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EOS RP宽容度的问题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9740 回帖:57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6.238
主题: 3
帖子: 6197
注册: 2017年1月
D+L 发表于 2019-3-19 11:44
乱用点测光或者说根本不明白相机内测光基本原理的,失手的也很多。本帖里就有几个泡菜是对摄影基础知识严重缺乏的,这是相机普及的同时基础摄影知识却不普及所带来的。
这张截屏图所显示的,是我拍摄的是房间里的景物和背景阳光照耀下的楼房,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曝光值设定相差9.66EV(从1.6秒到1/250秒),用点测光测量不同部位得到的结果。

相机的内测光所依据的是18%的平均反射率,我使用点测光测量同一构图的不同部位,得到的结果是无论是黑色保温杯还是楼房的白色阳台,依据点测光的结果设置曝光参数后,都被拍摄成近似18%的灰色了。
见图中用蓝色标出的点测光位置
这楼里用点测光或者用相机里的侧重高光测光来设定曝光值,得到曝光失误的结果然后硬拉的有不少。所以,这些人只能喷宽容度!

点测光对亮度不同的部位测光,最后整体曝光结果截然不同,这是肯定的。因为相机检测到了不同的亮度,测光点的亮度离中性灰越远差别越大。
为什么有人觉得评价测光更好控制呢,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总平均亮度离中性灰并不远,直接用测光值进行曝光也许还行。然而一旦遇到反差和亮度面积占比都比较大的情况就不灵了。实质上这都是没有搞清楚测光的机理,无法控制曝光结果。
当然 ,既没有控制能力,还要把责任归咎于宽容度,那就只能呵呵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荒谬的城市 发表于 2019-3-16 17:39
现在的相机,测光方面的算法都做得很好了,所以一般很少失手。


乱用点测光或者说根本不明白相机内测光基本原理的,失手的也很多。本帖里就有几个泡菜是对摄影基础知识严重缺乏的,这是相机普及的同时基础摄影知识却不普及所带来的。
这张截屏图所显示的,是我拍摄的是房间里的景物和背景阳光照耀下的楼房,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曝光值设定相差9.66EV(从1.6秒到1/250秒),用点测光测量不同部位得到的结果。

相机的内测光所依据的是18%的平均反射率,我使用点测光测量同一构图的不同部位,得到的结果是无论是黑色保温杯还是楼房的白色阳台,依据点测光的结果设置曝光参数后,都被拍摄成近似18%的灰色了。
见图中用蓝色标出的点测光位置
这楼里用点测光或者用相机里的侧重高光测光来设定曝光值,得到曝光失误的结果然后硬拉的有不少。所以,这些人只能喷宽容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201
主题: 0
帖子: 93
注册: 2019年2月
本帖最后由 IPHONEX 于 2019-3-19 11:1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916
主题: 10
帖子: 2567
注册: 2008年3月
海盗王子1987 发表于 2019-3-5 15:30
理论上佳能的评价测光要优于点测联动,我用评价测光已经能应付99%场合了

现在的相机,测光方面的算法都做得很好了,所以一般很少失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916
主题: 10
帖子: 2567
注册: 2008年3月
泽普林1 发表于 2019-3-6 00:06
随着EOSRP的片子越来越多     什么迟滞了   什么宽容度不够了   啥的       通通没有了

自己的相机再LOW也是全世界最好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916
主题: 10
帖子: 2567
注册: 2008年3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19-3-4 09:00
那么现在大家公认的“宽容度”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我一直以为宽容度指的是“光电转换然后模数转换并存储在RAW文件中的感光数据的动态范围”与“标准直出模式的JPEG所需的动态范围”的差;但无忌中谈宽容度都看提亮N档后的噪点强度,也就是弱光性能或称ISO宽容度。

你说的那个是动态范围。从感官上来说,有“动态”的图有可能从宽容度角度看是不行的,你可以理解为宽容度是“可用”动态范围。况且宽容度是胶片时代给出的定义,针对胶片使用专业方法对其感光能力做出一个评估。现在的动态范围定义要宽泛的多却又很精准,这两个概念有交集也有区别。表面上看它们的意思相近,但实际上完全不是一回事,具体的你可以关注下胶片宽容度测定方法和具体定义。你会发现宽容度这个概念相对不是那么严格或者说精确。总之,你可以把它们理解成为一回事,然鹅那不代表它们就是同一个概念。宽容度这个概念是依附于“胶片”这个介质上的,它是个很狭隘的定义,一定要把它扯进数字这个领域必然是会出问题。否则的话直接说宽容度就行了,动态范围这个概念还有什么意义呢?之所以会造成现在这个局面,其实恰好就是因为“胶片宽容度”的定义相对的随意笼统造成的。单只是胶片的宽容度都有不同的争论,假设某型号胶片可以记录7档(光圈)亮度信息,“纽摄”定义为这个胶片的宽容度是7档。而某些摄影师对宽容度的理解是偏离“中灰”亮度时能记录的亮度范围。比如说黑白卷一般可以记录以中灰亮度为准+4、-2的信息,+5呢就全白了-3就全黑了,那些摄影师就称这个胶卷的宽容度是+4、-2。宽容度真的是个扯不清的扯谈问题,玩数码的话建议就关注“动态范围”这个指标就行了。一定要扯上宽容度干嘛呢?又不能证明自己比别人多懂些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06
主题: 48
帖子: 1945
注册: 2007年7月
看了dp的评测样照,被rp黄吓到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238
主题: 3
帖子: 6197
注册: 2017年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19-3-6 09:03
区别在于点测更容易积累经验判断正确的曝光补偿,因为只需要依据测光位置的颜色亮度进行判断;而评价测光则很难,因为它的测光依据是整个取景画面,取景范围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曝光参数的变化。

使用评价测光就是完全把曝光参数的设置交给相机来决定,正确使用方法是使用评价测光不加任何补偿。评价测光+曝光补偿(自动曝光模式)/参数调整(手动曝光模式)只有在开实时取景时才有意义,而这时计算曝光补偿/调整值的依据其实是实时取景画面、直方图或斑马线,而评价测光只是提供一个补偿/调整之前的初始值而已,把这个初始值换成平均测光、中心区域测光以及点测光的结果甚至手动模式随便设一个曝光组合也都没有问题,只是以评价测光的结果作为初始值可能调整值会相对少一些。

而点测光则完全是把曝光交给用户去决定。使用点测光至少要分析画面寻找合适的测光点,而要求更高时则要对高亮、阴影和主体分别测光以计算最佳的曝光值和直出对比度。不加思索地对中心点测或对主体点测都是不合适的,多数情况下,点动联测的效果比不上全画面评价测光。

当然,点测光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需要一个足够大面积的测光点,用变焦镜头时会好一些,可以变到长焦测光然后回到广角拍摄,但使用定焦镜头——尤其是定焦 ...

同意第一段"点测更容易积累经验判断正确的曝光补偿"。
但第二段的"评价测光完全把参数的设置交给相机来决定,不加任何补偿"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首先,胶片相机和CCD数码相机不可能实时取景,而评价测光仍然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全画面平均加权后的亮度值不一定正好是中性灰,必须通过补偿解决。更何况这里面还要包含个人的意图。
正确使用测光,实际上是让测光表给你一个标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各种影调设计。好多泡菜搞混了测光跟曝光的区别,经常直接拿测光值进行曝光。当然,有时候碰巧蒙对了也是有可能的,但无论如何,捋顺二者的关系才能心中有数。
点测光也不完全是把测光交给用户,它的基准是由测光表决定的。而最终的曝光,都由用户决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constaintin-fox 发表于 2019-3-5 15:55
是的.但事实上点测也同样要根据经验估算补偿,测光部位的亮度值(除非是标准的18灰)完全靠经验识别。另外,测出的结果也只是个参考,最终的影调要根据拍摄意图而定。
所以,没有任何一种测光是万能的。即:电脑提供参考,人脑决定结果。


区别在于点测更容易积累经验判断正确的曝光补偿,因为只需要依据测光位置的颜色亮度进行判断;而评价测光则很难,因为它的测光依据是整个取景画面,取景范围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曝光参数的变化。

使用评价测光就是完全把曝光参数的设置交给相机来决定,正确使用方法是使用评价测光不加任何补偿。评价测光+曝光补偿(自动曝光模式)/参数调整(手动曝光模式)只有在开实时取景时才有意义,而这时计算曝光补偿/调整值的依据其实是实时取景画面、直方图或斑马线,而评价测光只是提供一个补偿/调整之前的初始值而已,把这个初始值换成平均测光、中心区域测光以及点测光的结果甚至手动模式随便设一个曝光组合也都没有问题,只是以评价测光的结果作为初始值可能调整值会相对少一些。

而点测光则完全是把曝光交给用户去决定。使用点测光至少要分析画面寻找合适的测光点,而要求更高时则要对高亮、阴影和主体分别测光以计算最佳的曝光值和直出对比度。不加思索地对中心点测或对主体点测都是不合适的,多数情况下,点动联测的效果比不上全画面评价测光。

当然,点测光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需要一个足够大面积的测光点,用变焦镜头时会好一些,可以变到长焦测光然后回到广角拍摄,但使用定焦镜头——尤其是定焦广角时可能测光范围会大过所选的测光点,从而会影响测光的准确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03
主题: 0
帖子: 1746
注册: 2018年6月
宾得缤纷 发表于 2019-3-5 22:08
为rp点赞 已多年不玩135机器了(原想买佳能高像素无反机器的 可要到年底才有可能出a) rp这价格与轻可以做中级备机 转接其他镜头也很好 之前发的蔡司35高感6400与35 1.8 只是试机可参考(j原片真出)    说宽容度只是去了没办法拍(想参加高级比赛的)单片情况下必须要保留摄影 差点点档只是理论数据 差不了多少 何况是2600像素机器 应没可争论的 继续直出
画质极佳   色彩极佳   肤色肯定极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03
主题: 0
帖子: 1746
注册: 2018年6月
随着EOSRP的片子越来越多     什么迟滞了   什么宽容度不够了   啥的       通通没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378
主题: 1
帖子: 294
注册: 2018年1月
为rp点赞 已多年不玩135机器了(原想买佳能高像素无反机器的 可要到年底才有可能出a) rp这价格与轻可以做中级备机 转接其他镜头也很好 之前发的蔡司35高感6400与35 1.8 只是试机可参考(j原片真出)    说宽容度只是去了没办法拍(想参加高级比赛的)单片情况下必须要保留摄影 差点点档只是理论数据 差不了多少 何况是2600像素机器 应没可争论的 继续直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238
主题: 3
帖子: 6197
注册: 2017年1月
D+L 发表于 2019-3-5 16:09
人脑决定结果。

不论采用何种测光方式,对主体的曝光一定要想到18%,比较主体的亮度是比18%亮,还是比18%暗,心里有数设定才有准。
其实,这个工作厂家已经替普通使用者做了,这就是最早出现在尼康FA上的矩阵测光(1985年),就是考虑主体大小、深浅的加※※均值,发展到现在已经历经数代30多年了,其实它比绝大多数无忌泡菜都”聪明“得多。

点测光用的好当然比交给相机好,但是现在有多少泡菜能做到呢?连反射光的测光原理都分不清啊!

说的对。关键还是好多泡菜对曝光原理没有理解透,多半只依靠机器的测光结果直接曝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constaintin-fox 发表于 2019-3-5 15:55
是的.但事实上点测也同样要根据经验估算补偿,测光部位的亮度值(除非是标准的18灰)完全靠经验识别。另外,测出的结果也只是个参考,最终的影调要根据拍摄意图而定。
所以,没有任何一种测光是万能的。即:电脑提供参考,人脑决定结果。


人脑决定结果。

不论采用何种测光方式,对主体的曝光一定要想到18%,比较主体的亮度是比18%亮,还是比18%暗,心里有数设定才有准。
其实,这个工作厂家已经替普通使用者做了,这就是最早出现在尼康FA上的矩阵测光(1985年),就是考虑主体大小、深浅的加※※均值,发展到现在已经历经数代30多年了,其实它比绝大多数无忌泡菜都”聪明“得多。

点测光用的好当然比交给相机好,但是现在有多少泡菜能做到呢?连反射光的测光原理都分不清啊! 本帖最后由 D+L 于 2019-3-5 16:0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238
主题: 3
帖子: 6197
注册: 2017年1月
海盗王子1987 发表于 2019-3-5 15:30
理论上佳能的评价测光要优于点测联动,我用评价测光已经能应付99%场合了

这个说法缺乏理论依据哈,评价为什么一定优于点测呢。二者是基于同样的曝光理论和测光标准。当然,个人习惯不同也很正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238
主题: 3
帖子: 6197
注册: 2017年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19-3-5 15:32
问题是评价曝光的评价权重我们并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不可能去心算,所以究竟应该如何调曝光补偿也就没有了依据,只能:
1、看实时取景显示根据直方图判断整体亮度分布、曝光参数和对比度,实现基本全面利用JPG动态范围的直出,适用于多数直出场合但对本身缺少高亮或缺少阴影的场景不合适。
2、看斑马线调曝光参数,实现“向右曝光”,然后在RAW中再去仔细调整,适用于所有非直出场合。
3、看实时取景显示中的主体亮度调曝光参数,容易让高光过曝或阴影欠曝,并且不是很准确。
当实时取景显示不准确或不使用实时取景显示时,上述三种方法都不可行,只能按经验调整(比如白加黑减之类)。

所以评价测光其实就是给出一个大概可能的可用曝光然后再去估模着调曝光参数以便于在多数情况下能得到一个可能的理想曝光结果。事实上它就是用来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自动曝光设置,加曝光补偿都不属于它原本设计的使用方法。 ...

是的.但事实上点测也同样要根据经验估算补偿,测光部位的亮度值(除非是标准的18灰)完全靠经验识别。另外,测出的结果也只是个参考,最终的影调要根据拍摄意图而定。
所以,没有任何一种测光是万能的。即:电脑提供参考,人脑决定结果。 本帖最后由 constaintin-fox 于 2019-3-5 15:5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constaintin-fox 发表于 2019-3-5 13:32
任何测光模式,原里和基准都是一样的,不同的仅仅是范围和权重分配而己。只要能掌控范围,做到心中有数都一样用,最终结果也一样。但要懂得补偿。
例如拍一半白一半黑的画面,用评价测光对全画面测光,跟抵近测一半的结果肯定不一样,但补偿回来就相同了。点测也一样。
说白了,用不好某种测光模式,只是曝光补偿不到位。掌握了测光和曝光原理,任何模式都可以得心应手,不存在高低贵贱。

问题是评价曝光的评价权重我们并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不可能去心算,所以究竟应该如何调曝光补偿也就没有了依据,只能:
1、看实时取景显示根据直方图判断整体亮度分布、曝光参数和对比度,实现基本全面利用JPG动态范围的直出,适用于多数直出场合但对本身缺少高亮或缺少阴影的场景不合适。
2、看斑马线调曝光参数,实现“向右曝光”,然后在RAW中再去仔细调整,适用于所有非直出场合。
3、看实时取景显示中的主体亮度调曝光参数,容易让高光过曝或阴影欠曝,并且不是很准确。
当实时取景显示不准确或不使用实时取景显示时,上述三种方法都不可行,只能按经验调整(比如白加黑减之类)。

所以评价测光其实就是给出一个大概可能的可用曝光然后再去估模着调曝光参数以便于在多数情况下能得到一个可能的理想曝光结果。事实上它就是用来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自动曝光设置,加曝光补偿都不属于它原本设计的使用方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99
主题: 0
帖子: 767
注册: 2018年5月
理论上佳能的评价测光要优于点测联动,我用评价测光已经能应付99%场合了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238
主题: 3
帖子: 6197
注册: 2017年1月
任何测光模式,原里和基准都是一样的,不同的仅仅是范围和权重分配而己。只要能掌控范围,做到心中有数都一样用,最终结果也一样。但要懂得补偿。
例如拍一半白一半黑的画面,用评价测光对全画面测光,跟抵近测一半的结果肯定不一样,但补偿回来就相同了。点测也一样。
说白了,用不好某种测光模式,只是曝光补偿不到位。掌握了测光和曝光原理,任何模式都可以得心应手,不存在高低贵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雷暴之夜 发表于 2019-3-5 12:46
没有点测联动的机器这样用自然面部不及有的准确,所以才有了只会用点测联动的高手


那会出现西山林语说的问题,都是灰的。
所以才要从反射测光的原理上去理解和使用测光方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89
主题: 2
帖子: 1890
注册: 2017年7月
D+L 发表于 2019-3-5 12:40
这这这……这还是自动啊


没有点测联动的机器这样用自然面部不及有的准确,所以才有了只会用点测联动的高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西山林语 发表于 2019-3-5 11:56
真正能用好点测联动不出废片的摄影师的确算得上高人。

但现在在坛子里鼓噪点测联动的,基本都是需要后期强拉宽容的的。


是的,不然怎么可能欠曝5EV甚至更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L
禁言中
泡网分: 11.087
主题: 78
帖子: 11164
注册: 2016年4月
雷暴之夜 发表于 2019-3-5 12:06
我说那种是专拍人像的,反正人脸曝光大概正确就行了。有意思的是这种人多用M档(固定光圈快门自动ISO),像不像高手?


这这这……这还是自动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西山林语 发表于 2019-3-5 12:03
真要到了这个水平,难道反而用不好评价测光啦?

评价测光拍人像,一个场景只需做一次曝光补偿,更简单。

用评价测光的话,岂不是体现不出点动联测功能的重要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89
主题: 2
帖子: 1890
注册: 2017年7月
西山林语 发表于 2019-3-5 11:56
真正能用好点测联动不出废片的摄影师的确算得上高人。

但现在在坛子里鼓噪点测联动的,基本都是需要后期强拉宽容的的。


我说那种是专拍人像的,反正人脸曝光大概正确就行了。有意思的是这种人多用M档(固定光圈快门自动ISO),像不像高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8
主题: 46
帖子: 3794
注册: 2011年10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19-3-5 11:56
  点测联动不是笑话,只要记住不同对焦位置的最佳曝光补偿值,点测联动的快速方便是很明显的。比如对焦点在眼睛上时、在耳朵上时、在嘴唇上时曝光补偿想必是不一样的,当然还要考虑不同的唇膏效果。
  而且“点测光”其实测的是一个很小的区域,所以人脸在画面中的大小也会影响不同位置的曝光补偿选择,多拍多练积累足够多的经验之后,点动联测就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真要到了这个水平,难道反而用不好评价测光啦?

评价测光拍人像,一个场景只需做一次曝光补偿,更简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68
主题: 46
帖子: 3794
注册: 2011年10月
雷暴之夜 发表于 2019-3-5 11:48
点测光是胶片后期N家普及点测联动后N家小白入门的标准测光方式,从那以后出现了很多离开点测联动就不会拍片子的高人。


真正能用好点测联动不出废片的摄影师的确算得上高人。

但现在在坛子里鼓噪点测联动的,基本都是需要后期强拉宽容的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西山林语 发表于 2019-3-5 11:38
相机点测光的结果就是不管白猫黑猫,通通拍成灰猫。

所以,“点测联动,因为是点测,所以测光准”,对于主观想要得到的曝光效果,经常就是个笑话!

  点测联动不是笑话,只要记住不同对焦位置的最佳曝光补偿值,点测联动的快速方便是很明显的。比如对焦点在眼睛上时、在耳朵上时、在嘴唇上时曝光补偿想必是不一样的,当然还要考虑不同的唇膏效果。
  而且“点测光”其实测的是一个很小的区域,所以人脸在画面中的大小也会影响不同位置的曝光补偿选择,多拍多练积累足够多的经验之后,点动联测就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89
主题: 2
帖子: 1890
注册: 2017年7月
D+L 发表于 2019-3-5 11:45
点测光模式是最难使用的测光模式,也是最容易使用的测光模式,效果如何看使用者水平。


点测光是胶片后期N家普及点测联动后N家小白入门的标准测光方式,从那以后出现了很多离开点测联动就不会拍片子的高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EOS RP宽容度的问题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