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相比广色域而言,照片导出到sRGB会失去什么? [主题管理员:stevenkoh]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45
帖子: 3622
注册: 2013年1月
平时我们用PS处理照片,处理完毕选择导出到sRGB,相比保存为原广色域会失去什么呢?
 
 
先说结论吧,对个人的影像来说,远比大家以为的要少得多,几乎不会失去什么,反而会收获更多

大嘴摄影师 Ken Rockwell(此君本论坛有介绍,链接),在他的文章 《sRGB vs. Adobe RGB 2006》里,说过一段话。“It does in theory, but not in practice.Adobe RGB is irrelevant for real photography. sRGB gives better (more consistent) results and the same, or brighter,colors.Using Adobe RGB 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colors not matching between monitor and print.(所谓AdboeRGB优于sRGB)那只是存在于理论上,而不是在实际中。广色域的优势在真实世界的摄影里是毫不相干的。而sRGB无论在亮度还是色彩方面均提供了更好更一致的影像结果。特别是一些盲目使用AdobeRGB的,这是导致显示器和打印机色彩不匹配的头号因素。

这话看似和主流意见相反,但符合实际。广色域对sRGB的优点是“看得见、摸不着”的;而sRGB对广色域的优点则是“看不见、摸得着”。作为一名专业的数码摄影方面的软硬件色彩工程师Ken Rockwell只不过在说:那些主流意见宣传的广色域优点,其实对普通用户是“摸不到”的。比如当很多用户在摄影中选择广色域的输出时候,却发现看不出优势:

案例1:『LR打开一张RAW,分别导出三个色彩空间的3张JPG照片,结果这三张照片的显示效果一模一样』。
案例2:『#74贴:现实是由RAW格式文件通过计算产生jpg格式文件时,无论选择什么色域,颜色都不会很奇怪,在某些题材中甚至会一模一样』。
案例3:网友上传了LR用一个RAW保存不同的色彩空间照片,结果反映:『#7贴:我看这几张照片颜色都是一样的
......

这些案例让用户觉得用广色域保存照片毫无优势,因为一模一样。广色域优势只能在主流宣传上看得到,实际上用户自己“摸不着”。而sRGB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可靠性、色准这类,用户不太在乎。不过一旦用户抛弃sRGB,则很容易遭遇色偏问题。因为用户发给别人的照片,和自己看的效果不一样,很头疼。这种颜色可靠性的损失,对于在乎别人对自己作品观感的用户来说,这损失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色准失去才切身体会,所以sRGB的优势叫“摸得着”。

在真实的摄影世界,广色域照片和sRGB照片的色彩差别非常小,细微到大部分无法发现不同。因此要找出一个非常典型的“广色域效果”的直观对比强烈的例子比较苛刻。广色域明显色系体现在大部分人不在乎的青翠色、青蓝色,而人眼敏感的红、绿、黄等这些常用颜色,广色域和sRGB的对比差别却很小。注意,我这里特别强调绿色!因为很多人都误以为“绿色”是AdobeRGB vs sRGB的最大区别。只不过这些区别存在于CPU,而不是人眼和大脑。实际上sRGB的色彩表现力是不打折扣的,以至于用户无法区别广色域图片或sRGB图片。
正是基于这点,所以在真实摄影中人眼很难看到广色域和sRGB图片的区别。以至于即便是在Apple在P3色域的推荐大会的例子——鹦鹉对比图。里面的sRGB其实套了一层透明通道人为降低明度、饱和度而已,并不是实际的区别。否则观众无法显著查看P3广色域的优越性。
https://developer.apple.com/videos/play/wwdc2017/821/,参见P25鹦鹉例图

要客观展现广色域和sRGB的区别,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前面Rockwell文章的发布时间是2006年,当时还是IE6的年代,Chrome/firefox这类支持色彩管理的浏览器都没有普及。所以,很难用技术手段展现Ken Rockwell的这段话,但今天的网络环境不同了。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用真实的影像文件让用户实际对比广色域和sRGB两个版本在广色域显示器中的实际观看效果。来证实Rockwell的观点,It does in theory, but not in practice.(所谓AdboeRGB优于sRGB)那是在理论上,但不是在实际中。

下面我们来测试一下,如果您拥有一个广色域显示器,经过测试就能得出上述结论。请先切换到左上角无忌的“宽屏模式”,不要用手机浏览器浏览,而要用PC浏览器Chrome和新版Edge均可,在宽度2048以上的广色域显示器上观看

首先我们看一个广色域效果明显的“大闸蟹青色背景照片”。上排左侧是广色域照片,右侧是sRGB照片;下排左侧是一个拼图,下排右侧是广色域溢出sRGB的部分(绿色)。

(拼图大图,可以看#136贴 #137贴

如果您是广色域用户,您会发现下排的拼图背景,左右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因为拼图是两个文件组成,分别取自广色域原图和sRGB转换图。如果差异明显,就存在一条分界线。大家可以在广色域环境下,清晰地看到这条分界线。结合“色域溢出”可以发现,在色域没有溢出的地方,整个图像的主题大闸蟹的“润感”还是保留完整的。色域溢出的地方就是背景的青色,就是广色域比sRGB表达更好的地方。这就是大家希望的“广色域效果”。

如果您能看到上述“大闸蟹青色背景”的区别,那么说明您当下的显示环境可以识别广色域和sRGB。在真实的摄影中,广色域效果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类似上述的“青翠色”、“青色”、“青蓝”色这类色系,而对于其他颜色而言,“广色域效果”就大幅减弱了。上图是照片背景的超sRGB,这次找一个照片主题超过sRGB的例子,用上述同样的方法看看实际区别。出处:(第6贴

上排左侧AdobeRGB(原图),上排右侧(sRGB原图)


下排左侧是原图右下侧的无损100%对比截图。下排右侧是广色域溢出图。

大家可以发现,尽管拼图是由AdobeRGB和sRGB两部分组成,但在广色域下查看,并不存在分界线的区别。尽管我们从色域溢出图可以看到,左侧的存在大量的绿色、橙色溢出,但实际观感是看不出来的,甚至别无二致。

再挑选一个照片主题部分几乎全部超色域的来对比一下,原图出自:95贴,黄色跑车。sRGB版本只用“导出到sRGB”的方法在PS内简单转换。

黄色跑车左图原图:AdobeRGB、中间是简单导出sRGB图、右侧是溢出sRGB部分。

下排是拼图,左右两侧都是AdobeRGB,中间是sRGB。

大家对比中间的sRGB(两个车门中间部分),同一张照片尽管照片主题黄色跑车都在sRGB之外,但是发现sRGB的和广色域版本却没有出现任何观感不同,否则会出现左右两个分界线。这就是说明,在广色域环境下,AdobeRGB和sRGB是观感一样的。而这其实是实际的普遍现象。也就是除去“青色”和“青翠色”,其他色彩在实际影像中,广色域和sRGB观感差别很小,甚至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区别。

很多爱好者盲目听信很多误导,比如大色域转小色域丢失饱和度、丢失明度或亮度、丢失细节等等。这些说法是不规范的说法,因为所谓“饱和度”是基于某个色彩空间的,广色域色彩空间的饱和度和sRGB饱和度的体系不一样。再者,影像最关键的是“饱和度过渡关系”。“饱和度过渡关系”和“饱和度”是两个概念。人眼识别色彩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人眼其实对色彩本身并不敏感,而对色彩的变化敏感。这种色彩的变化,很多时候我们叫“色阶变化”,其实是“饱和度过渡关系”的变化。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看似统一的“中国红”,其实是由多种(至少7种)不同的红色来组合的。这就是“饱和度过渡关系”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可以称之为颜色饱和度的求导,是“饱和度的变化率”而不是饱和度本身。人眼在乎的是“饱和度变化率”。所谓ICC的四种算法,都是在保持“影像饱和度过渡关系”这个大前提下,由用户进行不同优先级的取舍。而对影像照片这类变化复杂的位图文件,四种其实都差不多。所以,只要是正确的色彩管理操作,是不存在大色域到小色域丢失细节、丢失“饱和度过渡关系(注意不是饱和度)”。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红色跑车。原图出处:(98贴)。

同样对比:上排左图原图:AdobeRGB、中间是简单导出sRGB图、右侧是溢出sRGB部分。



红色跑车拼图左右两侧都是AdobeRGB,中间是sRGB。右侧是溢出。这个例子在广色域下红色有着细微的差异,其分界线是两条。具体参考下面的位置,如果不清楚可以观看拼图大图版(#142贴)更清晰。
这个如果不仔细,很难发现区别。这就说明这个例子的照片广色域版和sRGB版本的差异非常小。所以影像关键的是“色彩过渡关系”,也就是色彩饱和度的变化量。这在正确的色彩管理配置下可以做到。大家看上图的实际的区别2和区别3。广色域的确要比sRGB的观感“更纯”,但是由于影像是看色彩过渡的,也就是饱和度变化量。虽然色域不同,广色域能表现更纯的颜色,但由于影像的色彩过渡关系没有变,所以用户不仔细看看不出两条分界线,因为不同色域的“影像过渡关系”是一样的。所以,重要的是影像过渡关系,而不是“色域溢出”本身。

再看一个例子:黄色花朵。

左侧广色域、中间sRGB、右侧色域溢出。

这个例子大家能看得出广色域图片和sRGB的区别吗?看不出,因为“影像的色彩过渡关系”一样。看花朵中心的花蕊,细节都在。操作也只是最简单的“PS导出为sRGB”。
大家看色域警告,可以看到整个花朵都溢出sRGB了。据此很多人简单认为,溢出的一定是“死色”,是“死黄”,但其实根本没有,细节毫发毕现。这里面的关系就在于,只要保护了“影像色彩过渡关系”,我们用sRGB的颜色来替代广色域的颜色,这里面的差距人眼观感是一致的。这里面的差距,仅仅体现在CPU的对CIE XYZ数据的差距上,对CPU来说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人眼来说是一样的(你的观感一致)。这就是前面提到的,这仅仅在“理论上”。

同样还有例子:

这个例子非常艳丽,饱和度很高。很多人会误以为广色域和sRGB差别很大。虽然色域图上红色、绿色都溢出了,但是实际上看。广色域的红伞和sRGB几乎一模一样、背景窗户的深绿色,广色域和sRGB几乎一模一样。同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同学们发现哪个广色域和sRGB的例子,可以回复。我来做一个拼图对比,其实广色域效果好的影像例子,非常稀缺。

我们知道照片的来源一种是相机直出、另外一种是RAW后期人工调整。广色域效果好的例子,都是后者。相机直出,无论是相机设置的是AdobeRGB还是sRGB,同一个场景拍摄的照片观感都一样。哪怕你是对着阳光下的颜料桶拍摄,用AdobeRGB还是sRGB,实际观感还是一样。
广色域最大的问题,在于互联网传播的问题。在需要“确认颜色”的互联网场合,广色域不太适合。比如,一个婚礼拍摄的摄影师,需要把样片给新娘看下。无论是微信传图,还是Email或者网盘。只要是互联网传播,如果用照片用广色域很容易翻车。因为摄影师无法知道新娘的手机或者电脑屏幕到底是否“正确的支持”广色域。这个场合就是“需要颜色确认的场合”。广色域适合用户自己打印的闭环确认颜色。而在互联网上,这类“确认性”就无法sRGB相比。也就是说,婚拍摄影视,应该传送sRGB的照片给新娘看。

很多人说广色域适合打印,但广色域适合的是用户自己打印、印刷企业快印公司内部的广色域流程,并不适合互联网。因为会遭遇和摄影师和新娘在线确认颜色的问题。艺卓也提醒自己的专业广色域用户,在互联网印刷,要使用广色域色彩空间,也就是网络印刷选择艺卓的sRGB专业显示器。
不过这类概念非常专业和抽象,和广色域的普及文章相比,sRGB的优势属于“看不见、摸得着”,普通影像爱好者非常不容易理解。今天通过这篇,大家可以知道其实保存为sRGB,您并没有失去什么。普通影像爱好者只需要知道,您实际上没有失去什么。至于得到更高的图像宽容度,这类sRGB的优势就更数学、更技术、更摸不着了。所以,除非您的主要诉求和大闸蟹青色背景的作者一样,作者提到:
ayalxd1 发表于 2021-09-10 20:56
太感谢您了,我就喜欢较真的人,我拍摄的时候都是用raw 所以无所谓色彩空间的问题了。 raw修完了后,下面这个图我存储的色彩空间就是ADOBE RGB,我所有的图都是存储为adobe RGB空间。这个图就是青蓝色的部分,我这个人对这种色彩非常的敏感,因为我特别喜欢这种色!我还没有找到转成SRGB怎么不损伤青蓝色色彩的办法。

否则,其他场合就没必要输出广色域图片。因为作者喜欢深邃的“青蓝色”背景,这恰恰是sRGB无法表达的。作者无法找到“不损伤青蓝色”,我也没有办法,这是sRGB的色域规范所决定的。但恰恰是无法做到,这个例子才是“广色域效果”非常明显的例子。如果能做到的话,广色域效果就不明显。而在其他绝大部分场合,都能做到广色域和sRGB都一样,就像上面的许许多多的例子。

所以,用户可以尽管在广色域下操作编辑,但保存最终输出的时候,如果没有广色域效果明显的主题颜色需求(比如大闸蟹的青色背景),在绝大部分场合应该选择sRGB输出。因为您没有失去什么颜色,相反您获得了照片文件的颜色可靠性、您艺术工作呈现的安全性。
至于怎样判别,其实非常简单。PS提供预览功能,其实有一个很简便的方法—— “PS 转换为配置文件”的预览。用户可以点击“预览”,查看sRGB和广色域的区别。
如果您觉得我说的不对,欢迎提供一些具体的实际摄影案例,看看实际的对比效果。更多内容,可以参考这里:https://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tid-1964970-ordertype-2-authorid-1990668-page-1.html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stevenkoh 编辑于 2023-02-12 23:39
相关标签: 通用 艺卓 背景 Apple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浏览:4253 回帖:4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3.556
主题: 6
帖子: 4766
注册: 2016年6月
nokia6600 发表于 2023-02-16 17:14
非常感谢,显示器的选择问题一直让我困惑,毕竟做为爱好者,投入更多的预算如果没有得到对应的预期效果,那应该客观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才对。
对我而言,应该是一个SRGB色域,10比特色深,色准比较好的显示器应该是可以满足要求了。
再次感谢!


这个问题可以那么说

90+% 的照片广色域与否没有差别
9% 的照片会有轻微差别,比如我刚才贴的树叶,以及楼主上面放的两个链接中第二个链接最后一张的树叶
0.9% 的照片会有一些差别,比如楼主上面放的两个链接中第二个链接的橘子、调色盘(这个应该是颜料?),第一个链接中的火烧云等
0.1% 的照片差异显著比如楼主上面放的两个链接中第二个链接第二张(也出现在我截图背景中)的彩色球,彩色球显然是人造色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重点是那 0.9% 甚至 0.1% 你需要买一台广色域显示器,否则...

反正我觉得成天拍什么人造色的照片(车漆、彩色球)也不是啥很有意思的事情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西
泡菜
泡网分: 3.556
主题: 6
帖子: 4766
注册: 2016年6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3-02-16 16:01
...或者下面的真实影像网站:

https://furbo_org/color/WideGamut/
https://www_wide-gamut_com/images

我还是这个原则:假如看不出区别,那么8bit就用sRGB。


第二个链接最后的树叶,其实差别不算大,但能明显感觉到“超出色域”,我以前也试图拍一些“非人造色彩”但广色域下差异明显的照片,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区别并不显著),找了一圈下面这张类似第二个链接最后的树叶(正好也是树叶)的差异,其它的包括火烧云,都没有第一个链接的火烧云差异那么明显(我拍的火烧云广色域与否区别几乎看不出)。

同样的,你的第二个链接差异最明显的就是彩色球,属于人造色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西
泡菜
泡网分: 23.626
主题: 103
帖子: 3291
注册: 2005年10月
娲姝 发表于 2023-02-16 15:54
我有两台广色域显示器,左边是上一代广色域显示器也就是所谓的 100% AdobeRGB 显示器;右边是时下流行的广色域显示器,98% P3 显示器(其实也买了有七八年了,当时还没 100% P3,不过现在很多 P3 显示器也不到 100% P3)。但...

非常感谢,显示器的选择问题一直让我困惑,毕竟做为爱好者,投入更多的预算如果没有得到对应的预期效果,那应该客观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才对。

对我而言,应该是一个SRGB色域,10比特色深,色准比较好的显示器应该是可以满足要求了。

再次感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45
帖子: 3622
注册: 2013年1月
娲姝 发表于 2023-02-16 15:43
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除非特别故意去拍某些人造“印刷品”(车漆某种意义上也是人造印刷品),其它照片好像很难看出广色域和非广色域区别

对着颜料桶、纯色油墨、色卡拍摄,只要直出JPG,即便选择AdobeRGB/Display P3,直出基本拍不出“广色域效果”。只有拍RAW,后期自己调,在青色、青蓝色会有一些明显的肉眼可见明显的广色域效果(比如大闸蟹青色背景照)。

其他很难,哪怕色域警告的数据超过,但肉眼无法分辨广色域。不要看所谓的“色彩管理测试网站”,要看真实的环境。比如,这里的用户上传,或者哪位觉得广色域图片好的,上传一下。或者下面的真实影像网站:

https://furbo_org/color/WideGamut/
https://www_wide-gamut_com/images

我还是这个原则:假如看不出区别,那么8bit就用sRGB
stevenkoh 编辑于 2023-02-16 16:1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3.556
主题: 6
帖子: 4766
注册: 2016年6月
nokia6600 发表于 2023-02-15 17:49
请教楼主,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不出影集,仅限于图片视频后期,偶尔参赛,投稿。
是不是没有必要去买昂贵的支持adobe rgb   P3  色域的显示器,而只要购买一个可以达到99% srgb 的 色差比较小的专业后期显示器即可?
比如 明基的PD32...


我有两台广色域显示器,左边是上一代广色域显示器也就是所谓的 100% AdobeRGB 显示器;右边是时下流行的广色域显示器,98% P3 显示器(其实也买了有七八年了,当时还没 100% P3,不过现在很多 P3 显示器也不到 100% P3)。但日常摄影中,用 RAW 格式出片,分别打开到 sRGB、aRGB、P3 色彩空间中,大部分照片几乎看不出什么差别,因为 PS(ACR)会通过一系列算法(可感知)将色彩映射过去,使得在不同色彩空间中看起来尽可能接近,因此除非像前面那样找个产品包装来拍(楼主拍车我想意义也是一样的,油漆和油墨大概有类似色域),大部分照片,很难看出使用不同色彩空间会有什么差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西
泡菜
泡网分: 3.556
主题: 6
帖子: 4766
注册: 2016年6月
nokia6600 发表于 2023-02-15 17:49
请教楼主,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不出影集,仅限于图片视频后期,偶尔参赛,投稿。
是不是没有必要去买昂贵的支持adobe rgb   P3  色域的显示器,而只要购买一个可以达到99% srgb 的 色差比较小的专业后期显示器即可?
比如 明基的PD32...


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除非特别故意去拍某些人造“印刷品”(车漆某种意义上也是人造印刷品),其它照片好像很难看出广色域和非广色域区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西
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45
帖子: 3622
注册: 2013年1月
nokia6600 发表于 2023-02-15 17:49
请教楼主,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不出影集,仅限于图片视频后期,偶尔参赛,投稿。
是不是没有必要去买昂贵的支持adobe rgb   P3  色域的显示器,而只要购买一个可以达到99% srgb 的 色差比较小的专业后期显示器即可?
比如 明基的PD32...

支持广色域的不贵,贵的是那些带硬件3Dlut的。我的这个系列是真科普,我就是为搞影集纸制品服务的,而摄影爱好者的色彩管理如果不搞纸制品则意义不大。而视频/电子屏幕的色彩管理是亮度优先,而纸制品是“色度优先”。这两个出发点略有不同,我的科普是偏向“色度优先”的。

大部分摄影爱好者,把广色域显示器(显示色彩空间)、广色域照片(保存色彩空间)、广色域工作色彩空间、广色域效果混淆了。其实不存在“广色域效果”,也就是说广色域效果需要特别的拍摄主题和个人喜好,否则针对同一个拍摄场景,AdobeRGB、Diplay P3、sRGB三者应该观感一样(如同前贴的尼康模特)。对摄影来说,广色域本身没有特别的广色域效果。

我这个贴,主要讲的是“广色域照片(保存色彩空间)”的问题,而您提问的是“广色域(显示色彩空间)”问题。这个有关联,也有不同。你搞清这个,再做决定。以为现在广色域显示器也没花什么钱,我关注的是用户的工作成果,用户的影像工作成果要比“显示器本身”更值钱。为了安全的保存用户的影像结果,这个照片的“保存色彩空间”大部分场景应该是sRGB,尤其是针对8bit的jpg文件,应该说绝大部分场合都应该是sRGB。因为这个贴说了,肉眼观感一样。

那么,请注意我说的前提是:广色域显示环境下“广色域照片和sRGB照片”在广色域显示器上,大部分场景肉眼无法区别。那么具体来说,在AdobeRGB广色域显示器上看sRGB照片是否和sRGB显示器上sRGB照片一样呢?或者简单来说,上述Nikon模特的sRGB版本照片,在下面两台显示器哪一个效果更好呢?答案肯定是前者,但后者效果也不差。要搞清楚这样的逻辑:
上图女模特的实际色彩信息全部在sRGB范围内,所以女模特的照片无论保存广色域版本还是sRGB版本均一样。所以,Pic_model_wg(广色域)=Pic_model_srgb,下图两个显示器Display_studio_P3,和Display_imac_srgb。

在 Display_studio_P3显示,Pic_model_wg_in_P3   = Pic_model_srgb_in_P3,一模一样;
在 Display_imac_srgb显示,Pic_model_wg_in_sRGB = Pic_model_srgb_in_sRGB,一模一样;
如果两不同的电脑一起并排,Pic_model_srgb_in_P3 和 Pic_model_srgb_in_sRGB 是否一模一样呢?不尽然,应该Pic_model_srgb_in_P3效果更好(Pic_model_srgb_in_P3 〉Pic_model_srgb_in_sRGB )。看下面的真实评论:是明显好。
瞬间的震撼 发表于 2022-11-04 00:13
所以你现在能体会到我当时那个什么折腾Display P3显示器的帖子的意义了

Display P3很好 看图很好 色域明显好
......

注意,这种偏差不是“不色准”。也就是,不要把“广色域显示器”和“广色域照片”混淆,这两个不等同。再举个例子,大闸蟹。因为前面的Pic_model_wg(广色域)=Pic_model_srgb,但大闸蟹不一样。Pic_crab_wg(广色域) Pic_crab_sRGB,青色背景不同。那么继续前面的问题。

在 Display_studio_P3显示,Pic_crab_wg_in_P3   ≠ Pic_crab_srgb_in_P3,不一样。大闸蟹红色一样,但背景不一样,Pic_crab_wg青色背景更好。
在 Display_imac_srgb显示,Pic_crab_wg_in_sRGB = Pic_crab_srgb_in_sRGB,一模一样,sRGB显示器无法显示更透的青色背景。
关键是这里:如果两不同的电脑一起并排,Pic_crab_srgb_in_P3 和 Pic_crab_srgb_in_sRGB,都是同一张sRGB照片,是否一模一样呢?不尽然,应该Pic_crab_srgb_in_P3效果更好。也就是说,大闸蟹青色背景照片分为两部分,1.广色域效果好的“青色背景”(下面绿色部分),2.主体红色大闸蟹,这部分完全在sRGB范围内,和女模特一样。
所以,在广色域显示器的广色域显示环境下(比如苹果最典型),广色域显示环境下的sRGB照片要比sRGB硬件显示环境下的来得好,实际上这时候已经没有sRGB信息了,只不过由于色彩管理。这些sRGB照片的信息,被浏览器或看图软件色彩转换到广色域信息下用广色域硬件显示器显示。sRGB信息转换后的广色域相同定位的颜色,在广色域显示器中要比sRGB硬件显示器观感好

对于广色域照片(Pic_crab_wg)里面其实两部分色彩信息,Pic_crab_wg_objectColor(主要目标大闸蟹)和Pic_crab_wg_backgroundColor(青色背景),前者大闸蟹全部在sRGB色域内,后者青色背景在sRGB色域外,而且是广色域效果明显的区域。那么自然大家都知道,Pic_crab_wg_backgroundColor肯定广色域显示器好,但即便是Pic_crab_wg_objectColor在sRGB色域内,其在广色域的显示也更好。也就说说,实际上,苹果P3显示器里的大闸蟹,要比苹果sRGB显示器的大闸蟹显示更好看。但苹果sRGB显示的大闸蟹不是“不色准”
再举上面这辆车的sRGB版本。同样的sRGB版本的颜色,在苹果studio P3显示器显示,要比苹果iMac sRGB显示,前者的红色要更纯一下,后者虽然是sRGB,对比之下略微偏黄。但如果撤掉P3屏幕,只看sRGB的iMac屏幕,没有比较的前提下马上是纯正的红色了。

只有带硬件3Dlut的广色域显示器,在原厂预设的sRGB模式下,那么才会真实模拟“真sRGB”。也就是说,硬件切换广色域显示体系和sRGB显示体系。这种显示器,要比苹果studio P3的高级,使你获得一个真实的sRGB显示环境,比如红色轿车会略微偏黄。但这个需要你的显示器色彩配置软件环境也要实时修改。参考下面:
logical 发表于 2023-02-04 09:46
我也用过这个显示器,这个转换键只是硬件改了,系统还是需要手工改的。在这里:

这样才能做到和sRGB一样。但就没有前面说的,广色域显示器显示sRGB效果更好的感觉了。

这里面的关系不知道你搞清了没有?也就是说,照片重要的不是色域,而是照片本身的“影像过度关系”。最安全的保存这个“影像过渡关系”的是sRGB,但对于某些场景(比如大闸蟹青色背景照),为了这个颜色可以保存广色域AdobeRGB。而对于模特的话,其实没有必要保存广色域。广色域显示器下,也能完美解析sRGB照片数据,不用为了所谓广色域效果去保存模特的广色域版本照片。广色域显示提升显示效果是全方位的,针对sRGB也能提升。
因为Pic_model_wg_in_P3   = Pic_model_srgb_in_P3,从观感来说,Pic_model_srgb_in_P3 〉Pic_model_srgb_in_sRGB。所以,即便保存Pic_model_srgb在广色域显示器上显示,不会损失色彩。甚至宽容度更高。只要色域不超过sRGB,RAW导出sRGB是8bit最好的照片。即便超过sRGB,比如下面的例子:
只要不是青色、青蓝的,其实广色域收益不大。保存sRGB仍旧是最好的选择。只有大闸蟹才值得保存广色域8bit文件。

至于广色域显示器本身,那么就买吧。注意色彩管理就行。这东西没法面基,说起来很麻烦,当面就是两三句话的事情。网上的误导太多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23.626
主题: 103
帖子: 3291
注册: 2005年10月
清风雅鼠 发表于 2023-02-15 21:41
我多嘴劝你一句,时代是向前发展的,这个价位可以买飞利浦真正10BIT的27寸OLED了,黑色的表现看习惯了,你都看不上IPS屏了。

年龄大了,想买屏幕更大一点的32寸。
看了几款,有明基的PD3200U   .lg  32 ep950   明基的SW321C

价格从6000   12000  18000 递增, 前一款仅支持SRGB  . 后面两款都支持ARGB  P3  

感觉很难抉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3.452
主题: 256
帖子: 18404
注册: 2005年6月
nokia6600 发表于 2023-02-15 17:49
请教楼主,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不出影集,仅限于图片视频后期,偶尔参赛,投稿。
是不是没有必要去买昂贵的支持adobe rgb   P3  色域的显示器,而只要购买一个可以达到99% srgb 的 色差比较小的专业后期显示器即可?
比如 明基的PD32...
我多嘴劝你一句,时代是向前发展的,这个价位可以买飞利浦真正10BIT的27寸OLED了,黑色的表现看习惯了,你都看不上IPS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23.626
主题: 103
帖子: 3291
注册: 2005年10月
请教楼主,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不出影集,仅限于图片视频后期,偶尔参赛,投稿。

是不是没有必要去买昂贵的支持adobe rgb   P3  色域的显示器,而只要购买一个可以达到99% srgb 的 色差比较小的专业后期显示器即可?

比如 明基的PD3200U之类的,价格大概在6000-80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07
主题: 234
帖子: 4683
注册: 2006年2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7
L2D-20c
谁对谁错搞不清楚。不过清楚的是过几天又要关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45
帖子: 3622
注册: 2013年1月
前面帖子提到了,广色域的风险。那么我们可以进入最实用的部分,谈谈“广色域的风险”。

#69 黄色系,在广色域和sRGB的实际观感,几无区别
#72 橙色系,在广色域和sRGB的实际观感毫无区别,白白承担色彩风险

广色域风险的例子,其实就是在“色域指定”和“色域转换”,以及“色域标识保存”出现错误。这类操作在广色域中非常常见,有的人是不小心。但存在很大比例的人,真的不懂“色域指定”和“色域转换”之间的区别,而且他们不懂自己不懂。这类人群又好网上学习,要是一个印刷公司培训的客服小姐与之对话,客服小姐真不知道这类人不懂,因为听上去头头是道。这类人只有在和专业人士当面交流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如此!这样的案例我见过不少。

我在《默认色彩空间》提到,大部分人在用sRGB作为默认色彩空间的时候,是不需要了解“色域指定”和“色域转换”这类抽象概念的,这就是sRGB对客户来说更容易色准的根源。那么,我们就看看如果出错,会是什么效果。前面《#72橙色系》的例子模特太小,而本论坛有非常好的例子,#120、#121 Nikon的模特。因为人眼对皮肤的色彩过渡是非常敏感的,色域出错在风景照片对比中看不出来,但是在人像中就非常明显了。

sRGB丢失icc标识,还是sRGB。而广色域一定要标识,如果丢失标识,则变成sRGB解析的AdobeRGB,这就乱了。这就是广色域的最大风险。
色域搞错,尤其是8bit的反复色域调整非常损伤画质。专家前面提到:
1.AdobeRGB(8bit)-->sRGB(8bit),丢失细节,但转换一次,肉眼看不出来。丢失细节不是因为色域,而是8bit-->8bit的不同色域。
2.sRGB(8bit)-->AdobeRGB(8bit),也丢失细节,但转换一次,肉眼看不出来。丢失细节不是因为色域,而是8bit-->8bit的不同色域。
3.AdobeRGB(16bit)-->sRGB(8bit),不丢失细节。因为16bit-->8bit不丢失细节,哪怕是大色域转小色域。

但问题是如果多次且每次都错就影响非常大了。但这个问题非常数学,不直观。在印刷品肉眼对比实物就非常明显,但无法拍摄对比展现。所幸,现在浏览器支持图像icc映射,我们可以模拟重现那些色彩管理错误,真实的看待广色域的操作风险。尤其是广色域操作出错,提升用户观感的情况。这个可以实际在广色域显示环境中实际体验,但

照片原图出处:(#119贴),是AdobeRGB的图(点击放大看原图)。
这个图的意义在于,我做了色域检测,原图尽管是AdobeRGB,但是每一个像素的颜色都落在sRGB范围内。也就是说,这个图的可以全部转入sRGB图片,颜色不丢失,丢失的是宽容度(精度),也就是前面的第2点。所以,这里放sRGB就意义不大,因为色彩完全一样。所以,这里就放广色域操作风险的错误对比。

案例1:拼图:左侧是原图(广色域),右侧是缺失icc的原图。

案例1看点:这个图是拼图,所以用户可以在广色域广色域观察环境和sRGB分别观看。注意,无论是广色域还是sRGB,您都能看到那条分割线。这就是广色域经常遇到的问题:【广色域图片必须正确嵌入icc文件,不能不嵌入icc文件】。因为如果不嵌入,AdobeRGB的原图数据会被错误解读成sRGB。所以造成以下结果:

1.在sRGB观察环境下:左侧的AdobeRGB原始数据,被正确转换到sRGB后输出;而右侧的AdobeRGB数据,被当作sRGB数据直接输出。左侧“转换后正确输出到GDI”,右侧“被错误的直接传递到GDI”,所以中间出现了拼接线,导致了差异。
2.在AdobeRGB观察环境下:左侧的AdobeRGB原始数据,直接输出;而右侧的AdobeRGB数据,被当作sRGB数据错误的被转换成AdobeRGB后输出到GDI”,右侧“被错误的转换到GDI”,所以中间出现了拼接线,导致了差异。

由于同样的颜色CIE XYZ相同,AdobeRGB的 RGB数值大约 sRGB。所以AdobeRGB的数值被错误当作sRGB的RGB数值,导致颜色变浅,这就是俗称的“欠饱和”。所以,广色域只要不带icc,无论在sRGB还是AdobeRGB环境下均显示错误,且颜色变浅。而sRGB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不是说sRGB这样操作正确,只能说sRGB的容错性更高。也就是说,假如下面用户忘记选择“嵌入颜色配置文件sRGB”选项,一般也不影响颜色的准确性。
案例2:sRGB图片被错误转换成AdobeRGB图片。下图右半侧是过曝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前面提到,很多用户分不清“指定”和“载入”的区别,所以他们的涉及色域转换的操作是不可控的,不可确认的。同样的颜色,如果是CIE XYZ相同,同样是8bit,sRGB的数值大于AdobeRGB,所以导致“过饱和”。这个问题的诡异之处在于,上图在sRGB的观察环境下,很多人会觉得“右半侧”观感更好。但其实这是操作失误,原图应该是左半侧。但由于观感好,所以会误认为“广色域”比较好。这个在印刷出品的时候,由于很多转换策略是针对sRGB的,所以导致右半侧这类观感好,但是出片非常差,颜色糊在一起。很多原因就是如此。

所以,很多老外说,广色域是导致印刷的头号因素,原因就是如此。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844990-1-1.html

很多人说这是用户不会操作icc,但这没有意义。其实人像几乎都在sRGB范围内,人像盲目使用广色域,承担广色域风险是毫无必要的。

原图信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47
主题: 0
帖子: 9392
注册: 2002年10月
马泽法尔 发表于 2022-10-29 22:50
我没有搞懂你们在争论一个什么东西,工作色彩空间在我理解的话应该就相当于达芬奇里面的DWg工作空间。而这个工作空间它只影响的是我们调色的手感也是也就是调色的细腻程度,我们用一个比srgb更大的色域调色,就是为了得到这种细腻微小的手感,得到这个对数的调色...

你的理解基本正确。有一点要指出来:达芬奇和PS的区别,就是后者讲究色准,有完整的色彩管理体系,会主动调用WIN系统的显示器ICC的设置。如果系统的色彩管理设置正确,显示器ICC设置正确,就相当于每一步都在用达芬奇里最后的“限制色域”在输出。反之,色彩管理不对(包括,但不局限于:WIN的显示器ICC设置问题,PS里的图像文件ICC转换和工作空间不匹配,等等),PS就会得到错误的色彩输出。

而楼主不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色彩管理流程,不明白WIN系统里设置的显示器ICC的作用,所以不光自己的广色域显示器无法正确的显示色彩(无论是sRGB,还是P3,或者ARGB的图像,在他的错误设置的广色域显示器上都有问题)。而且指出他的颜色输出的错误,他还更加“错误”的归因为别人的PS的工作空间不对。logical 编辑于 2022-10-30 19:2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47
主题: 0
帖子: 9392
注册: 2002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0-28 09:57
也就是说,我们的色彩管理的源头,是哪里呢?因为色彩管理的目的是“色准”,这个问题就是“色准”的源头是哪里?现在我们知道了,色准是对“结果”来说的,而不是“素材”。对艺术创作来说,素材颜色不准?没关系,我调整一下。这就是用户讲的,无所谓。

    何不同 发表于 2022-10-06 15:42
    我知道,但是不care...

而对于工程制作的打印输出工作来说,这不是艺术创作。而是严肃的复原拍摄者的“色彩意图”。这才有所谓“色准”的问题。所以,JPG是包含颜色的,虽然有些人标注不清。但行业内一般默认把错误标准的按照 sRGB 颜色处理,而RAW没有颜色,甚至没有原色,他必须获得一个人的确认后,变成 JPG/HEIC 才行。这个人,就是按下快门的人,或者遥控快门的人。反正必须是一个人,而不是相机本身。

你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分不清艺术和科学的边界。色彩准不准,那是科学,科学容不得你这样的“玄学”思维。-- 所以何不同网友在他的贴子里才会把你踢了,你还好意思在这里引用他关于达芬奇调色的“艺术”的说法,来这里掺和色准的“科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3.452
主题: 256
帖子: 18404
注册: 2005年6月
tianman 发表于 2022-10-30 10:01
我看了半天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比如:“而这个工作色域是我们工作的色域。”
比如:“而这个工作空间它只影响的是我们调色...

我也没看懂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31.87
主题: 1
帖子: 9131
注册: 2008年12月
马泽法尔 发表于 2022-10-29 22:50
我没有搞懂你们在争论一个什么东西,工作色彩空间在我理解的话应该就相当于达芬奇里面的DWg工作空间。而这个工作空间它只影响的是我们调色的手感也是也就是调色的细腻程度,我们用一个比srgb更大的色域调色,就是为了得到这种细腻微小的手感,得到这个对数的调色感觉,得到这个人眼的调色感觉,最后一步才是限制色域,我们在达芬奇显示页面看到的是已经限制过的色域,而这个工作色域是我们工作的色域,虽然我们看不到,难道在ps里不是这样吗?而是直接能看到工作色彩空间?因为我没有用过ps,所以我看了半天不知道你们在争论什么。

我看了半天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比如:“而这个工作色域是我们工作的色域。”
比如:“而这个工作空间它只影响的是我们调色的手感也是也就是调色的细腻程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0.03
主题: 0
帖子: 16
注册: 2022年10月
我没有搞懂你们在争论一个什么东西,工作色彩空间在我理解的话应该就相当于达芬奇里面的DWg工作空间。而这个工作空间它只影响的是我们调色的手感也是也就是调色的细腻程度,我们用一个比srgb更大的色域调色,就是为了得到这种细腻微小的手感,得到这个对数的调色感觉,得到这个人眼的调色感觉,最后一步才是限制色域,我们在达芬奇显示页面看到的是已经限制过的色域,而这个工作色域是我们工作的色域,虽然我们看不到,难道在ps里不是这样吗?而是直接能看到工作色彩空间?因为我没有用过ps,所以我看了半天不知道你们在争论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四川省
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45
帖子: 3622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07-23 20:08
数码照相机的白平衡是什么,有人可能会奇怪,色彩管理与数码照相机的白平衡能有什么关系?
.....
所以,色彩管理从RAW就开始了,Adobe的RAW解码,完全遵守了色彩管理的一切原则规定,
....
....
结论,不管意识到了,还是没有意识到,色彩管理始终就围绕在你的身边。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玩数码迟早要与色彩管理碰撞,即使你用sRGB一统江湖,也避不开与色彩管理的碰撞。理解色彩管理的思想,按照色彩管理的规则办事,掌握“指定配置文件”、“转换为配置文件”,能事半功倍。不去理解色彩管理思想、不按色彩管理的原则处理问题、蔑视icc的作用,至少在数码的基本原理上,必然张口就错,贻笑大方。

把色彩管理的复杂性,仅仅的简化为“指定、转化”等色彩配置文件操作,这就像数学就是1+1和乘法口诀。这谈不上错误,可数学还有除数不能为零,无理数必然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些“定论”呢。本来砖家和民科是没有交集的。这个争论的主因,就是“相机设置色彩空间”的讨论。

砖家认为:相机色彩空间的设置是没啥意义的。用户应该放心大胆的设置 sRGB,而要处理广色域,应该要拍摄 RAW 格式,然后在色彩管理操作下,后期处理,并生成广色域的高bit(10bit heic、16bit tiff)这种格式,才能更好的发挥广色域优势。用户拍摄AdobeRGB的8bit JPG文件意义不大,没啥意思。

这个推荐的色彩原理基础就是:RAW没有颜色。假如 RAW存在颜色,那么上述的推荐就是错误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色彩管理的源头,是哪里呢?因为色彩管理的目的是“色准”,这个问题就是“色准”的源头是哪里?现在我们知道了,色准是对“结果”来说的,而不是“素材”。对艺术创作来说,素材颜色不准?没关系,我调整一下。这就是用户讲的,无所谓。
何不同 发表于 2022-10-06 15:42
我知道,但是不care...

而对于工程制作的打印输出工作来说,这不是艺术创作。而是严肃的复原拍摄者的“色彩意图”。这才有所谓“色准”的问题。所以,JPG是包含颜色的,虽然有些人标注不清。但行业内一般默认把错误标准的按照 sRGB 颜色处理,而RAW没有颜色,甚至没有原色,他必须获得一个人的确认后,变成 JPG/HEIC 才行。这个人,就是按下快门的人,或者遥控快门的人。反正必须是一个人,而不是相机本身。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47
主题: 0
帖子: 9392
注册: 2002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0-25 12:46
哈,你戳砖家色弱,你随意,
你永远要记住这点:砖家是专业的,是靠数学的,不是靠色弱。砖家能背“RAW没有颜色、RAW没有色域、RAW没有色彩空间”。你背的出吗?

logical 发表于 2022-10-25 13:10
显示出的颜色转换都搞错了,还好意思说你懂数学?
就你这水平,也就剩下口号嘴炮了

“砖家”嘴里说随意,回头就开始玩举报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45
帖子: 3622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07-06 04:57
我在21楼的那个色域图,右侧的是用爱色丽的彩猴(ColorMunki Photo),DisplayCal校色的结果。
..........
色域空间的映射是个很复杂的算法,理论我知道一些,但没有实际计算过,我估计大部分人也不会算,只是听别人宣传。
颜色准确、颜色好看是一对矛盾,怎么把大色域挤进小色域,是问题的核心。
..................
sRGB IEC61966.2-1、Adobe RGB1998、ProPhoto RGB这样的色域,尽管随便、反复的转换,超出色域的颜色被固定在边界上,反复、多次地转换,颜色损失是固定的,不会随转换次数增加,也没有调整颜色误差的办法。

我在这个贴详细阐述了大色域映射小色域的算法,也算不上复杂。策略都是透明公开的。我都搞不懂,红色字体的推荐是怎么回事?民科的话,慢慢回溯看,真无法看!专业的视频都叫大家小心处理色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色域,选择一个能包含目标空间的最小RGB色域,然后用显示器硬件3Dlut装载这个色域做最大色阶的可调整度。我没见到那个人建议用户随便、反复的转换。
就为了证明自己的研究正确,有必要这么夸口吗?真的不知道,这在专业人士看来绝对是笑话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45
帖子: 3622
注册: 2013年1月
rivershaw 发表于 2020-07-08 04:36
比如模拟输出定为sRGB,校样上能看到的是ProPhoto RGB在sRGB色域里面的颜色,超出sRGB色域的颜色,用色域告警提示。

但是sRGB中超出显示器色域的也看不到,但只要是没有色域告警的颜色,一定可以在sRGB上正确得到。

这句红色字体,就是很明显的误读。这一句是正确的废话,因为 sRGB显示器肯定无法显示超过sRGB显示器。这句话应该这么说:

『以ProPhoto RGB作为工作色彩空间的,如果模拟输出为 sRGB,超过sRGB的颜色用色域告警提示。但是在ProPhoto RGB中超过显示器(sRGB)的色域也看不到。但只要没有色域告警的颜色,一定可以在sRGB显示器上正确看到。』

蓝色就是对红色字体的勘误。如果这样说,摄影师就明白了。原来在ProPhoto RGB的颜色会出现溢出现象,数学思维强一些的网友已经说了这个情况:『某些色彩超出了sRGB色域从而产生了一次色域裁切,让某个色彩渐变的区域变成了纯色区域(142贴)』也就是这些颜色成了溢出的死色纯色。所以,人家会说:『使用ProPhoto RGB做工作色彩空间就等于使用偏色明显显示器的调图(71贴)』。这就是ProPhoto RGB的非可视性。其实Lightroom 就提醒用户:『“图库”模块和副窗口使用 Adobe RGB 色彩空间显示预览。在“修改照片”模块中,默认情况下,Lightroom 使用 ProPhoto RGB 色彩空间显示预览。有时,这些差异会让图像看起来有所不同(存在可视色差)。』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用户用AdobeRGB的广色域屏幕使用Lightroom,那么使用 Adobe RGB 色彩空间预览的窗口,是你实际应该看到的颜色;而编辑窗口是用ProPhoto RGB渲染的,你能看到层次过度,但颜色不是实际颜色。这两者存在色差,这色差就是下面的样子。

对小心处理广色域色彩管理的摄影师来说,你选择ProPhoto RGB,那就你就放弃了“所见即所得”,你需要在打样环节内才能确认颜色。这种“非所见即所得”并不是小心处理广色域色彩管理摄影师的初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47
主题: 0
帖子: 9392
注册: 2002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0-25 12:46
哈,你戳砖家色弱,你随意,
你永远要记住这点:砖家是专业的,是靠数学的,不是靠色弱。砖家能背“RAW没有颜色、RAW没有色域、RAW没有色彩空间”。你背的出吗?

显示出的颜色转换都搞错了,还好意思说你懂数学?

就你这水平,也就剩下口号嘴炮了 logical 编辑于 2022-10-25 13:1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45
帖子: 3622
注册: 2013年1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2-10-25 11:31
看看:你使用自己手里的P3显示器得到的P3色域都是偏色的,还需要再去“臆想”更好的显示器得到更加偏色的ProPhoto?
— 你就说说看:你有本事在任何一个广色域显示器上得到哪怕是正确的sRGB 图像的色彩吗?就你这水平,别说PA 系列,任...

哈,你戳砖家色弱,你随意,

你永远要记住这点:砖家是专业的,是靠数学的,不是靠色弱。砖家能背“RAW没有颜色、RAW没有色域、RAW没有色彩空间”。你背的出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47
主题: 0
帖子: 9392
注册: 2002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0-25 11:21
你就省省吧,你有这台显示器,你不懂怎么做实验,我可以教教你。你和名校毕业的 @雨中赏花 差距就是,人家一下子就能理解“使用PROPHOTO RGB色彩空间调图就等于使用偏色明显的显示器的结果”,而你视之为“臆想”。
你抱着这台 NEC PA系列用得来...

看看:你使用自己手里的P3显示器得到的P3色域都是偏色的,还需要再去“臆想”更好的显示器得到更加偏色的ProPhoto?

— 你就说说看:你有本事在任何一个广色域显示器上得到哪怕是正确的sRGB 图像的色彩吗?就你这水平,别说PA 系列,任何一个几千元就能买来的广色域显示器,在你手里都是浪费
logical 编辑于 2022-10-25 11:4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45
帖子: 3622
注册: 2013年1月
logical 发表于 2022-10-25 11:10
用一堆自己“发明”出来的概念,难怪一个P3广色域显示器正确显示P3 色域都搞不定。
拿物理学家泡利的话说:这种纯臆想出来无法证伪的“理论”连错误都没资格,在科学上根本毫无价值 — it is not even wrong

你就省省吧,你有这台显示器,你不懂怎么做实验,我可以教教你。你和名校毕业的 @雨中赏花 差距就是,人家一下子就能理解“使用PROPHOTO RGB色彩空间调图就等于使用偏色明显的显示器的结果”,而你视之为“臆想”。

你抱着这台 NEC PA系列用得来吗?

这贴,砖家能回复你,你应该庆幸才是。你永远要记住这点:砖家是专业的。stevenkoh 编辑于 2022-10-25 11:2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47
主题: 0
帖子: 9392
注册: 2002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0-25 10:04
目标色域工作空间这方面其实《PhotoShop色彩管理实验》作者和你都犯了“业余认知”的错误。目标色域,是给“别人看的”。而工作空间是“自己用的”。
注意两个措辞:别人看的 vs 自己用的,你们都混淆了。我在《具象化思考“色彩空间”》一文中提出了这个...

用一堆自己“发明”出来的概念,难怪一个P3广色域显示器正确显示P3 色域都搞不定。

拿物理学家泡利的话说:这种纯臆想出来无法证伪的“理论”连错误都没资格,在科学上根本毫无价值 — it is not even wrong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4.148
主题: 45
帖子: 3622
注册: 2013年1月
树下的石头 发表于 2022-10-24 12:43
本就就是如此,“sRGB链路”也好,标准广色域也罢,自校色非标准但能完全覆盖sRGB色域的广色域也可以,目的就是把自己的目标色域的所有色彩正确显示出来就可以。
需要什么色域的显示设备只取决于你的目标色域,而不是工作空间

这方面其实《PhotoShop色彩管理实验》作者和你都犯了“业余认知”的错误。目标色域,是给“别人看的”。而工作空间是“自己用的”。

注意两个措辞:别人看的 vs 自己用的,你们都混淆了。我在《具象化思考“色彩空间”》一文中提出了这个观点,把“色彩空间”具象化思考:
1. sRGB色彩空间,就是艺卓 CS2410 显示器 100% sRGB显示器
2. AdobeRGB 色彩空间,就是 艺卓 CS2420 100% AdobeRGB 显示器(虽然实际才99%)
3. Display P3色彩空间,苹果MacbookPro显示器。或者华为笔记本标称的 100% Display P3 显示器。
4. ProPhoto RGB,想象一台可以输入标准色域参数的理想显示器。假设是NEC PA271W,也就是Logical 自称拥有的那台。
撇开一些的色彩管理设置,我们假象大家都正确设置。那么结果如下,如果我们工作空间选择和显示器一样的色彩空间:

1. 可视色彩空间 sRGB、AdobeRGB、Display P3,我们可以获得“所见即所得”的色彩体验。
2. 非可视色彩空间 ProPhoto RGB,我们可以获得在 NEC PA271W原生色域内的颜色。你很清楚这种体验,显示器会出现不可控的纯色(溢出的死色

想象一下第2种场景,假如我们在一台显示器拥有和 NEC PA271W 一样的内置3Dlut ,但原生色域只有70% sRGB。然后我和NEC PA271W一样的操作,输入sRGB参数。那么存在一个场景5:显示器是60% sRGB,而工作空间选择 sRGB。这个场景5,难道不是和场景4一样“不可视吗”?我为什么如此强调“可视”,就是这原因!因为在这个论坛上,是摄友。他们就需要“可视”。

如果他们用“向右曝光”的话,怎么正确的确认颜色?对普通摄友来说,当然是“可视化色准”!也就是说,
上面这幅向右曝光的照片,摄影师应该“向左拉多少”的问题。在 sRGB、AdobeRGB、Display P3,摄影师能确切的看到自己确认的“红色”。而在使用ProPhoto RGB的场景4,就像一个使用达不到sRGB笔记本调色的用户一样。摄影师无法确切的看到自己确认的“红色”。当然,有些摄影师和码农一样,不需要确切,只需要看层次。这部分人不做色彩管理,就像在笔记本调图一样。

但凡是做了“色彩管理”的用户,他们都希望确切的看到自己确认的红色。行不行是另外一回事,问题是想不想。他们都想的。

所以,这个问题的理解需要一些基本的数学思维。简单说,选择ProPhoto RGB并不是摄影师的自己真正要的选择,尽管他们不自知。错误选择ProPhoto RGB丢失饱和度的,比比皆是,操作风险很大。而盲目推荐ProPhoto RGB恰恰就是数学思维不行,连RAW没有颜色也无法理解。所以,会盲目向用户推荐ProPhoto RGB。

一般我们只向码农的特殊应用场合才用ProPhoto RGB。对于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ProPhoto RGB没有他们的应用场景。

stevenkoh 编辑于 2022-10-25 10:1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7.192
主题: 9
帖子: 4583
注册: 2018年12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0-24 11:25
没有一个人指望因为色准监控的目的而使用Prophoto 所以,大家看着就是打架了。我们折腾复杂的广色域色彩管理,就是为了“色准”。而如果工作空间选择ProPhoto RGB,结果连“色准”都做不到,那么用“复杂的广色域色彩管理”的目的有何在呢?而且这...

本就就是如此,“sRGB链路”也好,标准广色域也罢,自校色非标准但能完全覆盖sRGB色域的广色域也可以,目的就是把自己的目标色域的所有色彩正确显示出来就可以。

需要什么色域的显示设备只取决于你的目标色域,而不是工作空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河北省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447
主题: 0
帖子: 9392
注册: 2002年10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2-10-24 11:25
没有一个人指望因为色准监控的目的而使用Prophoto 所以,大家看着就是打架了。我们折腾复杂的广色域色彩管理,就是为了“色准”。而如果工作空间选择ProPhoto RGB,结果连“色准”都做不到,那么用“复杂的广色域色彩管理”的目的有何在呢?而且这...

只要系统调用的ICC准确,软件设置正确,色准就能得到保证。系统和软件的色彩管理出了错,指望靠工作空间决定,得到的就是之前你这样的,把失真艳俗的颜色当成广色域的色彩表现的笑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回复主题: 相比广色域而言,照片导出到sRGB会失去什么?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