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用photoshop做色彩管理实验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一、预备知识

涉及色彩管理必须有一点知识,不多,但必须提前搞明白。

首先是颜色,颜色是一个数值,这个数值相同,就是相同的颜色。这个数值是一个三维坐标XYZ,X、Y、Z都相同,就是同一个颜色,所以我们常用数值C代表颜色,C是三维空间的一个点,坐标是X、Y、Z,所以常用C(X、Y、Z)指定一个颜色。

进一步把颜色分成2个属性,亮度与色度,XYZ中的Y代表亮度,X、Z表征色度。这是XYZ坐标系最大的特色,当年大侠们搞这个XYZ的时候,就是为了把亮度单独弄出来,使用方便。

C1、C2是两个不同的颜色,它们的三维坐标肯定不完全相同,C1(X1、Y1、Z1)和C2(X2、Y2、Z2)在三维空间的距离,就是这两个颜色的色差ΔC。Y1、Y2的区别是亮度差,X1、Z1与X2、Z2的区别是色度差。

大侠们研究发现,如果忽视亮度区别,专门研究色度的区别,把不同亮度,相同色度的都当成一个颜色,这样三维去掉了亮度就变成了2维,3维的X、Y、Z就可以转换成2维的x、y。

把所有人眼能看见的颜色,不管亮度区别,只看色度区别,画在x、y坐标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色品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从这个色品图就能看出,中心的颜色淡,边缘的颜色强,所以2维的色度还可以把x、y变换成另外2个维度,就是色相(Hue)和饱和度(Saturation)。如果加上亮度(Brightness),就是常说的颜色三要素,色相、饱和度、亮度。

从本质上说,颜色就是XYZ空间的一个点,有色相、饱和度、亮度的区别,但色彩管理要计算颜色,计算颜色的变换,但XYZ、xy对计算都不方便,为什么?

举个例子,晴天顺光拍一张风景照片,景物的亮度是多少?最亮的白云可能有几万尼特。数码照相机把景物记录成一堆数据,现在要把这些数据还原,用显示器显示出来,准确还原景物中的白云需要显示器能有几万尼特的亮度,显示器说,臣妾做不到啊!

一般显示器只有几百尼特的亮度,HDR也不过一千尼特,所以用显示器看照片,亮度是肯定无法还原的,只能要求准确还原色度。而亮度保持一个最大值、最小值的对应关系,就是照片中最亮的部分对准显示器最亮的部分、最暗亮的部分对准显示器最暗的部分。

这个照片中、显示器上最亮的部分,因为经常使用,起个名字,叫“白点”。白点实际上就是数码照相机的白平衡点,就是把拍摄时光源的色度和最强的漫反射亮度当成最白的白点。只有确定了景物的白点、确定了显示器的白点,才能把不同的亮度对应起来,所以计算颜色时,白点的选择就非常重要。

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把亮度对白点做归一化处理,就是把景物的白点当成1.0,把显示器的白点也当成1.0。当然也可以对黑点、白点的范围做归一化,这样归一化后,黑点的亮度就是0.0。

XYZ可以用哪些颜色当成白点呢?常用的白点和XYZ坐标有D50(0.9642、1.0000、0.8249)、D65(0.9504、1.0000、1.0889)、C白(0.9807、1.0000、1.1823)、E白(1.0000、1.0000、1.0000)和SA(1.0985、1、0.3558),实际上你可以任意指定一个颜色做白点。

XYZ坐标,或者叫XYZ颜色,或者叫XYZ色彩空间,在指定了白点之后,可以转换成一种摄影中更好用的坐标系Lab。

Lab中的L是亮度,a、b是色度。亮度L与XYZ里面的亮度Y有区别,Y是线性值,对应景物的亮度(cd/m^2),L是非线性的,对应人眼视觉的对数规律,为了与亮度Y区别,有人把L叫明度。

摄影里常说的18%灰,就是Y=18%,对应L=50,就是我们常说的照片中的“中”灰,因为白点的亮度Y=100%,对应L=100,L=50正好是中间,所以叫中灰。

按照L=50精确计算出的Y=0.1842,所以18%灰的精确值是Y=18.42%。

归纳一点特别重要的结论,XYZ相同,一定是相同的颜色,全世界都一样,你在景物里看到一个颜色,在显示器上看到一个颜色,哪怕你在火星上看到一个颜色,只要XYZ相同,都是一个颜色,所以XYZ是最绝对的颜色。

Lab是从XYZ转换而来,前提是在XYZ空间指定了白点,并且对白点亮度做了归一化处理,选择不同的白点,Lab的数值不同。Adobe内部计算时,指定D50为白点,并对D50做归一化处理,为强调与绝对的XYZ不同,Adobe叫做XYZ_D50空间。

在XYZ_D50空间内,Lab也有绝对性,Lab相同,一定是相同的颜色,相对的亮度也一样;你在景物里看到一个颜色,在显示器上看到一个颜色,虽然绝对亮度不同,但只要Lab相同,相对各自白点的相对亮度一样,都认为是一个颜色。

最后还有一个要说的是色域(Gamut),色域就是颜色的范围。原本三基色原理说,RGB才是自然界颜色的基础,但色彩管理认为,现实中的RGB都有个依赖硬件、不大的色域范围,而XYZ、Lab覆盖整个可见光的色域,所以XYZ、Lab是绝对颜色,而RGB(由RGB计算出的HSB、YUV)都是相对颜色。

更进一步,在颜色计算上,ICC说,只有XYZ、Lab才是颜色,RGB根本不算是颜色。RGB能代表什么颜色,RGB说了不算,要靠我ICC说了才算!

要说RGB真心可怜,因为色域小,被边缘化了不说,还被ICC彻底不当颜色,比窦娥还冤,比祥林嫂还惨!

举个的例子:
假如照片中有个最绿的绿色,RGB=[0;255;0]。在色品图上,Adobe RGB色彩空间里G的坐标是[0.2100;0.7100]。sRGB色彩空间里G的坐标是[0.3000;0.6000]。显然,相同的RGB,在色品图上坐标x、y不同,是两个不同的绿色。
还是这个RGB=[0;255;0],如果照片内嵌的ICC说它的x、y坐标是[0.6400;0.3300],那它就不是绿色,而是红色。
所以,没有色彩管理,颜色全都不准,但有了色彩管理,做对了颜色很准,做错了颜色怪异。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不用眼睛观察颜色,统统以photoshop的拾色器、颜色采样工具拿到的颜色为准,所以你的显示器是否校色不重要。

色彩空间集中在常用的sRGB(sRGB IEC61966-2.1)、Adobe RGB(Adobe RGB1998)和ProPhoto RGB,对这些色彩空间指定、变换都是经典的矩阵运算,Gamma都有确定的公式。

Bradford色彩调整采用Adobe使用的,也是ICC推荐的矩阵。M=[0.8951,0.2664,-0.1614;-0.7502,1.7135,0.0367;0.0389,-0.0685,1.0296]。

这些公式和算法,网上都能找到,有兴趣的可以自己验证。
相关标签: D50 照相机 1.0 HDR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49459 回帖:182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前面我们制作了一个颜色大挪移的ICC,BRG-Adobe RGB.ICC,它把红色指定为蓝色,绿色指定为红色,蓝色指定为绿色。指定ICC为BRG-Adobe RGB.ICC,红色变成蓝色,蓝色变成绿色,绿色变成红色。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如果正确的指定配置文件,Adobe RGB.ICC,把它转换到BRG-Adobe RGB.ICC空间,颜色必须保持不变,红色还是红色,绿色还是绿色、蓝色还是蓝色,原始的RGB就变化了。在BRG-Adobe RGB.ICC空间,绿色被解释成红色,所以:
原红色RGB=[100,200;0,0;0,0]变成RGB=[0,0;100,200;0,0],BRG-Adobe RGB.ICC指定成红;
原绿色RGB=[0,0;100,200;0,0]变成RGB=[0,0;0,0;100,200],BRG-Adobe RGB.ICC指定成绿;
原蓝色RGB=[0,0;0,0;100,200]变成RGB=[100,200;0,0;0,0],BRG-Adobe RGB.ICC指定成蓝。

如果不支持色彩管理,丢掉BRG-Adobe RGB.ICC,仅按照RGB大小判断,就变成了绿、红、蓝。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本帖最后由 rivershaw 于 2020-7-3 09:1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39
主题: 4
帖子: 35
注册: 2020年4月
继续,好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905
主题: 98
帖子: 3136
注册: 2005年10月
无忌好贴,希望楼主能继续讲解。

非常感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支持输入图片ICC和输出显示器ICC的(绿、红、蓝):

photoshop: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windows照片查看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我从来不用这个“windows照片查看器”,没想到居然比较好地支持色彩管理,让人意外。

我是从W7升级到W10,不知道它是W10自带的,还是W7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完全不支持色彩管理的,windows的画图。(绿、蓝、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支持图片内嵌ICC,不支持显示器ICC的,windows桌面壁纸、幻灯。(红、绿、蓝)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还有怪异的ACDSee Pro 5,不认识图片内嵌的ICC,当成sRGB处理,但是支持显示器ICC。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32
主题: 45
帖子: 3364
注册: 2013年1月
印前的说一波吧。老师你这个“教程”对我们来说,真的“挺危险”的。倒不是说您说得有啥错误,而是这些知识属于非常抽象,需要“面授”的。我可以负责地说,即便在本论坛属于高级客户级别的,也充斥着大量一知半解的用户。绝大部分客户,尤其是影像用户,应该统一到的“sRGB”链路,这不仅是因为简单Simple,而是因为安全Safe,因为那是默认标准standard。

而贸贸然学了所谓“色彩管理”的,然后网上递交输出影像文件(尤其是JPG/PDF),非sRGB对我们印前的来说都是不可信赖的。所以,我说个人用户“色彩管理”搞到最后,就是自娱自乐了,自我调片、自我显示(广色域显示器)、自我打印、自我欣赏。

这套教材大毛病没有,我就点说一个:
Lab没变,意味着从sRGB色域到Adobe RGB色域的转换,颜色一点没变!这是非常合理的,因为sRGB色域小,Adobe RGB色域大,Adobe RGB色域覆盖了全部的sRGB色域,颜色没有损失。


“颜色没有损失”,这是错的。很多时候,选择了“大色域”操作空间,在8位文件转换的时候,颜色“精度accuracy”会丢失的。很多做了所谓“色彩管理”的号称支持AdobeRGB,其实就是简单的把客户提交的AdobeRGB ICC/Display P3 ICC的JPG文件,做一个颜色的映射一般都映射到sRGB,然后再内部纳入他们的后台闭环输出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对客户来说,色彩是有损失的。不如用户RAW/或者ProPhotoRGB直接导出sRGB/JPG文件。

说白了,16位的可以任意折腾,但8位的色彩空间选择,一定要慎重。要减少任何不必要的8位转换操作,否则损失精度。而不是所谓“广色域万能”,甚至“自认为专业地”输出带私有显示器ICC的图像文件(比如带个人显示器icc的JPG照片文件)。

况且,非标准的广色域操作要很小心细致的,我对所有有输出需求的影像用户都不建议使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3 13:14
印前的说一波吧。老师你这个“教程”对我们来说,真的“挺危险”的。倒不是说您说得有啥错误,而是这些知识属于非常抽象,需要“面授”的。我可以负责地说,即便在本论坛属于高级客户级别的,也充斥着大量一知半解的用户。绝大部分客户,尤其是影像用户,应该统一到的“sRGB”链路,这不仅是因为简单Simple,而是因为安全Safe,因为那是默认标准standard。

而贸贸然学了所谓“色彩管理”的,然后网上递交输出影像文件(尤其是JPG/PDF),非sRGB对我们印前的来说都是不可信赖的。所以,我说个人用户“色彩管理”搞到最后,就是自娱自乐了,自我调片、自我显示(广色域显示器)、自我打印、自我欣赏。

这套教材大毛病没有,我就点说一个:

“颜色没有损失”,这是错的。很多时候,选择了“大色域”操作空间,在8位文件转换的时候,颜色“精度accuracy”会丢失的。很多做了所谓“色彩管理”的号称支持AdobeRGB,其实就是简单的把客户提交的AdobeRGB ICC/Display P3 ICC的JPG文件,做一个颜色的映射一般都映射到sRGB,然后再内部纳入他们的后台闭环输出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对客户来说,色彩是有损失的。不如用户RAW/或者ProPhotoRGB直接导出sRGB/JPG文件。

说白了,16位的可以任意折腾,但8位的色 ...


您说的是8bit精度不够,对吧?

拿亮度打个比方,0-255尼特,8bit正好分辨1尼特,要是0-1023尼特,8bit就只能分辨4尼特了,是这个意思吧?

色域越大,8bit的分辨能力越弱,颜色“精度accuracy”会丢失的,对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32
主题: 45
帖子: 3364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7-3 15:55
您说的是8bit精度不够,对吧?

拿亮度打个比方,0-255尼特,8bit正好分辨1尼特,要是0-1023尼特,8bit就只能分辨4尼特了,是这个意思吧?

色域越大,8bit的分辨能力越弱,颜色“精度accuracy”会丢失的,对吧?


对的,是这个意思。我在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881735-6-1-1.html#xpid81975350 89楼解释过。

因为在输出的时候,RGB->CMYKxxx(四色或多色系统)必然会有一次转换过程,也会损失色彩精度。如果在8位上损失过一次,印前分色(无论打印、印刷、数码印刷)的转换损失就累计一次8bit维度上的损失。然而很多时候,用户提交的DPI是远超印刷所需DPI两倍以上的,那么四个显示点压缩到一个印刷点,这样类型的损失可以通过RPI的压缩弥补回来。但如果用户提交的DPI刚刚够格,或者更多的请情况是印刷企业的合版操作把用户的内容预先先输出到一个大的图像文件,很有可能是一个sRGB模式的大的图像文件,再打印输出。那么此时色彩精度就彻底丢失了。当然有的印企会采用加抖动噪点的方法防止色彩精度丢失产生的色阶断层。或者内部再提升输出亮度/对比度,但这都是味精而不是用户原本的色彩信息了。

所以,广色域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是印企一句“支持AdobeRGB”就说明他色彩管理到位的。很多时候,图像的“宽容度”也就是所谓灰阶表现能力才是影像的精髓。要照分色仪的测试,好的宽容度,色彩数据是失真的,不如那些“色彩管理到位”的,但客户很舒服。这无法量化,只能拿到实物的比较。所以,我的观点就是:影像行业,用户真在乎高保真,就严格按照sRGB操作,这绝对足够了。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0-7-3 16:4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5.634
主题: 51
帖子: 8021
注册: 2011年4月
好贴强贴必须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556
主题: 4
帖子: 3400
注册: 2016年6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7-3 15:55
您说的是8bit精度不够,对吧?

拿亮度打个比方,0-255尼特,8bit正好分辨1尼特,要是0-1023尼特,8bit就只能分辨4尼特了,是这个意思吧?

色域越大,8bit的分辨能力越弱,颜色“精度accuracy”会丢失的,对吧?


这是单个明度像素的情况

但如果你的像素足够多,可以用添加噪声的方式弥补。比如原来一个像素的物理区域,你有 4 个像素,那么比如该物理区域亮度是 200.3nit,则可以一个像素输出 201nit,另三个输出 200nit,这样该区域汇总得到 200.25nit;同样如果该区域物理亮度是 200.8nit,可以三个像素输出 201nit,另一个输出 200nit

PhotoShop 在做类似转换的时候也是这样处理的,所以情况比你担心的要好得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3 16:41
对的,是这个意思。我在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881735-6-1-1.html#xpid81975350 89楼解释过。

因为在输出的时候,RGB->CMYKxxx(四色或多色系统)必然会有一次转换过程,也会损失色彩精度。如果在8位上损失过一次,印前分色(无论打印、印刷、数码印刷)的转换损失就累计一次8bit维度上的损失。然而很多时候,用户提交的DPI是远超印刷所需DPI两倍以上的,那么四个显示点压缩到一个印刷点,这样类型的损失可以通过RPI的压缩弥补回来。但如果用户提交的DPI刚刚够格,或者更多的请情况是印刷企业的合版操作把用户的内容预先先输出到一个大的图像文件,很有可能是一个sRGB模式的大的图像文件,再打印输出。那么此时色彩精度就彻底丢失了。当然有的印企会采用加抖动噪点的方法防止色彩精度丢失产生的色阶断层。或者内部再提升输出亮度/对比度,但这都是味精而不是用户原本的色彩信息了。

所以,广色域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是印企一句“支持AdobeRGB”就说明他色彩管理到位的。很多时候,图像的“宽容度”也就是所谓灰阶表现能力才是影像的精髓。要照分色仪的测试,好的宽容度,色彩数据是失真的,不如那些“色彩管理到位”的,但客户很舒服。这无法量化,只能拿到实物的比较。所以,我 ...


我没有做过印刷,但对您的观点并不赞同。

1、不能使用Adobe RGB的16位Tiff吗?

2、印刷是空间混色,不能预先对照片插值成高像素吗?好像现在有很多这样的软件,比如Topaz AI Gigapixel。

3、我用EPSON1800L的6色打印机,在好的照片纸上校色,很多颜色甚至超出了Adobe RGB的范围,用ProPhoto RGB与sRGB输出,能在很多颜色层次上看出明显区别。

4、我并不盲目鼓励广色域,但广色域应该是发展的方向,不能抱缺守残,对吧。

5、实际上,现在大部分朋友遇到的广色域问题,出在对颜色的计算不了解,分不清楚哪些是看图软件的问题,哪些是校色参数设置的问题,哪些是操作系统的问题,能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应该会有帮助,印刷的问题可能可能还在其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03
主题: 0
帖子: 9364
注册: 2002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7-3 12:29
我从来不用这个“windows照片查看器”,没想到居然比较好地支持色彩管理,让人意外。

我是从W7升级到W10,不知道它是W10自带的,还是W7的。

是WIN7带的,WIN10缺省不是这个,需要改注册表才能变成缺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32
主题: 45
帖子: 3364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7-3 20:14
我没有做过印刷,但对您的观点并不赞同。

1、不能使用Adobe RGB的16位Tiff吗?

2、印刷是空间混色,不能预先对照片插值成高像素吗?好像现在有很多这样的软件,比如Topaz AI Gigapixel。

3、我用EPSON1800L的6色打印机,在好的照片纸上校色,很多颜色甚至超出了Adobe RGB的范围,用ProPhoto RGB与sRGB输出,能在很多颜色层次上看出明显区别。

4、我并不盲目鼓励广色域,但广色域应该是发展的方向,不能抱缺守残,对吧。

5、实际上,现在大部分朋友遇到的广色域问题,出在对颜色的计算不了解,分不清楚哪些是看图软件的问题,哪些是校色参数设置的问题,哪些是操作系统的问题,能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应该会有帮助,印刷的问题可能可能还在其次。


同意你,印刷业不能抱残守缺的观点。我们可以理性探讨,都是为摄友服务。先说一下,我们专门做摄影画册的,册子要比单张大幅面复杂得多。技术上最难的倒不是那种厚厚的婚纱册,而是类似马格南画册那种双面高精度印刷、可以平摊缩线装帧、封面可以定制的画册。用户一般每次只印制一册,成本又不愿意支出太多,要求很高。

首先,这类产品一定是工业化制作的,虽然作坊式的所谓“数码喷绘”能做,但双面对齐输出,再加上手工装订的人力成本和废品率,成本除了土豪外普通人是无法承受的。所以,您提到的所谓EPSON打印机,适合单张大幅面的照片,而不太适合摄影画册。

其次,插值类Topaz AI Gigapixel,对于我们是非常谨慎操作的,一般这类产品是用在客户自己的环节,我们一般不会使用。用户插值了,我们在插值就没有意义了。

至于16bit的TIFF文件,由于画册类产品和单张不一样,所需要的照片更多。TIFF文件格式是不适合网络传输环境的。最关键的是,照相机是不输出TIFF文件格式的,我们不能指望所有客户都拍摄RAW并输出TIFF格式。

当然最关键的就是sRGB和为何不使用AdobeRGB。

原因如下:
印企都是闭环颜色管理的,有特定的优化倾向。从我这边来说,优化了sRGB的曲线(不同的输出纸张,还有不同的优化方案),就不适合AdobeRGB。我们可以做到优化AdobeRGB,只不过要另起一套方案,运行两套方案,或者购置两套设备。而印刷机都是几十万到上千万级别,所以真正做到“AdobeRGB”优化,可以做,但需要成本。

“优化AdobeRGB”和“适应AdobeRGB”是两回事,前者不损失色彩精度,后者其实就是我说的8位色彩空间转换,损失色彩精度,但可以做到所谓理论上“不偏色”,但照片的宽容度有损失。

当然,最大原因是,我们不信任用户提交的广色域。这类“广色域”只能在用户自己显示器上,我们看不到,用户也不可能过来在我们印前的机器上确认。

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说,用户最高保真的,是使用sRGB。这是从技术和成本双方考虑的。当然,不排除有其他人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其实影像行业,所谓照片最活的,并非是色域,而是照片的宽容度,照片的“饱满度(不是印刷展那种高饱和度味精样张)”,可惜这无法在屏幕上显示。这东西,需要样张和小样的实物才能获得体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logical 发表于 2020-7-3 21:50
是WIN7带的,WIN10缺省不是这个,需要改注册表才能变成缺省


那就对了,W10自带的应该是Photos,只识别照片ICC,不支持显示器ICC,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3 22:09
同意你,印刷业不能抱残守缺的观点。我们可以理性探讨,都是为摄友服务。先说一下,我们专门做摄影画册的,册子要比单张大幅面复杂得多。技术上最难的倒不是那种厚厚的婚纱册,而是类似马格南画册那种双面高精度印刷、可以平摊缩线装帧、封面可以定制的画册。用户一般每次只印制一册,成本又不愿意支出太多,要求很高。

首先,这类产品一定是工业化制作的,虽然作坊式的所谓“数码喷绘”能做,但双面对齐输出,再加上手工装订的人力成本和废品率,成本除了土豪外普通人是无法承受的。所以,您提到的所谓EPSON打印机,适合单张大幅面的照片,而不太适合摄影画册。

其次,插值类Topaz AI Gigapixel,对于我们是非常谨慎操作的,一般这类产品是用在客户自己的环节,我们一般不会使用。用户插值了,我们在插值就没有意义了。

至于16bit的TIFF文件,由于画册类产品和单张不一样,所需要的照片更多。TIFF文件格式是不适合网络传输环境的。最关键的是,照相机是不输出TIFF文件格式的,我们不能指望所有客户都拍摄RAW并输出TIFF格式。

当然最关键的就是sRGB和为何不使用AdobeRGB。

原因如下:
印企都是闭环颜色管理的,有特定的优化倾向。从我这边来说,优化了sRGB的曲线(不同的输出纸张,还有不同的优 ...


我理解印企基于sRGB的闭环颜色管理,反对的是因为这个原因※※广色域。

下面是我的L1800打印机的色域图,左边是爱普生提供的原厂照片纸,右边是我用国产纸校色后的色域。

印刷应该也有一个色域图,有能发布的吗?可以看看现在印刷的色域有多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32
主题: 45
帖子: 3364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7-4 05:44
我理解印企基于sRGB的闭环颜色管理,反对的是因为这个原因※※广色域。

下面是我的L1800打印机的色域图,左边是爱普生提供的原厂照片纸,右边是我用国产纸校色后的色域。

印刷应该也有一个色域图,有能发布的吗?可以看看现在印刷的色域有多大。


谈不上※※“广色域”,不少友商以“支持AdobeRGB”为噱头。对客服的培训资料都说支持广色域,只不过我说了其中的原理和实际商业环境。当然,原理只能懂的入了,普通人不理解什么“8bit色彩空间转换损失色彩精度”这些破事。

因为“支持广色域”和“优化广色域”是完全两回事,后者需要成本。在网络接单的环境下,没见过。但门店接单的应该有,坛子里也有,比如这个就是,你可以发现“广色域”必须面基,不当面讨论是确定无法优化方向的。这也是重要的成本支出。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841878-2-1-1.html#pid79861930

一般做到“广色域优化”的,都是什么摄影家协会领导级别的专门任务专展,商业大活动的专展,会有印刷供应商围着甲方爸爸转悠,自然能支持甲方的“广色域”,都能优化。但对普通网上的用户无法做到。

印刷的所谓“广色域”,一般叫“专色域”,传统印刷的颜色种类很多。但这里摄影师的那种只印一册的“数码印刷”和“数码喷绘”。其实所谓“超过sRGB”的只是一小块,色域主体部分大大小于sRGB。而且每个油墨和纸张的搭配,都有不同的优化曲线。这个举一个大厂的例子。具体看下面链接:

链接:微喷打印、冲印、数码印刷,哪种方式代表印刷未来?

EPSON 9080数码喷绘:    48% sRGB色域
网屏Truepress JetSX:   47% sRGB色域
小森Impremia IS29:    47-49% sRGB色域(UV喷墨打印)
冲印设备:              32% sRGB色域

都远小于sRGB色域。说到底用户提交的不可能也不应该是CMYK色域,一定是一个RGB色域。用户首先要做到的是这个RGB色域的“准确性”。因为这都要在输出环节转换成CMYKnnn的输出模式。sRGB更容易做到正确,也能获取下游供应商的信任。

【End】

不歪楼了,就说这些吧,都为摄友服务。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0-7-4 09:5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4 09:35
谈不上※※“广色域”,不少友商以“支持AdobeRGB”为噱头。对客服的培训资料都说支持广色域,只不过我说了其中的原理和实际商业环境。当然,原理只能懂的入了,普通人不理解什么“8bit色彩空间转换损失色彩精度”这些破事。

因为“支持广色域”和“优化广色域”是完全两回事,后者需要成本。在网络接单的环境下,没见过。但门店接单的应该有,坛子里也有,比如这个就是,你可以发现“广色域”必须面基,不当面讨论是确定无法优化方向的。这也是重要的成本支出。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841878-2-1-1.html#pid79861930

一般做到“广色域优化”的,都是什么摄影家协会领导级别的专门任务专展,商业大活动的专展,会有印刷供应商围着甲方爸爸转悠,自然能支持甲方的“广色域”,都能优化。但对普通网上的用户无法做到。

印刷的所谓“广色域”,一般叫“专色域”,传统印刷的颜色种类很多。但这里摄影师的那种只印一册的“数码印刷”和“数码喷绘”。其实所谓“超过sRGB”的只是一小块,色域主体部分大大小于sRGB。而且每个油墨和纸张的搭配,都有不同的优化曲线。这个举一个大厂的例子。具体看下面链接:

链接:微喷打印 ...


这样的色域,的确没有使用广色域的必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firefox色彩管理的设置。

地址栏输入:about:config,搜索首选项名称:gfx,gfx.color_management.display_profile,选显示器配置ICC,空着也行。

参考下图设置即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logical,我现在是78.0.1版,前面有几版好像的确不支持没有ICC时按照sRGB处理,这一版好像改过来了,你试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03
主题: 0
帖子: 9364
注册: 2002年10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7-4 15:23
@logical,我现在是78.0.1版,前面有几版好像的确不支持没有ICC时按照sRGB处理,这一版好像改过来了,你试试。

设置没错,这个新版的就回来了。谢谢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0-7-4 23:1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525
主题: 18
帖子: 518
注册: 2005年12月
灰常好的贴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1.11
主题: 54
帖子: 8483
注册: 2011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D800E
2304FPN6DC
NIKON D60
★ NIKON D40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4 09:35
谈不上※※“广色域”,不少友商以“支持AdobeRGB”为噱头。对客服的培训资料都说支持广色域,只不过我说了其中的原理和实际商业环境。当然,原理只能懂的入了,普通人不理解什么“8bit色彩空间转换损失色彩精度”这些破事。

因为“支持广色域”和“优化广色域”是完全两回事,后者需要成本。在网络接单的环境下,没见过。但门店接单的应该有,坛子里也有,比如这个就是,你可以发现“广色域”必须面基,不当面讨论是确定无法优化方向的。这也是重要的成本支出。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841878-2-1-1.html#pid79861930

一般做到“广色域优化”的,都是什么摄影家协会领导级别的专门任务专展,商业大活动的专展,会有印刷供应商围着甲方爸爸转悠,自然能支持甲方的“广色域”,都能优化。但对普通网上的用户无法做到。

印刷的所谓“广色域”,一般叫“专色域”,传统印刷的颜色种类很多。但这里摄影师的那种只印一册的“数码印刷”和“数码喷绘”。其实所谓“超过sRGB”的只是一小块,色域主体部分大大小于sRGB。而且每个油墨和纸张的搭配,都有不同的优化曲线。这个举一个大厂的例子。具体看下面链接:

链接:微喷打印 ...



如果真有心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需要从基本的东西开始学习,不然东拼西凑的捡的东西不一定正确,还有捡回来的-------有可能错误的理解了别人说的意思。这里面牵扯到的知识点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

你的建议是对的,如果不是专业必须,似懂非懂的一律建议一路“SRGB”。当然对于追求“ARGB”或“PRGB”色域视觉要求的摄友,怎么玩是他自己的事情。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色彩管理其实是很容易、很简单的事情,只需要:

1、给照片加上正确的ICC;
2、给显示器加上正确的ICC;
3、使用支持色彩管理的软件查看、处理照片。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会让人头痛?主要是问题是第三点,不知道看图软件是否支持色彩管理,也不知道看图软件是怎么处理颜色的色域转换的。

比如,很多人说广色域看起来颜色鲜艳,其实是sRGB色域照片,弄丢了ICC,当成了Adobe RGB色域显示,结果,颜色就变齁了。这个现象,观察肤色就能确认问题,如果人人都像酒喝高了,脸色通红,一定是这个问题。

比如,很多人说,用了蜘蛛、彩猴对屏幕校色了,但屏幕看起来还是偏色。也许屏幕的颜色是对的,错的是你的看图软件,丫没搞对色彩管理,不支持显示器ICC。

显示器校色后明明是Adobe RGB兼容的,软件却偏偏把它当成sRGB对待,怎么可能不偏色?!这与蜘蛛、彩猴无关,也与你的校色工作无关,只与Microsoft的低能有关,W10在系统上支持色彩管理,但自带的看图软件基本都不支持显示器色彩管理。

网上大部分的国产看图软件,都不支持色彩管理,或者支持照片ICC、不支持显示器ICC。如果你依赖这些看图软件,那就远离广色域,坚持sRGB一统江湖,千万别用广色域的显示器,否则,永远也搞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下面就以photoshop为例,看看为什么photoshop有时也会变得不那么可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按照图中标注的红色数字1、2、3、4顺序说:

1、色彩管理方案。这里面有三个选项,“关”、“保留嵌入的配置文件”、“转换为工作中的RGB”,分别对应三种处理方法:

“关”—“扔掉嵌入的配置文件(不进行色彩管理)”,就是前面说过的“指定配置文件”中的“不对此文档应用色彩管理”;

“保留嵌入的配置文件”—“使用嵌入的配置文件(代替工作空间)”,就是“指定配置文件”中的“配置文件”,用照片内嵌的ICC作为工作空间;

“转换为工作中的RGB”—“将文档的颜色转换到工作空间”,就是“指定配置文件”中的“工作中的RGB”,就是按照照片内嵌的ICC,转换到photoshop的工作空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如果不把“配置文件不匹配”时的所有选勾都选上,photoshop就按你选择的这个方案处理;如果把所有选勾都选上,当“配置文件不匹配”时,你可以重新选择处理方式。所以“配置文件不匹配”的选勾非常重要,不熟悉色彩管理时,一定一定要全部选上,不然就不知道photoshop是怎么处理照片ICC的。

2、配置文件不匹配。重要的话反复说,这些选勾一定一定要全部勾上,直到你非常熟悉photoshop的色彩管理之后。

如果不选,会发生什么?比如工作空间选择sRGB,处理方式选择了“转换为工作中的RGB”,读入一张广色域Adobe RGB的照片,photoshop自动把Adobe RGB转换到sRGB,Adobe RGB的颜色就丢失了。严重之处在于,没有选勾就没有提示,无法更正这个错误。

比如工作空间选择ProPhoto RGB,处理方式选择了“关”,读入一张sRGB的照片,photoshop自动把ICC当成ProPhoto RGB,照片的颜色鲜艳到齁晕了!没有选勾就没有提示,你可能就不一定明白为什么。

3、使用仿色。这个与色彩管理关系不大,就是抖动矩阵算法,会增加照片的噪点,我始终关闭(不选勾)。

4、工作空间。这里没有商量,必须是ProPhoto RGB!

自从我学了色彩管理的道理,一直使用ProPhoto RGB作为工作空间,而且,配置文件不匹配时,统统转换到ProPhoto RGB,就是色彩管理方案选“转换为工作中的RGB”。

有人对色彩空间转换总是非常担心,我写了sRGB IEC61966-2.1、Adobe RGB1998、ProPhoto RGB这些转换算法的代码,并与photoshop对照验算后,对这些色彩空间的转换一点都不担心,等有空可以贴个精度分析的估算结果。

但是这样做有一个麻烦,就是每次要保存照片时,都要再做色彩空间的转换,一般转换到sRGB,而网上的照片大部分是sRGB的,这样转来转去,忘记一次转换就会出错,太麻烦了。所以现在我设置成,色彩管理方案选“保留嵌入的配置文件”,这样如果是网上下载的sRGB照片,临时自动使用sRGB作为工作空间,保存时就不必再转换,我自己RAW解码的Tiff照片,仍然是16bit的ProPhoto RGB,保存时统一转换到sRGB的8位Jpeg。

为什么是ProPhoto RGB?

第一个理由,这是Adobe使用RGB的内部空间,photoshop、Lightroom都使用ProPhoto RGB作为RGB的内部空间,针对色彩的计算、优化都是以ProPhoto RGB为准,sRGB、Adobe RGB在Adobe的内部,实际上都是ProPhoto RGB计算,对sRGB、Adobe RGB简单RGB限幅处理,这个结论是我做实验验证过的。

第二个理由,调整照片时的算法,Adobe大部分是使用RGB空间,个别可能是Lab,如果选用sRGB、Adobe RGB作为工作空间,颜色被限制在sRGB、Adobe RGB色域,而现在的显示器,部分颜色已经超出了Adobe RGB的范围,比如Display-P3,原本能分辨的颜色没法显示出来。

有人可能担心精度问题,ProPhoto RGB比sRGB大得多,8bit的RGB能分辨出的颜色精度就会恶化。这个问题听上去很有道理,但仔细计算就会发现,在sRGB、ProPhoto RGB重合的部分,精度变化并不大,在sRGB域外部分,颜色精度最差的是ProPhoto RGB包含的非可见光部分,可见光部分的精度比sRGB差,但也差不非常多,当然ProPhoto RGB色域应该配合使用10bit以上的RGB,以提高精度。从计算结果看,RGB提高到10bit,精度就非常好了,以后有空专门来说细说这个精度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需要保存照片,别忘记加上合适的ICC。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如果你想用sRGB,当前的ICC不是,要用photoshop菜单的“编辑”—“转换为配置文件”转换到sRGB空间,这样才行。

保存为WEB格式时简单,不需要转换,可以在存盘时选sRGB,存盘时自动转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借用@易水铖网友的图片来说明色域的影响,如有冒犯,立刻删除!

原图如下,用广色域显示器能分辨出所以红色的细节。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如果用sRGB兼容的显示器看,可能是下面的效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从色品图上看,Adobe RGB的红色顶点与sRGB的重合,说明色域范围在红色上只有亮度的区别,用Camera Raw把红色的亮度-30,再转换成sRGB,车头的红色细节就显示出来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本帖最后由 rivershaw 于 2020-7-5 14:4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为考察RGB的bit数对不同色域代表颜色的精度估算,首先建立一个RGB颜色表,在这个表里,相邻的RGB数值上仅相差1,比如RGB=[120;56;40],与其相邻的是RGB=[119,56,40]或者[120;57;40]、或者[120;56;39],让这个表覆盖整个RGB空间。

把这个数据表按照sRGB的Gamma反变换成线性RGB,转换成Lab1,再用Lab1转换到ProPhoto RGB空间的RGB,Gamma变换,变成bit数规定的整数,再用这个整数RGB做Gamma反变换,计算ProPhoto RGB色域的Lab2,用这两个Lab计算色差、色度差:
ΔE=((L1-L2)^2+(a1-a2)^2+(b1-b2)^2)^1/2。
ΔC =((a1-a2)^2+(b1-b2)^2)^1/2。

计算结果,最大的ΔE=2.0347、最大的ΔC=2.0268,都发生在sRGB的[8;39;19]、ProPhoto RGB的[19;27;18],平均ΔE=0.4032、平均ΔC=0.3911。

如果bit数升至10,最大的ΔE=0.5203,最大的ΔC=0.5182,都发生在sRGB的[16;140;117]、ProPhoto RGB的[70;99;91]。平均ΔE=0.1005、平均ΔC=0.0975。

sRGB色域,8bit的颜色分辨精度,RGB相邻色的最大色差ΔE=1.1389,最大色度差ΔC=1.0487,都发生在RGB的[0;29;0]、[0;30;0]。平均ΔE=0.3291、平均ΔC=0.3138。

sRGB色域,10bit的颜色分辨精度,RGB相邻色的最大色差ΔE=0.2859,最大色度差ΔC=0.2636,都发生在RGB的[0;117;0]、[0;118;0]。平均ΔE=0.2636、平均ΔC=0.0781。

ProPhoto RGB色域,8bit的颜色分辨精度,RGB相邻色的最大色差ΔE=2.7850,最大色度差ΔC=2.7134,都发生在RGB的[0;21;255]、[0;22;255]。平均ΔE=0.7431、平均ΔC=0.7308。

ProPhoto RGB色域,10bit的颜色分辨精度,RGB相邻色的最大色差ΔE=0.7096,最大色度差ΔC=0.6913,都发生在RGB的[0;89;1023]、[0;90;1023]。平均ΔE=0.1852、平均ΔC=0.1822。

我采用的算法不是特别严谨的标准算法,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用photoshop做色彩管理实验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