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胶片情怀 [主题管理员:unixguy]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524 回帖:8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9.329
主题: 18
帖子: 230
注册: 2006年1月
  雪景配阳光,绝美,如果没有阳光,那就太难扫了,这些张扫得始终不满意。
  柯达 E100vs 在这种平淡柔光中并不出彩,细节也不好,整体很闷,哪怕是秋天的五彩斑斓的山里也是,但片子本身要比扫出来的细节更好。

  北方吉林、长春、哈尔滨雾凇很多,沈阳很多年难得见一次,有阳光就更难得了,往往刚有阳光,雾凇和薄雪就开始化,根本站不住。北京就更是,太多薄雪。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1212 LJP112-02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Kodak E100vs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1212 LJP112-05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Kodak E100vs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1212 LJP112-08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Kodak E100vs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1212 LJP112-15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Kodak E100vs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1212 LJP112-19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Kodak E100vs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1212 LJP112-20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Kodak E100v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13.428
主题: 15
帖子: 221
注册: 2007年11月
请教,关于 DNG 格式内的红外除尘数据问题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0831 LJP_084-21
Nikon FM3a,Carl Zeiss 85mm f/1.4 ZF,FUJI 200

公司会场,同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0831 LJP_084-22
Nikon FM3a,Carl Zeiss 85mm f/1.4 ZF,FUJI 200

  这些底片扫描完都是手工修复的,包括去划痕和修复镀膜脱落。

  我有一个巨大的痛点,想请教各位摄友:如何找到记录的红外线除尘数据并利用它在 .dng 格式影像上实现除尘?

  如过我想自动修复划痕,就必须扫描成 JPG 或 TIFF 格式,但是画面就不通透,如过扫描成 64bit HDRi  的 DNG 文件,按说是保留了红外线通道的,但是 .DNG 格式在PS 里打开 以后又不是除尘的。

通常RGB 3个通道各16位的话,是48位,Silverfast 里有一个 64bit HDRi 多了一个通道就是保存红外线扫描扫描信息的,但是我在 Camera Raw 里找不到,PS 里也看不到。

  这就导致每次都要在PS里一点点手工去除胶片上的划痕和镀膜损伤,太累了!

  我如何做才能通过某种方式,或者某种软件,让 DNG 原始数据能够按照红外通道实现除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13.428
主题: 15
帖子: 221
注册: 2007年11月
它在向我飞奔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60212 LJP004-27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Kodak GC 400-9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0121 LJP041-8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FUJI 2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0121 LJP041-16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FUJI 20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13.428
主题: 15
帖子: 221
注册: 2007年11月

想谈一谈关于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问题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0120 LJP041-0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富士 2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0120 LJP041-5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富士 200

  以上两幅照片是2007年的一处宾馆※※,我很奇怪为什么不适用爆破以及快速清运的方式,对环境影响和污染最少,整天用机器抡大锤,弄得周围小区烟尘弥漫,噪音令所有居民坐卧不安,好在砸砸停停,不会保持始终如一的高效。前几天底扫时跟朋友聊起这事儿,听了解内情的朋友说,都是必须多少天才可以拆完,快了不行,这样才好有个好的价格,几包以后上边还有足够的利润,另外用人成本低,底下可以压得更低,我听了感到很沮丧,未来很多年我们恐怕都难实现德国样机械铺路,有一会儿百十米的效率,这不是技术的问题。

  我想作为摄影人,如果想拍摄新闻或者纪实摄影题材,是离不开对各种社会现象深入思考的,至少需要知道正反多种角度的观点,而不能只知其一,浮皮潦草。

  作为摄影人,个体,人文摄影题材更多的应该是纪实题材而非新闻体裁,毕竟效率比不上手机,形式胶片不是视频……新闻的意义不大,而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新闻摄影师客观地记录和描述事件,不可以添加观点,应该把评判的权利交给观众,而纪实摄影都是※※的,有浓浓的人文关怀,常常有批判,是有观点的。

  我特别反对像网易那样“做有态度的新闻”,它只能在当下这个时代用新鲜感来博人眼球,就好比把大熊猫跟狐狸杂交,产下的后代继续跟狐狸杂交几轮,最后硬指着这个四不像说大熊猫长得比较苗条一样,不能这样做。之所以这种新闻存在,是因为我们的大学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取消了逻辑课,在信息既发达又封闭(你们懂)的当下,大多数人仍是不会独立思考的,为了迎合这部分用户而做这样的行为,剥夺了公众的评判权,一旦这种观点失控,成为工具,对社会来说就会又是一个信息、思想和教育的悲剧。

  所以,作为摄影人,区分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其实已经不仅仅是摄影本身的事儿了。另外大家扪心自问,已经有多少年没见过真正深入的,具有批判性的新拍摄的纪实摄影专题展了?

  我们通过媒体最多看见的几类中有一类就是,比如动车上吸烟,被列车员抓住道德制高点一顿训斥,所有网友都充分利用这个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机会,却很少有人思考,作为文明人,即便对方不得体,从道德和教养上,从小到大是谁告诉你你忘记自己的服务身份,把对方一顿训斥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行为?是一个文明人应该做的?难道吸烟真的不对么?任何人只要不影响他人,他有他的自由,至于吸引影响别人,为什么?为什么日本高铁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满足烟民的需求,能吸烟而不影响他人,我们的高铁票价在人均收入占比中比例这么高,我们却只做了表面能看到的豪华,在细节上完全缺失了对人的关怀,比如座位的空间密度,过去70年我们就没真正舒适过,比如吸烟,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上很多事物都是在有面子的华丽外表下缺乏对人文的深切关怀呢?比如食品,比如……

  如过我在现场,我可能会把这些镜头拍下来,当下会有人认为这是非常平庸,甚至毫无亮点的题材,批评抽烟的人不对么!但是没有那种情感冲击啊!也许过几十年,社会文明了,大家才会看懂,一个鼓舞人员由于自身认知的时代制约,可以有机会颐指气使一下绝不放过,众多网民也是庸庸碌碌,如此野蛮……

  我不知道当下纪实摄影应该如何发展,老一辈摄影家拍了很多题材,炒冷饭不是真正的艺术家的作风,如果你又有效率有深刻,那大概率会消失,所以可能未来十几年,真正深入思考社会问题的纪实摄影的走向是隐晦和深刻,如果还有的话。

  深夜无眠,四十岁以上的摄友共勉!(人说四十不惑,我不敢奢望有过大年龄差的兄弟们能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13.428
主题: 15
帖子: 221
注册: 2007年11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6.11-12 LJP037-24
Nikon FM3A,Carl Zeiss 85mm f/1.4 ZF,Kodak GC 400

  本来是很温馨的照片,光线也非常理想,又是蔡司,但是总觉得色彩干巴巴的,应该是负片冲洗的缘故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6.11-12 LJP037-24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Kodak GC 400

  清晨有薄雾,天空全是漫射光,但阴影部分还是比较暗,本来应该色彩凝重,这一卷冲洗得真是不好,大部分负片冲洗都非常糟糕,包括认识的朋友开的重印社,药液都是超过标准次数的反复使用,然后再加热使用,我去了听给面子,再兑一点新鲜药液再使用……唉!

  后来一些年,我跟我老师在冲洗 4x5 和8x10 时,我们按照博物馆收藏级别做品控,药液从来都是用一次就扔,影像品质极好。早年也有幸遇到过两次次药液质量好的时候,负片的整体色彩让人满意得无以复加,只是冲洗机卷轴太脏,片子划痕严重,跟砂纸打过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13.428
主题: 15
帖子: 221
注册: 2007年11月
  才想起这个号的密码,之前用这个号发帖好了,对他人来说,网名的理解成本低,不累。

  之前研究过很多种彩色转黑白的方式,比如 各种情况下通道混合器该怎么混,Lab模式提取 L 通道,CaptureNX2里转黑白,也许是学艺不精,也许修女性朋友的照片较多,总会下意识地提亮面部,结果总感觉彩色转的黑白,过于糖水,总是缺乏一种力量感,还是喜欢黑白胶片直接拍摄的效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605-06 LJP021-02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Lucky SHD100New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605-06 LJP021-02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Lucky SHD100New

  紫光7200ICE 扫黑白,是无法使用红外线除尘的,我没用过其它底扫,恐怕都如此,黑白底片的卤化银乳剂会阻挡红外线光束。红外线划痕和灰尘去除导致黑白底片出现伪影,可能表现为几何图形。或有对比度的边缘变得模糊。因此,SilverFast 无法使用它来修正缺陷。可以改用基于软件的 SRDx 去除刮痕和灰尘功能,我没试过软件的,SRDx 应针对每幅图像单独设置。为了最大化保存细节,我一般都按彩色负片的方式扫描成 48bit HDR 的 DNG 格式,在PS的 Camera Raw 里转黑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3.158
主题: 9
帖子: 1411
注册: 2023年6月
unixguy 发表于 2023-10-15 18:54
  没明白您的意思,看测光表加上经验调整不就行了?出了个人失误,从来没遇到过任何问题呀?
  测光表不用说,补偿规律也不用说,具体尺度是个经验问题,你可以这么做:
  如过是我所理解的正常拍摄机内测光,你要熟悉你的器材,熟悉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早年我用...

感谢,您回答了非常详细专业,等有时间照您的方法一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19.329
主题: 18
帖子: 230
注册: 2006年1月
peter327 发表于 2023-10-15 16:58
请教下反转片测光,有没有好的方法

  没明白您的意思,看测光表加上经验调整不就行了?出了个人失误,从来没遇到过任何问题呀?

  测光表不用说,补偿规律也不用说,具体尺度是个经验问题,你可以这么做:

  如过是我所理解的正常拍摄机内测光,你要熟悉你的器材,熟悉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早年我用尼康的数码单反练习曝光基本功(必须是数码的,你能立刻看到无干扰的结果),在复杂光线条件下,比如林间,有阳光透过树冠投下的光斑,很亮,有阴影区,很暗,你必须做到根据画面的明暗比例,瞬间估算一个曝光补偿值,达到自然反应的程度,其精准度要能适用于拍反转片,如果你用※※重点测光的老相机,你就把数码相机设置城※※重点测光,并且※※区域范围跟你的胶片机尽量一致,然后练直觉反应。

  另外,早年用胶片机的时候,我自己是这样练的,我在兜里随时揣个绳儿,上边打一些结,无论都到哪都可以掏出来双手拉伸一比量,就是85mm 的视角,多大距离可以拍多大范围,当然,镜头的夹角端点实际在双眼后边一段距离,但肯定比双臂夹角远远靠前,所以双臂一伸只是大概,有误差,所以你只能大概齐,一段时间感觉就有了,非常快。

  我会根据阳光16法则来修正看所谓标准亮度是多亮,不同的维度阳光是不同的,所以阳光16两端可能要有些修正,你要熟悉你所在城市的不同情况大致亮度,顺光、侧光、逆光的差,一些小的空间,比如书报亭(现在可能都没了)里边外边的曝光差,在窗户边边上跟外边的亮度差,窗边和距离窗边半米,1米,1.5米,2米的亮度衰减,透明玻璃和宝石蓝玻璃的区别,单层,双层的区别,在公交上床边和中间的区别,地铁的标准亮度,舞台的标准亮度……

  这些不能使你直接用于反转片,他们无法提供精确测光,黑白,负片大质都没问题,但是却可以给你提供非常娴熟和敏感的感觉,用于各种情况下的自动测光修正,甚至可以补偿到非常精确,这是有利于你反转片拍摄的,看似很难,这是基本功,可能很少有人这么练,但绝对受益匪浅。

  唯一的麻烦事这都是一种感觉,就跟核查一下子喝出年份一样,不难,很快,但需要长期维持,一段时间不练会生疏。

  没能精确把握您的意思,但处于效率,不等您回复了,基于您的问题的可能性,想到的就这么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19.329
主题: 18
帖子: 230
注册: 2006年1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9.03-05 LJP138-22
Nikon FM2,Carl Zeiss 85mm f/1.4 ZF,Kodak E100vs

  人造光弱光环境 Kodak E100vs 暗部红色很重,包括肤色,是尊重胶片的表现还是准尊重记忆中的真实,这张片子令人很纠结,稍微加亮了暗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90509 LJP_141-29
Nikon FM2,Zeiss 85mm f/1.4 ZF,Fuji Superia 200,叠片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90509 LJP143-05
Nikon FM2,Zeiss 85mm f/1.4 ZF,公元FP100

我们对比一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公元黑白胶片是我自己冲的,用的派森的成药,都说那个药颗粒很大,当时还不太懂,也没看配方,洗完确实颗粒挺大,但没关系。
负片是富士 Fuji Superia 200,叠片了,废片,但很有特点,上面大约是 3600dpi 原大局部的样子。

  同样的镜头。黑白那个虽然颗粒大,如过是7200dpi 100%显示,就像粗砂粒铸成的人像,但是非常有立体感。富士的负片放大看同样明显颗粒,但是看全图就感觉很细腻,像是细沙糊在毛玻璃上的图像,描绘图像细节丰富,但不知为什么,就是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主题帖的那两张大象滑梯的富士负片就是如此,细节丰富,缺乏空间感。

  而反转片就不一样,细腻不说,空间感、立体感特别地好,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肯定跟工艺、镜头有关,至于色罩,我听怀疑的。

  都说Kodachrome 这种外耦染色的比 E6 这种色彩、空间感、立体感好,所以应该跟不同工艺色彩的微妙表现有关系。

  跟镜头自然有关,早些年无忌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德味儿,因为不明显所以才争论不休,后来我用8X10的时候,发现什么空间感,空气感,德味儿,一切都近在眼前,非常强烈。

  问题是同样镜头呢,我不知道跟色罩和软件算法有没有关系,不管在哪冲洗,怎么拍,我都发现手头的负片不如反转片空间感好,因为用底扫时我发现 Silverfast 8 Ai Studio 的算法有问题,直接出 dng 和无论有没有人为调整参数的JPG直出通透感差别很大,不知道去色罩过程中算法到底影响多大范围,影响哪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3.158
主题: 9
帖子: 1411
注册: 2023年6月
unixguy 发表于 2023-10-15 16:26
2007.11.3 LJP_101-18
20071014 LJP109-29 本溪关门山
20071014 LJP109-30
20071014 LJP110-30
以上均为 Nikon FM3A,AF 24-85 f/2.8-4D IF Micr...

请教下反转片测光,有没有好的方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浙江省
泡菜
泡网分: 19.329
主题: 18
帖子: 230
注册: 2006年1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11.3 LJP_101-1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1014 LJP109-29 本溪关门山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1014 LJP109-3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1014 LJP110-30

以上均为 Nikon FM3A,AF 24-85 f/2.8-4D IF Micro,Kodak E100v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19.329
主题: 18
帖子: 230
注册: 2006年1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11.3 LJP_101-18
Nikon 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IF Micro,Kodak E100vs

  本溪桓仁五女山,海拔只有八百多米高,下边是湖水,十一前后水汽上升遇冷极易形成云海,据当地人说这是“辽宁最适合看云海”的地方,这只是当地的说法,千山更好。

  凌晨3:20出门,旅店老板叮嘱各种左拐右拐,岔路很多,看着山走就不会出错,问题是那是白天!晚上出去连路灯都没有,纯黑灯瞎火,2007年那会儿也不是智能手机,手头也没GPS,看见三辆北京的牌照,想必他们认识路,结果他们明显迷路了,于是……跟着走的我们就也迷路了……
  历尽坎坷进了山门,北京的车也不知道迷到哪去了,窗外漆黑一片,走着走着前灯照亮的地方好像扬起很多尘土,同行的兄弟说那是云,隐隐约约有些牌坊样的东西,四下里一点声音都没有。
  我问他:“如果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会来这个地方吗?”
  “绝对不来!”。
  半山停车开爬,在车灯的照射下周围一片黄色的浓重的云雾,能见度非常低,五六米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路旁依稀有些木头小房,感觉和跟游戏《寂静岭2》里一摸一样。
  我首先想到的是片头,男主角James从洗手池抬起头,布满灰尘的破烂的镜子中映出James那张英俊而疲惫的脸。他自言自语:“Mary,你真的在这里吗?”走出公厕,在栏杆边回想这一切事情:我收到了一封Mary的来信,上面写着,“在我漫无边际的梦中,我见到这个小镇--寂静岭,你答应我哪天要再带我来,但是你没有实践诺言,现在,我独自一个人在这里,在这个老地方......等着你。”可是Mary在3年前就因病去世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小镇充满了我们的回忆,到处都是他们熟悉的地方,是在望湖公园吗?“我们曾经坐在板凳上,一整天看着湖水……”)
  不知他是否玩过,我说感觉很想寂静岭并且给他讲恐怖小镇时招来对方强列不满,明显是害怕了,还企图用上大号拖延时间 ^_^
  我觉得寂静岭的故事非常独特、浪漫,应该是一部心理学小说。
  夜里在林子里走非常“过瘾”,也许是各种啮齿类小动物,反正就是周围不停地有人走的窸窣声,有同伴在当然不害怕,但是如过你的同伴已经很害怕了就另当别论了,反正就是伸手不见五指,你感觉周围都是“人”或像人的东西……
  随着天色渐亮,路上不少美景,比如太阳在湖面上面,云海下边,我们在云海上边,云海中有一块钻石那种类似三角形的红宝石闪闪发光,后来才知道是云海的空隙露出的日出阳光照射的一小块儿湖面,都使用数码拍的,就不在这里上图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19.329
主题: 18
帖子: 230
注册: 2006年1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1.6 努尔哈次·福陵
Nikon FM3A,Nikkor AF 24-84 f/2.8-4D IF Micro,Kodak E100vs

  一男孩儿、一女孩儿,两人蹲在108蹬台阶两侧,沉默不语,可能对他们来讲是“危机四伏”,我看了不免会心一笑,我们年轻时候不也无数次这样过么!

  看体态,应该是有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产生了分歧,大概率是在女生这边产生的,可能是女孩无心做错什么,可能是女方家里嫌弃小男孩什么,也许是另有他人展开追求……无数可能。

  小男孩也许有点固执,也许觉得应该做出抉择,小女孩只能沉默,但看体态略微倾向于右,又止步不语,又想说话不敢说,或不知从何说起,像个被欺负的孩子,备受委屈,等待结果出现,又心存希望。男孩看似态度坚决,女孩看似接受一切,但双方又不想走到那一步……

  我看了不免好笑,作为路人甲,按照剧本又不好抢戏,如过这时候我引火烧身,他俩同仇敌忾,问题应该一下子就解决,但是我不是赤手空拳,风险未免略高,关键是我犯不上啊!:)

  希望他们俩别因此错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19.329
主题: 18
帖子: 230
注册: 2006年1月
unixguy 发表于 2023-10-13 21:50
  有一部电影很有意思,叫《柯达克罗姆胶卷 / Kodachrome》 (2017)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1349343/
  讲的是柯达公司宣布停止提供柯达克罗姆胶卷的支持服务,位于美国的世界上最...


关于柯达克罗姆胶卷

  我只冲洗过135和4x5的黑白胶片,对那种 “迫不及待跑到暗房里,等待‘奇迹’出现那一刻,是只属于那个时代的乐趣 深有体会。虽然反转片要送去冲,但等待是一样的,尤其是取到片子看之前那一刻,心内有小小的波动。

  不管我使用柯达、富士、伊尔福还是乐凯、公元,我们都要感谢伊士曼,感谢他发明了胶片。柯达曾经一度是“摄影”的代名词,它曾经耀眼得像照相机里的徕卡,像今天的苹果,我查了一下资料,汇集如下:

  柯达曾经有无数的高光时刻,其中跟Kodachrome有关联的:

  1880年伊士曼发明了干版配方;

  1888年推出了简易相机,至此,柯达开启了新的影像时代;

  1929年推出世界第一盘为有声电影设计的彩色胶片;

  1935年发明了柯达克罗姆胶片,仅供16毫米摄影机使用;

  1936年制作出35毫米反转片和8毫米家用摄像机胶片,当年《泰晤士报》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谈及这卷神奇的Kodachrome:“它有五层色彩涂布,这使其颜色浓艳无比”。

  1942年,推出全球第一卷彩色胶卷;

  柯达克罗姆的工艺流程非常复杂,且对品控要求极为苛刻,一度胶卷必须送回柯达公司冲洗,购买胶卷就包含了冲洗费用。

  因为其独特的胶片结构和冲洗工艺,造就了柯达克罗姆绚丽的色彩。三染料单独后期染色,这也是柯达克罗姆立体感为什么明显强于E6工艺的幻灯片的原因。颜色与各方面都因素有关,拍摄环境,药水,冲洗流程的工艺控制等等。

  在刘涤民先生编著的《彩色照相基础》增订本中有过这样的描述:

  “外偶型的彩色反转片乳剂层中不含成色剂,所用扩散型成色剂溶于彩色显影液里,经拍摄和首次黑白显影以后,分色曝光、分色显显影,三个感光层分别染上青、品红、黄色染料,从而形成彩色影像。外偶型彩色反转片虽然其洗印加工复杂,要求精度高,难以控制,但由于它具有很高的色纯度和饱和度以及优良的分辩力,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何一款内偶型彩色反转片能与之匹敌。”,此外Kodachrome(柯达克罗姆)粒子细,从而使得影像的解像力高、锐利度高,透明度也高。更为一提的是Kodachrome(柯达克罗姆)在黑暗中的保存,在这点上或许也和他的冲洗工艺不无关系,普通E-6工艺冲洗的反转片大多在10年左右色彩便开始发生变化。而Kodachrome则可以保存75到100年而不退色。这是多数反转片所难以企及的。

  后来由于反托拉斯法案,柯达才提供技术成立第三方的冲洗店。现在网上有一些冲洗完的带框的柯达克罗姆照片底片出售,据说美国冲洗的整体都要比欧洲的质量好很多,第三方冲洗的质量扔赶不上柯达。只是网上卖的这些底片大概率不会有特别精彩的片子,而且受限于拍摄时的光影,未必能清晰地感受到柯达克罗姆的独特色彩,没有多大价值。

  很多年前特意买了一卷老的 Kodakchrome 收藏,后来送给了一个朋友,之后又买了一卷。1992年5月过期的,留个纪念。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作为摄影人有这么伟大的胶片竟然无缘尝试,真是遗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19.329
主题: 18
帖子: 230
注册: 2006年1月
  一个朋友问我景深的问题,我说你得根据你最终是怎样的观看方式来确定前期拍摄的镜头选择和光圈设计,比如你冲放多大,距离多远观看。

  特定大小,特定观看距离才能知道你能接受的弥散圈是多少,才能知道前期景深应该放多大;特定大小,特定距离,同步焦距的镜头拍摄带来的观看时的临场感是不一样的。

  好像是别莱利曼的书里探讨过这个问题,过去定焦镜头的摄影机拍摄的电影,现场会有一个特定的位置,用一只眼观看可以有最佳的立体感,立场感。

  我说你自己拿俩玩偶拿镜头拍一些,结合光学公式,在大屏幕上慢慢看就有体会了。

  说完正经的,我一看手头称得上玩偶的东西就一个,是这个CS小人钥匙链,兄弟我有二十多年的CS军龄,2001年或2012年开始玩CS,二十年前带着女友打CS时买过两个玩偶,一警一匪,她留个警,我拿个匪,看着手头这小东西,忽然灵光乍现,问景深问题的这个朋友,前几天帮她冲洗了一些照片,还是本市比较好的冲洗店,结果色彩这个晦暗肮脏啊!她没看上,我就拿来一张剪下眼部贴在CS 钥匙链上……

  照片是一本正经,脸部微侧,没想到剪下来竟然是这个效果,这眼神儿,笑死我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要是能找到和样的小东西,多买一些,把朋友们的眼部缩放到合适大小一并输出成照片,减下来一贴,设计个好玩的剧本,摆一些场景一拍,岂不可以做一个属于朋友们的搞笑漫画?就是大多表情都太正经了,眉飞色舞才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19.329
主题: 18
帖子: 230
注册: 2006年1月
午后的普洱 发表于 2023-10-14 20:46
那么为什么 用扫描的办法得到的鸽子是毛茸茸的
而用数码相机拍出来的却不是呢 ?
其实 这个说法也不完全对
数码相机也可以拍出毛茸茸的鸽子!
20年前仙那开发的数码相机已经可以拍出毛茸茸的鸽子
不过那时候数码相机采用的就是扫描的方式
一张照片成像...

我明白您的意思,受限于技术的时代性,当时 很多东西可能会改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泡菜
泡网分: 14.097
主题: 8
帖子: 603
注册: 2007年3月
精彩的好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陕西省
泡菜
泡网分: 2.317
主题: 45
帖子: 1862
注册: 2022年4月
午后的普洱 发表于 2023-10-14 20:16
看了胶片才知道什么是毛茸茸的鸽子
这话 对其实也不对!
首先观察的是扫描得到的数码影像
数码影像在传统的印刷行业多少年前已经成熟
用扫描或者电分得到的图像和现在用数码相机拍出的图像其实是两个概念
如果你认真观察的话
你会看到 扫描出的图像鸽子也...
那么为什么 用扫描的办法得到的鸽子是毛茸茸的
而用数码相机拍出来的却不是呢 ?
其实 这个说法也不完全对
数码相机也可以拍出毛茸茸的鸽子!

20年前仙那开发的数码相机已经可以拍出毛茸茸的鸽子
不过那时候数码相机采用的就是扫描的方式
一张照片成像要花几秒甚至更长的时间
因为不实用最终得以淘汰。

那么问题就来了:
我们能不能用现代的数码成像方式来得到毛茸茸的鸽子呢?
我猜也是可以的
不过这个还得等
当今的数码成像技术严重依赖芯片和电脑的运算速度
说一千道一万
把超超超高速电脑塞进巴掌大的机器挑战巨大
速度上去了,毛茸茸的感觉才能实现
即使相机的像素只有1千万!

希望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用上这样的机器,
拍出这样的图片!
午后的普洱 编辑于 2023-10-14 20:4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加拿大
泡菜
泡网分: 2.317
主题: 45
帖子: 1862
注册: 2022年4月

unixguy 发表于 2023-10-14 15:01
  您能喜欢我非常高兴,我是理工科生出身,文笔不好,经常平铺直叙,听到别人的鼓励就总会觉得惭愧。
  急于出掉胶片相机的事儿,我非常理解您的选择,我们年龄应该差不多,或者您年长一点,大家都是从年轻时候走过来的。
  现在回想过去,很多时候我们都过于匆...
看了胶片才知道什么是毛茸茸的鸽子
这话 对其实也不对!

首先观察的是扫描得到的数码影像
数码影像在传统的印刷行业多少年前已经成熟
用扫描或者电分得到的图像和现在用数码相机拍出的图像其实是两个概念
如果你认真观察的话
你会看到 扫描出的图像鸽子也是毛茸茸的。

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说法
你可以翻一翻原来的那些高素质的话册。
20年前的 高素质画册基本上全是使用反转偏拍摄
然后在再电分印刷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 反转片电分之后的鸽子和
我们直接用数码相机拍出的鸽子不一样了呢?
也就是说大家经常问的那个问题
数码相机直接拍到的图像和电分扫描出来的图像都是数码图像
为什么效果却不一样呢?

20年前当数码大潮来临时
我是既兴奋又期待
我曾经幼稚的认为数码相机得到的图片可以完全替代胶片产生的影像
认为终于可以不受那些粗制滥造的反转片冲洗公司的气了。

事实证明我过于乐观了。
午后的普洱 编辑于 2023-10-14 20:1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加拿大
泡菜
泡网分: 19.329
主题: 18
帖子: 230
注册: 2006年1月
duoduobear 发表于 2023-10-13 22:40
楼主写得很好,感情真挚。
楼主2006年开始使用胶片拍摄真是够晚的,但也不算很晚。当时正是数码和胶片摄影的过渡期。我的胶片器材就是2006年卖出的。也是2006年买的数码单反相机。在之前也是买了数码相机,是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都拍。而那台数码相机让我不...

  您能喜欢我非常高兴,我是理工科生出身,文笔不好,经常平铺直叙,听到别人的鼓励就总会觉得惭愧。

  急于出掉胶片相机的事儿,我非常理解您的选择,我们年龄应该差不多,或者您年长一点,大家都是从年轻时候走过来的。

  现在回想过去,很多时候我们都过于匆忙,没有细细品味很多事情。从商业角度,面临时代变革,你和您的朋友都很敏感,如果是销售器材,及时转行拥抱未来是对的。但是关于选择,现在我们就不会那样匆忙了。

  之所以老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想是因为人们总是通过各种经历来丰富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被种种变化所改变,逐渐去发现那些对自己来说真正的美好和价值,当观念变了,形式就重新逆转了。

  所以很多时候,面临选择的时候,我都会犹豫,我会深入思考背后的逻辑,什么才是价值,权威、大众和流行趋势是否是对的。

  之前小区有人家装修,扔掉了很多老的实木家具,我一看,正在努力的用密度板打一些箱柜,如过对方能深入了解一下家具和设计领域,可能就不会这样做了。当然,材料只是一方面,至少家具上,材质和设计缺一不可,老实木家具,设计未必优异,但如果对方子这个领域深度研究和思考,在经济不能支撑全部更换成名家设计的实木家具的时候,至少可以看一下他们是否有改造的空间和余地。

  在五棵松听陈曦(无忌阿西)讲胶片和数码的区别的时候,他说过一句,“看了胶片才知道什么叫做毛茸茸的鸽子”,数码上是不一样的,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知道胶片和数码的表现形式哪些差别造就了这个事实,是数码相机像素扔远远不足么?是像素排列是整齐的而不是均匀弥散分布造成的么?是算法么?

  如过是有待技术进步,比如更高密度的感光元件,更好算法,那可能就是几年就能大幅改善的问题,如果是跟胶片比,当下数字记录形式的范围十分有限,而这种有限,当胶片底扫数字还以后,受限于扫描设备的记录形式,受限于显示器的显示原理,差别根本看不到,那可能就不是短期能改变的了,那我就会选择保留胶片器材。具体哪些舍弃,那些保留,就是前边聊过关于“价值”,相对具备时间更就行,很难有更新的形式或技术来升级,这些东西在这个形式上已经发展到头了,相当于书籍作者已身故,不会再改版了,材料和介质上时间耐久,这点电子产品一般都不行。所以现在很多人才炒FM2,我想说的是,年轻时候不算,到了咱们这个岁数,无论是过去的东西还是未来才会出现的东西,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想透的事儿,过了四十就不再迷惑了。

  这种想法让人很孤独,我身边的家人、朋友,绝大多数人从不深度思考,很多事情就会有分歧。

  很多人,包括厂商,当年描述胶片时说某种反转片,比如 Kodachrome 相当于2000万像素的信息量。胶片忠烈丰富,除了厂家没有谁知道特别深入的数据,我以下说的信息来自于伊尔福厂商工程师,我老师告诉我的,他本人去伊尔福交流的,当时我们用的胶片(年头太久我记不清了)是扁平化结构的乳胶颗粒,具有XX的优势和特征,只有XX的药液才能把它的扁平化结构打开,达到所有胶片中最顶级的品质。那种胶片,每平方英寸大约有四亿乳胶颗粒……

  我想知道:

  这四亿乳胶颗粒跟四亿像素一样么?如过一样就意味着135底片包含6亿独立像素颗粒。数码相机还得发展很多很多年才能赶上。

  肯定不一样啊!因为他们不是横平竖直整齐排列啊!

  可是不横平竖直又怎样呢?每一个颗粒都会感光,在一个有厚度的立体空间中立体排列的颗粒,其视觉效果跟横纵平面整齐排列的颗粒,其表现力会有哪些差别呢?

  如过很多颗粒的集合来当做一个像素,比如10个相邻的颗粒当做一个像素,那不就是6000万像素么?这样行么?

  当初在杜斯特放大机上放大4x5胶片的时候,对焦精度可以达到乳胶颗粒级别,我们会先用颗粒放大镜去观察相纸位置能否看到清晰的乳胶颗粒,这说明对焦准确,如过当时能改造一下颗粒放大镜,进一步放大颗粒,也许就可以做个三维模型,来观察跟数码在构成影响方面的视觉体验差别。也许就能理解陈曦说过的“毛茸茸的鸽子”的底层逻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颗粒放大镜

  我始终觉得只有把这些都充分实验,研究透了,才能理解胶片和CCD/CMOS的成像风格差别,另外还有色域空间,始终没有人给出说法,数字领域,通常是在某些显示器,过去是CRT显示器时,三菱和索尼都说过自己钻石珑和特丽珑显示器荧光粉的色域问题,进入LCD显示器时代,苹果说过自己显示器的色域范围和表现能力,但我从未听过胶片厂商给出胶片上色域表现能力的一个可量化的说法或标准,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望了解的网友给个答案

  我想以上这些点都考虑到(乳胶颗粒数量,颗粒的空间构成,染色方式,色彩表现范围),才能真正了解胶片和数码的区别。知道还有哪些空白之处亟待技术进步,知道如何做选择。

  做事情不就应该这样么!

  对这些问题放不下是因为心中始终有一根刺,我用过非常好的显示设备,CRT时代,我用的是SUN的图形工作站显示器,三菱钻石珑显像管,两条阻尼线,我知道在此之上还有一种更加广色域的显示器产品,应该是顶级产品。在LCD时代,我用的都是苹果设备,用数码相机,又完全规避了,不规范冲洗流程的干扰,但是为什么我总觉得光影效果总是差很多呢?早期以为是因为自然界光线可以亮到晃眼睛,而显示器不会(电视有可能),是这种有限的亮度范围限制了真实光感的传递,再加上显示色域问题(所以前文我说幻灯效果好接近真实时说“用光生成的东西必须用光来还原”),可是真的是这样么?到底还有什么原因?

  回到主题,也许这些问题没有机会实验探索,短期内不会解决,但如过再次面对数码、胶片器材的选择,当然以后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希望朋友们都能做出超越时代限制的,长远看最优的选择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子版版主
泡网分: 94.112
主题: 1024
帖子: 25875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楼主写得很好,感情真挚。
楼主2006年开始使用胶片拍摄真是够晚的,但也不算很晚。当时正是数码和胶片摄影的过渡期。我的胶片器材就是2006年卖出的。也是2006年买的数码单反相机。在之前也是买了数码相机,是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都拍。而那台数码相机让我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实时性不足,反应慢,这台数码相机不能更换镜头,虽然有十倍的变焦比也不能满足我的需要。当年买数码相机时就对数码单反相机种草了,而数码相机主要是给媳妇用,而我有胶片单反,所以就没有购买数码单反。2006年儿子出生,我感觉到是需要一台数码单反相机了,经过媳妇的批准,去五棵松采购了一套,还买了不少附件。然后立即把手里的胶片器材售出,我知道这要抓紧时间出售,越早越好,当时我周围朋友卖出各自的胶片设备了。知道晚了就更难卖了。而一位朋友买了佳能20D数码单反相机后,也买了一台美能达X-700胶片相机,他说他发现拍胶片也很好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美国
泡菜
泡网分: 19.329
主题: 18
帖子: 230
注册: 2006年1月
  有一部电影很有意思,叫《柯达克罗姆胶卷 / Kodachrome》 (2017)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1349343/

  讲的是柯达公司宣布停止提供柯达克罗姆胶卷的支持服务,位于美国的世界上最后一个冲洗柯达克罗姆的店即将停业,一个成名已久的老摄影师想赶在停业前把找到的最后的柯达克罗姆胶卷送去冲洗,他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在家庭生活中被亲朋认为是一个混蛋,为此他的儿子还跟他断绝了往来,他身患重病,必须得有他的贴身护士陪同,护士和经纪人尝试去说服他儿子陪他走一趟,经过各种碰撞以后,他的儿子和护士陪着他踏上了告别胶卷之旅……

  剧情冲突的需要,每个人都面临自己的生活危机,但是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的规律

  我们终将老去,成为别人眼中上一个时代的老古董甚至老顽固,我并不为成为这样的人而感到不安,我有也许对世界并不重要,但对我却有某种意义的、我需要坚守的东西,他人跟我们必然面临差异,那就要看双方是否愿意互相理解,如何理解了


  有几个场景和镜头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第一个是在路上,在红色敞篷跑车里,他儿子驾车,女护士坐在副驾驶,老头儿一个人坐在后排。
  他跟护士说:“佐伊 把那玩意儿给我可以吗?”,接着把他儿子用来导航的手机扔出窗外。
  他儿子说:“你他妈的干什么?我们要横穿半个美国呢!”
  他说:“没错,我不想让这个机器人在我耳边哼哼唧唧的,把我引到什么荒凉的洲际公路上去。我们有一周的时间到达堪萨斯,我们要走风景最美的路线,我们要用这张地图,记得地图是什么吗”
  接着,他说:“音量调大一点,好吗,佐伊?爱死这首歌了!"
  然后他儿子不出磁带扔到了窗外
  ……

  很遗憾,歌词只有一句 “You've already burned it down / 你已经把它烧毁了”,我没听过,哪位朋友知道请给科普一下!

  灵光一现,是不是跟 Kodakchrome 有关的歌曲啊?记得保罗.西蒙唱过一首关于柯达克罗姆的歌曲,据说在美国七十年代脍炙人口,我记不住词,特意查了一下,不是他的歌【注1】,此外关于柯达克罗姆,还有两张专辑【注2】及本片的OST叫《Kodakchrome》【注3】

  第二个镜头是路上邻车一个小女孩把头探出窗外,老摄影师举起相机拍摄,然后微笑,然后分别,对于某些人来讲就是偶然一瞬,一个小插曲,甚至都谈不上,很快忘记,只有摄影师,对他们来讲是不一样的,事后冲洗底片,看片,放大照片,看照片,多年以后指着这张照片说,当时在路上,我看懂一瞬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第三个镜头是在路边休息,老头换胶卷,不小心掉到了地上,他儿子替他捡起来,对于他使用这么麻烦的相机表示不理解,但又完成了和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儿子:如果你用数码相机的话,那么我们会少很多麻烦。
  父亲:你有摸过假胸吗?
  儿子:什么?
  父亲不管它看起来有多好,你摸到的都不是真的。现在人们比以前更爱拍照了,很多很多照片,但是没有了投影、冲洗,他们只是数据,电子灰尘而已,多年以后 人们掘地三尺,也不会发现任何照片了。没有我们的身份信息 生活记录……
  儿子如果你不亲眼去看,那手工艺品的意义是什么?
  父亲:你还是在说胶卷吗?

  第四个场景是他们到达冲洗店后,当然,先是备店员姑娘拒绝,之后是被老板热情接待,接着被国家地理的很多职业摄影师簇拥,他的儿子怎么都想不到父亲在这个圈子有如此崇高的地位,这种事情都是让人看得情绪饱满的,但我印相深刻的却是之后老人关于得失与时间的感悟。

  他在阿富汗片子被拒绝了,“按照剧情逻辑”,看样子应该是拍了有一定深度的照片,不被当时的观念或者形势所接受,他不这样看,他知道自己做的额事情的意义,知道自己工作的价值,所以不会为外界所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女编辑:我们一群人刚刚正在讨论你的阿富汗系列片子。
  男摄影师:你能相信他们居然要放弃它吗?你一定很生气吧!
  老人:不,不是这样的,我只是有点感伤,但是你知道的,只是时间的问题。你知道的,哦,天啊!我们都如此害怕时间的流逝,一些事物到来、一些事物消失。这就是为什么有摄影师,我们生来就是是世界的记录者,我们通过摄影来让时间停下、使瞬间变为永恒、使人性有形,我想这大概就是艺术的定义。

  我们这一代人(范围略宽)跟着无忌一起成长,刚开始这一代人玩摄影,无忌都是摄影论坛,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人收入提升,无忌出现各种玩主论坛,早先那些人很多都一年过四十,甚至五十,人说四十不惑,网络上各种观点这么喧嚣,到处都是噪声的时代,朋友们,你们看懂了什么,未来会坚守什么?

【注1】

Kodachrome

Paul Simon / 演唱:保罗.西蒙

翻译:本文笔者

《Anthology》/ 专辑《选集》第一张碟 第12首

When I think back
当我回想起

On all the crap I learned in high school
我在高中学到的那些废话

It's a wonder
真是个奇迹

I can think at all
我至少还能思考

And though my lack of education
虽然我受的教育不多

Hasn't hurt me none
但是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伤害

I can read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我能读懂墙上的字

Kodachrome
柯达克罗姆

They give us those nice bright colors
它带来如此鲜艳的色彩

They give us the greens of summers
它给夏天抹上绿色

Makes you think all the world's a sunny day
让你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晴天

I got a Nikon camera
我拿到了一架尼康相机

I love to take a photograph
我爱死了拍照片

So mama don't take my Kodachrome away
所以,妈妈,请别拿走我的柯达克罗姆

If you took all the girls I knew
如果你带走我认识的所有女孩

When I was single
当我独自一人时

And brought them all together for one night
让她们一个晚上都出现在我身边

I know they'd never match
我知道她们永远比不上

my sweet imagination
我美妙的想象力

Everything looks worse in black and white
如过这个世界失去色彩,该有多么糟糕

【注2】

专辑《Kodachrome》2002

表演者:Metropole Orchestra / Raymond Scott

第7首 Kodachrome

1. Hertz Theme
2. Secret Agent
3. Birdseed Special
4. Fiddle No Further
5. Fifinella
6. Egyptian Summer
7. Kodachrome
8. Naked City
9. Minor Prelude
10. The Bullfighter And His Piccolo
11. Dreary Weather On 6th Avenue
12. Carrier Pigeon
13. Symphony Under The Stars
14. Rococo
15. Two Young Lads In A Saxophone School
16. City Of New York
17. Confusion Among A Fleet Of Taxicabs Upon Meeting With A Fare

专辑《Kodachrome》2016

表演者:Midday Static

第2首 Kodachrome

1. 1978 (Side A) (00:52)
2. Kodachrome (02:37)
3. Hallucination (01:17)
4. Day Trip (03:50)
5. Out the Window (00:48)
6. Through the Looking Lens (03:50)
7. Video Cassette (00:58)
8. Sun Faded Smile (03:12)
9. Afterthought (01:33)
10. Viewfinder (03:31)
11. Summer '78 (Side B) (01:02)
12. Chromacolor Sea (04:03)
13. Polaroid (01:14)
14. Orange Sunshine (03:29)
15. 35mm (01:15)
16. Watercolor Illusion (03:28)
17. Sundown Syndrome (01:41)

【注3】

这部电影的OST《Kodachrome》2018

表演者: Agatha Kasper / Graham Nash / Live

1. Film Stills (Agatha Kasper)
2. Not Personal (Agatha Kasper)
3. Wounded Bird (Graham Nash)
4. Still Working Them (Agatha Kasper)
5. Magic Kids (Indians)
6. Lightning Crashes (Live)
7. Not Gonna Go With Him (Agatha Kasper)
8. Someone To Be Reckoned With (Agatha Kasper)
9. Melt Away (Galaxie 500)
10. Drama (Agatha Kasper)
11. Reflection (Agatha Kasper)
12. Sweat (RY X)
13. I'm The Wrong Girl (Agatha Kasper)
14. The Last Drink (Agatha Kasper)
15. Always Broken (Agatha Kasper)
16. Somewhere Else (Indians)
17. Preservationists by Nature (Agatha Kasper)
18. It's Me Again (Agatha Kasper)
19. All The Buzz (Agatha Kasper)20. Kodachrome Suite (Agatha Kasper)

unixguy 编辑于 2023-10-13 22:1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3.268
主题: 39
帖子: 5941
注册: 2001年11月
写得这么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山东省
泡菜
泡网分: 19.329
主题: 18
帖子: 230
注册: 2006年1月
桀骜的风儿 发表于 2023-10-13 18:47
好文章,本人也喜欢胶卷拍摄,自己冲洗,自己扫描。曾经拥有4*5大画幅相机,佳能A1,海鸥4A-107、103,禄来3.5F双反、禄来35s、柯达雷丁那iiic,尼康FM2、F100、尼康F5等等,由于冲洗技术和扫描技术掌握不好,渐渐失去了兴趣,出掉了...

  以前很少发帖,都忘记了,刚才发现地下提示,单张图片如过超过1.5MB,无忌会给你压缩,会损失画质,我正在大尺寸被压缩损失色彩、润、细节还是确保色彩、润,损失细节和尺寸呢。

  有时想想就像如过还剩三天生命,应该怎样度过一样,还剩最后一些胶卷,到底应该拍什么,2012、2013年那时我觉得自己用翻转拍了很多废片,想以后拍摄要么就拍摄家人和朋友,要么就拍摄一些真正有意义或价值的题材。

  我想,很多照片都不够永恒,如果有条件,我最后的反转片应该去拍人,像 Steve McCurry 那样去拍各式各样的人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3.241
主题: 42
帖子: 7624
注册: 2016年10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8
NIKON Z f
★ Canon EOS R5m2
    好文章,本人也喜欢胶卷拍摄,自己冲洗,自己扫描。曾经拥有4*5大画幅相机,佳能A1,海鸥4A-107、103,禄来3.5F双反、禄来35s、柯达雷丁那iiic,尼康FM2、F100、尼康F5等等,由于冲洗技术和扫描技术掌握不好,渐渐失去了兴趣,出掉了一部分相机。
    现在只保留了海鸥4A-103双反,柯达雷丁那iiic,爱普生GT-X980扫描仪,还留有几十卷柯达PORTRA 160(120胶卷),AGFAPHTO200(135胶卷),上海GP3(120)黑白胶卷。尽管现在很少在拍胶卷,但手头留下的相机还是爱不释手,放在床头抚摸把玩一番,每晚都陪我入眠。喜欢老相机的金属光泽,喜欢听老相机脆脆的快门声音,喜欢闻着老相机远古悠长的绵绵香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19.329
主题: 18
帖子: 230
注册: 2006年1月
************************************************************

  因为始终难以割舍,因为各种美好回忆,特别希望能继续沉浸在这种美好感觉之中,无论是关于胶片、胶片相机、镜头、传统暗房、摄影观念、关于摄影的电影或某一电影桥段,电影中某些难忘的镜头……大家都来聊聊啊!

************************************************************

我的胶片情怀 1楼

电影《柯达克罗姆》 6楼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979132-findpost-88143700.html#p_88143700

想谈一谈关于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问题 24楼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979132-findpost-88150498.html#p_88150498

使用定焦镜头及目测曝光基本功 20楼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979132-findpost-88149390.html#p_88149390

如何把片子扫得更通透 36-37楼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979132-findpost-88156991.html#p_88156991

秋山亮二的《你好小朋友》
https://forum.xitek.com/thread-1979132-findpost-88242745.html#p_88242745

************************************************************

  我文笔不好,纯闲聊。

  我也是先玩数码,在数码单反开始崛起的时候开始玩胶片的。

  小时候家里只有傻瓜机,我是2004年买的自己的第一台相机,佳能 IXUS 430,我想把跟初恋女友在一起的每一个难忘的时刻都记录下来,从此开始玩摄影,Canon IXUS 是卡片机,只不过是一大摞卡片的样子:P

  2005年的时候在单位经常拍活动报道,用的是单位的索尼V系列方砖头,同事的佳能400D,后来还用过佳能30D,尼康D200。当时本来打算买佳能20D,等攒够了发现20D已经停产,30D还未上市。在电子市场逛的时候听人谈论起尼康 FM3a,说这是最后的一部全机械胶片机,已停产了,但是还能买到,我很感兴趣,一问哪都没有,于是回家查资料,知道了大概的样子,貌似很多人都纠结这类机器买黑的还是买银色的,现在来看,尽管年轻时我们都知道应该把精力先放在工作交付物上,但由于经济条件和自身的认知深度,往往谈论的都是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于是很多论坛就会有网友给你一个非关键性问题把大家带偏。我总觉的这跟“奶嘴计划”一样,厂家要给客户一个争论的点,既能炒作,还可以转移注意力。

  我当然也被带偏了:P

  为了确定黑色和银色的长期状况,我跑到古玩城二手相机市场,想看看用旧了的机身什么样,那时正赶上过年,都不开,我只能隔着玻璃门在微弱的光线下远远看一眼。

  我查了一下,卖尼康的店分布在市内多个地方,我找了22家店,终于在一家店找到两台全新的,一黑,一银,4400元一台,我都看了看,记得银色全新的跟二手FM2不一样,特别闪亮,而黑色的油漆表面有一种暗夜微光般的光泽。

  受到无忌这张照片的影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我觉得黑色露铜挺好看,银色脑门露黑就不好看了,就买了黑的 :)

  于是,2006年2月6日我就有了第一台胶片单反—— Nikon FM3a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Nikon FM3a 的蒙皮很软,冬天戴着皮手套摸几下就会失去光泽,于是我又买了一个二手 Nikon FM2,把这台FM3A送去尼康连蒙皮带外壳全换新的,不再使用,直接收藏了,控制好湿度和温度,每隔半年一年拿出来拨动一下所有旋钮,按两下快门。这是它现在的样子:

  当年镜头买了一个 Nikkor AF 24-85 f/2.8-4D Micro,当时不知道定焦头的好处,也不知道还有 AIS 45mm f/2.8P,买这个多好!

  我把找到最后的FM3a 的消息发在网上,很快那台银色的就被人赶过去买走了,无忌上也没有网友在哪里再看到新机,最后一次消息是5个月后,云南那边有一台新机,要价九千多。

  懵懵懂懂的开启了自己的胶片摄影之旅,那个时候年轻,工资只有两千多,柯达和富士的负片大约22元一卷,每次拍完都要全部去冲洗5寸照片,后来发现6寸才符合底片的3:2的比例,又改冲6寸照片,还要琢磨着买点摄影周边,每月工资都花在摄影上了。

  很多人都不理解,你一直用数码相机怎么又跑去玩胶片了?你也自己冲……

  其实我玩胶片全是冲着 Nikon FM3a ,人类关于品质感、价值感的感知往往都有一个重要因素参与,就是“时间上的相对恒久性”,比如钻石,为了把一块碳结晶石头卖给你,所有广告都围绕“永恒”这个情感因素,强调传承和流传。数码相机毕竟是电子产品,我深知摩尔定律的威力,数码相机再好也不是能够留存传承的东西,而当听到尼康 FM3A 是全机械的,即便没有电也可以全部档位手动操作,可以带上珠穆朗玛峰时,我就知道这才是好东西,什么佳能20D,30D都不重要,特别为之心动。当然,带上珠穆朗玛峰这事儿也是噱头成分偏多,虽说传闻很多机构是金属自润滑,但我不相信所有地方都没有润滑油,都不会存在润滑油凝固问题,在者,在那个时候,有的数码单反挂在脖子上不关机,很快就没电,北方冬天出门,数码相机拍一会儿就没电,必须放在怀里捂着,在这样的对比条件下,纯机械相机的特性就无比难能可贵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1212 LJP_011-36A
  于沈阳昭陵,皇太极埋于此,有一棵大梨树,非常漂亮,后来不知何时不知被人砍去了(当然是工作人员,谁能跑陵里砍树)沈阳植物园西门进来走到第一个大草坪也有一棵超大超级漂亮的大梨树,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砍了。(难道是本地某个曾经在位的跟梨犯冲么?更奇葩的是当年沈阳世博园的“玉振金声” —— 超大的一块天然玉石,也不知道被谁拉走了,有知情的么?)

  好多我们熟悉的东西,时隔过年忽然想起,才发现不知何时已经在时光中消逝了,都不能说是时光,应该说遗失在岁月中。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0923 LJP_097-04
  在中山公园忽然见到小时候才常见的那种水泥和大理石的大象滑梯,一对父子在玩,看年龄,这位当父亲的也玩过,把自己小时候玩的东西给孩子玩真是一种非常温暖的感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0923 LJP_097-06

  不知哪年,数码相机如井喷般发展,仿佛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大街小巷中涌现出很多摄影爱好者,他们什么都能拍,连一片树叶也不放过,我也是其中一员,平时在单位拍同事,下班了没有模特就跟同事去他岳母家,把她家小狗牵出来,拿个KT板当反光板,也能快乐地玩上好久,而且那时我还用胶片,现在都难以想象那种热情……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0923 LJP098-21
  两个摄影爱好者和一只小狗,他在拍小狗,小狗在看我,一缕夕阳投射到小狗身上,无比温暖惬意。

  冲洗了一段时间照片以后才知道可以冲洗索引,于是,于是不再逐张冲洗了。
  (当初索引做了5大本,后来只拍反转,偶尔拍黑白,索引基本上就不做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正在为成本降低了一半得意,好死不死这个时候发现了反转片,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好的东西?!! :)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6年5月中旬,于沈阳世园会。
  第一卷反转片 Kodak E100vs,尼康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Micro

  Nikon Nikkor AF 24-85 f/2.8-4D Micro 这头什么都能拍,什么都不够好,当然不够好是相对的,比后来数码单反套头无论是色彩还是空间感都要好得多,现在长期搁置,只用定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70106 LJP_039-27
  Kodak E100vs,尼康FM3A,Nikkor AF 24-85 f/2.8-4D Micro 冬日傍晚于清福陵

  柯达的红色真好,不仅仅是阳光,冬日傍晚西夕阳西下,阴影中也很好,但是不知何故阴天山景就有些闷。

  这段时间把早年的胶片慢慢整理,用紫光7200ICE重新扫描时忽然发现了让片子通透的秘密,原来不通透都是软件的原因,所有片子全部都重扫,可惜当年不知道,不然跟 阿西 探讨探讨多好,还有很多疑问未解。这个时候好多人都已失联,底扫也出现了一侧偏红,SilverFast 新版本不识别这台扫描仪,跟德国的工程师不分白天黑天地忙了一个星期,他们用尽办法也没搞定,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无忌上也很少有网友再用胶片拍,自己扫了。

  后来又买了一个徕卡 Pradovit 300 IR,兴奋一阵后,对于那时下班后在单位用投影机打游戏的我们就没有太强的感觉了,结果……

  跟卖我器材的大哥成了朋友,我去他家,他给我展示了一个索尼的钢质凹面硬屏,售价两万多一个,顶账顶来俩,我才知道很多镜头边角分辨率下降是因为景深范围在空间中居然是个曲面,用曲面屏虽然不一定能完美适配所有镜头,但所有片子的视觉效果确实大幅提升,原因是视觉体验跟内容好坏没多大关系,原来我看片没感觉其实是墙不够好,在那个屏上,首先是反射率超高,在十米的距离观看仍旧感觉十分耀眼,色彩、清晰度、通透感……放在一起,当时的感觉只能用“极其震撼”来形容。我这才知道反转片经过好的冲洗品控在好的屏幕上,用差不多的幻灯机打出来竟然能如此之好,这么久,冲洗照片都白忙活了!

  在他家打了幻灯以后,我才明白,想看到拍摄时的感觉,洗照片什么的都不行(西※※艺除外,好多人跟我说,但我从未见过实物,从未见过片子和照片对比),用光生成的东西就应该用光来还原!

  也许有人会说很多非常好的照片看着都很震撼啊!我想告诉你,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让人震撼的往往是内容,而不是照片本身的光彩,二是很多精细冲洗的照片光影色彩都特别美妙,如过你能看到现场,你就会发现现场的光影比那照片好上一百倍,根本无法记录。

  刚出蔡司 ZF 头的时候立刻买了一个 85mm f/1.4,记得刚从南方回来,用幻灯机看片子,突然就感觉眼前一亮,片子忽然变得特别通透,那次我才意识到尼康变焦跟蔡司定焦的区别,此后我就决定以后只买定焦。

  可能会有些朋友认为用数码单反可以详细比较同等条件下不同镜头的差别,可是别忘了,不是胶片色彩丰富,数码无法比拟,是自然环境本来就色彩和光影丰富,丰富到很多场景,比如山间水边,太阳升起,云开雾散,强烈的平射光让一切都镶上金边,在现场看树木的感觉,胶片也根本没法记录,至于数码,在同一场景,同样设置,不同镜头拍摄的照片其个性特征都是被强烈压缩过的。真要比较,用同一卷反转片,不同镜头挨着拍摄,最好的冲洗品控,上幻灯,在最好的屏幕上比较,两只镜头都会大放异彩,但差别就可能会非常明显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200903-05,Nikon FM2,Zeiss 85mm f/1.4 ZF,Kodak E100vs
  某餐厅,朋友用我的相机拍的他太太和他的海鸥双反,现场弱光拍摄手持拍摄。

  一次在二手相机市场看到一台理光GR10,神机GR1系列的简化版,朋友看我喜欢,买来送我,他自己挑了一台富士的袖珍机,全金属的,外观跟无忌器材库里的 Fuji Super Mini Zoom 一样,但是是定焦头,有一个快速抓拍功能,真是小啊!等到看到他的片子,极其惊艳!这色彩!无比必迷人,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富士镜头超级EBC镀膜拍富士反转片这么毒!

  2010年去北京工作,在五棵松认识了阿西大哥,后来从他那里购置了紫光7200ICE底扫,一次聊天,他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当时胶片和数码的区别的东西,里边有很多他的深入观察、实践和思考,他讲的很多东西我都会去仔细研究,受益良多,未曾回报。

  其实2008年就想买尼康底扫 VED,当时要一个月工资,没有买,后来想买9000ED,当时 eBay上有唯一一台全新的,售价18000元,北京有一家,售价16000,可能是全北京最后一台全新的,当时已经是晚上,我立刻打电话过去说我要了,老板说白天有一个人预定了,交了1000定金,第二天去取,如果我愿意加价买,加一千现在就可以连夜过去取,你们听听这是人话么?我当然超级想要,加一千也比 eBay 便宜,还方便,但我宁愿在 eBay 买,此人生而为人却不知信誉为何物,价格已经不重要了,我知道自己的心情,所以也能体会另一个买家的心情,我不愿意横刀夺爱,大不了再加两千买 eBay 的好了,我跟对方说我不做这样的事。非常遗憾的是,我没有当晚在 eBay 上定,我想再找一台本地能提货的试试,结果没几天,还不到一周,我去下单时eBay那台就没了。

  很多事情不能犹豫,我当时就应该立刻在eBay下单,后来逛五棵松,看到一台全新的 Nikon 35Ti,记得教训,先拿下再说,当晚就看无忌上游网友说看到五棵松有台新的 Nikon 35Ti 没买,再去就没了……

  算来距2006年年初买第一台胶片机已经过去18年了,2010年的时候买了 Nikon D90,那时开始只拍反转片,后期基本上只用富士 Provia 100F ,到2014年拍了250卷左右,当时北京反转片已经不好买了,到处都没有货,坊间一直传富士胶片要停产的消息,我在沈阳五爱市场发现有一批富士 Provia 100F,不多了,而且是50元一卷原价,我全部包了,坐火车避开所有X光带回北京跟朋友们分了,现在冰箱里还有10卷 Provia 100F 在零下18度冷冻着。现在淘宝上富士 Provia 100F 135接近200元一卷,8x10最低3000元一盒10张,也不知道现在二线城市还有没有地方冲洗。

  早年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从国外回来,带了很多照片,让周围玩摄影的朋友大为惊讶,什么相机和镜头色彩这么好?一问才知道,就是普通傻瓜机,而且还是国内买的带出去的,差别在于空气和冲洗。我一直很奇怪,数码相机相当于完美的冲洗流程品控,为什么很难有故事里那种惊艳的感觉呢?早年看无忌大神 Maxxum 底扫的片子,谁的片子都没那么通透,有时不免有个疑问,数码相机记录光线的程度到底有多少?那些微妙的东西能记录下来多少?

  重新开始扫描老胶片,对反转片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越来越迷恋这些。把相机从摄影包里拿出来,放在书柜里,哪怕不拍,偶尔也摆弄几下,当年一起摄影的同事、朋友,偶尔见面,聊到激动处,也拿出来把玩把玩,深夜难寐时抚摸着这些胶片机,还能感觉到当初那些快乐和悸动,那些美好回忆。

  我自己好的胶片片子不多,哪怕不谈内容也是如此,慢慢整理过去的胶片慢慢扫,如过大家有特别喜欢的片子,精心扫的,请与大家一同分享。

  后胶片时代,即便我们做的如同暗夜微光,也希望略尽绵薄之力,能够让胶片在这个世界上能再多走一程。
unixguy 编辑于 2023-11-09 14:28
相关标签: 尼康 FM3A Nikon FM3A 富士 胶片
(2)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辽宁省
回复主题: 胶片情怀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