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史上最强无反旗舰相机Z 9 - 杂谈篇 [主题管理员:柯纳]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61772 回帖:234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3.088
主题: 44
帖子: 1214
注册: 2013年12月
才醒1 发表于 2021-10-14 11:41
您说的“红外距离感应器”是这个吧?
我当您说的是测对焦距离的了……
好吧,我们的描述都有问题。按尼康的说法叫:眼感应。

哈哈哈,其实尼康的“眼感应器”是绝对错误的说法,这个红外距离感应器测量的是反射物距离,对任何遮挡物都起作用。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793
主题: 9
帖子: 3370
注册: 2012年7月
detlevs 发表于 2021-10-14 15:26
试图实现L形或十字形的对焦单元

这是个好消息!
索尼最强对焦的A1单点对焦还是不行,和单反十字对焦有本质差别


希望Z9雄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0.793
主题: 9
帖子: 3370
注册: 2012年7月
才醒1 发表于 2021-10-14 15:46
没热情了。
实际上我大炮也有近十年不怎么摸了,放干燥箱都快放坏了(前段时间大炮初次对焦,两台大炮都会发出啸叫声)。好在,收拾好的东西还能比较容易找到。


俺还特意制作过各种支架,支持机身和镜头的刚性连接。
现在都不用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642
主题: 20
帖子: 8583
注册: 2012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9
detlevs 发表于 2021-10-14 15:30
我过去也热衷于这些东西,最后都扔杂物箱啦!

大炮玩久了都知道拎大炮而不是机身,这些个累赘东西只会加重整套设备重量
没热情了。
实际上我大炮也有近十年不怎么摸了,放干燥箱都快放坏了(前段时间大炮初次对焦,两台大炮都会发出啸叫声)。好在,收拾好的东西还能比较容易找到。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382
主题: 89
帖子: 26610
注册: 2004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1
★ ILCE-9M3
我过去也热衷于这些东西,最后都扔杂物箱啦!

大炮玩久了都知道拎大炮而不是机身,这些个累赘东西只会加重整套设备重量

才醒1 发表于 2021-10-14 15:25
用过大炮的都知道:相机连大炮时最好不要直接拎相机~可能会损伤卡口(崩卡口)。
用了大炮托架:拎哪随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382
主题: 89
帖子: 26610
注册: 2004年5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1
★ ILCE-9M3
试图实现L形或十字形的对焦单元

这是个好消息!
索尼最强对焦的A1单点对焦还是不行,和单反十字对焦有本质差别

柯纳 发表于 2021-10-11 17:17
方块旗舰机一贯的重要指标是连拍速度和自动对焦系统。

到了无反时代连拍早已不是瓶颈了,去掉发光板结构以后只剩下机械快门的打开和关闭,而且还有电子快门,可以完全不受任何机械结构的限制。

至于数据处理就是传统的硬件暴力,多通道读取早在D2H年代就有。索尼把传感器和内存芯片背靠背贴在一起进一步减少了数据传输的瓶颈。

和单反相比,无反的自动对焦有优势也有劣势。单反的自动对焦传感器的像素面积要比无反大,对低照度有好处。而且目前无反相机的AF系统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缺点:只有一字形的对焦区域。这不是原理限制而是厂家在传感器上内嵌对焦的局限。尼康有公布了两个专利,一个是在传感器上在不同方向内嵌相位对焦像素,试图实现L形或十字形的对焦单元。另一个专利是采用不同颜色的对焦像素,试图得到更加多的相位对焦信息。这两个专利哪怕有一个出现在Z 9上都会大大改变尼康无反相机自动对焦的性能。

我对Z 9的自动对焦功能持有谨慎乐观态度。虽然尼康在全画幅和半画幅无反起步晚了,但尼康早在2011年就有传感器相位对焦技术,应用在尼康1系统上。十年过去了,我相信他们一直在研究传感器自动对焦系统。前两个月我拿到Z fc后就发现它的自动对焦明显比我的Z 6(一代)有进步,尤其是是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642
主题: 20
帖子: 8583
注册: 2012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9
才醒1 发表于 2021-10-14 15:20
第一:三个可以上快装板的螺孔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就算不是,每个夹持机构都是可以90度转向的。
第二:双面夹持机构可以放在“大快装板”之上,也可以放在下面。所以,中间的夹持机构不会存在高度过高的问题。
第三:每一个夹持机构都能调节高度,和左右调整。镜头、相机和转接环的中心线保持一致比垫垫片来得准确、容易,且具有足够的刚性。
第四:大炮托架的刚性来自于“大快装板”。就算由于制造的误差不能保证它的直线性,参考上面三点:因为上下、左右都是可以调的(不是垫的),保持镜头、相机和转接环的同心度根本没有问题~何来“崩口”之说?
用过大炮的都知道:相机连大炮时最好不要直接拎相机~可能会损伤卡口(崩卡口)。
用了大炮托架:拎哪随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642
主题: 20
帖子: 8583
注册: 2012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9
semilin 发表于 2021-10-14 14:57
你上图不就行了,话那么多干什么?

跟你说了,就看看一个板装上三个东西,之间还是卡口连接的,怎么垫能在上紧的时候不崩到卡口。
第一:三个可以上快装板的螺孔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就算不是,每个夹持机构都是可以90度转向的。
第二:双面夹持机构可以放在“大快装板”之上,也可以放在下面。所以,中间的夹持机构不会存在高度过高的问题。
第三:每一个夹持机构都能调节高度,和左右调整。镜头、相机和转接环的中心线保持一致比垫垫片来得准确、容易,且具有足够的刚性。
第四:大炮托架的刚性来自于“大快装板”。就算由于制造的误差不能保证它的直线性,参考上面三点:因为上下、左右都是可以调的(不是垫的),保持镜头、相机和转接环的同心度根本没有问题~何来“崩口”之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59
主题: 40
帖子: 699
注册: 2020年5月
Z9是给高阶玩家准备的,爱好者踏实等Z73或者Z8好了,期待Z9的对焦性能适当下放给下代Z7或者Z8。Z6_2,Z7_2跟竞争对手比对焦还是有差距……
编辑于:2021-10-14 15:10:3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144
主题: 95
帖子: 7265
注册: 2008年10月
才醒1 发表于 2021-10-14 14:45
没用过,真不是你的错。错就错在无知还要硬杠。


你上图不就行了,话那么多干什么?

跟你说了,就看看一个板装上三个东西,之间还是卡口连接的,怎么垫能在上紧的时候不崩到卡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012
主题: 40
帖子: 1291
注册: 2006年12月
旗舰机器没有对应的镜头出来,先出个4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642
主题: 20
帖子: 8583
注册: 2012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9
semilin 发表于 2021-10-14 14:09
说那么多干什么,你就贴一个上来看看不就行了?

我就只想看看一个板装上三个东西,之间还是卡口连接的,怎么垫上能在上紧的时候不崩到卡口?
没用过,真不是你的错。错就错在无知还要硬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442
主题: 17
帖子: 4660
注册: 2010年9月
好久没见柯大的新帖了,当然没有Z9这样重磅的产品也不值得柯大码字。庆幸和柯大撞衫,俺的Zfc同色还配了个皮套。感觉Z9是呼之欲出了,明年2月冬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144
主题: 95
帖子: 7265
注册: 2008年10月
才醒1 发表于 2021-10-14 13:50
看来真的是没用过大炮托架的。
大炮托架主体是一根非常长的双面燕尾槽的“快装板”,两端的垂直面可以安装垂直方向的夹持机构。在上边面必须用到至少一个“双面夹持机构”(用来夹住大炮上或其它东西上连接的快装板)。
每支大炮“靴子”的长度都不一样,每台相机卡口中心线到底部螺孔面的距离也不一样。单大炮跟相机连接就存在各种各样的高度差,您觉得,只用一副大炮托架能不能让任意一种大炮与任意一种相机连接?
能的话:在相机跟转接环之间,象大炮与相机之间的连接那样先连接一个较短的托架(或倒过来:大炮与转接环连接),行不行?
行的话,再在大炮与转接环与相机连接的托架下再次连接(或倒过来:相机与大炮连接转接环的托架下连接)~有问题吗?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在大炮和相机托架中间再加一个双面夹,通过L形快装板调节高度,一样可以夹住中间任意高度的快装板。有几个镜头中间连接物(只要能装快装板),就加几个双面夹。别说只有一个转接环,再多几个有何妨? ...


说那么多干什么,你就贴一个上来看看不就行了?

我就只想看看一个板装上三个东西,之间还是卡口连接的,怎么垫上能在上紧的时候不崩到卡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642
主题: 20
帖子: 8583
注册: 2012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9
semilin 发表于 2021-10-14 12:49
完全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这三个孔(镜头脚架环接孔,转接环孔,机身底孔)都不在一个平面上,怎么接快装板减少旷量?

我知道有个垫片可以把转接环孔和机身孔补平的(那也主要是给兔笼用),但是从来没见过能把三个孔都补平的。贴一款能把三个孔都拧上的托架看看?

看来真的是没用过大炮托架的。
大炮托架主体是一根非常长的双面燕尾槽的“快装板”,两端的垂直面可以安装垂直方向的夹持机构。在上边面必须用到至少一个“双面夹持机构”(用来夹住大炮上或其它东西上连接的快装板)。
每支大炮“靴子”的长度都不一样,每台相机卡口中心线到底部螺孔面的距离也不一样。单大炮跟相机连接就存在各种各样的高度差,您觉得,只用一副大炮托架能不能让任意一种大炮与任意一种相机连接?
能的话:在相机跟转接环之间,象大炮与相机之间的连接那样先连接一个较短的托架(或倒过来:大炮与转接环连接),行不行?
行的话,再在大炮与转接环与相机连接的托架下再次连接(或倒过来:相机与大炮连接转接环的托架下连接)~有问题吗?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在大炮和相机托架中间再加一个双面夹,通过L形快装板调节高度,一样可以夹住中间任意高度的快装板。有几个镜头中间连接物(只要能装快装板),就加几个双面夹。别说只有一个转接环,再多几个又何妨? 本帖最后由 才醒1 于 2021-10-14 14:0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144
主题: 95
帖子: 7265
注册: 2008年10月
semilin 发表于 2021-10-14 11:10
那个FTZ一代就是个脑残设计,底下突出那么一坨有个脚架孔,不单看着煞风景,而且还没啥鸟用。小镜头用机身的脚架孔就可以了,大镜头基本上都配有镜身脚架。转接环上要弄或者就干脆弄个可旋转的脚架环也行,这样装三脚架的时候就可以旋转机身了。否则还得装L快装板,转接环底座只能作摆设。


说到旋转机身的转接环快装板,倒是第三方厂商给尼康出了个补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144
主题: 95
帖子: 7265
注册: 2008年10月
才醒1 发表于 2021-10-14 12:11
设计失误:对于还没有面世的,有竖拍手柄的相机来说是肯定的。但有没有用不太好说:对于不用的人来说,当然没用。对于要用的人来说,一定有用。

同样以大炮举例:要拍出最好质量的照片,不单需要脚架、云台有足够稳定的支撑,还需要镜头与相机之间有足够刚性的连接以消除卡口连接的旷量(相机卡口、增距镜、近摄接圈和转接环等是微弹性连接,不是刚性连接)。
转接环底部有可以连接快装板的螺孔,就是为了减少转接环两端卡口的旷量~并且比在这个位置塞个橡皮球来得稳定、精确。
没用过大炮托架的,可以无视,也不需要这个螺孔。


完全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这三个孔(镜头脚架环接孔,转接环孔,机身底孔)都不在一个平面上,怎么接快装板减少旷量?

我知道有个垫片可以把转接环孔和机身孔补平的(那也主要是给兔笼用),但是从来没见过能把三个孔都补平的。贴一款能把三个孔都拧上的托架看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642
主题: 20
帖子: 8583
注册: 2012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9
鸢啸长空 发表于 2021-10-14 10:04
可能是电子取景器分辨率或者刷新频率切换按钮。
可能不会这么复杂。
也许只是更换眼罩的闭锁装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5.393
主题: 16
帖子: 24358
注册: 2011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f
不太清楚的,关注两个:100-400是内变焦,是就厉害了。触摸控制板,这个很方便,即使食指选了焦点再去按快门依然很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642
主题: 20
帖子: 8583
注册: 2012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9
semilin 发表于 2021-10-14 11:10
那个FTZ一代就是个脑残设计,底下突出那么一坨有个脚架孔,不单看着煞风景,而且还没啥鸟用。小镜头用机身的脚架孔就可以了,大镜头基本上都配有镜身脚架。转接环上要弄或者就干脆弄个可旋转的脚架环也行,这样装三脚架的时候就可以旋转机身了。否则还得装L快装板,转接环底座只能作摆设。
设计失误:对于还没有面世的,有竖拍手柄的相机来说是肯定的。但有没有用不太好说:对于不用的人来说,当然没用。对于要用的人来说,一定有用。

同样以大炮举例:要拍出最好质量的照片,不单需要脚架、云台有足够稳定的支撑,还需要镜头与相机之间有足够刚性的连接以消除卡口连接的旷量(相机卡口、增距镜、近摄接圈和转接环等是微弹性连接,不是刚性连接)。
转接环底部有可以连接快装板的螺孔,就是为了减少转接环两端卡口的旷量~并且比在这个位置塞个橡皮球来得稳定、精确。
没用过大炮托架的,可以无视,也不需要这个螺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6.365
主题: 41
帖子: 5791
注册: 2001年12月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8
kotea 发表于 2021-10-13 20:08
容易抽筋


就是啊,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加藤家族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642
主题: 20
帖子: 8583
注册: 2012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9
284607962 发表于 2021-10-14 09:06
怎么可能是开关,EVF的开关在左侧有个独立模式切换按键。红外距离感应器都是标配的。
您说的“红外距离感应器”是这个吧?
我当您说的是测对焦距离的了……
好吧,我们的描述都有问题。按尼康的说法叫:眼感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9
主题: 87
帖子: 2006
注册: 2021年5月
时间价值 发表于 2021-10-12 09:55
柯大的帖子得捧个场。
现在主力机器是R5,之前虽然也用单位的5D2拍照,毕竟使用频率和自己的nikon系列比起来还是不够多,最近主力机换R5后,对canon的认识也多了起来,确实两家的操控都是非常优秀的,canon设置好了,也不次于nikon的操控,有些方面更好。看Z9的键位格局还是基本延续了单反的格局,Z6、Z7也如此,好处是传承吧。R5和5D系列比有很大改变,这种改变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本来觉得Z6、Z7都是不错的机器,但是nikon没有借此翻身,反而还被富士时不时挑战一下。希望Z9可以巩固nikon御三家的地位吧。
无反/微单是一个新的领域,和单反有传承,却也有不少新的玩法。希望nikon可以奋起直追,不要掉队。其实富士的思路很好,nikon现在这个位置可以试着一搏,可惜顾忌nikon会顾及自己的老资格不愿效仿,不效仿就是走传统的canon一样的路数,canon追的不错,虽然现在看起来已经丢了头名,但是保二争一还是有希望的,如果nikon这么走下去,就只能是保四争三了。 ...
御三家----这一听就是玩锦鲤的 御三家我都有。

佳能年底一算单反无反总市场,肯定还是第一。只有全幅无反是索尼第一。无反在国外还不像国内炒的这么热乎,很多老外还是单反。

尼黑还没来,不是因为被Z9多强大给镇住了,而是因为性能的牙膏还没挤完——风暴在后面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9
主题: 87
帖子: 2006
注册: 2021年5月
诗风 发表于 2021-10-13 14:01
36,999.00  哈哈哈,瞎蒙的
逗呢,起码4.5万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313
主题: 79
帖子: 7986
注册: 2002年6月
龙游天涯 发表于 2021-10-14 10:24
觉得是200-600


看看Z镜头的路线图,260比720何140长多了,视频里面其实是出现了两支差不多长的镜头的,嗯嗯,就是140和720了,它两在线路图里面基本一样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642
主题: 20
帖子: 8583
注册: 2012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9
bistarde 发表于 2021-10-14 11:15
无反是不是不需要防取景器漏光了啊?
当然不需要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757
主题: 3
帖子: 672
注册: 2004年12月
才醒1 发表于 2021-10-14 11:12
想多了,不是说距离感应器,是说取景模式切换的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物体(人脸)贴近采用EVF取景,感应不到物体(人脸)切换到LV取景。
同样的位置,尼康圆形取景器的单反相机是取景器关闭(防漏光)的机械开关。


无反是不是不需要防取景器漏光了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642
主题: 20
帖子: 8583
注册: 2012年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9
284607962 发表于 2021-10-14 09:06
怎么可能是开关,EVF的开关在左侧有个独立模式切换按键。红外距离感应器都是标配的。
想多了,不是说距离感应器,是说取景模式切换的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物体(人脸)贴近采用EVF取景,感应不到物体(人脸)切换到LV取景。
同样的位置,尼康圆形取景器的单反相机是取景器关闭(防漏光)的机械开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144
主题: 95
帖子: 7265
注册: 2008年10月
Kring 发表于 2021-10-14 02:30
就是,物理冲突,不光和这个Z9向前突起的手柄有冲突,还会卡住Z系列相机很多兔笼和L型快装板。


那个FTZ一代就是个脑残设计,底下突出那么一坨有个脚架孔,不单看着煞风景,而且还没啥鸟用。小镜头用机身的脚架孔就可以了,大镜头基本上都配有镜身脚架。转接环上要弄或者就干脆弄个可旋转的脚架环也行,这样装三脚架的时候就可以旋转机身了。否则还得装L快装板,转接环底座只能作摆设。 本帖最后由 semilin 于 2021-10-14 11:1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045
主题: 149
帖子: 7015
注册: 2010年10月
柯纳 发表于 2021-10-13 15:51
镜头好像也是未公布的,疑是100-400S。

觉得是200-6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史上最强无反旗舰相机Z 9 - 杂谈篇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