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用photoshop做色彩管理实验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50907 回帖:182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32
主题: 0
帖子: 9742
注册: 2002年10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1-10-20 11:21
@树下的石头 网友认为,不同白点的屏幕,色彩其实不不一样的。我们看到颜色准确是因为眼睛的适应性能力。
@logical 网友则认为,不依靠人眼适应的“不变”是CIE XYZ 绝对数值不变,两个显示器的白点一样,才能做到颜色不变。
但是,我认为这两点都可商榷。

首先,与光源不同白点设置,确实是会偏色的  ---- 如果在不加处理的情况下。
但是,通过对偏色的补偿处理,还是能够表达出正确的颜色的。

一台相机设置为5000K,如果拍摄6500K的场景,得到的照片必然偏色。这个大家都知道
然而,通过增加补色进行适当的补偿,我们还是能够得到正常的照片的,并不是只能改变相机设置才能得到正常色调的图象。

同样的情况,如果两个色彩空间的白点不一样,那么图象所有的“点”的色彩其实是不一样的 ---- 如果在不加处理的情况下。
但是,通过对偏色的补偿处理,还是能够表达出原先的颜色的。

假如新空间的每一个点实际是偏黄的颜色,通过偏色补偿,是能够显示原来的那个“不偏黄”颜色的。
也就是说,新空间的任一“点”相比原来空间“点”的绝对颜色,其颜色是预先减少的黄的信息。或者说,那个“点”的绝对颜色是减少了“黄”的成分。
这样,显示器固有的偏黄色加上系统的那个“减少了黄的成分”的色彩,图 ...

首先还是确定一点:我和树下兄说的是一回事,不过是不同的文字表达。你只要明白:色彩科学的绝对的颜色,就是XYZ值,就会很容易看懂我们说的都是同样的意思。

你说的“颜色补偿”,如果是类似PS里的颜色滤镜,那就要明白一点:色彩空间转换中的白点变化通常是非线性的,一个简单的滤镜不能重现或者“补偿”。RAW文件能够事后“补偿”,是因为RAW数据本来是线性的,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先进行白点变化的计算,而不是仅仅“补偿”。而如果是JPG格式的图片,你想要的结果是做不到的。色彩管理要处理的,远超RAW。所以,你的设想无法实现。

总之,白点变化是色彩转换的基础动作,色彩空间非线性的转换意图,影响到的也绝不是你理解的仅仅“域外”的颜色。你的设想,前提就不成立。所以色彩管理的流程不会采用你的这种设想去实现色彩空间转换和显示。之前树下兄的屏摄就很说明问题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0-19 10:12
所以,简单说就是,色彩管理对“绝对比色”的描述,与icc的“绝对比色”算法不是一回事。
photoshop做不到XY...

放弃了,不再试图做色温模拟了,还是只能用VCGT去改显示器色温。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98
主题: 45
帖子: 4217
注册: 2013年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17 19:54
首先,我从没反对过stevenkoh所说的“面基”,我只是反对他所说的“AdobeRGB需要面基而sRGB不需要Potoshop处理过的需要面基而相机/手机直出不需要”。我认为对于同一个人提供的图片来说,AdobeRGB和sRGB的色彩可信度是一样的,而相机手机直出未经电脑确认只会导致色彩的可信度更差。

不要说sRGB,哪怕你用eciRGB并且在D50的显示器上确认色彩,也不能保证印刷结果与看着显示器想象出来的视觉效果一致,因为人眼看自发光的显示器和看反射光的印刷品本身就是两种感觉,无论使用哪种色彩空间,也无论是直出还是经过电脑调色,出小样才是确保印刷服务商和客户达成色彩共识的最佳手段。

但这并不能说明色彩管理没有意义,首先显示器上不能完全实现印刷品的视觉效果,但近似模拟还是可以的,这就避免了调图时每调整几步就要出个小样确认的麻烦;当然即使不做色彩管理也可以在经验丰富之后可以直接看着显示效果猜测出出图效果,但某一天显示器坏了,换了个新的显示器,以前的经验就全失效了。

而且色彩管理也不只是为了印刷出图准备的,数码照片和视频早已让显示器远远超过了印刷品而成为了最主流的图像输出设备,让多数人的显示器显示图像和视频时能得到基本上相似的视觉效果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色彩管理 ...


蓝色字体的意思,我承认。我想信设备,不信任人。
红色字体的意思,应该是您曲解了。我真正的意思,参考这里:非面基我只能接受sRGB,和非人工干预的手机直出Display P3和相机直出AdobeRGB。非面基我只接受sRGB,这是商业模式的限制。因为印刷需要色准,而严格的色准需要面基。对于无法面基,sRGB是最容易做到的色准,广色域是不容易做到的色准。所以,非面基我们不选择广色域,而不得不选择sRGB

而楼主民科的意思是这样的,民科退休在家用着游戏屏,瞎按着计算器,轻飘飘地说【基于icc的全面色彩管理,完全没有必要面基】之类的蠢话。我认为您的意思和楼主民科还不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98
主题: 45
帖子: 4217
注册: 2013年1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1-10-20 11:21
@树下的石头 网友认为,不同白点的屏幕,色彩其实不不一样的。我们看到颜色准确是因为眼睛的适应性能力。
@logical 网友则认为,不依靠人眼适应的“不变”是CIE XYZ 绝对数值不变,两个显示器的白点一样,才能做到颜色不变。
但是,我认为这两点都可商榷。

首先,与光源不同白点设置,确实是会偏色的  ---- 如果在不加处理的情况下。
但是,通过对偏色的补偿处理,还是能够表达出正确的颜色的。

一台相机设置为5000K,如果拍摄6500K的场景,得到的照片必然偏色。这个大家都知道
然而,通过增加补色进行适当的补偿,我们还是能够得到正常的照片的,并不是只能改变相机设置才能得到正常色调的图象。

同样的情况,如果两个色彩空间的白点不一样,那么图象所有的“点”的色彩其实是不一样的 ---- 如果在不加处理的情况下。
但是,通过对偏色的补偿处理,还是能够表达出原先的颜色的。

假如新空间的每一个点实际是偏黄的颜色,通过偏色补偿,是能够显示原来的那个“不偏黄”颜色的
也就是说,新空间的任一“点”相比原来空间“点”的绝对颜色,其颜色是预先减少的黄的信息。或者说,那个“点”的绝对颜色是减少了“黄”的成分。
这样,显示器固有的偏黄色加上系统的那个“减少了黄的成分”的色彩,图 ...


我对红色字体部分也做一个随口的大致分析。即便显示器由于时间老化,光源泛黄。造成“显示器上的每一个点偏黄”。但实际上,由于人眼的颜色的恒常性,除非两台显示器比较,大脑在处理“实际偏黄”的颜色是,会自动补偿。而用户在这样的显示器上确认的颜色,很多情况看似偏色,其实不偏色。也就是说,我们打印输出的作品,用户接受。

这其中的原理,是大脑一个实际的白平衡,个中机理我还不知道。再举一个例子,我最近换了两个浴霸灯泡,灯泡内部镀了一层金色的铜,有利于散热,浴霸的灯光泛黄到有些淡红色地步了,这色温也没准了。我的浴袍是藏青色的,我刚进浴室,会发现这件浴袍是黑色的。呆了一段时间,刷个牙。再看浴袍就恢复成藏青色了。

我们假设有三种色彩误差:
1.老化的原生sRGB显示器的色温误差;
2.用户觉得新买的 100% sRGB显示器太亮,人为调低亮度,或者自己调整了显示器色温。
3.用户错误标识了色彩空间(比如广色域AdobeRGB标识了sRGB等等)

用“校色仪”肯定1和2都错了。但实际上,实际上,实际上(至少我的实践经验)

1和2,对最终打印输出的影响不大,而3却有影响。我认为的其中的原因是,1大脑会补偿色度;2.色度影响不多;3.错误标识影响了色度,而大脑无法做出补偿。

色彩原理是很复杂的东西,作为摄影师,最好如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3363198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793
主题: 9
帖子: 3370
注册: 2012年7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0-21 16:51
蓝色字体的意思,我承认。我想信设备,不信任人。
红色字体的意思,应该是您曲解了。我真正的意思,参考这里:非面基我只能接受sRGB,和非人工干预的手机直出Display P3和相机直出AdobeRGB。非面基我只接受sRGB,这是商业模式的限制。因为印刷需要色准,而严格的色准需要面基。对于无法面基,sRGB是最容易做到的色准,广色域是不容易做到的色准。所以,非面基我们不选择广色域,而不得不选择sRGB

而楼主民科的意思是这样的,民科退休在家用着游戏屏,瞎按着计算器,轻飘飘地说【基于icc的全面色彩管理,完全没有必要面基】之类的蠢话。我认为您的意思和楼主民科还不一样。


不认同你说的,S-RGB最容易做到色准。
这个坛子里有一个人像校色的帖子,里边的片子五花八门,虽然有个人喜好在内,但显示器不准才是主因,S-RGB显示器不准,照样出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98
主题: 45
帖子: 4217
注册: 2013年1月
雨中赏花1 发表于 2021-10-21 19:24
不认同你说的,S-RGB最容易做到色准
这个坛子里有一个人像校色的帖子,里边的片子五花八门,虽然有个人喜好在内,但显示器不准才是主因,S-RGB显示器不准,照样出错。


总归要选择一个,目前网络标准的W3C、相机/手机的DCF,都选择了 sRGB。那么你说,要选取一个RGB的色彩空间,sRGB、AdobeRGB、Display P3 这三个标准色彩空间,哪个最容易色准?!不要提什么显示器私有校色,从没有这个选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98
主题: 45
帖子: 4217
注册: 2013年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19 08:38
你这篇文章不是相对意图的技术文章,是打印机的说明,只是在说打印机在这种要求下的具体实现,而不是对相对意图的色彩再现的目标的描述。

文章时说得很明白,在介质颜色改变时,打印机不会调整颜料配比,那么实际颜色本身就会发生偏移,相当于自动进行了到“介质白”的白点匹配;当然这一“匹配”与色彩管理程序的匹配不一样,它的“匹配”是明度高的浅色偏移量大,低明度深色偏移量少,由于人眼对高明度浅色的色度偏移更敏感,这种方式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介质白为基点的相对色彩不变”,但对色彩要求高时都会屏蔽打印驱动自己的色彩管理而由应用软件来负责——而且要先针对具体介质制作专用打印ICC。

文章里说“the resulting color is technically the same”不要以为它就真的“same"了,如果要求打印机在不同介质上打印出绝对相同的颜色,反而要调整颜料配比来抵消介质颜色的影响,而且对介质的可用底色范围也有很高的限制。

...


这个不是IBM的东西,就是ICC的东西。无论是 ICC还是 sRGB,都是用CIE 体系描述定义的色彩管理体系(sRGB可以用ICC描述),其基准还是CIE。这东西的出处和目的没啥可讨论,就是“打官司”用。如果你认为“不色准”,法律上怎么定义这个“色准”,那么就是一套 技术代码实现机理——>ICC(就是IBM的这个参照※※※)——>CIE

这四个看似晦涩难懂,不过一撸代码就知道什么原理了,就是基于LAB的调整规范而已。这个是面向平面广告之类的专业领域。老实说,对影像行业意义不大。

造成这个恶果我思考过。影像行业(尤其数字影像行业)现在一地鸡毛,谁也不服谁。和以前柯达统治一切不同,柯达在数码时代溃堤了,剩下的全部冲得稀里哗啦。从相机、显示、输出、冲印等等,整个影像产业链和柯达全产业链控制不同,各家牢牢看住自己的一块肥肉。所以,Adobe没有能力统一这个产业链。

我作为最末端,自然以客户喜好为主。但客户千差万别,没有柯达时代,客户被柯达培养,一切以柯达为话语权终结者的地位。你看现在客户喜欢徕卡色,但真的华为提供徕卡色方案,客户又说这不是徕卡色。我们价值千万的indigo印刷机色彩专业领域绝对标准,但在影像行业就是不如冲印和喷墨打印,其实后两者的色彩品控完全和我们不能相比。我可以忠实还原华为真正徕卡色,也的确是徕卡色,但我即便用了上千万的设备,也无法拥有柯达品牌的号召力。实际技术上我做得不错。

这里迷信icc的,在影像行业你做了就知道了。消费者买单,愿意花钱,花了钱不投诉,才是真家伙。技术只有其中的一小块,虽然是非常关键的一块。
以下内容由 stevenkoh 于 2021-10-21 23:28 补充
我在补充一下影像行业所谓“色准”的行业现象。

用柯达药水的小冲印店,其实色准真心一般,和我们数码印刷的色彩品控不能相比。而且冲印其实色域很窄,但只要小店一挂柯达的金字招牌,再烂只要不出格,客户就是觉得柯达色彩好。

而为马格南摄影画册的出品的出版社/印刷厂,应该算色准了吧。但其实这些印刷厂和柯达不同,丝毫享受不到“色准”的垄断定义权。也就是说,消费者觉得“色准”的红利,全部被马格南品牌收取了,和印刷厂没有丝毫关系。假如这个印刷厂拥有一个叫比方说“色霸”的品牌,这个色霸品牌印刷厂可以吹嘘自己拥有上千万的HP数字印刷设备,全套专业校色设备,自己的色霸色彩管理链路获得马格南出品认证。但这个色霸品牌推出“摄影画集”是没有消费者色彩公信力的,客户不回觉得自己问题,而是色霸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793
主题: 9
帖子: 3370
注册: 2012年7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0-21 20:41
总归要选择一个,目前网络标准的W3C、相机/手机的DCF,都选择了 sRGB。那么你说,要选取一个RGB的色彩空间,sRGB、AdobeRGB、Display P3 这三个标准色彩空间,哪个最容易色准?!不要提什么显示器私有校色,从没有这个选项。


色彩准确和具体使用哪个色彩空间无关,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这个贴子充分展示了显示器不准调出的片子呈现怪异色彩。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733993-1-1.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656
主题: 48
帖子: 732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仅使用sRGB的人,从没有见过真正的绿色,看见的绿色都是黄绿,sRGB把绿色限制成了黄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本帖最后由 rivershaw 于 2021-10-22 04:0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98
主题: 45
帖子: 4217
注册: 2013年1月
雨中赏花1 发表于 2021-10-22 01:48
色彩准确和具体使用哪个色彩空间无关,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这个贴子充分展示了显示器不准调出的片子呈现怪异色彩。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733993-1-1.html


这个帖子的图片无法表达“显示器不准(大部分是白点)”的情况。那需要相邻拍摄,比如这样
或这样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问题,我不是讨论“色准”的问题,也不是讨论色域覆盖的问题,而是讨论“容易色准、简便色准、方便色准”的色准便利性问题

色准最容易的,就是OS提供的默认配置的色彩空间。这个色彩空间是什么,就最容易色准,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在Windows,就是 sRGB;
Mac OS x ,有Display P3屏幕的mac bookpro,默认色彩空间是 Display P3。其他的还是 sRGB。
手机端OS就复杂了,屏幕和观看环境实际上是无法讨论严肃色彩管理的。

综合来看,最容易色准就是 sRGB,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sRGB的色域覆盖有些人不满意,那是另外的事情。但是选择广色域的人,肯定做到色准相比sRGB困难,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98
主题: 45
帖子: 4217
注册: 2013年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17 18:57
色温和色调只能描述光源颜色的色品坐标,但颜色相同的光源光谱功率分布可能差别很大,而白平衡程序会为它们生成完全相同的转换矩阵,这对色彩转换结果会有多大影响?


或许理论可预知,但在数码时代反而简单了。那种光源不可控且需要正确颜色直接拿一块标准色卡就解决了;影视场合光源可控,但现场多光源混合,需要确定颜色,也拿一块色板就可以有一个颜色的锚定参照了。直接可以把RAW的RGB数据,快速精确的转换成 RGB颜色。然后就在尽早在色彩空间内打转转,而不是 RAW数据。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3033274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98
主题: 45
帖子: 4217
注册: 2013年1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1-10-19 09:51
我是赞同您的这个观点的。

我始终觉得,我似乎始终没有准确地表达出我想说的内容。
现在想来,我还是不知不觉地受到了你的影响,将“CIExyz”当成了“颜色”了。

我的意思是说,“颜色”是我们眼睛观测到的结果,xyz值是在一个标准状态下的颜色的编码值。
我在前面多次说的“保持xyz值不变”并非准确表达,其实我想说的是“保持(我们看到的)颜色不变”,而不我前面说的保持xyz值不变。

具体来说,假如在D65参考色彩空间有一个白点,在一个D50光源的显示器里面,如果保持xyz值不变的话,这个点其实是偏黄的,而且整体色彩都是同样的偏移。

为了保持在这个显示器上能正确地显示那个”白“的颜色,CMS需要在转换是加上补色来调节到屏幕上显示出这个”白“,所以,xyz值变了,但是D65空间的”白“和D50光源显示器上的”白“的效果就相同了。
或者说,如果两个显示器的色温不一样,那么在色彩空间转换后,我们看到的还是同样的”颜色“而不是”看起来明显不一样“。
因为这个白点转移应该是包括了补色校正的因素的。这样就保证了色彩管理中”不同设备色彩基本不变“。

因为显示器改变色温需要重新校正,我也懒得试验一下了。
希望看到网友们的试验。。。。
...


可以参看这篇文章,专门讲 D65/D50 的※※,D65是显示器(发光),D50是印刷品(反光)的,那么所谓"软打印模拟"怎么处理呢?以哪个为准?这篇专家文章有详细介绍,color-image_com/2012/02/monitor-calibration-d65-white-point-soft-proofing/

我简单总结一下:
1.很多东西(尤其算法)没啥道理,就是CIE/ICC这么规定的。
2.CIE xyz系统是所有“颜色”的共同描述基准参考。不管你怎么新创立一种新的色彩模型,新的“体感均质算法”,其描述的工具还是CIE xyz坐标系统。
3.D65/D50 从 CIE xyz看可能不同,但是专家说了,即便不同我们可以“认为相同”。其中原因,有的是实践,有的是研究,这我不管了。

我只是说存在一种情况,看似CIE xyz不同(比如用校色仪测量),但人眼的感觉相同(专家说的),这其实是一种“均质模型”的算法。所以,色彩管理盲目寻求CIE xyz相同,而色彩链路正确,这只是理论上正确,实际根本不可行。因为只要一进入LAB模式,其实就大量的trim掉CIE xyz数据了,但其实人眼是感知不到层次变化的。

这里争论什么光源,白点漂移之类的。其实影像在实践中,人脑对色彩恒常性是很顽固的,而对色彩层次过度确实很敏感的。也就是说人脑对颜色一方面特别容易被欺骗(比如显示器老化的白点漂移,不主动提醒用户,大部分用户自己很难意识得到),一方面对某些修改特别敏感。颜色虽然用CIE xyz描述,很仅仅钻研到CIE xyz计算,或者只以CIE xyz数值为唯一考量因素,这就是错误的。说得通俗一点,虽然CIE xyz相同,人眼认为色准,但人眼认为色准,CIE xyz不一定相同。这其中有复杂的对应关系,我们能做的是讨好“人眼”,而不是讨好校色仪(CIE xyz)

说一句抽象一点的经验。色域范围仅仅是一个因素,而且是图像处理中最容易处理的参数。在整个处理图像整体数据的流程中,保持图像的“熵”能量(精度),就是保持图像的层次感。根据人眼的模型,适当的调整,慢慢揉数据,不丢失“熵”能,就能保持图像的色彩过渡。哪怕最后是中等分辨率的8bit、85%压缩率以上的 sRGB JPG图像,其中每个像素的“熵”值都保持很高的“熵”能。这类照片无论现实还是打印,都非常生动,就是这个道理。

相机/手机 ISP固然中规中矩,但和图像APP不一样,非常重视原始数据“熵能”的保护。所以,很多摄友自己调RAW是比不过ISP直出的。这不是最后JPG压缩的问题,而是整个处理链路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1-10-22 13:3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888
主题: 19
帖子: 3997
注册: 2007年1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0-22 04:06
仅使用sRGB的人,从没有见过真正的绿色,看见的绿色都是黄绿,sRGB把绿色限制成了黄绿。

左边是绿,右边是黄绿,但显示的颜色差不多。sRGB让我们看的一直是黄绿。 本帖最后由 sneeze 于 2021-10-22 15:5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sneeze 发表于 2021-10-22 15:41
左边是绿,右边是黄绿,但显示的颜色差不多。sRGB让我们看的一直是黄绿。

其实在我现在用的这台显示器上的效果才真正是“黄绿”,在sRGB上应该叫草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最右一条是我在GIMP里加的sRGB绿,事实上我加上这条后在我的显示器上完全看不出来与截图的区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9.136
主题: 3
帖子: 1352
注册: 2012年7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0-22 11:23
这个帖子的图片无法表达“显示器不准(大部分是白点)”的情况。那需要相邻拍摄,比如这样
或这样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问题,我不是讨论“色准”的问题,也不是讨论色域覆盖的问题,而是讨论“容易色准、简便色准、方便色准”的色准便利性问题

色准最容易的,就是OS提供的默认配置的色彩空间。这个色彩空间是什么,就最容易色准,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在Windows,就是 sRGB;
Mac OS x ,有Display P3屏幕的mac bookpro,默认色彩空间是 Display P3。其他的还是 sRGB。
手机端OS就复杂了,屏幕和观看环境实际上是无法讨论严肃色彩管理的。

综合来看,最容易色准就是 sRGB,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sRGB的色域覆盖有些人不满意,那是另外的事情。但是选择广色域的人,肯定做到色准相比sRGB困难,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


你上的2个图都不是显示器不准的例子,看显示器准不准,人像肤色才是照--妖-镜。
S-RGB通用性更好,以及win的默认配置色彩空间是S-RGB,但不等于S-RGB的色准更好,这是二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雨中赏花2 发表于 2021-10-23 03:22
你上的2个图都不是显示器不准的例子,看显示器准不准,人像肤色才是照--妖-镜。
S-RGB通用性更好,以及win的默认配置色彩空间是S-RGB,但不等于S-RGB的色准更好,这是二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第一张图确实是色准问题,明显是把P3显示器当sRGB显示器用了,导致色彩饱和度过高;然后又用普通拍摄参数去拍,结果照片中色彩饱和度溢出了。这种情况随然不是因为显示器的色彩不准,而是因为使用不当,但应该也可以归入“色准”问题。
第二张看不出有没有色准问题,两个显示器明显色温不同,应该分别用各自显示器的白色做自定义白平衡去拍。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10-23 14:3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656
主题: 48
帖子: 732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3 14:26
第一张图确实是色准问题,明显是把P3显示器当sRGB显示器用了,导致色彩饱和度过高;然后又用普通拍摄参数去拍,结果照片中色彩饱和度溢出了。这种情况随然不是因为显示器的色彩不准,而是因为使用不当,但应该也可以归入“色准”问题。
第二张看不出有没有色准问题,两个显示器明显色温不同,应该分别用各自显示器的白色做自定义白平衡去拍。


这种情况下必须面基,不面基肯定不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32
主题: 0
帖子: 9742
注册: 2002年10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3 14:26
第一张图确实是色准问题,明显是把P3显示器当sRGB显示器用了,导致色彩饱和度过高;然后又用普通拍摄参数去拍,结果照片中色彩饱和度溢出了。这种情况随然不是因为显示器的色彩不准,而是因为使用不当,但应该也可以归入“色准”问题。
第二张看不出有没有色准问题,两个显示器明显色温不同,应该分别用各自显示器的白色做自定义白平衡去拍。

第一张就是这位“专家”拿来展示他如何使用不加载ICC, “直通”的P3显示器来显示广色域的“丰富色彩”的。不加载显示器ICC的“色准问题”,说明了什么呢?:-)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1-10-23 18:3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998
主题: 45
帖子: 4217
注册: 2013年1月
雨中赏花2 发表于 2021-10-23 03:22
你上的2个图都不是显示器不准的例子,看显示器准不准,人像肤色才是照--妖-镜
S-RGB通用性更好,以及win的默认配置色彩空间是S-RGB,但不等于S-RGB的色准更好,这是二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我的两个图只能表达“显示器不准”导致的显示不同,不同肯定有一个准,一个不准;或者两个都不准。真正的显示器不准,不面基不行的。我上色彩管理培训课件,只能指出同学们携带的笔记本色彩管理设置,同学们家里我也无能为力。

其二,皮肤颜色,的确是显示器显示的明显特征点,因为人眼这个最敏感,但问题只能看熟悉人的皮肤。肤色也是ISP的色彩优化的锚定色重点,我在 这个链接 提到过这个原理。

其三,sRGB最容易色准,这是毫无异议的。这就是sRGB的开发初衷,一个默认的 RGB 色彩空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32
主题: 0
帖子: 9742
注册: 2002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0-23 19:04
我的两个图只能表达“显示器不准”导致的显示不同,不同肯定有一个准,一个不准;或者两个都不准。真正的显示器不准,不面基不行的。我上色彩管理培训课件,只能指出同学们携带的笔记本色彩管理设置,同学们家里我也无能为力。

其二,皮肤颜色,的确是显示器显示的明显特征点,因为人眼这个最敏感,但问题只能看熟悉人的皮肤。肤色也是ISP的色彩优化的锚定色重点,我在 这个链接 提到过这个原理。

其三,sRGB最容易色准,这是毫无异议的。这就是sRGB的开发初衷,一个默认的 RGB 色彩空间

之前你不是拿第一张图宣传不加载ICC的“直通”才保证广色域显示器的色彩表现吗?现在怎么又拿同一个例子来说广色域的色准问题了?
在你的培训课里,就是这么张口就来,翻云覆雨的吗?还是你眼里:广色域就是应该“色彩鲜艳”到没有色准的?-- 你这样的培训课,确实只能拿来忽悠小白。从你的“色彩管理”课里培训出来的小白,要是事后没有点实践验证能力,一辈子只能到你家“面基” 。。。。

-- 这就是我最看不惯你这样的“专家”的原因。

最后:sRGB的开发初衷就能说明它最容易色准?要是这样的逻辑成立,那大家遇到任何问题,比比“初衷”就解决了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1-10-23 19:2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888
主题: 19
帖子: 3997
注册: 2007年1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2 16:49
其实在我现在用的这台显示器上的效果才真正是“黄绿”,在sRGB上应该叫草绿:
最右一条是我在GIMP里加的sRGB绿,事实上我加上这条后在我的显示器上完全看不出来与截图的区别。

浏览器不同,看到的色彩也不一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sneeze 发表于 2021-10-23 19:27
浏览器不同,看到的色彩也不一样。

在sRGB显示器上,完全不支持色彩管理的软件会看到草绿与嫩绿(暂且这样命名)。
在sRGB显示器上,如果强行把显示ICC设置为AdobeRGB,会看到草绿与嫩绿。
在sRGB显示器上,正确设置显示器ICC并且软件支持色彩管理则只看到草绿。

在ARGB显示器上,完全不支持色彩管理的软件会看到纯绿和草绿。
在ARGB显示器上,不支持显示ICC的软件或是显示ICC错设为sRGB时只会看到纯绿。
在ARGB显示器上,正确设置并且使用正确的软件会看到纯绿和草绿。

关键不是看到几种绿,而是看到“什么绿”,我用华为手机看到的是只有一种颜色、与草绿接近、稍稍更绿一些的颜色,或许安卓手机可以用来作为参照物。

本帖最后由 树下的石头 于 2021-10-23 19:5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888
主题: 19
帖子: 3997
注册: 2007年1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3 19:48
在sRGB显示器上,完全不支持色彩管理的软件会看到草绿与嫩绿(暂且这样命名)。
在sRGB显示器上,如果强行把显示ICC设置为AdobeRGB,会看到草绿与嫩绿。
在sRGB显示器上,正确设置显示器ICC并且软件支持色彩管理则只看到草绿。

在ARGB显示器上,完全不支持色彩管理的软件会看到纯绿和草绿。
在ARGB显示器上,不支持显示ICC的软件或是显示ICC错设为sRGB时只会看到纯绿。
在ARGB显示器上,正确设置并且使用正确的软件会看到纯绿和草绿。

关键不是看到几种绿,而是看到“什么绿”,我用华为手机看到的是只有一种颜色、与草绿接近、稍稍更绿一些的颜色,或许安卓手机可以用来作为参照物。

那是,华为和苹果正好都有,对比也可以。显示器校准了,应该能看到合适的绿色。
第一张是华为的P20,第二张是iPhone1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9.136
主题: 3
帖子: 1352
注册: 2012年7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1-10-23 19:04
我的两个图只能表达“显示器不准”导致的显示不同,不同肯定有一个准,一个不准;或者两个都不准。真正的显示器不准,不面基不行的。我上色彩管理培训课件,只能指出同学们携带的笔记本色彩管理设置,同学们家里我也无能为力。

其二,皮肤颜色,的确是显示器显示的明显特征点,因为人眼这个最敏感,但问题只能看熟悉人的皮肤。肤色也是ISP的色彩优化的锚定色重点,我在 这个链接 提到过这个原理。

其三,sRGB最容易色准,这是毫无异议的。这就是sRGB的开发初衷,一个默认的 RGB 色彩空间

从哪个调色的贴子,就能看出:即使是无忌上,绝大多数的显示器都是不准的。

俺这里的专业摄影师,CG显示器几乎就是标配,即使用苹果系统的,也是CG显示器。
俺的一个朋友,是做打印出图的,要求高的客户,直接就给你模拟打印机ICC,在这个模拟打印机ICC的显示器上调图。
根本没有什么面基的问题。
再次强调一遍:A S RGB的显示器,色彩不准的可能性是没有优劣差异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9.136
主题: 3
帖子: 1352
注册: 2012年7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1-10-23 14:26
第一张图确实是色准问题,明显是把P3显示器当sRGB显示器用了,导致色彩饱和度过高;然后又用普通拍摄参数去拍,结果照片中色彩饱和度溢出了。这种情况随然不是因为显示器的色彩不准,而是因为使用不当,但应该也可以归入“色准”问题。
第二张看不出有没有色准问题,两个显示器明显色温不同,应该分别用各自显示器的白色做自定义白平衡去拍。


饱和度溢出,俺觉得不应该算到显示器的头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656
主题: 48
帖子: 7322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雨中赏花2 发表于 2021-10-24 03:22
从哪个调色的贴子,就能看出:即使是无忌上,绝大多数的显示器都是不准的。

俺这里的专业摄影师,CG显示器几乎就是标配,即使用苹果系统的,也是CG显示器。
俺的一个朋友,是做打印出图的,要求高的客户,直接就给你模拟打印机ICC,在这个模拟打印机ICC的显示器上调图。
根本没有什么面基的问题。
再次强调一遍:A S RGB的显示器,色彩不准的可能性是没有优劣差异的。


完全赞同!

需要面基必定是有一方的色准出了问题,比如显示器未做校准,或者色彩管理没有做对,这与使用sRGB、Adobe RGB、Display P3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双方的颜色都是准的,干嘛还要面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888
主题: 19
帖子: 3997
注册: 2007年11月

编辑于:2021-10-24 06:54:2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888
主题: 19
帖子: 3997
注册: 2007年11月
雨中赏花2 发表于 2021-10-24 03:22
从哪个调色的贴子,就能看出:即使是无忌上,绝大多数的显示器都是不准的。

俺这里的专业摄影师,CG显示器几乎就是标配,即使用苹果系统...

我觉得:绝大多数sRGB显示器,不准是自然,准是偶然。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雨中赏花2 发表于 2021-10-24 03:24
饱和度溢出,俺觉得不应该算到显示器的头上。

如果确实是把P3显示器当成sRGB使用了,那么从sRGB标准来看,这就是一台严重偏色的显示器。
所谓“偏色”,其实就是显示器的色彩表现与显示ICC所描述的特征不符,原因可能是显示器色彩不均匀、色彩不稳定以及使用了错误的ICC。
此外,调图偏色的原因不一定是显示器偏色,还有可能是因为使用了不适用于所处环境的显示器色温,比如在乳白色的背景5000K的灯光下使用8000K的色温,在这样的色温下调图必然严重偏黄。调图最好用6500K标准显示器色温,因为这种色温最符合常见的使用环境。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9.136
主题: 3
帖子: 1352
注册: 2012年7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1-10-24 04:15
完全赞同!

需要面基必定是有一方的色准出了问题,比如显示器未做校准,或者色彩管理没有做对,这与使用sRGB、Adobe RGB、Display P3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双方的颜色都是准的,干嘛还要面基?


俺自己觉得, 大多数打印照片的,其实对色彩并不苛求,更多的是留下某个精彩表情或者留念的场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用photoshop做色彩管理实验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