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扩展ISO到底好不好?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按照一般认识,扩展ISO(仅讨论向低扩展)相当于原生ISO拍完机内压暗,自己实拍下来感觉也是以损失高光宽容度为代价提升暗部信噪比,这样的方式按理不应该增加cmos整体信噪比和动态范围,但DXO的数据却不是这样,见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可以看到特别是新的2000万像素低,扩展的ISO100(最左边的点)比原生ISO200在信噪比、色阶范围、色深上都有显著提高。

想请教论坛技术大拿,到底扩展ISO有没有用?如果DXO的结论正确,是不是说明向右曝光总是正确的?
相关标签: 向右曝光 色深 宽容度 DxO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7289 回帖:19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155
主题: 24
帖子: 103
注册: 2024年11月
我的理解是原生iso和扩展iso类似于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 后者是通过软件模拟出来的 能不用就别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0.285
主题: 5
帖子: 171
注册: 2023年3月
搞得这么理论这么复杂干嘛?自己拿ISO64和ISO200找几个场景拍几张ACR里调一调不就知道了?我的体会是ISO64画面纯净多了,动态范围和锐度没察觉区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iZaZaD 发表于 2020-1-2 11:36
我认为传感器上的信号不但有总数量上的特征,还可能跟工作时间也有关系。是否要考虑考虑噪声在时间维度上是否有积累效果?

改变快门速度,相当于引入了一个新的相关变量差异:时间 。 如果换个方式,改变光源强度,让测试的曝光时间相同,会不会改变某些特征?


我找不到能大范围调整亮度的光源,就用快门时间改变曝光量,从结果看,与DxO的Full SNR还是比较吻合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156.378
主题: 146
帖子: 46777
注册: 2000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按我的理解,原有参数范围是保证一定质量要求的范围,或者说使这个范围受到限制的是质量。如果适当降低质量要求,范围还可以扩大一些。这样的参数范围以“扩展”标明,免得用户对质量下降提出非议。

这就好比音响系统的“最大不失真功率”是指失真小于某个标准(比如1%)时的最大输出功率。如果把失真系数放宽到3%,那么扩展的“最大输出功率”还可以更大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1-2 11:10
红色是DxO的E-M12在ISO200时的数据,我从网上下载的。蓝色是我测试出的E-M1X在扩展ISO,L64时的数据。

两个信噪比基本一致。

Full SNR就是RAW的数值从0到100%的信噪比。

RAW的数值与曝光量是线性关系,改变曝光量大小,可以改变光源亮度、光圈、快门时间,我是固定光源、光圈,改变快门速度。

曝光量不准没有关系,曝光量变化只改变GrayScale,Full SNR只是根据RAW的GrayScale大小统计自己的信噪比。

对这个Full SNR有影响的是光源色温和亮度方程。


我认为传感器上的信号不但有总数量上的特征,还可能跟工作时间也有关系。是否要考虑考虑噪声在时间维度上是否有积累效果?

改变快门速度,相当于引入了一个新的相关变量差异:时间 。 如果换个方式,改变光源强度,让测试的曝光时间相同,会不会改变某些特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iZaZaD 发表于 2020-1-2 10:40
从这个Full SNR 图上看,蓝方机器的ISO64 跟红方机器的ISO200的信噪比基本上是一样的?

测试过程是怎样的? 两者是相同的快门速度不同的光源亮度,还是相同的光源亮度不同的快门速度? 要不要考虑曝光时间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固定光源、光圈,快门时间与RAW的GrayScale是线性关系,由此也可以看出,快门速度、光圈收缩的不均匀误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本帖最后由 rivershaw 于 2020-1-2 11:1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iZaZaD 发表于 2020-1-2 10:40
从这个Full SNR 图上看,蓝方机器的ISO64 跟红方机器的ISO200的信噪比基本上是一样的?

测试过程是怎样的? 两者是相同的快门速度不同的光源亮度,还是相同的光源亮度不同的快门速度? 要不要考虑曝光时间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红色是DxO的E-M12在ISO200时的数据,我从网上下载的。蓝色是我测试出的E-M1X在扩展ISO,L64时的数据。

两个信噪比基本一致。

Full SNR就是RAW的数值从0到100%的信噪比。

RAW的数值与曝光量是线性关系,改变曝光量大小,可以改变光源亮度、光圈、快门时间,我是固定光源、光圈,改变快门速度。

曝光量不准没有关系,曝光量变化只改变GrayScale,Full SNR只是根据RAW的GrayScale大小统计自己的信噪比。

对这个Full SNR有影响的是光源色温和亮度方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1-2 10:25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从这个Full SNR 图上看,蓝方机器的ISO64 跟红方机器的ISO200的信噪比基本上是一样的?

测试过程是怎样的? 两者是相同的快门速度不同的光源亮度,还是相同的光源亮度不同的快门速度? 要不要考虑曝光时间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比较仔细地测试了一下E-M1X的ISO Sensitivity和ISO L64时的Full SNR,结果如下。

E-M1X与E-M12使用的是同一款CMOS,阱容相同,原生ISO时大约为30000e-。

DxO测试E-M12的扩展ISO LOW是ISO80,就是原生ISO,对应E-M1X的ISO L64(我测出的ISO83)。

DxO测试E-M12的ISO 200也是ISO80,而E-M1X的ISO200(我测出的ISO118),比原生ISO高了一点,大约0.3EV。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本帖最后由 rivershaw 于 2020-1-2 10:2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greencar 发表于 2019-12-29 08:20
明白了,您的意思以“原生”方式扩展ISO,相当于CPU超频工作,代价是降低稳定性(有时候PN结可能被击穿)以及降低元件寿命为代价。...


我觉得是。因为在充份利用有效面积的前提下,只能用这种方式在垂直方向上扩展阱容。既然是非常规的工作模式,估计厂家是有所顾虑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9-12-29 16:51:1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iZaZaD 发表于 2019-12-29 16:07
扩大阱容最简单的方式是加电压。PN结反向偏置,只要耐压够,电压增加结间电容就增加。低端扩展ISO很有可能就是这么做。


明白了,您的意思以“原生”方式扩展ISO,相当于CPU超频工作,代价是降低稳定性(有时候PN结可能被击穿)以及降低元件寿命为代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9 15:35
假定ISO200的情况如你所说,ISO100,如果曝光量增加了1倍,会有200%的电子,阱里只能容纳100%,这个100%对应原始RAW的50%,再把RAW乘以2,变成100%,你是这个意思,对吧?

就是阱里100%的电子还是对应RAW的100%,那么用RAW计算出的光子信噪比就与ISO200一样,不会有变化。

因为增加1级曝光,电子数增加到200%,可是阱里只能容纳100%,丢了一半(高光),对吧?


明白了,您说的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扩大阱容最简单的方式是加电压。PN结反向偏置,只要耐压够,电压增加结间电容就增加。低端扩展ISO很有可能就是这么做。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greencar 发表于 2019-12-29 13:42
不是,咱门之前不是说,不管扩展ISO是什么方式,都会增加曝光量啊,阱容的电子数多了不是因为“桶”大了,是因为你水龙头开大了,不是这样吗?

按您之前的说法,扩展ISO是“原生”扩展还是假扩展,信噪比都是要提高的,区别就是高光宽容度。




greencar 发表于 2019-12-29 12:35
有没有可能是这样:

ISO200,阱容的100%,放大1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RAW的数值为0-4095(12bitRAW)。

ISO100,阱容的100%,放大0.5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2,输出RAW时做数字放大*2,RAW的数值仍然为0-4095(12bitRAW)。


假定ISO200的情况如你所说,ISO100,如果曝光量增加了1倍,会有200%的电子,阱里只能容纳100%,这个100%对应原始RAW的50%,再把RAW乘以2,变成100%,你是这个意思,对吧?

就是阱里100%的电子还是对应RAW的100%,那么用RAW计算出的光子信噪比就与ISO200一样,不会有变化。

因为增加1级曝光,电子数增加到200%,可是阱里只能容纳100%,丢了一半(高光),对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9 13:26
用RAW计算的信噪比,实际上是阱容的电子数,50%比100%,信噪比降低3dB。如果阱容不变,ISO100与ISO200的信噪比就相同,DxO上有许多例子。

模拟放大0.5倍,数字放大2.0,都不会改变信噪比,所以你说的ISO100、ISO200,信噪比应该相同,但是GH5是不相同的,差不多正好相差3dB,正好符合阱容50%、100%的情况。


不是,咱门之前不是说,不管扩展ISO是什么方式,都会增加曝光量啊,阱容的电子数多了不是因为“桶”大了,是因为你水龙头开大了,不是这样吗?

按您之前的说法,扩展ISO是“原生”扩展还是假扩展,信噪比都是要提高的,区别就是高光宽容度。 本帖最后由 greencar 于 2019-12-29 13:4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greencar 发表于 2019-12-29 12:35
有没有可能是这样:

ISO200,阱容的100%,放大1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RAW的数值为0-4095(12bitRAW)。

ISO100,阱容的100%,放大0.5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2,输出RAW时做数字放大*2,RAW的数值仍然为0-4095(12bitRAW)。

再进一步,考虑到测量精度问题,原生ISO时ADC最大输入电平仅对应阱容的90%:

ISO200,阱容的90%,放大1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RAW的数值为0-4095(12bitRAW)。——超过90%阱容的像素已经溢出。

ISO100,阱容的100%,放大0.5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2-0.1),输出RAW时做数字放大*(2-0.1),RAW的数值仍然为0-4095(12bitRAW)。结果就是偷了10%的阱容,但偷了的这部分属于质量不太好的部分,实际精度降低。——90%-100%阱容的像素没有溢出。


用RAW计算的信噪比,实际上是阱容的电子数,50%比100%,信噪比降低3dB。如果阱容不变,ISO100与ISO200的信噪比就相同,DxO上有许多例子。

模拟放大0.5倍,数字放大2.0,都不会改变信噪比,所以你说的ISO100、ISO200,信噪比应该相同,但是GH5是不相同的,差不多正好相差3dB,正好符合阱容50%、100%的情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greencar 发表于 2019-12-29 12:35
有没有可能是这样:

ISO200,阱容的100%,放大1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RAW的数值为0-4095(12bitRAW)。

ISO100,阱容的100%,放大0.5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2,输出RAW时做数字放大*2,RAW的数值仍然为0-4095(12bitRAW)。

再进一步,考虑到测量精度问题,原生ISO时ADC最大输入电平仅对应阱容的90%:

ISO200,阱容的90%,放大1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RAW的数值为0-4095(12bitRAW)。——超过90%阱容的像素已经溢出。

ISO100,阱容的100%,放大0.5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2-0.1),输出RAW时做数字放大*(2-0.1),RAW的数值仍然为0-4095(12bitRAW)。结果就是偷了10%的阱容,但偷了的这部分属于质量不太好的部分,实际精度降低。——90%-100%阱容的像素没有溢出。


更正下最后一条: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2*1.1,输出RAW时做数字放大*2/1.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9 09:49
以GH5为例,按照DxO的Full SNR数据,情况是这样的:

ISO200,阱容的50%,放大2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RAW的数值为0-4095(12bitRAW)。

ISO100,阱容的100%,放大1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RAW的数值为0-4095(12bitRAW)。

你可以按我在168#给出的阱容计算方法算一下。


有没有可能是这样:

ISO200,阱容的100%,放大1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RAW的数值为0-4095(12bitRAW)。

ISO100,阱容的100%,放大0.5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2,输出RAW时做数字放大*2,RAW的数值仍然为0-4095(12bitRAW)。

再进一步,考虑到测量精度问题,原生ISO时ADC最大输入电平仅对应阱容的90%:

ISO200,阱容的90%,放大1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RAW的数值为0-4095(12bitRAW)。——超过90%阱容的像素已经溢出。

ISO100,阱容的100%,放大0.5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2-0.1),输出RAW时做数字放大*(2-0.1),RAW的数值仍然为0-4095(12bitRAW)。结果就是偷了10%的阱容,但偷了的这部分属于质量不太好的部分,实际精度降低。——90%-100%阱容的像素没有溢出。
本帖最后由 greencar 于 2019-12-29 13:0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iZaZaD 发表于 2019-12-29 08:12
烧脑,有点儿绕不过来…

18%右移…就是把原本实物上原来对应8192的亮度当做4096测光这样来让曝光时间延长一倍,如果像素阱容没有扩大先前就用满了,那么此时ADC还是用原来是数值范围对应电荷的多少关系,这样数值不变,照片上实物所有东西亮度增加一档。但是动态范围没有增加(反而会因增加了曝光时间而增加更多热噪声)。

如果阱容增加了一倍,但ADC的数值对应范围不能变,16383对原来阱容数的关系不能变,否则就没有照片亮度变化了。那么还是老问题,量化出来的动态范围没变。

所以,按我说是阱容不变,8192平移过来对应最大阱容,最暗的左边扔掉不管了,这样高光损失一档,动态范围不变但信噪比因为扔掉了最左边那小部分而提高。具体操作就是增加一倍的曝光让原来实物上8192亮度那地方增加到16383,AD C不是放大而是平移过来让8192变成100%亮度,直接扔掉势阱里原来最小的噪声为主的那一段。这样快门延长了数据也好看了。


以GH5为例,按照DxO的Full SNR数据,情况是这样的:

ISO200,阱容的50%,放大2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RAW的数值为0-4095(12bitRAW)。

ISO100,阱容的100%,放大1倍,对应ADC的最大输入电平,RAW的数值为0-4095(12bitRAW)。

你可以按我在168#给出的阱容计算方法算一下。 本帖最后由 rivershaw 于 2019-12-29 09:4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8 20:39
从DxO的Full SNR数据来看,的确是实测最低的ISO是真正的原生ISO。

如果扩展ISO不改变ISO,只是增加了一档曝光...


烧脑,有点儿绕不过来…

18%右移…就是把原本实物上原来对应8192的亮度当做4096测光这样来让曝光时间延长一倍,如果像素阱容没有扩大先前就用满了,那么此时ADC还是用原来是数值范围对应电荷的多少关系,这样数值不变,照片上实物所有东西亮度增加一档。但是动态范围没有增加(反而会因增加了曝光时间而增加更多热噪声)。

如果阱容增加了一倍,但ADC的数值对应范围不能变,16383对原来阱容数的关系不能变,否则就没有照片亮度变化了。那么还是老问题,量化出来的动态范围没变。

所以,按我说是阱容不变,8192平移过来对应最大阱容,最暗的左边扔掉不管了,这样高光损失一档,动态范围不变但信噪比因为扔掉了最左边那小部分而提高。具体操作就是增加一倍的曝光让原来实物上8192亮度那地方增加到16383,AD C不是放大而是平移过来让8192变成100%亮度,直接扔掉势阱里原来最小的噪声为主的那一段。这样快门延长了数据也好看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iZaZaD 发表于 2019-12-28 20:30
很矛盾啊,如果扩展ISO是真正的原生ISO,那厂家给标个扩展是什么用意呢?

如果扩展ISO不改变ISO只是增加了一档曝光其它什么也不动,那么应该比上一档ISO的画面亮度高一档,但事实上不是。那么又是做的怎么的处理?如果是把18%右移一档,高光损失一档,那么RAW文件里应该没有8192~16383的数据,不知是否如此?


从DxO的Full SNR数据来看,的确是实测最低的ISO是真正的原生ISO。

如果扩展ISO不改变ISO,只是增加了一档曝光,RAW数据增大了1倍,但是JPEG编码时会对RAW除以2,所以JPEG照片的亮度不变。

如果是把18%右移一档,就是曝光量增加1倍,高光损失一档,井中原来的50%变成了100%,RAW原来的8192变成了16383。

假如曝光量不变,如果扩展ISO是降增益处理,才会造成RAW文件里应该没有8192~16383的数据,这与Full SNR的数据不一致,所以我原来以为的降增益处理是不对的。

为什么厂商叫做扩展,我也不明白。

我猜,ISO归根结底是曝光量的灵敏程度指标,原生ISO越低,说明井越深,允许的曝光量越大。M43天生像素面积小,井浅一些,不好意思说井很深,有ISO100那么深,所以ISO200起跳。而全幅,天生像素面积大,井深一些,就从ISO100起跳。按这个道理,中画幅应该从ISO50起跳。

这就像是RAW的bit数,井浅,12bit就够了,井深,要14、16bit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8 11:23
当曝光量为0,比如盖上镜头盖,CMOS照度为0时,RAW的噪声就是CMOS的本底噪声(读出噪声)。当曝光量极大,接近RAW的100%时,噪声...


很矛盾啊,如果扩展ISO是真正的原生ISO,那厂家给标个扩展是什么用意呢?

如果扩展ISO不改变ISO只是增加了一档曝光其它什么也不动,那么应该比上一档ISO的画面亮度高一档,但事实上不是。那么又是做的怎么的处理?如果是把18%右移一档,高光损失一档,那么RAW文件里应该没有8192~16383的数据,不知是否如此?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当曝光量为0,比如盖上镜头盖,CMOS照度为0时,RAW的噪声就是CMOS的本底噪声(读出噪声)。当曝光量极大,接近RAW的100%时,噪声是CMOS响应不均匀的噪声。而曝光量很小,又比镜头盖盖上大一些,可以忽略CMOS本底噪声和CMOS不均匀响应噪声,噪声主要是光子噪声,此时的信噪比,是光子数(电子数)的平方根,可以根据信噪比计算出光子数(电子数)。

GH5,查DxO的Full SNR数据,取最低的ISO100(实际为ISO60),Gray scale为2.383%时,信噪比为28.6dB,光子数(电子数)为10^(28.6/10)= 724,满阱时,Gray scale为100%,所以阱容就是,724×100%/2.383%=30382。

G80,查DxO的Full SNR数据,取最低的ISO100(实际为ISO109),Gray scale为2.014%时,信噪比为25.3dB,光子数(电子数)为10^(25.3/10)= 339,满阱时,Gray scale为100%,所以阱容就是,339×100%/2.014%=16824。

按照这个方法,可以计算出各种ISO下对应的阱容部分。

显然,满阱时阱容的最大值对应最小的ISO,实测的最小ISO才是原生的ISO,其他ISO都是这个原生ISO的放大值,对应阱容的一部分。

我前面的降增益说法是错的,对GH5来说,扩展ISO100(实际60),就是原生ISO,而ISO200是经过增益放大的。

扩展ISO如果不改变实际ISO数值,阱容就不会改变,自动曝光时会增加一级曝光量,降低高光范围,固定曝光量时,高光范围不变。

如果扩展ISO降低了实际ISO数值,那就说明这个扩展ISO才是真正原生的ISO,对应最大的阱容,实际降低的ISO部分不影响高光范围。比如GH5就是这样的情况,扩展ISO100(ISO60)与ISO200(ISO117)高光范围基本完全一样,扩展ISO100才是真正的原生ISO。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iZaZaD 发表于 2019-12-27 10:38
在L64的0.5级的范围,对12bit来说,就是0.7倍  ,这个咋算的?


根号2,2^0.5=0.70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6 07:14
仔细算了一下,E-M1X在L64的0.5级的范围,对12bit来说,就是0.7倍,用我在158#的第三点解释不通,看来这种L64扩展,还不是降ISO增益那么简单,还有机内ND的原理也搞不清楚,还得进一步深入琢磨,有结果再向各位汇报。

前面降ISO增益的说法,可能不对,过于武断了,请各位朋友注意。


在L64的0.5级的范围,对12bit来说,就是0.7倍  ,这个咋算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iZaZaD 发表于 2019-12-26 09:42
更正一下昨天画的图,实际比列应该是这样子的,而不是平均间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说明一下:如果原生ISO是200 ,那么12位ADC采样的数值跟像素电荷多少的关系是上边图A这样。

如果设置成ISO800,那么ADC的采样最大值只对应像素电荷的25%。

如果用像素电荷的最大值/噪音最大值数量作为信噪比,那么ISO800时信噪比数值下降到ISO200的25%,相当于降低了2倍。

这是原生范围内的ISO调整。


就佩服老哥的严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更正一下昨天画的图,实际比列应该是这样子的,而不是平均间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说明一下:如果原生ISO是200 ,那么12位ADC采样的数值跟像素电荷多少的关系是上边图A这样。

如果设置成ISO800,那么ADC的采样最大值只对应像素电荷的25%。

如果用像素电荷的最大值/噪音最大值数量作为信噪比,那么ISO800时信噪比数值下降到ISO200的25%,相当于降低了2倍。

这是原生范围内的ISO调整。 本帖最后由 iZaZaD 于 2019-12-26 09:4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4
主题: 47
帖子: 714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仔细算了一下,E-M1X在L64的0.5级的范围,对12bit来说,就是0.7倍,用我在158#的第三点解释不通,看来这种L64扩展,还不是降ISO增益那么简单,还有机内ND的原理也搞不清楚,还得进一步深入琢磨,有结果再向各位汇报。

前面降ISO增益的说法,可能不对,过于武断了,请各位朋友注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扩展ISO到底好不好?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