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用photoshop做色彩管理实验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9465 回帖:182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03
主题: 0
帖子: 9364
注册: 2002年10月
塞外飘雪 发表于 2020-7-5 00:47
如果真有心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需要从基本的东西开始学习,不然东拼西凑的捡的东西不一定正确,还有捡回来的-------有可能错误的理解了别人说的意思。这里面牵扯到的知识点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

你的建议是对的,如果不是专业必须,似懂非懂的一律建议一路“SRGB”。当然对于追求“ARGB”或“PRGB”色域视觉要求的摄友,怎么玩是他自己的事情。

如果“专业”输出的色域仅仅是不到50%的sRGB色域覆盖能力,那么要找“专业”的做输出,根本没有需要超过sRGB的需要。

反之:如果家用的显示器和打印机,普遍都超出了100%sRGB色域,那么非要人为加以限制,就是削足适履了。

另:猜想“专业”输出更多面对大批量,超大幅面等场景,和家用的自用场景不同。所以在成本控制条件下,后者可以更容易追求广色域带来的好处。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0-7-5 16:4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1.117
主题: 54
帖子: 8485
注册: 2011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D800E
2304FPN6DC
NIKON D60
★ NIKON D40
logical 发表于 2020-7-5 16:33
如果“专业”输出的色域仅仅是不到50%的sRGB色域覆盖能力,那么要找“专业”的做输出,根本没有需要超过sRGB的需要。

反之:如果家用的显示器和打印机,普遍都超出了100%sRGB色域,那么非要人为加以限制,就是削足适履了。

另:猜想“专业”输出更多面对大批量,超大幅面等场景,和家用的自用场景不同。所以在成本控制条件下,后者可以更容易追求广色域带来的好处。


你说的这个没有问题,有追求“ARGB”或“PRGB”色域视觉要求的摄友,完全可以去琢磨这个中间的所有问题并且搞懂他。

如果不是专业必须,似懂非懂的一律建议一路“SRGB”。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1.117
主题: 54
帖子: 8485
注册: 2011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D800E
2304FPN6DC
NIKON D60
★ NIKON D40
logical 发表于 2020-7-5 16:33
如果“专业”输出的色域仅仅是不到50%的sRGB色域覆盖能力,那么要找“专业”的做输出,根本没有需要超过sRGB的需要。

反之:如果家用的显示器和打印机,普遍都超出了100%sRGB色域,那么非要人为加以限制,就是削足适履了。

另:猜想“专业”输出更多面对大批量,超大幅面等场景,和家用的自用场景不同。所以在成本控制条件下,后者可以更容易追求广色域带来的好处。

另外我是支持楼主这种分享经验的精神的,对广色域有需求的朋友,如果想利用好广色域那么就应该把其中的问题搞明白,不然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本帖最后由 塞外飘雪 于 2020-7-5 19:4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33
主题: 45
帖子: 3365
注册: 2013年1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0-7-5 16:33
如果“专业”输出的色域仅仅是不到50%的sRGB色域覆盖能力,那么要找“专业”的做输出,根本没有需要超过sRGB的需要。

反之:如果家用的显示器和打印机,普遍都超出了100%sRGB色域,那么非要人为加以限制,就是削足适履了。

另:猜想“专业”输出更多面对大批量,超大幅面等场景,和家用的自用场景不同。所以在成本控制条件下,后者可以更容易追求广色域带来的好处。


50%不到的,是我21楼引述的“雅昌”的数据,而且最高的是雅昌购买的小森IS29,UV喷墨印刷机。号称影像质量最高的,单台价格超过1100万。不满意雅昌这类顶级供应商,当然可以啊。同理,很多人就是喜欢那种 30% sRGB不到的冲印,还偏不信冲印色彩那么低呢。

另外你的“猜想”也是错的。专业输出当然也有针对个人定制的。我给你一个最顶级的输出商,他们用自家研发的分色RIP,独此一家。是技术最领先的,价格自己看(摄影作品可以用“水彩纸”,价格透明,理科生的网站,价格直供,没有中间商加价,就是这么朴实和实在)。我这不是自己广告,我们不做单幅产品的,我们是摄影画册,这个是单幅。

我只是告诉你们有这类产品,你们自己家里无论是原厂纸张墨水还是非原厂的,你们的输出水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超过我给你的这个“顶级输出商”。真不知道你们自家的东西有啥可敝帚自珍的。如果要说你自家的打印输出可以超过100% sRGB,还是先买台分光色度计看看读数再说吧。

----------
增补:如果你有分光仪,你可以发现,这家顶级供应商输出和你给的原稿,色彩是完全不匹配的。但你个人的主管感觉肯定和读数不一样,因为他们用了“心理亮度”这种最顶级的色彩输出体系。你们整天沉迷于什么调教ICC,确保色彩转换正确,其实作用很小。ICC这东西本来是用在平面设计、服装印染广告行业,其实就不适合照片这类讲究宽容度的“影像”类应用,这才叫“削足适履”。硬要使用,其实完全是被软文欺骗的结果,真不如全线sRGB。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0-7-5 21:34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03
主题: 0
帖子: 9364
注册: 2002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5 21:23
50%不到的,是我21楼引述的“雅昌”的数据,而且最高的是雅昌购买的小森IS29,UV喷墨印刷机。号称影像质量最高的,单台价格超过1100万。不满意雅昌这类顶级供应商,当然可以啊。同理,很多人就是喜欢那种 30% sRGB不到的冲印,还偏不信冲印色彩那么低呢。

另外你的“猜想”也是错的。专业输出当然也有针对个人定制的。我给你一个最顶级的输出商,他们用自家研发的分色RIP,独此一家。是技术最领先的,价格自己看(摄影作品可以用“水彩纸”,价格透明,理科生的网站,价格直供,没有中间商加价,就是这么朴实和实在)。我这不是自己广告,我们不做单幅产品的,我们是摄影画册,这个是单幅。

我只是告诉你们有这类产品,你们自己家里无论是原厂纸张墨水还是非原厂的,你们的输出水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超过我给你的这个“顶级输出商”。真不知道你们自家的东西有啥可敝帚自珍的。如果要说你自家的打印输出可以超过100% sRGB,还是先买台分光色度计看看读数再说吧。

----------
增补:如果你有分光仪,你可以发现,这家顶级供应商输出和你给的原稿,色彩是完全不匹配的。但你个人的主管感觉肯定和读数不一样,因为他们用了“心理亮度”这种最顶级的色彩输出体系。你们整天沉迷于什么调教ICC,确保色彩 ...

说到艺术感觉,而不是色域色准,那自然是比“可感知”还要主观的领域了,我不想也无能发表评论。分光色度计也不是什么几万块买不起的设备,个人用户也有不少拥有的(我可以说我也有一个低配的吗?) 。。。

说到顶级个人定制,确实我也没有什么大片用得上的。谢谢推荐了。就不歪楼了。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0-7-5 21:4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5 21:23
50%不到的,是我21楼引述的“雅昌”的数据,而且最高的是雅昌购买的小森IS29,UV喷墨印刷机。号称影像质量最高的,单台价格超过1100万。不满意雅昌这类顶级供应商,当然可以啊。同理,很多人就是喜欢那种 30% sRGB不到的冲印,还偏不信冲印色彩那么低呢。

另外你的“猜想”也是错的。专业输出当然也有针对个人定制的。我给你一个最顶级的输出商,他们用自家研发的分色RIP,独此一家。是技术最领先的,价格自己看(摄影作品可以用“水彩纸”,价格透明,理科生的网站,价格直供,没有中间商加价,就是这么朴实和实在)。我这不是自己广告,我们不做单幅产品的,我们是摄影画册,这个是单幅。

我只是告诉你们有这类产品,你们自己家里无论是原厂纸张墨水还是非原厂的,你们的输出水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超过我给你的这个“顶级输出商”。真不知道你们自家的东西有啥可敝帚自珍的。如果要说你自家的打印输出可以超过100% sRGB,还是先买台分光色度计看看读数再说吧。

----------
增补:如果你有分光仪,你可以发现,这家顶级供应商输出和你给的原稿,色彩是完全不匹配的。但你个人的主管感觉肯定和读数不一样,因为他们用了“心理亮度”这种最顶级的色彩输出体系。你们整天沉迷于什么调教ICC,确保色彩 ...


我在20楼的那个色域图,右侧的是用爱色丽的彩猴(ColorMunki Photo),DisplayCal校色的结果。

彩猴应该是光度计,不是色度计,DisplayCal校色也是先打印色块,然后用ColorMunki Photo读取、计算结果。结果与爱普生自带的色域近似,说明校色结果是可靠的。

色域空间的映射是个很复杂的算法,理论我知道一些,但没有实际计算过,我估计大部分人也不会算,只是听别人宣传。

颜色准确、颜色好看是一对矛盾,怎么把大色域挤进小色域,是问题的核心。对于全部用LUT的ICC,映射算法是关键。

很多人误以为,sRGB IEC61966.2-1、Adobe RGB1998、ProPhoto RGB这样的色域也有映射算法的问题,我只是想告诉大家,sRGB IEC61966.2-1、Adobe RGB1998、ProPhoto RGB这样的色域转换,是简单的矩阵运算,色域外的颜色被RGB限幅,简单地限制在小色域的边界上,不存在转换意图的区别,也不存在特别的色域映射算法,这与印刷、打印的ICC有很大区别。

告诉大家的目的,是因为很多人特别担心色域转换,使用LUT的色域转换存在这样的问题。

sRGB IEC61966.2-1、Adobe RGB1998、ProPhoto RGB这样的色域,尽管随便、反复的转换,超出色域的颜色被固定在边界上,反复、多次地转换,颜色损失是固定的,不会随转换次数增加,也没有调整颜色误差的办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33
主题: 45
帖子: 3365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7-6 04:57
我在20楼的那个色域图,右侧的是用爱色丽的彩猴(ColorMunki Photo),DisplayCal校色的结果。

彩猴应该是光度计,不是色度计,DisplayCal校色也是先打印色块,然后用ColorMunki Photo读取、计算结果。结果与爱普生自带的色域近似,说明校色结果是可靠的。

色域空间的映射是个很复杂的算法,理论我知道一些,但没有实际计算过,我估计大部分人也不会算,只是听别人宣传。

颜色准确、颜色好看是一对矛盾,怎么把大色域挤进小色域,是问题的核心。对于全部用LUT的ICC,映射算法是关键。

很多人误以为,sRGB IEC61966.2-1、Adobe RGB1998、ProPhoto RGB这样的色域也有映射算法的问题,我只是想告诉大家,sRGB IEC61966.2-1、Adobe RGB1998、ProPhoto RGB这样的色域转换,是简单的矩阵运算,色域外的颜色被RGB限幅,简单地限制在小色域的边界上,不存在转换意图的区别,也不存在特别的色域映射算法,这与印刷、打印的ICC有很大区别。

告诉大家的目的,是因为很多人特别担心色域转换,使用LUT的色域转换存在这样的问题。

sRGB IEC61966.2-1、Adobe RGB1998、ProPhoto RGB这样的色域,尽管随便、反复的转换,超出色域的颜色被固定在边界上,反复、多次地转换,颜色损失是固定的,不会随转换次数增加 ...


这话没错,都是RGB加色体系的,转换损失不大,其实真差不多。在我看来,不如选最安全的,这就是我观点。 当然,我这是对需要输出的人说的,很多人就是喜欢在广色域屏幕上欣赏图片,就当我没说。

以下观点是给需要打印输出需求的人看的,因为在我看来,搞“色彩管理”不为了输出,仅仅为了显示器看,真意义不大。

其实您已经说到关键点了,就是色域空间的映射,而是是加色体系RGB-〉减色体系CMYKn的转换映射。我在18楼回答“优化了sRGB的曲线,就不适合AdobeRGB”,其实就是说的这个。而从整个色彩工作链路:『相机CMOS(RAW)——调色、编辑、排版(RGB,备注:事实上的RGB,PS所谓CMYK模式是模拟态的,屏幕永远RGB)——成品文件保存(PDF/JPG)——打印输出(CMYKn纸面输出)』,这当中的关键点就是最后一步,打印驱动或者RIP设备。这才是RGB->CMYKn的转换设备。只不过一般人无法触及这个层面。我说的那个“顶级供应商”,是我见过唯一的自己编写RIP的人。老外那种第三方RIP和他是不一样的,第三方RIP只不过是解析PDF而已,而林老师是直接控制喷墨打印机墨滴灰阶的人。而且他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心理亮度,色度学理论,知网的色度学论文大部分都是他的著作,人家还能编写RIP)。具体看干货论文:
http://www_ehongart_com/page182

您说的以上几个RGB都是加色体系的RGB的坐标,我个人认为从人的影像角度来看,其实意义提升有限,操作风险很高,得不偿失。所以你要是在乎精度(也就是最重要的宽容度),那么就好好读读里面第10节,【10. 损失极小的色彩处理通道】中提到ICC的缺点。以及ICC缺点的理论分析原因:http://www_ehongart_com/page184里面的【ICC校色】这个章节,从“图10 怡泓输出系统测试卡”以后开始。

这是中文环境下,能读到的最优秀的两篇影像色彩论文了,全是基于科学和数学的干货。当然,前提是需要色彩的打印输出。如果只是爱好广色域显示,那就别看这些晦涩的数学公式以及“和主流软文相悖”的科学推导了。

最后说一句,对于用户来说,最重要的是“正确”的描述自己影像的色彩。我不是说广色域不好,而是说广色域操作繁琐,难度很大。一般用户操作广色域风险很高,这点一定要清楚。如果任何人,说操作“广色域”很简单、没有风险。这样的观点肯定错误。很多摄友最后回到sRGB了,其实都是碰过壁的人。

资料参考:
1.ICC的缺点描述: 链接打开的第10节《10. 损失极小的色彩处理通道》
2.摄影和彩色复制中的几个彩色问题 ,ICC的原理,以及RGB->CMYK人眼适配的心理亮度原理

本帖最后由 stevenkoh 于 2020-7-6 08:4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03
主题: 0
帖子: 9364
注册: 2002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6 08:35
这话没错,都是RGB加色体系的,转换损失不大,其实真差不多。在我看来,不如选最安全的,这就是我观点。 当然,我这是对需要输出的人说的,很多人就是喜欢在广色域屏幕上欣赏图片,就当我没说。

以下观点是给需要打印输出需求的人看的,因为在我看来,搞“色彩管理”不为了输出,仅仅为了显示器看,真意义不大。

其实您已经说到关键点了,就是色域空间的映射,而是是加色体系RGB-〉减色体系CMYKn的转换映射。我在18楼回答“优化了sRGB的曲线,就不适合AdobeRGB”,其实就是说的这个。而从整个色彩工作链路:『相机CMOS(RAW)——调色、编辑、排版(RGB,备注:事实上的RGB,PS所谓CMYK模式是模拟态的,屏幕永远RGB)——成品文件保存(PDF/JPG)——打印输出(CMYKn纸面输出)』,这当中的关键点就是最后一步,打印驱动或者RIP设备。这才是RGB->CMYKn的转换设备。只不过一般人无法触及这个层面。我说的那个“顶级供应商”,是我见过唯一的自己编写RIP的人。老外那种第三方RIP和他是不一样的,第三方RIP只不过是解析PDF而已,而林老师是直接控制喷墨打印机墨滴灰阶的人。而且他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心理亮度,色度学理论,知网的色度学论文大部分都是他的著作,人家还能编写RIP)。具体 ...

我有点不太明白您的意思了:
1. 如果普通用户没有自己制作打印机驱动的能力,除了用ICC转换,还有其它选择吗?
2. 如果普通用户的打印机具有了大部分ARGB色域的覆盖能力(像20楼),你的建议还是要坚持放弃那些颜色表现,只用sRGB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6 08:35
这话没错,都是RGB加色体系的,转换损失不大,其实真差不多。在我看来,不如选最安全的,这就是我观点。 当然,我这是对需要输出的人说的,很多人就是喜欢在广色域屏幕上欣赏图片,就当我没说。

以下观点是给需要打印输出需求的人看的,因为在我看来,搞“色彩管理”不为了输出,仅仅为了显示器看,真意义不大。

其实您已经说到关键点了,就是色域空间的映射,而是是加色体系RGB-〉减色体系CMYKn的转换映射。我在18楼回答“优化了sRGB的曲线,就不适合AdobeRGB”,其实就是说的这个。而从整个色彩工作链路:『相机CMOS(RAW)——调色、编辑、排版(RGB,备注:事实上的RGB,PS所谓CMYK模式是模拟态的,屏幕永远RGB)——成品文件保存(PDF/JPG)——打印输出(CMYKn纸面输出)』,这当中的关键点就是最后一步,打印驱动或者RIP设备。这才是RGB->CMYKn的转换设备。只不过一般人无法触及这个层面。我说的那个“顶级供应商”,是我见过唯一的自己编写RIP的人。老外那种第三方RIP和他是不一样的,第三方RIP只不过是解析PDF而已,而林老师是直接控制喷墨打印机墨滴灰阶的人。而且他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心理亮度,色度学理论,知网的色度学论文大部分都是他的著作,人家还能编写RIP)。具体 ...


把您提供的那几个链接仔细看了一下,悄悄问一句,有没有错误订正版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55
主题: 16
帖子: 4549
注册: 2011年8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不过safari在Adobe RGB或Display P3到sRGB变换时采用的可感知意图,虽然Mac OS还是用相对比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dual 发表于 2020-7-6 14:37
不过safari在Adobe RGB或Display P3到sRGB变换时采用的可感知意图,虽然Mac OS还是用相对比色


我把显示器ICC加载成sRGB,safari读入Adobe RGB的色块图片,photoshop也读入这个图片,屏幕截图比较,完全一样,没有发现可感知意图的痕迹。

请教,要怎么验证safari的色彩空间变换会出现可感知意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55
主题: 16
帖子: 4549
注册: 2011年8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7-6 15:59
我把显示器ICC加载成sRGB,safari读入Adobe RGB的色块图片,photoshop也读入这个图片,屏幕截图比较,完全一样,没有发现可感知意图的痕迹。

请教,要怎么验证safari的色彩空间变换会出现可感知意图?


用webkit的测试就可以了

https://webkit_org/blog-files/color-gamut/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dual 发表于 2020-7-6 16:36
用webkit的测试就可以了

https://webkit_org/blog-files/color-gamut/


Safari死活上不去这个网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我主张,色彩管理是科学,不是需要迷信、需要崇拜的神学;颜色计算是数学,不是需要运气、需要巧合的玄学。我主张相信科学,凡事自己学习、自己动手、自己做主。

有人拍照片追求真实,希望颜色忠实还原;有人拍照片追求感觉,希望渲染颜色表达创作意图;两者都对,都是必须肯定的追求。

不管哪种追求,显示器的颜色必须准确,不能渲染。如果显示器颜色不准,没法对照片进行合适的渲染,也没法打印出符合自己渲染要求的照片。

把一个大色域空间塞进小色域空间,可以以小色域为准,超出小色域范围的颜色用小色域的边界色代替,这样部分颜色准确,大量颜色溢出,观片者的感觉不一定好。这样的转换意图被称为比色法。

还有一个办法是把大色域空间尽可能多地塞进小色域空间,不追求颜色准确对应,追求尽可能多地还原颜色层次。这样的转换意图被称为感知法。

ICC如果允许用比色法、感知法转换色域,就会包含不同映射方式制作的LUT颜色转换表。photoshop只是读取这些LUT,并按照LUT做颜色的转换,如果颜色转换不理想,不是photoshop的责任,是ICC没有做对。Photoshop只能制作简单的、不包含任何LUT的ICC。

实际上,各种ICC制作软件,都是按照一些标准的、经典的算法来制作LUT,可能不符合特定用户的特殊需求,怎么办?

在photoshop里面有“校样设置”、“校样颜色”、“色域告警”,如果已知输出设备的ICC,可以预先把照片渲染成符合输出设备ICC的的颜色,这是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这就像是用sRGB色域显示器看Adobe RGB色域的照片,如果用ICC转换,会损失很多颜色,但如果把照片调一下,渲染成sRGB色域里好看的颜色,再转换到sRGB空间,看起来的感觉会更好。

所以,从色彩管理的角度来说,Photoshop+显示器ICC+打印机ICC,这是必须的基础。不管使用sRGB,还是Adobe RGB,都是如此。Photoshop、显示器ICC、打印机ICC,有了这三样东西,怎么渲染、怎么调色就是个人可以掌控的“意图”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点击“自定”可以设置要模拟的输出设备的ICC,比如你的打印机或不同色域的显示器。比如用“自定”选择打印机的ICC,选勾“校样颜色”,现在显示器上出现的就是模拟打印输出的颜色,选勾“色域告警”就会提示哪些颜色是打印机打印不出来的,你可以预先对照片调整,让这些颜色不那么鲜艳、不那么明亮,或者稍微变化一点色相,适合打印机表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印刷也是一样的道理,印刷企业应该主动提供印刷设备的ICC,让用户按照印刷输出的ICC预先处理好照片。前些年的情况是,印刷企业都把自己制作的ICC当成商业秘密管理,当成宝贝使用,用户只能撞大运地瞎碰,这实际上限制了印刷企业的发展。不知道这种情况现在有没有变化。

国内冲印店也是如此,如果你问支持什么样的色域,必然告诉你sRGB、Adobe RGB都行,若问真能覆盖这些色域,必然告诉你转换一下就行,其实很可能他们的色域连sRGB的一半也没有。

为什么如此?

因为打印也好,印刷也好,ICC都跟墨水、纸张关系极大,不同墨水、不同纸张都要重做ICC,这实际上一般人做不到,我从国内知名大厂买铜版纸,同一型号,不同批次,白色差别很大。我只好找了个质量好的山寨纸,屯了10年的用量,现在还没用完,墨水就用原厂的,一致性比较好,省事。

我一般先打印A4的照片,装订成册。好一点的照片,特别处理一下,装框挂墙上。有个老外大师说过,打印出满意的照片,至少要打印3、4张才行,干过的才知道,诚不我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19
主题: 149
帖子: 6626
注册: 2008年9月
借地问几个问题,
1、icc和icm有什么区别?
2、不同设备的icc、icm体积相差颇大,有什么内涵?
3、Windows自带ProPhoto.icm吗?为什么在Photoshop安装目录下明明有ProPhoto.icm(E:\Adobe\PS19\Data\Ps\Color\Profiles\Recommended)
但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个文件拷贝到Windows系统目录下才能出现在Photoshop的工作空间可选菜单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chncwk 发表于 2020-7-6 19:36
借地问几个问题,
1、icc和icm有什么区别?
2、不同设备的icc、icm体积相差颇大,有什么内涵?
3、Windows自带ProPhoto.icm吗?为什么在Photoshop安装目录下明明有ProPhoto.icm(E:\Adobe\PS19\Data\Ps\Color\Profiles\Recommended)
但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个文件拷贝到Windows系统目录下才能出现在Photoshop的工作空间可选菜单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icm是微软对icc文件的命名,两者实际上完全一样。

2、包含LUT的就大,没有LUT的就小。

3、icc、icm的固定目录为:系统盘符:\Windows\System32\spool\drivers\color,所有软件都默认使用这个目录。Photoshop正确安装后,会把ProPhoto.icm拷贝到这个目录下,如果没有,就是Photoshop安装出了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01.381
主题: 68
帖子: 40141
注册: 2007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LZ的贴主有成为经典教程的潜力
有几个小问题和LZ探讨:
1 CIExy(色度图)是有严格条件的:D65, 80流明的照度。
2 人眼在D65 80流明下可以分辨的色彩是色度图上的全部色彩。
3  色度图上的人眼可分辨色彩可以看成是特定条件下不同颜色标版的集合。
4  色度图上的色彩标版在不同的色彩空间内RGB数值不同,但色彩标版的色彩不发生变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雨中赏花 发表于 2020-7-7 04:16
LZ的贴主有成为经典教程的潜力
有几个小问题和LZ探讨:
1 CIExy(色度图)是有严格条件的:D65, 80流明的照度。
2 人眼在D65 80流明下可以分辨的色彩是色度图上的全部色彩。
3  色度图上的人眼可分辨色彩可以看成是特定条件下不同颜色标版的集合。
4  色度图上的色彩标版在不同的色彩空间内RGB数值不同,但色彩标版的色彩不发生变化。


先要声明,色度学是我自学的,没有拜过明师,在最基本的理论上,可能会有说法错误。

1、CIExy色品图可以说与亮度有关,也可以说与亮度无关。它是基于三基色实验,肯定就与亮度有关,但在最后的坐标变换中又去掉了亮度,所以又可以说与亮度无关。通俗地说,CIExy色品图是在一个特别合适的亮度下,取得的最大范围,如果针对某一个特定亮度,画出来的色域只是马蹄形的一个局部。CIExy色品图的边缘,是单色可见光,波长从380到780微米,光通量是不是固定为80流明我不敢肯定,但肯定与D65无关,因为D65只是一个颜色,是CIExy色品图上的一个点而已。D65是380到780微米各色光的混合结果,肯定不是实验条件。

2、80流明可能是对的,但D65肯定不是必要条件。如果指定D65作为白点,x、y坐标会变换,CIExy色品图形状就变了。同样,如果指定D50作为白点,CIExy色品图形状也会变,所以以D65、D50作为白点的CIExy色品图形状不一样。一般画CIExy色品图,习惯把E白,就是x、y、z都等于1/3作为白点。Adobe指定D50作为白点,所以Adobe的XYZ空间叫做XYZ_D50。

3、CIExy色品图上的颜色,就是波长从380到780微米的各种光,按照不同成分比例,混合后的结果。

4、CIExy色品图上的同一点,是相同色度,不一定是相同亮度,不仅不同色彩空间转换出来的RGB不同,不同亮度转换出来的RGB也不相同。白点不变的情况下,这些不同的RGB,色度肯定都相同。

5、补充一点,很多讲色彩的都用Lab来说,Lab是XYZ指定白点,亮度归一化后的结果,所以Lab与XYZ在说法上会有区别。D65、80流明对Lab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Lab一般我们叫做均匀色度空间,可以存在标准颜色和标准颜色集合。我没有见过用XYZ空间和CIExy色品图谈标准色的,因为白点,亮度未知,颜色标准不起来。

欢迎批评指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01.381
主题: 68
帖子: 40141
注册: 2007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7-7 05:22
先要声明,色度学是我自学的,没有拜过明师,在最基本的理论上,可能会有说法错误。

1、CIExy色品图可以说与亮度有关,也可以说与亮度无关。它是基于三基色实验,肯定就与亮度有关,但在最后的坐标变换中又去掉了亮度,所以又可以说与亮度无关。通俗地说,CIExy色品图是在一个特别合适的亮度下,取得的最大范围,如果针对某一个特定亮度,画出来的色域只是马蹄形的一个局部。CIExy色品图的边缘,是单色可见光,波长从380到780微米,光通量是不是固定为80流明我不敢肯定,但肯定与D65无关,因为D65只是一个颜色,是CIExy色品图上的一个点而已。D65是380到780微米各色光的混合结果,肯定不是实验条件。

2、80流明可能是对的,但D65肯定不是必要条件。如果指定D65作为白点,x、y坐标会变换,CIExy色品图形状就变了。同样,如果指定D50作为白点,CIExy色品图形状也会变,所以以D65、D50作为白点的CIExy色品图形状不一样。一般画CIExy色品图,习惯把E白,就是x、y、z都等于1/3作为白点。Adobe指定D50作为白点,所以Adobe的XYZ空间叫做XYZ_D50。

3、CIExy色品图上的颜色,就是波长从380到780微米的各种光,按照不同成分比例,混合后的结果。

4、CIExy色品图上的同一点,是相同色度,不一定是相同亮度, ...


CIExy色度图是以人眼可分辨色彩为基础的。
人眼可分辨色彩是在80流明照度和6500K色温下进行的测试。
人眼可分辨色彩的测试是RGB三色光混合后得到的。

CIExy是固定了亮度的:80流明。
同一个颜色标版,人眼在不同亮度下看到的色彩是不同的。人眼可分辨色彩测试,把亮度和色温变化剔除了。

CIExy色度图上的所有色彩空间都是固定了亮度和色温的。都可以称为标准色彩空间。
CIExy色度图是色彩转换的基础。
也可以说校色离不开CIExy色度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33
主题: 45
帖子: 3365
注册: 2013年1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0-7-6 14:27
你推崇这位老师的文章的核心:数值一插值就一定损失色阶 -- 这个在理论上就不可能。如果本来是一个大致平滑过渡的数字影像文件(不是大面积纯色块),插值出现断阶,只能是在一些特殊的局部,要肉眼能分辨就更是极端情况才会有。什么一定损失了多少数位,这是民科的说法了


楼主自学的色度学,很多就是有您说的这位经常有“民科说法”的林老师积极创导的,看看人家在1995年就写的“色度学”普及教材,估计很多人还没出生呢。林老师本身是北航雷达数字信号毕业的,和另外一个现在比较有名的“巫师”摄影,他们都是数字信号专业出身。数字摄影本身就是数字信号专业一个很小的子集。

真正的“民科”,在学术能力上比不上正规,但在吸睛能力上,是远超过正规学术大师的。换言之,很多爱好者,要么自己成为“民科”,要么会被民科※※。但※※会淘汰很多这些一时吸睛的“民科”。以前中科院数学所每天会收到很多信件说自己解决“歌德巴赫猜想”,但现在你只记得陈景润。林老师也一样,网上资料不多,但你去知网搜索就不一样的了,几乎全是唯一作者。不用知网那就别说了哈。

人家都用自己的理论写RIP了,就冲这一点,真的啥都不用说了。你们愿意被“校色仪”的软文※※,也没办法了。本来色彩精度就是很抽象很数学的说法。我就说一点,如果你能理解【如果色彩体系可能做到“负值”,就没有色彩空间的转换损失了,也就是说RGB显示和CMYK打印就没有色差,但现实中我们无法做到负值,所以必然存在色差,所以加色体系和减色体系无法比较】,这句话的数学涵义。就知道为何我会和林老师一样,极端在乎色彩的“精度”或者说“影像的宽容度”,而不太在乎色彩空间的选择。因为只有高精度才能真正在必然会有色差的转换下,尽量的接近双方的人眼主观认知。

民科就是胆子大,就像PS作者提出“向右曝光”的理念也被很多民科质疑,一个写RIP或者说写打印驱动的顶级工程师、一个写教材的也能被说成民科。不理解没关系,随口一提,自己开心就好。而我们自己研究这些也是没办法,要吃饭啊。

按照林老师的所谓“民科”理论,我需要用户提供的数据量多了4倍,前台多了6台渲染阵列(算法自己研发的),其实就是为了挤出1bit的精度,在RGB->CMYKnn转换中获取那么一点点的影像质量提升。其实就是减少无数个小小的微色阶断层,为了获取纸面印刷品的“润泽感”。这点,你不拿到实物是感受不到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雨中赏花 发表于 2020-7-7 06:03
CIExy色度图是以人眼可分辨色彩为基础的。
人眼可分辨色彩是在80流明照度和6500K色温下进行的测试。
人眼可分辨色彩的测试是RGB三色光混合后得到的。

CIExy是固定了亮度的:80流明。
同一个颜色标版,人眼在不同亮度下看到的色彩是不同的。人眼可分辨色彩测试,把亮度和色温变化剔除了。

CIExy色度图上的所有色彩空间都是固定了亮度和色温的。都可以称为标准色彩空间。
CIExy色度图是色彩转换的基础。
也可以说校色离不开CIExy色度图。


你这些话,总是半句对,半句不对,建议重读色度学教科书。

颜色理论是基于各种不同的实验,得出一套公式,用数学方法计算颜色。各种实验的目的,是构建颜色理论。各种实验的前提各不相同,但最终得到的颜色理论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

CIExy是固定了亮度的:80流明。不对,亮度的单位是尼特(坎德拉/平米),流明是光通量的单位。

CIExy色度图上的所有色彩空间都是固定了亮度和色温的。都可以称为标准色彩空间。CIExy色度图上不存在色彩空间,因为CIExy色度图只是色度,没有亮度,而色彩空间是有亮度维度的。CIExy色度图上的是色域,是色彩空间在x、y坐标上的投影,XYZ上的立体才是色彩空间。黑体色温或者太阳色温在CIExy色度图上是一条曲线,说CIExy色度图被固定了色温没有道理,只有指定CIExy色度图上的白点时,才会用色温或者色度坐标。

CIExy色度图是色彩转换的基础。也可以说校色离不开CIExy色度图。色彩转换的基础是色彩空间,不是CIExy色度图。校色离不开的也是色彩空间,不是CIExy色度图。

3维的色彩空间展示、叙述都比较麻烦,这才用它的投影,2维的CIExy色度图,这才会误以为亮度被固定,我把CIExy色度图画到3维空间,你可以看看亮度的分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03
主题: 0
帖子: 9364
注册: 2002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7 09:11
楼主自学的色度学,很多就是有您说的这位经常有“民科说法”的林老师积极创导的,看看人家在1995年就写的“色度学”普及教材,估计很多人还没出生呢。林老师本身是北航雷达数字信号毕业的,和另外一个现在比较有名的“巫师”摄影,他们都是数字信号专业出身。数字摄影本身就是数字信号专业一个很小的子集。

真正的“民科”,在学术能力上比不上正规,但在吸睛能力上,是远超过正规学术大师的。换言之,很多爱好者,要么自己成为“民科”,要么会被民科※※。但※※会淘汰很多这些一时吸睛的“民科”。以前中科院数学所每天会收到很多信件说自己解决“歌德巴赫猜想”,但现在你只记得陈景润。林老师也一样,网上资料不多,但你去知网搜索就不一样的了,几乎全是唯一作者。不用知网那就别说了哈。

人家都用自己的理论写RIP了,就冲这一点,真的啥都不用说了。你们愿意被“校色仪”的软文※※,也没办法了。本来色彩精度就是很抽象很数学的说法。我就说一点,如果你能理解【如果色彩体系可能做到“负值”,就没有色彩空间的转换损失了,也就是说RGB显示和CMYK打印就没有色差,但现实中我们无法做到负值,所以必然存在色差,所以加色体系和减色体系无法比较】,这句话的数学涵义。 ...

权威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你如果不能就事论事,就我提出的这个疑问进行讨论,非要扯我没说过的话当成我的“错误”的证据,咱们还是就此打住吧。(你说的四倍超采,和插值损失,是一回事吗?)
另:我说“民科”是就你强调的这个不严谨的说法而言。若有冒犯,我可以收回这个用语。但是坚持我的质疑 。。。 本帖最后由 logical 于 2020-7-7 09:5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55
主题: 16
帖子: 4549
注册: 2011年8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雨中赏花 发表于 2020-7-7 04:16
LZ的贴主有成为经典教程的潜力
有几个小问题和LZ探讨:
1 CIExy(色度图)是有严格条件的:D65, 80流明的照度。
2 人眼在D65 80流明下可以分辨的色彩是色度图上的全部色彩。
3  色度图上的人眼可分辨色彩可以看成是特定条件下不同颜色标版的集合。
4  色度图上的色彩标版在不同的色彩空间内RGB数值不同,但色彩标版的色彩不发生变化。


请解释一下1948年才定义的Candela是和1968年才定义的D65是怎么成为1931年定义的CIExy的观察条件的?

(神特么显示器亮度用流明做单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855
主题: 16
帖子: 4549
注册: 2011年8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7 09:11
我需要用户提供的数据量多了4倍,前台多了6台渲染阵列(算法自己研发的)


4倍的8bit sRGB?还要渲染?

我算算啊。。。。

结论:是个狠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stevenkoh 发表于 2020-7-7 09:11
楼主自学的色度学,很多就是有您说的这位经常有“民科说法”的林老师积极创导的,看看人家在1995年就写的“色度学”普及教材,估计很多人还没出生呢。林老师本身是北航雷达数字信号毕业的,和另外一个现在比较有名的“巫师”摄影,他们都是数字信号专业出身。数字摄影本身就是数字信号专业一个很小的子集。

真正的“民科”,在学术能力上比不上正规,但在吸睛能力上,是远超过正规学术大师的。换言之,很多爱好者,要么自己成为“民科”,要么会被民科※※。但※※会淘汰很多这些一时吸睛的“民科”。以前中科院数学所每天会收到很多信件说自己解决“歌德巴赫猜想”,但现在你只记得陈景润。林老师也一样,网上资料不多,但你去知网搜索就不一样的了,几乎全是唯一作者。不用知网那就别说了哈。

人家都用自己的理论写RIP了,就冲这一点,真的啥都不用说了。你们愿意被“校色仪”的软文※※,也没办法了。本来色彩精度就是很抽象很数学的说法。我就说一点,如果你能理解【如果色彩体系可能做到“负值”,就没有色彩空间的转换损失了,也就是说RGB显示和CMYK打印就没有色差,但现实中我们无法做到负值,所以必然存在色差,所以加色体系和减色体系无法比较】,这句话的数学涵义。 ...


我大本毕业快40年了,研究生毕业也近30年了。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不自学咋办?!

现在退休了,鼓捣这些都是为了远离阿尔茨海默。有明师提携自然好,可以事半功倍,还有人撑腰。但万一明师错了,也很麻烦,对吧?自学的好处就是,总是怀疑自己,事事都要靠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说了算,对吧?用photoshop验证,用ICC验证,比胡吹大气更可靠,对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19
主题: 149
帖子: 6626
注册: 2008年9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7-7 09:58
我大本毕业快40年了,研究生毕业也近30年了。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不自学咋办?!

现在退休了,鼓捣这些都是为了远离阿尔茨海默。有明师提携自然好,可以事半功倍,还有人撑腰。但万一明师错了,也很麻烦,对吧?自学的好处就是,总是怀疑自己,事事都要靠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说了算,对吧?用photoshop验证,用ICC验证,比胡吹大气更可靠,对吧?
我还是对以LAB不变为准表示疑虑,这个结论至少要有个前提吧。
动手验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本帖最后由 chncwk 于 2020-7-7 10:4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chncwk 发表于 2020-7-7 10:39
我还是对以LAB不变为准表示疑虑,这个结论至少要有个前提吧。
动手验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当你输入RGB=[254;255;254]时,这个颜色就是RGB=[254.0000;255.0000;254.0000],假如是sRGB色彩空间,把它转换成Lab,Lab=[99.9025;-0.4631;0.3471],取整后是Lab=[100;0;0];

当你输入Lab=[100;0;0]时,这个颜色是Lab=[100.0000;0.0000;0.0000],按照sRGB色彩空间,把它转换成RGB,RGB=[254.9885;255.0000;254.9810],取整后是RGB=[255;255;255]。

这个能理解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19
主题: 149
帖子: 6626
注册: 2008年9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7-7 11:08
当你输入RGB=[254;255;254]时,这个颜色就是RGB=[254.0000;255.0000;254.0000],假如是sRGB色彩空间,把它转换成Lab,Lab=[99.9025;-0.4631;0.3471],取整后是Lab=[100;0;0];

当你输入Lab=[100;0;0]时,这个颜色是Lab=[100.0000;0.0000;0.0000],按照sRGB色彩空间,把它转换成RGB,RGB=[254.9885;255.0000;254.9810],取整后是RGB=[255;255;255]。

这个能理解吗?
意思是Photoshop的计算精度不足造成的误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507
主题: 48
帖子: 7250
注册: 2007年7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chncwk 发表于 2020-7-7 11:10
意思是Photoshop的计算精度不足造成的误差?


是Photoshop的显示精度不足,不能显示小数,引起了你的误解,Photoshop内部运算的精度很高。

所以要想保证Lab显示的数字不受显示精度的影响,做那个颜色实验时,应该输入L、a、b数值,这样即使有计算误差,也不会影响显示的Lab。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01.381
主题: 68
帖子: 40141
注册: 2007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7-7 09:23
你这些话,总是半句对,半句不对,建议重读色度学教科书。

颜色理论是基于各种不同的实验,得出一套公式,用数学方法计算颜色。各种实验的目的,是构建颜色理论。各种实验的前提各不相同,但最终得到的颜色理论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

CIExy是固定了亮度的:80流明。不对,亮度的单位是尼特(坎德拉/平米),流明是光通量的单位。

CIExy色度图上的所有色彩空间都是固定了亮度和色温的。都可以称为标准色彩空间。CIExy色度图上不存在色彩空间,因为CIExy色度图只是色度,没有亮度,而色彩空间是有亮度维度的。CIExy色度图上的是色域,是色彩空间在x、y坐标上的投影,XYZ上的立体才是色彩空间。黑体色温或者太阳色温在CIExy色度图上是一条曲线,说CIExy色度图被固定了色温没有道理,只有指定CIExy色度图上的白点时,才会用色温或者色度坐标。

CIExy色度图是色彩转换的基础。也可以说校色离不开CIExy色度图。色彩转换的基础是色彩空间,不是CIExy色度图。校色离不开的也是色彩空间,不是CIExy色度图。

3维的色彩空间展示、叙述都比较麻烦,这才用它的投影,2维的CIExy色度图,这才会误以为亮度被固定,我把CIExy色度图画到3维空 ...


您说的是CIExyY, 其中的Y是亮度信息,是CIExy不同亮度的集合,您把他们混淆了。
CIExy是特定的亮度80流明和特定的色温6500K的一个色彩空间。

您的这个回帖从根本上就错了,建议重读色度学教科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用photoshop做色彩管理实验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