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用单反多年的人,基本上就是,微单用熟以后,再*也*不*想*碰*单*反*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4881 回帖:84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762
主题: 80
帖子: 2146
注册: 2004年11月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有空拿铅笔涂涂鸦 用手机拍下来 上传到flickr 收到几个点赞 -成就感来的很容易的-相对于玩相机来说
其实手机拍摄能力已经不输当年所谓35mm人文头旁轴
比如在普通节能灯下拍自己的涂鸦用于网络分享 已足够细致(如图)
另外 手机拍1080p视频太方便了-特别是拍小孩子成长过程-好多人用相机拍小孩照片那才是真的无聊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33
主题: 22
帖子: 1584
注册: 2009年4月
放下单反用a6000拍娃的留个记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79
主题: 7
帖子: 1373
注册: 2012年10月
crossa 发表于 2015-2-23 20:13
顺便说一句,这个不是纯粹的分光,只不过是镜头和取景器不同轴而已。
对焦时候,依然同一条光路再取景器里形成两个不同的影像,那个取景器中间是半透膜,45度的,用来对比的影像的移动,靠镜头带动测距杠杆转动棱镜来实现的。

其实微单要加上这个测距功能并不麻烦,只是厂家愿不愿意做的问题,leica在新的机器里就做到了
如果微单能做到这个,基本就是无敌了,道理很简单的,这个功能的话,意味着在使用MF的时候,它等同于旁轴,迅速而敏捷,速度会快过AF,使用广角时候会很占便宜的。

机身对焦的话,无非是移动传感器,这个技术么,其实早就有了,真正的底片扫描仪上就用这个技术对焦的,
用步进电机和丝杆来控制的,
这种设计,出现在相机里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迟早会出现这种产品

其实那个机身防抖,也是类似原理,机身防抖的好处是,实际是拍视频的时候防抖,因为拍视频是逐点采样的,镜头防抖在这个工作场景下是不起作用的,所以买了cn两家不带机身防抖的玩意再买个防抖镜头拍视频想防抖,就彻底晕菜了

机身对焦(在索尼来讲称传感器位移对焦)索尼已经进入样机,其他厂家包括莱卡还未有这类电子相机成品。讲leica的分光对焦,相信比不上现行的索尼峰值对焦(它可以知道当前焦点是在拟对焦对象的前还是后)和富士的副取景器(放大对焦)。而且还受环境光的影响,不象EVF的“所见即所得”(即使单反、旁轴机因光线暗到无法看清拟对焦物和环境情况下微单的这种手动取景正常进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88
主题: 0
帖子: 872
注册: 2008年1月
crossa 发表于 2015-2-23 20:13
顺便说一句,这个不是纯粹的分光,只不过是镜头和取景器不同轴而已。
对焦时候,依然同一条光路再取景器里形成两个不同的影像,那个取景器中间是半透膜,45度的,用来对比的影像的移动,靠镜头带动测距杠杆转动棱镜来实现的。

其实微单要加上这个测距功能并不麻烦,只是厂家愿不愿意做的问题,leica在新的机器里就做到了
如果微单能做到这个,基本就是无敌了,道理很简单的,这个功能的话,意味着在使用MF的时候,它等同于旁轴,迅速而敏捷,速度会快过AF,使用广角时候会很占便宜的。

机身对焦的话,无非是移动传感器,这个技术么,其实早就有了,真正的底片扫描仪上就用这个技术对焦的,
用步进电机和丝杆来控制的,
这种设计,出现在相机里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迟早会出现这种产品

其实那个机身防抖,也是类似原理,机身防抖的好处是,实际是拍视频的时候防抖,因为拍视频是逐点采样的,镜头防抖在这个工作场景下是不起作用的,所以买了cn两家不带机身防抖的玩意再买个防抖镜头拍视频想防抖,就彻底晕菜了

看联动测距那个黄斑对焦比现在的微单AF快?徕卡敢这么宣传吗?反正我手慢,眼神也不好,不敢同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988
主题: 0
帖子: 872
注册: 2008年1月
crossa 发表于 2015-2-23 15:02
您老问到点子上了。这个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对焦速度和对焦精度。

过去布列松老爷子不是一直50mm拍摄么,好多片子都是大光圈的,却不失焦,就是这个系统的功效。
这个对焦装置有个基本的玩意叫做对焦基线,基线越长精度越高,就相当于※※准星和照门之间的距离,长一点当然瞄得准。
leica从m系统开始,测距系统是实相黄斑,既可以通过两像重合的方式判定合焦,也可以通过两像拼合的方式判定合焦。
老式的leica以及其他老式旁轴很多都是虚像黄斑,只能通过两像重合判定合焦,且许多老式旁轴没有取景框

然后这个测距机构大致如图,由取景窗,线框,测量孔组成。过去的军舰上也使用这个结构测量两舰距离,
取景窗和测量孔之间的距离称为基线,基线越长,对焦越精准。线框告诉你构图范围,而且是100%视野率的。

这套系统的好处如下
1.如果使用50mm以及50mm以下的镜头的时候,因为旁轴的取景器倍率是固定的,即使用广角,对焦精度不受影响。

单反系统和实时取景的话,因为看到的内容源自镜头反馈,一旦使用广角镜头,拍摄非全景深的照片时,画面缩小了对焦精度会下降,使用lv对焦,速度就会慢下来,所使用lv对焦凑近抓拍是有难度的,一旦小光圈上,就把景深搞得大了,人物容易湮没在背景 ...


那个联动测距机构需要调教,算优点还是缺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5.843
主题: 22
帖子: 8034
注册: 2013年7月
tkartist 发表于 2015-02-23 13:39
搞毛!基本上,用眼看惯了以后还带毛的手机相机啊,用脑子记住就行了...

眼底相机是趋势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479
主题: 38
帖子: 14814
注册: 2004年1月
搞毛!基本上,用眼看惯了以后还带毛的手机相机啊,用脑子记住就行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209
主题: 13
帖子: 639
注册: 2008年9月
月赛优胜标识
我现在出门就带a7s+247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27
主题: 58
帖子: 6974
注册: 2010年1月
冬天的心 发表于 2015-2-23 18:14
微单不能用,微单是同轴取景,而且只有一条光路,而且绝不分光。是真正的同轴,就是只有感光器CMOS自己感光。等出六轴防抖加对焦的无反机身吧,所有的镜头都可以自动对焦了

顺便说一句,这个不是纯粹的分光,只不过是镜头和取景器不同轴而已。
对焦时候,依然同一条光路再取景器里形成两个不同的影像,那个取景器中间是半透膜,45度的,用来对比的影像的移动,靠镜头带动测距杠杆转动棱镜来实现的。

其实微单要加上这个测距功能并不麻烦,只是厂家愿不愿意做的问题,leica在新的机器里就做到了
如果微单能做到这个,基本就是无敌了,道理很简单的,这个功能的话,意味着在使用MF的时候,它等同于旁轴,迅速而敏捷,速度会快过AF,使用广角时候会很占便宜的。

机身对焦的话,无非是移动传感器,这个技术么,其实早就有了,真正的底片扫描仪上就用这个技术对焦的,
用步进电机和丝杆来控制的,
这种设计,出现在相机里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迟早会出现这种产品

其实那个机身防抖,也是类似原理,机身防抖的好处是,实际是拍视频的时候防抖,因为拍视频是逐点采样的,镜头防抖在这个工作场景下是不起作用的,所以买了cn两家不带机身防抖的玩意再买个防抖镜头拍视频想防抖,就彻底晕菜了

本帖最后由 crossa 于 2015-2-23 20:4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41
主题: 16
帖子: 16774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crossa 发表于 2015-02-23 07:02
您老问到点子上了。这个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对焦速度和对焦精度。

过去布列松老爷子不是一直50mm拍摄么,好多片子都是大光圈的,却...


微单不能用,微单是同轴取景,而且只有一条光路,而且绝不分光。是真正的同轴,就是只有感光器CMOS自己感光。等出六轴防抖加对焦的无反机身吧,所有的镜头都可以自动对焦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27
主题: 58
帖子: 6974
注册: 2010年1月
harryleo2013 发表于 2015-2-23 15:44
是的~更关键的是~那硕大的体积和重量根本让业余爱好者很难坚持下去~

没错。关键现在也是大伙有钱了。

我小时候,我爸爸工资每个月42块,买台海鸥DF1,花掉480,还要凭票。
到了我这个时代,大伙平均工资我想不会3000以下吧。5~8K大致是个平均水平了,一年工资收入可以买台数码leica,若是买胶片leica,能买好几套,顺带镜头啊,冲洗装置啊,扫描仪啊,高清屏幕啊,幻灯机啊,放大机啊一并买了,当然也可以买套哈苏,或者更大画幅的玩意。

总体来说还是器材便宜了,大家手头有钱了,当然,喜欢自己作死的也多了。

本帖最后由 crossa 于 2015-2-23 16:0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321
主题: 7
帖子: 2266
注册: 2013年7月
crossa 发表于 2015-2-23 15:40
买个干活玩意回来玩耍,累的慌。
经常玩的话,也许片子水平未见提高,倒是力气和饭量要见长了


是的~更关键的是~那硕大的体积和重量根本让业余爱好者很难坚持下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27
主题: 58
帖子: 6974
注册: 2010年1月
harryleo2013 发表于 2015-2-23 15:30
这里的“干活儿”通常是指影像类如影楼、广告公司神马的 我看他们都还是用单反 微单这种产品线的定位本来就不是专业应用领域


买个干活玩意回来玩耍,累的慌。
经常玩的话,也许片子水平未见提高,倒是力气和饭量要见长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27
主题: 58
帖子: 6974
注册: 2010年1月
冬天的心 发表于 2015-2-23 12:03
测距联动有那么神奇吗?优缺点呢?


顺便补充一个优点。如果是现在的实相黄斑的测距联动系统,哪怕你的镜头最大光圈只有5.6,依然不影响
对焦,取景器里看到的依然很亮,那个取景器相当于F1.0通光量甚至更大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确切。

当初nikon为了这个功能,从F80的机身开始,取景器里加入了灯管,现在的好多新机器里可能保留了这个设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321
主题: 7
帖子: 2266
注册: 2013年7月
wklhs 发表于 2015-2-23 11:13
看干什么活儿,我认识的记者大把用微单的,当然,体育摄影记者是不用的


这里的“干活儿”通常是指影像类如影楼、广告公司神马的 我看他们都还是用单反 微单这种产品线的定位本来就不是专业应用领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27
主题: 58
帖子: 6974
注册: 2010年1月
冬天的心 发表于 2015-2-23 12:03
测距联动有那么神奇吗?优缺点呢?


您老问到点子上了。这个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对焦速度和对焦精度。

过去布列松老爷子不是一直50mm拍摄么,好多片子都是大光圈的,却不失焦,就是这个系统的功效。
这个对焦装置有个基本的玩意叫做对焦基线,基线越长精度越高,就相当于※※准星和照门之间的距离,长一点当然瞄得准。
leica从m系统开始,测距系统是实相黄斑,既可以通过两像重合的方式判定合焦,也可以通过两像拼合的方式判定合焦。
老式的leica以及其他老式旁轴很多都是虚像黄斑,只能通过两像重合判定合焦,且许多老式旁轴没有取景框

然后这个测距机构大致如图,由取景窗,线框,测量孔组成。过去的军舰上也使用这个结构测量两舰距离,
取景窗和测量孔之间的距离称为基线,基线越长,对焦越精准。线框告诉你构图范围,而且是100%视野率的。

这套系统的好处如下
1.如果使用50mm以及50mm以下的镜头的时候,因为旁轴的取景器倍率是固定的,即使用广角,对焦精度不受影响。

单反系统和实时取景的话,因为看到的内容源自镜头反馈,一旦使用广角镜头,拍摄非全景深的照片时,画面缩小了对焦精度会下降,使用lv对焦,速度就会慢下来,所使用lv对焦凑近抓拍是有难度的,一旦小光圈上,就把景深搞得大了,人物容易湮没在背景里。

2.利用取景框免对焦 在M9以及M9之前是自动变化的,靠镜头上的一个卡隼的长度来控制的,使用的50的镜头就显示50的取景框
,使用35就显示35的取景框。这个线框除了取景之外。还可以利用线框做到免对焦或预先对焦,办法如下:

拿起相机平视取景,被摄者脚踩到线框时和你的距离是固定的,只是横构图和竖构图时,这两个距离不同而已,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不一样,这个距离对于每个拍摄者是不同的。这样的话拍摄就简化了,只要把镜头拧到固定的刻度,光圈全开都可以,如果条件允许全开或者镜头经得起全开的话,直接咔嚓就行了,不用对焦,这是抓拍的一种方法,只需考虑画面里面的内容和要素。

上述就是这个测距联动最神奇的地方。

再说说他的缺点

1.测距基线长再加上旁轴相面距短,所以不借助visoflex这类的辅助套件(旁轴变单反),是很难实现0.7米内近摄的,因为视角差很大,好多新镜头,最小对焦距离也能做到0.7米附近,不过对于身边人物和故事的记录,这个已经够用了。因为50拍0.7米内的话,就成了大头贴,35拍0.7米内的,就成了半身照。

2.用了这个机构就只能乖乖用定焦。

不过话说回来定焦比变焦简单,因为视角固定了,站位也几乎固定了,景深有多少,看镜头上景深表就能知道,就连光圈几乎也能跟着固定了,只需要考虑快门速度够不够,以及摁快门额度时机。

3.使用这种机构,会增加镜头制造的成本,因为旁轴镜头屁股后面都有突出的部分,用来顶测距机构,实现对焦和测距联动,这也是为啥leica镜头便宜不下来的原因之一,必须把镜身对焦套组做到误差很小才可以。

cosina做的vm头,偶尔会有轻微误差,但是价格便宜了好多好多。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单的出现,是在给旁轴招魂。
如果哪个微单厂家愿意把做个测距机构在微单上,绝对会逆天的

本帖最后由 crossa 于 2015-2-23 15:22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41
主题: 16
帖子: 16774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crossa 发表于 2015-02-23 03:40
其实也不会贵太多的。

现行的leica,售价大约是6万2左右,再加点钱,都能买台不错的国产小车了。
胶片的leica,大都已...


测距联动有那么神奇吗?优缺点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41
主题: 16
帖子: 16774
注册: 2008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crossa 发表于 2015-02-23 03:29
测距联动的好处,就是提供比AF更迅速的MF,精度可以做到也比单反的高很多,而且这个功能不用电

...


机身六轴防抖对焦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27
主题: 58
帖子: 6974
注册: 2010年1月
wklhs 发表于 2015-2-23 11:33
也是一种思路。
真要做了,估计不会便宜


其实也不会贵太多的。

现行的leica,售价大约是6万2左右,再加点钱,都能买台不错的国产小车了。
胶片的leica,大都已经停产,价格很便宜,4000~20000不等,胶片以后会不会停产不知道,但是恐怕以后能长命百岁的只剩黑白底片了。
如果骚尼能进化到这样,价格不会贵过莱卡,因为莱卡现在是按奢侈品在经营而不是按照工业品在经营。
fuji做了x100s,也不敢踩测距机构的红线,必然也有原因。

如果有这么一种带测距的微单的话,意味着,咱们这样的玩家会彻底倒向微单。
否则,会把咱们推到莱卡那儿。虽然leica机器不便宜,镜头不便宜,但是人活一世,买得起的情况下,买一台又如何?
又不是贵到完全买不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5.843
主题: 22
帖子: 8034
注册: 2013年7月
crossa 发表于 2015-02-23 03:29
测距联动的好处,就是提供比AF更迅速的MF,精度可以做到也比单反的高很多,而且这个功能不用电

...

也是一种思路。
真要做了,估计不会便宜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27
主题: 58
帖子: 6974
注册: 2010年1月
冬天的心 发表于 2015-2-23 10:59
笑死人了,拿一张这么垃圾的画面出来你这是埋汰莱卡呢?用手机都比这好。


拍到就是王道,人文照片的特点,就是很难有第二张相似的,因为现在很多人拍不到。
照片看的是故事,如果画面里没有故事,那才是埋汰莱卡

莱卡能提供的最大好处就是增加拍到的几率。
去旁轴区看看,内容很一般,只有花花草草的片子也有大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5.843
主题: 22
帖子: 8034
注册: 2013年7月
星海欣天地 发表于 2015-02-23 03:15
你咋不吹体育记者也用微单拍呢?

留给你吹呗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27
主题: 58
帖子: 6974
注册: 2010年1月
冬天的心 发表于 2015-2-23 11:04
要测距联动干啥?


测距联动的好处,就是提供比AF更迅速的MF,精度可以做到也比单反的高很多,而且这个功能不用电
本帖最后由 crossa 于 2015-2-23 11:2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27
主题: 58
帖子: 6974
注册: 2010年1月
wklhs 发表于 2015-2-23 11:12
你得考虑成本,为一个不具有多大意义而且完全不影响使用的功能加上一大截成本………大法不是活※※


如果他要愿意加,我还真愿意买,你不要以为这个功能无意义。
1.这个联动测距的功能不耗电
2.使用联动测距,如果测距结构能仿照leica那个做,并且拥有一样精度的话,对焦速度绝对杠杠的,精度也高过单反的对焦
  人家过去用标头为啥敢全开光圈还不失焦,全依赖这个机构,把单反甩在后面了。
3.当微单拥有了联动测距的时候,等于是拥有了旁轴+LV两种取景方式,应对不同需求,这时候,单反完完全全成了累赘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5.843
主题: 22
帖子: 8034
注册: 2013年7月
harryleo2013 发表于 2015-02-23 03:10
改成“业余玩家”比较准确吧 没看到过有用微单干活儿的

...

看干什么活儿,我认识的记者大把用微单的,当然,体育摄影记者是不用的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5.843
主题: 22
帖子: 8034
注册: 2013年7月
crossa 发表于 2015-02-23 02:55
其实大伙不是说微单取景耗电么,其实微单只要加上测距联动,就等于能充当是旁轴,比leica的旁轴会更有性价比。

因为测距联动是不...

你得考虑成本,为一个不具有多大意义而且完全不影响使用的功能加上一大截成本………大法不是活※※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用单反多年的人,基本上就是,微单用熟以后,再*也*不*想*碰*单*反*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