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扩展ISO到底好不好?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313 回帖:19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5.256
主题: 41
帖子: 9768
注册: 2002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OM-1MarkII
★ PENTAX K-1
OM-1
我爱用最低的64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8.219
主题: 160
帖子: 4751
注册: 2002年3月
EOS会员标识
以前一直在用扩展,几个机型全是。后来发现动态范围是不大对劲,高光死,看了一个帖子后再同比了几张,果然如此。现在除非是特别需要,再也不用了,尤其是反差大的场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6
主题: 47
帖子: 714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iZaZaD 发表于 2019-12-21 17:00
低ISO画质好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一直认为,如果有一台相机如果在ISO400就跟D850的ISO64有相同的画质,那么这台相机是个高级货。

如果有一台相位ISO16跟D850的ISO64有相同画质,那么这台相机虽然提供了风光常梦寐以求的超低感光度,但却是一台装备了垃圾传感器的货。

对不?

给个小数值感光度ISO64起步的机器,本质上是因为它在ISO100做不出相同的画质,更别说更高感了。


当然对啊!

ISO是曝光量的倒数,ISO400与ISO64有相同的画质,就是说更少的曝光量就能得到好的信噪比,当然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1 00:44
如果ISO64是原生的,多了一个选项,当然更好!

如果ISO64是用BaselineExposure扩展的,那么与ISO200...


低ISO画质好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一直认为,如果有一台相机如果在ISO400就跟D850的ISO64有相同的画质,那么这台相机是个高级货。

如果有一台相位ISO16跟D850的ISO64有相同画质,那么这台相机虽然提供了风光常梦寐以求的超低感光度,但却是一台装备了垃圾传感器的货。

对不?

给个小数值感光度ISO64起步的机器,本质上是因为它在ISO100做不出相同的画质,更别说更高感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1 14:11
长曝降噪是关闭的,没去管亮点、坏点,也没有仔细计算信噪比,只是肉眼观察。


嗯,虽然是测亮点坏点的工具,但你想这么低的阈值,数值不是代表亮点和坏点的,就是热噪点,理论上应该都是0。
下面这个是30秒的,阈值我改成20,这样选择一个20几亮度值的点,你在右边预览那里就可以看得比较明显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本帖最后由 greencar 于 2019-12-21 14:3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6
主题: 47
帖子: 714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greencar 发表于 2019-12-21 13:19
我拿DeadPixelTest做黑测的时候是这个结果:
前置条件:G9机身,亮点和坏点阈值均为亮度5,盖镜头盖,机器捂被窝里拍,关闭长爆降噪,iso200,分别曝光1,5,15,30秒:

1秒亮/坏点总数:39
5秒亮/坏点总数:758
15秒亮/坏点总数:4680
30秒亮/坏点总数:16264

你看每一级都翻几倍,你测试的时候是不是没有关闭长爆降噪?

如果再严格一点把阈值设为2的话:
1秒亮/坏点总数:5159
5秒亮/坏点总数:19330
15秒亮/坏点总数:103296
30秒亮/坏点总数:181837

你可以试下你的r3,应该远远低于这个数。


长曝降噪是关闭的,没去管亮点、坏点,也没有仔细计算信噪比,只是肉眼观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1 08:48
我用E-M1X做了一个实验,盖上镜头盖,ISO400,一个曝光5秒,一个曝光1秒,就本底噪声来看,差不多。

为了看清楚,我把噪声放大1000倍,移到中灰附近。


我拿DeadPixelTest做黑测的时候是这个结果:
前置条件:G9机身,亮点和坏点阈值均为亮度5,盖镜头盖,机器捂被窝里拍,关闭长爆降噪,iso200,分别曝光1,5,15,30秒:

1秒亮/坏点总数:39
5秒亮/坏点总数:758
15秒亮/坏点总数:4680
30秒亮/坏点总数:16264

你看每一级都翻几倍,你测试的时候是不是没有关闭长爆降噪?

如果再严格一点把阈值设为2的话:
1秒亮/坏点总数:5159
5秒亮/坏点总数:19330
15秒亮/坏点总数:103296
30秒亮/坏点总数:181837

你可以试下你的r3,应该远远低于这个数。 本帖最后由 greencar 于 2019-12-21 13:2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dsli111 发表于 2019-12-21 08:58
不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大光比的同样场景拍两张不就一目了然了
上iso200,f4,1/160
下iso low,f4,1/80
这是在ps里jpg的直方图比较,因为比raw差别要更明显
两张照片放大到100%也难分辨出哪个画质好一点,但显然low iso在暗部差不多的情况下高光已经过曝了
——画质改善和动态范围减小相比得不偿失。我前帖说的


感谢兄弟上图,我开贴的时候也说了,我自己实拍也是这个结果,以降低高光宽容度为代价提高一点暗部纯净度,我只是奇怪DXO的数据不是这样,看DXO仿佛扩展ISO和原声的一样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542
主题: 28
帖子: 5140
注册: 2010年3月
不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大光比的同样场景拍两张不就一目了然了
上iso200,f4,1/160
下iso low,f4,1/80
这是在ps里jpg的直方图比较,因为比raw差别要更明显
两张照片放大到100%也难分辨出哪个画质好一点,但显然low iso在暗部差不多的情况下高光已经过曝了
——画质改善和动态范围减小相比得不偿失。我前帖说的 本帖最后由 dsli111 于 2019-12-21 09:20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6
主题: 47
帖子: 714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greencar 发表于 2019-12-20 21:05
3. 高像素密度的底热噪很厉害的,我之前做黑测的时候看过,m43 2000万这种底,1秒和5秒的差距就很大了,不需要到30秒这个级别。


我用E-M1X做了一个实验,盖上镜头盖,ISO400,一个曝光5秒,一个曝光1秒,就本底噪声来看,差不多。

为了看清楚,我把噪声放大1000倍,移到中灰附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6
主题: 47
帖子: 714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iZaZaD 发表于 2019-12-21 08:07
如果要求最低的ISO出片具有相同指标的画质(信噪比),那么两款传感器,一个是ISO64起步,一个是ISO200起步,哪个好?


不一定!

对本底噪声来说,十几年前的ISO64,可能不如现在的ISO200。对光子噪声来说,照片亮度相同,ISO64意味着比ISO200的曝光量更大,光子噪声更小。

iZaZaD 发表于 2019-12-21 08:07
或者另外一个情况,两个传感器在ISO200时都有相同的画质,一个能提供ISO64,另一个不能,哪个好?


如果ISO64是原生的,多了一个选项,当然更好!

如果ISO64是用BaselineExposure扩展的,那么与ISO200加1.7EV曝光量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0 23:59
ISO就是个放大器,所以,像素面积越大,积累的电荷越多,输出的电流越大,ISO可以越低;像素面积越小,积累的电荷越少,输出的电流越小...


如果要求最低的ISO出片具有相同指标的画质(信噪比),那么两款传感器,一个是ISO64起步,一个是ISO200起步,哪个好?

或者另外一个情况,两个传感器在ISO200时都有相同的画质,一个能提供ISO64,另一个不能,哪个好?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6
主题: 47
帖子: 714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iZaZaD 发表于 2019-12-21 06:37
借楼问个问题:ISO从64起步的传感器,是比从ISO200起步的具备更高级技术吗?

传感器1,最低ISO64 ,动态范围13;
传感器2,最低ISO200,动态范围14,

哪个更高级?


ISO就是个放大器,所以,像素面积越大,积累的电荷越多,输出的电流越大,ISO可以越低;像素面积越小,积累的电荷越少,输出的电流越小,ISO必须高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34
主题: 61
帖子: 6492
注册: 2017年10月
借楼问个问题:ISO从64起步的传感器,是比从ISO200起步的具备更高级技术吗?

传感器1,最低ISO64 ,动态范围13;
传感器2,最低ISO200,动态范围14,

哪个更高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6
主题: 47
帖子: 714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greencar 发表于 2019-12-20 21:38
道理明白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光圈优先,iso自动这种情况,因为快门会有下限控制,iso也有上下限。曝光补偿增加一档,如果这时候快门已经到下限,而iso没到上限,是会增加iso的。

太复杂了,实际怎么操作我还没想好,我现在脑袋有点疼,大师明天再聊。


我一般这样做,首先选一个噪点能接受的ISO,比如M43我选ISO400,sony的A7R3,我选ISO640。用光圈优先,向右曝光我调曝光补偿。光线特别亮适当降低ISO,光线特别暗适当提高ISO。

如果拍鸟,来不及快速调整,我用M档,ESP测光,光圈、快门固定,ISO自动,曝光补偿固定加1.0EV,后期压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6
主题: 47
帖子: 714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greencar 发表于 2019-12-20 21:22
我有点明白了,之前我对您“向右曝光”这个概念更多还是在照片亮度提高这个层面上,实际上,只要iso没有到底,那么通过快门和光圈提高曝光量的时候,是完全没有必要维持iso不变的,毕竟这样还有溢出的风险。


非常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6
主题: 47
帖子: 714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greencar 发表于 2019-12-20 21:05
2. 我举个例子您看正确吗,假设一个场景,机器测光的值为:光圈f8,快门1/60,iso1600,这个值产生的照片亮度也假设是我们在艺术上认为最洽淡的值。那么现在我们想办法提高照片的信噪比:假设光圈和景深相关在艺术上不允许动,快门因为有防抖辅助,我们可以忍受极限实际是1/30,那么现在有两个选择(假设所有调整不会涉及溢出):1,快门调整到1/30,iso不变,后期压暗曝光1ev;2,快门调整到1/30,iso变为800,后期不用动。您的意思,这两种方式最终得到的信噪比完全一致?

3. 高像素密度的底热噪很厉害的,我之前做黑测的时候看过,m43 2000万这种底,1秒和5秒的差距就很大了,不需要到30秒这个级别。

4.g9可以调整到105%,我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有105,按理说不是100%就溢出了吗?


2、这两种情况的信噪比的确基本一样,ISO就是个放大器,放大信号也放大噪声。区别在于有的照相机ISO放大器分段,高ISO时会用一个低噪声放大器,具体的可以看DxO测试。前一种情况,ISO1600,高光容易溢出,后一种ISO800,保护了高光,但信噪比的确是差不多的。

3、我拍夜景少,不太用长曝,但是没有感觉长曝的热燥区别那么大。你可以试试,把5秒曝光,后期压暗5级,相当于1秒曝光,或者1秒曝光,后期提亮4级,观察噪点的情况,看看区别是否真的那么大。

4、视频的规定与JPEG不同而已,对RAW来说,还是100%,但对JPEG或视频不一样。比如8bit的255,对照片是100%,视频是109%。你可以按照105%斑马线拍一张照片,斑马线正好在高光溢出的边界上,发给我看一下RAW是多少,[email]rivershaw@sina.com[/emai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0 20:55
补充一下。

如果使用自动曝光,比如光圈优先,降低1档ISO,快门会慢1档,这是向右曝光,能增加信噪比。如果曝光补偿加1档,也是快门速度降低1档,也是向右曝光,能增加信噪比。

如果手动档,光圈、快门固定,增加1档ISO,照片亮了1级,这不是向右曝光,不会提高信噪比。


道理明白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光圈优先,iso自动这种情况,因为快门会有下限控制,iso也有上下限。曝光补偿增加一档,如果这时候快门已经到下限,而iso没到上限,是会增加iso的。

太复杂了,实际怎么操作我还没想好,我现在脑袋有点疼,大师明天再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0 20:55
补充一下。

如果使用自动曝光,比如光圈优先,降低1档ISO,快门会慢1档,这是向右曝光,能增加信噪比。如果曝光补偿加1档,也是快门速度降低1档,也是向右曝光,能增加信噪比。

如果手动档,光圈、快门固定,增加1档ISO,照片亮了1级,这不是向右曝光,不会提高信噪比。


结论是扩展iso没吊用,就算iso已经到底了,你还想提高曝光量增加信噪比,那么直接让照片变亮吧,一点事没有,只要高光溢出在你的接受范围内,后期压暗就行了。对吗老师? 本帖最后由 greencar 于 2019-12-20 21:3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0 20:55
补充一下。

如果使用自动曝光,比如光圈优先,降低1档ISO,快门会慢1档,这是向右曝光,能增加信噪比。如果曝光补偿加1档,也是快门速度降低1档,也是向右曝光,能增加信噪比。

如果手动档,光圈、快门固定,增加1档ISO,照片亮了1级,这不是向右曝光,不会提高信噪比。


我有点明白了,之前我对您“向右曝光”这个概念更多还是在照片亮度提高这个层面上,实际上,只要iso没有到底,那么通过快门和光圈提高曝光量的时候,是完全没有必要维持iso不变的,毕竟这样还有溢出的风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0 20:43
1、你说得完全正确!

2、提高或者降低ISO,不能提高信噪比,只有提高曝光量(光圈、速度)才能提高信噪比,在任何ISO下都是如此。改变ISO只是改变了照片的亮度。

3、如果原来快门是30秒,现在60秒,是不是会增加热噪声,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试过,可能如你所说,不适合向右曝光。

4、没有用过G9,我用olympus,没有斑马线。sony的斑马线“下限、109+”对应RAW的溢出,G9怎么样我不清楚。拍照片一般最大值是100%,拍视频最大值是109%,你看看能不能调到109%。


2. 我举个例子您看正确吗,假设一个场景,机器测光的值为:光圈f8,快门1/60,iso1600,这个值产生的照片亮度也假设是我们在艺术上认为最洽淡的值。那么现在我们想办法提高照片的信噪比:假设光圈和景深相关在艺术上不允许动,快门因为有防抖辅助,我们可以忍受极限实际是1/30,那么现在有两个选择(假设所有调整不会涉及溢出):1,快门调整到1/30,iso不变,后期压暗曝光1ev;2,快门调整到1/30,iso变为800,后期不用动。您的意思,这两种方式最终得到的信噪比完全一致?

3. 高像素密度的底热噪很厉害的,我之前做黑测的时候看过,m43 2000万这种底,1秒和5秒的差距就很大了,不需要到30秒这个级别。

4.g9可以调整到105%,我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有105,按理说不是100%就溢出了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6
主题: 47
帖子: 714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greencar 发表于 2019-12-20 19:53
大神你好,刚才捋了一遍,说实话因为很多基础概念不清楚,所以完全按照您的推导过程走一遍还是存在困难,但我觉得您的基本逻辑我已经搞清楚了,所以想和您先确认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仅讨论拍raw的情况):

1. 就算拍raw,向右曝光也需要考虑高光溢出,因为一旦溢出了后面也找不回来,所以是不是应该说:在高光不溢出或溢出程度能被接受的情况下,尽量向右曝光确实可以提高整体信噪比(画质)?
2. 向右曝光只有在增益(ISO)已经最低(原生)的时候有用,因为如果此时ISO已经800了,尽管光圈或者快门仍可以调整以增加曝光量,但此时向右曝光应该不如降低增益效果好,所以非最低ISO的情况下向右曝光实际是个伪命题?
3. 向右曝光是不是也应该考虑热噪的问题?如果快门慢到一定程度,向右曝光增加的热噪可能已经压过增加曝光量带来的收益了,所以拍摄诸如夜景、星空什么的,就不要考虑向右曝光了?
4. 向右曝光在操作上您是否有一些建议?我现在用g9,我是将斑马线打开,阈值设为100%这样来看高光溢出情况。
...


补充一下。

如果使用自动曝光,比如光圈优先,降低1档ISO,快门会慢1档,这是向右曝光,能增加信噪比。如果曝光补偿加1档,也是快门速度降低1档,也是向右曝光,能增加信噪比。

如果手动档,光圈、快门固定,增加1档ISO,照片亮了1级,这不是向右曝光,不会提高信噪比。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6
主题: 47
帖子: 714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greencar 发表于 2019-12-20 19:53
大神你好,刚才捋了一遍,说实话因为很多基础概念不清楚,所以完全按照您的推导过程走一遍还是存在困难,但我觉得您的基本逻辑我已经搞清楚了,所以想和您先确认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仅讨论拍raw的情况):

1. 就算拍raw,向右曝光也需要考虑高光溢出,因为一旦溢出了后面也找不回来,所以是不是应该说:在高光不溢出或溢出程度能被接受的情况下,尽量向右曝光确实可以提高整体信噪比(画质)?
2. 向右曝光只有在增益(ISO)已经最低(原生)的时候有用,因为如果此时ISO已经800了,尽管光圈或者快门仍可以调整以增加曝光量,但此时向右曝光应该不如降低增益效果好,所以非最低ISO的情况下向右曝光实际是个伪命题?
3. 向右曝光是不是也应该考虑热噪的问题?如果快门慢到一定程度,向右曝光增加的热噪可能已经压过增加曝光量带来的收益了,所以拍摄诸如夜景、星空什么的,就不要考虑向右曝光了?
4. 向右曝光在操作上您是否有一些建议?我现在用g9,我是将斑马线打开,阈值设为100%这样来看高光溢出情况。
...


1、你说得完全正确!

2、提高或者降低ISO,不能提高信噪比,只有提高曝光量(光圈、速度)才能提高信噪比,在任何ISO下都是如此。改变ISO只是改变了照片的亮度。

3、如果原来快门是30秒,现在60秒,是不是会增加热噪声,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试过,可能如你所说,不适合向右曝光。

4、没有用过G9,我用olympus,没有斑马线。sony的斑马线“下限、109+”对应RAW的溢出,G9怎么样我不清楚。拍照片一般最大值是100%,拍视频最大值是109%,你看看能不能调到10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
主题: 12
帖子: 1378
注册: 2011年3月
说来说去科普一通,结论是扩展ISO能否提高宽容度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0 08:55
明白了道理就知道ISO扩展究竟好不好。

对JPEG来说,ISO扩展,内部做了向右曝光,只要是高光不过曝,肯定好,与不扩展的真正低ISO一样好!JPEG是不适合拍摄者做向右曝光的,因为影调偏移后期不能完全调整回来。

对拍摄RAW来说,向右曝光是基本原则,始终都要坚持,ISO200可以扩展到ISO100,其他ISO怎么办?所以,RAW不一定要用ISO扩展,用曝光补偿更好。向右曝光补偿,与ISO扩展是一回事!

只是请注意,向右曝光是提高曝光量,不是提高ISO!曝光补偿必须是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ISO AUTO下的提高ISO,只能提高照片亮度,改善不了信噪比,


大神你好,刚才捋了一遍,说实话因为很多基础概念不清楚,所以完全按照您的推导过程走一遍还是存在困难,但我觉得您的基本逻辑我已经搞清楚了,所以想和您先确认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仅讨论拍raw的情况):

1. 就算拍raw,向右曝光也需要考虑高光溢出,因为一旦溢出了后面也找不回来,所以是不是应该说:在高光不溢出或溢出程度能被接受的情况下,尽量向右曝光确实可以提高整体信噪比(画质)?
2. 向右曝光只有在增益(ISO)已经最低(原生)的时候有用,因为如果此时ISO已经800了,尽管光圈或者快门仍可以调整以增加曝光量,但此时向右曝光应该不如降低增益效果好,所以非最低ISO的情况下向右曝光实际是个伪命题?
3. 向右曝光是不是也应该考虑热噪的问题?如果快门慢到一定程度,向右曝光增加的热噪可能已经压过增加曝光量带来的收益了,所以拍摄诸如夜景、星空什么的,就不要考虑向右曝光了?
4. 向右曝光在操作上您是否有一些建议?我现在用g9,我是将斑马线打开,阈值设为100%这样来看高光溢出情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6
主题: 9
帖子: 364
注册: 2016年3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19-12-20 08:55
明白了道理就知道ISO扩展究竟好不好。

对JPEG来说,ISO扩展,内部做了向右曝光,只要是高光不过曝,肯定好,与不扩展的真正低ISO一样好!JPEG是不适合拍摄者做向右曝光的,因为影调偏移后期不能完全调整回来。

对拍摄RAW来说,向右曝光是基本原则,始终都要坚持,ISO200可以扩展到ISO100,其他ISO怎么办?所以,RAW不一定要用ISO扩展,用曝光补偿更好。向右曝光补偿,与ISO扩展是一回事!

只是请注意,向右曝光是提高曝光量,不是提高ISO!曝光补偿必须是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ISO AUTO下的提高ISO,只能提高照片亮度,改善不了信噪比,


大神你终于来了,我一直没好意思at你,我马上看看,等下发学习笔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979
主题: 67
帖子: 15159
注册: 2014年5月
greencar 发表于 2019-12-19 17:39
我的理解也是这样,但为啥DXO这种权威网站的测试结果却是动态范围和信噪比更好?
你动手实拍一下就知道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6
主题: 47
帖子: 714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明白了道理就知道ISO扩展究竟好不好。

对JPEG来说,ISO扩展,内部做了向右曝光,只要是高光不过曝,肯定好,与不扩展的真正低ISO一样好!JPEG是不适合拍摄者做向右曝光的,因为影调偏移后期不能完全调整回来。

对拍摄RAW来说,向右曝光是基本原则,始终都要坚持,ISO200可以扩展到ISO100,其他ISO怎么办?所以,RAW不一定要用ISO扩展,用曝光补偿更好。向右曝光补偿,与ISO扩展是一回事!

只是请注意,向右曝光是提高曝光量,不是提高ISO!曝光补偿必须是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ISO AUTO下的提高ISO,只能提高照片亮度,改善不了信噪比,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6
主题: 47
帖子: 714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1、DxO是怎么测定ISO Sensitivity的?

采用的是标准规定的“饱和法”,就是曝光量H=78/ISO,ISO=78/H。曝光量H=E×T,E是CMOS上的照度,T是快门时间。当曝光量使RAW的数值达到最大值(饱和),就根据这个曝光量H计算出ISO。

DxO精确测定CMOS上的照度E,快门时间T,用E×T计算出H,ISO=78/H,最终算出实际ISO。这就是DxO的ISO Sensitivity数据。

2、把RAW的最大数值(饱和)当成100%,降低光源亮度,计算照片的信噪比,得出的数据,就是Full SNR,从中选出RAW数值为18%时的SNR,就是DxO的SNR18%数据。

3、SNR18%与我们常说的18%灰有什么关系?

标准规定,对18%灰板测光,按照测光值拍摄,灰板在sRGB的照片上,RGB=118。这是硬性规定!

同时推荐,H=10/ISO,作为18%灰的参考,注意,不是硬性规定,只是推荐。

H=78/ISO是RAW的饱和值100%,那么10/ISO的曝光量对应的RAW,就是10/78=12.8%。所以SNR18%不是标准推荐的18%灰的参考值。

按照标准推荐的18%灰参考值,RAW的数值是12.8%,亮度增加7.8倍以后RAW就是100%,溢出边界,7.8倍对应2.96EV。就是说,从18%灰算起,高光的记录范围只有不到3.0EV。对胶片摄影过来的老法师,这个高光范围显然不够用!

怎么办?厂商采用ISO内部加偏的办法解决高光范围不足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用BaselineExposure向左曝光,让18%灰不是对应RAW的12.8%,而是更小,比如8%、7%,甚至6%。如果18%灰对应RAW的6%,高光范围就有,100%/6%=16.7倍,4.0EV。

4、RAW向左曝光了,JPEG怎么办?

首先,把RAW的数值乘以2^BaselineExposure,做向右曝光修正,然后用影调曲线,把RAW的18%灰对应到真正的18%灰位置,最后sRGB的Gamma校正把RGB转换到118。

5、ISO究竟虚标了没有?

如果按照ISO=78/H、ISO=10/H来说,厂商的ISO加偏,被说成是虚标也行。现在几乎所有的照相机都是这样做的,数据可以参考DxO的ISO Sensitivity。

但如果说,相同ISO设定,拍出的JPEG照片亮度不同,那就是胡扯了!18%灰,sRGB的RGB=118,这个标准是硬性规定。如果JPEG照片亮度不同,那是照相机坏了,或者人脑子坏了,肯定不是ISO虚标。

如果用第三方软件解码RAW,可能会出现18%灰,sRGB的RGB不是118的情况。比如富士照相机,用了BaselineExposure以外的标签,解码厂家不知道。比如Sony照相机,使用了自己特殊的影调曲线,并且没有把这条曲线写进RAW数据里面,解码软件要靠猜的。
本帖最后由 rivershaw 于 2019-12-20 08:3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86
主题: 47
帖子: 7144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搞清楚了,对RAW的拍片非常有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首先说扩展ISO是怎么回事。取两个有代表性的照相机,GH5和S1R,来看DxO的ISO Sensitivity,显然S1R的ISO100扩展到ISO50,实际的ISO没变,都是83。而GH5,ISO200扩展到ISO100,实际的ISO从117降到了60。

S1R是大部分照相机扩展ISO的通常做法,就是ISO保持不变,给一个标签BaselineExposure,后期RAW解码时做数字纠正,这样,高光的范围就降低了。RAW后期改变曝光补偿,信号、噪声一起变,动态范围不会有变化。

而GH5的做法,是真正降低ISO增益,就是ISO不放大,改成缩小,这样,CMOS的本底噪声被降低了,所以动态范围得到了提升。

2、动态范围是最大信号与本底噪声之比,最大信号就是RAW的最大值,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动态范围可以说明CMOS本底噪声的大小,算是CMOS好坏的指标。

对于拍片来说,SNR18%才是拍片的噪声指标,前一种办法,实际ISO不变(ISO83),但曝光量加大了,光子噪声小了,牺牲的是高光范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向右曝光。

后一种方法,信号、噪声被一起缩小,虽然高光范围没变,看起来动态范围提升了。假定缩小到1/2,SNR18%现在的数据实际上是SNR36%的,真正的SNR18%会变差,对拍摄照片并没有显著的好处,所以大部分厂家都不这样干,GH5这样做,S1R也不这样做了。

本帖最后由 rivershaw 于 2019-12-20 07:03 编辑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扩展ISO到底好不好?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