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刚收了台磁带录音机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54074 回帖:91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38.35
主题: 236
帖子: 4080
注册: 2004年2月
jiushirang 发表于 2014-12-30 09:18
刚收了一台状态极好几乎没有使用过的磁带录音机。音质好棒。
家里还有6盘索尼METAL XR金属空※※。终于从玩二磁头机上升到三磁头机了。


给个渠道也去看看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614
主题: 816
帖子: 9565
注册: 2002年1月
BLUESTAR 发表于 2015-1-5 23:05
尽是些好东西。


其实也只能算大路货,芯片是当年就不算怎样的SAA7321GP,这机器关键在电源等设计比较考究,光稳压就有13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56
主题: 7
帖子: 1970
注册: 2013年4月
jiushirang 发表于 2015-01-06 04:33
可是在我眼里,没有精密机械的东西都是垃圾啊!
机械手表也会磨损,难不成把电子显示手表当做宝把机械手表当垃圾?...


盒式磁带机芯实在不能跟手表机芯相提并论。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ad iOS8.1.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8
主题: 4
帖子: 1101
注册: 2013年8月
三昧糊涂 发表于 2015-1-5 22:45


这个应该是磁带机的致命缺点,
一般皮带寿命十年是久的了,
老化后你配皮带的话不可能达到原来的水平,
机械这东西也会磨损,
玩这些东西买点二手便宜货怀怀旧可以理解,
但把垃圾当成宝贝来买就花不来了


可是在我眼里,没有精密机械的东西都是垃圾啊!
机械手表也会磨损,难不成把电子显示手表当做宝把机械手表当垃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752
主题: 8
帖子: 623
注册: 2000年10月
jiushirang 发表于 2015-1-6 10:26
“手头积累了不少老货卡式磁带, 现在45-60岁了, 打拼了20-40年, 应该享受生活了; 另外随着年纪上升, 听力下降, 满足磁带中频丰富(主观听觉认为更温暖柔顺), 无视先天不足的高频(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
前辈:我是70后期的。前辈忘了一种玩法:
录音时开启杜比降噪功能,回放时关闭杜比降噪功能。
杜比本质就是录音时倍频高频信号,同时放大了底噪(高频提升量大于底噪提升量),回放时在衰减降低高频直到底噪被抑制。这样底噪抑制了,高频也回到了正常水平。

但是你完全可以录音时开启杜比B型降噪功能,回放时关闭杜比B型降噪功能,这样可以获得比原始音源高频更高的录音,代价就是你得忍受放大了的底噪。不过,玩模拟这些底噪算不了什么啦!


不敢称前辈, 同好, 再次握手!

录音开启杜比B, 回放关闭, 也是一种玩法。

但随着年龄的上升, 听力下降(特别是对高频部分), 是客观生理现象。 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录音师,拟音师, 调音师, 声乐演员, 乐器演奏员), 还有一部分发烧友, 可能下降缓慢一些。  普通人, 40-50岁以上, 对6-8KHz以上的高频的听力, 基本截止了, 这不是提升高频能解决的。

顺便说一下, 长期听耳机, 特别是耳塞式耳机,大音量, 对听力损伤比较严重。 我接触过电影厂的录音师, 普遍反映一部电影后期完成之后, 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再接戏, 出外景倒不是最累, 主要是后期集中制作赶时间, 长时间听耳机, 听力和身心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有趣的是, 这些录音师都很长寿。 上影厂60-70年代的录音师, 现在80-90多岁, 大都健在。。。 本帖最后由 Goose2 于 2015-1-6 10:4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8
主题: 4
帖子: 1101
注册: 2013年8月
Goose2 发表于 2015-1-6 08:46
“首先搞清楚口径,现有播放器高低级别排序,基本是这样的 开盘- 黑胶- TAPE- DAT- CD- MD- P3,卡座就是TAPE这个种类的,不懂的自己去脑补,最好不要闹笑话,拿个D100就进来指点江山,玩卡座实际和开盘很多想通的,对于要上开盘的烧友来说,玩卡座是个前奏,就这些播放器来说,黑胶个人觉得倒是比较鸡肋,因为不能自己录音,另外据说还不能接耳机听,所以玩黑胶的只能接受坑爹的复刻碟,而开盘和卡座的录音才是最好玩的地方,因为自己录音的效果比起原版带可以更好,包括D100这样的设备,最强大的地方也是他的自录,如果只是做为DSD的硬解设备,目前可以说D100是做的最差的,除了黑胶和CD,其它播放器的可玩性就在于录音功能的强大,做为单纯的回放来说,这个排列就是按照模拟味道依次下来的,所以为什么很多人现在回去玩开盘,黑胶,正是一句话——所谓的老烧最终还是回归模拟味道。。我不认为玩卡座是情节,圆梦,这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你自己耳朵的选择。。”

首先感谢分享观点, JIUSHIRANG 这个帖子越来越热闹了, 各位年纪, 经历, 偏好不尽相同, 但不妨碍一起分享交流, 正所谓有容乃大。

1. 兄台这个播放器高低级别排序, 标准不甚明了, 音质而言(频响宽度和平坦性, 动态, 信噪 ...


“手头积累了不少老货卡式磁带, 现在45-60岁了, 打拼了20-40年, 应该享受生活了; 另外随着年纪上升, 听力下降, 满足磁带中频丰富(主观听觉认为更温暖柔顺), 无视先天不足的高频(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
前辈:我是70后期的。前辈忘了一种玩法:
录音时开启杜比降噪功能,回放时关闭杜比降噪功能。
杜比本质就是录音时倍频高频信号,同时放大了底噪(高频提升量大于底噪提升量),回放时在衰减降低高频直到底噪被抑制。这样底噪抑制了,高频也回到了正常水平。

但是你完全可以录音时开启杜比B型降噪功能,回放时关闭杜比B型降噪功能,这样可以获得比原始音源高频更高的录音,代价就是你得忍受放大了的底噪。不过,玩模拟这些底噪算不了什么啦!
本帖最后由 jiushirang 于 2015-1-6 10:2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8
主题: 4
帖子: 1101
注册: 2013年8月
Goose2 发表于 2015-1-6 08:46
“首先搞清楚口径,现有播放器高低级别排序,基本是这样的 开盘- 黑胶- TAPE- DAT- CD- MD- P3,卡座就是TAPE这个种类的,不懂的自己去脑补,最好不要闹笑话,拿个D100就进来指点江山,玩卡座实际和开盘很多想通的,对于要上开盘的烧友来说,玩卡座是个前奏,就这些播放器来说,黑胶个人觉得倒是比较鸡肋,因为不能自己录音,另外据说还不能接耳机听,所以玩黑胶的只能接受坑爹的复刻碟,而开盘和卡座的录音才是最好玩的地方,因为自己录音的效果比起原版带可以更好,包括D100这样的设备,最强大的地方也是他的自录,如果只是做为DSD的硬解设备,目前可以说D100是做的最差的,除了黑胶和CD,其它播放器的可玩性就在于录音功能的强大,做为单纯的回放来说,这个排列就是按照模拟味道依次下来的,所以为什么很多人现在回去玩开盘,黑胶,正是一句话——所谓的老烧最终还是回归模拟味道。。我不认为玩卡座是情节,圆梦,这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你自己耳朵的选择。。”

首先感谢分享观点, JIUSHIRANG 这个帖子越来越热闹了, 各位年纪, 经历, 偏好不尽相同, 但不妨碍一起分享交流, 正所谓有容乃大。

1. 兄台这个播放器高低级别排序, 标准不甚明了, 音质而言(频响宽度和平坦性, 动态, 信噪 ...


“另外兄台提及: “自己录音的效果比起原版带可以更好”, 这个是不可能的,  模拟录音过程, 就是一个音质做减法的过程(以保真度而言), 数字复制过程损耗机率小一些, 但也存在。  只能说用开盘带/DAT /卡座, 从开盘带, CD,DAT,电台FM等节目源录制的第二代, 可能更适合自己的口味(音色与曲目)。”
------------------------------------------------------------------------------------------------------------------
其实他想表达的意思是:自己录音的效果比起原版CD,听感上可以更好!也就是说,音质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但是听感并非减法。高档卡座的录音前级与电路设计本来就是个染缸,将做完减法的音质经过好的录音电路进行音染,让你在听感上“感觉到”似乎比CD更好听的错觉。
就像我之前说的,特殊失真的介入。其实就是个录音音染过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55
主题: 16
帖子: 1587
注册: 2011年3月
说了半天,没人上这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752
主题: 8
帖子: 623
注册: 2000年10月
“首先搞清楚口径,现有播放器高低级别排序,基本是这样的 开盘- 黑胶- TAPE- DAT- CD- MD- P3,卡座就是TAPE这个种类的,不懂的自己去脑补,最好不要闹笑话,拿个D100就进来指点江山,玩卡座实际和开盘很多想通的,对于要上开盘的烧友来说,玩卡座是个前奏,就这些播放器来说,黑胶个人觉得倒是比较鸡肋,因为不能自己录音,另外据说还不能接耳机听,所以玩黑胶的只能接受坑爹的复刻碟,而开盘和卡座的录音才是最好玩的地方,因为自己录音的效果比起原版带可以更好,包括D100这样的设备,最强大的地方也是他的自录,如果只是做为DSD的硬解设备,目前可以说D100是做的最差的,除了黑胶和CD,其它播放器的可玩性就在于录音功能的强大,做为单纯的回放来说,这个排列就是按照模拟味道依次下来的,所以为什么很多人现在回去玩开盘,黑胶,正是一句话——所谓的老烧最终还是回归模拟味道。。我不认为玩卡座是情节,圆梦,这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你自己耳朵的选择。。”

首先感谢分享观点, JIUSHIRANG 这个帖子越来越热闹了, 各位年纪, 经历, 偏好不尽相同, 但不妨碍一起分享交流, 正所谓有容乃大。

1. 兄台这个播放器高低级别排序, 标准不甚明了, 音质而言(频响宽度和平坦性, 动态, 信噪比, 失真和抖动等主要指标),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1.1 模拟录音:  开盘==》VHS录像机(提供高保真模拟录音功能的机型)==》 黑胶 ==》 卡座

1.2 数字录音: DAT (含用DVC小磁带2轨, 还有使用Hi8, VHS, Betamax, U-Matic等格式磁带的多轨) , 使用硬盘或存储卡的多轨数字录音机, 与CD三者的音质并列,都是数码方式, 近十年出现但不太流行的SACD和DSD因为取样频率比CD(44.1KHz)和DAT(48KHz)高, 加上其他因素, 音质更进步一些。 这三者的音质, 毫无疑问 ==》 MD ==》 MP3

1.3 模拟录音是否优于数字录音, 一直有争议, 主要是数码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模拟, 但主观听觉上, 模拟更顺耳一些(特别是高档模拟设备VS低端数字设备), 这是数码因取样频率所限, 处理高阶谐波略逊, 而高阶谐波正是乐器高音和泛音构成。

1.4 据我所知, 目前国内外电台, 电视台,  音频制作室, 唱片公司, 电影制片厂均使用多轨数字音频工作站, 只有极少数发烧制作室使用模拟开盘录音机。 原因是因为数字技术本身在不断发展, 音质还在不断提升, 且业务流程比模拟方便(多轨同步与声画同步录音,加效果,合成, 剪辑, 存储, 传输), 而模拟录音技术已基本发展到尽头, 记录方式与信号处理技术没有新的突破, 音质就不会超越70-80年代(模拟录音+电器制作的黄金年代), 目前少量录音公司提供开盘带成品和唱片, 主要是满足发烧友这个小众市场。

2. 器材价格而言, 不谈广播级和母带级,

2.1 常见日系的TEAC /TASCAM /SONY /OTARI /AKAI /Technics开盘机(业务级),这些以前都是专业单位用外汇进口, 几千几万美金(那个时候1W美金相当于RMB15-28K,对普通民众绝对是天文数字), 现在几千到1W左右二手交易价格;

2.2 TASCAM /SONY /AKAI /YAMAHA /Nakamichi  /Denon /Onkyo 三磁头卡座;

2.3 上述这些品牌的DAT;

2.4 品牌多如牛毛的CD机(含独立转盘), 新机和二手交易价格从3k - 20W都有(特别是一些欧美发烧小作坊的CD机价格比较离谱);

2.5 MD台式播放机, 新机和二手交易价格从0.5K - 5K都有, 故以价格而论, 兄台的“现有播放器高低级别排序,基本是这样的 开盘- 黑胶- TAPE- DAT- CD- MD- P3,卡座就是TAPE这个种类的” 不能成立。

另外兄台提及: “自己录音的效果比起原版带可以更好”, 这个是不可能的,  模拟录音过程, 就是一个音质做减法的过程(以保真度而言), 数字复制过程损耗机率小一些, 但也存在。  只能说用开盘带/DAT /卡座, 从开盘带, CD,DAT,电台FM等节目源录制的第二代, 可能更适合自己的口味(音色与曲目)。

最后兄台提及: “我不认为玩卡座是情节,圆梦,这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你自己耳朵的选择。” 如果你了解模拟和数字录音的区别, 各种记录方式的优劣与现在设备的交易价格, 人性(好奇心,怀旧, 趋利避害, 惰性), 也许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我身边玩卡座和DAT的人, 大致这几种情况:

1. 过去顶级2磁头录音双卡SHARP777, 因1800元天价未曾拥有, 现在1-3K可以买以前想都不敢想, 无缘得以一见的电台/录音室 /国外发烧友用的高档三磁头卡座和DAT, 可以玩一下以前从来没有玩过的铬带和金属带, 可以自己编曲目。

2. 手头积累了不少老货卡式磁带, 现在45-60岁了, 打拼了20-40年, 应该享受生活了; 另外随着年纪上升, 听力下降, 满足磁带中频丰富(主观听觉认为更温暖柔顺), 无视先天不足的高频(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3. 没有经历过卡座和DAT时代, 从CD-MAN, MP3随身听起步, 好奇心, 几百元,最多 1-2K, 弄个卡座 /DAT /MD体验一下。

4. 以前玩过卡座,但没有接触过DAT, 电脑也不会玩, 因DAT的操作方式跟卡座几乎一样简便,音质又好很多,所以买一个二手DAT玩玩, 而不是玩电脑光盘刻录或者硬盘编辑CD, 下载APE /FLAC /DSD 之类。

5. 以前在专业单位工作, 单位改制时买了一些下线设备干私活或出租, 但现在都用数字音频工作站, 于是就自己偶尔玩玩。

这些人, 没有一个是因为音质(保真度)而去玩卡座的。

卡座可能好听, 只是对部分人而言悦耳, 不代表音质好。

其实音响卖家最精, 试音时候拿出蔡琴或者Kenny G之类碟片, 效果器处理过的人声, 悦耳的旋律, 能遮盖很多器材本身的特性。 本帖最后由 Goose2 于 2015-1-6 09:12 编辑

以下内容由 Goose2 于 2015-1-6 13:32 补充
遗漏一点, 补充如下:

唱片唱盘的价格, 1.5K - 30W都有, 音质相差很大, 而且音质跟价格未必成正比, 这是因为相对富有的老烧友在支撑这个市场。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4.113
主题: 635
帖子: 81011
注册: 2003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Phone 15 Pro Max
Canon PowerShot SX60 HS
右刀 发表于 2015-01-05 17:51
首先搞清楚口径,现有播放器高低级别排序,基本是这样的 开盘- 黑胶- TAPE- DAT- CD- MD- P3,卡座就是TAPE这个种类的...

这样啊,我说我怎么玩过黑胶就想玩开盘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8
主题: 4
帖子: 1101
注册: 2013年8月
右刀 发表于 2015-1-6 01:51
首先搞清楚口径,现有播放器高低级别排序,基本是这样的 开盘- 黑胶- TAPE- DAT- CD- MD- P3,卡座就是TAPE这个种类的,不懂的自己去脑补,最好不要闹笑话,拿个D100就进来指点江山,玩卡座实际和开盘很多想通的,对于要上开盘的烧友来说,玩卡座是个前奏,就这些播放器来说,黑胶个人觉得倒是比较鸡肋,因为不能自己录音,另外据说还不能接耳机听,所以玩黑胶的只能接受坑爹的复刻碟,而开盘和卡座的录音才是最好玩的地方,因为自己录音的效果比起原版带可以更好,包括D100这样的设备,最强大的地方也是他的自录,如果只是做为DSD的硬解设备,目前可以说D100是做的最差的,除了黑胶和CD,其它播放器的可玩性就在于录音功能的强大,做为单纯的回放来说,这个排列就是按照模拟味道依次下来的,所以为什么很多人现在回去玩开盘,黑胶,正是一句话——所谓的老烧最终还是回归模拟味道。。我不认为玩卡座是情节,圆梦,这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你自己耳朵的选择。。


“除了黑胶和CD,其它播放器的可玩性就在于录音功能的强大。。。”
-----------------------------------------------------------------------------------
赞一句!!!最好玩的就是自己能用家用设备录制出接近甚至超越广播电台或者唱片公司音质效果的声音来。为此很多老烧热衷于打磨录音电路,什么T桥电路增加电容量换电解电容等都是为了提升录音效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525
主题: 2
帖子: 852
注册: 2004年7月
首先搞清楚口径,现有播放器高低级别排序,基本是这样的 开盘- 黑胶- TAPE- DAT- CD- MD- P3,卡座就是TAPE这个种类的,不懂的自己去脑补,最好不要闹笑话,拿个D100就进来指点江山,玩卡座实际和开盘很多想通的,对于要上开盘的烧友来说,玩卡座是个前奏,就这些播放器来说,黑胶个人觉得倒是比较鸡肋,因为不能自己录音,另外据说还不能接耳机听,所以玩黑胶的只能接受坑爹的复刻碟,而开盘和卡座的录音才是最好玩的地方,因为自己录音的效果比起原版带可以更好,包括D100这样的设备,最强大的地方也是他的自录,如果只是做为DSD的硬解设备,目前可以说D100是做的最差的,除了黑胶和CD,其它播放器的可玩性就在于录音功能的强大,做为单纯的回放来说,这个排列就是按照模拟味道依次下来的,所以为什么很多人现在回去玩开盘,黑胶,正是一句话——所谓的老烧最终还是回归模拟味道。。我不认为玩卡座是情节,圆梦,这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你自己耳朵的选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8
主题: 4
帖子: 1101
注册: 2013年8月
最终幻想8 发表于 2015-1-5 22:49
三磁头也就是能边录音边监听,音质和2磁头的没区别。。。。。。


三磁头在录音频响上与二磁头有本质的区别啊!二磁头机器,录音头和放音头做在一起,磁头缝隙既要顾及放音,又要顾及录音,是一对矛盾,磁头缝隙的宽度只能在录放音上做了妥协啊!
而三磁头将录音磁头与放音磁头分开,你可以看到左右两个磁头缝隙宽度是不一样的啊!!这在录音上的区别,特别是频响上的区别就大了去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8
主题: 4
帖子: 1101
注册: 2013年8月
BLUESTAR 发表于 2015-1-5 22:30
我是觉得不如DAT好玩。维护难度都差不多。DAT音质肯定超出。
DAT,VHS机器都是老机器了,机芯复杂程度远超盒式录音机,盒式录音机我还能调调磁头方位角,换换老化的皮带,VHS坏了就只有干瞪眼看着了,就一个磁带进仓加载过程的复杂步骤都够琢磨好一阵子,磁头清洗起来也是相当危险的。


没事!我拍了简单清洗录像机磁头磁鼓的视频:
视频地址:http://www_tudou_com/programs/view/trXcDc6LX6k/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8
主题: 4
帖子: 1101
注册: 2013年8月
PowerPCG6 发表于 2015-1-5 17:07
没有杜比其实很简单,就是个普通的前级而已,带一个均衡网络。偷懒的话有LA3210集成块可用。


LA3210早期用在了四喇叭单卡收录机上的前级。后来双卡用得最多的是TA7668和TA8189N
飞利浦有块前级TDA1602据说不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576
主题: 9
帖子: 2186
注册: 2005年1月
你们这是炫耀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hone5/5s iOS8.1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271
主题: 47
帖子: 6822
注册: 2005年12月
最终幻想8 发表于 2015-1-5 23:29
太多年了,不记得好不好了。依稀记得是92年暑假,我舅去广州扛了台7k多的雅佳,他说差不多是最好的了。。。。。。


中道王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903
主题: 53
帖子: 1171
注册: 2002年5月
Goose2 发表于 2015-1-5 23:05
148楼童鞋的舱底货真不少啊! 好奇问一下: 咋会有这么多测试带?

三个TEAC测试带中, 中间1个是调整磁头方位角的, 确保与磁带成90度, 否则高频信号就录不上去, 我的理解是测试带提供12.5KHz@-24dB的信号, 反复调整磁头边上的螺丝, 直到输出达到-24dB为止,  偏磁=70, 应该是普通铁带; 其余2个是频响测试带吧? 我的理解是有高频12.5KHz,  中频1KHz, 低频63Hz 三种信号@-24dB, 播放并观察电平表能否达到-24dB, 否则就要调整磁头放大线路的增益。

右边三个阿尔派的频响测试带, 中频1KHz和高频12.5KHz都是@ -24dB,  中高频3KHz却是@-10dB,  是否可以猜测阿尔派作为汽车音响厂家, 更注重中频(人声和流行音乐主要频段)的还原? 车内容积和成本限制, 也无法让低频下潜到更深。


图片中间那盒和下面两盒都是调方位角的,调节时只管把输出电平调到最大就行,否则你录的磁带只能你自己播放,也只能播放自己录的带子,不然就损失高频,不是录不上而是播不出。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765
主题: 61
帖子: 9151
注册: 2012年12月
sigma110 发表于 2015-01-05 15:34
雅佳9100,外销型号叫95,很牛的,玻璃磁头------

...


我也不知道型号。

老兄对卡机如数家珍,看来是真正的老烧吖。。。。。。
本帖由 Coolpad 589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271
主题: 47
帖子: 6822
注册: 2005年12月
BLUESTAR 发表于 2015-1-5 21:56
你这个磁带太差啦,等我有空拍几张SMM的照片。
v

vertex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752
主题: 8
帖子: 623
注册: 2000年10月
laurel_lei 发表于 2015-1-5 23:21
录音头和放音头缝隙宽度不同,线圈匝数不同,录音头要求能录到高电平,充分利用磁性材料,缝隙在几个uM。录音头要求高频率响应,缝隙宽度小于1uM。此外为了提高灵敏度,放音头线圈匝数远多于录音头。
这一点,无论如何一个录放头也做不到,录放头缝隙宽度一般在1-2uM来兼顾录放音,所以频响一般不如三磁头机。


说到要点了!

所以有卡座王美称的中道Nakamichi, 在产品上特意写:Discrete Head Cassette Recorder /Deck, 分离磁头盒式磁带录音座, 还有Discrete Three-Head Technology, 分离三磁头技术。 特意强调的是Discrete 分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3.28
主题: 40
帖子: 18145
注册: 2004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最终幻想8 发表于 2015-1-5 23:29
太多年了,不记得好不好了。依稀记得是92年暑假,我舅去广州扛了台7k多的雅佳,他说差不多是最好的了。。。。。。


雅佳9100,外销型号叫95,很牛的,玻璃磁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765
主题: 61
帖子: 9151
注册: 2012年12月
laurel_lei 发表于 2015-01-05 15:21
录音头和放音头缝隙宽度不同,线圈匝数不同,录音头要求能录到高电平,充分利用磁性材料,缝隙在几个uM。录音头要求高频率响应,缝隙宽度小于1...


嗯,说的对,学习喇。。。。。。
本帖由 Coolpad 589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3.28
主题: 40
帖子: 18145
注册: 2004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嘿嘿,特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765
主题: 61
帖子: 9151
注册: 2012年12月
sigma110 发表于 2015-01-05 15:24
你应该没有听到过好的三头机的声音。


太多年了,不记得好不好了。依稀记得是92年暑假,我舅去广州扛了台7k多的雅佳,他说差不多是最好的了。。。。。。
本帖由 Coolpad 5890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3.28
主题: 40
帖子: 18145
注册: 2004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机芯不用皮带的卡座来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903
主题: 53
帖子: 1171
注册: 2002年5月
yycc99111 发表于 2015-1-5 22:41
箱子里划拉出了不少


都是宝贝东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3.28
主题: 40
帖子: 18145
注册: 2004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最终幻想8 发表于 2015-1-5 23:04
因为3磁头基本都是专业机、准专业机,你去找太早期专业2磁头机试试就知道。。。。。。

PS:高中时在俺舅的录音店(cd翻录卡带,主要客户是司机和学生)打过暑期工。。。。。。


你应该没有听到过好的三头机的声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752
主题: 8
帖子: 623
注册: 2000年10月
BLUESTAR 发表于 2015-1-5 23:01
SONY PCM7040好像没有SCMS功能,上次看见过一台价格相当的"便宜"。


上某宝找了图片看了一下背面的接口, 有XLR模拟输入输出, XLR数字输出输入, 还有时基码的输出输入, 更有RS-232串口, 还有8口/9针/37针(这个是接SONY自己的多机遥控台和编辑台), 应该是一台业务机或者广播级的DAT, 可以多机并联, 完成多轨录音, 更能与视频信号同步。

这个级别的DAT, 必须实现数字-数字复制, 所以就不装SCMS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182
主题: 49
帖子: 4568
注册: 2002年8月
最终幻想8 发表于 2015-1-5 23:04
因为3磁头基本都是专业机、准专业机,你去找太早期专业2磁头机试试就知道。。。。。。

PS:高中时在俺舅的录音店(cd翻录卡带,主要客户是司机和学生)打过暑期工。。。。。。

录音头和放音头缝隙宽度不同,线圈匝数不同,录音头要求能录到高电平,充分利用磁性材料,缝隙在几个uM。录音头要求高频率响应,缝隙宽度小于1uM。此外为了提高灵敏度,放音头线圈匝数远多于录音头。
这一点,无论如何一个录放头也做不到,录放头缝隙宽度一般在1-2uM来兼顾录放音,所以频响一般不如三磁头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刚收了台磁带录音机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