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刚收了台磁带录音机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54003 回帖:91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752
主题: 8
帖子: 623
注册: 2000年10月
愿闻其详。

是否使用APE格式无损压缩WAV, 需要向编码开发者支付授权费用, 而FLAC是※※※※的一种无损音乐压缩格式, 类似Windows和Linux的区别?

APE+CUE, 请问用啥软件转成FLAC比较方便? 最好可以批处理的那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56
主题: 7
帖子: 1970
注册: 2013年4月
Goose2 发表于 2015-01-05 09:38
谢神速回复!

Marantz NA8005本身是一台SACD播放机, 也带DSD /FLAC 解码器功能,但RMB9K的确超...


你真不懂行啊?APE格式的商业授权是个火坑,没有正经厂家敢沾惹。转成FLAC又不费事。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ad iOS8.1.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752
主题: 8
帖子: 623
注册: 2000年10月
PowerPCG6 发表于 2015-1-5 16:52
※※士NA8005可以不要电脑,九千元是不是太贵了?

你可以考虑SONY PCM-D100


谢神速回复!

Marantz NA8005本身是一台SACD播放机, 也带DSD /FLAC 解码器功能,但RMB9K的确超预算, 而且貌似还是需要电脑作为数码信号源, 使用不是很方便。

Sony PCM-D100是便携式PCM录音机, 不知能否胜任长时间使用(8-10小时/天, 365天开机)? 另外SD卡毕竟容量有限, 虽然64G的东芝95R60W的卡现在只要270元左右(音频信号码率很低, 一张播放1小时的CD, WAV格式大概600M, APE/FLAC 大概250-300M, DSD /SACD 大概3G), 低速30W的更是便宜到150元, 今后还会降价, 但总觉得不如硬盘方便, 600元就有3T了, 基本可以听上9-12个月不重复曲目了:) 自带一个网络接口或USB接口, 如果想更新内置硬盘上的曲目,就连上电脑, 像操作外置硬盘/U盘一样方便。

顺便关注了索尼 HAP-S1 硬盘DSD解码功放一体机, 代购连运费4.5K左右比较亲民, 自带彩色LCD小屏幕, 曲目显示应无问题, 从说明上看,自带500G或者1T硬盘(不知这个硬盘是否可以自行更换成更大容量的), 但好像不支持APE, 自带40W X2功放也是个鸡肋。

再生可能なコーデックは、DSD(DSF、DSDIFF)、LPCM(WAV、AIFF)、MP3、WMA、AAC、FLAC、ALAC、ATRAC(NON DRM)。ギャップレス再生は、WAV、AIFF、FLAC、ALAC、WMAロスレスに対応する。

https://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tid-1265711-extra--ordertype-2-t-1420452013.html 这里有KINGSEX资深的详细介绍。

又看了先锋CD播放器 192kHz/24bit高清音源XC-HM82, 自带普通CD(这个好, 手上还有大量CD), 自带彩色LCD 小屏幕, 能接收数字信号(估计要电脑提供), 不带硬盘或者SD插槽, USB端子 ●(対応フォーマット WMA/MP3/WAV/AAC/Apple Lossless/FLAC/AIFF/DSD), 估计也是需要电脑提供数字音频信号, 但不知何故, 也不支持APE格式。 代购连运费3K左右。

不知国内行业是否认识到这个商机(硬盘音频播放+解码器)?  

本帖最后由 Goose2 于 2015-1-5 18:0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56
主题: 7
帖子: 1970
注册: 2013年4月
写真社 发表于 2015-01-05 09:05
自己DIY做过分立原件的磁带放音座=======这个灰常残酷!即使是没有杜比。
有过体验就好。
...


没有杜比其实很简单,就是个普通的前级而已,带一个均衡网络。偷懒的话有LA3210集成块可用。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ad iOS8.1.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1.8
主题: 15
帖子: 11051
注册: 2008年3月
PowerPCG6 发表于 2015-1-5 16:50
不才刚过了四十,自己DIY做过分立原件的磁带放音座、电唱机(实在不敢叫LP唱机,S臂,铁三角动铁唱头,电子管RIAA前级)

自己DIY做过分立原件的磁带放音座=======这个灰常残酷!即使是没有杜比。
有过体验就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56
主题: 7
帖子: 1970
注册: 2013年4月
写真社 发表于 2015-01-05 08:59
自己DIY做过分立原件的磁带放音座=======这个灰常残酷!...


高中时候玩的,一个破烂的裸体机芯,《无线电与电视》上的电路,效果丢死人了。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ad iOS8.1.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1.8
主题: 15
帖子: 11051
注册: 2008年3月
PowerPCG6 发表于 2015-1-5 16:50
不才刚过了四十,自己DIY做过分立原件的磁带放音座、电唱机(实在不敢叫LP唱机,S臂,铁三角动铁唱头,电子管RIAA前级)

自己DIY做过分立原件的磁带放音座=======这个灰常残酷!即使是没有杜比。
本帖最后由 写真社 于 2015-1-5 17:0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56
主题: 7
帖子: 1970
注册: 2013年4月
Goose2 发表于 2015-01-05 08:44
我看到某宝上有TEAC UD-501, 但这类DAC必须外接一台电脑通过光纤提供APE /FLAC /WAV /DSD /PCM 信号吧? 不能直接读取硬盘或者SD卡, 也不提供屏幕显示曲目和控制动作, 貌似SACD也要通过电脑软件解码再输出到这台DAC中?
.


※※士NA8005可以不要电脑,九千元是不是太贵了?

你可以考虑SONY PCM-D100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ad iOS8.1.2 客户端编辑于:2015-01-05 16:52:5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453
主题: 245
帖子: 4952
注册: 2007年7月
顶一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56
主题: 7
帖子: 1970
注册: 2013年4月
Goose2 发表于 2015-01-05 08:44
楼上2位童鞋真逗!

PowerPCGn(n=6,7,8)童鞋可能40岁以下, 没有经历过上个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 四喇叭和卡带...


不才刚过了四十,自己DIY做过分立原件的磁带放音座、电唱机(实在不敢叫LP唱机,S臂,铁三角动铁唱头,电子管RIAA前级)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ad iOS8.1.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752
主题: 8
帖子: 623
注册: 2000年10月
楼上2位童鞋真逗!

PowerPCGn(n=6,7,8)童鞋可能40岁以下, 没有经历过上个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 四喇叭和卡带极为流行的年代,不一定能理解我们这代人对三磁头  /金属带 /杜比S的向往, 但爱乐之心并不妨碍与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同好交流, 先握个手:)

请教一下, 如想添一台音频解码器, 有啥选择》 先谢! 要求:

1)能播放APE和FLAC无损压缩的, 或者WAV格式的普通44.1KHz CD 节目源
2)能播放PCM, DSD,SACD 等高解析度音源
3)能播放MP3或者其他流行压缩格式, 比如苹果的那个什么
4)内置硬盘, 或者有USB/SATA2(3)接口, 或者网络接口, 能从外部输入APE /FLAC /DSD等信号
5)或者提供SD卡插槽
6)能有一块小屏幕显示曲目和操作功能(比播放或暂停, 播放时间, 剩余时间, 音轨等)
7)带前级放大, RCA普通模拟输出插座
8)价格控制在3-4K左右, 我非音响发烧友, 以曲目为主

我看到某宝上有TEAC UD-501, 但这类DAC必须外接一台电脑通过光纤提供APE /FLAC /WAV /DSD /PCM 信号吧? 不能直接读取硬盘或者SD卡, 也不提供屏幕显示曲目和控制动作, 貌似SACD也要通过电脑软件解码再输出到这台DAC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1.8
主题: 15
帖子: 11051
注册: 2008年3月
Goose2 发表于 2015-1-5 16:04
受教!我记得当年玩卡座时, 还要备一个消磁器: 靠近磁头, 接通电源, 缓离1米以后, 切断电源, 来回折腾几次。。。

还经常要用棉签蘸上酒精, 擦拭压带轮和主导轨, 卡座用久了, 压带轮和磁头都会起槽。 不知现在还能配到压带轮和磁头吗?

搜了一下某宝, 现在一盒普通铁带8-10元, 金属卡带要价50-240, 母带级要价300多(大概是顶级的意思, 再好的卡座, 指标受结构所限, 跟开盘机有很大差距)。

商品音乐开盘带也有售, 但价格不菲, 一盒要1980大洋, 啧啧。。。

现在玩MD, 卡带, DAT, 超8磁带录音机, 圆一个幼年时代的梦, 相信不少人还保存了许多盒式磁带, 有中图进出口公司买的原版带, 也有自己翻录的, 20-30年过去了, 再不听, 就会慢慢封存在时间的尘埃中了。。。几百元买一个二手卡座, 就能勾起青少年时代的回忆, 那是一个渴求音乐, 也容易满足的年代。。。



消磁器,玩磁带机是必须的!
二手卡带机磁头磨损程度最为重要,三磁头的更是如此。
那个年代我见过的卡带最顶级的牌子是Thats,我现在还有几个不同型号没有使用过的留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8.163
主题: 131
帖子: 3660
注册: 2006年1月
满足了梦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171
主题: 48
帖子: 4562
注册: 2002年8月
PowerPCG6 发表于 2015-01-05 01:45
相互吐槽也是一种交流,碍您老嘛事?

我也来吐槽呗!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752
主题: 8
帖子: 623
注册: 2000年10月
写真社 发表于 2015-1-5 15:35
调整方位机角的螺丝没有那么松,竹签改锥不行的,用不带磁性的金属改锥都可以,或者先退一下磁。


受教!我记得当年玩卡座时, 还要备一个消磁器: 靠近磁头, 接通电源, 缓离1米以后, 切断电源, 来回折腾几次。。。

还经常要用棉签蘸上酒精, 擦拭压带轮和主导轨, 卡座用久了, 压带轮和磁头都会起槽。 不知现在还能配到压带轮和磁头吗?

搜了一下某宝, 现在一盒普通铁带8-10元, 金属卡带要价50-240, 母带级要价300多(大概是顶级的意思, 再好的卡座, 指标受结构所限, 跟开盘机有很大差距)。

商品音乐开盘带也有售, 但价格不菲, 一盒要1980大洋, 啧啧。。。

现在玩MD, 卡带, DAT, 超8磁带录音机, 圆一个幼年时代的梦, 相信不少人还保存了许多盒式磁带, 有中图进出口公司买的原版带, 也有自己翻录的, 20-30年过去了, 再不听, 就会慢慢封存在时间的尘埃中了。。。几百元买一个二手卡座, 就能勾起青少年时代的回忆, 那是一个渴求音乐, 也容易满足的年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712
主题: 0
帖子: 12142
注册: 2003年2月
Goose2 发表于 2015-1-5 10:22
各种磁带记录方式中, 卡带的频响范围, 跟开盘机相比, 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LZ给出的这个机型的频响曲线, 是在最大录音电平控制在-20dB, 并且允许正负3dB衰减的状态下测得(通常在频响范围的高低两侧是-3dB), 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局限: 动态范围被极大地压制了。 而且卡带的信噪比也做不高, 这台民用中档机只有60dB (杜比降噪关闭, 允许3%的全部谐波失真-这个对现代数字音频记录还原方式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 加权); 打开杜比降噪之后, 因为使用民用级别的B,C,S (部分频段降噪, 注意三个指标后的降噪频率范围), 所以最好也只能做到部分频段84dB, 更不提卡带本身固有的底噪。

这些主要是因为卡带的带速有限(4.76cm/s),  加上偏磁量设置, 磁头结构等原因。

开盘机的带速相对较高, 常用的有19和38cm/s,专业机的频响范围做到20-16000Hz@0dB 录音电平不算难事, 所以成为唱片公司的母带级录音机标配。 早年我见过电影厂使用类似35毫米胶卷的磁带,估计是利用齿孔方便跟画面同步(电影放映片的侧面记录声轨), 推算走带速度在24帧 X (16 + 2画面垂直高度+间隔) = 43.2cm/s。 出外景先用Nagra背包机(也是小开盘)录音, 然后转到35毫米磁带上, 再做剪辑混音合成。棚内拍摄主要是 ...

A/D转换进化史,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1.8
主题: 15
帖子: 11051
注册: 2008年3月
Goose2 发表于 2015-1-4 16:31
好东西! 应该是民用机中的中-高级别了。

请问:

1) 磁带的偏磁数据, 是自动调节, 还是手动调节? 铁带, 铬带, 金属带虽然有标准的偏磁数据, 但各牌号与机器使用状态, 造成细微的区别, 讲究的, 在使用每种牌号的空白袋录音之前都需要微调。

2) LZ居然搞到了原厂测试带, 调整磁头方位角, 看到用金属改锥, 貌似要用竹签而非金属改锥的? 带速在这类中高档卡座上应该使用石英锁相环自适应调整, 有调整旋钮?

3) 有无录音即时返听功能?

调整方位机角的螺丝没有那么松,竹签改锥不行的,用不带磁性的金属改锥都可以,或者先退一下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712
主题: 0
帖子: 12142
注册: 2003年2月
luoke2000 发表于 2015-1-1 17:08
传动皮带不会老化吗,我那个都粘上了。

是啊,好多磁带机包括录放机、摄像机都歇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原厂配件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3.884
主题: 1165
帖子: 34414
注册: 2003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Phone 15 Pro Max
★ Canon PowerShot SX60 HS
skywalker2012 发表于 2015-01-05 07:04
很多玩家只是圆一下儿时的梦,像我,小时候买不起,现在就补回来呗....

赞同!
没有标准才叫玩,有标准那叫工业。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5-01-05 15:07:0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145
主题: 16
帖子: 1577
注册: 2011年3月
PowerPCG6 发表于 2015-1-5 13:51
玩开盘机开盘带倒是可以理解和赞赏,黑胶也不错,盒式磁带难以恭维。


很多玩家只是圆一下儿时的梦,像我,小时候买不起,现在就补回来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56
主题: 7
帖子: 1970
注册: 2013年4月
玩开盘机开盘带倒是可以理解和赞赏,黑胶也不错,盒式磁带难以恭维。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ad iOS8.1.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8
主题: 4
帖子: 1101
注册: 2013年8月
刚才浏览贴吧偶尔看到的。这位朋友的发言还是比较不错的。
总之,没有特殊失真处理过的声音,真的不好听。。。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8
主题: 4
帖子: 1101
注册: 2013年8月
Goose2 发表于 2015-1-5 10:40
呵呵, MD和MP3就是利用了听觉心理和生理的原理, 压缩了60-80% 的信号从而方便发行, 提供了相当于无损80% 的享受, 主要是高频信号和动态范围损失较多。

卡带, 是大陆改革开放初期, 民众普及音乐最重要的载体(因为可以复制)。  之前有机会接触到胶木和塑料唱片的人, 实为凤毛麟角, 钢丝录音机则更少。

上个世纪80年之后, 三洋(代表作是4500, 9990,9994, 9998), 索尼(我用过8585, 还有后期的平板扬声器型号), SHARP(大名鼎鼎的555, 777) 播放的邓丽君, 刘文正, 凤飞飞, 费玉清, 保尔莫里亚, ※※※拉斯特, 101提琴乐队, 山口百惠, 传遍了千家万户。 但那个时候,三洋4500的800多元售价, TDK和索尼4.5元一盒60分钟普通空※※的售价, 还是让很多人望而止步, 更不用提1800元的双卡顶级机 SHARP 777。

现在口袋里有点闲钱了, 国内外专业单位淘汰(说“下线”好听一些:))的机型走入了平民百姓家中, OTARI (小谷), TASCAM (TEAC的专业产品线), REVOX, STUDER, NAGRA, Nakamichi 等已经成为发烧圈津津乐道的品牌。

所以, 窃以为, 三磁头, 金属带(当年万胜普通铁带5.5元, 铬带13.5元, 金属带27元), 杜比S, 自动磁头方位角调整(或者类似LZ ...


在当今DSD 和SACD时代, 对过去的一种怀旧和释怀。。。
-----------------------------------------------------------
DSD我听了一遍就不想再听第二遍了啊。。。一点音乐味道也没有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8
主题: 4
帖子: 1101
注册: 2013年8月
Goose2 发表于 2015-1-5 10:40
各种磁带记录方式中, 卡带的频响范围, 跟开盘机相比, 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LZ给出的这个机型的频响曲线, 是在最大录音电平控制在-20dB, 并且允许正负3dB衰减的状态下测得(通常在频响范围的高低两侧是-3dB), 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局限: 动态范围被极大地压制了。 而且卡带的信噪比也做不高, 这台民用中档机只有60dB (杜比降噪关闭, 允许3%的全部谐波失真-这个对现代数字音频记录还原方式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 加权); 打开杜比降噪之后, 因为使用民用级别的B,C,S (部分频段降噪, 注意三个指标后的降噪频率范围), 所以最好也只能做到部分频段84dB, 更不提卡带本身固有的底噪。

这些主要是因为卡带的带速有限(4.76cm/s),  加上偏磁量设置, 磁头结构等原因。

开盘机的带速相对较高, 常用的有19和38cm/s,专业机的频响范围做到20-16000Hz@0dB 录音电平不算难事, 所以成为唱片公司的母带级录音机标配。 早年我见过电影厂使用类似35毫米胶卷的磁带,估计是利用齿孔方便跟画面同步(电影放映片的侧面记录声轨), 推算走带速度在24帧 X (16 + 2画面垂直高度+间隔) = 43.2cm/s。 出外景先用Nagra背包机(也是小开盘)录音, 然后转到35毫米磁带上, 再做剪辑混音合成。棚内拍摄主要是 ...


握爪!

其实我比较同意卡坛"Acdsee2000"兄台的观点。
人的耳朵觉得“好听”,其实本来就是根据人的神经系统对音频信号做了某种特殊的失真处理,使这种失真让听觉神经系统非常舒服耐听。
不失真的信号,医院里的超声波治疗仪,那玩意儿音频信号最不失真了,其实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焦躁和不适的。
本帖最后由 jiushirang 于 2015-1-5 10:4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752
主题: 8
帖子: 623
注册: 2000年10月
呵呵, MD和MP3就是利用了听觉心理和生理的原理, 压缩了60-80% 的信号从而方便发行, 提供了相当于无损80% 的享受, 主要是高频信号和动态范围损失较多。

卡带, 是大陆改革开放初期, 民众普及音乐最重要的载体(因为可以复制)。  之前有机会接触到胶木和塑料唱片的人, 实为凤毛麟角, 钢丝录音机则更少。

上个世纪80年之后, 三洋(代表作是4500, 9990,9994, 9998), 索尼(我用过8585, 还有后期的平板扬声器型号), SHARP(大名鼎鼎的555, 777) 播放的邓丽君, 刘文正, 凤飞飞, 费玉清, 保尔莫里亚, ※※※拉斯特, 101提琴乐队, 山口百惠, 传遍了千家万户。 但那个时候,三洋4500的800多元售价, TDK和索尼4.5元一盒60分钟普通空※※的售价, 还是让很多人望而止步, 更不用提1800元的双卡顶级机 SHARP 777。

现在口袋里有点闲钱了, 国内外专业单位淘汰(说“下线”好听一些:))的机型走入了平民百姓家中, OTARI (小谷), TASCAM (TEAC的专业产品线), REVOX, STUDER, NAGRA, Nakamichi 等已经成为发烧圈津津乐道的品牌。

所以, 窃以为, 三磁头, 金属带(当年万胜普通铁带5.5元, 铬带13.5元, 金属带27元), 杜比S, 自动磁头方位角调整(或者类似LZ使用测试带调整), 自动偏磁或者手工偏磁调整, 这些是在当年玩了自动选曲功能之后, 在当今DSD 和SACD时代, 对过去的一种怀旧和释怀。。。
本帖最后由 Goose2 于 2015-1-5 11:0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63.884
主题: 1165
帖子: 34414
注册: 2003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iPhone 15 Pro Max
★ Canon PowerShot SX60 HS
jiushirang 发表于 2015-01-05 02:34
以上说远了。 玩卡带, 多半不是追求音质,而是圆梦。
------------------------------------...

学习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8
主题: 4
帖子: 1101
注册: 2013年8月
Goose2 发表于 2015-1-5 10:22
各种磁带记录方式中, 卡带的频响范围, 跟开盘机相比, 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LZ给出的这个机型的频响曲线, 是在最大录音电平控制在-20dB, 并且允许正负3dB衰减的状态下测得(通常在频响范围的高低两侧是-3dB), 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局限: 动态范围被极大地压制了。 而且卡带的信噪比也做不高, 这台民用中档机只有60dB (杜比降噪关闭, 允许3%的全部谐波失真-这个对现代数字音频记录还原方式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 加权); 打开杜比降噪之后, 因为使用民用级别的B,C,S (部分频段降噪, 注意三个指标后的降噪频率范围), 所以最好也只能做到部分频段84dB, 更不提卡带本身固有的底噪。

这些主要是因为卡带的带速有限(4.76cm/s),  加上偏磁量设置, 磁头结构等原因。

开盘机的带速相对较高, 常用的有19和38cm/s,专业机的频响范围做到20-16000Hz@0dB 录音电平不算难事, 所以成为唱片公司的母带级录音机标配。 早年我见过电影厂使用类似35毫米胶卷的磁带,估计是利用齿孔方便跟画面同步(电影放映片的侧面记录声轨), 推算走带速度在24帧 X (16 + 2画面垂直高度+间隔) = 43.2cm/s。 出外景先用Nagra背包机(也是小开盘)录音, 然后转到35毫米磁带上, 再做剪辑混音合成。棚内拍摄主要是 ...


以上说远了。 玩卡带, 多半不是追求音质,而是圆梦。
-------------------------------------------------------------------
我记得“卡座论坛”上前CCTV※※电视台录音师Acdsee2000兄台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听卡座。
他的观点是:人的耳朵,包括听觉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听觉愉悦神经系统,本来就是对音频信号有适应范围的。磁带的声音好听源自于他的“三次谐波失真”。而这种特殊的磁记录的失真信号特别适合耳朵听觉神经系统。而完全不失真的音频信号,甚至于超声波信号,耳朵神经系统反而难以适应,觉得难受。
他从医学、生理学和声学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下班回家把他在2002年写的这篇文章翻阅出来。
本帖最后由 jiushirang 于 2015-1-5 10:3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752
主题: 8
帖子: 623
注册: 2000年10月
各种磁带记录方式中, 卡带的频响范围, 跟开盘机相比, 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LZ给出的这个机型的频响曲线, 是在最大录音电平控制在-20dB, 并且允许正负3dB衰减的状态下测得(通常在频响范围的高低两侧是-3dB), 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局限: 动态范围被极大地压制了。 而且卡带的信噪比也做不高, 这台民用中档机只有60dB (杜比降噪关闭, 允许3%的全部谐波失真-这个对现代数字音频记录还原方式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 加权); 打开杜比降噪之后, 因为使用民用级别的B,C,S (部分频段降噪, 注意三个指标后的降噪频率范围), 所以最好也只能做到部分频段84dB, 更不提卡带本身固有的底噪。

这些主要是因为卡带的带速有限(4.76cm/s),  加上偏磁量设置, 磁头结构等原因。

开盘机的带速相对较高, 常用的有19和38cm/s,专业机的频响范围做到20-16000Hz@0dB 录音电平不算难事, 所以成为唱片公司的母带级录音机标配。 早年我见过电影厂使用类似35毫米胶卷的磁带,估计是利用齿孔方便跟画面同步(电影放映片的侧面记录声轨), 推算走带速度在24帧 X (16 + 2画面垂直高度+间隔) = 43.2cm/s。 出外景先用Nagra背包机(也是小开盘)录音, 然后转到35毫米磁带上, 再做剪辑混音合成。棚内拍摄主要是靠后期配音(对白, 效果, 音乐)。

既然磁带本身速度不能提升(否则耗带太快), 就想到了提高磁头转速从而提高相对走带速度的办法, 那就是使用磁带录像机的旋转磁鼓原理, 于是就出现使用了DAT, 8毫米,Betamax, VHS, U-Matic等规格磁带的录音机, 记录方式也从模拟进化为数字, 频响, 动态, 信噪比, THD等指标都是数量级的飞跃, 但因为44.1Khz的取样频率和数字电路的ditter处理技术, 造成了数码声。

DAT 和Betamax 多轨录音机在音频行业驰骋了10年左右(1985-1995), 很快被音频工作站取代(使用硬盘, 存储卡记录),举例: TEAC 8轨数字录音机200USD左右, 使用SD卡作为介质。

以上说远了。 玩卡带, 多半不是追求音质,而是圆梦。

刚看到LZ使用安桥922功放, 我是917, 用了快20年了。 握手!
本帖最后由 Goose2 于 2015-1-5 10:3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08
主题: 4
帖子: 1101
注册: 2013年8月
PowerPCG6 发表于 2015-1-5 09:45
相互吐槽也是一种交流,碍您老嘛事?


接下去就是准备弄一台成色好一些的先锋或Techincs黑胶唱机。黑胶唱机不知道对钢琴的表现是否好。电子管胆机好像是黑胶的绝配。我现在桌面系统用TOSHIBA A1941/C5198构成PNP-NPN三极管对管的安桥A922放大器来做小书架箱的放大器,不知道是否能满足LP黑胶唱片的音乐韵味。不行的话还是得配胆管。
坚持三极管分立件的模拟功放,准备尝试胆管。直流管和交流管都要各弄一台。
本帖最后由 jiushirang 于 2015-1-5 10:10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56
主题: 7
帖子: 1970
注册: 2013年4月
laurel_lei 发表于 2015-01-04 15:29
玩什么是人家的自由。
偏偏有几个自以为是的在边上瞎吵吵...


相互吐槽也是一种交流,碍您老嘛事?

本帖由 [url="https://itunes.apple.com/cn/app/wu-ji-lun-tan/id516883320?mt=8"]无忌论坛V3.1.0[/url] iPad iOS8.1.2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刚收了台磁带录音机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