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火星撞地球 尼康14-24 / 蔡司ZF.2 15 / 腾龙15-30 [主题管理员:cliffwang]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31568 回帖:29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雨中赏花 发表于 2014-10-17 16:21
24移轴镜头多张接片拼接出17完全重合的效果,等同于在镜头节点上旋转机身完全固定了物距+完全固定摄距的垂直上下移动机位,这个是普通镜头很晚做到的,特别是近摄的时候。

普通镜头结合全景云台,很方便,接片用ptgui,或者ps
近摄的接片确实很难,排除拍摄误差,稍有风吹草动就接不上。这种情况在接片的时候需要结合手动调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是的,校正像差的超广角,边角其实已经严重拉伸,一些建筑摄影中的高楼,用了移轴拍,上下一样大,楼顶一个锐角,看着特别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这里的近大远小的距离测量,不是物体与镜头的直线距离,
而是物体所处的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到镜头光学中心的距离,
地板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所有格子可以理解成距离一样,所以大小一样。参考平行透视的图
本帖最后由 pzw83 于 2014-10-17 22:14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71.527
主题: 162
帖子: 71318
注册: 2014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这幅图还是体现了“近大远小”的,腿粗了么,脚小了么。

左边的那个方形的物体也体现了近大远小,还有那个杆状物体的粗细变化。

本帖最后由 camson 于 2014-10-17 20:1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01.44
主题: 68
帖子: 40164
注册: 2007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云漫 发表于 2014-10-17 10:38
接片看你怎么接。理论上透视只和距离有关。用移轴镜头接片,TSE-24三张接片出来的效果,和TSE-17单张出片几乎完全重合,这个可以用实验证明(我做过),理论上更容易证明 ---想象一下移轴成像原理就可以了。认为接片可以改善透视的,纯属基本原理错误。

可实际中,用普通镜头接片则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机身要旋转,焦平面在旋转,水平透视在不断变化,这样接出来,边角拉伸惨不忍睹。

几天前我恰好在我的帖里讲过这个问题。我把图文转过来:

========

我们来看看用移轴镜头拼图,以及用普通镜头拼图,有什么区别。

下图示意用宽幅相机(如X-Pan,612, 617等,或者用普通画幅拍完后上下裁剪)+广角镜头是如何一次性拍出一张广角宽幅照片。
如果用普通中焦镜头左右转动多拍几张,然后拼图,是否能得到一样的效果?答案是否定的。见下图:


24移轴镜头多张接片拼接出17完全重合的效果,等同于在镜头节点上旋转机身完全固定了物距+完全固定摄距的垂直上下移动机位,这个是普通镜头很晚做到的,特别是近摄的时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飘来的德味清香 发表于 2014-10-17 13:16
因为俺本来就是键盘党啊,俺又不是写书的。。同一面镜子做成一面凸面镜一面凹面镜一面平面镜。。只有你才会认为对光线的反射会是一样的吧???

你又调皮了,我可没有这么认为,至少我从没有说过反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65
主题: 38
帖子: 3438
注册: 2014年5月
pzw83 发表于 2014-10-17 13:15
我之所以诡辩,是因为你的理论都是自己凭空想象的,术语毫无严谨性

因为俺本来就是键盘党啊,俺又不是写书的。。同一面镜子做成一面凸面镜一面凹面镜一面平面镜。。只有你才会认为对光线的反射会是一样的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飘来的德味清香 发表于 2014-10-17 13:12
你不是一个例子还不够,是你那个例子就是在拿特殊镜头来诡辩。。
因为18端和200端来回变换时:机内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入射的光线经过的折射率发生了不同。。

我之所以诡辩,是因为你的理论都是自己凭空想象的,术语毫无严谨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65
主题: 38
帖子: 3438
注册: 2014年5月
pzw83 发表于 2014-10-17 13:09
ok,一个例子还不够,第一次听说从第一块镜片的突起来判断畸变。那么请解释:
一个18-200变焦镜头(第一块镜片一样吧,相同工艺是吧),为何18端桶形畸变,200端枕形畸变?

你不是一个例子还不够,是你那个例子就是在拿特殊镜头来诡辩。。
因为18端和200端来回变换时:机内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入射的光线经过的折射率发生了不同。。 本帖最后由 飘来的德味清香 于 2014-10-17 13:1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飘来的德味清香 发表于 2014-10-17 12:52
没什么好解释的,那是特殊工艺下的镜头。为什么只有一款镜头名叫“珠戒?”。。不同工艺下的镜头畸变能一样??俺上面说了:在相同工艺相同材质的基础下

ok,一个例子还不够,第一次听说从第一块镜片的突起来判断畸变。那么请解释:
一个18-200变焦镜头(第一块镜片一样吧,相同工艺是吧),为何18端桶形畸变,200端枕形畸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65
主题: 38
帖子: 3438
注册: 2014年5月
pzw83 发表于 2014-10-17 12:48
视原理这个再谈。。现在谈的是:超广角镜头本身到来的拉伸画面效果属不属于透视畸变??
超广角的拉伸效果是透视畸变加上镜头像差畸变的效果

其实不论属不属于,APSC+16也不可能拍出FF+24的效果来,因为广角镜头有透视之外的光线折射产生的畸变
专为aps-c设计的的16mm镜头,绝对可以拍全幅24mm的效果,在机内校正之后可以接近无镜头畸变,只有透视拉伸。例子,你随便找张nex的e16镜头的片子吧

如果24mm镜片凸出,那么在与16mm相同工艺,相同研磨,相同材料,相同设计下的情况下,一定畸变比16mm严重的多
请解释福伦达35/3.4,珠戒的第一块镜片如此突出,为何拉伸这么小。

没什么好解释的,那是特殊工艺下的镜头。为什么只有一款镜头名叫“珠戒?”。。不同工艺下的镜头畸变能一样??俺上面说了:在相同工艺相同材质的基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飘来的德味清香 发表于 2014-10-17 12:36
关于纯粹的透视原理这个再谈。。现在谈的是:超广角镜头本身到来的拉伸画面效果属不属于透视畸变??
其实不论属不属于,APSC+16也不可能拍出FF+24的效果来,因为广角镜头有透视之外的光线折射产生的畸变
如果24mm镜片凸出,那么在与16mm相同工艺,相同研磨,相同材料,相同设计下的情况下,一定畸变比16mm严重的多

视原理这个再谈。。现在谈的是:超广角镜头本身到来的拉伸画面效果属不属于透视畸变??
超广角的拉伸效果是透视畸变加上镜头像差畸变的效果

其实不论属不属于,APSC+16也不可能拍出FF+24的效果来,因为广角镜头有透视之外的光线折射产生的畸变
专为aps-c设计的的16mm镜头,绝对可以拍全幅24mm的效果,在机内校正之后可以接近无镜头畸变,只有透视拉伸。例子,你随便找张nex的e16镜头的片子吧

如果24mm镜片凸出,那么在与16mm相同工艺,相同研磨,相同材料,相同设计下的情况下,一定畸变比16mm严重的多
请解释福伦达35/3.4,珠戒的第一块镜片如此突出,为何拉伸这么小。

本帖最后由 pzw83 于 2014-10-17 12:5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65
主题: 38
帖子: 3438
注册: 2014年5月
pzw83 发表于 2014-10-17 12:27

错,即使理想中的完美镜头,排除桶形畸变,四角拉伸也会比24严重,你将透视变形理解成自己发明的“镜片弧度折射效果”
关于纯粹的透视原理这个再谈。。现在谈的是:超广角镜头本身到来的拉伸画面效果属不属于透视畸变??
其实不论属不属于,APSC+16也不可能拍出FF+24的效果来,因为广角镜头有透视之外的光线折射产生的畸变

看畸变不只是看第一镜片的曲率(这又是谁发明的?),而是整个镜头的光线设计,
反过来说,如果24mm的镜片突出,是不是可以比16mm拉伸更严重?
如果24mm镜片凸出,那么在与16mm相同工艺,相同研磨,相同材料,相同设计下的情况下,一定畸变比16mm严重的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971
主题: 15
帖子: 2351
注册: 2010年2月
飘来的德味清香 发表于 2014-10-17 12:01
请教:16mm的四角拉伸变形要比24mm严重的多,这个应该是由镜面曲率造成的,越广的广角镜片凸出的弧度越大,接受的光线经过各种折射反射于是造成的拉伸效果。。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16mm的四角拉伸变形是从哪里开始的???@七棱镜 的意思是:当将16mm的全副画面裁剪后得到的24mm的apsc画面后,这APSC其中的部分拉伸变形效果是和24mm的拉伸一样的,

但是我认为:16mm的镜片中心区域的凸出远大于24mm,所以,接受的入射光线也是不同的,那么自然是应该产生拉伸效果的啊。。
而且既然35mm的镜片整个都是凸的,肯定反射的光线是和50mm的不凹不凸平镜片效果是不同的

我来回答一下,
“16mm的四角拉伸变形要比24mm严重的多,这个应该是由镜面曲率造成的,”
错,即使理想中的完美镜头,排除桶形畸变,四角拉伸也会比24严重,你将透视变形理解成自己发明的“镜片弧度折射效果”

“16mm的镜片中心区域的凸出远大于24mm,所以,接受的入射光线也是不同的,那么自然是应该产生拉伸效果的啊。。”
看畸变不只是看第一镜片的曲率(这又是谁发明的?),而是整个镜头的光线设计,
反过来说,如果24mm的镜片突出,是不是可以比16mm拉伸更严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65
主题: 38
帖子: 3438
注册: 2014年5月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拿一变焦镜头同时拍摄一个模特,24mm时从头到脚都是拉伸的,特别是胸部被拉伸成扁平长的模样了,而同机位同物距不改变位置,将变焦镜头从24mm推到47mm拍摄时:得到同样分辨率的一张图片,只是拍不到模特的腿了,而模特的是胸部却不再是扁平长,而是浑圆雄厚的饱满状态。。

图在我的帖子里已经上了(俺除了24105这种狗头就没用过超广角,以前用APSC的时候上过图丽1116,那16mm变形的视角没对比过,但是印象中比全副24mm要震撼)

PS:没办法,只有模特的图,别的图风光人文人像啥的都删了,实在找不到别的图来作对比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93
主题: 56
帖子: 3011
注册: 2012年4月
飘来的德味清香 发表于 2014-10-17 12:01
请教:16mm的四角拉伸变形要比24mm严重的多,这个应该是由镜面曲率造成的,越广的广角镜片凸出的弧度越大,接受的光线经过各种折射反射于是造成的拉伸效果。。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16mm的四角拉伸变形是从哪里开始的???@七棱镜 的意思是:当将16mm的全副画面裁剪后得到的24mm的apsc画面后,这APSC其中的部分拉伸变形效果是和24mm的拉伸一样的,

但是我认为:16mm的镜片中心区域的凸出远大于24mm,所以,接受的入射光线也是不同的,那么自然是应该产生拉伸效果的啊。。
而且既然35mm的镜片整个都是凸的,肯定反射的光线是和50mm的不凹不凸平镜片效果是不同的

你可以看看本帖楼主是如何对待我的回帖的:https://forum.xitek.com/forum-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343330-pid-55941065.html

他会选择性删贴误导观众,为此我都只好请求管理员删了我的所有贴: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345969-1-1-2.html

我这个回复也会很快被他删除掉,不知道你看不看得到。我不会在他的帖子里讨论技术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65
主题: 38
帖子: 3438
注册: 2014年5月
cliffwang 发表于 2014-8-15 00:22
2、 超广变形(概念见362/366楼)
我还不是很确信这种变形是不是应该叫透视变形,姑且先称之为四角拉扯变形或者我干脆先背个黑锅叫cliff变形

请教:16mm的四角拉伸变形要比24mm严重的多,这个应该是由镜面曲率造成的,越广的广角镜片凸出的弧度越大,接受的光线经过各种折射反射于是造成的拉伸效果。。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16mm的四角拉伸变形是从哪里开始的???@七棱镜 的意思是:当将16mm的全副画面裁剪后得到的24mm的apsc画面后,这APSC其中的部分拉伸变形效果是和24mm的拉伸一样的,

但是我认为:16mm的镜片中心区域的凸出远大于24mm,所以,接受的入射光线也是不同的,那么自然是应该产生拉伸效果的啊。。
而且既然35mm的镜片整个都是凸的,肯定反射的光线是和50mm的不凹不凸平镜片效果是不同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2.166
主题: 17
帖子: 11628
注册: 2005年9月
优质内容勋章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接片看你怎么接。理论上透视只和距离有关。用移轴镜头接片,TSE-24三张接片出来的效果,和TSE-17单张出片几乎完全重合,这个可以用实验证明(我做过),理论上更容易证明 ---想象一下移轴成像原理就可以了。认为接片可以改善透视的,纯属基本原理错误。

可实际中,用普通镜头接片则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机身要旋转,焦平面在旋转,水平透视在不断变化,这样接出来,边角拉伸惨不忍睹。

几天前我恰好在我的帖里讲过这个问题。我把图文转过来:

========

我们来看看用移轴镜头拼图,以及用普通镜头拼图,有什么区别。

下图示意用宽幅相机(如X-Pan,612, 617等,或者用普通画幅拍完后上下裁剪)+广角镜头是如何一次性拍出一张广角宽幅照片。
如果用普通中焦镜头左右转动多拍几张,然后拼图,是否能得到一样的效果?答案是否定的。见下图:
这样的拍法有三个问题:

  (1) 旋转相机一般会引入平行视差(parallax),导致不同照片上前后景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这个问题倒不难解决,用全景导轨让相机绕镜头节点旋转,而不是以机身中轴旋转就可以了。另外,如果前景不是特别近的话,一般软件通过拉伸变形图片或选择性拼图,一般能来对付这样的视差。不过软件常常会算错导致接不上。接片完成后,一定要非常仔细地检查接缝处是否有问题,高要求的话,需要放大100%检查每个相邻像素是否拼上。

  (2) 云台必须保持水平才能达到最好效果,否则旋转过程中会导致取景高度以及垂直透视的变化,加大高质量接片的难度。 但云台水平的话,一般意味着地平线在画面中间,这恰恰是大多数构图需要避免的。现代拼图软件越来越强大,不保持水平的话,你的照片也许依然能接上,但细看接缝处有时会发现不理想,而且软件要大幅度拉伸画面来接片,大大影响画质。

(3)最大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旋转机身必然导致传感器平面的变化,引入巨大的水平透视变形。当你接片的时候,如果选普通投影方式,你会发现两边拉伸非常多,变形极为严重。选柱面投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个问题,但显然接片得到的效果和宽幅相机直接拍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用广角镜头的时候这个问题的情况最为严重。 如果画面中有直线(如建筑),最终结果可能不可用。对拍风光而言,很多时候观众不知道画面里的景物(如石头)的原始形状,所以广角拼图就算有变形,有时候能蒙混过关。我的一些照片,如《Twisting to Infinity》,就是这样拼出来的。但如果前景里镜头太近,最后画面里则可能拉伸太过分,最终结果是不能满足风光摄影严谨的高标准的。我碰到过几次这样的情况。

用长焦镜头的时候,由于景物常常很远,机身旋转角度比较小,所以水平透视变形不多。这也就是为什么长焦镜头拼图比较简单容易的原因。

===========================================================================

那么我们再看看移轴镜头拼图。 移轴镜头的像场远远大于相机传感器大小。比如佳能TSE-24II的成像圈覆盖的景物范围,和同距离上17mm普通镜头看到的差不多。相机其实只是是在这个像场里“截取”了一小块而已(是所谓“截幅赚长焦”翻版)。移轴镜头拼图的原理,是在这个巨大的成像圈里左右/上下移动,拍到多张照片,然后合成。由于是同一个成像圈,所以虽然是多张照片,但透视没有任何变化,所以最终拼图效果和宽幅广角镜头一次成像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一样的。

不过,严格地说,绝大多数135系统上的移轴镜头的用法,是把机身固定在三脚架上,然后移动镜头前组。这样的办法,其实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的成像圈覆盖的范围,依然会引入微小的平行视差。不过在实践中绝大多数情况这个问题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一定要精确的话,市场上有专门的接环,可以把移轴镜头本身固定在三角架上,然后移动后组/机身。但这些接环用起来很麻烦。 本帖最后由 云漫 于 2014-10-17 10:3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8d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8.973
主题: 157
帖子: 38858
注册: 2003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被引用内容作者已注销

正因为如此,所以 俺就不知道如何欣赏那些用广角镜头的接片——透视关系碎了一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火星撞地球 尼康14-24 / 蔡司ZF.2 15 / 腾龙15-30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