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A1太强大了,不过连拍RAW (非圧縮)只能坚持78张,几秒就卡!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756 回帖:21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流水素面ccc 发表于 2021-2-1 15:33
你的观点是r5 1.0版本是固件限定,和实际温度无关
我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足够了

与其在这洋洋洒洒废话一堆狡辩实验的严谨性
不如正面回答一下为啥冰箱可以8k raw拍到卡满
或者找个1.0固件的r5 在室温24°下,能拍到卡满的例子


你找到一个反例啊,问题就是你发的那个那个视频不具备可信性啊,多大的实验漏洞啊。

那我问你,你如何解释,即使在已经过热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一直拍摄4K3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45
主题: 0
帖子: 45
注册: 2021年1月
rocky92 发表于 2021-2-1 14:39
你可能都不知道啥叫比对组,恰恰就是没有存在的事情不要脑补,

不管B站还是※※,严谨的实验都是两台机子除了需要比对的设置不同,其他设置全部一样,然后在同样的条件下一起实验,不管是DPreview的乔丹,还是自立门户的丹.沃森,在评测r5视频时都是这样做的。

两次实验都不是同一时间点做的,这难道不是设计缺陷吗?而且即使是放进冰箱的那一个实验,UP主也搞错设置好几次,然后重新弄。

你的观点是r5 1.0版本是固件限定,和实际温度无关
我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足够了

与其在这洋洋洒洒废话一堆狡辩实验的严谨性
不如正面回答一下为啥冰箱可以8k raw拍到卡满
或者找个1.0固件的r5 在室温24°下,能拍到卡满的例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流水素面ccc 发表于 2021-2-1 14:03
R5 1.0固件里面 8K RAW模式下,限定拍摄时间是15分钟
这个UP前面一个视频已经演示过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96604884

不存在的事情就没必要脑补了


你可能都不知道啥叫比对组,恰恰就是没有存在的事情不要脑补,

不管B站还是※※,严谨的实验都是两台机子除了需要比对的设置不同,其他设置全部一样,然后在同样的条件下一起实验,不管是DPreview的乔丹,还是自立门户的丹.沃森,在评测r5视频时都是这样做的。

两次实验都不是同一时间点做的,这难道不是设计缺陷吗?而且即使是放进冰箱的那一个实验,UP主也搞错设置好几次,然后重新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21-2-1 14:13
何来需要大量按键操作一说?你还没按习惯就放弃,可惜一种最快捷的方式就被你在不经意错过。


a9上进入分组要按中心按键

a9上选择分组要用拨轮或者十字键

a9上放大要按放大键

a9上缩小要按缩小键

a9上照片右移要按向右键

a9上照片左移要按向左键

a9上照片上移要按向上键

a9上照片下移要按向下键

a9上翻下一张照片要按拨轮或者十字键

a9上推出分组要按菜单键(这个记不清了,但是肯定要按一个键)

以上操作在手机或者r5/r6上全部可以手势完成,a9上要用到的按键还不够多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21-2-1 14:13
何来需要大量按键操作一说?你还没按习惯就放弃,可惜一种最快捷的方式就被你在不经意错过。


我的习惯是拍完一串,大概是几个点射,几百上千张的样子,然后快速浏览,加星,继续拍摄。

而a9上分组浏览的时候,要先进入分组按中心键,去看下一组,还要按键退出当前分组,然后再选中下一个分组,再按键进入分组,非常繁琐,初选根本没有流畅性可言,而且因为浏览要用到好几个按键,经常还会出现按错,还要再修正。。。

而在r5/r6上通过手势和转盘快速浏览完几百张照片,加星,可以一口气,最多就是几分钟。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拍动态片子里,尤其是拍猫,大量的脱焦照片一眼就可以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rocky92 发表于 2021-2-1 14:01
那个分组才是真正中看不中用的功能,尤其是在a9上选片需要大量的按键操作,进入和退出分组同样要通过组合按键来实现,用过几次之后就彻底放弃了。

而使用r5/r6的半年时间里,除了极个别片子,需要导入电脑修下raw,其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PCless的,直接相机进手机。


何来需要大量按键操作一说?你还没按习惯就放弃,可惜一种最快捷的方式就被你在不经意错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21-2-1 13:29
用到30FPS速度时更需要用点射,如果不够还可用JPG增加连拍张数,实在不够还可降低连拍速度(20FPS也不低了),动态拍摄已拍的到为主,RAW在特殊情况下才用的到。

你说的这些目标的拍摄,需要有像奥巴机的预拍摄功能(索尼的高帧率视频模式有),所以我一再经常呼吁索尼增加该功能,否则,再大的缓存也没用,十几秒根本不解决问题,所以加大缓存也没用,你根本不知道鸟啥时起飞,而人的预判和反应能力又是有限的。

可能你更多是以相对静态题材拍摄为主,动态题材也需要经验和技术的积累,


a9拍静态那真是钱多的没有地方花了,a9我自己拍的最多的是鸟和猫,对于拍猫而言,目前r5/r6和a9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用逗猫棒拍猫上蹿下跳,a9成功率还是很高的。r6基本上拍个几百张能蒙上一张就不错了。

恰恰是无阻塞的设计才能解决缓存不够用的问题,能够流畅写卡,那就不存在十几秒不够用的问题,就一定可以拍到需要的瞬间。我没有用过s3,但是看评测和流量计算,s3就是在数据流环节就是典型的无阻塞,根本没必要点射。而且在a1推出的这个时间点,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在a1上实现无阻塞的数据流,不就是和a92共享一套机身磨具可以降成本,增利润嘛,但是a1偏偏就包装成所谓的“小”的执念,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即使用Type B的卡,机身增加的尺寸也不会大到无法接受。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腹黑的可能,就是一定要精准刀,留下几项非常恶心的缺陷,比如1.44M祖传的上下翻LCD和写卡等待,之后好继续a1m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45
主题: 0
帖子: 45
注册: 2021年1月
rocky92 发表于 2021-2-1 10:56
这个视频我看过了,仍然无法解释,为啥在已经过热的情况下,r5仍然可以拍4K30的视频到卡满。

而且这个视频里的实验设计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比对机,放在冰箱里的那台r5的确是拍到24分钟8K raw到卡满,放在冰箱外面就不能拍24分钟到卡满吗?r5的本来设计就是拍20-30分钟的8K raw啊。


R5 1.0固件里面 8K RAW模式下,限定拍摄时间是15分钟
这个UP前面一个视频已经演示过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96604884

不存在的事情就没必要脑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21-2-1 13:02
索尼说法就是按照设计思路来说的,我也都是这么操作的,的确很高效快捷,如果能触摸放大查看当然会更快捷,我基本都是有空闲时随看随删,保护过的导入电脑再仔细查看分级,这比没有分组查看功能的R5R6高效太多,无论用啥方法查看,过去没分组时就是这样查看的,几百上千张无论在机上还是导入电脑一张张查看真是火葬场,建议你可以试试,你所举例不恰当。


那个分组才是真正中看不中用的功能,尤其是在a9上选片需要大量的按键操作,进入和退出分组同样要通过组合按键来实现,用过几次之后就彻底放弃了。

而使用r5/r6的半年时间里,除了极个别片子,需要导入电脑修下raw,其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PCless的,直接相机进手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小猪冰冰 发表于 2021-2-1 13:22
出个a93  把a1 像素减半,连拍降到20张,别的参数都不变,问题都解决了。

定价3.2w  

a1 标价4.8w 按没疫情前的老规矩 实价3.8w   这个a93 标价3.2w  实价2.8w


看现在的机型编号,不知道a9这条线是不是要被放弃了。a1和a9两遍都比a7先进,这个编号太容易让人混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小猪冰冰 发表于 2021-2-1 13:22
出个a93  把a1 像素减半,连拍降到20张,别的参数都不变,问题都解决了。

定价3.2w  

a1 标价4.8w 按没疫情前的老规矩 实价3.8w   这个a93 标价3.2w  实价2.8w


+1

按索尼现在的产品线划分说不定真有可能,或许是降低像素,保持30FPS速度,这里看要R1如何出牌了。有竞争就是好,用户受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rocky92 发表于 2021-2-1 10:51
这个就是Sony设计的执念。现在发出的视频看,Type A卡清缓存的时间,大概是13秒,已经比我预计的好太多,对于我个人而言基本上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以最高速30fps,压缩RAW连拍,最多96张,拍3秒,卡13秒,还是有点搞笑。

拍猫,拍鸟,再有经验,哪里猜得到猫啥时候跳起来,鸟啥时候飞起来,连续拍个十几秒很正常的需求。


用到30FPS速度时更需要用点射,如果不够还可用JPG增加连拍张数,实在不够还可降低连拍速度(20FPS也不低了),动态拍摄已拍的到为主,RAW在特殊情况下才用的到。

你说的这些目标的拍摄,需要有像奥巴机的预拍摄功能(索尼的高帧率视频模式有),所以我一再经常呼吁索尼增加该功能,否则,再大的缓存也没用,十几秒根本不解决问题,所以加大缓存也没用,你根本不知道鸟啥时起飞,而人的预判和反应能力又是有限的。

可能你更多是以相对静态题材拍摄为主,动态题材也需要经验和技术的积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396
主题: 5
帖子: 6147
注册: 2005年12月
rocky92 发表于 2021-2-1 11:36
r5清缓存的体验比a1还是更快的,当然CMOS那一端的流量也没有a1那么大,r5我自己测下来,大概清缓存2-3秒,即使后面降速也不会超过10秒。基本上是可以写爆卡的。

a1这个13秒。。。一言难尽啊,比起a9那还是好太多了。。。


出个a93  把a1 像素减半,连拍降到20张,别的参数都不变,问题都解决了。

定价3.2w  

a1 标价4.8w 按没疫情前的老规矩 实价3.8w   这个a93 标价3.2w  实价2.8w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rocky92 发表于 2021-2-1 10:47
这个给照片评分或者锁定的操作,这个在a9/r5/r6上没啥区别,正常都是这么操作的,导出选中的,删除其他的。只是r5/r6在相机初选的时候,和手机的手势操作方式完全一致,而a9放大、缩小、移动照片、翻照片的操作只能用按键完成,效率低太多。

你的这种说法是Sony标准应对吗?这个说法听着非常熟悉。

日军在二战的太平洋战场很少给步兵装备连发的冲锋枪和卡宾枪,反倒笑话美国单兵用连发武器浪费弹药,凭添后勤供给烦恼,并且特别崇尚完全不用弹药拼刺刀的万岁冲锋。。。


索尼说法就是按照设计思路来说的,我也都是这么操作的,的确很高效快捷,如果能触摸放大查看当然会更快捷,我基本都是有空闲时随看随删,保护过的导入电脑再仔细查看分级,这比没有分组查看功能的R5R6高效太多,无论用啥方法查看,过去没分组时就是这样查看的,几百上千张无论在机上还是导入电脑一张张查看真是火葬场,建议你可以试试,你所举例不恰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新时尚1999 发表于 2021-2-1 11:59
是的 所以a1的14bit电子快门很好
但是r5 8张以上的机械快门掉bit我是没想到


机械快门在这个级别上的机器,我的看法是累赘,比较没啥意思,大家半斤八两。

a1 14bit就只有20fps了。如果我个人选择,会用12bit 的30fp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161
主题: 7
帖子: 118
注册: 2021年1月
rocky92 发表于 2021-02-01 11:53
bit这个其实大家都一样,电子快门下,20fps拍的时候a9也是12bit,r5也是12bit,a1如果要30fps也是12bit。...

是的 所以a1的14bit电子快门很好
但是r5 8张以上的机械快门掉bit我是没想到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新时尚1999 发表于 2021-2-1 11:42
拍1秒 a1清缓存也就2秒 排满才13秒
r5 拍完也要10秒 文件还小很多
有博主测过,r5写卡就是510mb左右 完全发挥不了cfb的优势
而且连拍8fps以上就掉到13bit


bit这个其实大家都一样,电子快门下,20fps拍的时候a9也是12bit,r5也是12bit,a1如果要30fps也是12bit。机械快门太慢,还会有震动导致的糊片。

10秒是要到很后面了,开始几轮2-3秒就可以清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43
主题: 113
帖子: 3758
注册: 2011年12月
根据白头翁Tony的测试A1的连拍缩水的厉害,官方号称A1支持的30fps的FE640,结果测试下来拍飞鸟最好的结果才19fps,白头翁还说了R5转接EF640不管装没装增距镜都是20fps,看广告不如看疗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161
主题: 7
帖子: 118
注册: 2021年1月
rocky92 发表于 2021-02-01 11:36
r5清缓存的体验比a1还是更快的,当然CMOS那一端的流量也没有a1那么大,r5我自己测下来,大概清缓存2-3秒,即使后面降速也不会...

拍1秒 a1清缓存也就2秒 排满才13秒
r5 拍完也要10秒 文件还小很多
有博主测过,r5写卡就是510mb左右 完全发挥不了cfb的优势
而且连拍8fps以上就掉到13bit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新时尚1999 发表于 2021-2-1 11:22
呵呵 r5写卡速度才510 a1是600以上 r5没有发挥cfb的实力


r5清缓存的体验比a1还是更快的,当然CMOS那一端的流量也没有a1那么大,r5我自己测下来,大概清缓存2-3秒,即使后面降速也不会超过10秒。基本上是可以写爆卡的。

a1这个13秒。。。一言难尽啊,比起a9那还是好太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161
主题: 7
帖子: 118
注册: 2021年1月
newfasion 发表于 2021-02-01 10:54
木少发的帖子,国外那个评测:连拍11秒,260张以后,需要22秒清缓存。也许换了CFE-B卡会更好。

动动脑260 11秒 后面的22代表什么?260/11啊 哈哈哈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161
主题: 7
帖子: 118
注册: 2021年1月
newfasion 发表于 2021-02-01 10:54
木少发的帖子,国外那个评测:连拍11秒,260张以后,需要22秒清缓存。也许换了CFE-B卡会更好。

呵呵 r5写卡速度才510 a1是600以上 r5没有发挥cfb的实力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161
主题: 7
帖子: 118
注册: 2021年1月
rocky92 发表于 2021-02-01 10:39
相机的选片,比手机那的确是不在一个级别上。

但是a9的选片和r5/r6相比那还是麻烦很多。魔鬼在细节里。

1,放大和缩小...

是的 不过新菜单系统可以双击放大,触摸移动了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流水素面ccc 发表于 2021-2-1 02:55
明显材料受热导致形态,原博后面说了,佳能会给后续的R5 R6更换成耐高温的遮光片,请问那个位置最近的热源是啥?
质量问题还反过来给厂商洗地,真是感人


就算附近的热源是CMOS,也没法解释为啥把挡片烧穿孔,而不是烧变形。

烧穿孔是要定向能,就跟放大镜点火柴,要把热量集中于一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newfasion 发表于 2021-2-1 10:54
木少发的帖子,国外那个评测:连拍11秒,260张以后,需要22秒清缓存。也许换了CFE-B卡会更好。


我看的是日本的那个视频,用20fps连拍,清缓存用了13秒。

但是新卡的数据是要快一些的,反复覆写之后产生写放大,性能会有明显下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流水素面ccc 发表于 2021-2-1 02:49
8月3日的视频,R5的1.1固件是8月27日左右推送更新的
R5防止在冰箱里,8K视频可以拍到卡满无过热提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54056505


这个视频我看过了,仍然无法解释,为啥在已经过热的情况下,r5仍然可以拍4K30的视频到卡满。

而且这个视频里的实验设计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比对机,放在冰箱里的那台r5的确是拍到24分钟8K raw到卡满,放在冰箱外面就不能拍24分钟到卡满吗?r5的本来设计就是拍20-30分钟的8K raw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942
主题: 349
帖子: 15555
注册: 2014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6m2
rocky92 发表于 2021-02-01 10:51
这个就是Sony设计的执念。现在发出的视频看,Type A卡清缓存的时间,大概是13秒,已经比我预计的好太多,对于我个人而言基本上可...

木少发的帖子,国外那个评测:连拍11秒,260张以后,需要22秒清缓存。也许换了CFE-B卡会更好。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21-2-1 02:34
你的理解有误,他是说A1如果为了匹配CFB卡假设出的三种方案,3是说如果为了不发热而降低像素,自然会降低画质,导致引起市场负面影响,而你拿S3成功来做比喻不恰当,如果A1也是1200W像素不被人骂?所以是你没完全理解他的意思。

B卡由于存储速度是A卡的一倍,自然发热量大的多。假设能放进A1(实际放不了),原来匹配A卡的散热结构就无法承受,他实际是就此而言说降低像素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


这个就是Sony设计的执念。现在发出的视频看,Type A卡清缓存的时间,大概是13秒,已经比我预计的好太多,对于我个人而言基本上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以最高速30fps,压缩RAW连拍,最多96张,拍3秒,卡13秒,还是有点搞笑。

拍猫,拍鸟,再有经验,哪里猜得到猫啥时候跳起来,鸟啥时候飞起来,连续拍个十几秒很正常的需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21-2-1 01:57
这点和你不同,我以为A9的组存储效率非常高,一组抓拍时大致已知那几张可用,基本就放大这几张看一下再按一下保护,其余一键删除,效率非常高,加上我前面说的抓拍方式,很快,且占用存储也很小。你那种一按七八秒,即使有触摸放大一张张看,对我来说也差不多火葬场了。


这个给照片评分或者锁定的操作,这个在a9/r5/r6上没啥区别,正常都是这么操作的,导出选中的,删除其他的。只是r5/r6在相机初选的时候,和手机的手势操作方式完全一致,而a9放大、缩小、移动照片、翻照片的操作只能用按键完成,效率低太多。

你的这种说法是Sony标准应对吗?这个说法听着非常熟悉。

日军在二战的太平洋战场很少给步兵装备连发的冲锋枪和卡宾枪,反倒笑话美国单兵用连发武器浪费弹药,凭添后勤供给烦恼,并且特别崇尚完全不用弹药拼刺刀的万岁冲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027
主题: 85
帖子: 4822
注册: 2003年3月
auxo 发表于 2021-2-1 00:36
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是选片火葬场,这绝对是最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不得不说这个行业真的夕阳了,如果是互联网企业早就给你开发出ai自动识别对焦区域选片功能了


相机的选片,比手机那的确是不在一个级别上。

但是a9的选片和r5/r6相比那还是麻烦很多。魔鬼在细节里。

1,放大和缩小,a9要分别按放大键和缩小键,r5/r6直接双击和用双指手势,和手机操作一致

2,移动照片,a9要用十字键,r5/r6是用单指手势,和手机操作一致

3,翻到下一张照片,a9只能用拨轮,r5/r6可以用手势来甩,和手机操作一致,当然也可以用拨轮

这三点就让a9的初选比r5/r6慢太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A1太强大了,不过连拍RAW (非圧縮)只能坚持78张,几秒就卡!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