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6年轮回转世?——50mm f/2.5 Macro及年代鉴别 [主题管理员:arondes]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2832 回帖:21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97
主题: 197
帖子: 3449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day2000 发表于 2014-2-11 08:24
朋友2000出了一套这个50 2.5 不知亏了否?


一套的话价格不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228
主题: 70
帖子: 4136
注册: 2008年10月
朋友2000出了一套这个50 2.5 不知亏了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95
主题: 16
帖子: 6181
注册: 2013年4月
arondes 发表于 2013-11-1 02:10
1987年,佳能EF镜头正式投入生产。同年,这款名为“Compact Macro”的50mm f/2.5镜头发布,这个镜头并不是真正意义的1:1微距镜头,最大只能到1:2,不过相应的最大光圈可以做的稍微大一些。其他厂商的1:1微距在50mm上一般都是2.8开始。蔡司的50微距也是最大1:2,最大光圈可以做到2.0

这个镜头有什么好说的呢,目前来看,主要就是便宜+准微距+不错的做工。论画质,不会比更便宜的50/1.8 II好,但这个镜头的实用性并不差。这一款全开就可以用,而50/1.8想要达到较好的反差也得适当缩一下光圈。1:2对于拍摄饭菜等是足够的,而且做到1:1的话对焦距离会近到难以使用。该镜头虽没有USM,马达噪音也是明显小于50/1.8 II的,速度倒是不快,微距大都是如此。至于对焦距离窗,放大率刻度等都是一应俱全。

说来不可思议,佳能专门为50/2.5开发了一款名为“Life-Size Converter”的东西,用以实现1:1放大率。这不是微距接环,而是更像一个增距镜,里面包含了四枚镜片。然而我认为该配件购买价值不大,因为它的价格比镜头本身还要贵……直接买老款百微不就得了嘛!

众所周知,佳能会给每一个镜头加以编号,可以标识和生产的工厂和生产时间。第一个字母是工厂名,第二个是年代。我以宇都宫工厂为例,将 ...


本人2002年底买进Canon 10D单反机后的挂机头呵!同一时间还用了1年50mmF1.4。其后又上Canon5D。 好头,值得推荐。2007年佳能全卖掉了。原因:2006年进了Olympus E1巨喜欢,做工好,色彩好,无需后期,直出比后期还厉害点。其后又买了Pentax K7 K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97
主题: 197
帖子: 3449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关于补光的问题:
微距最方便的补光方式是环闪,无奈价格实在惊人。我在网上订了一套led的山寨灯,也是环形的,可以套在镜头前面,能调节功率大小,但没有ttl供能,只能手动估摸,当然对于拍摄静物是没问题的。帖子在这里: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241804-1-1-1.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91
主题: 1
帖子: 873
注册: 2006年3月
飘灯 发表于 2014-2-11 01:13
我同意您的说法。因为我也有近乎全新的50微组套很长时间。

1、它是佳能最早采用浮动镜组提高成像画质的,做工非常扎实,早期马达声大倒是个问题,但对焦准确是没问题的。

2、50微采用两段式并非“无能”,别的经典50微也两段式。

3、作为微距来使用的时候,光圈主要是“景深控制”,50微最大光圈已经接近“线景深”,再大的光圈对于微距镜头并无意义。

4、这只头作为微距来使用,与百微尤其是新百微的解析力不可比(锐度偏软),但作为文档桌面翻拍近摄工具,它是最方便的。

5、有意思的是,Canon声明50微的LIFE-SIZE CONVERTER EF连接组,是专为50微设计不能用于其他镜头,但我的使用中,经常用于一些镜头充当“2X放大/缩短一倍对焦距离”使用,而且它的光学素质远超EF 2X,光通量仅损失1-1.5档。唯一遗憾的是,用它对接别的镜头,只能在最近对焦距的一半至某一远距离使用,无法实现无限远合焦。譬如我接到适马50-500上,它大致是最远能50米以内合焦。


不会多图,发2 本帖最后由 飘灯 于 2014-2-11 01:2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91
主题: 1
帖子: 873
注册: 2006年3月
arondes 发表于 2013-11-2 14:22
这么说就奇怪了,我手头这个样本全开锐度就很高,边缘毫无色散,而且这是5D2,也没有什么镜头像差校正,就是原本的功力。我想如果排除样本差异,你可以检验下对焦的精度。


我同意您的说法。因为我也有近乎全新的50微组套很长时间。

1、它是佳能最早采用浮动镜组提高成像画质的,做工非常扎实,早期马达声大倒是个问题,但对焦准确是没问题的。

2、50微采用两段式并非“无能”,别的经典50头也两段式。

3、作为微距来使用的时候,光圈主要是“景深控制”,50微最大光圈已经接近“线景深”,再大的光圈对于微距镜头并无意义。

4、这只头作为微距来使用,与百微尤其是新百微的解析力不可比(锐度偏软),但作为文档桌面翻拍近摄工具,它是最方便的。 本帖最后由 飘灯 于 2014-2-11 01:28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441
主题: 7
帖子: 2795
注册: 2005年5月
偶尔看到这个贴子,定了,搞一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97
主题: 197
帖子: 3449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关于1:1放大倍率的进一步讨论
此前我曾经发过一个主题,介绍的是近摄接环的使用,当时说的是一个仿制肯高的山寨电子环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177304-1-1-1.html

今天我拿这个接环跟50/2.5配合了一下。我记得佳能那款官方的原像接环相当于焦距增加到70mm,所以我就自作主张,试了一下50/2.5+21mm接环的效果,拍摄来看,cmos高度24mm,拍出来大概25mm,因为尺子不直,可能会带来少量误差。所以应该是接近1:1的。

如果再加上别的接环,那末放大率应该可以轻松超过1:1 本帖最后由 arondes 于 2013-11-4 04:18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97
主题: 197
帖子: 3449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adolfxyf 发表于 2013-11-2 20:54
关注这个头有一阵了,主要是因为上了全副没有微距可以用,24105放大倍率太小,拍个小东西很吃力。纠结了一阵,是百微兼顾人像还是50微+85/1.8,差不多价钱,50价格合适就入手了。对焦行程长,对反差不大的东西拉风箱很厉害,动静不比小痰盂小多少。
0.5的微距只能满足“近摄”,算不得“微距”。对焦也太慢,百微L迟早还是要入的。


如果专注于微距当然还是要考虑更专业的选择,腾龙90微vc和佳能100微L都是很好的选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59
主题: 30
帖子: 1489
注册: 2008年7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arondes 发表于 2013-11-1 13:15
定焦微距头设计上还是有其针对性的,比如畸变较小,像场平直,边缘与※※一致性较好,在近距离处对焦行程较长保证精度。

以前我发过一个主题,用的是50/1.8配合两百块的电子接环,那个可以实现超过1:1的放大率,同时保留测光功能,但实际使用中发现,此镜头未针对微距优化,效果还是有差距的。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177304-1-1-1.html

说来L百微我也有,那个更加专业,体积大,视角小,不适合一般应用,像这个50微我走在路上还可以随便拍拍街景什么的。

关注这个头有一阵了,主要是因为上了全副没有微距可以用,24105放大倍率太小,拍个小东西很吃力。纠结了一阵,是百微兼顾人像还是50微+85/1.8,差不多价钱,50价格合适就入手了。对焦行程长,对反差不大的东西拉风箱很厉害,动静不比小痰盂小多少。
0.5的微距只能满足“近摄”,算不得“微距”。对焦也太慢,百微L迟早还是要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hk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402
主题: 212
帖子: 10590
注册: 2008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简单点说,一分钱一分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175
主题: 13
帖子: 1299
注册: 2006年5月
arondes 发表于 2013-11-2 14:22
这么说就奇怪了,我手头这个样本全开锐度就很高,边缘毫无色散,而且这是5D2,也没有什么镜头像差校正,就是原本的功力。我想如果排除样本差异,你可以检验下对焦的精度。


我的也是配合5D2用,UF的,全开一般,收到2.8就相当的满意了,你这一说,找个手电照照看,会不会有雾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97
主题: 197
帖子: 3449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sunnysuntao 发表于 2013-11-2 10:18
没错,这个分析很严谨了,痰盂缩光圈以后和这头比,确实是显现不出“大”光圈的优势,全开疲软,那会儿我也是被人忽悠佳能用户么,一定要有一只痰盂,结果到手没用几天就送人了,主要原因一个是做工和手头的50微差的太多,痰盂连卡口都全塑料的始终缺乏安全感,感觉像玩具不像镜头,50微内筒就却是全金属,外壳做工也扎实给人很信赖的感觉!适应性上50微真是什么都能拍,微距到人像甚至到此一游,没有干不了的活,挂机没有比这头更合适的了!这头确实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把这头当成标头,它是能拍的更“近”一些的标头,还真是没有办法替代,估计这头这么多年了,还在生产而没有停,和它独一无二也有关系。

这头唯一的缺点就是全开光圈受不了,色散还是很明显的,全开“柔”的了不得,可能是习惯现代镜头的素质了,习惯全开就用,但是这头还是老派镜头的气质,还是要收一点光圈才好用,对焦准,速度还不慢,还有就是“兹兹”的对焦声音真的很响。


这么说就奇怪了,我手头这个样本全开锐度就很高,边缘毫无色散,而且这是5D2,也没有什么镜头像差校正,就是原本的功力。我想如果排除样本差异,你可以检验下对焦的精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074
主题: 175
帖子: 8203
注册: 2006年1月
这个头相当经典,性价比非常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175
主题: 13
帖子: 1299
注册: 2006年5月
arondes 发表于 2013-11-2 06:22
主要是因为这个头目前是佳能价格倒数第二的50mm头,所以就顺便和痰盂比一下子。虽然我看很多人推荐买50/1.8给新手,我当年也是贪便宜买了一个,不过从实用性来说,这个头还是要强很多。因为50/1.8在光圈全开下,基本对不准,对准了反差也不够,还是要缩光圈,使用起来并不比50/2.5多出多少光圈优势。而这一款在整体做工和用途方面,都是胜出的。即使用户将来升级了50L,它依然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更适合推荐给用户作为第一款50mm入门镜头。


没错,这个分析很严谨了,痰盂缩光圈以后和这头比,确实是显现不出“大”光圈的优势,全开疲软,那会儿我也是被人忽悠佳能用户么,一定要有一只痰盂,结果到手没用几天就送人了,主要原因一个是做工和手头的50微差的太多,痰盂连卡口都全塑料的始终缺乏安全感,感觉像玩具不像镜头,50微内筒就却是全金属,外壳做工也扎实给人很信赖的感觉!适应性上50微真是什么都能拍,微距到人像甚至到此一游,没有干不了的活,挂机没有比这头更合适的了!这头确实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把这头当成标头,它是能拍的更“近”一些的标头,还真是没有办法替代,估计这头这么多年了,还在生产而没有停,和它独一无二也有关系。

这头唯一的缺点就是全开光圈受不了,色散还是很明显的,全开“柔”的了不得,可能是习惯现代镜头的素质了,习惯全开就用,但是这头还是老派镜头的气质,还是要收一点光圈才好用,对焦准,速度还不慢,还有就是“兹兹”的对焦声音真的很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97
主题: 197
帖子: 3449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另外补充一点的是,50/1.8是5片光圈,夜景光斑稍显丑陋。这一款基本可以看作是圆形光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97
主题: 197
帖子: 3449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sunnysuntao 发表于 2013-11-2 01:54
小痰盂和这只头比!???论做工,画质,痰盂比这头差的不是一点点,这头唯一缺点是全开光圈色散比较明显,收到2.8就好很多了,4以后没的挑,色彩还原真实,像场平直,反差稍大,这头拍什么都行,佳能系统里的万金油,可惜没有更新,更新以后必定再入一只,这头最适合当挂机头了,2k的价格很实惠了!要是更新那就是百微的价位了!


主要是因为这个头目前是佳能价格倒数第二的50mm头,所以就顺便和痰盂比一下子。虽然我看很多人推荐买50/1.8给新手,我当年也是贪便宜买了一个,不过从实用性来说,这个头还是要强很多。因为50/1.8在光圈全开下,基本对不准,对准了反差也不够,还是要缩光圈,使用起来并不比50/2.5多出多少光圈优势。而这一款在整体做工和用途方面,都是胜出的。即使用户将来升级了50L,它依然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更适合推荐给用户作为第一款50mm入门镜头。 本帖最后由 arondes 于 2013-11-2 06:2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175
主题: 13
帖子: 1299
注册: 2006年5月
小痰盂和这只头比!???论做工,画质,痰盂比这头差的不是一点点,这头唯一缺点是全开光圈色散比较明显,收到2.8就好很多了,4以后没的挑,色彩还原真实,像场平直,反差稍大,这头拍什么都行,佳能系统里的万金油,可惜没有更新,更新以后必定再入一只,这头最适合当挂机头了,2k的价格很实惠了!要是更新那就是百微的价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843
主题: 21
帖子: 1143
注册: 2013年3月
pp46709394 发表于 2013-11-1 10:54
现在的镜头都是用铸造玻璃片,精度可能么有26年前的镜片高
而且凡是手够精细产品,现在的都没有以前的做工好
你不是说反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97
主题: 197
帖子: 3449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adolfxyf 发表于 2013-11-1 12:44
易迅前两天2199下手一只,低于天猫价格了。
还没来得及出去遛,在450d上暗处对联堪比小痰盂,慢,拉风箱半天合不上焦。5d3不在身边,挂5d3应该好一些。买这个头是因为升了全副没有微距,而且小痰盂摔坏以后缺个标头。
0.5的微距还是不够用,和1855的0.35差不了多少,迟早还是要上百微。真心觉得1855是良心头,800块的价格,小光圈瑞度不错,is,实用的小微距,不折腾的话能满足80%以上的用途了。


定焦微距头设计上还是有其针对性的,比如畸变较小,像场平直,边缘与※※一致性较好,在近距离处对焦行程较长保证精度。

以前我发过一个主题,用的是50/1.8配合两百块的电子接环,那个可以实现超过1:1的放大率,同时保留测光功能,但实际使用中发现,此镜头未针对微距优化,效果还是有差距的。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177304-1-1-1.html

说来L百微我也有,那个更加专业,体积大,视角小,不适合一般应用,像这个50微我走在路上还可以随便拍拍街景什么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59
主题: 30
帖子: 1489
注册: 2008年7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易迅前两天2199下手一只,低于天猫价格了。
还没来得及出去遛,在450d上暗处对联堪比小痰盂,慢,拉风箱半天合不上焦。5d3不在身边,挂5d3应该好一些。买这个头是因为升了全副没有微距,而且小痰盂摔坏以后缺个标头。
0.5的微距还是不够用,和1855的0.35差不了多少,迟早还是要上百微。真心觉得1855是良心头,800块的价格,小光圈瑞度不错,is,实用的小微距,不折腾的话能满足80%以上的用途了。
本帖由 iPhone5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97
主题: 197
帖子: 3449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又找了一张,感觉色彩表现还是不错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91
主题: 3
帖子: 1413
注册: 2013年6月
arondes 发表于 2013-11-1 09:20
是的,当古董还可发财。这里面没有什么复合非球面之类,应该都是玻璃片子,经得住放。
另外我个人以为这个镜头的合理价格应该不超过人民币1500元

现在的镜头都是用铸造玻璃片,精度可能么有26年前的镜片高
而且凡是手够精细产品,现在的都没有以前的做工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97
主题: 197
帖子: 3449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pp46709394 发表于 2013-11-1 08:34
26年前的镜头如果有这么新,也不怕买啊


是的,当古董还可发财。这里面没有什么复合非球面之类,应该都是玻璃片子,经得住放。
另外我个人以为这个镜头的合理价格应该不超过人民币1500元 本帖最后由 arondes 于 2013-11-1 09:21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97
主题: 197
帖子: 3449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这不就是德味儿嘛!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97
主题: 197
帖子: 3449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实用中发现,该镜头拍摄远景时同样锐度惊人,完全不逊于同级别的50mm标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97
主题: 197
帖子: 34498
注册: 2008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GFX100S
LEICA M (Typ 262)
★ NIKON Z 7_2
fugui418 发表于 2013-11-1 08:43
光圈大可以收,成本会过高是实情。至于距离近这个嘛,N家不是也有AF-S 60/2.8G嘛,人家也是全幅头。C家只有EFS60/2.8,60焦段微距对焦距离近虽然影响布光,但是出来的冲击力比100L好


尼康的60/2.8g我也有,实用中很少能用到1:1,因为距离太近,而且一般需要补光。如果想在佳能机身上用的话,适马50/2.8就可以了,画质也是一流的,便宜。

另外说一下,手机背后那个做闪灯的led做微距补光还是可以用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694
主题: 27
帖子: 12965
注册: 2006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arondes 发表于 2013-11-1 08:03
1:1应该问题不大,不过还是对焦距离太近不便操作的问题。至于光圈1.4 则意义不大,因为景深过浅,相应的成本得不偿失
光圈大可以收,成本会过高是实情。至于距离近这个嘛,N家不是也有AF-S 60/2.8G嘛,人家也是全幅头。C家只有EFS60/2.8,60焦段微距对焦距离近虽然影响布光,但是出来的冲击力比100L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26年轮回转世?——50mm f/2.5 Macro及年代鉴别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