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双高斯镜头俱乐部 [主题管理员:bit]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7104 回帖:142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509
主题: 8
帖子: 1103
注册: 2009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Canon EOS 40D
★ ILCE-7
Tiff File
这个算双高斯吗?中间那片是什么作用 本帖最后由 泡菜家 于 2015-11-8 19:48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4.29
主题: 23
帖子: 51224
注册: 2015年2月
好帖,长知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欢迎xenoli常来,一起探讨,贴图

xenoli 发表于 2015-11-8 01:22
不服不行。真正的深入挖掘。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248
主题: 13
帖子: 1901
注册: 2008年12月
不服不行。真正的深入挖掘。学习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LEICA SUMMILUX-M 50mm f/1.4 ASPH,2004-至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1966-1975: LEICA NOCTILUX 50mm f/1.2: 11 82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Leica NOCTILUX 50mm f/1.2,1966年 本帖最后由 bit 于 2015-11-7 22:07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Leica NOCTILUX 50mm f/1.2 光学结构 本帖最后由 bit 于 2015-11-7 22:04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Canon FD 55mm f/1.2 AL,1971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Canon FD 55mm f/1.2 AL 光学结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7-element) 七枚玉 的光学结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非对称双高斯结构的起源

1920年,Lee为了修正大光圈时对称双高斯结构的像差,开始采用非对称式设计,使用高折射率光学玻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蔡司版双高斯结构(PLANAR)的起源

1896年还没有高折射率玻璃,Rudolph发现,4片薄形镜片双高斯结构,正负镜片之间的较大间隔会产生明显的像差,把薄的负镜加厚,减小正负镜片之间的距离,可以降低像差;继而,将加厚的负镜用1片正镜和1片负镜组成的粘合负镜代替,粘合的两片镜片使用不同色散系数玻璃(折射率约相同),由4组4片变成4组6片,可以进一步消除像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双高斯结构的起源

1888年,Clark提出用两对高斯结构沿光圈对称组合的镜头结构,这就是双高斯结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高斯结构的起源

1817年,德国数学家高斯(Gauβ),为了消除哥廷根天文台望远镜的像差,提出由一片凸镜和一片凹镜两片新月型镜片(meniscus-shaped)的组合结构,即高斯结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LEICA SUMMICRON 35mm f/2 (8-element) 八枚玉
8 elements in 6 groups.
Augmented classic symmetrical double-Gauss design.
It makes full use of the new rare earth optical glasses, including thorium-free lanthanum glass.

本帖最后由 bit 于 2015-11-7 12:53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LEICA NOCTILUX-M 50 mm f/0.95 ASPH.
The construction is similar to a double Gauss type,Number of lenses/groups: 8 / 5.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Zeiss Touit 32mm f/1.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首帖备份:

三 使用过的六只双高斯镜头的光学结构分析和成像特点体会

① Yashica ML 50mm f/2  

发布年份: 1979-1984(与Yashica FX-3 35mm SLR单反相机一起发布,作为套机销售)

结构                 
传统双高斯结构,4组6片。
参数
视角                46°
焦距                50 mm
最近对焦距离   50 cm
光圈                f/2.0 – f/16
光圈叶片          6片
滤镜规格          52 mm
尺寸                φ61×32mm
重量                140 g
卡口                Y/C(Yashica Contax)

② Konica M-Hexanon 50mm f/2

发布年份: 1999-2004
参数
视角                44.80°
焦距                50 mm
最近对焦距离   70 cm
光圈                f/2.0 – f/16
光圈叶片          10 片
滤镜规格          40.5 mm
尺寸                φ54 X 43.5mm
重量                255 g
卡口                Leica M

结构
Konica M-Hexanon 50mm f/2 采用双高斯结构,球面镜片设计,5组6片;第2、3片可以理解为传统高斯结构第二组粘合镜片的分离。
特点
这是一支徕卡M卡口旁轴镜头,采用高折射低色散光学玻璃,虽然是胶片时代的镜头,没有数码优化设计,但是在全幅徕卡旁轴数码相机上并没有色散,成像风格接近LEICA SUMMICRON-M 50mm f/2,焦外散景更出色一些,色调更暖一些。
全金属镜身,内置遮光罩。

③ Canon EF 50mm f/1.2L USM

发布年份: 2006-

参数
视角                46°
焦距                50 mm
最近对焦距离   45 cm
光圈                f/1.2 – f/16
光圈叶片          8 片
滤镜规格          72 mm
重量                590 g

结构
Canon EF 50mm f/1.2L USM的光学结构从传统双高斯结构变化而来,为6组8片设计;前5组7片可见双高斯结构的影子,第2、3片可以理解为传统高斯结构第二组粘合镜片的分离,第6、7片可以理解为传统高斯结构后组的1片被1组/2片代替;第8片为大口径非球面镜片,修正多种像差。
特点
对焦方式为全镜片移动式伸出对焦

④ Cosina Voigtlander ULTRON 40mm F2 SL II Aspherical

发布年份: 2007-2011

参数
视角                57°
焦距                40 mm
最近对焦距离    38cm,使用附带近摄镜时:25cm-45cm
光圈                f/2.0 – f/22
光圈叶片          9 片
滤镜规格          52 mm
尺寸                φ63 X 24.5mm
重量                200 g
卡口                Canon EF

结构
双高斯结构,5组6片设计,相对于传统双高斯结构的变化是,第二组1组2片粘合镜片变成2片独立镜片,最后1组1片镜片由球面镜片变为双面非球面镜片。
特点
成像锐利,焦外散景较好,色彩厚重,反差较大。

⑤ Sigma 50mm f/1.4 EX DG HSM

发布年份: 2008-2013

参数
视角                46.80°
焦距                50 mm
最近对焦距离   45 cm
光圈                f/1.4 – f/16
光圈叶片          9 片
滤镜规格          77 mm
重量                505 g

结构
Sigma 50mm f1.4 EX DG HSM采用双高斯结构,比传统双高斯结构有所变化,为6组8片设计,将传统双高斯结构第二组的1组2片粘合镜片分离为2组2片,将传统双高斯结构后组的1组1片由2组3片代替,其中最后一片为非球面镜片。
特点
焦外散景一流,层次感和立体感强,色调清新自然,适合拍人像。

⑥ Zeiss Touit 32mm f/1.8

发布年份: 2013-

参数
视角                48°  
焦距                32 mm (APS-C画幅,等效全幅48mm)
最近对焦距离   30 cm
光圈                f/1.8 – f/22
光圈叶片          9 片
滤镜规格          52 mm
重量                210 g
卡口                富士X

结构
Touit 32mm f/1.8是双高斯结构,球面镜片设计,5组8片,比传统Planar多出1组2片,位于镜组后端。前4组/6片是双高斯结构,末端1组/2片是针对微单相机短法兰距和CMOS的数码优化设计,校正光线入射角,使光线垂直入射CMOS,减少成像暗角和色散。
特点
自动对焦,设有橡胶材质的手动对焦环;
采用浮动镜组内对焦设计,对焦过程中内筒不会伸出;
像场平直,焦内到焦外过渡柔和,成像灰度层次丰富,能清晰表达背景色彩;
拍摄近景焦外层次渐变丰富,拍摄中远景焦外能表现出隐约散景;
金属镜身;

3 双高斯结构的发展演化

以上提到的7只双高斯结构镜头,两只旁轴镜头,四只单反镜头,一只微单镜头,时间跨度为34年(1979-2013),横跨胶片和数码两个时代,其中三只镜头处于胶片时代,四只镜头处于数码时代,可以看出双高斯结构的发展脉络;胶片时代是球面镜片6片设计,4组6片或者5组6片;1979年发布的Yashica ML 50mm f/2和2004年发布的Zeiss Planar T* 50mm f/2 ZM均为传统的4组6片双高斯结构;1999年发布的Konica M-Hexanon 50mm f/2为5组6片双高斯设计,对传统双高斯结构做了小的改动,对第二组做调整,由1组2片调整为2组2片,就是把第二组的粘合镜片分离为2片独立镜片;进入数码时代以后,为了适应数码感光器件的成像特点,各家都对传统双高斯结构做出较大的调整,增加镜片数量和使用非球面镜片,四只镜头中有三只是基于双高斯结构的8片设计,一支是6片设计;Canon和Sigma这两只单反镜头为6组8片,最后一片为非球面镜片;Zeiss Touit微单镜头为5组8片,相对变化较小,均采用球面镜片,前4组6片就是传统的双高斯结构,最后1组2片是数码优化设计;Voigtlander手动单反镜头为5组6片,相对于传统高斯结构变化较小,整体上还是双高斯结构的形式,其中第2组粘合镜片改为2片独立镜片,最后1组1片改为非球面镜片;这7只镜头既有共同的双高斯结构基因,又有各自的变化,大家一同陆续贴一些照片,看看这些照片风格的相似性以及各自独特的氛围。

四 其他经典光学结构

陆续整理~

1 Sonnar结构及其※※演变

Sonnar结构名称源于德语太阳,意指这种光学结构的大光圈。Sonnar是非对称结构,蔡司公司首创,Ludwig Bertele于1931年发明,Sonnar结构源于Cooke三片型结构,经过Ernostar结构发展而来;Sonnar结构的基本思路是为了增大Cooke三片结构的光圈,在原三片结构的前组两片透镜中间增加一片凸镜;持续的改进是为了进一步修正像差,把相连的镜片粘合,或者用粘合镜组代替单个镜片,最终定型为Sonnar结构。Sonnar结构的基本设计是3组/6片,光圈可达f/2,1932年改为3组/7片,光圈推进到f/1.5。Sonnar结构的显著特征是较少的镜片组结构,经典的为3组,其中一组或两组是三合透镜,由三片透镜粘合而成,第一片和第三片是高折射率玻璃,第二片是低折射率玻璃。Sonnar结构打开了大光圈标准镜头和中长焦镜头设计的又一扇大门(一扇是Planar),80多年来一直都被众多厂家模仿和优化。

下面左图为1931年的Sonnar 50mm f/2的光学结构,右图为1932年的Sonnar 50mm f/1.5的光学结构:
第一支蔡司Sonnar 50mm F1.5于1932年上市,是当时最大光圈的镜头,继而有多种衍生型,Leitz的Summarit 50mm F1.5,前苏联的Jupiter-3,以及尼康的Nikkor 5cm F1.5初期版皆为此镜的仿作。下面左图是1950年代生产的Carl Zeiss Sonnar 50mm F1.5,右图是2006年发布的Zeiss C Sonnar T* 1.5/50 ZM。比较两镜的光学结构,新版Sonnar镜头把前组三合透镜的第二片低折射率玻璃镜片去掉了,可以理解为换成了空气透镜,由3组/7片变成了4组/6片,这是运用当今镀膜、光学玻璃、高性能计算等最新技术对Sonnar经典结构的优化设计;分析新版Zeiss C Sonnar T* 1.5/50 ZM的结构,返璞归真,几乎又回到了为了增加Cooke三片结构光圈而在前组增加一片凸镜的初衷,如果把后组的三合透镜看作一片,把前组的第二片凸镜去掉,可以理解为一个Cooke三片结构。
使用过的Sonnar镜头的光学结构分析和成像特点体会

① Fujinon XF 35mm F1.4 R

发布年份: 2013-

结构
下面左图为1930-1950年代的经典Sonnar结构,中图是2006年发布的Zeiss C Sonnar T* 1.5/50 ZM的光学结构,右图是2013年发布的富士XF35mm F1.4 R的光学结构,可以看出富士XF 35mm F1.4 R的设计从Sonnar结构演变而来,在经典的Sonnar结构前后组中间增加了两片透镜,富士XF 35mm F1.4 R的成像特点,尤其焦外散景也近乎Sonnar镜头的风格。
参数
视角                   44.2°
焦距                   35mm      (APS-C画幅,等效全幅53mm)
最近对焦距离      正常:0.8m - ∞
                         微距:28cm - 2.0m
光圈                   f/1.4 – f/16
光圈叶片             7片
镜片结构             6组8片(包括1个非球面镜片)
滤镜规格             52mm
重量                   187g
卡口                   富士X

名词:
视角:镜头中心点到成像平面对角线两端所形成的夹角就是镜头视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Konica M-Hexanon 50mm f/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Konica M-Hexanon 50mm f/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Konica M-Hexanon 50mm f/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Konica M-Hexanon 50mm f/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Sigma 50mm f/1.4 EX DG HSM @f/1.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Yashica ML 50mm f/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Yashica ML 50mm f/2  @f/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CANON EF 50mm f/1.2L US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Cosina Voigtlander ULTRON 40mm F2 SL II Aspherical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Konica M-Hexanon 50mm f/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bit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89
主题: 26
帖子: 2043
注册: 2003年9月
Yashica ML 50mm f2镜头,双高斯结构设计,4组6片,1979-1984与Yashica FX-3 35mm SLR单反相机一起作为套机销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双高斯镜头俱乐部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