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a7R4的高感表现(与其他机型的对比)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0.705
主题: 50
帖子: 621
注册: 2019年3月
大家比较关心R4的高感表现究竟如何,photonstophotos测试已经可以看出结果。

先明确几个概念,像素数量、ISO值、读出噪声、放大画质、缩图画质。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是:
1、ISO值越高,读出噪声越高
2、读出噪声越高,放大画质越差
3、像素数量越高,缩图画质越好
4、像素数量越高,读出噪声受ISO值的影响越大

注意,最终的缩图画质是像素数量和读出噪声共同决定的,不能片面的认为噪声决定画质。
较高的像素数量可以提升缩图画质,而较高的读出噪声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种提升。

photonstophotos测试的是读出噪声受ISO值影响的具体程度,这反应传感器的技术水平。
先看R4与R3的对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上图中最明显的一点是,R4的第二增益的触发位置提前了。双增益(Dual-Gain)是索尼CMOS的最大特点,第一增益都是100 ISO开始,R3(包括M3 A9)在640 ISO附近触发第二增益,而R4的传感器是在320 ISO附近触发第二增益。由于提早触发第二增益,导致如下结果:
1、ISO 320至550附近,R4的读出噪声低于R3
2、ISO 640及以上,R4的读出噪声高于R3
结论:ISO100至550是R4的黄金段,640 ISO以后,R4受到噪声影响,放大画质不如R3(但这不等于缩图画质不如R3)。

再看一个有趣的,R4和尼康Z7的对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可以看到,由于Z7使用索尼的CMOS,所以两者都是明显的双增益特点,有趣的是,两者的第二增益的起跳点几乎一样。这样一来,两者的高感表现非常相似,总的来看,R4的读出噪声比Z7更低!放大画质比Z7略好,且R4由于像素数高,缩图画质会在各个ISO值上都明显好于Z7。

再看R4和佳能EOSR、RP的对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可以看出,EOSR的低感读出噪声明显高于R4,RP的低感噪声更是大幅度的高于R4,但到ISO 2500以上时,三者变得非常接近。
结论:考虑R4的高像素,在ISO 2500以下时,R4的缩图画质会极大的好于EOSR和RP。

再看R4和佳能最高像素的5DSR的对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可以看出,在各个ISO,5DSR的读出噪声都比R4高很多,缩图画质必然会比R4差很多。

大家可以去photonstophotos网站看R4与其他机型的对比,包括动态范围(宽容度)的对比。
动态范围来讲,R4和R3是基本持平的,就不多说了。
高感:http://www_photonstophotos_net/Charts/RN_ADU.htm
动态:http://www_photonstophotos_net/Charts/PDR.htm 本帖最后由 iZDFD 于 2019-8-31 17:37 编辑
相关标签: 尼康 Z 7 佳能 EOS R 索尼 宽容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11545 回帖:59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9.46
主题: 13
帖子: 1704
注册: 2007年12月
好帖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692
主题: 30
帖子: 223
注册: 2004年8月
跟一张,a7r4的高感实拍。ISO6400,拍摄时间晚上8点,仅室内顶灯照明。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8.48
主题: 19
帖子: 14381
注册: 2008年4月
iZDFD 发表于 2019-9-2 12:31
没错,64的原生ISO,确实比100好。只不过是双刃剑,会拖累后面。


这个不好说,r4同样的大底版飞思4150,iso最低50,但是12800的画质依旧碾压r4,你是说飞思调教好还是索尼没用心调教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097
主题: 103
帖子: 9408
注册: 2004年12月
a7r4曝光补偿可以开大一些一般室内+0.7都没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11
主题: 0
帖子: 100
注册: 2019年12月
dboyskyline 发表于 2019-9-2 14:13
注意--出自摄影笔记

接下来咱们说说关于控制高感光度噪点的一点技巧。这一点我主要针对索尼、尼康、松下等用户……

去年在日本自驾拍摄,多亏好友的帮助。我这个好友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前索尼传感器部门的研发人员。在拍摄星空的时候我使用ISO 400拍摄,他和我说可以使用更高的感光度。这样画质会更好。
这句话让我非常惊讶。

后来他给我解释了一番传感器的高感光度工作原理。我才恍然大悟。

以下这番话是我用简单语言复述的,所以不严谨,但求大家能懂。
1、只要你用到了高感那么就是进光量不足,需要你的传感器来“增补”亮度。

2、绝大多数相机以ISO 100作为基准调教,所以往往ISO 100是画质最好的时候。

3、在一个调教基准上——ISO 100,增加感光度其实就是算法的增益。简单说就是相机里给你后期增加亮度。原则上和你后期提亮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过人家可能算法好一点,所以比你单纯提亮要好。
这一条应该能回答很多人的疑问吧。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1000万像素,ISO 100的时候也有噪点,假设有10万个。但是因为调教过,所以这10万噪点很不明显。肉眼看不太出来。ISO 200的时候,噪点并不增加,但是因为“增益”,所以明显了。你就能看到一些。到了ISO 400的时候,“增益”更强,所以噪点更 ...


请问拍一张纯黑的带有热噪的照片后期LR里用哪个功能降噪?感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4
主题: 41
帖子: 10420
注册: 2006年1月
iZDFD 发表于 2019-9-2 12:31
没错,64的原生ISO,确实比100好。只不过是双刃剑,会拖累后面。

在魔改CMOS方面,泥坑还是比大※※力深厚一点,非原生的低ISO方面还是泥坑更给力一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92
主题: 6
帖子: 423
注册: 2017年10月
注意--出自摄影笔记

接下来咱们说说关于控制高感光度噪点的一点技巧。这一点我主要针对索尼、尼康、松下等用户……

去年在日本自驾拍摄,多亏好友的帮助。我这个好友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前索尼传感器部门的研发人员。在拍摄星空的时候我使用ISO 400拍摄,他和我说可以使用更高的感光度。这样画质会更好。
这句话让我非常惊讶。

后来他给我解释了一番传感器的高感光度工作原理。我才恍然大悟。

以下这番话是我用简单语言复述的,所以不严谨,但求大家能懂。
1、只要你用到了高感那么就是进光量不足,需要你的传感器来“增补”亮度。

2、绝大多数相机以ISO 100作为基准调教,所以往往ISO 100是画质最好的时候。

3、在一个调教基准上——ISO 100,增加感光度其实就是算法的增益。简单说就是相机里给你后期增加亮度。原则上和你后期提亮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过人家可能算法好一点,所以比你单纯提亮要好。
这一条应该能回答很多人的疑问吧。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1000万像素,ISO 100的时候也有噪点,假设有10万个。但是因为调教过,所以这10万噪点很不明显。肉眼看不太出来。ISO 200的时候,噪点并不增加,但是因为“增益”,所以明显了。你就能看到一些。到了ISO 400的时候,“增益”更强,所以噪点更加明显了。这时候还是10万噪点,但是ISO100的时候可能你肉眼能看到几十个,忽略不计了。但是ISO 400的时候,就都显现出来了。10万个都明显,你就觉得噪点多了。其实噪点不增加,只是明显而已。

4、有的相机会有两级甚至多级调教,那么与其使用下一级“增益”强的。不如使用高一级无增益的。
举个例子。你有1000万像素,ISO 100的时候有10万个。随着感光度的提高,10万个噪点越来越明显。但是比如你的相机在ISO 640的时候,进行了第二级信号放大。那么ISO 640的时候就不再是10万个噪点了。也许有50万个噪点。

每一级信号放大,信噪比都会改变,简单说就是噪点变多。

但是,这一级会重新调校,这50万噪点虽然不像ISO 100时那么不明显,却可以比ISO 400是被“增益”得很明显的噪点要“暗淡”很多。所以也许ISO 640的高感画质会看起来比ISO 400更好。

这就像ISO 100时,1000个白袍子里面有10个人穿灰袍子,但是灰色很淡,你看过去一片白。ISO 400时,这10个人的会袍子就变成黑袍子,你看过去10个人很明显。如果ISO 640的时候,会有50个人穿灰袍子,但是灰色还是很淡,你看过去,还会有一片白的感觉。

噪点增加了,但是不明显,所以……看起来干净了。

对于索尼用户来说,我的朋友建议我ISO 640是一级。我想尼康也是如此。松下的话,他告诉我ISO 800是一级。仅供大家参考。

而佳能不明……抱歉。

说到了噪点,我再提一下热噪。热噪就是长时间曝光产生的噪点。说白了你可以理解为传感器一直通电拍摄,产生了热量。这个可能会被传感器误当成信号记录下来。

如果我们打开长时间曝光降噪你会发现,你曝光30秒拍摄,降噪就也需要30秒。原理就是很接近的时间内曝光,发热的地方大抵相同。所以热噪大抵在同样的位置。第一张你拍摄,降噪时相机其实拍摄了同样时间的第二张照片。照片是黑色的,不过热噪会表现出来。用第二张黑图找热噪就很容易了。相机知道热噪的位置后,再用标注出来的位置去弱化第一张照片的热噪。

但是当你要一张一张拍摄时,你会发现,降噪等待很耽误事儿。所以我才一直建议关闭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

待到你这组照片拍摄完成。盖上镜头盖,拍摄一张同样长时间的曝光。你也可以得到一张纯黑但是带有热噪的照片。自己后期用这张去降噪,原理是一样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675
主题: 130
帖子: 7265
注册: 2004年11月
单个像素尺寸大小接近的对比,a7r4 vs a65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7
主题: 52
帖子: 769
注册: 2006年12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19-9-2 12:27
高ISO是在ADC之前放大,在LR中提曝光是在ADC之后放大,欠曝然后在LR中提曝光会降低动态范围,并且将ADC电路加入的干扰噪声也进行放大从而略微降低信噪比。


大致明白 那得出的结论还是正确的曝光是最重要的

但是如果差一点,比如说1挡,那么其实和硬拉差别不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4
主题: 41
帖子: 10420
注册: 2006年1月
光荣与梦想 发表于 2019-09-02 12:49
体现a7r III下变换到a7 III相同像素画幅后优势的,细节多的钱币上更容易体现:

只要细节在,通过后期的降噪,最终画质肯定是像素高的有优势。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虚化 发表于 2019-9-1 20:14
根据下图dpreview的评测,a7r3缩图到24M像素跟a73对比,a7r3噪音高于a73
结论:高ISO下高像素机(a7r3)缩图后信噪比仍然不如低像素机(a73)
另外:根据单个像素尺寸大小,预测a7r4信噪比接近a6x00,参考下图a6400的结果,即a7r4缩图后比a73差一档


缩图后噪点比低像素的还是差一点,但细节解像度却提升了一点,综合噪点和解像度细节平衡来看,实际缩图后差不多。

缩图后噪点依然会比低像素的稍差,是因为CMOS像素特性决定的。CMOS像素集成了自行放大电信号的放大器,放大器不能感光,实际,放大器数量越多,集体放大电信号的非一致性噪声就越大。缩图的原理只是变相的让本来高像素的像素点导致的丼容变小得到改善,等于变相提高收集光线的能力,但缩图并无法改变放大器数量,原来高像素的CMOS,更多的放大器造成的非一致性电信号放大的放大噪声是没有办法通过缩图来降低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iZDFD 发表于 2019-9-1 20:32
我认为3200iso下,R3的细节还是比m3好一点。选择有毛发的位置看下:
正常光线下放大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正常光线下缩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弱光下放大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弱光下缩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体现a7r III下变换到a7 III相同像素画幅后优势的,细节多的钱币上更容易体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05
主题: 50
帖子: 621
注册: 2019年3月
wolstame 发表于 2019-9-2 12:19
看dpr的结果 按照各位的假设
iso100应该和iso400一样
而ios1600也应该和iso6400一样
但是iso100和iso400差别明显 iso1600和iso6400也有区别


dpreview的文章里已经写的很清楚了,而且还有配图。
https://www_dpreview_com/news/4302149407/sony-a7r-iii-dynamic-range-improved-nearly-matches-chart-topping-nikon-d850

The a7R III, like many Sony predecessors, has a separate higher conversion gain (HCG) circuit at the pixel. You can think of this circuitry as amplifying the signal at the pixel level more than at lower ISOs, at the cost of higher tones, to protect it from any downstream noise.*** The a7R III, like its predecessor and the a9, switches to this HCG mode at ISO 640, using it for higher ISOs as well. The HCG mode ensures the camera has amplified its signal so much that any remaining noise barely affects it before it's digitized. (这一段讲双增益原理)

That's why the camera shows no difference between brightening an ISO 640 Raw file in post vs in-camera by raising your ISO. While we'll have a more rigorous and controlled ISO-invariance test coming soon, you can see even in our cursory test at the launch event below that comparing an ISO 6400 shot (amplified or brightened in-camera) to an ISO 640 shot taken with the same exposure but raised 3.3 EV in-post to maintain the same brightness as ISO 6400 shot shows no difference at all in noise performance(这一段讲ISO-invariance)
以下内容由 iZDFD 于 2019-9-2 12:46 补充
红字部分翻译:
后期提亮一张640 ISO的RAW文件,和机内使用更高ISO拍摄,效果是一样的。
以下内容由 iZDFD 于 2019-9-2 12:55 补充
你用6400 ISO拍摄,相当于相机还是用640 ISO拍摄,然后在相机内通过放大算法增亮到6400 ISO的亮度。

这个机内算法产生的噪声,和你后期用Lightroom提亮640 ISO照片至6400 ISO的算法产生的噪点是基本一致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05
主题: 50
帖子: 621
注册: 2019年3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19-9-2 12:19
对了,你在首贴对比Z7和R4的图上有,不过文字没有,把泥坑原生ISO64的优势给吃掉了
泥坑为了原生ISO64牺牲了后面的ISO100以上到ISO400以下,不提一下不太好的。


没错,64的原生ISO,确实比100好。只不过是双刃剑,会拖累后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wolstame 发表于 2019-9-2 12:02
有点懵逼

是说a7r3只有2段iso,iso100/640?

其他所有的iso是相机内硬拉宽容度得来的?其他所有相机原理也一样么?

我之前用a7r2 iso1000欠曝-1后期ev+1和iso 2000正确曝光的比较过,iso2000正确曝光的噪点相应的会低一些,这样讲不通啊,难道是lr不行?

高ISO是在ADC之前放大,在LR中提曝光是在ADC之后放大,欠曝然后在LR中提曝光会降低动态范围,并且将ADC电路加入的干扰噪声也进行放大从而略微降低信噪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05
主题: 50
帖子: 621
注册: 2019年3月
wolstame 发表于 2019-9-2 12:02
有点懵逼
是说a7r3只有2段iso,iso100/640?
其他所有的iso是相机内硬拉宽容度得来的?其他所有相机原理也一样么?
我之前用a7r2 iso1000欠曝-1后期ev+1和iso 2000正确曝光的比较过,iso2000正确曝光的噪点相应的会低一些,这样讲不通啊,难道是lr不行?


这个你可以自己去测,网址在这里:

https://www_dpreview_com/reviews/image-comparison/fullscreen?attr357_0=iso6400&attr357_1=iso1600%2B2ev&attr357_2=iso1600%2B2ev&attr357_3=iso800%2B3ev&attr357_4=iso640%2B3.3ev&attr357_5=iso500%2B3.7ev&normalization=full&widget=560&x=0.314379454&y=0.671272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用低ISO欠曝方法好处是保护高光,同时几乎不损失阴影画质。
如果你本来就是夜空,很暗的光线,那没必要用低ISO欠曝,也没有高光需要保护,直接用正常ISO就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4
主题: 41
帖子: 10420
注册: 2006年1月
iZDFD 发表于 2019-9-2 11:43
没错

对了,你在首贴对比Z7和R4的图上有,不过文字没有,把泥坑原生ISO64的优势给吃掉了
泥坑为了原生ISO64牺牲了后面的ISO100以上到ISO400以下,不提一下不太好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7
主题: 52
帖子: 769
注册: 2006年12月
看dpr的结果 按照各位的假设

iso100应该和iso400一样

而ios1600也应该和iso6400一样

但是iso100和iso400差别明显 iso1600和iso6400也有区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4
主题: 41
帖子: 10420
注册: 2006年1月
wolstame 发表于 2019-9-2 12:02
有点懵逼

是说a7r3只有2段iso,iso100/640?

其他所有的iso是相机内硬拉宽容度得来的?其他所有相机原理也一样么?

我之前用a7r2 iso1000欠曝-1后期ev+1和iso 2000正确曝光的比较过,iso2000正确曝光的噪点相应的会低一些,这样讲不通啊,难道是lr不行?

基本是这样,不过高光细节的保留和暗部的噪点还是有点区别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49
主题: 214
帖子: 1504
注册: 2016年3月
iZDFD 发表于 2019-9-2 11:11
正确曝光且镜头进光量一致的话,用160 ISO比640 ISO画质好。看表就行:
160的噪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640的噪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那你们下面说,R3用100和640就行了?我不是很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7
主题: 52
帖子: 769
注册: 2006年12月
如果真只有2段iso,那宽容度的意义是什么

只要看噪声不就好了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7
主题: 52
帖子: 769
注册: 2006年12月
有点懵逼

是说a7r3只有2段iso,iso100/640?

其他所有的iso是相机内硬拉宽容度得来的?其他所有相机原理也一样么?

我之前用a7r2 iso1000欠曝-1后期ev+1和iso 2000正确曝光的比较过,iso2000正确曝光的噪点相应的会低一些,这样讲不通啊,难道是lr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27
主题: 52
帖子: 769
注册: 2006年12月
基本上看 都是a7r4比r3更好   
当然这是基于缩图上看的

就是不知道缩图完后差别有多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05
主题: 50
帖子: 621
注册: 2019年3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19-9-2 11:39
你的图是对的,Sony就是这样实现Dual-Gain。索尼的模拟线路部分是可变电容(改变容井),松下好像是通过改变电压来改变电容。
不过为了让一般人更容易理解,说成两个“放大器”确实更方便。


没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4
主题: 41
帖子: 10420
注册: 2006年1月
iZDFD 发表于 2019-9-1 21:12
有可能。我开始也觉得是两个放大器。后来一个老外说是一个放大器配合一个电容器,我不太确定。

开始说 At ISO 640 a second amp is used to increase ISO performance. (640ISO时启用第二个AMP放大器增加ISO表现)

然后一个老外回复说:It's not quite a second amp - it's actually, if I recall correctly, that a capacitor is put into parallel with the photosite to increase FWC at low ISO. (并非是第二个AMP放大器,而是用一个电容器配合放大器,低感时电容器工作,高感时不工作。)

不必纠结,总之就是两套放大系数。

你的图是对的,Sony就是这样实现Dual-Gain。索尼的模拟线路部分是可变电容(改变容井),松下好像是通过改变电压来改变电容。
不过为了让一般人更容易理解,说成两个“放大器”确实更方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05
主题: 50
帖子: 621
注册: 2019年3月
一路风霜 发表于 2019-9-2 11:25
对比我没看,太繁复。我就想问,为什么评价照片用“噪声”这个词,而不是“噪点“???


噪点是图像上的,噪声是电信号里面的。这个网站里的read noise,读出噪声,指的是后者。反映在图像上,就是噪点。

常说的“信噪比”中的噪,指的就是噪声。 本帖最后由 iZDFD 于 2019-9-2 11:3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05
主题: 50
帖子: 621
注册: 2019年3月
超级玩具 发表于 2019-9-2 11:04
7r4出来,这类评测不多啊
看比较结果,7r3战斗力仍然还是不错的,可以再用几年嘛。
如果7r4出来是为了继续保持高像素高性能,那么可预见7r5将又会在画质上获得进一步提高。


对啊,将来R5肯定还是用R4这块CMOS,宽容度还能提升,这块底的潜力索尼不会一次都给你。

就好像R3用的还是R2的CMOS,但R3的宽容度比R2有所提升,是一个道理。(R3用了新处理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2.598
主题: 360
帖子: 14112
注册: 2004年1月
对比我没看,太繁复。我就想问,为什么评价照片用“噪声”这个词,而不是“噪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05
主题: 50
帖子: 621
注册: 2019年3月
不爱西装爱武装 发表于 2019-9-2 10:39
请问,如果ISO 500是正确曝光,我是拍静态图片,无所谓快门速度,光圈同样的话,我用ISO 160,1/50秒拍,和用ISO 640,1/200秒拍,曝光是一样的,是否直出JPG的画质也一样呢?


正确曝光且镜头进光量一致的话,用160 ISO比640 ISO画质好。看表就行:
160的噪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640的噪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a7R4的高感表现(与其他机型的对比)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