你还不如吃的适量的。而且古代有一个养人的饭叫“陈仓米”。我们现在火力旺,有劲的话,吃新米。可有些人脾胃弱,吃了以后受不了,怎么办呢?吃“陈仓米”,就是放置很多年的米。那个米呀,就是它那种,就我们现在说那种风化了,或者是蛋白质,这个消解了。那个米是什么?味道就特别甘淡,就对这些脾胃有毛病的人,我们说刚刚大病初愈的人,熬上一点陈仓米喝,慢慢就恢复了。

徐文兵:对啊,这保留了中国古代……,所以,红叶老师不是讲课说,古人说一句话,叫“甘受和,白受彩”——就像吃五谷呢,就像一个纯白的一个东西,可以涂抹最漂亮的图画。你这个甘淡味道的五谷呢,正好就是滋养你身体脾胃最好的东西。你在里面加点儿色彩,加点菜、加点肉。现在人颠倒了,就是,把那个整天吃肉吃菜当成了为主了。所以,真正的“香”是指我们那个粮食的香,麦子有麦香,是吧?米饭,你看泰国香米一蒸出来,它有一种异香。就是我们的小米饭焖出来,它也有一种香,那种香为什么叫“沁人心脾”?这种香真是沁脾的,就让人,不由得就十指大动,就想吃。而我们其实吃这碗干饭啊,或者小米饭,或者白米饭,真正好吃的白米饭是不需要菜的。
  梁冬:来点酱油就可以了。
  徐文兵:稍微有点酱油,或者有几根咸菜,或者有块酱豆腐,特别香。而且,你吃进去以后吧,特别妥帖、舒服、舒坦,一天不闹腾。结果你吃点大油大腻的东西以后,整个就没有精力、心神干别的了,你那点元气跑哪儿了?都去跟它干仗去了——等把它化完、分解了,消完、化完、分解完,该排出去排出去,该吸收的吸收完,你一天那点老天给你的精气神你用得也差不多了。所以,修行悟道的人,都是什么?都是在饮食上更讲究的人。人家的讲究是什么?吃五谷,加点蔬菜。然后,“食谷者慧”——老吃五谷的人什么?开那个智慧的“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关于为什么七分饱三分寒,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人热的时候腠理会打开,这时容易散热泄气,也容易让外面的寒邪进来。而冷的时候则相反,腠理封闭,寒气也被挡在外面了。
所以如果一直穿很暖,经常热流汗,那么腠理一直开放,稍不注意吹点冷风就着凉了。
反之平时三分寒,腠理封闭,挡住寒邪,反倒不容易着凉。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5-5 22:53

所有我有个猜测,是不是这个人体里的“气”,它是和天地之气相通的,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
因为相通,所以气候,节气的大环境变化,它能影响人体的小环境。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比如《四气调神大论》里说的很多。


介个猜测对头喽。
但要注意,大宇宙和人体小环境的通气是只限于先天纯真之气的。因为宇宙之气不带染污,所以只能我们人体主动靠过去,在训练过程中一落入后天就无效。介个也是强调清心寡欲的根本原理。
我们在缺乏有意识的训练的时候介个通气过程还是在操作的,只不过效率非常低下,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气脉通畅度下降基本就没有能量交换了。无意识下的交换应该是要归入同气相求的。
关于先天气能不能补充是个争议很大的话题。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5-5 22:53

所以,夏天/中午的时候,阳气很足,就需要人们“无厌于日”,热得流汗,打开腠理,“使气得泄”,让天地输入到人体里的气能跑掉。
而相反,到冬天/晚上的时候,阳气不足,就需要“藏”,封闭腠理,“无泄皮肤”?


因果反了。是因为卫气运动,有出营入卫而造成白天表位热量比较多,夜晚卫气内收表位失去热量。
从营卫的运动能解释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是人是肿么睡着和醒来的(不考虑闹钟的情况下),第二是为啥白天睡着了一样会很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6
主题: 14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5-7 21:12
关于为什么七分饱三分寒,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人热的时候腠理会打开,这时容易散热泄气,也容易让外面的寒邪进来。而冷的时候则相反,腠理封闭,寒气也被挡在外面了。
所以如果一直穿很暖,经常热流汗,那么腠理一直开放,稍不注意吹点冷风就着凉了。
反之平时三分寒,腠理封闭,挡住寒邪,反倒不容易着凉。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腠理热开凉闭是正常现象,着凉的主要原因是腠理不固,开关失灵了。
腠理是体内真气外散之处,也是外邪入侵之的第一个部位。
《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479
主题: 38
帖子: 12223
注册: 2004年1月
2014年咳嗽看中医没解决,不过胃火重嘴里有味儿倒是很快就搞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7-5-8 09:13
腠理热开凉闭是正常现象,着凉的主要原因是腠理不固,开关失灵了。
腠理是体内真气外散之处,也是外邪入侵之的第一个部位。
《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谢谢!
那穿衣过多,会不会也因为腠理打开导致容易着凉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6
主题: 14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tkartist 发表于 2017-5-8 09:22
2014年咳嗽看中医没解决,不过胃火重嘴里有味儿倒是很快就搞定了

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很考医生水平
中医里咳嗽的类型多,很容易判断失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6
主题: 14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5-8 10:45
谢谢!
那穿衣过多,会不会也因为腠理打开导致容易着凉呢?

当然会,腠理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7-5-8 11:11
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很考医生水平
中医里咳嗽的类型多,很容易判断失误。

我常早晚打喷嚏咳嗽,西医认为是过敏性鼻炎。我曾用过敏性鼻炎俱乐部的“附子麻黄细辛汤”,当时效果极为显著,立即止住了。然而不治本,停药又复发,而且药越吃效果越不好,副作用也越明显。
我感觉是用热消耗了阴液导致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479
主题: 38
帖子: 12223
注册: 2004年1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7-05-08 03:11
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很考医生水平
中医里咳嗽的类型多,很容易判断失误。...
最后是抗生素加抗病毒解决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6
主题: 14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tkartist 发表于 2017-5-8 11:40
最后是抗生素加抗病毒解决的

把身体弄好就成,中医西医都无所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6
主题: 14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5-8 11:31
我常早晚打喷嚏咳嗽,西医认为是过敏性鼻炎。我曾用过敏性鼻炎俱乐部的“附子麻黄细辛汤”,当时效果极为显著,立即止住了。然而不治本,停药又复发,而且药越吃效果越不好,副作用也越明显。
我感觉是用热消耗了阴液导致的。

过敏很多是体质方面的问题,常规套路不一定有效,
中医“补土”派、“火神派”也正是因此产生的。
最好的办法是增强体质,包括体育锻炼、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等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479
主题: 38
帖子: 12223
注册: 2004年1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7-05-08 09:04
把身体弄好就成,中医西医都无所谓
我也这样认为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想再请教一下:
我看到说针灸的禁忌:出汗,津液的地方不能灸,我猜想是不是这样:人出汗的时候/部位,腠理是打开的。这样才能排出汗液,是“泄气”的,如果这时用艾草去灸它,则是对它“补气”,会造成气血逆流? 本帖最后由 greatmatch 于 2017-5-9 09:4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95
主题: 6
帖子: 679
注册: 2015年12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5-9 09:42
想再请教一下:
我看到说针灸的禁忌:出汗,津液的地方不能灸,我猜想是不是这样:人出汗的时候/部位,腠理是打开的。这样才能排出汗液,是“泄气”的,如果这时用艾草去灸它,则是对它“补气”,会造成气血逆流?


不是这样理解的,汗出伤津,灸也会伤津,明白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869
主题: 32
帖子: 4871
注册: 2006年3月
肝血虚证是指肝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视物昏花,筋脉拘急,爪甲不荣,舌质淡,脉弦细等症状的概称。,,,,

最近劳累,出现肝血虚,

求各位如何食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6
主题: 14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枕席 发表于 2017-5-11 15:27
肝血虚证是指肝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视物昏花,筋脉拘急,爪甲不荣,舌质淡,脉弦细等症状的概称。,,,,

最近劳累,出现肝血虚,

求各位如何食疗

肝脏病的用药以酸味的药物为阴,以辛味的药物为阳。
食疗也是同样的原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869
主题: 32
帖子: 4871
注册: 2006年3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7-5-12 11:26
肝脏病的用药以酸味的药物为阴,以辛味的药物为阳。
食疗也是同样的原则。


是,辅行诀性味归经

但是,时方又说,桑葚补肝

还有,干桂圆蒸西洋参养血,这些如何看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6
主题: 14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枕席 发表于 2017-5-12 14:48
是,辅行诀性味归经

但是,时方又说,桑葚补肝

还有,干桂圆蒸西洋参养血,这些如何看呢?

说桑葚补肝是因为它的味甜微酸,入肝、肾,
酸味的食物很多,不一定都能补肝,
归经只是一种原则,有时候也不管用,但胜在方便,
具体到每一种食物或药物,还是要以效果来检验。
干桂圆蒸西洋参来自清朝王孟英的玉灵膏,它这个补血是针对脾虚的情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869
主题: 32
帖子: 4871
注册: 2006年3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7-05-12 09:23
说桑葚补肝是因为它的味甜微酸,入肝、肾,
酸味的食物很多,不一定都能补肝,
归经只是一种原则,有时候也不管用,但胜在方便,
具体到...


我是脾阳虚,肝血虚

回头吧方子给你看看,

主要是归脾丸,是不是适合我,因为熬夜麻烦,有一个成药方便

谢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733
主题: 43
帖子: 9571
注册: 2007年12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7-5-8 11:31
我常早晚打喷嚏咳嗽,西医认为是过敏性鼻炎。我曾用过敏性鼻炎俱乐部的“附子麻黄细辛汤”,当时效果极为显著,立即止住了。然而不治本,停药又复发,而且药越吃效果越不好,副作用也越明显。
我感觉是用热消耗了阴液导致的。


幸会幸会!我也是从麻黄附子细辛汤开始入中医门的。

不过后来我发现,还是请中医朋友们诊治更为高效……不过也少了自己折腾的“乐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869
主题: 32
帖子: 4871
注册: 2006年3月
狗狗陆 发表于 2017-05-13 12:25
幸会幸会!我也是从麻黄附子细辛汤开始入中医门的。

不过后来我发现,还是请中医朋友们诊治更为高效……不过也少了自己折腾的“乐趣”...


麻附幸喝了拉肚子,热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中医学习交流园地-中医爱好者 、健康养生等话题(选主题管理员,请大家自荐)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