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尼康Z50俱乐部⑦期 _ 其它客串(期待Z6 iii发布) [主题管理员:黄品青RGB]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58195 回帖:174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黄品青RGB 发表于 2021-8-5 14:00
腾龙28-75/2.8 二代,

28-75mm F/2.8 Di III VXD G2(型号 A063)(以下简称A063)。上市时间:2021年内(受新冠疫情影响,上市时间及供货可能出现延迟。)

作为获得市场高度评价的28-75mm F/2.8 Di III RXD(型号 A036)(以下简称A036)的后续型号,A063在多方面表现上达成进化。在维持了A036紧凑且易于使用的外观尺寸的基础上,从零开始重新对A063的光学系统进行设计,使镜头获得了更加优秀的表现力。A063所具备的性能可对应现今像素持续提高的新型数码相机,AF驱动中新采用了线性马达对焦机构VXD(音圈高转矩驱动),使AF在速度、精度方面进一步提升。广角端最近拍摄距离0.18m,最大摄影倍率1:2.7,近摄能力也有所加强。镜头采用了新型设计,令操控性能与外观质感获得提升。

A063将是腾龙提出“小型大光圈标准变焦”概念后,开发的第2代常备镜头。
https://m·weibo·cn/detail/4666787902526617 ...


新旧两代对比

https://m_weibo_cn/detail/466679057010330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腾龙28-75/2.8 二代,

28-75mm F/2.8 Di III VXD G2(型号 A063)(以下简称A063)。上市时间:2021年内(受新冠疫情影响,上市时间及供货可能出现延迟。)

作为获得市场高度评价的28-75mm F/2.8 Di III RXD(型号 A036)(以下简称A036)的后续型号,A063在多方面表现上达成进化。在维持了A036紧凑且易于使用的外观尺寸的基础上,从零开始重新对A063的光学系统进行设计,使镜头获得了更加优秀的表现力。A063所具备的性能可对应现今像素持续提高的新型数码相机,AF驱动中新采用了线性马达对焦机构VXD(音圈高转矩驱动),使AF在速度、精度方面进一步提升。广角端最近拍摄距离0.18m,最大摄影倍率1:2.7,近摄能力也有所加强。镜头采用了新型设计,令操控性能与外观质感获得提升。

A063将是腾龙提出“小型大光圈标准变焦”概念后,开发的第2代常备镜头。
https://m_weibo_cn/detail/46667879025266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66
主题: 0
帖子: 1250
注册: 2019年9月
黄品青RGB 发表于 2021-8-5 07:18
分析得好,

否认等效光圈就等于没有玩过m43,

摄影中的景深是多么重要,

25mm f/0.6,等效50/1.2也做不小,

同等规格的无反原本做不小,十几年前被O记误导了。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无反的“小”不是”绝对小“(比如重量必须低于400g,长宽高必须小于多少),而是”相对小“。而这个”相对“一是相对同级别单反来说,由于不需要单反的OVF取景和抬升反光板那套机械结构,体积重量都相对小,二是除了维持其性能和持握感所必须的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体积和重量。早期奥记和索尼混淆这个”绝对小“和”相对小“,把无反的”小巧“往”绝对小“的方向解释,是因为无反作为新生事物,性能上还非常不成熟,没必要把体积做大,而且除了”小巧轻便“(索尼还多一个可以转接别人家镜头)之外相对从胶片时代一直发展到数码时代,已经很成熟的单反来说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后来随着性能的提升和画幅的扩大,无论是奥记还是索尼的”微单“都越做越大了,特别是4k视频出现和机身防抖用到无反上以后,无反的重量就开始节节攀升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珍奇雅石 发表于 2021-8-4 19:21
迦百列上一款自动对焦转接环是MTZ11,售价是1980元人民币。https://www·sohu·com/a/481138072_121124400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腾龙35-150/2-2.8,

是全幅头,我初步推测为35/2.0+45--150/2.8

相当于买了2支镜头,

大概率为1--1.1公斤?

相当于奥之芯的17.5--75/1.0-1.4

相当于apsc的23~100/1.3~1.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刚成立新主题:

努力拼搏,谈谈腾龙35-150mm F/2-2.8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933948-1-1.html


无反镜头必须大力发展,应超过原来的单反镜头

过去有35-150/2.0-2.8规格变焦头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腾龙35-150/2-2.8,

相机Beta
https://m_weibo_cn/status/4666791760236048

我预测有E口~L口~Z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腾龙35-150/2-2.8,

驱动特性描述:

镜头采用线性马达对焦机构VXD(音圈高转矩驱动),在拥有大光圈的同时,实现高速、高精度AF。大光圈、高画质与迅捷的AF操作兼备,外加使用了腾龙新型设计,令操控性能与外观质感获得提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腾龙35-150/2-2.8

全幅头,

搭载VXD,实现高速、高精度AF

上次腾龙35-150mm f2.8-4.0画质也是很不错但是驱动马达太差,佳能无反驱动困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超三元 | 腾龙35-150/2-2.8全画幅宣布开发!
https://mp.weixin.qq.com/s/L7TAg9TBONBNkQO6m2FvHA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黄品青RGB 发表于 2021-8-5 11:54
尼康Z50

fringer EF-Z

胖白70-300

无忌服务器出现问题了,照片没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尼康Z50

fringer EF-Z

胖白70-3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尼康Z50

fringer EF-Z

胖白70-3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珍奇雅石 发表于 2021-8-4 19:21
迦百列上一款自动对焦转接环是MTZ11,售价是1980元人民币。https://www·sohu·com/a/481138072_121124400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适马的16/1.4,30/1.4,56/1.4转接到Z卡口上对焦又如何?

这头我暂时静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珍奇雅石 发表于 2021-8-4 19:21
迦百列上一款自动对焦转接环是MTZ11,售价是1980元人民币。https://www·sohu·com/a/481138072_121124400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一直对适马的65/2.0 DG DN,或28-70/2.8 DG DN等感兴趣,不知道转接至Z6 ii,Z7 ii,Z50上对焦如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59
主题: 12
帖子: 912
注册: 2019年4月
黄品青RGB 发表于 2021-8-4 12:35
不同画幅(大幅,中幅,全幅,apsc幅,43幅,手机上的小cmos等)必须搞清楚“等于”与“等效”。

过去我们基本数学概念都没搞清楚,现必须纠正。
同等条件下
奥记f1.4有80cm总景深;
全幅f2.8有80cm总景深;

景深描述的语言叫“等于”,80cm当然=80cm,哪里会等效?

光圈描述之语言叫“等效”,f1.4等效f2.8,正确。

否则,手机f1.8叫大光圈,中画幅相机f4.0都是小光圈了,乱套了,

总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判断标准:以“全幅”为基础,
中幅标头90/2.8就是等效全幅的45/1.4,
43无反标头25/1.4就等效全幅的50/2.8,

同意你这种说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花开花谢终是空 发表于 2021-8-4 20:16
现有的光学结构不变,想要实现镜头的小巧轻便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光学素质,那就得牺牲点什么才能换来。比如各家的新套头都选择牺牲一定的焦段,索尼的50 1.2gm选择的是牺牲呼吸效应的控制,尼康那只50 1.2s解析力高,焦外也好,焦内外过渡也柔和,色散控制得也好,呼吸效应非常轻微.......除了因为保留近摄球差而导致拍标板跑分不那么高之外什么也不牺牲......结果就是御三家里最大的体积和最重的分量。43无反的镜头之所以在同样的等效焦段和【物理光圈】之下确实”小巧轻便“,则是以牺牲了相场和同样物理光圈下的景深(也就是约定俗成的等效光圈)为代价。而且更要命的是,在等效光圈和焦段一致的前提下,43镜头即使牺牲了相场大小,仍然不比全幅头轻便。而且说句难听点的,1.2gm再是呼吸效应烂到“买定焦送变焦”的地步,也只是影响视频拍摄的美感,对于照相来说这仍然是一颗轻便、高素质的大光圈头,m43头有一个算一个,我也不挑相场大小,也不挑分量,更不挑呼吸效应如何,有相同等效光圈的自动对焦的25 f/0.6么? ...

分析得好,

否认等效光圈就等于没有玩过m43,

摄影中的景深是多么重要,

25mm f/0.6,等效50/1.2也做不小,

同等规格的无反原本做不小,十几年前被O记误导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珍奇雅石 发表于 2021-8-4 19:21
迦百列上一款自动对焦转接环是MTZ11,售价是1980元人民币。https://www·sohu·com/a/481138072_121124400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需看兼容镜头的数量与对焦跟焦性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66
主题: 0
帖子: 1250
注册: 2019年9月
黄品青RGB 发表于 2021-8-4 12:35
不同画幅(大幅,中幅,全幅,apsc幅,43幅,手机上的小cmos等)必须搞清楚“等于”与“等效”。

过去我们基本数学概念都没搞清楚,现必须纠正。
同等条件下
奥记f1.4有80cm总景深;
全幅f2.8有80cm总景深;

景深描述的语言叫“等于”,80cm当然=80cm,哪里会等效?

光圈描述之语言叫“等效”,f1.4等效f2.8,正确。

否则,手机f1.8叫大光圈,中画幅相机f4.0都是小光圈了,乱套了,

总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判断标准:以“全幅”为基础,
中幅标头90/2.8就是等效全幅的45/1.4,
43无反标头25/1.4就等效全幅的50/2.8,

现有的光学结构不变,想要实现镜头的小巧轻便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光学素质,那就得牺牲点什么才能换来。比如各家的新套头都选择牺牲一定的焦段,索尼的50 1.2gm选择的是牺牲呼吸效应的控制,尼康那只50 1.2s解析力高,焦外也好,焦内外过渡也柔和,色散控制得也好,呼吸效应非常轻微.......除了因为保留近摄球差而导致拍标板跑分不那么高之外什么也不牺牲......结果就是御三家里最大的体积和最重的分量。43无反的镜头之所以在同样的等效焦段和【物理光圈】之下确实”小巧轻便“,则是以牺牲了相场和同样物理光圈下的景深(也就是约定俗成的等效光圈)为代价。而且更要命的是,在等效光圈和焦段一致的前提下,43镜头即使牺牲了相场大小,仍然不比全幅头轻便。而且说句难听点的,1.2gm再是呼吸效应烂到“买定焦送变焦”的地步,也只是影响视频拍摄的美感,对于照相来说这仍然是一颗轻便、高素质的大光圈头,m43头有一个算一个,我也不挑相场大小,也不挑分量,更不挑呼吸效应如何,有相同等效光圈的自动对焦的25 f/0.6么? 本帖最后由 花开花谢终是空 于 2021-8-4 20:1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6.909
主题: 78
帖子: 14601
注册: 2008年12月
huangzb1957 发表于 2021-8-3 11:24
那就坐等迦百列ETZ11上市。
迦百列上一款自动对焦转接环是MTZ11,售价是1980元人民币。https://www_sohu_com/a/481138072_121124400
本帖最后由 珍奇雅石 于 2021-8-4 19:2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贴贴图,

K40 pro+,

Z50的好搭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贴贴图,

K40 pro+,

Z50的好搭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66
主题: 0
帖子: 1250
注册: 2019年9月
黄品青RGB 发表于 2021-8-4 12:17
为什么花摄友分析得如此优秀。

真的是事不过3,

▲当年的om-3胶片机由于某些参数输于竞品及om-4生不逢时都草草收场,

▲误认为1/4的cmos单反时代可平价化,
▲误认为1/4的cmos无反时代可轻量化,

所以从胶片机→数码43单反→43无反都是一个结局,全部被全幅+半幅突破了,实在是可惜呀。

这是奥记逻辑思维的问题?

近代无反“轻量化”之“执念”首提者就是奥之芯也,当年EP-1发布之时欣然大喊“小巧轻便”

其实小巧轻便的原因是镜头做小,冠以“大光圈”小体积之称呼,接着否认一切有关“等效光圈”之理论。

我分析如下:
▲焦段可以“等效”,不可以说“等于”,视角可以“等于”:
奥记的12mm?不可以说“等于”24mm,只能说等效24mm焦段,

最早的纯机械单反就那么几个部件,可能连电池都不需要,当然可以做的很小,后来的电子化单反新增的自动对焦也好,测光也好,哪个不需要增加新部件?增加新部件,那么原有的纯机械单反的内部空间装不下了,只能往大了做。如果还想保持尽可能的轻便小巧怎么办?上策是人家有的我也要有,先搞一台能自动对焦的单反出来,然后在研发二三代产品的过程中通过这些新增部件的小型化研究和机身内部空间更紧凑的设计来尽量压缩体积,下下之策是因为新技术有违我大清……啊不,大奥记“小巧轻便”的祖宗之法而直接拒绝采用。可奥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等他们好不容易转过弯来,也搞出自动对焦的试验机了,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这是奥记第一回作死。第二次就是这43单反。可以说刚有数码单反时,由于ccd和早期cmos价格昂贵,导致apsc和全幅产品只能是少数专业市场的宠儿,难以家用,搞小底+小相场镜头来降低成本打入家用市场【在当时】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随着ccd的失势和cmos的平价化,大底单反开始侵入家用市场,加之市场对高像素的需求,碰到瓶颈的43单反很快就被apsc单反打得满地找牙,最终退出市场。这是奥记第二次作死。第三次就是m43了。m43刚推出的时候其轻便小巧和低成本确实重演了43单反初期的成功,但同样,随着apsc和全幅无反的出现和平价化,m43无反也和43单反一样走向了末路。其实平心而论,在这第三次作死的过程中奥记不是没有机会:apsc无反和全画幅无反刚刚出现还没成气候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给奥记敲了警钟。可惜奥记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应对:试图通过强力的防抖和局限性非常大的抖像素技术来弥补信噪比的差距。结果……带抖像素的新机重量价格都直逼全幅无反,但在施展不了抖像素大法的情境----也就是绝大多数情境中画质还不如apsc。祖宗之法丢了扩大画幅的好处还没享受到,这堪称花式作死的典范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huangzb1957 发表于 2021-8-4 11:01
的确,非常可惜。当下能高瞻远瞩人的企业领导不多啊。

不同画幅(大幅,中幅,全幅,apsc幅,43幅,手机上的小cmos等)必须搞清楚“等于”与“等效”。

过去我们基本数学概念都没搞清楚,现必须纠正。
同等条件下
奥记f1.4有80cm总景深;
全幅f2.8有80cm总景深;

景深描述的语言叫“等于”,80cm当然=80cm,哪里会等效?

光圈描述之语言叫“等效”,f1.4等效f2.8,正确。

否则,手机f1.8叫大光圈,中画幅相机f4.0都是小光圈了,乱套了,

总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判断标准:以“全幅”为基础,
中幅标头90/2.8就是等效全幅的45/1.4,
43无反标头25/1.4就等效全幅的50/2.8,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花开花谢终是空 发表于 2021-8-4 10:22
奥巴把“小巧轻便”当做我大清的祖宗之法,当做一种“执念”,而且实现这种执念的方法是“拒绝AF新技术”、“拒绝升级全画幅”,说的难听点就是拒绝变革。一结果是AF胶片单反这班车没赶上,43单反失败,如今43无反也日薄西山。俗话说事不过三,既然连续三次奥记都用同样的愚蠢方式应对新情况(第一次是AF技术出现在胶片单反上,第二次是cmos成本的降低使全画幅和APSC单反逐渐平价化,第三次是APSC无反和全幅无反的出现——平价化——轻量化过程,伴随着手机摄影的日渐强大),怎么能指望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为什么花摄友分析得如此优秀。

真的是事不过3,

▲当年的om-3胶片机由于某些参数输于竞品及om-4生不逢时都草草收场,

▲误认为1/4的cmos单反时代可平价化,
▲误认为1/4的cmos无反时代可轻量化,

所以从胶片机→数码43单反→43无反都是一个结局,全部被全幅+半幅突破了,实在是可惜呀。

这是奥记逻辑思维的问题?

近代无反“轻量化”之“执念”首提者就是奥之芯也,当年EP-1发布之时欣然大喊“小巧轻便”

其实小巧轻便的原因是镜头做小,冠以“大光圈”小体积之称呼,接着否认一切有关“等效光圈”之理论。

我分析如下:
▲焦段可以“等效”,不可以说“等于”,视角可以“等于”:
奥记的12mm?不可以说“等于”24mm,只能说等效24mm焦段,
12mm的视角(84度)是“等于”全幅24mm的视角。

▲光圈可以“等效”,不可以说“等于”,景深可以说“等于”:

奥记的f1.4光圈?不可以说“等于”f2.8,
1.4怎么可能=2.8呢?
光圈只能说“等效”→→f1.4等效f2.8,正确。

奥记f1.4有80cm总景深;
全幅f2.8有80cm总景深;

所以必须说43无反的f1.4景深“等于”全幅f2.8景深,是“等于”而不是“等效”。

PS:43年代奥记的逻辑思维不清楚。

43镜头做不小,根本做不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59
主题: 12
帖子: 912
注册: 2019年4月
黄品青RGB 发表于 2021-8-4 09:39
奥林巴斯有胶片底蕴,有强大的光学设计能力,也不缺乏电子技术,

非常可惜了,傻认为做43单反才有活路,最后奥记被apsc单反+全幅单反综合效应灭掉了吧,

更傻的认为43无反是画质与体积均衡,同样道理奥记会被apsc无反+全幅无反吞噬。

※※总是惊人的相似。。呵。

的确,非常可惜。当下能高瞻远瞩人的企业领导不多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66
主题: 0
帖子: 1250
注册: 2019年9月
黄品青RGB 发表于 2021-8-4 09:39
奥林巴斯有胶片底蕴,有强大的光学设计能力,也不缺乏电子技术,

非常可惜了,傻认为做43单反才有活路,最后奥记被apsc单反+全幅单反综合效应灭掉了吧,

更傻的认为43无反是画质与体积均衡,同样道理奥记会被apsc无反+全幅无反吞噬。

※※总是惊人的相似。。呵。

奥巴把“小巧轻便”当做我大清的祖宗之法,当做一种“执念”,而且实现这种执念的方法是“拒绝AF新技术”、“拒绝升级全画幅”,说的难听点就是拒绝变革。一结果是AF胶片单反这班车没赶上,43单反失败,如今43无反也日薄西山。俗话说事不过三,既然连续三次奥记都用同样的愚蠢方式应对新情况(第一次是AF技术出现在胶片单反上,第二次是cmos成本的降低使全画幅和APSC单反逐渐平价化,第三次是APSC无反和全幅无反的出现——平价化——轻量化过程,伴随着手机摄影的日渐强大),怎么能指望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huangzb1957 发表于 2021-8-4 09:10
我的第一部单反相机就是OM-10,83年800多一点的价格买的,代手动附件,如果不插手动附件其只能光圈(A)优先曝光,加上手动附件后则可全手动(M)曝光。其档位1s、1/2s、。。。。1/1000s共11档吧。因手动附件的接口是标准的二芯2.5接口,自己还专门DIY了可自控8秒和15秒左右的附件。后来还为其配了确善能的80-200的变焦头及卷片手柄,玩了5年多出了,改美能达了。


奥林巴斯有胶片底蕴,有强大的光学设计能力,也不缺乏电子技术,

非常可惜了,傻认为做43单反才有活路,最后奥记被apsc单反+全幅单反综合效应灭掉了吧,

更傻的认为43无反是画质与体积均衡,同样道理奥记会被apsc无反+全幅无反吞噬。

※※总是惊人的相似。。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801
主题: 208
帖子: 31001
注册: 2019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 2304FPN6DC
ILCE-7CM2
NIKON Z 50
huangzb1957 发表于 2021-8-4 09:16
我是先花88元买了个手动环,结果FE口的自动头不能用才又买了个天工的自动环,在Z6上自动对焦、曝光均无问题,就是不能自动校正广角镜头的边缘变形问题,但确不能用在ZFC上。

天工E-Z自动环在Z6+Z7那年代设计成功,但尼康后发布的Z50巨大卡口上略微改动导致不兼容天工环,

将发布的新迦百列ETZ11 E-Z自动环将支持ZFC或Z50半幅无反,当然肯定支持Z6 ii、Z7 ii及Z5无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59
主题: 12
帖子: 912
注册: 2019年4月
黄品青RGB 发表于 2021-8-3 23:05
若有手动头可考虑。

我是先花88元买了个手动环,结果FE口的自动头不能用才又买了个天工的自动环,在Z6上自动对焦、曝光均无问题,就是不能自动校正广角镜头的边缘变形问题,但确不能用在ZFC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59
主题: 12
帖子: 912
注册: 2019年4月
黄品青RGB 发表于 2021-8-4 07:35
遗世而独立 回顾历经半个世纪的奥林巴斯OM系列,

最后一张照片,

回顾过去,

真不知未来,

我的第一部单反相机就是OM-10,83年800多一点的价格买的,代手动附件,如果不插手动附件其只能光圈(A)优先曝光,加上手动附件后则可全手动(M)曝光。其档位1s、1/2s、。。。。1/1000s共11档吧。因手动附件的接口是标准的二芯2.5接口,自己还专门DIY了可自控8秒和15秒左右的附件。后来还为其配了确善能的80-200的变焦头及卷片手柄,玩了5年多出了,改美能达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尼康Z50俱乐部⑦期 _ 其它客串(期待Z6 iii发布)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