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祖国的大地上(二)北京(1),正上图国博非洲雕刻 [主题管理员:hym1941]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8092 回帖:231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65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64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像》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裕陵。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63

      《巡视台阳图》卷(局部)
      清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派兵渡海,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投降,清朝统一了台湾。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清※※设置巡台御史,每年由都察院派遣满、汉御史各一人,前往台湾巡查,驻台湾府城,任期一年,有成绩者多留任一年,后改为三年一任。巡台御史的具体职责为:监督台湾各级官员政务执行并随时向※※参奏,以防地方官员之不法;清查审理历年积案,建议地方机构的设置;对文武官员提出升降建议;督促地方官员平定骚乱,安定地方;督促地方军队严防海务,并过问经济、文教事业。巡台御史的设置,加强了清朝※※与台湾的关系,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停止派遣巡台御史,巡台任务由福建省督抚、福州将军及水师、陆路两提督负责办理。督、抚及两提督,每年轮由一人渡海巡台,严加稽察台湾政务。
      此图描绘的是雍正年间巡台御史巡视台湾的情景。画面正中一位着蓝袍、五十余岁的官员,端坐于交椅之上,正指挥部下向台湾百姓发放食物、布匹、书籍等物品。随从人员及当地官员二十余人侍立于其周围。在这些官员面前,有许多台湾百姓和儿童,他们穿着高山族服装,赤足跪于地上,有的双手接过物品,有的在叩头谢恩。其中一名教书先生,身穿汉族服装,双膝跪地,手指身后的数名汉族打扮的学生,似在向官员汇报教学的情况。在这些学生的身后,有数名高山族妇女,穿着节日的盛装,抱着自己织的花布,端着活鱼,携儿带女,正向宫员走来。画面左侧山路之上有一队人肩抬着鹿笼,担着酒罐,架猴笼鸟,大步而来。远处队尾数人也扛着、挑着酒罐,涉水而行。河对岸草房外有两名中年妇女,背着、领着自己的孩子,手指前方,似在边眺望边议论这里的盛况。 画的左上角题小字三行:“台阳图王翁先生巡视台阳图常熟弟蒋伊谨绘”。下铃朱文篆书“谨绘”方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62

      《北征督运图册》
       清
      长41.1厘米、宽38.4厘米 绢本,设色
      1954年樊尔乾先生捐 捐赠
      该图册描绘的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冬至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秋,清军在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中,西路大军军粮督运官范承烈向喀尔喀蒙古克鲁伦河和翁金河前线两次运输军粮的情景。图册原24开,现存19开。签题“北征督运图”。末开款署“广陵禹之鼎谨绘”,钤白文“禹之鼎印”、“慎斋”印,为伪题。第1开系范承烈书写题记,第2—18开每半开工笔绘图,半开范承烈自题画面内容梗概,末开范承烈再题。范承烈,字彦公,范文程第四子,历官礼部侍郎、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和正蓝旗汉军副都统。
      准噶尔部是厄鲁特蒙古的一部。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分裂叛乱,康熙皇帝派兵10万,分中、西、东路平定叛乱。清※※决定:士兵“各备口粮八十日外,每名每月给米二仓斗,以湖滩河朔(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口)米随运,其运车及马骡草豆、挽兵口粮等物,俱着山西巡抚备给”。  一个运粮队,有车200辆,民夫200多人,骡马近1000匹,共运军粮约20万公斤。西路有8个运粮队,他们越峻岭,渡深河,历戈壁,绝大漠,将军粮源源不断地运抵克鲁伦河前线。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寻借口举兵南犯,进逼乌兰布通(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南境),距北京仅数百里,京师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康熙帝调兵遣将,与噶尔丹叛军战于乌兰布通山下。叛军一败涂地,噶尔丹逃跑。康熙三十四年,噶尔丹率骑兵数万,沿克鲁伦河而下,扬言“借俄罗斯鸟枪兵六万,将大举内犯漠南”。康熙帝亲率大军征讨,清军与叛军在昭漠多(今蒙古人民※※※乌兰巴托东南)激战,歼灭了噶尔丹主力,噶尔丹率残部逃跑。康熙三十六年春,康熙帝亲赴宁夏,进剿噶尔丹残部。噶尔丹在进退无地的情况下服毒自尽。《北征督运图》对清军平叛中运输军粮所经过的道路里程有详细描绘,对运粮的各族官兵、民夫、马驮、车辆,以及粮台、驿站、武器、旌旗都描绘得十分生动具体,是一件纪实性的绘画作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60

      《“皇帝之宝”玉印》
      清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59

      《“皇帝之宝”玉印》
      清
      通高16.1厘米、边长16.1厘米、钮高9.8厘米
      这方玉印的印文为阳刻满、汉文“皇帝之宝”,印钮为盘龙状。清朝皇帝颁发诏书要钤这方印,是皇权的象征。清朝皇帝的印章称为“御宝”,当初放置在故宫的交泰殿,由专门的机构—尚宝司来管理。皇帝之印称宝为清制,皇帝的印信称为御宝,清初设御宝于交泰殿,成立尚宝司。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考定玉谱,藏于交泰殿之印25方。这方盘龙纽玉印,印文为满、汉文篆书篆刻。满汉文合璧印为常用之印章,代表皇权,皇帝颁发的诏书皆钤此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58


      《各旗佐领图印》
      清
      印高9.2~9.4厘米,印面边长5.2~5.7厘米
      清代满族的军事、社会组织的印信,皆为铜质,文体和尺寸则根据品级大小而不同。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设黄、白、红、蓝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这是满洲八旗。另有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清军入关后,因多尔衮获罪,正白旗收归皇帝自领,以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为上三旗,余为下五旗,以此辨别户籍、官制、兵制等差异,实行佐领、参领、旗三级管理体制。满洲、蒙古、汉军、包衣等级井然,不得冒级。入关后,八旗的社会、生产职能逐渐缩小,军事为其重要职能。这些印为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最基层组织佐领的图记。佐领为管理300人的正四品官,有世袭与非世袭两种。
      这种源自部族制的佐领封建统属关系,自建国初期一直沿袭到入关以后。而作为皇帝——都统——参领——佐领——旗人这样的官僚统治组织的八旗制度的成立,却是雍正朝佐领制度改革的结果。
      (网络图)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12-17 21:53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57

      《“大政殿宝”玉印》
      大政殿是沈阳故宫建筑之一,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处理政务的地方。按照清制,皇帝之印被称为“宝”。
      (网络图)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12-17 21:48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56

      《皇太极调兵木质信牌》
      清   崇德(公元1636-1643年)
      高31.1厘米,径20.3厘米,厚2.5厘米
      信牌木质,作出廓壁形。上部作朵云形,周边起棱,饰一回首行龙,下为圆形,绿色宽边,中部下凹,红底金字,以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宽温仁圣,皇帝信牌”八字;另一侧为素面圆形浅池,诏书就粘贴于此。每件信牌另附有特制皮套,为绿边黄地,中间彩绘海水、云龙戏珠纹饰。
      此种信牌是清入关前官员传达皇帝御旨、行使职权的凭信之物。“宽温仁圣皇帝”尊号系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时所加,因此可以断定此种信牌为崇德年间行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55

      《爱新觉罗·皇太极像》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满洲爱新觉罗氏。1626年,继位后金可汗,改年号为天聪,史称“天聪汗”。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
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劳累一生的皇太极终于因病在沈阳清宁宫与世长辞,享年五十二岁。后葬于昭陵,即今沈阳北陵。庙号太宗,谥为文皇帝。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54

第四单元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清朝是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从清※※努尔哈赤至清末宣统皇帝溥仪,历经近300年。清前期指公元1644年清朝入主北京至1840年※※战争爆发,这一时期,是清朝从开基创业、建立※※政权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的阶段。

(一) 满族的兴起与清朝的建立

清朝是以※※少数民族满族的上层为主体建立的、中国※※上最后一个帝制王朝。满族是女真的后裔。明代,女真人基本形成三个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野人女真)。出身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进行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后,于公元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后金政权,年号天命。其子皇太极即位后,改族称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皇太极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在战功卓著的叔父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的带头支持下,被拥立即皇位,以次年(1644年)为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清※※迁都北京,开始建立统治全国的※※政权。从清※※努尔哈赤至清末宣统皇帝溥仪,历经近300年。清前期指公元1644年清朝入主北京至1840年※※战争爆发,这一时期,是清朝从开基创业、建立※※政权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的阶段。

《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像》
※※努尔哈赤(1559.2.21-1626.9.30),爱新觉罗氏,出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后金政权的建立者,清朝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
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东北部,并屡次打败明朝军队,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七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不久去世,葬于沈阳福陵。其子皇太极称帝后,追尊努尔哈赤为※※,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53

      《坤舆万国全图》
      明 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
      利玛窦编绘
      利玛窦编绘的《坤舆万国全图》,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而且让人们睁开眼睛看世界,中国只不过是地球上的一小块而已,从而改变了中国人的世界观。这种世界地图是把地球分成西半球和东半球展现在平面上,地处远东的中国当然在地图最东面的边缘地带。士大夫们固然为开拓眼界而兴奋,也为堂堂天朝“※※之国”居然僻处地球一隅而沮丧。利玛窦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立即作出迁就,于是他改变设计,迎合中国是“※※之国”的观念,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的中间向西移动170度,使得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52

      (三) 欧人东来与中外关系的新变化

明朝末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华,与中国的士大夫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把欧洲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到中国,对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利玛窦像》

      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上说:“万历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玛窦,号西泰,友辈数人,航海九万里,观光中国。” 从 1602 到 1605 年,利玛窦做了很多伟大功绩。 出版了第三版中文世界地图起名为《两仪玄览图》,以及其他著作如 《天主实义》,《天主教要》和《二十五言》。1607 年利玛窦与朋友徐光启合作,出版了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前六回的译本。1608 年印刷《畸人十篇》,并在同年开始编纂他的※※著作,《※※※远征中※※》。两年之后,即1610 年5 月11 日,因病卒于北京。在中国※※上第一次皇帝允许了一个外国人在中国领土安葬。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51

      《“登州戚氏”军刀》
      明  万历十年(公元1528年)
      通长89厘米、柄长16厘米
      这把军刀上部刻有“万历十年,登州戚氏”8字,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官时铸造的。
      戚继光(公元1528年-1587年),字元敬,山东登州(今蓬莱)人,17岁承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后调浙江都司参将。嘉靖末年,中国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戚继光奉命前往抗倭。他与抗倭名将俞大猷等协作,在义乌、金华两地招募了3000名“民兵”,制订纪律,进行严格的训练,将这※※伍训练成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的精锐※※,被誉为“戚家军”,平定浙江、福建倭寇。又转战广东,彻底铲除东南沿海倭患。倭患平息后,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官,直接担负拱卫京师的重任。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以都督同知总理蓟门、昌平、保定三镇,在镇十六年,使北方防御得以充实巩固,现存山海关以内的北方明长城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兴建而成的。在守卫蓟镇的16年时间里,他严格训练、严密防守,多次挫败北方游牧部落的侵扰。戚继光去职后,继任者依其成法,确保蓟门数十年平安无事。
      作为一代名将,戚继光非常重视军刀的质量,在长期的作战实践中,戚继光发现传统的中国军刀在质量上不如日本的“倭刀”,便吸收“倭刀”的长处,对中国军刀进行改良,使刀身加长、宽度缩小、弧度加大,并在质量上严格把关,锻造出名噪一时的“戚氏军刀”。他在《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里提出,锻造军刀“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刀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这把军刀,造型大方,工艺精湛,钢质坚韧,锋利无比,显示出明代冶铁技术的高超水平。
      刀下方是《抗倭图卷》 明 嘉靖(公元1522-1566年)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12-16 13:38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50

      (二)对日、对朝关系

明初,中日之间保持着朝贡贸易,明中期以后,一些日本海盗团伙与中国的海盗相勾结,侵扰中国沿海,形成“倭患”。嘉靖末年,戚继光等抗击倭寇,使倭寇横行的局面得到遏制。万历年间,日本两次发动侵朝战争。中国应朝鲜国王的请求入朝,与朝鲜军民一道,击败了日本的侵略。


      《“天下一木濑大和守藤原信重作”大铜镜》
      明
      1947年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出土
      直径76.5厘米、重46.25公斤
      作者: 藤原信重
      这是日本江户时期制作的大铜镜,约在明末传入中国。宁波、泉州和广州是明代设有市舶司的对外贸易港口,这件大铜镜当是由日本堪合贸易船直接输入泉州港而供奉给开元寺的。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12-16 13:1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49

      《大舵杆》
      明(公元1368-1644)
      1957年南京明代宝船厂作塘遗址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48

      《郑和铸铜钟》
      明  宣德6年(公元1431年)
      1981年福建南平采集
      通高83厘米、口径49厘米、厚2厘米、重77千克
此钟呈褐绿色,覆釜形,葵口;钟钮为双龙柄,钟肩表面浮印十二组云气如意纹,腹中部以云水波浪纹为母题,还铸有铭文、八卦、云雷等字纹;主纹饰上部环绕一周八卦纹,共五组,其中第二、四组各铸有“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铭文。铜钟下部的铭文为:“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回往平安吉祥如意者。”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郑和第七次奉命远航“西洋”,三月抵达福建长乐等候冬季季风,五月沿闽江而上抵达南平镇,铸此铜钟布施寺庙,祈求出海航行平安。同年十一月离长乐出海远航。原来放在福建南平市茂地依朝村外约5里的三宝殿,殿毁后移入依朝村华光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47

      第三单元 明朝的对外关系

公元1405-1433年,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舰队七下“西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各国的友好往来。明代与朝鲜的关系密切,与日本的关系因倭寇的侵扰以及日本发动侵朝战争而受到破坏。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陆续东来,中西方文明开始直接碰撞和交流,中外关系出现了崭新的内容。

(一) 郑和下西洋

“西洋”是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郑和七下西洋,体现了明朝船舶制造和航海技术的伟大成就,其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实为世界航海史上之壮举。

《郑和航海图》
(摹绘局部)
      公元1405-1433年,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舰队七下“西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各国的友好往来。《郑和航海图》运用中国画的山水画法,按航行之先后顺序,由右至左绘成平行、不计方向的图卷。沿途标有山脉、岛屿、陆地等地形及军营、庙宇、桥梁、宝塔等建筑,并配针路和过洋牵星图的绘图方式,其准确程度为先人所无。该图以南京为起点,沿中国大陆东海岸,最远到达东非的慢八撒,所收地名500多个,是十五世纪中叶以前中国记载亚非两洲内容最丰富的地理图籍,对于引领世界航海业具有重要作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46

      《徐霞客游记》
      明
      徐霞客著
      徐霞客(公元1587-1641年),原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今属江苏省)人,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22岁时就开始了艰苦的旅行考察,直至去世前一年的55岁,足迹遍布今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河南、陕西、山东、河北、山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共16个省。所到之处,对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等,都作了深入的考察和科学的记录,写成《徐霞客游记》。该书中对中国西南地区广大石灰岩地貌特征的详细描述,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石灰岩区域地貌特征的记录;他还指出长江的上源是金沙江,对盘江、怒江、澜沧江、红河等许多江河的水源流向都有详细而正确的记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45

      《天工开物》
      明  宋应星著
      此书原序中名为《天工开物卷》,但书口仍作《天工开物》,序文与正文均为印刷体,序尾有“崇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间堂”的题款。这是明末崇祯十年(公元1637 年)四月由作者友人涂绍煃(字伯聚, 1582?—1645)当时任河南汝南兵备道而居家丁忧(丧母)时资助刊刻于南昌府的。
      宋应星(1587- 1661),汉族,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28岁,他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
      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县学的教官)。在这个时期,他把他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刊行。他在《序》中描写这段情况时说:“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乞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想加以验证而无钱,想与同人们讨论真伪而无场馆),只得“炊灯具(备)草”,日夜写书,但“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稍后,他又出任福建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推官、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府,明亡后遂挂冠归里。大约在清顺治年间(公元1661年前后)去世。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图。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做十八卷。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44

      《本草纲目》
      李时珍(1518年—1593年),汉族,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李时珍从34岁便开始编纂《本草纲目》,60岁时完成,时间长达27年。他在宋代唐慎微所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基础上,参阅了800多种文献资料,终于在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学巨著,成为※※药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本草纲目》共52卷,卷一、二概述了本草※※与药性理论;卷三、四以药原为张目罗列了不同类型草药的主治病,比前代以病名为纲的做法更为重要;其余48卷,按水、火、上、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把1892种药物分成16部,各列若干类展开论述,例如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陨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有名未用等60类,每种药皆标正名为纲,纲下列目,非常清晰,井对各种药进行释名、集解、辨疑、解说其修治(炮炙)、气味、主治、发明及附方,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动、植、矿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可谓关于自然知识的博物学著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43

      明朝封建文化极为繁盛,思想、文学艺术特别是小说成就辉煌,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等科学方面也有极高成就。

《西厢记》

      明 凌濛初刻本
      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一名凌波,一字波厈,别号即空观主人,湖州府乌程县晟舍镇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雕版印书家。明末凌濛初套板印本,一向为读者和藏书家所喜爱,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42

      《算盘》
      明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41

      《货郎图》
      明
      纵190.6厘米、横104.5厘米,绢本设色
      1960年侯外庐先生捐 捐赠
      这是一幅民俗画。这幅画描绘一位货郎摆着各种小商品鸣锣呼唤顾客,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一群老少正在挑选商品。图画中的货郎的货架上架有晴雨大伞,伞沿挂着各种商货样品,四根斜插的竹杆也挂满小玩意,车上摆满小商品。这位货郎走街串巷,鼓锣呼唤,招来一群群老少挑选商品。两个买了玩具的小孩正在尽情摆弄,货郎则忙于招呼各位顾主。当时在城乡各地,这样的货郎是十分活跃的。
      明代中后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大量投入市场,商品经济日渐发达,商品流通愈加活跃,国内市场从封闭的地区性市场,走向国内统一市场。富商大贾和小商小贩奔走于城镇乡村之间,往来贩运。所谓“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檄宦商,横游蓟北”。“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商人们往往以地域为纽带,互相帮助,相互提携,组成一个个叱咤商海的商帮。我们今人所知各大商帮,大多数都是从明中期开始,先后崛起于各地的,从而开始了中国商业史上的“商帮时代”。其中,安徽商帮(徽州和宁国)、晋商、龙游商帮(以浙江衢州府龙游县为中心的衢商集团)、江右商帮(赣商)、洞庭商帮(由太湖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商人组成的商帮,属苏州)、宁波商帮、陕西商帮、鲁商(临清、济宁、聊城、烟台一带)、广东商帮(以广州、佛山一带为中心)、福建商帮(福建沿海),被称为明代的“十大商帮”(也有略为不同的说法)。《货郎图》正是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商品流通活跃的生动写照。
      以货郎为画题的民俗画在宋代以后十分流行。宋代的李嵩、苏汉臣,明代的吕文英、计盛,清代的罗聘、张赐宁等画家,均有《货郎图》传世。这幅《货郎图》,作者不详,是著名※※学家侯外庐先生捐献给中国※※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40

      《南都繁会图卷》
      明
      纵44厘米、横350厘米,绢本设色
      这幅卷首署《明人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的画卷,原是“常熟翁氏旧藏”,是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从翁氏后裔那里征集来的。卷尾署“实父仇英制”,但从绘画技法看,并非仇英的作品。
      此图卷描绘了明代南京城市商业兴盛的场面。画面从右至左,由郊区农村田舍开始,经城中的南市街和北市街,止于南都皇宫,着重表现纵横的街市,市面店铺林立,标牌广告林林总总,车马行人摩肩接踵。画卷在南都皇宫前结束。画卷内共绘有1000多个职业、身份不同的人物和109个商店的招幌牌匾,充分反映了明代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卷首署“明人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尾署“实父仇英制”,但从绘画技法看,并非仇英的作品。
      《南都繁会图》这幅写实风格的绘画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明代南京丰富的※※信息。其中最大的亮点有两个:一是商业贸易的发达。画卷所绘的招幌匾牌,如“西北两口皮货”、“立记川广杂货”、“福广海味发客”、“京式靴鞋店”、“川广云贵德森字号”、“南北果品”等招幌牌匾,说明南京是各地百货云集、五方商民杂处的商业大都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西两洋货物俱全”的招幌了,它隐约地透露出了明代中外贸易的发达程度。。二是文艺活动的丰富。画卷中人物最为集中的地方是戏台前面。戏台搭在街道的※※,分前台和后台,前台上有一位艺人正在唱戏,后台有一位艺人正在化妆。男性观众站在街上,而女性观众则坐在上面遮有布幔的两座女台上看戏。街道周围的店铺酒楼也挤满了看客。画卷上还出现了踩高跷、武术表演等民间文艺活动,也吸引了大群的观众。画卷上的人物,衣饰奢华飘逸、颜色鲜艳亮丽,隐隐暗示着明代中后期都市生活的奢靡之风以及对明初规定的各种等级制度的僭越。
      画面人物衣饰奢华飘逸、颜色鲜艳亮丽,隐隐暗示着明代中后期都市生活的奢靡之风以及对明初规定的各种等级制度的僭越,充分反映了明代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南京是朱元璋建都的城市,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虽然不是首都,但仍称南京为行在,设有与※※一致的行政机构,实行两京制度,因此,南京仍是明朝重要的政治中心。南京及其周围地区,依托着“财赋甲天下”的江南,农业、丝棉纺织业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明朝的经济命脉之所在,因此,南京依然是明朝的经济中心。而且,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人文积淀深厚,文化底蕴充足,理所当然也是文化中心。因此,迁都之后,南京仍然在明代※※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幅写实风格的绘画作品,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明代南京丰富的※※信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39

      《皇都积胜图》(局部)
      明  万历
      全卷纵32厘米、横2182.6厘米 绢本设色
      这是一幅反映明代中后期京城商业繁荣的※※画。画面从卢沟桥经广宁门(今广安门)进入北京城区,又经正阳门、棋盘街、大明门、承天门(今※※※)、皇宫等街市,向北延伸至居庸关。画面着重描绘市区商业街道面貌,街道上车马行人熙熙攘攘,茶楼酒肆店铺林立,招幌牌匾随处可见,马戏、小唱集聚起无数看客,金店银铺人如潮涌……。所示画面是长卷中正阳门、棋盘街和大明门一带的繁华景象。
      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自古以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金元时期,随着民族的融合,北京地区逐渐成为中国政治的中心,金和元先后在这里建立都城。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他的第4个儿子朱棣封为燕王,王府设在北京。公元1399年至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史称明成祖。由于北京是朱棣的“龙兴之地”,也是他的势力之所在,加上防备蒙元残存势力的需要,他决定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经过十几年的精心营建,一座规模宏大、在当时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从此,明朝的政治中心从南京转移到了北京。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明※※在内城的南面增建了外城。
      明代的京城北京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商业中心,而且两种功能在空间布局的分工上是很明确的。大体上说,承天门(今※※※)内是宫禁之地,大明门内为政治中心,而从大明门到正阳门之间的“朝前市”为商业中心,是明代北京最热闹的地区之一。从《皇都积胜图》上看,那时的外城前门一带,仅有零星的商业活动,可见当时此处尚未成为商业中心。入清以后,清统治者将※※全部迁往外城,内城不许开设店铺,因此,正阳门外(今前门大街)一带代替“朝前市”成为新的商业中心。《皇都积胜图》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明代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商业分布的清晰的※※场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38

      《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明
      卷明纵37厘米、横624厘米,绢本设色
      此画卷描绘明宪宗在皇宫里庆赏元宵游玩的各种情景。画面中,从早到晚的各种节目均有明宪宗在场,他穿着不同的盛装,或站或坐,表情安详,在欣赏着元宵节的各种活动。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的第8位皇帝,年号成化(公元1465年-1487年)。他平庸无能,生活奢靡,喜欢追求新奇刺激。他宠爱一位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万氏,立万氏为贵妃,每天与她饮酒享乐,不思朝政。※※上许多无能却又有艺术品位的皇帝一样,明宪宗也是一位喜爱艺术且有一定品位的皇帝,不惜血本让景德镇御器厂烧制精美的斗彩瓷器。他喜爱绘画,尤其喜欢让画师将他的生活都描绘出来。这幅《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可能是他亲自监督宫廷画师绘成的,构图严谨,笔法细腻,画面上的宫廷院落巍峨壮观,各种人物的情态、动作细致入微,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其中杂技、魔术、烟花爆竹及鳌山灯市等场面恢宏,是一幅写实性的行乐图,也是一幅明代民俗画的代表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601
主题: 39
帖子: 38325
注册: 2009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M3

古代中国-明清—037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传统的工商业城市更加繁荣,新的工商业城镇不断涌现。白银逐渐取代缺乏信誉的宝钞,成为重要的流通货币。富商大贾往来贩运,组成以地域为纽带的商帮。城乡社会生活日渐丰富,追求财富成为一种时尚。

“大明通行宝钞”

      大明通行宝钞,《明史·食货志》记曰:“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龙文花栏”。版面上首横书钞名“大明通行宝钞”,钞名下为龙纹花栏,花栏内上部正中“壹贯”二字,面额下为十串贯钱图,仿金元钞面的实物示意。贯钱两旁有篆书,右“大明宝钞”,左“天下通行”;下部文字“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贰伯伍拾两,仍给犯人财产”等字,明确规定了宝钞的通行和禁止伪造。
      明代开国之前便已部分行用朱元璋创立的铜钱“大中通宝”。建元之后又有“洪武通宝”通行。然而由于铜源紧张,以至搜罗民间铜器仍不敷使用。鉴于此,朱元璋决定铜钱陋弊应用纸钞弥补。洪武八年(1375年)立钞法,发行“大明通行宝钞”。这种纸钞仿照元钞形制,分为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与一百文六种,与铜钱混用,后又造十文至五十文小钞,严禁金银、实物货币在民间流通。明钞还有一特点,即历代宝钞都沿用祖制洪武年号,并且最大面额始终为一贯。大明通行宝钞的稳定保持了大约二十年。其后宝钞逐渐贬值,民间开始※※用钞。正统以后,明钞已不能通行※※也放弃用银的禁令。成化年间(1465-1487年)明钞一贯只值铜钱一文。到弘治年间,钞法最终废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祖国的大地上(二)北京(1),正上图国博非洲雕刻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